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1108B - 用于车辆的电力逆变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电力逆变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1108B
CN106411108B CN201610605428.8A CN201610605428A CN106411108B CN 106411108 B CN106411108 B CN 106411108B CN 201610605428 A CN201610605428 A CN 201610605428A CN 106411108 B CN106411108 B CN 1064111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tact
power
electronic device
contact pad
attachmen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054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1108A (zh
Inventor
雷光寅
迈克尔·W·德格内尔
陈清麒
纪昌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6411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1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11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11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4Rails or bus-bars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counterparts can be connected thereto at any point along their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0Bus-bar or other wiring layouts, e.g. in cubicles, in switchyar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02M1/007Plural converter units in casca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02M7/5387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H02M7/5387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with analogue control of three-phase output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车辆的电力逆变器组件。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动力传动系统的电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力模块组件,所述电力模块组件具有限定第一侧部的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力模块的阵列。电力模块中的每个包括第一电接触片,第一电接触片至少部分地嵌入第一侧部中且具有与第一侧部基本上平行的附着表面。电容器组件包括壳体和第二电接触片的阵列,所述壳体限定基本上与第一侧部共面的第二侧部,第二电接触片至少部分地嵌入第二侧部中。第二电接触片具有与第二侧部基本上平行的附着表面。汇流条将第一电接触片中的至少一个机械地且电连接至第二电接触片中的至少一个。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电力逆变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力逆变器(power inverter)。
背景技术
诸如纯电动车辆(BEV)、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PHEV)和全混合动力电动车辆(FHEV)的车辆包含作为能量源用于一个或更多个电机的牵引电池组件。牵引电池包括用于帮助管理车辆性能和操作的部件和系统。电力逆变器电连接在电池与电机之间,以将来自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与电机兼容的交流电。电力逆变器还可用作整流器,以将来自电机的交流电转换为与电池兼容的直流电。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动力传动系统的电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力模块组件,所述电力模块组件具有限定第一侧部的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力模块的阵列。电力模块中的每个包括第一电接触片,第一电接触片至少部分地嵌入第一侧部中且具有与第一侧部基本上平行的附着表面。电容器组件包括壳体和第二电接触片的阵列,所述壳体限定基本上与第一侧部共面的第二侧部,第二电接触片至少部分地嵌入第二侧部中。第二电接触片具有与第二侧部基本上平行的附着表面。汇流条将第一电接触片中的至少一个机械地且电连接至第二电接触片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逆变器,所述电力逆变器包括限定平坦表面的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力模块组件。第一电接触片的阵列嵌入所述平坦表面中且具有与所述平坦表面基本上平行的附着表面。电容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嵌入所述平坦表面的第二电接触片的阵列。