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5879B - 电池托盘 - Google Patents

电池托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5879B
CN106415879B CN201480079507.9A CN201480079507A CN106415879B CN 106415879 B CN106415879 B CN 106415879B CN 201480079507 A CN201480079507 A CN 201480079507A CN 106415879 B CN106415879 B CN 1064158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upport wall
undercut
protrus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95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5879A (zh
Inventor
李在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15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5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5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5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6Carrying devices, e.g.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1/00Nestable, stackable or joinable containers; Containers of variable capacity
    • B65D21/02Containers specially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fittings or attachments, to facilitate nesting, stacking, or joining together
    • B65D21/0209Containers specially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fittings or attachments, to facilitate nesting, stacking, or joining together stackable or joined together one-upon-the-other in the upright or upside-down position
    • B65D21/0213Containers presenting a continuous stacking profile along the upper or lower edge of at least two opposite side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02Internal fittings
    • B65D25/10Devices to locate articles in containers
    • B65D25/107Grooves, ribs, or the like, situated on opposed walls and between which the articles are 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22Boxes or like containers with side walls of substantial depth for enclosing contents
    • B65D1/24Boxes or like containers with side walls of substantial depth for enclosing contents with moulded compartments or part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2585/6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vehicles in assembled or dismantled form
    • B65D2585/86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vehicles in assembled or dismantled form for electrical components
    • B65D2585/88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纳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托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容纳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托盘包括:设置为彼此面对的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设置为彼此面对的第三支撑壁和第四支撑壁,所述第三支撑壁和所述第四支撑壁将所述第一支撑壁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壁的端部彼此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三支撑壁的内侧和所述第四支撑壁的内侧连接的分隔壁,其中第一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一支撑壁中,第二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二支撑壁中,并且所述第一内部底切部和所述第二内部底切部相对于所述分隔壁不对称地设置。

Description

电池托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托盘。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可以容纳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托盘。
背景技术
与不能被再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可再充电电池)可以被反复充电和放电。低容量可再充电电池被用作用于诸如蜂窝电话、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摄像机之类的小型电子设备的电源,而中容量或高容量可再充电电池被用作用于驱动混合动力车辆等中的电动机的电源。
近来已经开发了使用高能量密度的非水电解质的高功率可再充电电池。多个这些可再充电电池可以被串联联接以形成大容量电池模块,从而高功率可再充电电池可以被用于驱动需要高功率的设备(例如,电动车辆中的电动机)。
这种可再充电电池被插入到用于运输的托盘中,托盘的厚度需要被最小化以降低成本和减小负载。然而,当托盘的厚度被最小化时,托盘的强度减弱,使得托盘的高度减小。另外,当托盘的高度减小时,可以容纳在单个托盘中的电池的数量减少。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具有提高的强度的电池托盘。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容纳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托盘包括:设置为彼此面对的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设置为彼此面对的第三支撑壁和第四支撑壁,所述第三支撑壁和所述第四支撑壁将所述第一支撑壁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壁的端部彼此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三支撑壁的内侧和所述第四支撑壁的内侧连接的分隔壁,其中第一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一支撑壁中,第二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二支撑壁中,并且所述第一内部底切部和所述第二内部底切部相对于所述分隔壁不对称地设置。
第三内部底切部可被提供在所述第三支撑壁中,第四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四支撑壁中,并且所述第三内部底切部和所述第四内部底切部可相对于在所述分隔壁的中部垂直地穿过所述分隔壁的虚拟线彼此对称。
两个所述第三内部底切部可被提供在所述第三支撑壁中,并且所述第三内部底切部中的一个可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所述分隔壁之间,而另一个所述第三内部底切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壁和所述分隔壁之间。
两个所述第四内部底切部可被提供在所述第四支撑壁中,并且所述第四内部底切部中的一个可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所述分隔壁之间,而另一个所述第四内部底切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壁和所述分隔壁之间。
