CN106438510A - 一种风扇防护罩及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扇防护罩及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38510A
CN106438510A CN201610921350.0A CN201610921350A CN106438510A CN 106438510 A CN106438510 A CN 106438510A CN 201610921350 A CN201610921350 A CN 201610921350A CN 106438510 A CN106438510 A CN 106438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outlet
flange
fan guard
shiel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213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38510B (zh
Inventor
叶元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9213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38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38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8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38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85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3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pecially for fans, e.g. fan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2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扇防护罩及风扇,涉及风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扇无法吹出冷风、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所述风扇防护罩包括:防护罩本体,所述防护罩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风槽,所述导风槽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且所述出风口的面积小于所述进风口的面积;吸热体,所述吸热体设置于所述防护罩本体的背风面,所述吸热体包括吸热层和隔热层,所述吸热层位于所述防护罩本体和所述隔热层之间,所述吸热层与所述防护罩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风扇防护罩应用于风扇中,用于使得风扇吹出冷风,散热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风扇防护罩及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扇防护罩及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是一种价格较低、较为常用的散热装置,在夏天的时候使用较为频繁。风扇通常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扇叶,为了保护扇叶,壳体上会安装有风扇防护罩,扇叶位于壳体与风扇防护罩之间。
目前,风扇中使用的风扇防护罩都是格栅式的防护罩,通电后,扇叶旋转产生气流,气流经由格栅式的风扇防护罩的空隙吹出,从而增加风扇周围空气流动,进而起到对位于风扇周围的物体或人体散热降温的作用。
但是,风扇吹出的风经过风扇防护罩后温度并不会变化,仅是起到了增加空气流动的作用,因此,电扇周围的温度并不会降低,当环境温度较高时,风扇的散热降温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防护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扇散热降温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风扇防护罩,包括:
防护罩本体,所述防护罩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风槽,所述导风槽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且所述出风口的面积小于所述进风口的面积;
吸热体,所述吸热体设置于所述防护罩本体的背风面,所述吸热体包括吸热层和隔热层,所述吸热层位于所述防护罩本体和所述隔热层之间,所述吸热层与所述防护罩本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槽为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设置有一个所述进风口和多个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为环形,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环形凹槽均匀设置。
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由设置有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至设置有进风口的一端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外围,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可选地,各所述出风口均为弧形。
较佳地,所述防护罩本体的边缘上设置有用于与风扇的壳体连接的第一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上设置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本体包括导风筒和盖板,所述导风筒与所述盖板的迎风面的边缘区域相连,所述导风槽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导风槽远离所述导风筒的一侧,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导风槽靠近所述导风筒的一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风扇防护罩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风扇防护罩应用于风扇中,在将风扇防护罩安装到风扇中时,使得导风槽的出风口位于导风槽中远离扇叶的一侧。在使用安装有本发明提供的风扇防护罩的风扇时,通电后,扇叶旋转从而产生气流,气流从导风槽的进风口进入风扇防护罩的导风槽,并从导风槽的出风口流出。由于在导风槽中,出风口的面积小于进风口的面积,因此,气流在导风槽中被压缩,压缩的气流从出风口喷出,由于膨胀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因此,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风扇防护罩可以吹出温度较低的空气,从而降低环境温度,使得风扇的散热降温效果更好。