汇流条将第一电接触片连接到第二电接触片。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逆变器,所述电力逆变器包括:壳体,限定平坦表面;电力模块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第一电接触片的阵列,第一电接触片嵌入所述平坦表面中且具有与所述平坦表面基本上平行的附着表面;电容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嵌入所述平坦表面中的第二电接触片的阵列;汇流条,将第一电接触片连接到第二电接触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电接触片具有与所述平坦表面基本上平行的附着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力模块组件包括电力模块的阵列,其中,第一电接触片中的每个还包括向内延伸且连接到电力模块中的对应的一个电力模块的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柄基本上垂直于附着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壳体限定有第一室和第二室,电力模块组件设置在第一室中,电容器设置在第二室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电接触片为正极直流接触片,电力模块中的每个还包括负极直流接触片,负极直流接触片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平坦表面中且具有与平坦表面基本上平行的附着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附着表面与平坦表面平齐。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电力逆变器包括电力模块,所述电力模块以堆的形式布置,使得相邻的电力模块限定与所述电力模块交错的冷却剂室。电力模块中的每个包括半桥和端子,半桥被框架包围,端子从半桥向外延伸并终止在接触片处,接触片至少部分嵌入框架的外表面中。端子具有与外表面基本上平行的附着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端子还包括在半桥与接触片之间延伸的柄,附着表面基本上垂直于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力逆变器还包括电容器组件,所述电容器组件包括具有外表面的壳体和嵌入外表面的第二接触片的阵列,其中,所述堆和电容器组件组装在一起,使得框架的外表面与电容器组件的外表面基本上是共面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力模块中的每个的框架限定有开口,所述开口至少部分限定有沿着所述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腔,所述电力逆变器还包括歧管,所述歧管被设置在腔内且与冷却剂室中的每个流体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性混合动力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可变电压转换器和电力逆变器的示意图。
图3是电力模块(power module)组件的透视图。
图4是图3的组件沿着切割线4-4的剖视侧视图。
图5是图3的组件的模块中的一个的透视图。
图6是图5的模块的沿着切割线6-6的剖视侧视图。
图7是包括图3的电力模块组件的电力逆变器的后视图。
图8是图3的电力模块组件的接触片的放大透视图。
图9是图7的电力逆变器的电容器组的接触片的放大透视图。
图10是为了清楚而移除汇流条的另一电力逆变器的透视图。
图11是具有示出的汇流条的图10中的电力逆变器的后视图。
图12是具有示出的汇流条的图10和图11中的电力逆变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为示例,其它实施例可采取多种替代形式。附图无需按比例绘制;可夸大或最小化一些特征以示出特定组件的细节。因此,此处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仅仅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多种形式利用本公开的代表性基础。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参照任一附图说明和描述的各个特征可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中说明的特征组合以产生未明确说明或描述的实施例。说明的特征的组合提供用于典型应用的代表性实施例。然而,与本公开的教导一致的特征的多种组合和变型可被期望用于特定的应用或实施方式。
在图1中描述了PHEV的示例,并且该PHEV总体上称为车辆16。车辆16可包括传动装置12,并且车辆16借助于内燃发动机20由至少一个电机18推进。电机18可以是在图1中被描绘为“马达”18的交流(AC)电动马达。电机18接收电力并提供推进车辆的扭矩。电机18还用作发电机,以通过再生制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传动装置12可以是动力分流式构造(power-split configuration)。传动装置12包括第一电机18和第二电机24。在图1中第二电机24可以是被描绘为“发电机”24的AC电动马达。与第一电机18类似,第二电机24接收电力并提供输出扭矩。第二电机24还用作发电机,以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并优化通过传动装置12的动力流。在其它实施例中,传动装置不具有动力分流式构造。
传动装置12可包括行星齿轮单元26,行星齿轮单元26包括中心齿轮28、行星架30和环形齿轮32。中心齿轮28连接到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以接收发电机扭矩。行星架30连接到发动机20的输出轴,以接收发动机扭矩。行星齿轮单元26将发电机扭矩与发动机扭矩组合,并提供环形齿轮32上的组合输出扭矩。行星齿轮单元26用作无级变速器,而不具有任何固定传动比或“阶梯”传动比。
