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94830A -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94830A
CN106394830A CN201610854399.9A CN201610854399A CN106394830A CN 106394830 A CN106394830 A CN 106394830A CN 201610854399 A CN201610854399 A CN 201610854399A CN 106394830 A CN106394830 A CN 106394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ylinder
aperture
steering engine
electric steering
pri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543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慧奇
赵国如
胡强
宁运琨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6108543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948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94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48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18Inflatable equip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gas-generating or inflation device
    • B63C9/19Arrangements for puncturing gas-generating cartrid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4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incorporating energy absorb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包括控制电路、电动舵机、端面凸轮、螺母、丝杆刺针、接头及气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动舵机旋转,所述电动舵机驱动所述螺母转动,所述螺母带动所述丝杠刺针沿所述圆柱空腔做直线运动,并刺破所述气瓶的瓶口,所述气瓶内的气体从所述气瓶的瓶口快速通过所述第二小孔放出,实现快速自动放气,本申请提供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充气速度快及使用不受空间限制,适合范围广。

Description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安全气囊、救生衣等快速充气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机体的衰老,跌倒往往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带来巨大的损害,有时造成的后果甚至是致命的。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平面上。跌倒在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独立生活能力,并造成了老年人心理上的压力和恐惧。在跌倒防护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也吸引了大批科技工作者。目前日本千叶大学的田村等(Tamura T,Yoshimura T,Sekine m,Uchida M,Tamura O.A wearable airbag to prevent fall injuries.In:IEEE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2009,13:910–914)和在香港中文大学(Shi Guangyi,Cheung Shing Chan,Zhang Guanglie,et al.,Towards amobile airbag system using MEMS sensor and embedded intelligence.I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omimetics.2007:634-639)都研究了人体保护气囊系统,但由于技术上等原因都未能推广应用。人体气囊要解决的一个主要技术问题就是快速充气问题,一般研究认为充气系统必须在约500ms以内完成充气,才能达到保护人体的目的。汽车安全气囊技术虽然比较成熟,由于它是靠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虽然响应速度很快,但是放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和噪音,同时它的气体发生装置体积、重量也较大,不适合应用在人体上。水上救生衣的充气技术也比较成熟,但它们大都是手动控制或用水溶材料自动控制,也不适合用在人体防护气囊上。
充气救生衣广泛适用于客货轮、游艇、军用、水警、水上缉私艇、水上施工作业、海上钻井平台、抗洪救灾、打捞防汛、领航、水文、水利等领域应用。目前充气式救生衣因为携带方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充气方式一般都是用力拉动充气装置上的拉绳实现手动控制或水溶性材料自动控制CO2气体充入气囊而产生浮力,这种采用水溶材料的物理状态改变来实现工作的,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的缺陷:1、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受潮会有失效的风险;2、在-30的温度遇水后由于挡块遇水结冰造成弹簧缓慢释放,使钢瓶不能击穿或击穿不充分;3、水溶性材料为一次使用期限在2~3年,造成充气救生衣的定期检修成本较高。