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2209B - 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2209B
CN106412209B CN201611110847.0A CN201611110847A CN106412209B CN 106412209 B CN106412209 B CN 106412209B CN 201611110847 A CN201611110847 A CN 201611110847A CN 106412209 B CN106412209 B CN 106412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user number
user
shielding
incoming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108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2209A (zh
Inventor
杨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108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2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2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2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2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2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77Preventing the dialling or sending of predetermined telephone numbers or selected types of telephone numbers, e.g. long dista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电回拨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呼叫请求,获取所述呼叫端用户号码;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用户号码是否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用户号码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所述移动终端屏蔽对所述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通过在移动终端中设置屏蔽可疑号码的条件,在可疑号码来电时,根据屏蔽条件,进而实现对可疑电话号码进行诈骗甄别,并根据甄别结果来屏蔽可疑电话号码的回拨,在屏蔽时长未达到预设时长时,用户对可疑号码做出拨打操作时,移动终端会发出相应的提醒消息,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用户使用通信业务带来的风险和经济损失,提升用户的应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工具,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利用手机实现便捷通讯的同时,各式各样的电话骚扰(如推销、诈骗、广告推销、响一声来电等等)随之而来的。
现有技术可将来电号码匹配到云端大数据,识别出该来电号码的标识类型,如广告推销、骚扰电话、疑似欺诈、响一声来电等,通过标识类型提醒用户,也可通过指定电话(如果号码在黑名单内则屏蔽此号码的来电)的方式来屏蔽骚扰电话,针对可能导致个人财产丢失的标识类型,如响一声来电、疑似欺诈来电,并没有对回拨做出相应的处理,用户主动拨出或不小心误触拨出时,用户对此类号码回拨后可能会导致被扣费、听到各类广告等,由此给用户造成一定经济上的损失。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及其装置。防止用户主动拨出或不小心误触拨出时,导致被扣费、听到各类广告等经济上的损失。
为实现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其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呼叫请求,获取所述呼叫端用户号码;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用户号码是否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
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用户号码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所述移动终端屏蔽对所述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用户号码是否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用户号码的标识及标识记录;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标识为任意一个或多个如下类型:响一声、疑似欺诈、诈骗电话;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均标识为响一声类型。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均拒绝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在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后,在预设时间内挂断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记录未超过预设阈值。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内不存在所述用户号码;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用户号码在呼叫请求之前不存在通信来往记录;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则所述屏蔽达到预设时长后,允许回拨所述用户号码。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用户号码存储到本地通讯录内,则取消屏蔽所述用户号码。
进一步的,在未达到预设的屏蔽时长之前,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后,发出所述用户号码语音和/或文字提示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响一声或诈骗号码来电回拨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呼叫请求,获取所述呼叫端用户号码;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用户号码是否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
屏蔽单元,用于屏蔽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的所述用户号。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之前,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用户号码的标识及标识记录;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标识类型为任意一个或多个如下类型:响一声、疑似欺诈、诈骗电话类型;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均标识为响一声类型。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均拒绝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在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后,在预设时间内挂断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记录未超过预设阈值。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内不存在所述用户号码;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用户号码在呼叫请求之前不存在通信来往记录;