传动装置12还可包括单向离合器(O.W.C)和发电机制动器33。O.W.C连接到发动机20的输出轴,以仅允许输出轴沿着一个方向旋转。O.W.C防止传动装置12反向驱动发动机20。发电机制动器33连接到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发电机制动器33可被启用而进行“制动”或者防止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和中心齿轮28的旋转。可选地,O.W.C和发电机制动器33可被去除并由针对发动机20和第二电机24的控制策略来代替。
传动装置12还可包括具有中间齿轮的副轴,所述中间齿轮包括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36和第三齿轮38。行星输出齿轮40连接到环形齿轮32。行星输出齿轮40与第一齿轮34啮合,以在行星齿轮单元26与副轴之间传递扭矩。输出齿轮42连接到第一电机18的输出轴。输出齿轮42与第二齿轮36啮合,以在第一电机18与副轴之间传递扭矩。变速器输出齿轮44连接到驱动轴46。驱动轴46通过差速器50连接到一对驱动轮48。变速器输出齿轮44与第三齿轮38啮合,以在传动装置12与驱动轮48之间传递扭矩。
车辆16包括能量储存装置,诸如用于储存电能的牵引电池52。电池52是能够输出电力以操作第一电机18和第二电机24的高电压电池。当第一电机18和第二电机24作为发电机运转时,电池52还从第一电机18和第二电机24接收电力。电池52是由多个电池模块(未示出)组成的电池组,其中,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未示出)。车辆16的其它实施例预期不同类型的能量储存装置,诸如,可补充或取代电池52的电容器和燃料单元(未示出)。高电压总线将电池52电连接至第一电机18和第二电机24。
车辆包括用于控制电池52的电池能量控制模块(BECM)54。BECM 54接收指示车辆状况和电池状况(诸如,电池温度、电压和电流)的输入。BECM54计算并估计电池参数,诸如,电池荷电状态和电池功率容量。BECM 54向其它车辆系统和控制器提供指示电池荷电状态(BSOC)和电池功率容量(Pcap)的输出(BSOC,Pcap)。
车辆16包括DC-DC转换器或可变电压转换器(VVC)10和逆变器56。VVC 10和逆变器56电连接在牵引电池52与第一电机18之间以及牵引电池52与第二电机24之间。VVC 10“提升”或增大由电池52提供的电力的电压电位(voltage potential)。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VVC 10还“拉低”或减小由电池52提供的电力的电压电位。逆变器56将(通过VVC 10)由电池52供应的DC电力转换为用于操作电机18和24的AC电力。逆变器56还将由电机18和24提供的AC电力整流为DC,以对牵引电池52进行充电。传动装置12的其它实施例包括多个逆变器(未示出),诸如,与电机18和24中的每个都关联的一个逆变器。VVC 10包括电感器组件14。
传动装置12包括用于控制电机18和24、VVC 10以及逆变器56的传动装置控制模块(TCM)58。TCM 58被配置为监测电机18和24的位置、转速和功率消耗等其他参数。TCM 58还监测VVC 10和逆变器56内的多个位置处的电参数(例如,电压和电流)。TCM 58将与该信息对应的输出信号提供给其它车辆系统。
车辆16包括车辆系统控制器(VSC)60,VSC 60与其它车辆系统和控制器进行通信,以用于协调它们的功能。尽管示出为单个控制器,但是VSC 60可包括多个控制器,所述多个控制器可用于根据整个车辆控制逻辑或软件来控制多个车辆系统。
车辆控制器(包括VSC 60和TCM 58)通常包括彼此协作以执行一系列操作的任意数量的微处理器、ASIC、IC、存储器(例如,闪存、ROM、RAM、EPROM和/或EEPROM)以及软件代码。控制器还包括预定数据或“查找表”,所述预定数据或“查找表”是基于计算和测试数据的并被存储在存储器中。VSC 60通过使用通用总线协议(诸如,CAN和LIN)的一个或更多个有线或无线车辆连接而与其它车辆系统和控制器(例如,BECM 54和TCM 58)通信。VSC 60接收表示传动装置12的当前位置(例如,驻车挡,倒车挡,空挡或行驶挡)的输入(PRND)。VSC60还接收表示加速踏板位置的输入(APP)。VSC 60向TCM58提供表示期望的车轮扭矩、期望的发动机转速和发电机制动器命令的输出,并且向BECM 54提供接触器控制。
车辆16包括用于控制发动机20的发动机控制模块(ECM)64。VSC 60向ECM 64提供输出(期望的发动机扭矩),所述输出是基于包括APP的若干输入信号的并且与驾驶员对车辆推进的请求相对应。
如果车辆16为PHEV,则电池52可经由充电端口66周期性地从外部电源或电网接收AC电能。车辆16还包括从充电端口66接收AC电能的车载充电器68。充电器68是AC/DC转换器,所述AC/DC转换器将接收到的AC电能转换为适合于对电池52进行充电的DC电能。进而,充电器68在再充电期间将DC电能供应给电池52。尽管以PHEV 16的背景示出和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逆变器56可在其它类型的电动车辆(诸如,HEV或BEV)上实现。
参照图2,示出了VVC 10和逆变器56的电路图。VVC 10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功率级(power stage),所述功率级具有用于提升输入电压(Vbat)以提供输出电压(Vdc)的第一开关单元70和第二开关单元72。第一开关单元70可包括并联连接到第一二极管76的第一晶体管74,但是它们的极性对调(反并联(anti-parallel))。第二开关单元72可包括反并联连接到第二二极管80的第二晶体管78。晶体管74和78中的每个都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可控开关(例如,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或场效应晶体管(FET))。另外,晶体管74和78中的每个都可由TCM 58单独控制。电感器组件14被描绘为串联连接在牵引电池52与开关单元70和72之间的输入电感器。当供应电流时,电感器组件14产生磁通。当流过电感器14的电流变化时,产生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并感应出电压。VVC 10的其它实施例包括替代的电路配置。
