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3201B - 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3201B
CN106403201B CN201610997296.8A CN201610997296A CN106403201B CN 106403201 B CN106403201 B CN 106403201B CN 201610997296 A CN201610997296 A CN 201610997296A CN 106403201 B CN106403201 B CN 1064032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fresh air
machine heat
air machine
hydro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972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03201A (zh
Inventor
万永强
许永锋
熊美兵
李波
舒文涛
钱小龙
陈汝锋
杨元涛
尚建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972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032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03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3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03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3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包括: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时,判断新风机换热器是否存在积液;若是,则控制新风机换热器切换至旁通工作模式;其中,制热工作模式中,空调器的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新风机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后,再循环至压缩机;旁通工作模式中,空调器的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新风机旁通管路、室外换热器后,再循环至压缩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本发明通过防止液态冷媒在新风机换热器里沉积直至新风机换热器内的积液排尽,如此提升了空调器新风机换热器的低温环境下的能效。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领域,新风机以其能引入外部新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新风机长期处于室外环境中,尤其是在气温偏低的季节,如北半球的冬季,处于制热待机或制热运行状态新风机换热器内的冷媒冷凝速度快,由此新风机换热器内将容易积存较大量液态冷媒。新风机积液后,一方面导致空调系统制热能力衰减,另一方面也给空调系统带来诸如液击之类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处于制热待机或运行状态的新风机换热器因产生积液导致制热能力下降或液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制热工况,所述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0: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是否存在积液;
步骤S300: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切换至旁通工作模式;以及
步骤S400: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所述旁通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积液是否排尽;
步骤S100: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切换回所述制热工作模式;其中,
所述制热工作模式中,空调器的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后,再循环至所述压缩机;
所述旁通工作模式中,空调器的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新风机旁通管路、室外换热器后,再循环至所述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的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是否存在积液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0: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步骤S220、步骤S230:当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
优选地,所述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1: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出口温度,以及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
步骤S212: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计算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冷凝温度;
步骤S213:将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冷凝温度和出口温度作差,获得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优选地,所述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0’:按照预设周期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所述当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的步骤包括:
步骤S220’、步骤S230:当连续的预设周期内,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均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
优选地,所述的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所述旁通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积液是否排尽的步骤还包括:
步骤S310、S320: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旁通工作模式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则控制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切换至均压工作模式;
步骤S330、S340: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均压工作模式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则控制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切换回所述旁通工作模式;
所述均压工作模式中,空调器的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后,再循环至所述压缩机。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
新风机换热器及室外机;
主通管路,包括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一端口以及所述室外机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另一端口以及所述室外机另一端;
第一电磁阀,串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
电子膨胀阀,串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旁通管路,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管,且连接节点位于第一电磁阀靠近室外机的一侧,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且连接节点位于电子膨胀阀靠近室外机的一侧;
毛细管、第二电磁阀,均串接在所述旁通管路上;以及
