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4650A - 转子和具有该转子的电机 - Google Patents

转子和具有该转子的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4650A
CN106374650A CN201610581369.5A CN201610581369A CN106374650A CN 106374650 A CN106374650 A CN 106374650A CN 201610581369 A CN201610581369 A CN 201610581369A CN 106374650 A CN106374650 A CN 106374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core
rotor
tooth
insulator
guid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813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钟灿
李炳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374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4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4Ro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Variable reluctance rotors
    • H02K1/243Ro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Variable reluctance rotors of the claw-pol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4Ro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Variable reluctance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3/00DC commutator 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mechanical commutator; Universal AC/DC commutator motors
    • H02K23/52Motors acting also as generators, e.g. starting motors used as generators for ignition or l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7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rotors on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包括:第一转子芯;第二转子芯,布置在第一转子芯下方;第一绝缘体,耦接至第一转子芯;以及第二绝缘体,耦接至第二转子芯,其中:第一转子芯包括从其外周面突出的第一齿;所述第二转子芯包括从其外周面突出的第二齿;第一绝缘体包括被配置成包围第一齿的本体以及相对于第一转子芯的径向方向形成在本体外侧的第一外引导件;第二绝缘体包括被配置成包围第二齿的本体以及相对于第二转子芯的径向方向形成在本体外侧的第二外引导件;第一齿和第二齿设置在相对于圆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并且第一外引导件和第二外引导件被配置成彼此邻接,使得省略了用于填充喷嘴所插入的空间的单独的构件并且因此可以减少制造时间和制造工艺。

Description

转子和具有该转子的电机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7月2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15-0103176的优先权和权益,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全部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转子和具有该转子的电机。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车辆包括驱动发动机的起动电机以及使用发动机的旋转力产生电力的交流发电机。起动电机具有点火开关,该点火开关在车辆被起动时通过驾驶员的操作连接至电池的电源,通过连接,电力被供应到起动电机,并且车辆通过由起动电机产生的驱动力旋转的发动机而被起动。
相比之下,在由发动机的驱动力形成磁场的同时,连接至发动机的驱动单元的交流发电机产生交流(AC)电以使转子转动,并且因此使用整流器等给电池充电。
由于起动电机和交流发电机两者均被配置成定子-转子结构,起动电机和交流电机的结构彼此非常相似并且可以根据力或电力是否被施加而作为发电机或电机操作。
最近,正在积极研究具有单一结构的能够用作起动电机和交流发电机的带驱动起动发电机(BSG)。
同时,绕线转子同步电机是具有齿的电机,这些齿从转子芯的外周面突出并且线圈围绕齿卷绕。绕线转子同步电机不仅主要用作发电机,而且由于已经关注无稀土电机的研发,最近提出作为牵引电机的形式。
然而,电机必须增加其线圈数量或电流以增大其扭矩。然而,在BSG的情况下,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电机的扭矩增大是有限的,这是因为存在由于空间限制而对卷绕线圈的数量增加的限制并且存在由于电流限制而对电流增 大的限制。