逆变器56可包括堆叠在组件中的多个半桥功率级。半桥中的每个可包括连接至来自电池的正极DC节点的正极DC引线84以及连接至来自电池的负极DC节点的负极DC引线86。半桥82中的每个还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88和第二开关单元90。第一开关单元88可包括反并联连接至第一二极管94的第一晶体管92。第二开关单元90可包括反并联连接至第二二极管98的第二晶体管96。第一晶体管92和第二晶体管96可以是IGBT或FET。半桥82中的每个的第一开关单元88和第二开关单元90将电池的DC电力转换为AC引线100处的单相AC输出。AC引线100中的每个电连接至马达18或发电机24。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VVC 10包括2个功率级,逆变器包括9个功率级,三个用于发电机24,六个用于马达18。在其它实施例中,VVC 10包括1个功率级,逆变器包括6个功率级,三个用于发电机24,三个用于马达18。VVC功率级和逆变器功率级可以是相同的部件且笼统地称为功率级82。VVC功率级和逆变器功率级两者可布置在共同的堆中。
图3至图6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力模块组件57。电力模块组件57包括以堆的形式布置的多个电力模块122。电力模块组件57包括限定堆的一端的第一电力模块124和限定堆的另一端的最后一个电力模块126。第一端板128抵靠第一模块124而设置,第二端板130抵靠最后一个模块126而设置。端板配合以夹住堆,并且可压紧以帮助使堆保持在一起。
电力模块122中的每个包括框架132,框架132具有相对的主侧部134和136以及在主侧部134和136之间延伸的副侧部138。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框架132是包括左侧部140、右侧部142、顶部144和底部146的中空的长方体,左侧部140、右侧部142、顶部144和底部146共同配合以限定外表面150、内表面148、前表面152和后表面154。在其它实施例中,框架132可具有不同的形状。内表面148限定用于容纳功率级82的包围件(enclosure)。功率级82可包括如在图2中示出的半导体装置。
功率级82包括相对的主侧部158和多个副侧部160。功率级82被容纳在包围件内且在至少一些副侧部160处被框架132包围。功率级82包括均从功率级朝右侧部142延伸的正极DC电力端子162和负极DC电力端子164。这些端子也可被称为引线框架。端子162和164中的每个包括柄(stem)163和形成端子的端部的电接触片(electrical contact patch)165。柄163和接触片165可形成为一体。例如,端子可通过将端子的外部区域弯曲大约90度以形成柄和接触片制造而成。接触片165中的每个包括附着表面169。附着表面169可基本垂直于柄163的纵向轴线。接触片165中的每个可嵌入在右侧部142中,使得附着表面169被暴露且与右侧部142的外表面基本上平齐(在5毫米内)。DC端子中的每个可经由汇流条连接到电容器模块的对应端子。汇流条机械地且电连接到附着表面169。
功率级82的AC电力端子166延伸通过被限定在底部146中的孔。AC电力端子166电连接到电机。功率级82的第一信号引脚168和第二信号引脚170延伸通过被限定在左侧部14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孔。信号引脚168和170可电连接到栅极驱动板(未示出)。端子和信号引脚的位置可在实施例之间变化且不限于示出的构造。
第一板172被设置为抵靠功率级82的主侧部158中的一个,第二板174被设置为抵靠功率级82的另一主侧部。第一板172和第二板174布置有暴露的面板侧176以及与框架132的内表面148接合的至少一些边178。第一板172和第二板174可以是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或它们的组合。功率级82的半导体装置可被包裹在环氧树脂156或其它填料中,以将功率级与板以及其它部件电隔离。注意的是:为了清楚,环氧树脂未用剖面线标示。
框架132的副侧部138是足够厚的,以在堆的纵向上延伸超过板172和174的外面板侧176。框架132的延伸区域和每个板的面板侧176配合以限定凹进电力模块122的主侧部中的一对囊部(pocket)180。电力模块122中的每个还包括在框架132与功率级82之间限定的开口184。分隔件167可设置在开口184内。
如在图3和图4中最优示出的,各个电力模块122以堆的方式布置,而相邻框架132的前表面152和后表面154相互抵靠。当进行堆叠时,邻近的电力模块122的囊部180配合限定与模块122交错的冷却剂室182。端板和电力模块还可配合以限定冷却剂室182中的一些。例如,第一端板128与第一模块124配合以限定外侧冷却剂室,第二端板130与最后一个模块126配合以限定另一外侧冷却剂室。外侧冷却剂室可以具有比内侧冷却剂室更小的容积,或者端板可具有凹入区域以提供具有与内侧冷却剂室相同或相似容积的外侧冷却剂室。可选地,外侧冷却剂室可被省略。例如,端板128和130中的每个可包括被容纳在第一模块124和最后一个模块126的外侧囊部内以填充囊部的突起面。冷却剂室182中的每个可以以五个侧面为界限,并且可具有开放的顶侧。冷却剂室182中的每个可包括通道或其它特征,以引导在室内循环的流体。
模块122中的每个中的开口184配合形成腔186,腔186沿着堆的长度方向延伸。冷却剂室182中的每个的开放顶侧通向腔186。歧管188被容纳在腔186内且沿着堆的长度方向延伸。歧管188可包括供应室190和返回室(未示出)。所述室可位于分隔件167的相对侧。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供应室和返回室并排放置,然而,可考虑其它构造。供应室190包括端口194,端口194与供应线路连接,返回室包括端口196,端口196与返回线路连接。供应线路和返回线路形成较大的热管理系统的一部分,该热管理系统可包括泵、散热器、管、阀和其它部件。歧管188的底表面202设置在冷却剂室182中的每个的开放顶侧上。歧管188的底表面202可用作冷却剂室182的顶板(ceiling)。供应室190的底表面202可包括多个入口198,所述多个入口198使供应室190与冷却剂室182中的每个流体连通。返回室的底表面可包括多个出口,所述多个出口使返回室与冷却剂室182中的每个流体连通。在操作期间,供应室190内的被加压的冷却剂循环进入冷却剂室182中的每个,以冷却电力模块122。冷却剂经由出口离开冷却剂室182进入返回室。冷却剂室182中的每个中的通道(如果包括的话)帮助在入口198与出口之间引导流体。分隔件167帮助防止冷却剂直接从入口198流到出口而没有流经冷却剂室182。