控制器,用于在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时,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电子膨胀阀的工作状态,以控制新风机换热器的积液。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且存在积液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以使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旁通工作模式;以及,
在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所述旁通工作模式且积液排尽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使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过冷度获取模块,用以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积液判断模块,用以在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
优选地,所述过冷度获取模块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新风机换热器的出口温度;
压力检测单元,用以检测空调器压缩机的排气压力;
过冷度计算单元,用以将根据检测排气压力计算的冷凝温度与所述出口温度作差,获得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优选地,所述过冷度获取模块,用以按预设周期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所述积液判断模块,用以在连续的预设周期内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均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以,
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旁通工作模式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则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均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第一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均处于打开状态后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
本发明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通过对新风机换热器的积液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新风机换热器在制热工作模式下产生积液时,控制切换至旁通工作模式,以将冷媒引导至旁通管路,防止液态冷媒在新风机换热器里沉积直至新风机换热器内的积液排尽,如此提升了空调器新风机换热器的能效、并确保了空调器性能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是否存在积液的步骤的细化流程图;
图3为图2中的所述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的步骤的细化流程图;
图4为图3中的所述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的细化步骤的另一实施例;
图5为图2中的所述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的步骤的另一细化流程图;
图6为图1中的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所述旁通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积液是否排尽的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冷媒循环的新风机换热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该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0,控制新风机换热器进入制热工作模式;
所述制热工作模式中,空调器的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后,再循环至所述压缩机;
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时,新风机换热器的制热工作模式包括制热待机与制热运行,制热待机时新风机换热器内流通的冷媒流量远小于制热运行时新风机换热器内流通的冷媒流量。新风机换热器制热运行时,新风机换热器内高温冷媒与新风管道内空气换热而达到制热的效果。现有的空调器的系统中,在空调器进入制热工况,新风机换热器自动进入制热工作模式。
S200,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是否存在积液;
新风管道内的气温较低时会形成对冷凝有利的温差,现有的空调新风机系统在这种气温环境下容易在新风机换热器内产生液态冷媒。判断新风机换热器内是否存在积液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直接的方法是设置可检测积液的传感器;间接的方式包括采集特定的参数并利用预测模型判断新风机换热器是否存在积液。因此,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是否存在积液,既可以是事实上积液存在与否,也可是积液存在与否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误判,可以为事实上的积液存在与否设立判断标准,例如积液的量大于某一预设阈值,或大于某一预设阈值范围的上限时,则判断为存在积液,否则判断为不存在积液。
S300,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切换至旁通工作模式;
所述旁通工作模式中,空调器的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新风机旁通管路、室外换热器后,再循环至所述压缩机;通过增设旁通工作模式,在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或存在积液的可能时,将冷媒旁通走,如此,可以防止冷媒不断在新风机换热器内液化并沉积。
若所述新风机换热器是不存在积液,则新风机换热器继续保持制热工作模式。以及
S400,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所述旁通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积液是否排尽;
同理,判断新风机换热器内是否排尽积液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直接的方法是设置可检测积液的传感器;间接的方式包括采集特定的参数并利用预测模型判断新风机换热器是否排尽积液。因此,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是否排尽积液,既可以是事实上积液排尽与否,也可是积液排尽与否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误判,可以为事实上的积液排尽与否设立判断标准,例如积液的量小于某一预设阈值,或小于某一预设阈值范围的下限时,则判断为排尽积液,否则判断为未排尽积液。
若是,则跳转至步骤S100,即则控制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切换回所述制热工作模式;
在新风机换热器内的积液排尽时,则说明此时重新进入制热工作模式可产生较好的能效,同时不会产生“液击”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若新风机换热器内的未排尽,则说明此时还需要继续使用旁通工作模式,继续将冷媒旁离新风机换热器。
本发明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通过对新风机换热器的积液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新风机换热器在制热工作模式下产生积液时,控制切换至旁通工作模式,以将冷媒引导至旁通管路,防止液态冷媒在新风机换热器里沉积直至新风机换热器内的积液排尽,如此提升了空调器新风机换热器的能效、并确保了空调器性能安全可靠。
参照图2,图2为图1的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是否存在积液的步骤的细化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是否存在积液的步骤具体包括:
S210,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过冷度用以衡量新风机换热器换热时冷凝温度与实际换热后的冷媒的温度的差距大小,由此,可以间接判断新风机换热器是否存在积液。
