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83033A - 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83033A
CN106383033A CN201610879740.6A CN201610879740A CN106383033A CN 106383033 A CN106383033 A CN 106383033A CN 201610879740 A CN201610879740 A CN 201610879740A CN 106383033 A CN106383033 A CN 106383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ation angle
hydraulic cylinder
sensor
angle
grad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97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83033B (zh
Inventor
许兆棠
张恒
张恃铭
丁涛
陈刚
侯波
侯学明
许志宇
崔晓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8797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83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83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3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83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30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3/00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 G05D3/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using feedbac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先将汽车(27)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一个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一个液压缸,使两个液压缸推动检测平台(3)绕定支承万向节(7)的十字轴(19)的轴线转动,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和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和横向倾角同时达到要求的倾角时,锁止右液压缸(4)和左液压缸(15),使检测平台(3)保持纵向倾角和横向倾角,完成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用于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提高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速度和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具体涉及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10638754.9,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620845948.1)中,检测汽车驻车坡度角时,要通过检测平台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平台是两个转动自由度的并联机构,一个液压缸伸长或缩短时,检测平台的纵向和横向倾角均会变化,使检测平台难以调整到要求的倾角,也使检测平台上的汽车难以调整到要求的汽车驻车坡度角,影响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速度和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用于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提高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速度和检测精度。
本发明的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中,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检测的汽车驻车坡度角包括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横向驻车坡度角及纵横双向驻车坡度角;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是指汽车在直线行驶方向上的驻车坡度角,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是指汽车在垂直与直线行驶方向上的驻车坡度角,汽车纵横双向驻车坡度角是指汽车同时具有纵向和横向驻车坡度角;在检测汽车驻车坡度角中,汽车驻车制动。
本发明的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中,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是指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在检测汽车驻车坡度角中,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并采用本发明的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
本发明的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中,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两个方向的倾角传感器各对应控制一个液压缸,一个倾角传感器的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相应的液压缸停止伸长或缩短,另一个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另一个液压缸继续伸长或缩短,直到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两个方向的倾角均满足要求的倾角时,两个液压缸才停止伸长或缩短,这时,检测平台的倾角满足要求的倾角,检测平台上的汽车跟随检测平台满足要求的倾角,完成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进一步可进行汽车驻车坡度角的检测。
本发明的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中,液压缸是指右液压缸和左液压缸。
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包括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液压系统和测控系统。
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中,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包括车道螺栓组、 车道、检测平台、右液压缸、动支承万向节、动支承上螺栓组、定支承万向节、定支承上螺栓组、动支承下螺栓组、底座、定支承下螺栓组、双向倾角传感器、左液压缸、液压管、右液压总成、液压油、左液压总成、电线、计算机和控制器,其中,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包括车道螺栓组、 车道、检测平台、右液压缸、动支承万向节、动支承上螺栓组、定支承万向节、定支承上螺栓组、动支承下螺栓组、底座、定支承下螺栓组和左液压缸,驱动右液压缸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液压系统包括右液压缸、液压管、右液压总成和液压油,驱动左液压缸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液压系统包括左液压缸、液压管、左液压总成和液压油,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测控系统包括双向倾角传感器、右液压总成、左液压总成、电线、计算机和控制器;定支承万向节包括定支承上万向节叉、十字轴和定支承下万向节叉,十字轴分别与定支承上万向节叉、定支承下万向节叉铰接,使定支承万向节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十字轴与定支承上万向节叉铰接轴的轴线为定支承动轴线,十字轴与定支承下万向节叉铰接轴的轴线为定支承定轴线,定支承定轴线与定支承动轴线相互垂直;动支承万向节包括十字轴、动支承内万向节叉和动支承外万向节叉,十字轴分别与动支承内万向节叉和动支承外万向节叉铰接,使动支承万向节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右液压缸包括缸座、活塞、缸套和活塞杆,缸座与缸套联接,活塞与活塞杆联接,活塞可在缸套中滑动;左液压缸与右液压缸的结构相同;车道螺栓组、动支承上螺栓组、定支承上螺栓组、动支承下螺栓组和定支承下螺栓组均分别包括螺栓、螺母和弹性垫圈;车道通过车道螺栓组固定在检测平台上,检测平台通过定支承万向节支承在底座上,定支承万向节的定支承上万向节叉通过定支承上螺栓组与检测平台联接,定支承万向节的定支承下万向节叉通过定支承下螺栓组与检测平台联接;右液压缸、左液压缸的两端分别通过动支承万向节与检测平台、底座连接,缸座、活塞杆分别通过螺纹与动支承内万向节叉联接,与活塞杆联接的动支承万向节的动支承外万向节叉通过动支承上螺栓组与检测平台联接,与缸座联接的动支承万向节的动支承外万向节叉通过动支承下螺栓组与底座联接;右液压总成通过液压管与右液压缸连接,液压油在右液压缸、右液压总成和液压管中;左液压总成通过液压管与左液压缸连接,液压油在左液压缸、左液压总成和液压管中;计算机通过电线与双向倾角传感器连接,双向倾角传感器固定在检测平台上,计算机通过电线、控制器分别与右液压总成、左液压总成连接。