冷却剂室182可连接到歧管,使得冷却剂室被布置成并联的流动路径。由于供应室190内的冷却剂是相对均匀的,因此该布置提供沿着堆的长度方向的更均匀的温度梯度。串联布置的冷却剂室可具有相对大的温度梯度,其中,堆的出口端处的冷却剂比堆的入口端处的冷却剂热得多。但是,在一些设计中,串联冷却布置可能是有利的。
参照图7,示出了电力逆变器56的后视图。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电力模块组件57设置在电容器组件200的顶部上。在其它实施例中,方向可反转,或者电力模块组件57和电容器组件200可以在并排的方向上设置。电力模块122的框架132配合以总体上限定电力模块组件57的壳体202。壳体202包括第一侧部204,第一侧部204由框架132的右侧部142共同形成。第一侧部204限定外侧平坦表面206。
电容器组件200包括壳体208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容器组。电容器组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电容器209。壳体208可填充有灌封材料(诸如,环氧树脂)以固定并保护电容器209。可选地,灌封材料可以是壳体208。壳体208包括第二侧部210,第二侧部210限定外侧平坦表面212。第一侧部204和第二侧部210被布置成使得外侧平坦表面206和212基本上共面。
电容器209包括至少一个正极DC引线框架214和至少一个负极引线框架(未示出)。引线框架214包括接触片216,接触片216设置在第二侧部210中。至少一个汇流条220将接触片216机械地并电连接至端子162的接触片165中的至少一个上。
参照图8,端子162和164中的每个的接触片165至少部分地嵌入第一侧壁204,使得附着表面169暴露于外部环境并被在侧壁204中限定的孔围绕。例如,接触片165中的每个包括嵌入部分222和暴露部分224。附着表面169是接触片165连接到汇流条的区域。应该注意的是,该附图未按比例绘制,并且出于清楚的目的夸大了特定组件的尺寸。尽管示出了L形端子,但是将理解的是,端子可具有适合于产生平坦附着表面的任何形状(诸如,T形端子)。
参照图9,示出了电容器组件200的接触片216中的一个。接触片216至少部分地嵌入壳体208的第二侧部210中,使得附着表面218暴露于外部环境。例如,接触片216包括嵌入部分226和暴露部分228。附着表面218是接触片216连接到汇流条的区域。附着表面可与外侧平坦表面212平行,可与表面212基本上平齐。应该注意的是,该附图未按比例绘制,并且出于清楚的目的夸大了特定组件的尺寸。尽管示出了L形端子,但是将理解的是,端子可具有适合于产生平坦附着表面的任何形状(诸如,T形端子)。
参照图10,示出了另一电力逆变器300。电力逆变器300包括电力模块组件302、电容器组件316和栅极板驱动(未示出)。与电力模块组件57(由以堆的方式布置且固定在一起的多个框架式电力模块组成)不同,电力模块组件302可通过形成连续的壳体的包覆成型工艺(over-molding process)来形成。第14/687,468号美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包覆成型电力模块组件的方法,其内容整体地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电力模块组件302包括壳体304,壳体304具有第一侧部306,第一侧部306限定外侧平坦表面308。多个功率级或半桥(可与功率级82类似)被设置在壳体304内。功率级中的每个包括正极DC端子和负极DC端子,正极DC端子具有正极接触片310,负极DC端子具有负极接触片312。接触片310和312以在第一轴线方向上沿着第一侧部306延伸的阵列布置。负极接触片和正极接触片可沿着接触片阵列的长度方向相交替。接触片中的每个包括附着区域314,附着区域314从壳体中暴露且被构造为与汇流条连接。如图8所示,接触片310和312可部分嵌入壁306。
电容器组件316包括壳体318,壳体318具有限定外侧平坦表面322的第二侧部320。电容器组被设置在壳体318内且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电容器。电容器组包括正极DC端子和负极DC端子,所述正极DC端子和负极DC端子包括接触片。例如,电容器组件316包括设置在壳体318的第二侧部320中的正极接触片324和负极接触片326。如图10所示,接触片324和326可设置在壁中。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电容器组件316包括沿第二轴线方向在第二侧部320上延伸的接触片的阵列。第二轴线方向可与第一轴线方向平行。阵列可包括两个正极接触片324和两个负极接触片326。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可沿着阵列的长度方向交替。接触片中的每个包括附着表面328,附着表面328从第二侧部320中暴露且被构造为与汇流条连接。
电力模块组件302和电容器组件316可以是在彼此的顶部上堆叠的两个单独的组件(如示出的)或者可并排堆叠。在一些实施例中,组件302和组件316可以是单个组件。组件可由延伸通过壳体304和318的螺栓被固定在一起。组件302和316被组装成使得第一侧部306和第二侧部320基本上共面,以形成连续的外表面。电力模块组件302的接触片和电容器组件316的接触片可被布置成使得附着表面314与附着表面328基本上共面。这允许汇流条的更容易地附着。当附着表面共面时,汇流条只需在两个维度上对准而无需在三个维度上对准。这使得将汇流条固定并附着到它们各自的附着表面上变得更加容易。
