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7519A -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7519A
CN106377519A CN201610797692.6A CN201610797692A CN106377519A CN 106377519 A CN106377519 A CN 106377519A CN 201610797692 A CN201610797692 A CN 201610797692A CN 106377519 A CN106377519 A CN 106377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parts
liquid phase
gas phase
antiinflammat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76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77519B (zh
Inventor
夏敏
林文辉
廖小丹
肖海文
程秋慧
黄洁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ongd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ongd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ongd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ongd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976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775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77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7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77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7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6Amides, e.g. hydroxamic acids
    • A61K31/165Amides, e.g. hydroxamic acids having aromatic rings, e.g. colchicine, atenolol, progabide
    • A61K31/167Amides, e.g. hydroxamic acids having aromatic rings, e.g. colchicine, atenolol, progabide having the nitrogen of a carboxamide group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aromatic ring, e.g. lidocaine, paracetam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3Amines
    • A61K31/14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e.g. edrophonium, cho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3Amines
    • A61K31/155Amidines (), e.g. guanidine (H2N—C(=NH)—NH2), isourea (N=C(OH)—NH2), isothiourea (—N=C(SH)—NH2)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carbomers, poly(meth)acrylates, or polyvinyl pyrrolid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0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9/12Aerosols; Foams
    • A61K9/124Aerosols; 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llan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利多卡因10~20份;醋酸氯己定1~10份;苯扎溴铵0.1~3份;共聚维酮10~30份;异丙醇10~30份;乙酸乙酯5~10份;聚乙二醇30~40份,乙醇30~40份;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4~8,所述抛射剂为丙丁烷、异丁烷、四氟乙烷、七氟丙烷或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具有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晒伤修复等功效并具有较好的成膜性能,经多家临床研究机构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气雾剂对轻度割伤、擦伤、软组织损伤、灼伤以及蚊虫叮咬、瘙痒、痱子等有显著疗效,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利多卡因也叫赛罗卡因,属IB类药物,可抑制细胞膜上的钠通道而具有膜稳定作用。在缺血损伤部位,此种作用较明显,可缩小正常组织与缺血组织之间的传导差异及不应期的不一致性,并可减轻浦氏纤维的单向阻滞现象,而防止折返激动的产生。利多卡因还可降低心肌的自律性,提高心室致颤阈值,从而减少室颤的发生。临床研究表明,利多卡因的上述作用只表现在心室肌及浦氏纤维,而对窦房结、心房及房室结无影响,因此利多卡因只对室性心律失常有效,而对房性心律失常无效。近年来还发现,利多卡因对房室旁路不应期有一定的延长作用,因此对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心律失常也有一定的疗效。
利多卡因气雾剂是由利多卡因、醋酸氯己定和苯扎溴铵组成的皮肤外用复方制剂。其具有抗炎灭菌、镇痛止痒的作用,可用于轻度割伤,擦伤,软组织损伤、灼伤、晒伤以及蚊虫叮咬、瘙痒、痱子等的治疗、该品种治疗范围广,奇效迅速明显,且其适应症均为常见疾患,可作为家庭常备药物,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利多卡因气雾剂存在乙醇浓度偏大、刺激性强、雾粒分布不合理、成膜时间长等缺陷,因此,仍需研究一种刺激性小、雾粒分布均匀以及成膜时间短的利多卡因气雾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本发明提供的气雾剂刺激性小、雾粒分布均匀、成膜时间短,还具有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晒伤修复等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4~1:8,所述抛射剂为丙丁烷、异丁烷、四氟乙烷、七氟丙烷或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中,气雾剂中的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较为重要,即抛射剂和药液的质量比很重要,两者的质量比过小会造成气雾剂的成膜性能较差,如成膜时间较长,成膜有较多气泡等。同时,共聚维酮的用量也对成膜性能有较大影响,共聚维酮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成膜中存在较多较大的气泡。发明人经过众多尝试之后发现,当气雾剂中的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4~1:8,同时在其他组分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共聚维酮的用量为10~30份时,制备得到的气雾剂的物化性能较好,成膜质量较高。