进一步的,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则所述屏蔽达到预设时长后,允许回拨所述用户号码。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用户号码存储到与所述移动终端本地的通讯录内,则取消屏蔽所述用户号码。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之后,还包括:提示单元,用于检测在未达到预设的屏蔽时长之前,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之后,发出用于所述用户号码语音和/或文字提示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呼叫请求,获取所述呼叫端用户号码;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用户号码是否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用户号码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所述移动终端屏蔽对所述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且在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用户号码是否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步骤之前,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用户号码的标识及标识记录;进而实现对可疑电话号码进行诈骗甄别,并根据甄别结果来屏蔽可疑电话号码的回拨操作,同时,在屏蔽时长未达到预设时长时,移动终端检测到对可疑号码的拨出操作时,移动终端会发出相应的提醒消息,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用户使用通信业务带来的风险和经济损失,提升用户的应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来电回拨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来电回拨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来电回拨方法终端的显示界面图;
图3-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来电回拨方法终端的显示界面子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来电回拨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来电回拨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来电回拨处理装置的子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来电回拨处理装置的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既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进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10(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服务器、云端等概念,具有等同效果,其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主机、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集或多个服务器构成的云。在此,云由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远端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可通过任何通信方式实现通信,包括但不限于,基于3GPP、LTE、WIMAX的移动通信、基于TCP/IP、UD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通信。
以下实施例所揭示的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
S100: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呼叫请求,获取所述呼叫端用户号码;
移动终端可以接收任何呼叫端发送的来电请求,其中来电请求可以是通话请求,也可以是短信等,在接收呼叫端发送的请求时,同时获取呼叫端发起呼叫的用户号码,即来电请求者或者短信的发送者的电话号码。
具体的,例如,当呼叫方用户输入的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并按“拨打”键向移动终端发送呼叫请求消息后,移动终端提取出其中的电话号码,又例如,当移动终端接收到呼叫方发送的短消息时(包括文字消息或彩信),根据该短消息获得呼叫方的电话号码。
S200: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用户号码是否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
移动终端设置对可疑号码回拨操作进行屏蔽处理方法,并设置了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用户号码后,移动终端检测该号码是否满足屏蔽的条件。
S300: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用户号码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所述移动终端屏蔽对所述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
在移动终端通过检测判断后,发现呼叫方的用户号码满足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确定呼叫方的用户号码为可疑号码,移动终端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进行屏蔽,避免移动终端的用户因主动拨出或误拨造成经济损失。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用户号码是否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S110: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用户号码的标识及标识记录;
具体的,陌生号码来电时,移动终端接收来自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推送的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在移动终端的来电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
如图3-1所示,当主叫号码为“133****4363”的陌生号码来电时,移动终端接收来自运营商服务器或者云端对该号码的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移动终端则在来电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标识类型为“响一声”以及标识记录“已被799人标识”,根据标识类型及标识记录,确定所述用户号码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移动终端对该号码做出屏蔽回拨操作的处理。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号码标识为任意一个或多个如下类型:响一声、疑似欺诈、诈骗电话;
具体的,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发送的来电请求,其中来电请求可以是通话请求,也可以是短信等,在接收呼叫端发送的请求时,同时获取呼叫端发起呼叫的用户号码,即来电请求者或者短信的发送者的电话号码,并接收来自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推送的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在移动终端的来电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根据移动终端设置的屏蔽条件为用户号码标识为任意一个或多个如下类型:响一声、疑似欺诈、诈骗电话时,则移动终端屏蔽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在移动终端检测判断到该号码满足屏蔽的条件,确定呼叫方的用户号码为可疑号码,移动终端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进行屏蔽。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均标识为响一声类型。