S220,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设ΔT为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ΔTs为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阈值,判断ΔT>ΔTs是否成立;ΔTs可以为单值或一个范围值,当ΔTs为一范围值时,ΔT大于该范围的上限时,则判断ΔT>ΔTs成立。
S230,若是,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来判断新风机换热器是否积液,相比直接的方法,可以对积液情况进行预判,从而达到在积液产生之前控制新风机换热器从制热工作模式切换至旁通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若ΔT>ΔTs不成立则控制新风机换热器继续保持制热工作模式,同时重新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参照图3,图3为图2中的所述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的步骤的细化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的步骤包括:
S211,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出口温度,以及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
通过在新风机换热器的出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获取所述出口温度,同时,通过在压缩机的排气口处设置压力储罐器可以获取所述排气压力。
S212,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计算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冷凝温度;
设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为Pc,新风机换热器冷凝温度为Tc,在空调器系统中,Pc与Tc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一般地,Pc与Tc之间对应关系可通过实验的方式得到,在这种方式中,该步骤中的计算是指查表计算,根据排气压力查取所述冷凝温度。
S213,将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冷凝温度和出口温度作差,获得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设新风机换热器的出口温度为T2A,冷凝温度为Tc,则ΔT=Tc-T2A。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出口温度及排气压力,可以建立较为精准的积液情况预测模型,从而获得参考价值高的过冷度,进而为新风机换热器工作模式的切换提供可靠依据。
参照图4,图4为图3中的所述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的细化步骤的另一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的步骤包括:
S211’,按预设周期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出口温度,以及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
按预设周期连续对出口温度及排气压力进行采样,可形成后续分析计算的基础数据,进一步地提高预测的精准度。
S212’,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计算每一周期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冷凝温度;
按照预设周期计算冷凝温度,可以为后续过冷度数据的形成提供基础。
S213’,将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冷凝温度和出口温度作差,获得所述新风机换热器每一周期的过冷度;
计算时,同一周期测算的冷凝温度和排气压力作差可以获得该周期的过冷度,经过数个周期后,可以获得每一周期的过冷度。
所述当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的步骤包括:
S220’,当连续的预设周期内,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是否均大于预设阈值;
S230,若是,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
本实施例中,通过按预设周期测算过冷度,若连续的预设周期内过冷度均大于预设阈值,则说明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的可能性高,此时新风机换热器才切换工作模式;相比测算一次过冷度便切换工作模式,不仅测算的可靠性高,而且可以避免新风机换热器频繁切换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若连续的预设周期内,有一个周期以上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新风机换热器维持当前的工作模式,并开始在新的连续预设周期内判断过冷度的大小。
参照图5,图5为图2中的所述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的步骤的另一细化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的步骤包括:
S210’,按照预设周期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所述当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的步骤包括:
S220’,当连续的预设周期内,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是否均大于预设阈值;
S230,若是,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
本实施例中,通过按预设周期获取过冷度,若连续的预设周期内过冷度均大于预设阈值,则说明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的可能性高,此时新风机换热器才切换工作模式;相比测算一次过冷度便切换工作模式,不仅测算的可靠性高,而且可以避免新风机换热器频繁切换工作模式。
同理,若连续的预设周期内,有一个周期以上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新风机换热器维持当前的工作模式,并开始在新的连续预设周期内判断过冷度的大小。
参照图6,图6为图1中的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所述旁通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积液是否排尽的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所述旁通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积液是否排尽的步骤还包括:
S310,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旁通工作模式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长;
S320,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机换热器进入均压工作模式;
所述均压工作模式中,空调器的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后,再循环至所述压缩机。
在空调新风机的冷媒系统中,一般通过控制阀来切换新风机换热器的工作模式,因此,在新风机换热器进入旁通工作模式一段时间后,相关控制阀冷媒流入和流出侧压力差不一致,特别是当新风机换热器从制热工作模式下的制热运行状态切换至旁通工作模式的情况。这种压力差过大则会对相应的控制阀发产生损坏。因此,通过在新风机换热器进入旁通工作模式一段时间后,将新风机换热器的工作模式切换至均压工作模式,可以平衡相关控制阀两侧的压力。
可理解的是,若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旁通工作模式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继续维持旁通工作模式。
S330,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均压工作模式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长;
S340,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切换回所述旁通工作模式;
相关控制阀两侧的压力均衡之后,再切换回旁通工作模式,继续防止新风机换热器内产生积液。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空调器,参照图7及图8,该空调器包括:
新风机换热器1及室外机(图未示);