本发明以利多卡因、醋酸氯己定、苯扎溴铵为主药,辅以共聚维酮、异丙醇、乙酸乙酯、聚乙二醇为辅料,运用透皮吸收和缓释技术,以气雾剂给药的形式制成了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本发明提供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能够在创口处形成一层薄膜,可以很好的防止细菌的感染、加快血液凝固,达到止血和防止交叉感染的效果,并具有较好的透气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具有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晒伤修复等功效,经多家临床研究机构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气雾剂对轻度割伤、擦伤、软组织损伤、灼伤以及蚊虫叮咬、瘙痒、痱子等有显著疗效,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4~6,所述抛射剂为丙丁烷、异丁烷、四氟乙烷、七氟丙烷或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中,最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5,所述抛射剂为异丁烷。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抛射剂为四氟乙烷、七氟丙烷或异丁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最为优选的,所述抛射剂为异丁烷。
优选地,所述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4~6。更为优选地,所述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5。
上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利多卡因、醋酸氯己定、苯扎溴铵粉碎成微粉,将所述微粉加入到乙醇中,搅拌均匀备用;
S2:将共聚维酮、异丙醇、乙酸乙酯、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备用;
S3:将S1所得混合物与S2中的混合物混合,高速剪切搅拌,剪切混合物至呈微米级微乳溶液;
S4:将S3所得微乳溶液分装、封口、高压压入抛射剂、包装即得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
优选地,S3中所述微乳的粒径为5μm以下;更为优选地,所述气雾剂的微乳的粒径为2~3μm。微乳的粒径过大,会影响成膜效果,而粒径过小,微乳会随抛射剂气化至空气中,无法到达皮肤患处,起不到治疗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利多卡因、醋酸氯己定、苯扎溴铵为主药,辅以其它辅料,运用透皮吸收和缓释技术,以气雾剂给药的形式制成了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本发明提供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具有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晒伤修复等功效,并具有较好的成膜性能;经多家临床研究机构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气雾剂对轻度割伤、擦伤、软组织损伤、灼伤以及蚊虫叮咬、瘙痒、痱子等有显著疗效,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成膜照片;
图3为对照例1制备得到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成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原料、助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可从常规市场购买等商业途径得到的原料和助剂。
实施例1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4,所述抛射剂为异丁烷。
上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利多卡因、醋酸氯己定、苯扎溴铵粉碎成微粉,将所述微粉加入到乙醇中,搅拌均匀备用;
S2:将共聚维酮、异丙醇、乙酸乙酯、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备用;
S3:将S1所得混合物与S2中的混合物混合均匀,高速剪切搅拌,剪切混合物至呈微米级微乳溶液;
S4:将S3所得微乳溶液注入灌装容器后封口,并注入抛射剂、压盖即得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
在本实施例中,S3中所述微乳的粒径为5μm。
实施例2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6,所述抛射剂为异丁烷。
上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利多卡因、醋酸氯己定、苯扎溴铵粉碎成微粉,将所述微粉加入到乙醇中,搅拌均匀备用;
S2:将共聚维酮、异丙醇、乙酸乙酯、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备用;
S3:将S1所得混合物与S2中的混合物混合均匀,高速剪切搅拌,剪切混合物至呈微米级微乳溶液;
S4:将S3所得微乳溶液注入灌装容器后封口,并注入抛射剂、压盖即得即得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
在本实施例中,S3中的所述微乳的粒径为8μm。
实施例3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5,所述抛射剂为异丁烷。
上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利多卡因、醋酸氯己定、苯扎溴铵粉碎成微粉,将所述微粉加入到乙醇中,搅拌均匀备用;
S2:将共聚维酮、异丙醇、乙酸乙酯、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备用;
S3:将S1所得混合物与S2中的混合物混合均匀,高速剪切搅拌,剪切混合物至呈微米级微乳溶液;
S4:将S3所得微乳溶液注入灌装容器后封口,并注入抛射剂、压盖即得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
在本实施例中,S3中的所述微乳的粒径为3μm。
实施例4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7,所述抛射剂为异丁烷。