另外,入口——喷嘴通过该入口插入到绕组空间中——形成在彼此相邻的转子的齿之间以执行卷绕,并且通过入口卷绕的线圈的可以从其偏离,并且因此空间应在卷绕之后用单独的构件封闭。因此,存在增加制造时间和制造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实施例涉及一种转子以及具有转子的电机,所述转子通过增大线圈的空间系数而能够具有增大的扭矩并且容易装配。
此外,实施例涉及一种转子以及具有转子的电机,所述转子通过去除封闭转子的齿之间的喷嘴入口的构件而能够具有减少的制造时间和制造工艺。
实施例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将清晰地理解实施例的其他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子,所述转子包括:第一转子芯,所述第一转子芯具有从其外周面突出的第一齿;第二转子芯,所述第二转子芯在堆叠并耦接至所述第一转子芯时相对于圆周方向布置在与所述第一齿不同的位置并且具有从第二转子芯的外周面突出的第二齿;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具有包围所述第一齿的本体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子芯的径向方向形成在所述本体外侧的第一外引导件;以及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具有包围所述第二齿的本体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子芯的径向方向形成在所述本体外侧的第二外引导件,其中,当第一转子芯和所述第二转子芯通过堆叠耦接至彼此时,所述第一外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外引导件形成为彼此邻接。
第一外引导件与第二外引导件之间的接触表面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参考线倾斜,所述参考线从所述第一转子芯和所述第二转子芯的旋转中心在径向方向上穿过接触表面。
在第一外引导件和第二外引导件之间的接触表面上,可以相对于参考线交替地形成凸起区域和凹陷区域,所述参考线从所述第一转子芯和所述第二转子芯的旋转中心在径向方向上穿过接触表面。
耦接突起可以形成在第一外引导件的面对所述第二外引导件的侧面上,并且所述耦接突起所插入的耦接槽可以形成在第二外引导的面对所述第一外 引导件的侧面上。
所述耦接突起可以沿着所述第一转子芯和所述第二转子芯的轴向方向形成并且可滑动地耦接至所述耦接槽。
所述第一齿可以包括突出超过所述第一转子芯的下表面的第一延伸部,并且所述第二齿可以包括突出超过所述第二转子芯的上表面的第二延伸部。
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均可以包括形成在内端部处的滑动边缘部分。
所述滑动边缘部分可以包括在高度方向上突出并设置的滑动突起,并且所述第一转子芯和所述第二转子芯均包括凹陷地形成在其外周面处并且在高度方向上设置的滑动凹槽。
所述滑动边缘部分可以包括在高度方向上凹陷地形成并设置的滑动凹槽,并且所述第一转子芯和所述第二转子芯均包括在其外周面处突出并且在高度方向上设置的滑动突起。
所述滑动突起或滑动凹槽可以相对于圆周方向布置在滑动边缘部分的中心。
所述滑动突起可以具有从其内侧朝向其外侧减小的宽度,并且所述滑动凹槽可以具有从其内侧朝向其外侧增大的宽度。
所述第一转子的滑动边缘部分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二转子芯的外周面对应的内周面,并且所述第二转子的滑动边缘部分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转子芯的外周面对应的内周面。
所述滑动突起或所述滑动凹槽可以形成在所述滑动边缘部分的内周面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定子和转子的电机,所述转子包括:第一转子芯,所述第一转子芯设置在所述定子中并且包括从其外周面突出的第一齿;第二转子芯,所述第二转子芯在堆叠并耦接至所述第一转子芯时相对于圆周方向布置在与所述第一齿不同的位置并且具有从所述第二转子芯的外周面突出的第二齿;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具有包围所述第一齿的本体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子芯的径向方向形成在所述本体外侧的第一外引导件;以及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具有包围所述第二齿的本体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子芯的径向方向形成在所述本体外侧的第二外引导件,其中,当第一转子芯和所述第二转子芯通过堆叠耦接至彼此时,所述第一外 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外引导件形成为彼此邻接,并且转轴耦接至所述转子。
第一外引导件和第二外引导件之间的接触表面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参考线倾斜,所述参考线在从所述第一转子芯和所述第二转子芯的旋转中心的径向方向上穿过接触表面。
在第一外引导件和第二外引导件之间的接触表面上,可以相对于参考线交替地形成凸起区域和凹陷区域,所述参考线在从所述第一转子芯和所述第二转子芯的旋转中心的径向方向上穿过接触表面。
耦接突起可以形成在第一外引导件的面对所述第二外引导件的侧面上,并且所述耦接突起所插入的耦接槽可以形成在第二外引导件的面对所述第一外引导件的侧面上。
所述耦接突起可以沿着所述第一转子芯和所述第二转子芯的轴向方向形成并且可滑动地耦接至所述耦接槽。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更加明白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机的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转子的视图;