主通管路2,包括第一连接管21及第二连接管22,所述第一连接管21连接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的一端口以及所述室外机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22连接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的另一端口以及所述室外机另一端;
第一电磁阀3,串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21上;
电子膨胀阀4,串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管22上;
旁通管路5,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管21,且连接节点位于第一电磁阀3靠近室外机的一侧,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22,且连接节点位于电子膨胀阀4靠近室外机的一侧;
毛细管6、第二电磁阀7,均串接在所述旁通管路5上;以及
控制器8,用于在新风机换热器1处于制热工作模式时,控制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7、电子膨胀阀4的工作状态,以控制新风机换热器1的积液。
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时,新风机换热器1的制热工作模式包括制热待机与制热运行,制热待机时新风机换热器1内流通的冷媒流量远小于制热运行时新风机换热器1内流通的冷媒流量。新风机换热器1制热运行时,新风机换热器1内高温冷媒与新风管道内空气换热而达到制热的效果。现有的空调器的系统中,在空调器进入制热工况,新风机换热器1自动进入制热工作模式。由于增设了旁通管路5,因此,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7及电子膨胀阀4的工作状态,可以改变冷媒流向以控制新风机换热器1的换热,进而达到控制积液的目的。
本发明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1积液的控制方法通过对新风机换热器1的积液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新风机换热器1在制热工作模式下产生积液时,控制切换至旁通工作模式,以将冷媒引导至旁通管路5,防止液态冷媒在新风机换热器1里沉积直至新风机换热器1内的积液排尽,如此提升了空调器的能效、并确保了空调器性能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8包括:
控制模块81,用于在新风机换热器1处于制热工作模式且存在积液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3、电子膨胀阀4均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电磁阀7处于打开状态,以使新风机换热器1处于旁通工作模式;以及,
在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处于所述旁通工作模式且积液排尽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3、电子膨胀阀4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电磁阀7处于关闭状态,以使新风机换热器1处于制热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管道内的气温较低时会形成对冷凝有利的温差,现有的空调新风机系统在这种气温环境下容易在新风机换热器1内产生液态冷媒。判断新风机换热器1内是否存在积液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直接的方法是设置可检测积液的传感器;间接的方式包括采集特定的参数并利用预测模型判断新风机换热器1是否存在积液。因此,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是否存在积液,既可以是事实上积液存在与否,也可是积液存在与否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误判,可以为事实上的积液存在与否设立判断标准,例如积液的量大于某一预设阈值,或大于某一预设阈值范围的上限时,则判断为存在积液,否则判断为不存在积液。
同理,判断新风机换热器1内是否排尽积液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直接的方法是设置可检测积液的传感器;间接的方式包括采集特定的参数并利用预测模型判断新风机换热器1是否排尽积液。因此,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是否排尽积液,既可以是事实上积液排尽与否,也可是积液排尽与否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误判,可以为事实上的积液排尽与否设立判断标准,例如积液的量小于某一预设阈值,或小于某一预设阈值范围的下限时,则判断为排尽积液,否则判断为未排尽积液。
优选地,为了适应空调新风机进入制冷工况,所述主通管路2还包括第三连接管23,所述第三连接管23与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的入口相连,且所述第三连接管23与所述第一连接管21并联;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串接在第三连接管23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入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8还包括:
过冷度获取模块82,用以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的过冷度;
积液判断模块83,用以在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的过冷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存在积液。
在本实施例中,过冷度用以衡量新风机换热器1换热时冷凝温度与实际换热后的冷媒的温度的差距大小,由此,可以间接判断新风机换热器1是否存在积液。设ΔT为新风机换热器1的过冷度,ΔTs为新风机换热器1的过冷度阈值,判断ΔT>ΔTs是否成立;ΔTs可以为单值或一个范围值,当ΔTs为一范围值时,ΔT大于该范围的上限时,则判断ΔT>ΔTs成立。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新风机换热器1的过冷度来判断新风机换热器1是否积液,相比直接的方法,可以对积液情况进行预判,从而达到在积液产生之前控制新风机换热器1从制热工作模式切换至旁通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过冷度获取模块82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821,用以检测新风机换热器1的出口温度;
压力检测单元822,用以检测空调器压缩机的排气压力;
过冷度计算单元833,用以将根据检测排气压力计算的冷凝温度与所述出口温度作差,获得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的过冷度。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单元821可采用设于新风机换热器1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出口温度;同时,压力检测段元通过在压缩机的排气口处设置压力储罐器可以获取所述排气压力;
设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为Pc,新风机换热器1冷凝温度为Tc,在空调器系统中,Pc与Tc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一般地,Pc与Tc之间对应关系可通过实验的方式得到,在这种方式中,该步骤中的计算是指查表计算,根据排气压力查取所述冷凝温度。设新风机换热器1的出口温度为T2A,冷凝温度为Tc,则ΔT=Tc-T2A。
通过获取出口温度及排气压力,可以建立较为精准的积液情况预测模型,从而获得参考价值高的过冷度,进而为新风机换热器1工作模式的切换提供可靠依据。
进一步地,所述过冷度获取模块82,用以按预设周期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的过冷度;
所述积液判断模块83,用以在连续的预设周期内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的过冷度均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存在积液。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按预设周期测算过冷度,若连续的预设周期内过冷度均大于预设阈值,则说明新风机换热器1存在积液的可能性高,此时新风机换热器1才切换工作模式;相比测算一次过冷度便切换工作模式,不仅测算的可靠性高,而且可以避免新风机换热器1频繁切换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8还用以,
