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69808A - 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69808A
CN106369808A CN201611034969.6A CN201611034969A CN106369808A CN 106369808 A CN106369808 A CN 106369808A CN 201611034969 A CN201611034969 A CN 201611034969A CN 106369808 A CN106369808 A CN 106369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separator
fired water
type gas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349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茂虎
李伟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349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698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69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98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0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 F24H1/12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in which the water is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 F24H1/124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in which the water is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using fluid fu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05Detail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2Casings; Cover lids; Ornamental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ousings, Intake/Discharge, And Installation Of Fluid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用于连接进风管的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燃烧器;能驱动空气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向所述燃烧器的风机;在所述第一开口至燃烧器的流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能至少部分将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入的空气与预设部件相隔离。本发明提供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能够避免进入壳体的空气在进入燃烧器参与燃烧前被过度预热,从而可以提高壳体内部电子元件使用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整机运行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装置通常以燃气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加热方式将能量传递到流经热交换器的冷水中以达到制备热水的目的的一种燃气具,其具体形式包括壁挂炉、燃气热水器等。一般的燃气热水装置主要包括:壳体、燃烧器、换热器、风机以及检测风机运转情况的检测元件等电子元件。
燃气热水装置在使用时,当点燃燃气进行燃烧后,产生的火焰在对换热器中的水加热的同时会产生高温烟气。该高温烟气需要通过壳体与室外连通的烟气通道排出。在排放该高温烟气时,接触该高温烟气的部件通常温度都比较高,有的可能在100至200摄氏度之间。此时,如果进入壳体用于和燃气进行混合的空气接触上述高温部件时,与上述高温部件进行热交换后其温度也被升高。而由于该进入壳体的空气在流动至壳体内的燃烧器位置的过程中,通常会经过对温度比较敏感的电子元件。上述电子元件长期受到高温空气的影响,会大大降低使用的可靠性,甚至是大大缩短使用寿命;当然,相应的,整机运行的稳定性也会降低,故障率会相应增高,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能够避免进入壳体的空气在进入燃烧器参与燃烧前被过度预热,从而可以提高壳体内部电子元件使用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整机运行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包括:
壳体;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用于连接进风管的第一开口;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燃烧器;
能驱动空气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向所述燃烧器的风机;
在所述第一开口至燃烧器的流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能至少部分将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入的空气与高温部件相隔离。
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进风管至少部分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所述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进风管部分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中穿设所述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进风管部分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部件为高温部件,所述高温部件为与高温烟气接触的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燃气热水装置的第一开口至排气管形成有气流通道,沿着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流动方向,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燃烧器的下游;所述第一隔离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与风机之间,
所述高温部件为所述风机的蜗壳,所述第一隔离件能使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的空气至少部分不与所述风机的蜗壳相接触。
进一步的,还包括换热器、集烟罩,所述风机、燃烧器、换热器、集烟罩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隔离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与集烟罩之间;
所述高温部件为用于汇集烟气的集烟罩,所述第一隔离件能使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的空气至少部分不与所述集烟罩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与所述进风管在预定位置相套接,所述预定位置为所述进风管和所述排气管与墙体配合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转子,以及为所述转子提供转动动力的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蜗壳外部,所述第一隔离件设置在所述电机与所述蜗壳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相背对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围设在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顶壁上,所述第一隔离件设置在第一开口的下方以将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入的空气导离所述预设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离件为隔离板,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
所述第一表面为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预设部件相对;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的空气向下流动至第一表面时,沿着所述第一表面向远离所述预设部件的方向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离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至所述预设部件之间的气流通道上,且所述第一隔离件以预设距离罩设在所述预设部件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二隔离件设置在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所述第二隔离件与其相对的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预定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离件与第二隔离件为一体或分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相背对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围设在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顶壁上,所述第二隔离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壁上,另一端向着远离所述顶壁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离件面对所述壳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隔离件。