这种充气救生衣很少有电动自动控制的产品,所以其智能程度不高,不能充分享有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发展的成果,对产品的可靠性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专门针对人体安全气囊的放气装置,严重影响了人体防护气囊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有鉴如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充气速度快及使用不受空间限制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包括: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的电动舵机、螺母、丝杆刺针、接头及气瓶,所述螺母的一端面与所述电动舵机固定连接,另一端面与所述丝杠刺针的螺纹连接,所述接头相同端面上间隔开设有第一小孔及与所述第一小孔相贯通的第二小孔,所述气瓶通过所述第一小孔固定连接于所述接头上,所述接头上与所述第一小孔相对的端面上还开设有第三小孔,所述丝杆刺针设置于所述第三小孔内,且所述第三小孔通过圆柱空腔与所述第一小孔形成通道,且所述第一小孔、第三小孔及所述圆柱空腔所在的圆心在同一水平面;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动舵机旋转,所述电动舵机驱动所述螺母转动,所述螺母带动所述丝杠刺针沿所述圆柱空腔做直线运动,并刺破所述气瓶的瓶口,所述气瓶内的气体从所述气瓶的瓶口快速通过所述第二小孔放出,实现快速自动放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动舵机及所述接头均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升压电路及驱动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电性连接于外接电池,所述升压电路用于把所述电池的低电压变换成驱动所述电动舵机需要的电压,所述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把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信号转化成驱动所述电动舵机的电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丝杠刺针包括外螺纹、柱体及圆柱,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母内螺纹相配合,所述柱体的边长与所述外螺纹的外径相等,所述圆柱顶端加工成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柱还开设有从顶端贯穿到侧面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丝杠刺针的材料为合金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小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空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小孔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瓶内存储有压缩的液态CO2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供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包括控制电路、电动舵机、端面凸轮、螺母、丝杆刺针、接头及气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动舵机旋转,所述电动舵机驱动所述螺母转动,所述螺母带动所述丝杠刺针沿所述圆柱空腔做直线运动,并刺破所述气瓶的瓶口,所述气瓶内的气体从所述气瓶的瓶口快速通过所述第二小孔放出,实现快速自动放气,本申请提供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充气速度快及使用不受空间限制,适合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的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的丝杆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的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包括控制电路110、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110的电动舵机120、螺母130、丝杆刺针140、接头150及气瓶160,且所述接头150相同端面上间隔开设有第一小孔151及与所述第一小孔151相贯通的第二小孔152。所述气瓶160通过所述第一小孔151固定连接于所述接头150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小孔151设置有旋转螺纹,通过旋转螺纹可以实现气瓶160的瓶口和所述第一小孔151的固定连接。
所述接头150上与所述第一小孔151相对的端面上还开设有第三小孔153,所述刺针140设置于所述第三小孔153内,且所述第三小孔153通过圆柱空腔154与所述第一小孔151形成通道,且所述第一小孔151、第三小孔153及所述圆柱空腔154所在的圆心在同一水平面。
所述控制电路110包括升压电路111及驱动电路112,所述升压电路111电性连接于外接电池113,所述升压电路111用于把所述电池113的低电压变换成驱动所述电动舵机120需要的电压,所述驱动电路112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114,所述驱动电路112用于把所述微处理器114的输出信号转化成驱动所述电动舵机120的电信号。可以理解,由于电动舵机120能够以较小的体积和电压,输出较大的转矩,而且响应非常快,这样为电动舵机120设计了升压电路和驱动电路,解决了电动舵机与电源电压匹配以及电动舵机与微处理器驱动信号的匹配问题,方便了该装置与各种应用系统的连接,可以简化系统设计。
所述螺母130的一端面与所述电动舵机120固定连接,另一端面与所述丝杠刺针140的螺纹连接。可以理解,在螺母130的作用下,把电动舵机120的扭转力传递给丝杠刺针140,把电动舵机120的转动转化成丝杠刺针140的直线运动。
所述丝杠刺针140包括外螺纹141、柱体142及圆柱143。
优选地,所述外螺纹141与所述螺母130的内螺纹相配合,所述柱体142的边长与所述外螺纹141的外径相等,所述圆柱143顶端加工成斜面。
可以理解,由于螺母130的一个端面与舵机旋转轴上的齿配合连接,另一端面与丝杠刺针140螺纹连接,当电动舵机120带动螺母130转动时,因为螺母130与丝杆刺针140螺纹连接,并且丝杆刺针140的柱体142和第三小孔153配合,限制了刺针的周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圆柱143还开设有从顶端贯穿到侧面的通孔。可以理解,由于丝杆刺针140的圆柱143的端面中心开一个孔贯穿到圆柱的侧面,以防止刺针刺破气瓶后卡住而不能顺利放气的问题,当丝杆刺针140卡住时,气瓶中的气体就可以从刺针端面孔放出,然后从出气孔放出气体。
可以理解,所述控制电路110控制所述电动舵机120旋转,所述电动舵机120驱动所述螺母130转动,所述螺母130带动所述丝杠刺针140沿所述圆柱空腔做直线运动,并刺破所述气瓶160的瓶口,所述气瓶160内的气体从所述气瓶160的瓶口快速通过所述第二小孔152放出,实现快速自动放气。
优选地,所述第三小孔161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空腔154的直径但小于所述第一小孔151的直径,这样可以提高整个空间的压强,利于气体快速放出。