上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利多卡因、醋酸氯己定、苯扎溴铵粉碎成微粉,将所述微粉加入到乙醇中,搅拌均匀备用;
S2:将共聚维酮、异丙醇、乙酸乙酯、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备用;
S3:将S1所得混合物与S2中的混合物混合均匀,高速剪切搅拌,剪切混合物至呈微米级微乳溶液;
S4:将S3所得微乳溶液注入灌装容器后封口,并注入抛射剂、压盖即得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
在本实施例中,S3中的所述微乳的粒径为2μm。
实施例5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8,所述抛射剂为异丁烷。
上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利多卡因、醋酸氯己定、苯扎溴铵粉碎成微粉,将所述微粉加入到乙醇中,搅拌均匀备用;
S2:将共聚维酮、异丙醇、乙酸乙酯、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备用;
S3:将S1所得混合物与S2中的混合物混合均匀,高速剪切搅拌,剪切混合物至呈微米级微乳溶液;
S4:将S3所得微乳溶液注入灌装容器后封口,并注入抛射剂、压盖即得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
在本实施例中,S3中的所述微乳的粒径为2μm。
对照例1
除本对照例中的抛射剂选用丙丁烷之外,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中的其它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3,所述抛射剂为丙丁烷。
上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利多卡因、醋酸氯己定、苯扎溴铵粉碎成微粉,将所述微粉加入到乙醇中,搅拌均匀备用;
S2:将共聚维酮、异丙醇、乙酸乙酯、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备用;
S3:将S1所得混合物与S2中的混合物混合均匀,高速剪切搅拌,剪切混合物至呈微米级微乳溶液;
S4:将S3所得微乳溶液注入灌装容器后封口,并注入抛射剂、压盖即得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
在本实施例中,S3中所述微乳的粒径为5μm。
对照例2
除本对照例中的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2,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中的其它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2,所述抛射剂为异丁烷。
本对照例中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3
除本对照例中的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3,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中的其它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3,所述抛射剂为异丁烷。
本对照例中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4
除本对照例中的共聚维酮的用量为5份之外,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中的其它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4,所述抛射剂为异丁烷。
本对照例中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5
除本对照例中的共聚维酮的用量为90份之外,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中的其它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4,所述抛射剂为异丁烷。
本对照例中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试验例1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物化性能测试
对实施例1~5及对照例1~5制备得到的气雾剂的物化性能进行测试,具体为测试气雾剂的成膜性能,测试方法参看(WS1-(X-384)-2003Z)以及《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113气雾剂中的方法,测试结果如下表。
表1实施例1~5及对照例1~5制备得到的气雾剂的成膜性能测试
由上表1可知,本发明各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气雾剂具有较好的均匀度,成膜时间较短,相比之下对照例1~5制备得到的气雾剂的成膜时间较长,均匀度较长,不能满足标准的使用要求。由此可知,共聚维酮的用量以及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对气雾剂的成膜性能影响较大,共聚维酮用量过多或过少均会造成成膜的均匀度较差,而气相与液相的质量比过小则成膜时间较长。说明书附图2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气雾剂的成膜照片,由图2可知,气雾剂中无气泡,均匀度较好;图3为对照例1制备得到的气雾剂的成膜照片,由图3可知,以丙丁烷为抛射剂制备得到的气雾剂的均匀度较差,具有较多气泡。
试验例2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疗效评价
本试验例对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测试方法和试验结果如下。
以下试验的验证单位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共为各种创伤,慢性软组织疾患病人进行治疗,总例数为629人。疗效观察对象主要是门诊及急诊创伤外科住院病人,其中男性412人,女性217人,年龄最大79岁,最小3岁9个月,用药方法均为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抗炎消毒祛痱止痒外用,每天2~3次,病例选择随机,无统计学差异,并将急性损伤与慢性软组织疾患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一、治疗方法和分组
对各种创伤及慢性软组织疾患病人,均采用在距患处12~20厘米处喷至患处,每日3~4次,每次2~3次,在治疗过程中其中15例门诊病患者没有复诊,不包括在本文比较之中。
(1)观察指标:
1.病变部位疼病:按下列4级分度评价
0=无疼痛
1=轻度疼痛,可忍受,不影响睡眠和活动;
2=中度疼痛,影响睡眠和部分正常活动;
3=重度疼痛,呈持清性或剧痛,难以忍受,影响睡眠,活动严重受限。
2.关节活动功能“按下列4级分度评价
0=不受限
1=轻度受限,可从事正常活动;
2=中度受限,尚可从事正常活动;
3=明显受限,尚能自理,不能从事一般活动。
3.不良反应:
0=无不适;
1=轻微不适,未影响日常活动;
2=轻度不适,未影响日常活动;
3=中度不适,影响正常活动。
4.疗效评定: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不到30%;