图11和图12示出了电力模块组件302与电容器组件316之间的汇流(bussing)。例如,电力逆变器300可包括正极汇流条330和负极汇流条332。正极汇流条330机械地且电连接至正极接触片310中的每个以及正极接触片324中的每个。汇流条330可经由焊接、钎焊、紧固件或其它机械连接而连接至接触片。汇流条330包括连接到附着表面314和328中的一个的附着表面。汇流条330可包括主要部分334和指部(finger)336。指部的尺寸可与其正在连接的接触片的尺寸相对应。例如,连接至电力模块组件302的指部可比连接到电容器组件316的指部小。可选地,汇流条330可以是被连接以选择电力模块组件的接触片且选择电容器组件的接触片的多个汇流条。负极汇流条332机械地且电连接至负极接触片312中的每个和负极接触片326中的每个。负极汇流条332可与正极汇流条330类似,并且可包括主要部分338和指部340。
尽管上文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并不意在描述了权利要求所包含的所有可能的形式。在说明书中使用的词语是描述性词语而非限制性词语,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如前所述,各个实施例的特征可被组合,以形成可能未被明确描述或示出的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尽管各个实施例可能已被描述为提供优点或者在一个或更多个期望的特性方面优于其它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可以对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或特性进行折衷,以实现期望的整体系统属性,期望的整体系统属性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和实施方式。这些属性可包括但不限于成本、强度、耐久性、生命周期成本、可销售性、外观、包装、尺寸、维护保养方便性、重量、可制造性、装配容易性等。因此,被描述为在一个或更多个特性方面不如其它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实施方式合意的实施例并不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外,并且可被期望用于特定的应用。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动力传动系统的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电力模块组件,包括限定第一侧部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力模块的阵列,其中,所述电力模块以堆的形式布置,所述堆包括与所述电力模块交错的多个冷却剂室,其中,电力模块中的每个包括第一电接触片,第一电接触片至少部分地嵌入第一侧部中且具有与第一侧部基本上平行的附着表面;
电容器组件,包括壳体和第二电接触片的阵列,所述壳体限定基本上与第一侧部共面的第二侧部,第二电接触片至少部分地嵌入第二侧部中且具有与第二侧部基本上平行的附着表面;
汇流条,将第一电接触片中的至少一个机械地且电连接至第二电接触片中的至少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电力模块组件和电容器组件堆叠在彼此的顶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第一电接触片中的每个还包括向内延伸且连接到电力模块中的对应的一个电力模块的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柄的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于附着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第一电接触片为正极直流接触片,并且电力模块中的每个还包括负极直流接触片,所述负极直流接触片至少部分地嵌入第一侧部中且具有与第一侧部基本上平行的附着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第二电接触片为正极直流接触片,电容器组件还包括负极直流接触片,所述负极直流接触片至少部分地嵌入第二侧部中且具有与第二侧部基本上平行的附着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另一汇流条,所述另一汇流条将电力模块组件的负极直流接触片中的至少一个机械地且电连接至电容器组件的负极直流接触片中的至少一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第一电接触片的附着表面与第一侧部平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第二电接触片的附着表面与第二侧部平齐。
10.一种电力逆变器,所述电力逆变器包括:
壳体,限定平坦表面;
电力模块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第一电接触片的阵列,第一电接触片嵌入所述平坦表面中且具有与所述平坦表面基本上平行的附着表面;
电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第二电接触片的阵列,所述第二电接触片嵌入所述平坦表面中;
汇流条,将第一电接触片连接到第二电接触片。
CN201610605428.8A 2015-07-28 2016-07-28 用于车辆的电力逆变器组件 Active CN1064111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11,280 US10014794B2 (en) 2015-07-28 2015-07-28 Power inverte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S14/811,280 2015-07-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1108A CN106411108A (zh) 2017-02-15
CN106411108B true CN106411108B (zh) 2020-12-25

Family

ID=57796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05428.8A Active CN106411108B (zh) 2015-07-28 2016-07-28 用于车辆的电力逆变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14794B2 (zh)