另外,对电池插入的空间进行分隔的两个第一突起可被提供为从所述第一支撑壁突出,并且所述第一内部底切部可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之间。
面对所述第一突起的两个第三突起可被提供在所述分隔壁的面对所述第一支撑壁的侧部,并且第一中部双底切部可被提供于在所述分隔壁的一侧提供的所述第三突起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三支撑壁之间,并且第二中部双底切部可被提供在另一个所述第三突起和所述第四支撑壁之间。
供堆叠在上方的托盘的第一中部双底切部的底部插入的支撑槽可被提供在所述第一中部双底切部的上部,并且供堆叠在上方的所述托盘的第二中部双底切部的底部插入的支撑槽可被提供在所述第二中部双底切部的上部。
对电池插入的空间进行分隔的两个第二突起可通过从所述第二支撑壁突出被提供,并且所述第二内部底切部可分别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突起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三支撑壁之间以及另一个所述第二突起和所述第四支撑壁之间。
面对所述第二突起的两个第四突起可被提供在所述分隔壁的面对所述第二支撑壁的侧部,并且第三中部双底切部可被提供在所述第四突起之间。
供堆叠在上方的托盘的第三中部双底切部的底部插入的支撑槽可被提供在所述第三中部双底切部的上部,对电池插入的空间进行分隔的第一突起可通过从所述第一支撑壁突出被提供,并且所述第一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四支撑壁之间。
面对所述第一突起的第三突起可被提供在所述分隔壁的面对所述第一支撑壁的侧部,并且中部双底切部可被提供在所述第三突起和所述第三支撑壁之间。
对电池插入的空间进行分隔的第二突起可通过从所述第二支撑壁突出被提供,并且所述第二内部底切部可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突起和所述第三支撑壁之间。
面对所述第二突起的第四突起可被提供在所述分隔壁的面对所述第二支撑壁的侧部,并且第二中部双底切部可被提供在所述第四突起和所述第四支撑壁之间。
供堆叠在上方的托盘的中部双底切部的底部插入的支撑槽可被提供在所述中部双底切部的上部,多个中部支撑槽可被提供在所述分隔壁中,并且所述中部支撑槽可被提供在所述分隔壁的横向侧的上端,并且所述中部支撑槽可相对于所述分隔壁的中部彼此不对称。
所述第一支撑壁可包括第一内壁和第一外壁,所述第一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一内壁中,多个第一外部双底切部可被提供在所述第一外壁中,并且拐角突起可被提供在所述第一外部双底切部的上部。
所述拐角突起可从所述第一支撑壁的上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三支撑壁的上表面,并且接触所述电池的侧表面的突起可分别被提供在所述第三支撑壁、所述第四支撑壁、所述第一突起、所述第二突起、所述第三突起和所述第四突起。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多个电池插入其中的托盘的强度可以被提高,并且托盘可以容易地从模具吹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从前方观察的电池托盘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从后方观察的电池托盘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俯视图。
图4是沿线IV-IV截取的图3的剖视图。
图5是沿线V-V截取的图3的剖视图。
图6是沿线VI-VI截取的图3的剖视图。
图7是电池被插入层叠的电池托盘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从前方观察的电池托盘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从后方观察的电池托盘的透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那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改,而全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说明书和附图中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从前方观察的电池托盘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从后方观察的电池托盘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俯视图。
参考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托盘100包括第一支撑壁10、第二支撑壁20、第三支撑壁30、第四支撑壁40和分隔壁50。第一支撑壁10和第二支撑壁20被设置为彼此面对,第三支撑壁30和第四支撑壁40连接第一支撑壁10的端部和第二支撑壁20的端部并被设置为彼此面对。分隔壁50被连接到第三支撑壁30的内侧和第四支撑壁40的内侧。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支撑壁10包括第一内壁10a和第一外壁10b,第一内壁10a和第一外壁10b通过第一支撑壁10的上表面彼此连接。第一内壁10a面对分隔壁50,第一外壁10b面对第一内壁10a,但是被设置为与第一内壁10a相比在更外侧。第一支撑壁10的上表面连接第一内壁10a的上端和第一外壁10b的上端,并且沿第一支撑壁10的长度方向以预定宽度延伸。
多个双底切部被提供在第一外壁10b中,该多个双底切部包括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2和设置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和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2之间的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3。
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11a和从第一外部槽11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11b。第二外部槽11b的上端被形成为低于第一外部槽11a的上端,第二外部槽11b的底部与第一外部槽11a的底部连接。第一外部槽11a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第二外部槽11b也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因此,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的底部朝向第一内壁10a突出。
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2也包括第一外部槽12a和第二外部槽12b。第二外部槽12b从第一外部槽12a的底部向内凹入,第一外部槽12a的底部和第二外部槽12b的底部在同一平面内彼此连接。
同时,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和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2被设置在第一外壁10b的相反边缘处,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被设置成与形成在第三支撑壁30中的第一外部双底切部31隔开,且圆拐角介于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和第一外部双底切部31之间,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2被设置成与形成在第四支撑壁40中的第一外部双底切部41隔开,且圆拐角介于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2和第一外部双底切部41之间。
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3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13a和从第一外部槽13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13b。第一外部槽13a沿着高度方向具有恒定的深度,第二外部槽13b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第二外部槽13b的上端低于第一外部槽13a的上端,第二外部槽13b的底部与第一外部槽13a的底部连接。因此,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3的底部朝向第一内壁10a突出。
拐角突起61被形成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的上部,拐角突起61从第一支撑壁10的上表面延伸到第三支撑壁30的上表面。拐角突起61通过接触形成在以堆叠方式设置的电池托盘100中的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的底部来支撑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