此外,由于气流在导风槽中压缩会产生热量,由于防护罩本体上设置有吸热体,吸热体中的吸热层将热量吸收,隔热层防止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当吸热层的温度较高,可将吸热层从防护罩本体上拆卸下来进行冷却处理,并更换温度较低的吸热层,如此循环使用。
与现有技术中格栅式的风扇防护罩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风扇防护罩应用于风扇中后,风扇吹出的气流温度较低,除可增加空气的流动性外,还可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极大提高了风扇的散热降温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扇散热降温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风扇,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安装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风扇防护罩,所述壳体与所述风扇防护罩之间安装有扇叶。
优选地,所述风扇防护罩和所述壳体相对的一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上均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翻边上的通孔及所述第二翻边上的通孔以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风扇防护罩。
本发明提供的风扇在使用的过程中,扇叶旋转从而产生气流,气流从导风槽的进风口进入导风槽,并从导风槽的出风口流出。由于在导风槽中,出风口的面积小于进风口的面积,因此,气流在导风槽中被压缩,压缩的气流从出风口喷出,由于膨胀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因此,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风扇可以吹出温度较低的空气,从而降低环境温度,使得风扇的散热降温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中使用格栅式的风扇防护罩的风扇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风扇吹出的气流温度较低,除可增加空气的流动性外,还可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极大提高了散热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防护罩中出风口的分布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防护罩中出风口的分布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防护罩本体; 11-导风筒; 12-盖板;
21-第一环形凹槽; 22-第二环形凹槽; 30-进风口;
31-第一进风口; 32-第二进风口; 40-出风口;
41-第一出风口; 42-第二出风口; 51-第一翻边;
52-第二翻边; 53-通孔; 54-连接件;
61-壳体; 62-扇叶; 63-底座;
71-吸热层; 72-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防护罩,包括:防护罩本体10和吸热体,防护罩本体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风槽,导风槽具有进风口30和出风口40,进风口30与出风口40相对设置,且出风口40的面积小于进风口30的面积;吸热体设置于防护罩本体10的背风面,吸热体包括吸热层71和隔热层72,吸热层71位于防护罩本体10和隔热层72之间,吸热层71与防护罩本体10可拆卸连接。吸热层71与防护罩本体之间可以使用卡合连接、螺纹连接、过盈配合等方式连接,隔热层与吸热层之间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粘结等方式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将风扇防护罩安装到风扇中时,风扇防护罩朝向扇叶62的一侧为迎风侧,防护罩本体10位于迎风侧的一面为迎风面,相对的另一侧为背风侧,防护罩本体10位于背风侧的一面为背风面。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风扇防护罩应用于风扇中,在将风扇防护罩安装到风扇中时,使得导风槽的进风口30位于导风槽的迎风侧,出风口40位于导风槽中远离扇叶62的一侧。在使用安装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防护罩的风扇时,通电后,扇叶62旋转从而产生气流,气流从导风槽的进风口30进入风扇防护罩的导风槽,并从导风槽的出风口40流出。由于在导风槽中,出风口40的面积小于进风口30的面积,因此,气流在导风槽中被压缩,压缩的气流从出风口40喷出,由于膨胀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因此,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防护罩可以吹出温度较低的空气,从而降低环境温度,使得风扇的散热降温效果更好。
此外,由于气流在导风槽中压缩会产生热量,由于防护罩本体10上设置有吸热体,吸热体中的吸热层71将热量吸收,隔热层72防止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当吸热层71的温度较高,可将吸热层71从防护罩本体10上拆卸下来进行冷却处理,并更换温度较低的吸热层71,如此循环使用,或者待更换下来的吸热层71冷却之后重新安装到防护罩本体10上继续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将吸热层71从防护罩本体10上取下后,可将吸热层71与隔热层72分离之后再对吸热层71进行冷却处理,或者,同时对吸热层71和隔热层72进行冷却处理。
与现有技术中格栅式的风扇防护罩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防护罩应用于风扇中时,风扇吹出的气流温度较低,除可增加空气的流动性外,还可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极大提高了风扇的散热降温效果。
一个导风槽中,当进风口30与出风口40的数量均为一个时,导风槽可以为半球状或者蚌状,在图3中,导风槽为半球状,导风槽的进风口30和出风口40均为圆形。当进风口30的数量为一个,出风口4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在图2中,导风槽为环形凹槽,进风口30为环形,出风口4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出风口40沿环形凹槽均匀设置。出风口40可以为圆形、矩形、三角形、弧形等多种形状,在图2中,各出风口40均为弧形,在同一个环形凹槽中,各出风口40围成圆形区域。
为了使得风扇的扇叶62产生的气流在导风槽中的压缩效果更好,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环形凹槽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由设置有出风口40的一端至设置有进风口30的一端逐渐增加。如此设计,使得空气在导风槽中被逐渐压缩。