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中,检测平台水平时,右液压缸与左液压缸对称、不平行,呈上小下大的八字形,右液压缸、左液压缸分别倾斜于检测平台和底座;右液压缸由右液压总成独立驱动,左液压缸由左液压总成独立驱动,驱动右液压缸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液压系统与驱动左液压缸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液压系统的结构相同。
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中,检测平台水平时,定支承万向节的定支承定轴线与底座的底座横对称轴线平行,定支承万向节的定支承动轴线与底座的底座纵对称轴线平行。
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中,坐标轴X轴和Y轴固定在定支承万向节的十字轴上,X轴和Y轴相互垂直,X轴与定支承动轴线重合,Y轴与定支承定轴线重合,X轴和Y轴的交点与十字轴的轴线交点重合;根据右手螺旋法则,判别检测平台绕X轴和Y轴转角的正负。
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在检测汽车驻车坡度角中,汽车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汽车的车轮在车道上。
本发明的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中,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先将汽车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一个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一个液压缸,两个液压缸推动检测平台绕定支承万向节的十字轴的轴线转动;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一个倾角传感器的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相应的液压缸停止伸长或缩短,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的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另一个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另一个液压缸继续伸长或缩短;直到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和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的纵向倾角和横向倾角同时达到要求的倾角时,计算机通过控制器控制右液压总成中的电磁阀和左液压总成中的电磁阀,分别锁止右液压缸和左液压缸,使检测平台保持纵向倾角和横向倾角,完成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
本发明的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中,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或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
本发明的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中,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一个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一个液压缸是指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一个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的一个倾角,将信号送入计算机,计算机通过控制器、液压总成控制相应的液压缸,如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是指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的纵向倾角,将信号送入计算机,计算机通过控制器、左液压总成控制相应的左液压缸。
本发明的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中,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及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时,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先将汽车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两个传感器对应控制两个液压缸推动检测平台绕定支承万向节的十字轴的轴线转动;当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左液压缸,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的纵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的长度继续变化;当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右液压缸,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的横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的长度继续变化;直到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同时,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左液压总成中的电磁阀将左液压缸锁止,右液压总成中的电磁阀将右液压缸锁止,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同时停止长度变化,完成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
本发明的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中,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时,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先将汽车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两个传感器对应控制两个液压缸推动检测平台绕定支承万向节的十字轴的轴线转动;当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右液压缸,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的纵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的长度继续变化;当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左液压缸,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的横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的长度继续变化;直到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同时,双向倾角传感器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左液压总成中的电磁阀将左液压缸锁止,右液压总成中的电磁阀将右液压缸锁止,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同时停止长度变化,完成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
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效果是提供了通过两个自由度的检测平台自动调整和手工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的方法,可提高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的速度,减少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的时间,同时提高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检测汽车驻车坡度角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拆去车道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定支承万向节。
图6为十字轴。
图7为动支承万向节。
图8为右液压缸。
图9为右液压缸与动支承万向节联接。
图10为汽车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
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
图12为检测-15°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时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13为图12的左视图。
图14为检测-15°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的主视图。
图15为图14的左视图。
图16为检测-6°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时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17为图16的左视图。
图18为检测-6°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的主视图。
图19为图18的左视图。