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发送的来电请求,其中来电请求可以是通话请求,在接收呼叫端发送的请求时,同时获取呼叫端发起呼叫的用户号码,即来电请求者的电话号码,并接收来自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推送的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在移动终端的来电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根据移动终端设置的屏蔽条件为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均标识为响一声类型,在移动终端检测判断到该号码满足屏蔽的条件,确定呼叫方的用户号码为可疑号码,移动终端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进行屏蔽。
具体的,例如图3-2所示的移动终端设置屏蔽回拨的操作条件为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均标识为响一声类型。而电话号码133****4363在此次呼叫请求之前,已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了多次的呼叫请求,且在此次呼叫请求之前的每次呼叫中接收到来自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推送的所述标识类型均未“响一声”,则移动终端屏蔽对电话号码133****4363回拨操作。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均拒绝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
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发送的来电请求,在接收呼叫端发送的请求时,同时获取呼叫端发起呼叫的用户号码,即来电请求者的电话号码,并接收来自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推送的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在移动终端的来电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根据移动终端设置的屏蔽条件为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均拒绝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例如移动终端接受收到了通话请求,但是从未接听,在移动终端检测判断到该号码满足屏蔽的条件,确定呼叫方的用户号码为可疑号码,移动终端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进行屏蔽。
具体的,例如图3-1所示的移动终端设置屏蔽回拨的操作条件为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从未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而电话号码131****1917在此次呼叫请求之前,已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了多次的呼叫请求,但是移动终端的用户从未接听来自该号码的,则移动终端屏蔽对电话号码131****1917回拨操作,即用户在移动终端点击对应131****1917“拨打”键时,移动终端不向131****1917发出呼叫请求。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在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后,在预设时间内挂断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
用户可在移动终端设置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为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接受呼叫方的来电并在预设的时间范围内挂断所述呼叫方的来电,则移动终端屏蔽对所述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即用户接听了来自呼叫方的来电,但在听到呼叫方的通话后立刻挂断了电话,且从接通到挂断电话的时间在设置的屏蔽回拨操作的时间范围内,移动终端采取对所述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
具体的,例如图3-1所示的移动终端设置屏蔽回拨的操作条件为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在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后,在预设时间内挂断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而电话号码131****1917在此次呼叫请求之前,已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了多次的呼叫请求,移动终端的用户接听了电话号码131****1917的来电,但移动终端用户在接听到该号码用户的内容后就立刻挂断了电话,在用户接听该电话到挂断的时间在预设的时间范围内,则移动终端屏蔽对电话号码131****1917回拨操作,即用户在移动终端点击对应131****1917“拨打”键时,移动终端不向131****1917发出呼叫请求。其中,移动终端用户在接听到该号码用户的内容可以是对方有发出声音,也可以是移动终端接听到挂断的时间段内,对方未发出声音。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记录未超过预设阈值。
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发送的来电请求,其中来电请求可以是通话请求,也可以是短信等,在接收呼叫端发送的请求时,同时获取呼叫端发起呼叫的用户号码,即来电请求者或者短信的发送者的电话号码,并接收来自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推送的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在移动终端的来电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在移动终端接收了来自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推送的标识记录未超过移动终端预设的标识记录的阀值时,则移动终端屏蔽对所述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其中,阀值也可以是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设置的预设阀值,移动终端接受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的推送的阀值。
具体的,例如图3-1所示的移动终端设置屏蔽回拨的操作条件为所述标识记录未超过预设阈值。如上述主叫号码为“133****4363”的陌生号码来电时,移动终端接收来的标识类型为“响一声”以及标识记录“已被799人标识”,若移动终端或者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的预设阀值为800,而133****4363号码的标识记录还未超过预设阀值,则移动终端屏蔽对电话号码133****4363回拨操作。此条件是预防部分被呼叫方对该号码的恶意标识,即若133****4363对某一呼叫号码发生多次呼叫,而某一号码对133****4363号码进行了恶意标识使该号码超过了其他移动终端或者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的预设阀值,为了保证移动终端正常的回拨133****4363的呼叫请求,则在该号码未超过预设阀值时,移动终端屏蔽对133****4363的回拨操作,超过阈值之后,则对该号码不采取屏蔽回拨的操作。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内不存在所述用户号码;