另外,拐角突起62被形成在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2的上部,拐角突起62从第一支撑壁10的上表面延伸到第四支撑壁40的上表面。拐角突起62通过接触形成在以堆叠方式设置的电池托盘100中的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2的底部来支撑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2。另外,中部突起65被形成在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3的上部,中部突起65通过接触堆叠在上方的托盘的第三外部双底切部的底部来支撑第三外部双底切部。
如图2所示,第一内部底切部17被形成在第一内壁10a中,第一内部底切部17被设置在从第一支撑壁10突出的第一突起71之间。第一突起71在第一内壁10a朝向分隔壁50突出,两个第一突起71在第一内壁10a内被设置为彼此隔开。第一突起71对电池插入的空间进行分隔。内部槽14、15和16被形成在第一内壁10a在第一突起71之间以及第一突起71与支撑壁之间,内部槽14、15和16具有相对于第一内壁10a朝向外侧倾斜的底部。第一内部底切部17被形成在设置在中部的内部槽15的下部中,第一内部底切部17的底部由堆叠在下方的托盘的第一支撑壁10的上表面支撑。
第二支撑壁20包括第二内壁20a和第二外壁20b,第二内壁20a和第二外壁20b通过其上表面彼此连接。第二内壁20a面对分隔壁50,第二外壁20b被设置为与第二内壁20a相比在更外侧同时面对第二内壁20a。第二支撑壁20的上表面连接第二内壁20a的上端和第二外壁20b的上端,并且沿第二支撑壁20的长度方向以预定宽度延伸。
多个外部双底切部被形成在第二外壁20b中,该多个外部双底切部包括第一外部双底切部21、第二外部双底切部22和设置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21和第二外部双底切部22之间的第三外部双底切部23。
第一外部双底切部21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21a和从第一外部槽21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21b。第二外部槽21b的上端低于第一外部槽21a的上端,第二外部槽21b的底部与第一外部槽21a的底部连接。第一外部槽21a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第二外部槽21b也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因此,第一外部双底切部21的底部朝向第二内壁20a突出。
第二外部双底切部22也包括第一外部槽22a和第二外部槽22b。第二外部槽22b从第一外部槽22a的底部向内凹入,第一外部槽22a的底部和第二外部槽22b的底部在同一平面内彼此连接。
同时,第一外部双底切部21和第二外部双底切部22被设置在第二外壁20b的相反边缘处,第一外部双底切部21被设置成与形成在第三支撑壁30中的第二外部双底切部32隔开,且圆拐角介于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21和第二外部双底切部32之间,第二外部双底切部22被设置成与形成在第四支撑壁40中的第二外部双底切部42隔开,且圆拐角介于第二外部双底切部22和第二外部双底切部42之间。
第三外部双底切部23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23a和从第一外部槽23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23b。第一外部槽23a沿着长度方向具有恒定的深度,第二外部槽23b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第二外部槽23b的上端低于第一外部槽23a的上端,第二外部槽23b的底部与第一外部槽23a的底部连接。因此,第三外部双底切部23的底部朝向第二内壁20a突出。
拐角突起63被形成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21的上部,拐角突起63从第二支撑壁20的上表面延伸到第三支撑壁30的上表面。拐角突起63通过接触形成在堆叠的电池托盘100中的第一外部双底切部21的底部来支撑第一外部双底切部21。
另外,拐角突起64在第二外部双底切部22的上部突出,拐角突起64从第二支撑壁20的上表面被连接到第四支撑壁40的上表面。拐角突起64通过接触形成在以堆叠方式设置的电池托盘中的第二外部双底切部22的底部来支撑第二外部双底切部22。另外,中部突起66被形成在第三外部双底切部23的上部,中部突起66通过接触堆叠在下方的托盘的第三外部双底切部的底部来支撑第三外部双底切部。
第二内部底切部27和28被形成在第二内壁20a中,第二内部底切部27被设置在从第二支撑壁20突出的第二突起72和第三支撑壁30之间,第二内部底切部28被设置在第二突起72和第四支撑壁40之间。第二内部底切部27和28的底部由堆叠在下方的托盘的第二支撑壁20的上表面支撑。
因此,第一内部底切部17相对于分隔壁50与第二内部底切部27和28不对称。如上所述,当内壁被不对称地形成时,负载被分散,从而托盘能够被稳定地支撑,并且托盘100可以容易地从模具吹落。
第二突起72从第二内壁20a朝向分隔壁50突出,两个第二突起72在第二内壁20a内被设置为彼此隔开。第二突起72对电池插入的空间进行分隔。在第二内壁20a,内部槽24、25和26被提供在第二突起72之间以及在第二突起72和支撑壁之间,内部槽24、25和26具有相对于第二内壁20a朝向外侧倾斜的底部。
如图1和图6所示,第三支撑壁30包括第三内壁30a和第三外壁30b,第三内壁30a和第三外壁30b通过其上表面彼此连接。第三外壁30b被设置为与第三内壁30a相比在更外侧,同时面对第三内壁30a。上表面连接第三内壁30a的上端和第三外壁30b的上端,并且沿第三支撑壁30的长度方向以预定宽度延伸。
多个外部双底切部被形成在第三外壁30b中,该多个外部双底切部包括第一外部双底切部31、第二外部双底切部32和被设置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31和第二外部双底切部32之间的第三外部双底切部33。
第一外部双底切部31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31a和从第一外部槽31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31b。第二外部槽31b的上端低于第一外部槽31a的上端,第二外部槽31b的底部与第一外部槽31a的底部连接。第一外部槽31a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第二外部槽31b也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因此,第一外部双底切部31的底部朝向第三内壁30a突出。
第二外部双底切部32包括第一外部槽32a和第二外部槽32b。第二外部槽32b从第一外部槽32a的底部向内凹入,第一外部槽32a的底部和第二外部槽32b的底部在同一平面内彼此连接。第一外部双底切部31和第二外部双底切部32被设置在第三外壁30b的相反边缘处。
同时,第三外部双底切部33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33a和从第一外部槽33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33b。第一外部槽33a在长度方向上具有恒定的深度,第二外部槽33b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第二外部槽33b的上端低于第一外部槽33a的上端,第二外部槽33b的底部与第一外部槽33a的底部连接。因此,第三外部双底切部33的底部朝向第三内壁30a突出。第三外部双底切部33被设置在第三支撑壁30和分隔壁50彼此连接的部分中。
拐角突起61被形成为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31的上部突出,拐角突起61通过接触形成在堆叠的电池层100中的第一外部双底切部31的底部来支撑外部双底切部31。
另外,拐角突起63被形成在第二外部双底切部32的上部,拐角突起63通过接触堆叠的电池托盘中的第二外部双底切部32的底部来支撑第二外部双底切部32。此外,第三外部双底切部33的底部通过接触堆叠在下方的托盘的上表面而由该上表面支撑。
第三内部底切部37和38被提供在第三内壁30a中,第三内部底切部37被设置在第一支撑壁和分隔壁50之间,而第三内部底切部38被设置在第二支撑壁20和分隔壁50之间。第三内部底切部37和38的底部由堆叠在下方的托盘的第三支撑壁30的上表面支撑。
多个支撑突起35被形成在第三内壁30a内,每个支撑突起35沿第三内壁30a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支撑突起35接触电池的侧表面,以防止电池移动。
第四支撑壁40包括第四内壁40a和第四外壁40b,第四内壁40a和第四外壁40b通过第四支撑壁40的上表面彼此连接。第四外壁40b面对第四内壁40a,但是被设置为与第四内壁40a相比在更外侧。第四支撑壁40的上表面连接第四内壁40a的上端和第四外壁40b的上端,并且沿第四支撑壁40a的长度方向以预定宽度延伸。
多个外部双底切部被提供在第四外壁40b中,该多个外部双底切部包括第一外部双底切部41、第二外部双底切部42和设置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41和第二外部双底切部42之间的第三外部双底切部43。
第一外部双底切部41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41a和从第一外部槽41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41b。第二外部槽41b的上端低于第一外部槽41a的上端,第二外部槽41b的底部与第一外部槽41a的底部连接。第一外部槽41a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第二外部槽41b也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因此,第一外部双底切部41的底部朝向第四内壁40a突出。