图20为检测-15°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和-6°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时汽车纵横双向驻车坡度角时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1为图20的左视图。
图22为图20的俯视图。
图23为检测-15°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和-6°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时汽车纵横双向驻车坡度角的主视图。
图24为图23的左视图。
图25为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的驱动右液压缸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液压系统。
图26为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的驱动左液压缸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液压系统。
图27为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测控系统。
图中:1车道螺栓组;2 车道;3检测平台;4右液压缸;5动支承万向节;6动支承上螺栓组;7定支承万向节;8定支承上螺栓组;9动支承下螺栓组;10底座;11定支承下螺栓组;12定支承定轴线;13定支承动轴线;14双向倾角传感器;15左液压缸;16底座横对称轴线;17底座纵对称轴线;18定支承上万向节叉;19十字轴;20定支承下万向节叉;21动支承内万向节叉;22动支承外万向节叉;23缸座;24活塞;25缸套;26活塞杆;27汽车;28液压管;29右液压总成;30液压油;31左液压总成;32电线;33计算机;3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如图1~9、25~27所示,其中,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如图1~9所示,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的驱动右液压缸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液压系统如图25所示,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的驱动左液压缸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液压系统如图26所示,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测控系统如图27所示;汽车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如图10~11所示;检测-15°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时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如图12~13所示,检测平台3只绕定支承定轴线12转动-15°;检测-15°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如图14~15所示;检测-6°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时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如图16~17所示,检测平台3只绕定支承动轴线13转动-6°;检测-6°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如图18~19所示;检测-15°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和-6°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时汽车纵横双向驻车坡度角时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如图20~22所示,检测平台3绕定支承定轴线12转动-15°,同时检测平台3绕定支承动轴线13转动-6°;检测-15°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和-6°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的汽车纵横双向驻车坡度角如图23~24所示。
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包括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液压系统和测控系统。
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中,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包括车道螺栓组1、 车道2、检测平台3、右液压缸4、动支承万向节5、动支承上螺栓组6、定支承万向节7、定支承上螺栓组8、动支承下螺栓组9、底座10、定支承下螺栓组11、双向倾角传感器14、左液压缸15、液压管28、右液压总成29、液压油30、左液压总成31、电线32、计算机33和控制器34,其中,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包括车道螺栓组1、 车道2、检测平台3、右液压缸4、动支承万向节5、动支承上螺栓组6、定支承万向节7、定支承上螺栓组8、动支承下螺栓组9、底座10和定支承下螺栓组11和左液压缸15,驱动右液压缸4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液压系统包括右液压缸4、液压管28、右液压总成29和液压油30,驱动左液压缸15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液压系统包括左液压缸15、液压管28、左液压总成31和液压油30,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测控系统包括双向倾角传感器14、右液压总成29、左液压总成31、电线32、计算机33和控制器34;定支承万向节7包括定支承上万向节叉18、十字轴19和定支承下万向节叉20,十字轴19分别与定支承上万向节叉18、定支承下万向节叉20铰接,使定支承万向节7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十字轴19与定支承上万向节叉18铰接轴的轴线为定支承动轴线13,十字轴19与定支承下万向节叉20铰接轴的轴线为定支承定轴线12,定支承定轴线12与定支承动轴线13相互垂直;动支承万向节5包括十字轴19、动支承内万向节叉21和动支承外万向节叉22,十字轴19分别与动支承内万向节叉21和动支承外万向节叉22铰接,使动支承万向节5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右液压缸4包括缸座23、活塞24、缸套25和活塞杆26,缸座23与缸套25联接,活塞24与活塞杆26联接,活塞24可在缸套25中滑动;左液压缸15与右液压缸4的结构相同;车道螺栓组1、动支承上螺栓组6、定支承上螺栓组8、动支承下螺栓组9和定支承下螺栓组11均分别包括螺栓、螺母和弹性垫圈;车道2通过车道螺栓组1固定在检测平台3上,检测平台3通过定支承万向节7支承在底座10上,定支承万向节7的定支承上万向节叉18通过定支承上螺栓组8与检测平台3联接,定支承万向节7的定支承下万向节叉20通过定支承下螺栓组11与检测平台3联接;右液压缸4、左液压缸15的两端分别通过动支承万向节5与检测平台3、底座10连接,缸座23、活塞杆26分别通过螺纹与动支承内万向节叉21联接,与活塞杆26联接的动支承万向节5的动支承外万向节叉22通过动支承上螺栓组6与检测平台3联接,与缸座23联接的动支承万向节5的动支承外万向节叉22通过动支承下螺栓组9与底座10联接;右液压总成29通过液压管28与右液压缸4连接,液压油30在右液压缸4、右液压总成29和液压管28中;左液压总成31通过液压管28与左液压缸15连接,液压油30在左液压缸15、左液压总成31和液压管28中;计算机33通过电线32与双向倾角传感器14连接,双向倾角传感器14固定在检测平台3上,计算机33通过电线32、控制器34分别与右液压总成29、左液压总成31连接。
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中,检测平台3水平时,右液压缸4与左液压缸15对称、不平行,呈上小下大的八字形,右液压缸4、左液压缸15分别倾斜于检测平台3和底座10;右液压缸4由右液压总成29独立驱动,左液压缸15由左液压总成31独立驱动,驱动右液压缸4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液压系统与驱动左液压缸15的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液压系统的结构相同。
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中,检测平台3水平时,定支承万向节7的定支承定轴线12与底座10的底座横对称轴线16平行,定支承万向节7的定支承动轴线13与底座10的底座纵对称轴线17平行。
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中,坐标轴X轴和Y轴固定在定支承万向节7的十字轴19上,X轴和Y轴相互垂直,X轴与定支承动轴线13重合,Y轴与定支承定轴线12重合,X轴和Y轴的交点与十字轴19的轴线交点重合;根据右手螺旋法则,判别检测平台3绕X轴和Y轴转角的正负。
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在检测汽车驻车坡度角中,汽车27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汽车27的车轮在车道2上。