具体的,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发送的来电请求,其中来电请求可以是通话请求,也可以是短信等,在接收呼叫端发送的请求时,同时获取呼叫端发起呼叫的用户号码,移动终端获取到该用户号码后,将其与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进行匹配,根据移动终端设置的屏蔽条件为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内不存在所述用户号码,则移动终端屏蔽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在移动终端检测判断到该号码满足屏蔽的条件,确定呼叫方的用户号码为可疑号码,移动终端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进行屏蔽。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用户号码在呼叫请求之前不存在通信来往记录;
具体的,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发送的来电请求,其中来电请求可以是通话请求,也可以是短信等,在接收呼叫端发送的请求时,同时获取呼叫端发起呼叫的用户号码,移动终端获取到该用户号码后,将其与移动终端的通信来往记录进行查询,根据移动终端设置的屏蔽条件为所述用户号码在呼叫请求之前不存在通信来往记录,则移动终端屏蔽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在移动终端检测判断到该号码满足屏蔽的条件,确定呼叫方的用户号码为可疑号码,移动终端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进行屏蔽。
又如,如图3-1所示,如主叫号码为“133****4363”的陌生号码来电时,移动终端获取到该号码后,在移动终端的通信来往记录中查询是否存在该号码之前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同时也查看移动终端是否想该号码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若该号码之前从未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而移动终端与该号码有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则移动终端不对电话号码的回拨不采取屏蔽处理;若该号码之前有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而移动终端也有向该号码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则移动终端对电话号码的回拨不采取屏蔽处理;若该号码之前有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而移动终端从未向该号码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则移动终端对电话号码的回拨采取屏蔽处理;若该号码之前从未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而移动终端也从未向该号码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则移动终端对电话号码的回拨采取屏蔽处理;其中,通话请求为呼叫方有向移动终端发送过通话请求或者移动终端邮箱呼叫方发送过通话请求,且在移动终端或者呼叫方接收到该通话请求时,移动终端或者呼叫方取消该通话请求。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则所述屏蔽达到预设时长后,允许回拨所述用户号码。
用户在移动终端对所述用户号码设置屏蔽操作时,可设置在移动终端检测到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后取消屏蔽的时长,可允许回拨所述用户号码。
具体的,如图3-1所示,如上述当主叫号码为“133****4363”的陌生号码来电时,移动终端接收来自运营商服务器或者云端对该号码的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移动终端则在来电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标识类型为“响一声”以及标识记录“已被799人标识”,根据标识类型及标识记录,确定所述用户号码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即移动终端设置的屏蔽条件为用户号码标识为任意一个或多个如下类型:响一声、疑似欺诈、诈骗电话时,则移动终端屏蔽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移动终端对该号码做出屏蔽回拨操作的处理。而用户在之后查询来电通信记录时,对该号码做出回拨的操作,即点击“拨打”虚拟按钮,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对该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时,根据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后取消屏蔽的时长的预设置,移动终端开始倒计时对该用户号码的时间,并在时间达到时,移动终端取消对“133****4363”陌生号码的屏蔽,用户能够向该用户号码发出呼叫请求。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用户号码存储到本地通讯录内,则取消屏蔽所述用户号码。
具体的,如图3-1所示,如上述主叫号码为“133****4363”的陌生号码来电时,因为其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被移动终端屏蔽了对其的回拨操作,用户在移动终端查看到该号码,并将其添加到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中,则移动终端取消对该用户号码回拨操作的屏蔽处理,用户可以正常回拨该用户号码。
进一步的,在未达到预设的屏蔽时长之前,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后,发出对所述用户号码语音和/或文字提示信息。
具体的,如图3-1所示,如上述主叫号码为“133****4363”的陌生号码来电,因为其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被移动终端屏蔽了对其的回拨操作,用户在移动终端查看到该号码,对该号码做出回拨的操作,即点击“拨打”虚拟按钮,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对该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时,发出对该用户号码语音友好提示信息,如该号码的标识类型为“响一声”,拨出电话可能会带来经济损失。其中,上述提示信息也可以是文字提示信息,或者语音提示信息和文字提示信息结合的共同提示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响一声或诈骗号码来电回拨处理装置,如图4,包括:
S10:获取单元,用于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呼叫请求,获取所述呼叫端用户号码;
移动终端可以接收任何呼叫端发送的来电请求,其中来电请求可以是通话请求,也可以是短信等,在接收呼叫端发送的请求时,同时移动终端的获取模块S10获取呼叫端发起呼叫的用户号码,即来电请求者或者短信的发送者的电话号码。
具体的,例如,当呼叫方用户输入的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并按“拨打”键向移动终端发送呼叫请求消息后,移动终端通过获取模块S10提取出其中的电话号码,又例如,当移动终端接收到呼叫方发送的短消息时(包括文字消息或彩信),根据该短消息移动终端通过获取模块S10获得呼叫方的电话号码。
S20: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用户号码是否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
移动终端设置对可疑号码回拨操作进行屏蔽处理方法,并设置了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用户号码后,移动终端通过判断单元S20检测判断该号码是否满足屏蔽的条件。
S30:屏蔽单元,用于屏蔽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的所述用户号。