第二外部双底切部42包括第一外部槽42a和第二外部槽42b。第二外部槽42b从第一外部槽42a的底部向内凹入,第一外部槽42a的底部和第二外部槽42b的底部彼此连接。第一外部双底切部41和第二外部双底切部42被设置在第四外壁40b的相反边缘处。
同时,第三外部双底切部43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43a和从第一外部槽43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43b。第一外部槽43a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恒定的深度,第二外部槽43b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第二外部槽43b的上端低于第一外部槽43a的上端,第二外部槽43b的底部与第一外部槽43a的底部连接。因此,第三外部双底切部43的底部朝向第三内壁40a突出。第三外部双底切部43被设置在第四支撑壁40和分隔壁50彼此连接的部分中。
拐角突起62被提供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41的上部,拐角突起62通过接触形成在堆叠的电池托盘100中的第一外部双底切部41的底部来支撑第一外部双底切部41。
另外,拐角突起64也被提供在第二外部双底切部42的上部,拐角突起64通过接触形成在堆叠的电池托盘100中的第二外部双底切部42的底部来支撑第二外部双底切部42。另外,第三外部双底切部43的底部通过接触堆叠在下方的托盘的上表面而被支撑。
第四内部底切部47和48被提供在第四内壁40a中,第四内部底切部47被设置在第一支撑壁10和分隔壁50之间,而第四内部底切部48被设置在第二支撑壁20和分隔壁50之间。第四内部底切部47和48的底部由堆叠在下方的托盘的第四支撑壁40的上表面支撑。
第四内部底切部47、48和第三内部底切部37、38被设置为相对于在分隔壁50的中部垂直穿过分隔壁50的虚拟线彼此对称。
同时,多个支撑突起45被提供在第四内壁40a内,支撑突起45沿着第四内壁40a的高度方向彼此连接。支撑突起45接触电池的侧表面,从而防止电池移动。
阈值槽91被提供在第三支撑壁30和第四支撑壁40中的每个的上表面中,阈值槽91指示电池堆的最大高度。当提供有阈值槽91时,可以容易地用肉眼观察托盘中堆叠的电池的数量是否超过预定数量。
分隔壁50通过连接第三支撑壁30的中部和第四支撑壁40的中部来分隔空间,并且被设置为与第一支撑壁10和第二支撑壁20平行。朝向第一支撑壁10突出的第三突起73和朝向第二支撑壁20突出的第四突起74被提供在分隔壁50。两个第三突起73被提供在分隔壁50,第三突起73被设置为与第一突起71平行同时面对第一突起71。
另外,两个第四突起74被提供在分隔壁50,第四突起74被设置为与第二突起72平行同时面对第二突起72。也就是说,第三突起73和第四突起74分别从分分隔壁50的不同表面突出。第三突起73和第一突起71被设置成彼此隔开,第四突起74被设置成与第二突起72隔开。
如图2所示,中间底切部75仅被提供在第三突起73的面对第四支撑壁40的侧部中,中间底切部76仅被提供在第四突起74的面对第四支撑壁40的侧部中。也就是说,中间底切部75仅被形成在第三突起73的一侧中,中间底切部76仅被形成在第四突起74的一侧。每个中间底切部75的底部由设置在其下方的第三突起73的上表面支撑,每个中间底切部76的底部由设置在其下方的第四突起74的上表面支撑。
支撑突起78分别被提供在第一突起71、第二突起72、第三突起73和第四突起74,支撑突起78沿其高度方向与相应突起71、72、73和74连接。支撑突起78接触电池20的侧表面,从而防止电池200移动。
第一中部双底切部51在第三突起73中的一个和第三支撑壁30之间被提供在分隔壁50的面对第一支撑壁10的一侧中,第二中部双底切部52在另一第三突起73和第四支撑壁40之间被提供在分隔壁50的该侧中。
第一中部双底切部51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内部槽51a和从第一内部槽51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内部槽51b。第二内部槽51b的上端低于第一内部槽51a的上端,第二内部槽51b的底部与第一内部槽51a的底部连接。第一内部槽51a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第二内部槽51b也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因此,第一中部双底切部51的底部沿侧向方向突出。
第一内部突起54从第一中部双底切部51的上部突出,第一容纳槽55被提供在第一内部突起54中,堆叠在上方的托盘的第一中部双底切部的底部被插入第一容纳槽55。第一容纳槽55具有分别面对上方和第一支撑壁10的开口侧。
第二中部双底切部52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内部槽52a和从第一内部槽52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内部槽52b。第二内部槽52b的上端低于第一内部槽52a的上端,第二内部槽52b的底部与第一内部槽52a的底部连接。第一内部槽52a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第二内部槽52b也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因此,第二中部双底切部52的底部沿侧向方向突出。
第二内部突起56从中部双底切部52的上部突出,第二容纳槽57被提供在第二内部突起56中,堆叠在上方的托盘的第二中部双底切部的底部被插入第二容纳槽57。第二容纳槽57具有分别面对上方和第一支撑壁10的开口侧。
第三中部双底切部53在第三突起73之间被提供在分隔壁50的面对第二支撑壁20的一侧中。
第三中部双底切部53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内部槽53a和从第一内部槽53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内部槽53b。第二内部槽53b的上端低于第一内部槽53a的上端,第二内部槽53b的底部与第一内部槽53a的底部连接。第一内部槽53a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第二内部槽53b也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因此,第三中部双底切部53的底部沿侧向方向突出。
第三内部突起58从第三中部双底切部53的上部突出,第三容纳槽59被提供在第二内部突起58中,堆叠在上方的托盘的第三中部双底切部的底部被插入第三容纳槽59。第三容纳槽59具有分别面对上方和第二支撑壁20的开口侧。
如上所述,第一容纳槽55和第二容纳槽57朝向第一支撑壁10开口,第三容纳槽59朝向第二支撑壁20开口,因此,当设置在上方的托盘的中部双底切部被容纳槽支撑时,托盘的负载可以被分散,内部槽在横向方向上支撑托盘100,以引导托盘100被放置在期望的位置。
如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多个双底切部被提供在外壁中,从而稳定地支撑托盘的负载。由于双底切部可以比单底切部支撑更重的负载,所以外壁可以稳定地支撑设置在其上的托盘的负载。另外,当单底切部的尺寸增加时,托盘不能容易地从模具吹出。然而,当形成双底切部时,托盘可以分阶段分离,使得托盘能够更容易地从模具吹出。
此外,如图7所示,多个电池200以堆叠的方式被插入托盘100中,由聚合物制成的缓冲盖210被提供在最上面的电池上。由于托盘的负载可以由提供在支撑壁和分隔壁中的多个外部双底切部、内部底切部和中间底切部分散和支撑,所以托盘的负载可以被稳定地支撑。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从前方观察的电池托盘的透视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从后方观察的电池托盘的透视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俯视图。
参考图8至图10,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托盘300包括第一支撑壁110、第二支撑壁120、第三支撑壁130、第四支撑壁140和分隔壁150。第一支撑壁110和第二支撑壁120被设置为彼此面对,第三支撑壁130和第四支撑壁140被设置为彼此面对同时连接第一支撑壁110的端部和第二支撑壁130的端部,分隔壁150被连接到第三支撑壁130的内侧和第四支撑壁140的内侧。
第一支撑壁110包括第一内壁110a和第一外壁110b,第一内壁110a和第一外壁110b通过其上侧彼此连接。第一内壁110a面对分隔壁150,第一外壁110b被设置为与第一内壁110a相比在更外侧,同时面对第一内壁110a。
多个外部双底切部被提供在第一外壁110b中,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1、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12和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13被提供在第一外壁110b中。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13被设置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1和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12之间。