慢效:临床症状和体征24小时以后得到改善;
速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几分钟只24小时内得到明显
改善、痊愈。
二、疗效观察结果:
表1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临床疗数结果
表2急性损伤与慢性软组织疾患疗效比较
以上观察结果与比较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
表3不良反应比较
经过上述临床疗效炎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具有止痛、止痒、止血、消炎等作用,用于一般损伤、割伤等皮肤浅表损伤及灼伤,昆虫咬伤等疗效甚佳。相比之下,本品对肩周炎,腱鞘炎,风湿病,腰腿痛等慢性软组织疾患,起效稍慢,效果较低。各种疾患进行对比观察,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证明具有可比性。临床疗效观察显示,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对各种急性损伤,速效率为53.2%,慢效率46%,无效1.3%,总有效率98.7%。对慢性软组织疾患者速效率为40.9%,慢效率50.6%,无效8.6%,总有效率91.4%。两组疗效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在疗效观察过程中,患者有5例出现轻微皮肤刺激,无皮肤潮红,皮疹,无致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仅为1.3%,且程度轻微,不需特殊处理,撤药率为0。
本发明提供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经验证止痛、止血、抗炎、杀菌作用突出,除可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外科开放性创伤的急救处理外,也可作为常规治疗用,比如痔疮术前术后治疗,神经性皮炎,手足癣,本发明提供的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Claims (10)

1.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利多卡因 10~20份;
醋酸氯己定 1~10份;
苯扎溴铵 0.1~3份;
共聚维酮 10~30份;
异丙醇 10~30份;
乙酸乙酯 5~10份;
聚乙二醇 30~40份;
乙醇 30~40份;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 4~8,所述抛射剂为丙丁烷、异丁烷、四氟乙烷、七氟丙烷或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利多卡因 10~20份;
醋酸氯己定 1~10份;
苯扎溴铵 0.1~3份;
共聚维酮 10~15份;
异丙醇 10~30份;
乙酸乙酯 6~8份;
聚乙二醇 32~38份;
乙醇 32~38份;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4~6,所述抛射剂为丙丁烷、异丁烷、四氟乙烷、七氟丙烷或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剂包括气相和液相,所述气相为抛射剂,所述液相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利多卡因 20份;
醋酸氯己定 5份;
苯扎溴铵 0.1份;
共聚维酮 15份;
异丙醇 10份;
乙酸乙酯 5份;
聚乙二醇 30份;
其中,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 5,所述抛射剂为异丁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射剂为四氟乙烷、七氟丙烷或异丁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射剂为异丁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4~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比为1:5。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利多卡因、醋酸氯己定、苯扎溴铵粉碎成微粉,将所述微粉加入到乙醇中,搅拌均匀备用;
S2:将共聚维酮、异丙醇、乙酸乙酯、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备用;
S3:将S1所得混合物与S2中的混合物混合均匀,高速剪切搅拌,剪切混合物至呈微米级微乳溶液;
S4:将S3所得微乳溶液注入灌装容器后封口,并注入抛射剂、压盖即得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微乳的粒径为5μ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微乳的粒径为2~3μm。
CN201610797692.6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377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7692.6A CN106377519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7692.6A CN106377519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7519A true CN106377519A (zh) 2017-02-08
CN106377519B CN106377519B (zh) 2019-08-13

Family

ID=57937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7692.6A Active CN106377519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7751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0451A (zh) * 2018-08-20 2018-12-18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小金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431998A (zh) * 2018-12-04 2019-03-08 山西瑞博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苯扎氯铵复方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72385A (zh) * 2021-02-26 2021-06-18 广东同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消炎镇痛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6519A (zh) * 2020-04-27 2021-11-12 成都一平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气雾剂的无菌生产方法