CN (1) CN106411108B (zh)
DE (1) DE1020161127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23465B2 (en) * 2015-04-15 2018-11-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wer-module assembly
US9848519B2 (en) * 2015-04-15 2017-12-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wer module assembly and manifold
US10137798B2 (en) * 2015-08-04 2018-11-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usbars for a power module assembly
CN106828078B (zh) * 2015-11-24 2020-04-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冷却装置
US10239407B2 (en) * 2016-01-25 2019-03-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ariable carrier switching frequency control of variable voltage converter
JP6412039B2 (ja) * 2016-03-17 2018-10-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力中継器
DE102017214486A1 (de) * 2017-08-21 2019-02-21 Zf Friedrichshafen Ag Stapelbares Kühlkörpermodul
US10383263B2 (en) 2017-11-08 2019-08-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verter capacitor system having internal cooling channel
JP7031521B2 (ja) * 2018-07-19 2022-03-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US10874037B1 (en) * 2019-09-23 2020-12-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wer-module assembly with cooling arrangement
JP7322786B2 (ja) * 2020-03-31 2023-08-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US11870232B2 (en) 2020-08-14 2024-01-09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supermodule
US11502349B2 (en) 2020-08-31 2022-11-15 Borgwarner, Inc. Cooling manifold assembly
DE102021209724A1 (de) * 2021-09-03 2023-03-09 Zf Friedrichshafen Ag Inverter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sowie Fahrzeug mit der Inverteranordnu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705A (zh) * 2004-11-12 2006-06-2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冷却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装置和方法
CN101385225A (zh) * 2006-02-17 2009-03-11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具有母线的功率转换设备
CN101615858A (zh) * 2008-06-25 2009-12-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功率变换装置
CN102237326A (zh) * 2010-05-07 2011-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
CN102316669A (zh) * 2010-06-29 2012-01-11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嵌入电子部件的电路板至冷却器的固定结构和固定方法
CN103563234A (zh) * 2011-05-31 2014-02-05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3888B2 (ja) 1997-10-13 2002-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ホルダ用接続プレ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R2777109B1 (fr) * 1998-04-06 2000-08-04 Gec Alsthom Transport Sa Batterie de condensateurs,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de puissance comportant une telle batterie et ensemble electronique de puissanc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JP3642012B2 (ja) * 2000-07-21 2005-04-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半導体装置,電力変換装置及び自動車