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1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111a和从第一外部槽111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111b。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12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112a和从第一外部槽112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112b。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13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113a和从第一外部槽113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113b。
拐角突起161被提供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1的上部,拐角突起161从第一支撑壁110的上表面连接到第三支撑壁130的上表面。拐角突起161接触堆叠在上方的托盘300的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11的底部。
另外,拐角突起162被提供在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12的上部,拐角突起162从第一支撑壁110的上表面连接到第四支撑壁140的上表面。拐角突起162接触堆叠在上方的托盘300的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12的底部。
中部突起165被提供在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13的上部,中部突起165通过接触堆叠在上方的托盘300的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13的底部来支撑托盘300。
第一突起171被提供在第一内壁110a,第一突起171在第一内壁110a朝向分隔壁150突出,一个突起被形成在第一内壁110a。第一突起171对电池插入的空间进行分隔。
内部槽119被提供在第一内壁110a中,内部槽119被形成为具有相对于第一内壁11a向外侧倾斜的底部的槽。内部槽119被提供在第一突起171和第三支撑壁130之间。
在第一内壁110a中,第一内部底切部114和116被提供在第一突起171和第四支撑壁140之间。两个第一外部底切部114和116彼此隔开,内部槽118介于它们之间,上部槽115被提供在第一内部底切部114的上部,上部槽117被提供在第一内部底切部116的上部。然而,上部槽115和117中的每个的深度比第一内部底切部114和116中的每个的深度更浅,第一内部底切部115和117中的每个的底部由设置在其下方的托盘300的第一支撑壁110的上表面支撑。
第二支撑壁120包括第二内壁120a和第二外壁120b,第二内壁120a和第二外壁120b通过其上表面彼此连接。第二内壁120a面对分隔壁150,第二外壁120b被设置为与第二内壁120a相比在更外侧,同时面对第二内壁120a。
多个外部双底切部被提供在第二外壁120b中,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21、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22和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23被提供在第二外壁120b中。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23被设置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21和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22之间。
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21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121a和从第一外部槽121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121b。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22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122a和从第一外部槽122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122b。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23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123a和从第一外部槽123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123b。
拐角突起163被提供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21的上部,拐角突起163从第二支撑壁120的上表面连接到第三支撑壁130的上表面。拐角突起163接触堆叠在上方的托盘300的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21的底部。
另外,拐角突起164被提供在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22的上部,拐角突起164从第二支撑壁120的上表面连接到第四支撑壁140的上表面。拐角突起164接触堆叠在上方的托盘300的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22的底部。
中部突起166被提供在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23的上部,中部突起166通过接触堆叠在上方的托盘300的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23的底部来撑上方设置的托盘300。
同时,第二突起172被提供在第二内壁120a,第二突起172从第二内壁120a朝向分隔壁150突出,一个突起被形成在第二内壁120a。第二突起172对电池插入的空间进行分隔。
内部槽129被提供在第二内壁120a中,并且内部槽129具有相对于第二内壁120a向外侧倾斜的底部。内部槽129被设置在第二突起172和第四支撑壁140之间。
在第二内壁120a中,第二内部底切部124和126被提供在第二突起172和第三支撑壁130之间。两个第一外部底切部124和126彼此隔开,内部槽128介于它们之间,上部槽125被提供在第二内部底切部124的上部,上部槽127被提供在第二内部底切部126的上部。上部槽125和127中的每个的深度比第二内部底切部124和126中的每个的深度更浅,第二内部底切部124和126中的每个的底部由设置在其下方的托盘300的第二支撑壁的上表面支撑。
第三支撑壁130包括第三内壁130a和第三外壁130b,第三内壁130a和第三外壁130b通过其上表面彼此连接。第三外壁130b被设置为与第三内壁130a相比在更外侧,同时面对第三内壁130a。
由于多个外部双底切部被提供在第三外壁130b中,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31、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32和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33被提供在第三外壁130b中。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33被设置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31和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32之间。
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31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131a和从第一外部槽131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131b。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32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132a和从第一外部槽132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132b。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33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133a和从第一外部槽133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133b。
拐角突起161被设置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31的上部,并且接触堆叠在上方的托盘300的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31的底部。
另外,拐角突起163被设置在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32的上部,并接触堆叠在上方的托盘300的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32的底部。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33的底部通过接触堆叠在下方的托盘300的上表面由托盘300支撑。