CN115212137A (zh) * 2022-08-01 2022-10-21 南京中敖日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醇类消毒凝胶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5766A (zh) * 2010-01-26 2010-07-28 江苏天际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多卡因氯己定气雾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5766A (zh) * 2010-01-26 2010-07-28 江苏天际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多卡因氯己定气雾剂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RKES等: "Anaphylaxis to the chlorhexidine component of Instillagelw:a case series",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
杨忠翠: "利多卡因氯己定气雾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察", 《中国误诊学杂志》 *
潘卫三主编: "《新药制剂技术》", 31 October 2004,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0451A (zh) * 2018-08-20 2018-12-18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小金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431998A (zh) * 2018-12-04 2019-03-08 山西瑞博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苯扎氯铵复方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6519A (zh) * 2020-04-27 2021-11-12 成都一平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气雾剂的无菌生产方法
CN112972385A (zh) * 2021-02-26 2021-06-18 广东同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消炎镇痛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12137A (zh) * 2022-08-01 2022-10-21 南京中敖日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醇类消毒凝胶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7519B (zh) 201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7519A (zh) 一种抗炎消毒祛痱止痒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EP2552487B1 (en) Thermogelling anaesthetic compositions
Ernst et al. Lidocaine adrenaline tetracaine gel versus tetracaine adrenaline cocaine gel for topical anesthesia in linear scalp and facial lacerations in children aged 5 to 17 years
Hou et al. Pingyangmycin sclerotherapy for infantile hemangiomas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s: an evaluation of 66 consecutive patients
KR102568036B1 (ko) 염증성 피부 질환 및 피부 병변을 치료하기 위한 산소첨가된 콜레스테롤 술페이트 (ocs) 의 용도
JPH02501739A (ja) ステロイドローション剤
JP2012509870A (ja) ペルフルオロカーボンゲル製剤
EP2895209B1 (en) Improved wound healing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microspheres
KR101642537B1 (ko) 푸시드산나트륨을 사용하고 생체중합체를 혼입한 약용 푸시드산 크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2379879B (zh) 一种含有利拉萘酯和糠酸莫米松的局部应用复方药物组合物
JPH01503146A (ja) 身体組織の治療方法および身体組織への医薬の投与方法
Evans A comparison of terbinafine (Lamisil®) 1% cream given for one week with clotrimazole (Canesten®) 1% cream given for four weeks, in the treatment of tinea pedis
KR101934767B1 (ko) 신규한 안과용 조성물 및 사용 방법
WO2017129108A1 (zh)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病的硅凝胶
Carneiro et al. Management of locally aggressive mandibular tumours using a gas combination cryosurgery
AU2015213569B2 (en) Topical formulations of Heparin
DE102007031397A1 (de) Verwendung von Deuteriumoxid zur Behandlung von Virus-basierten Erkrankungen der Haut
CN103735494B (zh) 治疗蚊虫叮咬的外用止痒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EP2883541B1 (en) Composition for topical use comprising hyaluronic acid
Yuen et al. Epinephrine hydrochloride: Summary Report
CN103961486A (zh) 一种利多卡因复方制剂及其气雾剂
Hernández et al. NEW REGENERATING AGENTS FOR OCULAR SURFACE: A NEUROTROPHIC KERATITIS CASE SERIES.
RU2558984C2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варикоцеле
CN113134085A (zh) 一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药物
TW201223535A (en) Ingredient extracted from Pouzolzia zeylanica (L.) Benn and anti-acne formula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