在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中,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先将汽车27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一个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一个液压缸,使两个液压缸推动检测平台3绕定支承万向节7的十字轴19的轴线转动;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一个倾角传感器的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相应的液压缸停止伸长或缩短,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另一个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另一个液压缸继续伸长或缩短;直到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和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和横向倾角同时达到要求的倾角时,计算机33通过控制器34控制右液压总成29中的电磁阀、左液压总成31中的电磁阀,分别锁止右液压缸4和左液压缸15,使检测平台3保持纵向倾角和横向倾角,完成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
在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中,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或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
在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中,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一个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一个液压缸是指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一个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一个倾角,将信号送入计算机33,计算机33通过控制器34、液压总成控制相应的液压缸,如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是指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将信号送入计算机33,计算机33通过控制器34、左液压总成31控制相应的左液压缸15。
在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中,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时,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先将汽车27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两个传感器对应控制两个液压缸推动检测平台3绕定支承万向节7的十字轴19的轴线转动;当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左液压缸15,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的长度继续变化;当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右液压缸4,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的长度继续变化;直到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同时,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左液压总成31中的电磁阀将左液压缸15锁止,右液压总成29中的电磁阀将右液压缸4锁止,左液压缸15和右液压缸4同时停止长度变化,完成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
在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中,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时,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先将汽车27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两个传感器对应控制两个液压缸推动检测平台3绕定支承万向节7的十字轴19的轴线转动;当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右液压缸4,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的长度继续变化;当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左液压缸15,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的长度继续变化;直到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同时,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左液压总成31中的电磁阀将左液压缸15锁止,右液压总成29中的电磁阀将右液压缸4锁止,左液压缸15和右液压缸4同时停止长度变化,完成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
实施例1: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时,-15°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要求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为-15°,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为0。
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时,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先将汽车27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两个传感器对应控制两个液压缸推动检测平台3绕定支承万向节7的十字轴19的轴线转动,由于两个液压缸同时伸长,其中有一个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一个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当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左液压缸15,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的长度继续变化,右液压缸4的长度继续变化后,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小于要求的倾角时减小左液压缸15的长度,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大于要求的倾角时增大左液压缸15的长度;当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右液压缸4,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的长度继续变化,左液压缸15的长度继续变化后,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大于要求的倾角时减小右液压缸4的长度,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小于要求的倾角时增大右液压缸4的长度;直到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同时,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左液压总成31中的电磁阀将左液压缸15锁止,右液压总成29中的电磁阀将右液压缸4锁止,左液压缸15和右液压缸4同时停止长度变化,完成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完成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后,检测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为-15°,也即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为-15°,双向倾角传感器14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为0,也即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为0。
实施例2: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时,汽车-6°横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要求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为0,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为-6°。