图3是示出了第一转子芯和第二转子芯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的视图;
图5是示出了第一绝缘体的视图;
图6是示出了彼此邻接的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的视图;
图7是示出了封闭绕组空间的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的视图;
图8是图7的区域A的放大视图;
图9是示出了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第一修改例的视图;
图10是示出了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第二修改例的视图;
图11是示出了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第三修改例的视图;
图12是示出了第一延伸部的视图;
图13是示出了第一延伸部的仰视图;
图14是示出了第二延伸部的视图;
图15是示出了其中第一转子芯和第二转子芯耦接至彼此的转子的视图;
图16是示出了其中线圈围绕第一转子芯和第二转子芯中的每个卷绕的状态的视图;
图17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转子的视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转子的分解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转子的第一转子芯的视图;
图20是图18所示的转子的第二转子芯的视图;并且
图21是图18所示的转子的第三转子芯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结合附图将从示例性实施例和以下详细描述更加清楚本发明的目的、具体优点和新特征。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应当被理解为限于常用含义或字典中的含义,并且应当理解为具有相对于发明人适当定义术语的概念以便以最佳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原理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一致的含义和概念。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当确定相关已知的技术不必要地模糊本发明的要旨时,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于使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例如,第一元件可以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称为第一元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图1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电机的视图。
参照图1,电机可以包括壳体1中的定子30,定子30中包括转子10,并且线圈40可以围绕转子10卷绕。线圈40可以引起与定子30的电相互作用以使得转子10旋转或者通过旋转的转子10感生电力。
具体地讲,当电机作为起动电机操作时,转子10由施加的驱动电流旋转, 以使连接至转子10的转轴50的带轮(未示出)旋转,并且外部部件(发动机等)可以被操作。这里,在车辆的情况下,带轮可以连接至发动机的曲轴。
相反地,当电机作为交流发电机操作时,带轮(未示出)由发动机的操作旋转,以使转子10旋转,并且产生交流电(AC)。产生的交流电可以通过被转换成直流电(DC)而被供应到外部部件(电池等)。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转子的视图,并且图3是示出了第一转子芯和第二转子芯的视图。图2和图3仅清晰地示出了用于在概念上并且清晰理解本发明的主要特征部分。因此,预料到图示的多种修改,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必限于附图所示的具体形状。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实施例的转子10可以包括第一转子芯100和第二转子芯200。第一转子芯100和第二转子芯200通过在高度方向上互相堆叠而形成转子。第一转子芯100和第二转子芯200中的每个可以通过堆叠多个板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转子芯100被图示为耦接至第二转子芯200。
参照图3,第一转子芯100可以包括第一齿110。第一齿110在径向方向上从第一转子芯100的外周面突出。线圈围绕第一齿110卷绕,并且绝缘体可以安装在第一齿110上。这里,第一齿110可以以规则间距在芯本体120的圆周方向上布置成圆柱形状。转轴50所插入的孔130可以形成在芯本体120的中央。
第一齿110可以包括连接至芯本体120的臂型本体111以及形成在臂型本体111的前端处的封闭突起112。线圈围绕臂型本体111卷绕。如图3所示,全部四个第一齿110可以以规则间距布置。第一齿110的数量可以根据电机的极的数目而变化。
第二转子芯200可以包括第二齿210。第二齿210在径向方向上从第二转子芯200的外周面突出。另外,第二齿210可以以规则间距在芯本体220的圆周方向上布置成圆柱形状。转轴50所插入的孔230可以形成在芯本体220的中央。
第二齿210具有与第一齿110的形状相同的形状。第二齿210可以包括连接至芯本体220的臂型本体211以及形成在臂型本体211的前端处的封闭突起212。如图3所示,全部四个第二齿210可以以规则间距布置。第二齿210的数量可以根据电机的极的数目而变化。
第一转子芯100和第二转子芯200布置成使得第一转子芯100布置在比第二转子芯200高的水平,并且第二转子芯200布置在相对于轴中心比第一转子芯100低的水平,并且因此各个齿110和210可以以互补状态彼此堆叠并耦接。