US6943445B2 (en) * 2001-03-30 2005-09-13 Hitachi,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bridge-connected wiring structure
US20020182480A1 (en) 2001-06-04 2002-12-05 Hanauer Brad T.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pack
WO2006056199A1 (en) 2004-11-24 2006-06-01 Danfoss Silicon Power Gmbh A flow distribution module and a stack of flow distribution modules
FI120068B (fi) * 2006-04-20 2009-06-15 Abb Oy Sähköinen liitos ja sähkökomponentti
JP4973697B2 (ja) * 2009-06-29 2012-07-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1210710A (ja) 2010-03-12 2011-10-20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880930B2 (ja) 2011-01-28 2016-03-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接続アセンブリ
US10056596B2 (en) 2013-06-06 2018-08-21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Battery connector assembly
JP6166701B2 (ja) * 2014-08-22 2017-07-19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US10137798B2 (en) * 2015-08-04 2018-11-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usbars for a power module assembly
US10037977B2 (en) * 2015-08-19 2018-07-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wer electronic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705A (zh) * 2004-11-12 2006-06-2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冷却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装置和方法
CN101385225A (zh) * 2006-02-17 2009-03-11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具有母线的功率转换设备
CN101615858A (zh) * 2008-06-25 2009-12-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功率变换装置
CN102237326A (zh) * 2010-05-07 2011-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
CN102316669A (zh) * 2010-06-29 2012-01-11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嵌入电子部件的电路板至冷却器的固定结构和固定方法
CN103563234A (zh) * 2011-05-31 2014-02-05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33704A1 (en) 2017-02-02
DE102016112736A1 (de) 2017-02-02
CN106411108A (zh) 2017-02-15
US10014794B2 (en) 201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1108B (zh) 用于车辆的电力逆变器组件
CN107181416B (zh) 电力电子系统
CN106042889B (zh) 用于车辆的电源模块总成
US9538691B2 (en) Power inverter for a vehicle
US10206314B2 (en) Power module assembly and manifold
CN106450981B (zh) 用于电源模块组件的汇流条
CN107097658B (zh) 用于车辆的电力逆变器的电力模块组件
CN107181417B (zh) 具有仿制模块的电力模块组件
US10017073B2 (en) Coolant channels for power module assemblies
CN106042949B (zh) 电源模块总成和方法
CN107444140B (zh) 电力模块组件
US10405466B1 (en) Power-module assembly with endcap
CN107426943B (zh) 车辆电力模块组件和集合管
CN106058952B (zh) 车辆电源模块组件及歧管
CN106067724B (zh) 车辆电源模块组件
US10314207B1 (en) Power modul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power inverter
CN106972786B (zh) 用于车辆的电力逆变器
CN112542434A (zh) 具有冷却装置的功率模块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