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时,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先将汽车27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两个传感器对应控制两个液压缸推动检测平台3绕定支承万向节7的十字轴19的轴线转动,由于检测平台3从水平位置开始转动到检测-6°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因此,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首先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且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未达到要求的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缩短;右液压缸4缩短后,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增大,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伸长,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减小到0,右液压缸4继续缩短;直到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同时,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左液压总成31中的电磁阀将左液压缸15锁止,右液压总成29中的电磁阀将右液压缸4锁止,左液压缸15和右液压缸4同时停止长度变化,完成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完成横向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后,检测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为0,也即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为0,双向倾角传感器14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为-6°,也即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为-6°。
实施例3: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15°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和-6°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时汽车纵横双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要求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为-15°,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为-6°。
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时,汽车纵横双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先将汽车27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两个传感器对应控制两个液压缸推动检测平台3绕定支承万向节7的十字轴19的轴线转动;开始调整汽车驻车坡度角时,由于要求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为-15°且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为-6°,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两个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伸长、右液压缸4缩短,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首先达到要求的倾角;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后,停止驱动右液压缸4,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继续伸长,使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减小;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减小后,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小于要求的倾角,右液压缸4再次伸长;左液压缸15和右液压缸4均伸长之后,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和横向倾角均有可能先达到要求的倾角;当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左液压缸15,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的长度变化,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小于要求的倾角时右液压缸4伸长,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大于要求的倾角时右液压缸4缩短;当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右液压缸4,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的长度变化,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小于要求的倾角时左液压缸15缩短,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大于要求的倾角时左液压缸15伸长;直到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同时,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左液压总成31中的电磁阀将左液压缸15锁止,右液压总成29中的电磁阀将右液压缸4锁止,左液压缸15和右液压缸4同时停止长度变化,完成汽车纵横双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完成汽车纵横双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后,检测汽车纵横双向驻车坡度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为-15°,也即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为-15°,双向倾角传感器14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为-6°,也即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为-6°。
根据右液压缸4与左液压缸15的对称性,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时,-15°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和调整结果相同;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时,-6°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与实施例2中的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和调整结果相同;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时,-15°汽车纵向驻车坡度角和-6°汽车横向驻车坡度角时汽车纵横双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与实施例3中的汽车纵横双向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和调整结果相同;不同点为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

Claims (4)

1.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先将汽车(27)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一个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一个液压缸,使两个液压缸推动检测平台(3)绕定支承万向节(7)的十字轴(19)的轴线转动;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一个倾角传感器的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相应的液压缸停止伸长或缩短,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另一个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另一个液压缸继续伸长或缩短;直到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和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和横向倾角同时达到要求的倾角时,计算机(33)通过控制器(34)控制右液压总成(29)中的电磁阀、左液压总成(31)中的电磁阀,分别锁止右液压缸(4)和左液压缸(15),使检测平台(3)保持纵向倾角和横向倾角,完成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或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时,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先将汽车(27)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两个传感器对应控制两个液压缸推动检测平台(3)绕定支承万向节(7)的十字轴(19)的轴线转动;当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左液压缸(15),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的长度继续变化;当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右液压缸(4),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的长度继续变化;直到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同时,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