同时,第一绝缘体300可以安装在第一齿110上以供绝缘。此外,第二绝缘体400也可以安装在第二齿210上以供绝缘。
第一绝缘体300和第二绝缘体400用于绝缘,以使得围绕第一齿110和第二齿210卷绕的线圈不与转子10导通。第一绝缘体300和第二绝缘体400可以由树脂材料形成。
图4是示出了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的视图,并且图5是示出了第一绝缘体的视图。
参照图4和图5,第一绝缘体300可以包括本体310、外引导件320和内引导件330。
本体310包围第一转子芯100。线圈可以围绕本体310卷绕。外引导件320可以设置在本体310外侧。另外,内引导件330可以设置在本体310内侧。这里,“外侧”指的是相对于本体310在从第一转子芯100的旋转中心的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并且“内侧”指的是相对于本体310在从第二转子芯100的旋转中心的径向方向上的内侧。
外引导件320用于包围第一齿110的端部。
第二绝缘体400的构造与第一绝缘体300的构造相同。第二绝缘体300也可以包括外引导件420。
图6是示出了彼此邻接的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的视图,并且图7是示出了封闭绕组空间的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的视图。
参照图6,第一绝缘体300的外引导件320和第二绝缘体400的外引导件420可以形成为彼此邻接。当相邻的外引导件320和420彼此邻接时,如图7所示,绕组空间S1被封闭。
最初,需要确保在相邻的绝缘体的外引导件之间的空间。这是因为需要空间以用于将执行卷绕的喷嘴插入到绕组空间S1中。该空间被配置成之后被单独的盖构件填充,并且通过根据转子的旋转的离心力而防止线圈偏离到绕组空间S1外侧。然而,单独的盖构件必须组装并且因此存在显著增加用于生 产产品的时间和成本的问题。
因此,根据实施例,在转子和具有转子的电机中省略了单独的盖构件,并且相邻的绝缘体的外引导件320和420被配置成以防止线圈偏离到绕组空间S1外侧的方式彼此邻接。
这是因为在卷绕任务期间不必确保喷嘴所插入的空间,因为单独地执行第一转子芯100的卷绕任务和第二转子芯200的卷绕任务。
图8是图7的区域A的放大视图。
同时,参照图8,第一绝缘体300的外引导件320和第二绝缘体400的外引导件420的侧面彼此邻接。这里,第一绝缘体300的外引导件320的侧面处可以形成有凸起区域500。第二绝缘体400的外引导件420的侧面处可以形成与凸起区域500相对应的凹陷区域600。
凸起区域500指的是相对于虚拟参考线CL凸起地突出的部分,所述虚拟参考线在从第一转子芯100或第二转子芯200的旋转中心的径向方向上穿过第一绝缘体300与第二绝缘体400之间的接触表面,并且凹陷区域600指的是相对于参考线CL凹陷地突出的部分。
作为凸起区域500的示例,可以设置耦接突起500。此外,耦接槽600可以设置为凹陷区域600。
耦接突起500可以具有形成在其端部处的锁定台阶结构,并且耦接槽600也可以形成为与耦接突起500的锁定台阶结构相对应。耦接突起500在第一转子芯100耦接至第二转子芯200时通过在其中滑动而耦接至耦接槽600。
通过耦接突起500与耦接槽600之间的互锁,绕组空间S1被封闭,并且提高了相邻的外引导件320和420之间的耦接性能。
图9是示出了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第一修改例的视图。
参照图9,作为凸起区域500的另一个示例,第一绝缘体300的侧面可以相对于参考线CL凸起地形成为弯曲形状。此外,凹陷区域600可以凹陷地形成为与凸起区域500对应的弯曲形状。
图10是示出了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第二修改例的视图。
参照图10,作为凸起区域500和凹陷区域600的又另一个示例,可以交 替地形成相对于参考线CL凸起地形成为弯曲形状的区域以及凹陷地形成为弯曲形状的区域。
图11是示出了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第三修改例的视图。
参照图11,第一绝缘体300与第二绝缘体400之间的接触表面700可以形成为倾斜的。也就是说,外引导件320和420的侧面可以倾斜地设置,以使得接触表面700与参考线CL形成预定角度。
图12是示出了第一延伸部的视图,并且图13是示出了第一延伸部的仰视图。
参照图3、图12和图13,第一齿110的高度h2形成为以柱形形状大于芯本体120的高度h1。这里,“高度”基于电机的轴向方向。例如,第一齿110可以包括向下突出超过芯本体120的第一延伸部113。第一延伸部113是下述部分,第一齿110从所述部分延伸并且第二齿210的芯本体220耦接至所述部分。
第一延伸部113可以包括滑动边缘部分113a,该滑动边缘部分具有与第二转子芯200的芯本体220的外周面对齐的弯曲内周面。滑动边缘部分113a的内周面可滑动地与芯本体220的外周面相接触。
同时,滑动突起113b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形成在滑动边缘部分113a的内周面处。滑动突起113b插入到形成在第二转子芯200的芯本体220中的滑动凹槽121中,以使得第一转子芯100和第二转子芯200可以耦接至彼此。
滑动凹槽121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形成在第一延伸部113的芯本体120的外周面中。
图14是示出了第二延伸部的视图。
参照图14,第二齿210的高度h4形成为大于芯本体的高度h3。例如,第二齿210可以包括向上突出超过芯本体220的第二延伸部213。第二延伸部213是下述部分,第二齿210从所述部分延伸并且第一齿110的芯本体120耦接至所述部分。
参照图3和图14,第二延伸部213可以包括滑动边缘部分213a,该滑动边缘部分具有与第一转子芯100的柱形芯本体120的外周面对齐的弯曲内周面。滑动边缘部分213a的内周面可滑动地与第一齿110的芯本体120的外周 面相接触。
