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6721A - 内容显示装置以及内容提供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容显示装置以及内容提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6721A
CN106406721A CN201610597036.1A CN201610597036A CN106406721A CN 106406721 A CN106406721 A CN 106406721A CN 201610597036 A CN201610597036 A CN 201610597036A CN 106406721 A CN106406721 A CN 106406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display
communication
antenna
communication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970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06721B (zh
Inventor
寺田智
栋朝洋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406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6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06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67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容显示装置以及内容提供系统。内容显示装置具有配置在与显示部同一面侧的多个通信天线、使用通信天线与信息终端装置进行非接触通信的非接触通信部、在显示部显示内容的内容显示控制部、以及进行基于内容显示控制部显示的内容的显示位置来使多个通信天线中的一个通信天线有效的控制的通信天线控制部,信息终端装置与有效的通信天线进行非接触通信,并获取被显示的内容的附加信息。

Description

内容显示装置以及内容提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显示内容的显示部和触摸检测部的内容显示装置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非接触式IC卡来进行非接触通信的设备(非接触通信装置)正在增加。为了使用非接触通信装置来进行非接触式通信,不仅需要通信用的天线(以下,“非接触通信天线”),还需要用于获取来自对象的非接触通信装置的电波来进行通信控制的读写装置(以下,“RW装置”)。
还提出了使用这些非接触通信装置在内容显示装置与利用者的信息终端装置之间收发数据这样的用途。例如实施如下那样的用途,即,对于设置在广告用的显示器的侧面的天线的用途,若在信息终端装置进行触摸,则显示器所显示的广告被下载至所触摸的信息终端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15278号公报
然而,即使在内容显示装置上设置了多个非接触通信天线的情况下,也会由于非接触通信天线的位置以硬件的方式被固定,所以内容被显示的位置与被触摸的通信单元的接触位置之间没有相关关系。换句话说,无论在内容显示装置上的哪个位置上显示内容,都需要利用者在内容显示装置上的设置有非接触通信天线的位置处进行通信操作(触摸的操作),对利用者而言,无法直观地进行操作。
另外,若是近年来设置在大型购物中心等的大画面内容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利用者对选择的内容的操作的位置与利用者进行通信操作的位置较远地分离,会产生对利用者来说使用的便利性较差这个问题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根据内容的显示位置来适当地选择有效的通信天线,能够更适当地进行内容的显示和通信操作的内容显示装置等。
本发明的第一要旨的特征在于,内容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显示内容;多个通信天线,配置在与上述显示部同一面侧;非接触通信部,使用各通信天线来进行非接触通信;内容显示控制部,构成为在上述显示部显示上述内容;以及通信天线控制部,构成为进行基于上述内容显示控制部显示的上述内容的显示位置来使上述多个通信天线中的一个通信天线有效的控制。
本发明的第二要旨的特征在于,是一种内容显示方法,其使用了内容显示装置,该内容显示装置具备显示内容的显示部、被配置在与上述显示部同一面侧的多个通信天线、以及使用各通信天线来进行非接触通信的非接触通信部,上述内容显示方法包括:内容显示步骤,在上述显示部显示上述内容;通信天线控制步骤,进行基于上述内容显示步骤显示的上述内容的显示位置来进行使上述多个通信天线中的一个通信天线有效的控制。
本发明的第三要旨的特征在于,是一种内容提供系统具备:内容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内容的显示部;以及信息终端装置,上述内容显示装置具有:多个通信天线,配置在与上述显示部同一面侧;非接触通信部,使用各通信天线与上述信息终端装置进行非接触通信;内容显示控制部,构成为在上述显示部显示上述内容;以及通信天线控制部,构成为基于上述内容显示控制部显示的上述内容的显示位置来进行使上述多个通信天线中的一个通信天线有效的控制,上述信息终端装置与通过上述通信天线控制部而成为有效的上述一个通信天线进行非接触通信,并获取上述显示的内容的附加信息。
根据本发明,在具有配置在与显示部同一面侧的多个通信天线的内容显示装置中,在显示部显示内容,基于显示的内容的显示位置,多个通信天线中的一个通信天线成为有效。而且,能够利用该有效的通信天线来进行非接触通信。由此,能够提供直观地了解所显示的内容的位置和通信天线的位置,使用的便利性较好的内容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说明装置整体的图。
图2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容显示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NFC通信部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4是用于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部、触摸检测部、非接触天线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用于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部、触摸检测部、非接触天线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用于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天线信息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用于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动作流程。