优选地,气瓶160主要作用是储存压缩气体。气瓶160里装的是压缩的液态CO2。可以理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惰性气体,不可燃、不易爆,相对而言比氢气、氧气稳定,也比较安全,并且其临界温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压缩气体,故选用压缩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气源。同时其成本低廉并在市场上非常容易获得,并且有8g、12g、16g、22g等不同的规格,可以满足不同充气要求的场合。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件170,所述连接件170与所述电动舵机120及所述接头150均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由于所述螺母130带动所述丝杠刺针140刺破气瓶需要较大的力,自然对电动舵机120的反力也比较大,可以在连接件170上开内螺纹孔来锁紧电动舵机120和接头150的连接,能有效防止松动影响机构的执行。
本发明提供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包括控制电路110、电动舵机120、螺母130、丝杆刺针140、接头150及气瓶160,所述控制电路110控制所述电动舵机120旋转,所述电动舵机120驱动所述螺母130转动,所述螺母130带动所述丝杠刺针140沿所述圆柱空腔做直线运动,并刺破所述气瓶160的瓶口,所述气瓶160内的气体从所述气瓶160的瓶口快速通过所述第二小孔152放出,实现快速自动放气,本申请提供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充气速度快及使用不受空间限制,适合范围广。
此外,本发明使用电动舵机产生动作,实现了放气的电动自动控制,同时设计的控制电路,可以方便与各种微处理器系统的电流、电压、和驱动负载匹配,易实现智能自动控制。
由于,本发明采用电动控制,可以在空中、陆地中使用,当密封较好时还可以在水中使用,使用场合不受限制,适合范围广泛。
另外,本发明使用的零件较少,体积质量都小,不光可以用在设备上,也可以使用在人体使用的便携设备上。
同时,电动舵机因为是经过特殊设计的执行机构,不但转矩大,而且响应非常快。本发明采用电动舵机作为执行部件,结合发明中设计的动作机构,使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响应速度极快,可以在300ms内放完气体。
当然本发明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总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Claims (8)

1.一种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的电动舵机、螺母、丝杆刺针、接头及气瓶,所述螺母的一端面与所述电动舵机固定连接,另一端面与所述丝杠刺针的螺纹连接,所述接头相同端面上间隔开设有第一小孔及与所述第一小孔相贯通的第二小孔,所述气瓶通过所述第一小孔固定连接于所述接头上,所述接头上与所述第一小孔相对的端面上还开设有第三小孔,所述丝杆刺针设置于所述第三小孔内,且所述第三小孔通过圆柱空腔与所述第一小孔形成通道,且所述第一小孔、第三小孔及所述圆柱空腔所在的圆心在同一水平面;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动舵机旋转,所述电动舵机驱动所述螺母转动,所述螺母带动所述丝杠刺针沿所述圆柱空腔做直线运动,并刺破所述气瓶的瓶口,所述气瓶内的气体从所述气瓶的瓶口快速通过所述第二小孔放出,实现快速自动放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动舵机及所述接头均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升压电路及驱动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电性连接于外接电池,所述升压电路用于把所述电池的低电压变换成驱动所述电动舵机需要的电压,所述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把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信号转化成驱动所述电动舵机的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刺针包括外螺纹、柱体及圆柱,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母内螺纹相配合,所述柱体的边长与所述外螺纹的外径相等,所述圆柱顶端加工成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还开设有从顶端贯穿到侧面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刺针的材料为合金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小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空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小孔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内存储有压缩的液态CO2
CN201610854399.9A 2016-09-27 2016-09-27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Pending CN1063948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4399.9A CN106394830A (zh) 2016-09-27 2016-09-27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4399.9A CN106394830A (zh) 2016-09-27 2016-09-27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94830A true CN106394830A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97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54399.9A Pending CN106394830A (zh) 2016-09-27 2016-09-27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9483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0186A (zh) * 2017-12-19 2018-06-01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CN108492524A (zh) * 2018-04-27 2018-09-04 上海健康医学院 一种穿戴式智能跌倒防护装置及方法