在移动终端通过检测判断后,发现呼叫方的用户号码满足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确定呼叫方的用户号码为可疑号码,移动终端通过屏蔽单元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进行屏蔽,避免移动终端的用户因主动拨出或误拨造成经济损失。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述判断单元之前,还包括:
S11: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用户号码的标识及标识记录;
具体的,陌生号码来电时,移动终端接收单元S11接收来自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推送的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在移动终端的来电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
如图3-1所示,当主叫号码为“133****4363”的陌生号码来电时,移动终端接收来自运营商服务器或者云端对该号码的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移动终端则在来电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标识类型为“响一声”以及标识记录“已被799人标识”,根据标识类型及标识记录,确定所述用户号码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移动终端对该号码做出屏蔽回拨操作的处理。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标识类型为任意一个或多个如下类型:响一声、疑似欺诈、诈骗电话类型;
具体的,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发送的来电请求,其中来电请求可以是通话请求,也可以是短信等,在接收呼叫端发送的请求时,同时获取单元S10获取呼叫端发起呼叫的用户号码,即来电请求者或者短信的发送者的电话号码,并通过接收单元S11接收来自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推送的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在移动终端的来电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根据移动终端设置的屏蔽条件为用户号码标识为任意一个或多个如下类型:响一声、疑似欺诈、诈骗电话时,则移动终端屏蔽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移动终端判断单元S20检测判断到该号码满足屏蔽的条件,确定呼叫方的用户号码为可疑号码,移动终端屏蔽单元S30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进行屏蔽。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均标识为响一声类型。
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发送的来电请求,其中来电请求可以是通话请求,在接收呼叫端发送的请求时,同时获取单元S10获取呼叫端发起呼叫的用户号码,即来电请求者的电话号码,并通过接收单元S11接收来自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推送的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在移动终端的来电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根据移动终端设置的屏蔽条件为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均标识为响一声类型,在移动终端判断单元S20检测判断到该号码满足屏蔽的条件,确定呼叫方的用户号码为可疑号码,移动终端屏蔽单元S30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进行屏蔽。
具体的,例如图3-2所示的移动终端设置屏蔽回拨的操作条件为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均标识为响一声类型。而电话号码133****4363在此次呼叫请求之前,已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了多次的呼叫请求,且在此次呼叫请求之前的每次呼叫中接收到来自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推送的所述标识类型均未“响一声”,则移动终端屏蔽屏蔽单元S30对电话号码133****4363回拨操作。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均拒绝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
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发送的来电请求,在接收呼叫端发送的请求时,同时获取单元S10获取呼叫端发起呼叫的用户号码,即来电请求者的电话号码,并通过接收单元S11接收来自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推送的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在移动终端的来电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根据移动终端设置的屏蔽条件为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均拒绝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例如移动终端接受收到了通话请求,但是从未接听,在移动终端判断单元S20检测判断到该号码满足屏蔽的条件,确定呼叫方的用户号码为可疑号码,移动终端屏蔽单元S30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进行屏蔽。
具体的,例如图3-1所示的移动终端设置屏蔽回拨的操作条件为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均拒绝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而电话号码131****1917在此次呼叫请求之前,已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了多次的呼叫请求,但是移动终端的用户从未接听来自该号码的,则移动终端屏蔽对电话号码131****1917回拨操作,即用户在移动终端点击对应131****1917“拨打”键时,移动终端不向131****1917发出呼叫请求。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在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后,在预设时间内挂断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
用户可在移动终端设置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为移动终端检测到用户接受呼叫方的来电并在预设的时间范围内挂断所述呼叫方的来电,则移动终端屏蔽单元S30屏蔽对所述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即用户接听了来自呼叫方的来电,但在听到呼叫方的通话后立刻挂断了电话,且移动终端判断单元S20检测到从接通到挂断电话的时间在设置的屏蔽回拨操作的时间范围内,移动终端屏蔽单元S30采取对所述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
具体的,例如图3-1所示的移动终端设置屏蔽回拨的操作条件为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在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后,在预设时间内挂断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而电话号码131****1917在此次呼叫请求之前,已向所述移动终端发起了多次的呼叫请求,移动终端的用户接听了电话号码131****1917的来电,但移动终端用户在接听到该号码用户的内容后就立刻挂断了电话,在用户接听该电话到挂断的时间在预设的时间范围内,则移动终端屏蔽对电话号码131****1917回拨操作,即用户在移动终端点击对应131****1917“拨打”键时,移动终端不向131****1917发出呼叫请求。其中,移动终端用户在接听到该号码用户的内容可以是对方有发出声音,也可以是移动终端接听到挂断的时间段内,对方未发出声音。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记录未超过预设阈值。