图8是用于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用于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用于对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动作流程。
图12是用于对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动作流程。
图13是用于对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4是用于对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动作流程。
图15是用于对第七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6是用于对第八实施方式中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动作流程。
图17A是用于对上述第八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7B是用于对上述第八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图。
符号说明
1…内容显示装置;3…信息终端装置;110…控制部;120…NFC通信部;1210…非接触天线;1220…天线切换部;1230…天线控制部;1240…非接触通信部;130…NW通信部;140…显示部;150…触摸检测部;160…存储部;162…内容数据;164…天线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添加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例如以购物中心等所设置的信息显示器为例,对本发明中的内容提供系统、内容显示装置进行说明,但当然即使是其它的显示装置也能够应用。
[1.第一实施方式]
[1.1整体构成]
首先,使用图1,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内容显示装置1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纵放(纵向的分辨率较多的状态)设置内容显示装置1。
为了例如在购物中心、车站、活动会场等中显示各种信息而设置这样的内容显示装置1。例如通过显示利用通信所接收到的内容,能够切换显示各种信息(内容)。
并且,对于该信息,人们正在想办法以便利用者容易对其访问。例如在显示QR代码的情况下,可以想到通过红外线发送内容信息的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之一的非接触通信(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来向利用者的信息终端装置3发送内容信息。
利用者通过将信息终端装置3罩于内容显示装置1(触摸),通过NFC开始通信。由此,指定的内容信息被发送至信息终端装置3。
[1.2功能构成]
接下来,使用图2,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内容显示装置1的功能构成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内容显示装置1构成为具备控制部110、NFC通信部120、NW通信部130、显示部140、触摸检测部150、和存储部160。
控制部110是用于控制内容显示装置1的整体的功能部。控制部110通过读出存储在存储部160中的各种程序并执行来实现各种功能,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 Unit:中央处理器)等构成。
NFC通信部120是用于进行非接触通信的功能部。例如根据ISO/IEC 14443、ISO/IEC 18092(Felica)等标准进行通信。
此处,使用图3,详细地对NFC通信部120进行说明。NFC通信部120构成为具备非接触天线1210、天线切换部1220、天线控制部1230、和非接触通信部1240。
此处,非接触天线1210由多个天线构成。例如具有第一非接触天线1210a、第二非接触天线1210b、…、第n非接触天线1210n。
这些多个非接触天线与天线切换部1220连接。通过该天线切换部1220切换能够利用的天线。另外,该切换控制由天线控制部1230进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NFC通信部120说明为模块,所以设置天线控制部1230,但也可以由控制部110进行。
非接触通信部1240是用于内容显示装置1与信息终端装置3进行非接触通信(例如NFC通信)的通信部。经由非接触天线与信息终端装置3的NFC通信部进行通信。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按每规定时间(例如10ms)依次切换非接触天线1210的构成。此外,作为切换非接触天线1210的时间,可以预先决定,也可以通过设定来切换。另外,也可以是根据内容的种类、时间来切换的设定(例如在店铺刚开店后和闭店期间时延长间隔,或在休息日缩短间隔这样的设定)。
此外,作为通信的一个例子,对例如由第二非接触天线1210b检测信息终端装置3的NFC通信部的情况进行说明。该情况下,天线切换部1220将第二非接触天线1210b有效化为使用的天线。而且,非接触通信部1240经由第二非接触天线1210b与信息终端装置3进行通信。
NW(Network)通信部130是与网络(例如无线LAN、3G手机通信网、LTE通信网)连接,并用于与其它装置、服务器等进行通信的功能部。例如经由NW通信部130接收内容。
显示部140是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由液晶显示器(LCD)、有机EL面板等构成。
触摸检测部150是用于检测利用者的触摸操作的功能部。作为检测触摸的方式,可以使用电阻膜方式、红外线方式、电磁感应方式、静电电容方式等任何的方法。另外,一般使显示部140和触摸检测部150一体形成而被用作触摸面板。
此处,使用图4以及图5,对各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即,在显示部140的显示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检测部150。由此,能够检测来自利用者的触摸输入。
另外,在触摸检测部150上配置有非接触天线1210。由此,在显示部140显示内容,并且通过利用者触摸信息终端装置3,由此能够进行利用了NFC的通信。
此外,即使在显示部140与触摸检测部150之间配置非接触天线1210也获得同样的效果。即,在与内容显示装置1的显示部140同一面侧配置有非接触天线1210。
另外,在显示部140上配置有多个非接触天线1210。由此,根据内容来决定利用的非接触天线1210。