内部槽135和136被提供在第三内壁130a中,内部槽135和136具有相对于第三内壁130a向外侧倾斜的底部。内部槽135被设置在第一支撑壁110和分隔壁150之间,内部槽136被设置在第二支撑壁120和分隔壁150之间。
第三内部底切部137和138被提供在第三内壁130a中,第三内部底切部137被提供在内部槽135的下部,而第三内部底切部138被提供在内部槽136的下部中。因此,第三内部底切部137被设置在第一支撑壁110和分隔壁150之间,第三内部底切部138被设置在第二支撑壁120和分隔壁150之间。第三内部底切部137和138中的每个的底部由堆叠在下方的托盘的上表面支撑。
第四支撑壁140包括第四内壁140a和第四外壁140b,第四内壁140a和第四外壁140b通过其上表面彼此连接。第四内壁140a和第四外壁140b彼此面对,第四外壁140b被设置为与第四内壁140a相比在更外侧。
多个外部双底切部被提供在第四外壁140b中,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41、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42和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43被提供在第四外壁140b中。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43被设置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41和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42之间。
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41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141a和从第一外部槽141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141b。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42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142a和从第一外部槽142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142b。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43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外部槽143a和从第一外部槽143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外部槽143b。
拐角突起162被提供在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41的上部,并且接触设置在其上方的托盘300的第一外部双底切部141的底部。
另外,拐角突起164被提供在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42的上部,并且接触堆叠在上方的托盘300的第二外部双底切部142的底部。第三外部双底切部143的底部通过接触堆叠在下方的托盘300的上表面由设置在其下方的托盘300支撑。
内部槽145和146被提供在第四内壁140a中,内部槽145和146具有相对于第四内壁140a向外侧倾斜的底部。内部槽145被设置在第一支撑壁110和分隔壁150之间,内部槽146被设置在第二支撑壁120和分隔壁150之间。
第四内部底切部147和148被提供在第四内壁140a中,第四内部底切部147被提供在内部槽145的下部,而第四内部底切部148被提供在内部槽146的下部。因此,第四内部底切部147被设置在第一支撑壁110和分隔壁150之间,第四内部底切部148被设置在第二支撑壁120和分隔壁150之间。第四内部底切部147和148的底部由堆叠在下方的托盘300的第四支撑壁140的上表面支撑。
分隔壁150通过连接第三支撑壁130和第四支撑壁140来分隔空间,并且被设置为与第一支撑壁110和第二支撑壁120平行。朝向第一支撑壁110突出的第三突起173和朝向第二支撑壁120突出的第四突起174被提供在分隔壁150中。
单个第三突起173被提供在分隔壁150,第三突起173突出同时面对第一突起171,并且被设置为与第一突起171平行。另外,单个第四突起174被提供在分隔壁150中,并且被设置为与第二突起172平行同时面对第二突起172。第三突起173和第四突起174从分隔壁150的不同表面突出。第三突起173和第一突起171彼此隔开,第四突起174与第二突起172隔开。
中间底切部176仅被提供在第三突起173的面对第三支撑壁130的侧部中,中间底切部178仅被提供在第四突起174的面对第三支撑壁130的表面中。也就是说,中间底切部176仅被提供在第三突起173的一侧中,中间底切部178仅被提供在第四突起174的一侧中。中间底切部176的底部由下方设置的托盘300的第三突起173的上表面支撑,中间底切部178的底部由堆叠在下方的托盘300的第四突起174的上表面支撑。
在分隔壁150中,第一中部双底切部151被设置在第三突起173和第三支撑壁130之间,而第二中部双底切部152被设置在第四突起174和第四支撑壁140之间。由于第一中部双底切部151和第二中部双底切部152被形成在不同侧部中,第一中部双底切部151被形成在面对第一支撑壁110的侧部中,第二中部双底切部152被形成在面对第二支撑部壁120的侧部中。
第一中部双底切部151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内部槽151a和从第一内部槽151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内部槽151b。第二内部槽151b的上端低于第一内部槽151a的上端,第二内部槽151b的底部与第一内部槽151a的底部连接。第一内部槽151a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第二内部槽151b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因此,第一中部双底切部151的底部沿侧向方向突出。
第一内部突起153从第一中部双底切部151的上部突出,第一容纳槽154被提供在第一内部突起153中,堆叠在上方的托盘300的第一中部双底切部151的底部被插入第一容纳槽154。第一容纳槽154具有分别面对上方和第一支撑壁110的开口侧。
第二中部双底切部152包括向内凹入的第一内部槽152a和从第一内部槽152a向内进一步凹入的第二内部槽152b。第二内部槽152b的上端低于第一内部槽152a的上端,第二内部槽152b的底部与第一内部槽152a的底部连接。第一内部槽152a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第二内部槽152b具有向下逐渐增加的深度。因此,第二中部双底切部152的底部沿侧向方向突出。
第二内部突起155从第二中部双底切部152的上部突出,第二容纳槽156被提供在第二内部突起155中,堆叠在上方的托盘300的第二中部双底切部的底部被插入第二容纳槽156。第二容纳槽156具有分别面对上方和第二支撑壁120的开口侧。
如上所述,第一容纳槽154朝向第一支撑壁110开口,第二容纳槽156朝向第二支撑壁120开口,因此,当堆叠在上方的托盘的中部双底切部由容纳槽支撑时,托盘的负载可以被分散,并且内部槽在横向方向上支撑托盘300,使得托盘300可以被放置在期望的位置。
尽管已经结合目前被认为是实际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旨在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更改和等同布置。
符号说明
100:托盘 10:第一支撑壁
11、21、31:第一外部双底切部
12、22、32:第二外部双底切部
13、23、33:第三外部双底切部
14、15、16、24、25、26:内部槽
17:第一外部底切部 20:第二支撑壁
30:第三支撑壁 40:第四支撑壁
50:分隔壁 27、28:第二内部底切部
35、45、78:支撑突起 51:第一中部双底切部
52:第二中部双底切部 53:第三中部双底切部
61、62、63、64:拐角突起 65、66:中间突起
71:第一突起 72:第二突起
73:第三突起 74:第四突起

Claims (19)

1.一种容纳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托盘包括:
设置为彼此面对的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
设置为彼此面对的第三支撑壁和第四支撑壁,所述第三支撑壁和所述第四支撑壁将所述第一支撑壁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壁的端部彼此连接;以及
与所述第三支撑壁的内侧和所述第四支撑壁的内侧连接的分隔壁,