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发送的来电请求,其中来电请求可以是通话请求,也可以是短信等,在接收呼叫端发送的请求时,同时通过获取单元S10获取呼叫端发起呼叫的用户号码,即来电请求者或者短信的发送者的电话号码,并通过接收单元S11接收来自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推送的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在移动终端的来电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判断单元S20检测到在移动终端接收的来自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推送的标识记录未超过移动终端预设的标识记录的阀值时,则移动终端屏蔽单元S30屏蔽对所述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其中,阀值也可以是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设置的预设阀值,移动终端接受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的推送的阀值。
具体的,例如图3-1所示的移动终端设置屏蔽回拨的操作条件为所述标识记录未超过预设阈值。如上述主叫号码为“133****4363”的陌生号码来电时,移动终端接收单元S11接收的标识类型为“响一声”以及标识记录“已被799人标识”,若移动终端或者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的预设阀值为800,而判断单元S20检测到133****4363号码的标识记录还未超过预设阀值,则移动终端屏蔽单元S30屏蔽对电话号码133****4363回拨操作。此条件是预防部分被呼叫方对该号码的恶意标识,即若133****4363对某一呼叫号码发生多次呼叫,而某一号码对133****4363号码进行了恶意标识使该号码超过了其他移动终端或者云端服务器或者运营商服务器的预设阀值,为了保证移动终端正常的回拨133****4363的呼叫请求,则在该号码未超过预设阀值时,移动终端屏蔽单元S30屏蔽对133****4363的回拨操作,超过阈值之后,则对该号码不采取屏蔽回拨的操作。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内不存在所述用户号码;
具体的,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发送的来电请求,其中来电请求可以是通话请求,也可以是短信等,在接收呼叫端发送的请求时,同时获取单元S10获取呼叫端发起呼叫的用户号码,移动终端获取到该用户号码后,将其与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进行匹配,根据移动终端设置的屏蔽条件为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内不存在所述用户号码,则移动终端屏蔽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移动终端通过判断单元S20检测判断到该号码满足屏蔽的条件,确定呼叫方的用户号码为可疑号码,移动终端屏蔽单元S30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进行屏蔽。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用户号码在呼叫请求之前不存在通信来往记录;
具体的,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发送的来电请求,其中来电请求可以是通话请求,也可以是短信等,在接收呼叫端发送的请求时,同时获取单元S10获取呼叫端发起呼叫的用户号码,移动终端获取到该用户号码后,将其与移动终端的通信来往记录进行查询,根据移动终端设置的屏蔽条件为所述用户号码在呼叫请求之前不存在通信来往记录,则移动终端屏蔽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移动终端通过判断单元S20检测判断到该号码满足屏蔽的条件,确定呼叫方的用户号码为可疑号码,移动终端屏蔽单元S30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进行屏蔽。
又如,如图3-1所示,如主叫号码为“133****4363”的陌生号码来电时,移动终端获取到该号码后,在移动终端的通信来往记录中查询是否存在该号码之前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同时也查看移动终端是否想该号码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若该号码之前从未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而移动终端与该号码有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则移动终端不对电话号码的回拨不采取屏蔽处理;若该号码之前有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而移动终端也有向该号码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则移动终端对电话号码的回拨不采取屏蔽处理;若该号码之前有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而移动终端从未向该号码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则移动终端对电话号码的回拨采取屏蔽处理;若该号码之前从未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而移动终端也从未向该号码发送过短信或者有过通话请求或者通话记录,则移动终端对电话号码的回拨采取屏蔽处理;其中,通话请求为呼叫方有向移动终端发送过通话请求或者移动终端邮箱呼叫方发送过通话请求,且在移动终端或者呼叫方接收到该通话请求时,移动终端或者呼叫方取消该通话请求。
进一步的,如图6,还包括S40检测单元:用于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则所述屏蔽达到预设时长后,允许回拨所述用户号码。
用户在移动终端对所述用户号码设置屏蔽操作时,可设置在移动终端检测到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后取消屏蔽的时长,可允许回拨所述用户号码。
具体的,如图3-2所示,如上述当主叫号码为“133****4363”的陌生号码来电时,移动终端接收单元S11接收来自运营商服务器或者云端对该号码的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移动终端则在来电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标识类型为“响一声”以及标识记录“已被799人标识”,根据标识类型及标识记录,判断单元S20确定所述用户号码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即移动终端设置的屏蔽条件为用户号码标识为任意一个或多个如下类型:响一声、疑似欺诈、诈骗电话时,则移动终端屏蔽单元S30屏蔽对该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移动终端对该号码做出屏蔽回拨操作的处理。而用户在之后查询来电通信记录时,对该号码做出回拨的操作,即点击“拨打”虚拟按钮,移动终端检测单元S40检测到用户对该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时,根据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后取消屏蔽的时长的预设置,移动终端开始倒计时对该用户号码的时间,并在时间达到时,移动终端取消对“133****4363”陌生号码的屏蔽,用户能够向该用户号码发出呼叫请求。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S40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用户号码存储到与所述移动终端本地的通讯录内,则取消屏蔽所述用户号码。
具体的,如图3-1所示,如上述主叫号码为“133****4363”的陌生号码来电时,因为其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被移动终端屏蔽单元S40屏蔽了对其的回拨操作,用户在移动终端查看到该号码,并将其添加到移动终端通讯录中,移动终端检测单元S40检测到用户在移动终端将其添加到本地通讯录中,则移动终端取消对该用户号码回拨操作的屏蔽处理,用户可以正常回拨该用户号码。