存储部160是存储内容显示装置1的动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各种数据的功能部。存储部160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构成。
另外,在存储部160中存储内容数据162和天线信息164。
内容数据存储与显示部140所显示的内容有关的信息。例如存储显示的静止图像、动态图像。另外,还存储与该内容建立了对应的附加信息。
此处,附加信息是经由NFC通信部120发送给信息终端装置3的信息。例如是表示与内容相关的信息的URL信息、打折信息、或是图像等信息。利用者通过在信息终端装置3触摸内容显示装置1的NFC通信部120(第n非接触天线1210n),能够获取附加信息。
天线信息164存储与非接触天线有关的信息。例如存储非接触天线处于显示部140所显示的显示画面的坐标的何处。例如图6中对显示坐标和非接触天线位于的坐标的关系进行说明。
例如在(0,0)-(Xmax,Ymax)的坐标系中,非接触天线A1位于(Xa1,Ya1)-(Xa2,Ya2)。例如此时内容C1显示在(X1,Y1)-(X2,Y2)。该情况下,能够判定为内容C1被显示在非接触天线A1上。另外,也能够判定非接触天线A1上对应显示的是内容C1。这样,根据有非接触天线的坐标、和显示有内容的坐标来判定非接触天线与内容的对应。
[1.3处理的流程]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主要处理进行说明。首先,具有附加信息的内容被显示于显示部140(步骤S102)。
此处,由任意一个非接触天线检测信息终端装置3(步骤S104:是)。此时,获取显示当前内容(具有附加信息的内容)的坐标(步骤S106)。
从获取的坐标确定通信天线(步骤S108)。具体而言,从天线信息164读出显示的内容的坐标所包含的非接触天线,并确定为通信天线。
接下来,使确定出的通信天线(非接触天线)有效化(步骤S110),若检测出NFC的通信,则执行NFC通信处理(步骤S112:是→步骤S114)。即,通过执行NFC通信,将显示的内容的附加信息发送至信息终端装置3。
[1.4实施例]
使用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显示部140(图2)配置有非接触天线1210(图3)的图,是表示显示部140上所显示的显示画面W100的图。例如配置第一非接触天线1210a作为非接触天线A1。
另外,在图8的显示画面W100中显示内容C100。该内容C100被显示在非接触天线A7上。该情况下,非接触天线A7包含在显示部140上的内容C100的显示范围中。因此,仅是多个的非接触天线中的非接触天线A7“有效(ON)”(仅非接触天线A7被确定/被有效化为通信天线(图7的步骤S108))。即,无需使全部非接触天线都有效(ON),即使触摸到非接触天线A7以外的天线,信息终端装置3什么也不执行。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实现能够根据显示的内容的位置来使触摸的位置可变的内容显示装置1。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选择多个非接触天线中的成为有效的非接触天线,进行非接触通信的非接触通信部能够仅由一个进行。据此,例如作为非接触通信部的一个例子,减少IC卡的信息收发机的搭载数,能够期待成本减少的效果。
另外,能够根据当前选择的内容来变更作为切换对象的天线的数量、位置,通过显示内容,从而向利用者示出当前能够选择的非接触天线的位置。因此,利用者能够进行自然的操作。
[2.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是用于对内容和非接触天线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实施方式。
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显示的内容所包含的位置的非接触天线有效,但例如在完全不包含非接触天线的情况下,是将与内容的显示区域最接近的非接触天线或重叠的区域最大的非接触天线确定为通信天线的实施方式。
图9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显示部140(图2)上所显示的显示画面W200的图。在显示画面W200上显示内容C200。该情况下,不存在完全包含在内容C200的显示区域内的非接触天线。此处,在显示部140上的内容C200的显示范围包含最多的非接触天线A7。
因此,将与内容接近的非接触天线或者重叠的区域最多的非接触天线即非接触天线A7确定为通信的通信天线(图7的步骤S108)。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内容完全不包含非接触天线,也能够将处于内容附近的非接触天线确定为通信天线,并利用。
这样的实施方式是尤其对因利用者使内容C200任意地移动,从而非接触天线与配置了内容的位置偏离的情况下有效的实施方式。
[3.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是在有多个能够确定的非接触天线的情况下,按照规定的规则来选择的实施方式。
例如对在显示的内容的附近有多个非接触天线的情况下,选择处于显示的内容的右侧的非接触天线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0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显示部140(图2)上所显示的显示画面W300的图。在显示画面W300显示内容C300。该情况下,在显示部140中存在多个非接触天线,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确定相对于内容C300位于右侧的非接触天线A9作为通信天线来利用(图7的步骤S108)。
这样,在显示有内容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相对于内容在规定方向的非接触天线来利用。这具有例如图10那样显示“触摸”这个识别显示C310的情况下,利用者触摸右侧的倾向。因此,优先地选择右侧的非接触天线这个处理是有效的。
[4.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是对显示部140(图2)上的内容进行基于附加信息的识别显示(显示内容识别信息的)的实施方式。
图1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的流程。此外,图11的处理流程是变更了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图7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同一处理附加同一符号来省略其说明。
即,在图11中,显示内容后(步骤S102),对该内容显示进行基于附加信息的识别显示(步骤S202)。利用者通过该识别显示能够识别例如发送URL(Uniform ResourceLocator)的附加信息、或发生优惠券信息、或发生图像及音乐数据。
[5.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五实施方式是为了对利用者引导触摸何处较好,而对通信天线(非接触天线)进行识别显示(显示通信天线识别信息)的实施方式。