为了使得经由防护罩本体10吹出的风更为均匀,环形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环形凹槽同心设置,为便于描述,下面以环形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为例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防护罩本体10上设置有两个环形凹槽,分别为第一环形凹槽21和第二环形凹槽22,第一环形凹槽21位于第二环形凹槽22的外围,进风口30包括第一进风口31和第二进风口32,出风口40包括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第一出风口41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21内,第二出风口42设置于第二环形凹槽22内。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吸热体安装于防护罩本体10上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之间的区域,吸热层71为铝制薄板冲压成型,隔热层72由发泡塑料制成。当将吸热层71和隔热层72安装到防护罩本体10上后,吸热层71与防护罩本体10紧密贴合,隔热层72与吸热层71紧密贴合。当防护罩本体10的温度升高时,吸热层71利用金属铝吸热快的特点吸收罩体的热量,同时吸热层71的另一侧设置有由发泡塑料制成的隔热层72,阻止了热量的散失,使的吸热层71的温度会越来越高。由于膨胀率不同,温度升高后的吸热层71会从防护罩本体10上脱出,此时取下吸热层71使用物理方式降温(例如使用水冲、放置于冰块中等方式),然后重新装入防护罩本体10上,如此反复使用,以使的防护罩本体10的大部分温度不会散发到环境空气中。可以准备备用的吸热层71,在其中原本安装于防护罩本体10上的吸热层71在进行冷却的时候,将备用的吸热层71安装到防护罩本体10上。
此外,吸热体还可以如下设置:吸热体与防护罩本体10的结构相同,并在与防护罩本体10上出风口40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风口,吸热体扣合于防护罩本体10的背风面,吸热体上的通风口与防护罩本体10上的出风口40相对,吸热体的边缘与防护罩本体10的边缘卡合连接或者螺纹连接。
防护罩本体10和风扇的壳体61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卡合连接等直接连接方式或者通过连接件54连接的间接连接方式。
为了便于将防护罩本体10安装到风扇中,防护罩本体10的边缘上设置有用于与风扇的壳体61连接的第一翻边51。可以将第一翻边51的结构形状设置为与风扇的壳体61的边缘区域匹配,从而直接将防护罩本体10扣合于风扇的壳体61上。
当防护罩本体10通过连接件54与壳体61相连时,为了便于连接,第一翻边51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可用于安装连接件54,连接件54可以为绑绳、卡扣、螺栓等,如此设计,防护罩本体10通过连接件54与风扇的壳体61相连。
如图1所示,防护罩本体10包括导风筒11和盖板12,当将防护罩本体10安装于风扇中,盖板12朝向扇叶62的一侧的表面为迎风面,导风筒11与盖板12的迎风面的边缘区域相连,导风槽设置于盖板12上,出风口40位于导风槽远离导风筒11的一侧,进风口30位于导风槽靠近导风筒11的一侧。
如此设计,由于防护罩本体10包括导风筒11,因此,当扇叶62产生的气流到达导风槽的进风口30处之前,气流产生一定压强,并向前流动,导风筒11使得扇叶62产生的气流先聚集并流向一致,从而使得空气在防护罩本体10中的压缩效果更好,如此一来,经由导风槽的出风口40处吹出的空气在膨胀做功时吸收的热量越多,同时可以减轻导风槽的侧壁受到的气流的冲击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罩本体10各处的壁厚可相等或不等,当防护罩本体10上具有壁厚的不等的区域时,防护罩上设置有导风槽处的壁厚较薄,未设置有导风槽处的壁厚较厚;当防护罩本体10各处的壁厚相等时,从防护罩本体10的迎风侧看,防护罩本体10上具有凹槽,从防护罩本体10的另一侧看,防护罩本体10上具有多个鼓包。
在防护罩本体10中,导风筒11、第一环形凹槽21、第二环形凹槽22之间由连接筋连接,优选地,导风筒11、第一环形凹槽21和第二环形凹槽22为一体结构,在制作过程中一体成型。具体地,风扇防护罩可以采用塑料材质注塑成型,或者使用金属薄板材冲压成型,加工简单。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61,壳体61的开口处安装有如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风扇防护罩,壳体61与风扇防护罩之间安装有扇叶62。此外,风扇还包括底座63、支撑件、驱动器等结构,驱动器和壳体61均安装于支撑件上,支撑件安装于底座63上,驱动器与转轴相连,扇叶62安装于转轴上,电线通过底座63的空腔以及支撑件的空腔后与驱动器相连,通电后,驱动器驱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扇叶62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风扇在使用的过程中,扇叶62旋转从而产生气流,气流经由导风槽的进风口30进入风扇防护罩的导风槽,并从导风槽的出风口40流出。由于在导风槽中,出风口40的面积小于进风口30的面积,因此,气流在导风槽中被压缩,压缩的气流从出风口40喷出,由于膨胀做功使得空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因此,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风扇可以吹出温度较低的空气,从而降低环境温度,使得风扇的散热降温效果更好。
此外,由于气流在导风槽中压缩会产生热量,由于防护罩本体10上设置有吸热体,吸热体中的吸热层71将热量吸收,隔热层72防止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当吸热层71的温度较高,可将吸热层71从防护罩本体10上拆卸下来进行冷却处理,并更换温度较低的吸热层71,如此循环使用,或者待更换下来的吸热层71冷却之后重新安装到防护罩本体10上继续使用。
与现有技术中使用格栅式的风扇防护罩的风扇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风扇吹出的气流温度较低,除可增加空气的流动性外,还可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极大提高了散热降温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风扇中,风扇防护罩可以与壳体61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为了便于清洁壳体61内腔以及扇叶62,风扇防护罩与壳体61优选为可拆卸连接。风扇防护罩与壳体6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卡合连接、螺纹连接等直接连接方式,或者通过连接件54连接的间接连接方式多种方式。
当风扇防护罩与壳体61之间卡合连接时,可以采用如下设置方式:在壳体61的边缘设置有卡槽,在防护罩本体10的边缘设置有卡块,卡槽与卡块相匹配,当将风扇防护罩与壳体61的边缘对准后,卡块与卡槽的位置相对,推动防护罩本体10,从而将卡块推入到卡槽中,从而使得卡块与卡槽卡合,从而将壳体61与风扇防护罩连接。
当风扇防护罩与壳体61之间为螺纹连接时,可以采用如下设置方式:在壳体61的边缘设置有外螺纹,在防护罩本体10的边缘设置有内螺纹,当将防护罩本体10与壳体61的螺纹对和后,转动防护罩本体10,从而将防护罩本体10拧到壳体61上,使得风扇防护罩与壳体61连接。