其中第一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一支撑壁的下部中且朝所述第一支撑壁的内部凹入,第二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二支撑壁的下部中且朝所述第二支撑壁的内部凹入,并且所述第一内部底切部和所述第二内部底切部相对于所述分隔壁不对称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第三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三支撑壁中,第四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四支撑壁中,并且所述第三内部底切部和所述第四内部底切部相对于在所述分隔壁的中部垂直地穿过所述分隔壁的虚拟线彼此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两个所述第三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三支撑壁中,并且所述第三内部底切部中的一个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所述分隔壁之间,而另一个所述第三内部底切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壁和所述分隔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两个所述第四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四支撑壁中,并且所述第四内部底切部中的一个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所述分隔壁之间,而另一个所述第四内部底切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壁和所述分隔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对电池插入的空间进行分隔的两个第一突起被提供为从所述第一支撑壁突出,并且所述第一内部底切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面对所述第一突起的两个第三突起被提供在所述分隔壁的面对所述第一支撑壁的侧部,并且
在提供在所述分隔壁的一侧的所述第三突起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三支撑壁之间提供第一中部双底切部,并且在另一个所述第三突起和所述第四支撑壁之间提供第二中部双底切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供堆叠在上方的托盘的第一中部双底切部的底部插入的支撑槽被提供在所述第一中部双底切部的上部,并且
供堆叠在上方的所述托盘的第二中部双底切部的底部插入的支撑槽被在提供所述第二中部双底切部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对电池插入的空间进行分隔的两个第二突起通过从所述第二支撑壁突出被提供,并且所述第二内部底切部分别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突起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三支撑壁之间以及另一个所述第二突起和所述第四支撑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面对所述第二突起的两个第四突起被提供在所述分隔壁的面对所述第二支撑壁的侧部,并且第三中部双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四突起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供堆叠在上方的托盘的第三中部双底切部的底部插入的支撑槽被提供在所述第三中部双底切部的上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对电池插入的空间进行分隔的第一突起通过从所述第一支撑壁突出被提供,并且所述第一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四支撑壁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面对所述第一突起的第三突起被提供在所述分隔壁的面对所述第一支撑壁的侧部,并且中部双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三突起和所述第三支撑壁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对电池插入的空间进行分隔的第二突起通过从所述第二支撑壁突出被提供,并且所述第二内部底切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突起和所述第三支撑壁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面对所述第二突起的第四突起被提供在所述分隔壁的面对所述第二支撑壁的侧部,并且第二中部双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四突起和所述第四支撑壁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供堆叠在上方的托盘的中部双底切部的底部插入的支撑槽被提供在所述中部双底切部的上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多个中部支撑槽被提供在所述分隔壁中,并且所述中部支撑槽被提供在所述分隔壁的横向侧的上端,并且所述中部支撑槽相对于所述分隔壁的中部彼此不对称。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壁包括第一内壁和第一外壁,所述第一内部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一内壁中,多个第一外部双底切部被提供在所述第一外壁中,并且拐角突起被提供在所述第一外部双底切部的上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所述拐角突起从所述第一支撑壁的上表面连接到所述第三支撑壁的上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托盘,其中接触所述电池的侧表面的突起分别被提供在所述第三支撑壁、所述第四支撑壁、所述第一突起、所述第二突起、所述第三突起和所述第四突起。
CN201480079507.9A 2014-06-03 2014-06-03 电池托盘 Active CN1064158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KR2014/004971 WO2015186849A1 (ko) 2014-06-03 2014-06-03 전지 트레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5879A CN106415879A (zh) 2017-02-15
CN106415879B true CN106415879B (zh) 2020-08-25

Family

ID=54766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9507.9A Active CN106415879B (zh) 2014-06-03 2014-06-03 电池托盘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727459B2 (zh)
EP (1) EP3188281B1 (zh)
JP (1) JP6487466B2 (zh)
KR (1) KR102287329B1 (zh)
CN (1) CN106415879B (zh)
PL (1) PL3188281T3 (zh)
WO (1) WO20151868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1332B (zh) * 2017-02-28 2022-09-02 株式会社技术可拉茨 底切处理机构、成型用模具以及成型品
KR102433145B1 (ko) 2017-08-24 2022-08-17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트레이
KR102505151B1 (ko) * 2017-11-02 2023-03-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포장용 트레이
KR102388922B1 (ko) * 2018-02-22 2022-04-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용 트레이 및 이를 성형하기 위한 지그
CN111284814A (zh) * 2018-12-10 2020-06-16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承载盘及承载盘堆叠组件
HUE060771T2 (hu) 2019-01-09 2023-04-28 Byd Co Ltd Akkumulátor csomag, jármû és energiatároló eszköz
DE102019206408A1 (de) * 2019-05-03 2020-11-05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Gehäuseteil
KR102425700B1 (ko) * 2019-06-10 2022-07-2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포장용 트레이
KR20210017169A (ko) * 2019-08-07 2021-02-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표면 요철 구조를 갖는 전지팩 커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20210103800A (ko) * 2020-02-14 2021-08-24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기판 트레이