图12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的流程。此外,图12的处理流程是变更了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图7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同一处理附加同一符号来省略其说明。
即,在使通信天线有效化后(步骤S110),进行该通信天线识别显示(步骤S302)。由此,利用者触摸何处较好变得明确。
例如在图13的显示画面W500中,内容C500被显示在非接触天线A7的位置上。此处,为了利用者能够视觉确认非接触天线A7,而在能够进行通信的位置上进行识别显示R500。利用者通过触摸识别显示R500的位置,能够获取附加信息。
此外,如内容C510那样,可以明确地显示“触摸!”。由此,利用者能够更明确地视觉确认应触摸的位置。此外,也可以在非接触天线的位置显示内容C510。由此,利用者触摸“触摸!”这个显示即可,能够进行直观的操作。
此外,此处,可以根据附加信息的种类而使识别显示为不同的显示。例如也可以为在附加信息为图像的情况下用红框显示识别显示,在附加信息为WEB页(URL)的情况下用蓝框显示识别显示的构成。
[6.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六实施方式是进行非接触通信的情况下关闭触摸面板的功能(即,使触摸面板的操作无效)的实施方式。
图14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的流程。此外,图14的处理流程是变更了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图7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同一处理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即,在使通信天线有效化后(步骤S110),使触摸面板无效(步骤S402)。
此处,如果检测出NFC通信,则执行NFC通信处理(步骤S112:是→步骤S114),在NFC通信结束后使触摸面板有效(步骤S406)。
另一方面,即便使触摸面板无效,如果至经过规定时间为止未开始NFC通信,则再次使触摸面板有效(步骤S112:否→步骤S404:是→步骤S406)。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开始非接触通信(NFC通信)的情况下,触摸面板无效。因此,进行非接触通信时的手指触摸检测所引起的误动作消失。
此外,在步骤S402中,使触摸面板无效化的范围可以仅为该通信天线附近。即,触摸面板整体能够操作,但能够防止进行非接触通信使的手指触摸检测所引起的误动作。
[7.第七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七实施方式是利用了多个非接触天线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
例如图15是表示显示画面W700的一个例子的图。在显示画面W700显示内容C700,内容C700与非接触天线A7和非接触天线A10重叠地显示。
该情况下,通过天线控制部1230(图3)的控制,切换非接触天线来进行动作。即,非接触天线A7和非接触天线A10能够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通信。
此处,若检测出信息终端装置3,则将由天线控制部1230检测出的非接触天线确定为通信天线并有效化。即,作为利用者,不管非接触天线A7还是非接触天线A10都能够获取附加信息。
[8.第八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八实施方式是使内容显示于有非接触天线的位置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显示部140(图2)显示内容的情况下,执行图16的内容显示处理。首先,决定内容的显示位置(步骤S502)。此处,判定显示的内容内是否包含非接触天线(步骤S504)。
在显示的内容内不包含非接触天线的情况下,将内容的显示位置调整为在显示部140上的包含非接触天线的位置(步骤S504:是→步骤S506)。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显示内容的情况下,非接触天线的位置发生偏离的情况下,能够调整内容的显示位置。由此,例如即使是天线的配置不同的内容显示装置1,也能够适当地使内容显示。
另外,在利用者使内容移动时,也能够自动地使内容移动。例如图17A是表示显示有内容C800的显示画面W800的一个例子的图。
内容C800是利用者配置的内容。该情况下,在从非接触天线A7的位置偏离的位置上显示内容C800。因此,在方向S1上使内容C800自动地移动。
而且,如图17B所示,在非接触天线A7的位置上自动地显示内容C800。此时,可以以包含最靠近显示有内容的位置附近的天线的方式移动,也可以向不与其它的内容重叠的位置移动。
[9.第9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9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9实施方式是预先管理非接触天线的位置和附加信息的种类及内容的关系,并根据附加信息的种类及内容来使内容显示的实施方式。
例如非接触天线10与“优惠券信息”建立对应、非接触天线12与“WEB网站”建立地被管理。该情况下,根据显示的内容的附加信息,显示的内容的位置也被决定。
另外,在内容的种类为“儿童用内容”的情况下分配给配置在下段的天线,而在“大人用内容”的情况下分配给配置在中段的天线。
该情况下,能够根据内容的内容,自动地决定在哪个位置显示内容。
[10.变形例]
以上,参照附图,详述了该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的构成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不脱离该发明的要旨的范围的设计等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各装置中进行动作的程序是以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式控制CPU等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而且,这些装置中被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临时被积蓄在临时存储装置(例如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中,之后,被储存在各种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HDD(Hard Disc Drive)的存储装置中,根据需要由CPU读出,进行修正/写入。