进一步的,如图7,所述检测单元之后,还包括:S50提示单元,用于检测在未达到预设的屏蔽时长之前,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之后,发出用于所述用户号码语音和/或文字提示信息。
具体的,如图3-1所示,如上述主叫号码为“133****4363”的陌生号码来电,因为其标识类型以及标识记录被移动终端屏蔽了对其的回拨操作,用户在移动终端查看到该号码,对该号码做出回拨的操作,即点击“拨打”虚拟按钮,移动终端检测单元S40检测到用户对该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时,提示单元S50发出对该用户号码语音友好提示信息,如该号码的标识类型为“响一声”,拨出电话可能会带来经济损失。其中,上述提示信息也可以是文字提示信息,或者语音提示信息和文字提示信息结合的共同提示信息。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实现方式,以下示例叙述移动终端如何屏蔽可疑电话号码的回拨操作。
用户在移动终端设置了屏蔽可疑电话号码的条件,条件分别是:所述用户号码标识类型为任意一个或多个如下类型:响一声、疑似欺诈、诈骗电话类型;所述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内不存在所述用户号码;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用户号码在呼叫请求之前不存在通信来往记录;其中,条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单个设置或者组合设置,移动终端设置允许回拨的条件为在移动终端检测到拨打操作后1分钟后,取消屏蔽。如图3-1所示,移动终端接收到呼叫端的来电请求,移动终端通过获取单元获取呼叫方的电话号码为133****4363,并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标识类型及标识记录,获取单元将该号码转移至判断单元,此移动终端设置的条件为三个组合共同判断,判断该电话号码是否满足移动终端的设置的屏蔽回拨的条件,通过判断单元发现133****4363电话号码的标识类型为“响一声”且被367人标识,同时通过将该号码与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进行匹配,发现该号不存在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中,并且该号码与移动终端在此次前不存在通信来往记录,综合判断,该电话号码满足移动终端设置的三个条件,移动终端的屏蔽单元对该号码的回拨操作做出屏蔽处理,在用户查看本地通讯记录时,若需要对该号码进行回拨,用户在打开该号码的通话记录页面,如图3-2所示,在用户点击“拨打”虚拟键时,移动终端检测到该操作,倒计时取消屏蔽操作的条件,达到时间后,取消对该号码的屏蔽操作,允许用户回拨。在屏蔽操作取消前,用户对该号码做出拨打操作时,移动终端提示单元发出提示消息,如:如该号码的标识类型为“响一声”,拨出电话可能会带来经济损失;在进行条件判断时,如果在将该号码与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进行匹配时,发现该号存在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中,此时已不满足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移动终端对该号码的回拨操作不做屏蔽处理。
本技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本技术方案可以应用到手机、ipad、QQ聊天等可以进行通信的平台或者终端上,同时也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呼叫请求,获取所述呼叫端用户号码;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用户号码是否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
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用户号码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所述移动终端屏蔽对所述用户号码的回拨操作;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用户号码是否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用户号码的标识及标识记录;
所述条件包括:
所述用户号码标识为任意一个或多个如下类型:响一声、疑似欺诈、诈骗电话;
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则所述屏蔽达到预设时长后,允许回拨所述用户号码;
在未达到预设的屏蔽时长之前,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后,发出所述用户号码语音和/或文字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均标识为响一声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均拒绝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在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后,在预设时间内挂断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记录未超过预设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内不存在所述用户号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用户号码在呼叫请求之前不存在通信来往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用户号码存储到本地通讯录内,则取消屏蔽所述用户号码。
9.一种来电回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移动终端接收呼叫端呼叫请求,获取所述呼叫端用户号码;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用户号码是否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
屏蔽单元,用于屏蔽满足预设屏蔽回拨操作的条件的所述用户号;
所述判断单元之前,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用户号码的标识及标识记录;
所述条件包括:
所述用户号码标识类型为任意一个或多个如下类型:响一声、疑似欺诈、诈骗电话类型;
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
用于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则所述屏蔽达到预设时长后,允许回拨所述用户号码;
所述检测单元之后,还包括:提示单元,用于检测在未达到预设的屏蔽时长之前,对所述用户号码的拨出操作之后,发出用于所述用户号码语音和/或文字提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来电回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均标识为响一声类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来电回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均拒绝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来电回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包括:所述用户号码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呼叫请求之前存在来电记录,且所述移动终端在接受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请求后,在预设时间内挂断所述用户号码的来电。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来电回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记录超过预设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来电回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内不存在所述用户号码。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来电回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用户号码在呼叫请求之前不存在通信来往记录。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来电回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用户号码存储到与所述移动终端本地通讯录内,则取消屏蔽所述用户号码。