图15是示出了其中第一转子芯和第二转子芯耦接至彼此的转子的视图。
同时,参照图15,滑动突起213b可以在轴向方向上从滑动边缘部分213a的内周面形成。滑动突起213b插入到形成在第一转子芯100的柱形芯本体120中的滑动凹槽121中,以使得第一转子芯100和第二转子芯200可以耦接至彼此。
滑动凹槽221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形成在第二延伸部213的芯本体220的外周面中。
参照图3和图15,第一转子芯100和第二转子芯200耦接,以形成转子10,以使得第一齿110和第二齿210相对于圆周方向交替地设置。为此,当第一转子芯100和第二转子芯200耦接至彼此时,第一齿110和第二齿210可以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设置。
如图15所示,可以相对于在径向方向上穿过滑动边缘部分213a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参考线H形成第二齿210的滑动突起213b。尽管图未示出,也可以相对于在径向上穿过滑动边缘部分113a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参考线形成第一齿110的滑动突起113b。
滑动突起213a和213b可以形成为使得其宽度从稍端部到根部减小,并且可以形成为使得相对于径向方向在第一转子芯100与第二转子芯200之间产生相互的结合力。
图16是示出了其中线圈围绕第一转子芯和第二转子芯中的每个卷绕的状态的视图。
如图16所示,第一转子芯100和第二转子芯200可以在线圈围绕所述第一转子芯100和第二转子芯200卷绕之后彼此组装。因为与存在一个转子芯时相比而言,卷绕有线圈的齿之间的间隙更宽,所以可以显著增大线圈的空间系数。另外,可以更容易地执行卷绕线圈的任务。
特别地,由于单独地执行第一转子芯100的卷绕任务和第二转子芯200的卷绕任务,所以在卷绕任务期间不必确保喷嘴所插入的空间。
图17是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转子的视图,并且图18是示出了图17所示的转子的分解图。
参照图17和图18,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转子10可以包括三个转子芯810、 820和830。
转子芯810、820和830可以分别形成有两个齿811、两个齿821和两个齿831。齿811、821和831中的每个可以相对于圆周方向交替地设置,并且三个转子芯810、820可以彼此堆叠并耦接成具有同心轴。具有与如上所述的齿110和210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各个齿811、821和831是线圈围绕其卷绕的部分。
图19是示出了图18所示的转子的第一转子芯的视图,图20是示出了图18所示的转子的第二转子芯的视图,并且图21是示出了图18所示的转子的第三转子芯的视图。
参照图19至图21,第一转子芯810指的是设置在三个转子芯顶部的转子芯。第一转子芯810的第一齿811的高度h6形成为大于芯本体812的高度h5。具体地讲,第一齿811包括第一延伸部813。第一延伸部813可以形成为向下较长,以使得第一延伸部813可以与第二转子芯820的芯本体822的外周面以及第三转子芯830的芯本体832的外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转子芯820和第三转子芯830设置在第一转子芯810下方。
例如,第一齿811的高度h6可以形成为与转子10的整体高度对应。
参考图20,第二转子芯820指的是设置在三个转子芯中间的转子芯。第二转子芯820的第二齿821的高度h8形成为大于芯本体822的高度h7。具体地讲,第二齿821可以包括第二延伸部823。第二延伸部823可以形成为向下且向上很长,以使得第二延伸部823可以在向上方向上与第一转子芯810的芯本体822的外周面接触,并且在向下方向上与第三转子芯830的芯本体822的外周面接触。例如,第二齿821的高度h8可以形成为与转子10的整体高度相对应。
参考图21,第三转子芯830指的是设置在三个转子芯的底部的转子芯。第三转子芯830的第三齿831的高度h10形成为大于芯本体832的高度h9。具体地讲,第三齿831可以形成为向上很长,以使得第三延伸部833可以与第二转子芯820的芯本体832的外周面接触并且与第一转子芯810的芯本体832的外周面接触,所述第二转子芯820和第一转子芯810设置在第三转子芯830上方。例如,第三齿831的高度h10可以形成为与转子10的整体高度对应。
转子芯810、820和830的芯本体812、822和832的各个高度h5、h7和h9可以形成为相同。
根据实施例,由于针对多个转子芯的每个单独地执行卷绕任务,所以绝缘体的外引导件封闭绕组空间,以使得线圈不会从绕组空间偏离,而不必确保用于卷绕任务的喷嘴所插入的空间,从而使得可以省略用于填充喷嘴所插入到的空间的单独构件,并且因此可以减少制造时间和制造工艺。
此外,根据实施例,不同于线圈围绕其卷绕的齿一体地形成的转子,线圈可以围绕分开的齿卷绕,其中,确保相对宽的绕组空间,从而使得线圈的空间系数增大并且卷绕任务变得容易。
上面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子以及具有该转子的电机。
以上描述仅仅是描述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示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变化、修改和替换。因此,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应当仅在描述性的意义上考虑,而不是用于限制技术范围。这些实施例和附图不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书解释,并且包含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等同形式。
<附图标记描述>
10:转子
50:转轴
100,810:第一转子芯