另外,在市场上流通的情况下,能够在可移动型的记录介质中储存程序来流通,或转送至经由因特网等网络连接的服务器计算机。该情况下,当然服务器计算机的存储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能够进行NFC通信的信息终端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可以不是终端装置,而仅是能够进行NFC通信的卡(例如Suica(注册商标)等交通类卡、Edy(注册商标)等电子货币类卡、点卡、会员证等)。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当然也能够在不矛盾的范围内组合各实施方式来实现。例如能够组合第二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来执行,或组合第一实施方式和第八实施方式来执行。

Claims (10)

1.一种内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部,显示内容;
多个通信天线,配置在与所述显示部同一面侧;
非接触通信部,使用各通信天线来进行非接触通信;
内容显示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内容;以及
通信天线控制部,构成为进行基于所述内容显示控制部显示的所述内容的显示位置来使所述多个通信天线中的一个通信天线有效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天线控制部进行使所述显示部上的所述内容的显示范围所包含的通信天线有效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天线控制部进行使所述显示部上的所述内容的显示范围所包含最多的通信天线有效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中,附加信息与该内容建立对应地被存储,
所述非接触通信部进行发送所述附加信息的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内容识别信息显示控制部,该内容识别信息显示控制部构成为基于所述附加信息来对所述显示部上的所述内容显示识别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通信天线识别显示控制部,该通信天线识别显示控制部构成为在通过所述通信天线控制部使所述一个通信天线有效的情况下,对所述一个通信天线的位置进行识别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对触摸操作进行检测的触摸检测部,
在通过所述非接触通信部进行所述非接触通信的期间,使所述触摸检测部的触摸检测无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通信天线控制部而成为有效的所述一个通信天线未包含在所述内容的所述显示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内容显示控制部调整所述内容的所述显示位置,以使在所述内容的所述显示位置处包含所述一个通信天线。
9.一种内容显示方法,使用了内容显示装置,
所述内容显示装置具备显示内容的显示部、配置在与所述显示部同一面侧的多个通信天线、以及使用各通信天线来进行非接触通信的非接触通信部,
所述内容显示方法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容显示步骤,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内容;以及
通信天线控制步骤,进行基于在所述内容显示步骤中显示的所述内容的显示位置来进行使所述多个通信天线中的一个通信天线有效的控制。
10.一种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内容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内容的显示部;以及
信息终端装置,
所述内容显示装置具有:
多个通信天线,配置在与所述显示部同一面侧;
非接触通信部,使用各通信天线与所述信息终端装置进行非接触通信;
内容显示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内容;以及
通信天线控制部,构成为基于所述内容显示控制部显示的所述内容的显示位置来进行使所述多个通信天线中的一个通信天线有效的控制,
所述信息终端装置与通过所述通信天线控制部而成为有效的所述一个通信天线进行非接触通信,获取所述显示的内容的附加信息。
CN201610597036.1A 2015-07-28 2016-07-26 内容显示装置以及内容提供系统 Active CN1064067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8662A JP6659259B2 (ja) 2015-07-28 2015-07-28 コンテンツ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148662 2015-07-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6721A true CN106406721A (zh) 2017-02-15
CN106406721B CN106406721B (zh) 2020-07-31

Family

ID=57885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97036.1A Active CN106406721B (zh) 2015-07-28 2016-07-26 内容显示装置以及内容提供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9886126B2 (zh)
JP (1) JP6659259B2 (zh)
CN (1) CN1064067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4299A1 (zh) * 2022-03-31 2023-10-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59259B2 (ja) 2015-07-28 2020-03-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8061282A1 (ja) * 2016-09-27 2018-04-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表示装置、アンテナ駆動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8946A (zh) * 2004-11-01 2007-10-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20080317479A1 (en) * 2007-06-20 2008-12-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796564A (zh) * 2007-08-30 2010-08-04 Zybox技术株式会社 信息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6939B2 (ja) * 1999-01-21 2004-03-1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4060104B2 (ja) * 2001-09-11 2008-03-1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入力装置及び表示・入力方法