CN108575863A (zh) * 2018-04-25 2018-09-28 苏州淳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生态瓶
CN109159874A (zh) * 2018-10-31 2019-01-08 江苏昭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救生用气瓶刺破装置
CN110435852A (zh) * 2019-08-27 2019-11-12 潍坊鱼贝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潜水员水下自救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2420B1 (en) * 2001-05-15 2002-07-23 Dennis Brown Compressed gas safety inflator for life vests, life rafts and the like
CN103418095A (zh) * 2013-08-09 2013-12-04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安全气囊
CN103419740A (zh) * 2013-08-09 2013-12-04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安全气囊
WO2014018332A1 (en) * 2012-07-23 2014-01-30 Carleton Technologies, Inc. Inflator assembly adapted for manual or automatic inflation
CN106043626A (zh) * 2016-07-20 2016-10-26 太原融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险救生弹及其投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2420B1 (en) * 2001-05-15 2002-07-23 Dennis Brown Compressed gas safety inflator for life vests, life rafts and the like
WO2014018332A1 (en) * 2012-07-23 2014-01-30 Carleton Technologies, Inc. Inflator assembly adapted for manual or automatic inflation
CN103418095A (zh) * 2013-08-09 2013-12-04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安全气囊
CN103419740A (zh) * 2013-08-09 2013-12-04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安全气囊
CN106043626A (zh) * 2016-07-20 2016-10-26 太原融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险救生弹及其投掷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0186A (zh) * 2017-12-19 2018-06-01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CN108575863A (zh) * 2018-04-25 2018-09-28 苏州淳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生态瓶
CN108492524A (zh) * 2018-04-27 2018-09-04 上海健康医学院 一种穿戴式智能跌倒防护装置及方法
CN109159874A (zh) * 2018-10-31 2019-01-08 江苏昭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救生用气瓶刺破装置
CN110435852A (zh) * 2019-08-27 2019-11-12 潍坊鱼贝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潜水员水下自救装置
CN110435852B (zh) * 2019-08-27 2020-12-15 嘉兴市秀洲新兴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潜水员水下自救装置
JP2021031047A (ja) * 2019-08-27 2021-03-01 楽 康Le, Kang 潜水士用水中自己救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94830A (zh)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US10040527B2 (en) Lifesaving device and lifesaving control method
CN106347605A (zh)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CN106428471A (zh)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CN206231589U (zh) 一种救生艇
CN103418095B (zh) 安全气囊
CN206218165U (zh) 智能可充气腰带
CN106904254A (zh) 一种随身佩戴的救生装置
CN206423599U (zh) 智能型气囊防冲击服
CN108438173A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溺水救生系统
CN108100186A (zh)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CN106428470A (zh)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CN201816734U (zh) 大覆盖面远投式救生圈
CN2885718Y (zh) 多单元气囊橡皮艇
CN203226294U (zh) 一种背包式球形安全气囊
CN205872403U (zh) 智能救生泳帽
CN206885297U (zh) 延展式救生圈
CN107031803A (zh) 智能湖面救生船
CN107521694B (zh) 一种微小型无人机回收气囊控制机构
CN211766231U (zh) 一种检测影像快速采集装置
CN101628614A (zh) 多功能紧急救生设备
CN204363237U (zh) 一种带救援功能的书包
CN107010185A (zh) 延展式救生圈
WO2019119253A1 (zh) 微型气瓶的自动快速放气装置
CN208647160U (zh) 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及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