110,811:第一齿
111,211:臂型本体
112,212:封闭突起
113,813:第一延伸部
113a,213a:滑动边缘部分
113B:滑动突起
120,220,812,822,832:芯本体
121,221:滑动凹槽
200,820:第二转子芯
210,821:第二齿
213,823:第二延伸部
300:第一绝缘体
310:本体
320,420:外引导件
330:内引导件
400:第二绝缘体
500:凸起区域
600:凹陷区域
830:第三转子芯
831:第三齿
833:第三延伸部。

Claims (10)

1.一种转子,包括:
第一转子芯;
第二转子芯,所述第二转子芯布置在所述第一转子芯下方;
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耦接至所述第一转子芯;以及
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耦接至所述第二转子芯,其中:
所述第一转子芯包括从所述第一转子芯的外周面突出的第一齿;
所述第二转子芯包括从所述第二转子芯的外周面突出的第二齿;
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被配置成包围所述第一齿的本体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子芯的径向方向形成在所述本体外侧的第一外引导件;
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被配置成包围所述第二齿的本体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子芯的径向方向形成在所述本体外侧的第二外引导件;
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设置在相对于圆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并且
所述第一外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外引导件被配置成彼此邻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第一外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外引导件之间的接触表面形成为倾斜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第一外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外引导件之间的接触表面包括凸起区域和凹陷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其中:
耦接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一外引导件的面对所述第二外引导件的侧面上,并且所述耦接突起所插入的耦接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外引导件的面对所述第一外引导件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耦接突起沿着所述第一转子芯和所述第二转子芯的轴向方向形成,以可滑动地耦接至所述耦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第一齿包括向下突出超过所述第一转子芯的下表面的第一延伸部,并且所述第二齿包括向上突出超过所述第二转子芯的上表面的第二延伸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均包括形成在其内端部处的滑动边缘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滑动边缘部分包括在高度方向上突出并设置的滑动突起,并且所述第一转子芯和所述第二转子芯均包括凹陷地形成在其外周面处并且在高度方向上布置的滑动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滑动边缘部分包括在高度方向上凹陷地形成并设置的滑动凹槽,并且所述第一转子芯和所述第二转子芯均包括在其外周面处突出并且在高度方向上布置的滑动突起。
10.一种电机,包括:
转轴;
转子,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子;以及
布置在所述转子外侧的定子,其中,所述转子包括:
第一转子芯;
第二转子芯,所述第二转子芯布置在所述第一转子芯下方;
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耦接至所述第一转子芯;以及
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耦接至所述第二转子芯,其中:
所述第一转子芯包括从所述第一转子芯的外周面突出的第一齿;
所述第二转子芯包括从所述第二转子芯的外周面突出的第二齿;
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被配置成包围所述第一齿的本体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子芯的径向方向形成在所述本体外侧的第一外引导件;
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被配置成包围所述第二齿的本体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子芯的径向方向形成在所述本体外侧的第二外引导件;
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设置在相对于圆周方向的不同位置处;并且
所述第一外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外引导件被配置成彼此邻接。