JP2007272312A (ja) * 2006-03-30 2007-10-1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コンテンツ表示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表示システム用制御装置、コンテンツ表示方法、コンテンツ表示システム用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826963B2 (ja) * 2008-03-10 2011-11-30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方法
JP5494242B2 (ja) * 2010-05-28 2014-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975810B1 (ko) * 2013-01-09 2019-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에서 다중안테나 전송모드를 선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6659259B2 (ja) 2015-07-28 2020-03-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8946A (zh) * 2004-11-01 2007-10-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20080317479A1 (en) * 2007-06-20 2008-12-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796564A (zh) * 2007-08-30 2010-08-04 Zybox技术株式会社 信息显示面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4299A1 (zh) * 2022-03-31 2023-10-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6721B (zh) 2020-07-31
US20170031499A1 (en) 2017-02-02
JP6659259B2 (ja) 2020-03-04
JP2017028662A (ja) 2017-02-02
US9886126B2 (en) 2018-02-06
US10488977B2 (en) 2019-11-26
US10254886B2 (en) 2019-04-09
US20190196647A1 (en) 2019-06-27
US20180121017A1 (en) 2018-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0475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801443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item based on interaction environment
AU201330662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item based on interaction environment
CN111543041B (zh) 一种模拟卡的选择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9937429B (zh) 商品购买辅助系统、商品购买辅助方法、及存储介质
US20150195334A1 (en) Remote user interface for self-service computing device
US10482458B2 (en) User equipment, service providing device, payment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mputer program recorded thereon
EP3007122A1 (en)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the selection of a virtual card for an NFC transaction
US20130110603A1 (en) Mobile terminal
CN110023935B (zh) 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和程序
CN106406721A (zh) 内容显示装置以及内容提供系统
US20200184531A1 (en) Mirrored display and proximal control of autonomous retail systems
CN105190708B (zh) 一种用于记录无线通信装置的访问数据的数据传送装置
KR102595688B1 (ko) 근접한 전자 디바이스 간의 무선 통신
US20140143107A1 (en) Mobile payment service for helping consumer to choose payment card
CN105260887A (zh) 一种nfc支付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KR20170024720A (ko) 사용자 장치,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pos 단말, 그를 포함하는 결제 시스템, 그의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KR101754398B1 (ko) 스마트폰의 자원을 이용한 매장 식별 방법
US2019022776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JP6821840B2 (ja) 表示装置
KR20170018556A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515736B1 (ko) 오프라인 결제 처리 시스템, 픽처 터치 패턴을 이용한 인증 기반의 오프라인 결제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장치
CN110795952B (zh) 基于智能手机实现电子证件识别及应用场景关联处理的系统及其方法
KR20120008412A (ko) 통신 상태 판별을 통한 스마트폰 애플리케이션 로딩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스마트폰 및 프로그램
JP6495636B2 (ja) コンテンツ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