所述新风机换热器1处于旁通工作模式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则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3、电子膨胀阀4均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第一电磁阀3、电子膨胀阀4均处于打开状态后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3、电子膨胀阀4均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电磁阀7处于打开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空调新风机的冷媒系统中,通过第一电磁阀3、电子膨胀阀4、第二电磁阀7来切换新风机换热器1的工作模式,因此,在新风机换热器1进入旁通工作模式一段时间后,第一电磁阀3、电子膨胀阀4冷媒流入和流出侧压力差不一致,特别是当新风机换热器1从制热工作模式下的制热运行状态切换至旁通工作模式的情况。这种压力差过大则会对相应的第一电磁阀3、电子膨胀阀4产生损坏。因此,通过在新风机换热器1进入旁通工作模式一段时间后,将新风机换热器1的工作模式切换至均压工作模式,可以平衡相关控制阀两侧的压力。相关控制阀两侧的压力均衡之后,再切换回旁通工作模式,继续防止新风机换热器1内产生积液。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制热工况,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0: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是否存在积液;
步骤S300: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切换至旁通工作模式;以及
步骤S400: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所述旁通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积液是否排尽;
步骤S100: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切换回所述制热工作模式;其中,
所述制热工作模式中,空调器的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后,再循环至所述压缩机;
所述旁通工作模式中,空调器的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新风机旁通管路、室外换热器后,再循环至所述压缩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是否存在积液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0: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步骤S220、步骤S230:当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1: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出口温度,以及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
步骤S212: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计算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冷凝温度;
步骤S213:将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冷凝温度和出口温度作差,获得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0’:按照预设周期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所述当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的步骤包括:
步骤S220’、步骤S230:当连续的预设周期内,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均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所述旁通工作模式时,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积液是否排尽的步骤还包括:
步骤S310、S320: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旁通工作模式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则控制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切换至均压工作模式;
步骤S330、S340: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均压工作模式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则控制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切换回所述旁通工作模式;
所述均压工作模式中,空调器的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经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后,再循环至所述压缩机。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新风机换热器及室外机;
主通管路,包括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一端口以及所述室外机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另一端口以及所述室外机另一端;
第一电磁阀,串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
电子膨胀阀,串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旁通管路,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管,且连接节点位于第一电磁阀靠近室外机的一侧,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且连接节点位于电子膨胀阀靠近室外机的一侧;
毛细管、第二电磁阀,均串接在所述旁通管路上;以及
控制器,用于在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且存在积液时,控制第一电磁阀、电子膨胀阀的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以控制新风机换热器的积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且存在积液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以使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旁通工作模式;以及,
在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所述旁通工作模式且积液排尽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使新风机换热器处于制热工作模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过冷度获取模块,用以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积液判断模块,用以在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度获取模块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新风机换热器的出口温度;
压力检测单元,用以检测空调器压缩机的排气压力;
过冷度计算单元,用以将根据检测排气压力计算的冷凝温度与所述出口温度作差,获得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度获取模块,用以按预设周期获取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
所述积液判断模块,用以在连续的预设周期内所述新风机换热器的过冷度均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断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存在积液。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以在所述新风机换热器处于旁通工作模式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则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均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第一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均处于打开状态后达到第二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