CN113291571B (zh) * 2021-04-22 2022-07-08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托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9986Y (zh) * 2005-10-26 2006-12-20 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 电池托盘
US20110262780A1 (en) * 2010-03-12 2011-10-27 George Barry Cohen Whole House Backyard Battery
JP2011244156A (ja) * 2010-05-17 2011-12-01 Sharp Corp 携帯端末
CN102569693A (zh) * 2010-12-15 2012-07-11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盒
US20120223113A1 (en) * 2009-11-18 2012-09-06 Benteler Aluminium Systems France SNC Battery Tray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Battery Tray
CN202534713U (zh) * 2012-03-28 2012-11-14 温州竞日机电有限公司 万能蓄电池固定装置
WO2012167269A2 (en) * 2011-06-03 2012-12-06 Enerdel, Inc. Energy storag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022Y2 (ja) 1992-10-17 1995-05-10 第一ビニール株式会社 相互連結可能のトレー
JP2000006205A (ja) 1998-06-10 2000-01-11 Eastman Kodak Co 射出成形装置
JP3928906B2 (ja) 1998-08-31 2007-06-13 オプト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搬送用容器
US7281641B2 (en) 2001-06-25 2007-10-16 Rehrig Pacific Company Stackable low depth tray
JP3932934B2 (ja) * 2002-03-05 2007-06-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収納ケース
JP4065168B2 (ja) * 2002-09-11 2008-03-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収納パック
US20050155889A1 (en) 2004-01-20 2005-07-21 Lown John M. Modular and stackable tray assembly
CN2723369Y (zh) 2004-08-10 2005-09-07 祯曜纸器有限公司 具有缓冲结构的包装盒
JP2006206074A (ja) * 2005-01-26 2006-08-10 Sanyu Kikaku:Kk 収納用トレーおよび収納用トレーの製造用金型
JP2007161264A (ja) 2005-12-09 2007-06-28 Hitachi Maxell Ltd 電子部品収容用トレー
JP5330712B2 (ja) * 2008-02-29 2013-10-3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収納容器および組電池
KR20090107625A (ko) * 2008-04-10 2009-10-1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전자부품 포장 용기 및 그 적층 방법
KR101219279B1 (ko) * 2008-10-22 2013-01-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전지셀 장착 장치
US8608008B2 (en) 2010-08-26 2013-12-17 Dart Container Corporation Tamper evident container
KR101185720B1 (ko) 2010-12-10 2012-09-24 대한칼소닉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트레이
CN102556467A (zh) * 2010-12-21 2012-07-11 柏宝日本公司 收纳托盘
JP2012206746A (ja) * 2011-03-29 2012-10-25 Fdk Tottori Co Ltd 搬送用パレット
US20120301762A1 (en) 2011-05-25 2012-11-29 Imageworks Display And Marketing Group Modular dry cell battery pack
JP6113428B2 (ja) 2012-07-13 2017-04-12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収容装置
CN104937740B (zh) 2012-11-19 2018-06-01 亚奎尼能源公司 用于电化学装置电互连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9986Y (zh) * 2005-10-26 2006-12-20 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 电池托盘
US20120223113A1 (en) * 2009-11-18 2012-09-06 Benteler Aluminium Systems France SNC Battery Tray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Battery Tray
US20110262780A1 (en) * 2010-03-12 2011-10-27 George Barry Cohen Whole House Backyard Battery
JP2011244156A (ja) * 2010-05-17 2011-12-01 Sharp Corp 携帯端末
CN102569693A (zh) * 2010-12-15 2012-07-11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盒
WO2012167269A2 (en) * 2011-06-03 2012-12-06 Enerdel, Inc.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202534713U (zh) * 2012-03-28 2012-11-14 温州竞日机电有限公司 万能蓄电池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87329B1 (ko) 2021-08-06
EP3188281B1 (en) 2023-11-01
US10727459B2 (en) 2020-07-28
EP3188281A1 (en) 2017-07-05
KR20170009821A (ko) 2017-01-25
JP2017518612A (ja) 2017-07-06
JP6487466B2 (ja) 2019-03-20
PL3188281T3 (pl) 2024-03-18
WO2015186849A1 (ko) 2015-12-10
CN106415879A (zh) 2017-02-15
US20170200928A1 (en) 2017-07-13
EP3188281A4 (en) 2018-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5879B (zh) 电池托盘
KR102162968B1 (ko) 확장형 배터리 모듈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팩
US20190296292A1 (en) Battery pack
US8974951B2 (en) Battery pack
CN106144135B (zh) 用于容纳二次电池的托盘
US20140242449A1 (en) Pack Case for Battery
US20110097619A1 (en) Battery pack
US9246144B2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977581B (zh) 电池组
KR101833567B1 (ko) 전지 셀 고정 기능을 갖는 충방전기용 트레이
KR20140094898A (ko) 배터리 포장 케이스
KR102224026B1 (ko) 이차 전지용 포장 용기
EP2393142A1 (en) Battery storage tray
KR102124107B1 (ko) 셀 트레이
CN113381118A (zh) 可再充电电池包
KR101893961B1 (ko) 배터리팩
KR20190050056A (ko) 이차 전지 포장용 트레이
JP7453336B2 (ja) ベース絶縁部材を備える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KR20230021964A (ko) 커버를 포함하는 활성화 트레이
EP2592673B1 (en) Battery with sidewall ribs
KR102394697B1 (ko) 이차전지용 팩 케이스
US20210175481A1 (en) Battery pack
EP2894691B1 (en) Secondary battery
EP4160797A1 (en) Secondary battery tray and tray assembly including same
KR20140084521A (ko) 배터리 셀 탭 연결 파티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