CN201610581369.5A 2015-07-21 2016-07-21 转子和具有该转子的电机 Pending CN1063746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03176 2015-07-21
KR1020150103176A KR102452160B1 (ko) 2015-07-21 2015-07-21 로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4650A true CN106374650A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37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81369.5A Pending CN106374650A (zh) 2015-07-21 2016-07-21 转子和具有该转子的电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530202B2 (zh)
KR (1) KR102452160B1 (zh)
CN (1) CN10637465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5844A (zh) * 2018-08-08 2021-03-3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转子及具有该转子的电机
CN112703659A (zh) * 2018-09-18 2021-04-2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马达
CN114793027A (zh) * 2022-06-21 2022-07-26 宁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拉式绕线的转子铁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52160B1 (ko) * 2015-07-21 2022-10-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로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IT201800020491A1 (it) * 2018-12-20 2020-06-20 Eldor Corp Spa Rotore per una macchina elettrica e metodo di realizzazione di detto rotor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69444A (ja) * 1981-10-20 1983-04-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突極形回転子
US20030006663A1 (en) * 2001-07-06 2003-01-09 Chun-Pu Hsu Structure of stator wire groove seat having annularly closed stable device
US20040113511A1 (en) * 2001-01-18 2004-06-17 Ralf Schmidt Component for the rotor or stator of an electrical machine
US20040164639A1 (en) * 2003-02-26 2004-08-26 Asmo Co., Ltd. Core having axially assembled core sub-parts an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member having the same
US20050206264A1 (en) * 2004-01-13 2005-09-22 Toshio Yamamoto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rma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otor, and armature
CN1774849A (zh) * 2004-03-03 2006-05-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用电枢铁心
US20140015349A1 (en) * 2012-07-11 2014-01-16 Remy Technologies, Llc Interlocking coil isolators for resin retention in a segmented stator assembly
US20140159540A1 (en) * 2012-12-12 2014-06-12 Hyundai Motor Company Bobin and rotor of wound rotor synchronous motor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06717A1 (de) * 2001-01-18 2002-08-14 Bosch Gmbh Robert Bauelement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JP2004260935A (ja) * 2003-02-26 2004-09-16 Asmo Co Ltd 回転電機のコア
JP2004260936A (ja) 2003-02-26 2004-09-16 Asmo Co Ltd 回転電機のコア及び回転電機部材
JP2006148996A (ja) 2004-11-16 2006-06-08 Asmo Co Ltd 回転電機の巻線方法、回転電機のコア、及び回転電機
KR101558349B1 (ko) * 2013-05-20 2015-10-08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구동모터의 회전자