CN201610997296.8A 2016-11-10 2016-11-10 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ctive CN106403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97296.8A CN106403201B (zh) 2016-11-10 2016-11-10 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97296.8A CN106403201B (zh) 2016-11-10 2016-11-10 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3201A CN106403201A (zh) 2017-02-15
CN106403201B true CN106403201B (zh) 2019-03-15

Family

ID=59230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97296.8A Active CN106403201B (zh) 2016-11-10 2016-11-10 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032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1773B (zh) * 2020-05-21 2022-08-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20000A (zh) * 2022-09-19 2022-12-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外风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18008A (ja) * 1994-02-01 1995-08-18 Hitachi Ltd 冷凍サイクル
JPH07294043A (ja) * 1994-04-28 1995-1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386184A (zh) * 2000-07-13 2002-12-1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
JP2008039388A (ja) * 2007-09-21 2008-02-21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マルチ式空気調和機
CN101960234A (zh) * 2008-02-29 2011-01-2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02345949A (zh) * 2011-09-05 2012-02-0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换热器冷媒流量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CN102914026A (zh) * 2012-09-20 2013-02-06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多联式空调机组制热时防止室外机冷媒偏流的控制方法
CN105526676A (zh) * 2015-12-23 2016-04-2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判断制热时多联机的室内换热器是否积液的方法
CN105588256A (zh) * 2014-10-31 2016-05-1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18008A (ja) * 1994-02-01 1995-08-18 Hitachi Ltd 冷凍サイクル
JPH07294043A (ja) * 1994-04-28 1995-1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386184A (zh) * 2000-07-13 2002-12-1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
JP2008039388A (ja) * 2007-09-21 2008-02-21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マルチ式空気調和機
CN101960234A (zh) * 2008-02-29 2011-01-2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02345949A (zh) * 2011-09-05 2012-02-0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换热器冷媒流量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CN102914026A (zh) * 2012-09-20 2013-02-06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多联式空调机组制热时防止室外机冷媒偏流的控制方法
CN105588256A (zh) * 2014-10-31 2016-05-1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26676A (zh) * 2015-12-23 2016-04-2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判断制热时多联机的室内换热器是否积液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3201A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3823B (zh)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599377B2 (en) Heat pump apparatus
CN203605364U (zh) 冷暖型空调器
CN103292432B (zh) 精确调控电子膨胀阀的方法、装置及精确控温空调
CN203533802U (zh) 空调系统
CN106403422B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多环路换热器除霜起始点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03528188B (zh) 空气源热水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62385A (zh) 一种调整制冷设备电子膨胀阀的装置及方法
CN106016628A (zh) 空调器化霜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45949A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换热器冷媒流量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CN105318491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98382B (zh) 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68027A (zh) 除霜控制方法、除霜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5890118A (zh) 一种提升多联机内机制热效果的方法及其机组
CN107575998A (zh) 空调及其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06403201B (zh) 空调器的新风机换热器积液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8151231A (zh) 除霜控制方法、除霜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0319541A (zh) 一种大排量变频多联机系统的卸载调节控制方法
JP6017374B2 (ja) 熱源システム
CN107178845A (zh) 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N105402936A (zh) 空调热水机及其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526676B (zh) 判断制热时多联机的室内换热器是否积液的方法
JP6551783B2 (ja)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給湯装置
CN110736213A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10195956A (zh) 一种工艺水节能恒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