当风扇防护罩与壳体61之间通过连接件54连接时,连接件54可以为螺栓,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二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风扇防护罩和壳体61相对的一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翻边51和第二翻边52,具体地,第一翻边51设置于风扇防护罩上,第二翻边52设置于壳体61上;第一翻边51和第二翻边52上均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第一翻边51上的通孔及第二翻边52上的通孔以连接壳体61和风扇防护罩。
第一翻边51和第二翻边5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第一翻边51和第二翻边52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一翻边51和第二翻边52均为环形板,第一翻边51的内圈与风扇防护罩的外边缘相连,第二翻边52的内圈与壳体61的外边缘相连,第一翻边51与第二翻边52上均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通孔,在安装时,将第一翻边51与第二翻边52上的通孔一一对应,将螺栓穿过第一翻边51和第二翻边52的通孔,并使用螺母紧固,从而将风扇防护罩与壳体61连接在一起。或者,第一翻边51上的通孔具有内螺纹,而第二翻边52上的通孔不具有内螺纹,在安装的时候,将螺栓从第二翻边52的通孔插入,并与第一翻边51的通孔配合,从而将风扇防护罩与壳体61连接在一起;当然,还可以将第二翻边52上的通孔设置有内螺纹,而第一翻边51上的通孔不具有内螺纹,在安装的过程中,将螺栓从第一翻边51的通孔插入,并与第二翻边52的通孔配合,从而将风扇防护罩与壳体61连接在一起。
第一翻边51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一翻边51沿风扇防护罩的边缘均匀设置,同样地,当第二翻边52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二翻边52沿风扇防护罩的边缘均匀设置,第一翻边51的数量可以与第二翻边52的数量可以相等或不等,但是,不论第一翻边51的数量是否与第二翻边52相等,在风扇防护罩上设置的所有第一翻边51中的通孔的总数与在壳体61上设置的所有第二翻边52中的通孔的总数相等且一一对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扇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罩本体,所述防护罩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风槽,所述导风槽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且所述出风口的面积小于所述进风口的面积;
吸热体,所述吸热体设置于所述防护罩本体的背风面,所述吸热体包括吸热层和隔热层,所述吸热层位于所述防护罩本体和所述隔热层之间,所述吸热层与所述防护罩本体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槽为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设置有一个所述进风口和多个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为环形,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环形凹槽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由设置有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至设置有进风口的一端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扇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外围,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出风口均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本体的边缘上设置有用于与风扇的壳体连接的第一翻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上设置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本体包括导风筒和盖板,所述导风筒与所述盖板的迎风面的边缘区域相连,所述导风槽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导风槽远离所述导风筒的一侧,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导风槽靠近所述导风筒的一侧。
9.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风扇防护罩,所述壳体与所述风扇防护罩之间安装有扇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防护罩和所述壳体相对的一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上均设置有通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翻边上的通孔及所述第二翻边上的通孔以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风扇防护罩。
CN201610921350.0A 2016-10-21 2016-10-21 一种风扇防护罩及风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38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1350.0A CN106438510B (zh) 2016-10-21 2016-10-21 一种风扇防护罩及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1350.0A CN106438510B (zh) 2016-10-21 2016-10-21 一种风扇防护罩及风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8510A true CN106438510A (zh) 2017-02-22
CN106438510B CN106438510B (zh) 2019-11-26

Family

ID=58176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2135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38510B (zh) 2016-10-21 2016-10-21 一种风扇防护罩及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3851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1327A (zh) * 2017-04-17 2017-08-18 中山市唐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制冷风扇