KR102452160B1 (ko) * 2015-07-21 2022-10-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로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69444A (ja) * 1981-10-20 1983-04-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突極形回転子
US20040113511A1 (en) * 2001-01-18 2004-06-17 Ralf Schmidt Component for the rotor or stator of an electrical machine
US20030006663A1 (en) * 2001-07-06 2003-01-09 Chun-Pu Hsu Structure of stator wire groove seat having annularly closed stable device
US20040164639A1 (en) * 2003-02-26 2004-08-26 Asmo Co., Ltd. Core having axially assembled core sub-parts an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member having the same
US20050206264A1 (en) * 2004-01-13 2005-09-22 Toshio Yamamoto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rma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otor, and armature
CN1774849A (zh) * 2004-03-03 2006-05-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用电枢铁心
US20140015349A1 (en) * 2012-07-11 2014-01-16 Remy Technologies, Llc Interlocking coil isolators for resin retention in a segmented stator assembly
US20140159540A1 (en) * 2012-12-12 2014-06-12 Hyundai Motor Company Bobin and rotor of wound rotor synchronous motor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5844A (zh) * 2018-08-08 2021-03-3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转子及具有该转子的电机
CN112703659A (zh) * 2018-09-18 2021-04-2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马达
CN112703659B (zh) * 2018-09-18 2024-02-1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马达
CN114793027A (zh) * 2022-06-21 2022-07-26 宁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拉式绕线的转子铁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25908A1 (en) 2017-01-26
KR20170011143A (ko) 2017-02-02
US20200112208A1 (en) 2020-04-09
KR102452160B1 (ko) 2022-10-11
US10530202B2 (en) 2020-01-07
US10951077B2 (en)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4650A (zh) 转子和具有该转子的电机
CN102957229B (zh) 电机的定子
CN105048754B (zh) 无刷电机
CN106104980B (zh) 电机的电磁结构
CN103248186B (zh) 可发电马达
CN107251373B (zh) 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用绝缘件
CN108370185B (zh) 定子和旋转电机
CN108702055B (zh) 马达
EP3116101B1 (en) Armature core, armature, and electric motor
CN106208530A (zh) 马达
CN106374651A (zh) 转子和具有该转子的电机
EP3089325B1 (en) Rotor and motor having the same
CN109964393A (zh) 同步磁阻旋转电机
CN104242586B (zh) 电枢及电枢的制造方法
US10868449B2 (en) Rotor and motor comprising same
US9209672B2 (en) Electric motor
CN209217811U (zh) 电机
JP6926893B2 (ja) 回転電機
US20120176006A1 (en)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integrated resolver
CN109687607A (zh) 电机
CN110168864A (zh) 旋转电机
CN107565781A (zh) 洗衣机
CN110447159A (zh) 端板、设有该端板的马达的转子以及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