左液压总成(31)中的电磁阀将左液压缸(15)锁止,右液压总成(29)中的电磁阀将右液压缸(4)锁止,左液压缸(15)和右液压缸(4)同时停止长度变化,完成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时,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先将汽车(27)水平驻车制动在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的检测装置上,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两个传感器对应控制两个液压缸推动检测平台(3)绕定支承万向节(7)的十字轴(19)的轴线转动;当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右液压缸(4),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左液压缸(15)的长度继续变化;当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时,停止驱动左液压缸(15),并不断地检测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对应控制右液压缸(4)的长度继续变化;直到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纵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纵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同时,双向倾角传感器(14)中的横向倾角传感器测得检测平台(3)的横向倾角达到要求的倾角,左液压总成(31)中的电磁阀将左液压缸(15)锁止,右液压总成(29)中的电磁阀将右液压缸(4)锁止,左液压缸(15)和右液压缸(4)同时停止长度变化,完成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
CN201610879740.6A 2016-10-09 2016-10-09 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83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9740.6A CN106383033B (zh) 2016-10-09 2016-10-09 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9740.6A CN106383033B (zh) 2016-10-09 2016-10-09 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3033A true CN106383033A (zh) 2017-02-08
CN106383033B CN106383033B (zh) 2019-01-08

Family

ID=57936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974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83033B (zh) 2016-10-09 2016-10-09 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830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8150A (zh) * 2017-11-17 2018-02-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杆支撑极轴跟踪反射汇聚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7991A1 (de) * 1995-10-12 1997-04-17 Werner Wangler Vorrichtung zum Vorführen und Testen der spezifischen Fahreigenschaften von allradgetriebenen Fahrzeugen auf ebenen Flächen (Geländewagen-Demonstrationsparcour)
CN2720419Y (zh) * 2004-05-31 2005-08-24 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机车脚架倾斜试验机
CN201503348U (zh) * 2009-07-29 2010-06-09 河北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 汽车侧翻实验台
CN101893517A (zh) * 2010-07-28 2010-11-24 吉林大学 汽车稳定性参数测试台及使用该测试台的测试方法
CN202433206U (zh) * 2012-01-10 2012-09-1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角度的机动车坡道驻车测试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7991A1 (de) * 1995-10-12 1997-04-17 Werner Wangler Vorrichtung zum Vorführen und Testen der spezifischen Fahreigenschaften von allradgetriebenen Fahrzeugen auf ebenen Flächen (Geländewagen-Demonstrationsparcour)
CN2720419Y (zh) * 2004-05-31 2005-08-24 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机车脚架倾斜试验机
CN201503348U (zh) * 2009-07-29 2010-06-09 河北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 汽车侧翻实验台
CN101893517A (zh) * 2010-07-28 2010-11-24 吉林大学 汽车稳定性参数测试台及使用该测试台的测试方法
CN202433206U (zh) * 2012-01-10 2012-09-1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角度的机动车坡道驻车测试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8150A (zh) * 2017-11-17 2018-02-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杆支撑极轴跟踪反射汇聚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3033B (zh) 201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7950B (zh) 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
CN104729863B (zh) 多功能轮胎道路检测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1696908B (zh) 汽车转向系统性能试验装置
CN103487265B (zh)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研发和性能检测平台
CN104359983B (zh) 一种钢轨探伤装置的对中系统及方法
US9038449B2 (en) Tire tes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09035081A (ja) 制御装置
CN201527343U (zh) 汽车转向系统性能试验装置
CN106828597A (zh) 转向装置、悬挂油缸、控制系统、方法和起重机
CN105415999B (zh)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动态参数测量方法
CN107228628A (zh) 一种车辆行驶动态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106383033A (zh) 各缸独立控制综合调整的汽车驻车坡度角的调整方法
CN109531595A (zh) 一种基于双磁导航纠偏的全向移动送餐机器人及导航方法
CN111717416B (zh) 一种星球探测车导向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8000497U (zh) 运梁车隧道内及桥面自动驾驶系统
RU1831671C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 и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 положени колес автомобил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
CN102901642A (zh) 双横臂前悬架定位参数测试实验台
CN108828060A (zh) 一种用于焊缝检测的检测车
CN104089751A (zh) 一种桥上移动车辆模型风洞试验装置
CN203502239U (zh)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研发和性能检测平台
CN105291733A (zh) 用于确定由车辆部段组成的车辆组合的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的方法及控制设备
CN206378300U (zh) 三缸驱动的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
CN205941005U (zh) 双缸非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
CN1281918C (zh) 汽车车体形位偏差检测设备
CN205941004U (zh) 双缸平行驱动汽车驻车坡度角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Termination date: 201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