CN108757519A (zh) * 2018-06-13 2018-11-06 特兰旗(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压缩风扇
CN108930985A (zh) * 2017-05-26 2018-12-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磁烹饪装置的底座、底座组件及电磁烹饪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24984Y (zh) * 1995-05-25 1996-04-17 向乐元 电风扇冷气装置
US5997254A (en) * 1997-01-31 1999-12-07 Hoshizak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blower for a refrigeration unit
CN201232649Y (zh) * 2008-06-24 2009-05-06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二村小学 一种新型风扇
CN102852834A (zh) * 2012-09-25 2013-01-02 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静音家用风扇
CN202756302U (zh) * 2012-08-28 2013-02-27 浙江巨霸焊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电焊机的风扇装置
CN104653894A (zh) * 2013-11-21 2015-05-27 天津市路枝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通风管道
CN106015057A (zh) * 2016-08-01 2016-10-12 魏伯卿 降温扇
CN106015103A (zh) * 2016-06-29 2016-10-12 东莞钜鼎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成型的风扇网罩及其制作方法
CN206159132U (zh) * 2016-10-21 2017-05-10 叶元华 一种风扇防护罩及风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24984Y (zh) * 1995-05-25 1996-04-17 向乐元 电风扇冷气装置
US5997254A (en) * 1997-01-31 1999-12-07 Hoshizak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blower for a refrigeration unit
CN201232649Y (zh) * 2008-06-24 2009-05-06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二村小学 一种新型风扇
CN202756302U (zh) * 2012-08-28 2013-02-27 浙江巨霸焊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电焊机的风扇装置
CN102852834A (zh) * 2012-09-25 2013-01-02 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静音家用风扇
CN104653894A (zh) * 2013-11-21 2015-05-27 天津市路枝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通风管道
CN106015103A (zh) * 2016-06-29 2016-10-12 东莞钜鼎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成型的风扇网罩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15057A (zh) * 2016-08-01 2016-10-12 魏伯卿 降温扇
CN206159132U (zh) * 2016-10-21 2017-05-10 叶元华 一种风扇防护罩及风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1327A (zh) * 2017-04-17 2017-08-18 中山市唐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制冷风扇
CN108930985A (zh) * 2017-05-26 2018-12-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磁烹饪装置的底座、底座组件及电磁烹饪装置
CN108757519A (zh) * 2018-06-13 2018-11-06 特兰旗(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压缩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8510B (zh) 201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59132U (zh) 一种风扇防护罩及风扇
CN106438510A (zh) 一种风扇防护罩及风扇
CN104697077A (zh) 电路模块的散热结构和变频空调室外机
CN204201834U (zh) 舞台灯具散热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舞台灯
CN209608932U (zh) 电路板散热器和电子装置
CN109120089A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摆动电机用壳体
CN10877733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109062380A (zh) 一种大数据服务器散热装置
CN206281082U (zh) 用于空调器的电控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室外机、空调器
CN206222019U (zh) Led散热结构及包含该散热结构的led灯具
CN107086278A (zh) 一种车辆及其电池组散热装置
CN208890672U (zh) 一种数码发电机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CN207819620U (zh) 一种电动机壳体及电动机
CN207604110U (zh) 散热结构及机箱
CN207052631U (zh) 一种车辆及其电池组散热装置
CN113871359B (zh) 一种用于cpu散热的离心微通道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6609008U (zh) 一种液冷散热电磁炉
CN209145699U (zh) 一种发动机水箱
CN20924927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用弱电变压器生产装置
CN209244654U (zh) 一种油路冷却系统
CN208480203U (zh) 用于储能柜的分布式散热风道结构
CN209420205U (zh) 散热器和电机控制器组件
CN206232720U (zh) 基因测序仪的制冷系统
CN107905885B (zh) 一种冷却模块总成
CN205805869U (zh) 一种空压机的散热罩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