CN201611110847.0A 2016-12-02 2016-12-02 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6412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0847.0A CN106412209B (zh) 2016-12-02 2016-12-02 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0847.0A CN106412209B (zh) 2016-12-02 2016-12-02 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2209A CN106412209A (zh) 2017-02-15
CN106412209B true CN106412209B (zh) 2019-12-13

Family

ID=58084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10847.0A Active CN106412209B (zh) 2016-12-02 2016-12-02 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122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7622A (zh) * 2017-04-14 2018-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话监控方法及装置
WO2019090610A1 (zh) * 2017-11-09 2019-05-16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通话记录方法及通话记录系统
CN113810547B (zh) * 2020-06-16 2023-12-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语音呼叫安全防护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47351B2 (ja) * 2003-05-15 2009-04-02 ネッツエスアイ東洋株式会社 着信履歴機能付き電話端末装置
CN101860618A (zh) * 2009-04-08 2010-10-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未接电话处理方法
CN104602240A (zh) * 2014-12-19 2015-05-0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防电话诈骗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50827B (zh) * 2015-11-11 2018-03-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用户终端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2209A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87456B2 (en) Attaching multiple phone lines to a single mobile or landline phone
EP2571236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associate voice messages with missed calls
JP5351787B2 (ja) 通信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657138B (zh) 呼叫处理方法及通信终端
US2010023907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FOREIGN CALL BACK NUMBER COMPATIBILITY FOR VoIP E9-1-1 CALLS
CN106559591B (zh) 基于呼叫转移实现的手机终端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6412209B (zh) 一种来电回拨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US2014037810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short messages
CN104602242A (zh) 一种防止电话诈骗方法及装置
US2004024859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sence-based call routing using computers
JP6365973B2 (ja) 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50008004A1 (e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emergency and notification messages over a phone line
CN101472009A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振铃装置及方法
CN106559766A (zh) 基于手机终端的预约式呼叫、接听方法和装置及服务器
JP2005033565A (ja) メール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ル機能付き携帯電話
KR20110017123A (ko) 스팸 차단 시스템 및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스팸 인증 장치
US11159675B2 (en) Method for telephonic linking of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th multiple numbers
US9998603B2 (en) Attaching multiple phone lines to a single mobile or landline phone
JP2010028678A (ja) 電話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および電話サービス方法
JP2002290566A (ja) 着信電話選択システム
JP2017108206A (ja) 不審電話番号登録防止機能を有する電話装置
CN105306753A (zh) 一种公开手机号码并拦截骚扰电话、短信的系统和方法
KR100771160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스팸통화 제어 방법
JP2000196780A (ja) 着信電話番号通知装置
CN106550336A (zh) 基于手机拨号的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相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21

Address after: 100102, 18 floor, building 2, Wangjing street,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1801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ANYUN SHI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njiekouwai Street 28, block D room 112 (Desheng Park)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Qihu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