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通过在所述进风口至燃烧器的流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能至少部分将从所述进风口流入的空气与预设部件相隔离,即使用时,通过所述第一隔离件能够有效减缓从所述进风口流入的空气与温度较高的预设部件进行换热,避免进入壳体的空气在进入燃烧器参与燃烧前被过度预热,从而可以提高壳体内部电子元件使用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整机运行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能够避免进入壳体的空气在进入燃烧器参与燃烧前被过度加热,从而可以提高壳体内部电子元件使用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整机运行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可以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用于连接进风管的第一开口1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燃烧器2;能驱动空气从所述第一开口11流向所述燃烧器2的风机;在所述第一开口11至燃烧器2的流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隔离件5,所述第一隔离件5能至少部分将从所述第一开口11流入的空气与预设部件相隔离。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通过在所述第一开口11至燃烧器2的流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隔离件5,所述第一隔离件5能至少部分将从所述第一开口11流入的空气与预设部件相隔离,即使用时,通过所述第一隔离件5能够有效减缓从所述第一开口11流入的空气与温度较高的预设部件进行换热,避免进入壳体1的空气在进入燃烧器2参与燃烧前被过度加热,从而可以提高壳体1内部电子元件使用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整机运行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为所述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的外壳。所述壳体1的具体形状可以为中空的箱体形状,在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各个部件。具体的,所述壳体1的形状、尺寸、结构等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景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1,所述第一开口11上可以设置进风管13,室外空气通过所述进风管13进入所述壳体1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第二开口12,所述第二开口12上可以设有排气管14,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所述排气管14排出。其中,所述第一开口11与所述第二开口12可以同心设置也可以分布在壳体1不同的位置处,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器2用于将燃气和空气以进行混合并燃烧。当点火后,燃气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可以用于对换热器3中的水流进行加热。具体的,所述燃烧器2的结构、形式等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景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用于提供气流流动的驱动力。具体的,所述风机本身的结构及其设置位置和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景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例如,当所述燃气热水装置采用上抽风结构时,所述风机开启后,能够在所述壳体1内形成负压,从而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壳体1内,另外,也可以用于将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排出壳体1外。当所述燃气热水装置采用下鼓风结构时,所述风机开启后,能够在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壳体1的同时,将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排气管14吹送出壳体1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部件可以为高温部件,具体的为能与高温烟气接触的部件。在燃气热水装置中,所述预设部件可以为当燃烧器2工作后与高温烟气相接触从而导致温度较高的高温部件,并且所述预设部件本身设置在能够与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换热的位置上。具体的,所述预设部件可以根据具体燃气热水装置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可以随着壳体1内部的布置、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的位置以及燃气热水装置的工作方式(包括上抽风、下鼓风等)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例如,当所述燃气热水装置为上抽风的方式且风机、换热器3、燃烧器2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时,所述预设部件可以为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的所述风机的蜗壳4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件5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11至燃烧器2的流体通道上,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开口11流入的空气与温度较高的预设部件进行隔离,防止从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与所述预设部件过度换热,从而达到较高的温度,以影响壳体1内部电子元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具体的,所述第一隔离件5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根据壳体1内部的构造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例如,所述第一隔离件5可以为由耐高温材料制作的挡板,其挡设在所述第一开口11与风机的蜗壳41之间。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燃气热水装置,通过在所述第一开口11至燃烧器2的流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隔离件5,所述第一隔离件5能至少部分将从所述第一开口11流入的空气与预设部件相隔离,即使用时,通过所述第一隔离件5能够有效减缓从所述第一开口11流入的空气与温度较高的预设部件进行换热,避免进入壳体1的空气在进入燃烧器2参与燃烧前被过度预热,从而可以提高壳体1内部电子元件使用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整机运行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气热水装置为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气热水装置可以为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从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空气取自与室外,同时燃烧产生的烟气也排向室外,整体上壳体1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外壳。所述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由于壳体1与室内相对隔离,既不会消耗室内空气,也不会污染室内空气,因此,无论从使用的舒适性还是安全性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具体的,所述燃气热水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11连接的进风管13和与所述第二开口12连接的排气管14,所述进风管13与所述排气管14至少部分相套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11出可以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管13,在所述第二开口12处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14。所述进风管13与所述排气管14至少部分相套接。例如,所述进风管13可以套接在所述排气管14的外部。当所述进风管13与所述排气管14至少部分套接时,从所述排气管14排出的高温烟气能够对进入所述进风管13进入的空气进行预热。在夏天,一般外界的空气基础温度较高,当温度较高的空气进入进风管13时,从所述排气管14排出的高温烟气能够对进入所述进风管13进入的空气进行一定程度的预热,预热后的空气在所述第一隔离件5的隔离作用下,能够避免所述预热后的空气被壳体1内温度较高的部件进一步加热,进而能够避免空气达到较高温度,流经控制器8等电子元件时造成不良影响。在冬天,外界温度比较低,通过所述进风管13与排气管14套接的方式,从所述排气管14排出的高温烟气能够对进入所述进风管13进入的空气进行预热,适当提高进气温度,可以使得进入的空气与室内的壳体1的温度接近或者略高,从而避免在所述壳体1上产生冷凝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衡式热水装置通过壳体1与配套进气管、排气管14一起能组成一个与室内空气隔离的密封系统。热水器使用时,燃烧所需空气全部取自室外,再通过管道向室外排出,全过程完全不消耗室内空气,也不会造成烟气污染室内环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管13与所述排气管14可以至少在与墙体配合的位置相套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管13可以与所述排气管14在与墙体配合的位置相套接,此时,墙体上只需开设一个孔便可将所述进风管13、排气管14伸出室外。不仅能够节约安装成本,且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对墙体的破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气热水装置还包括换热器3,所述燃烧器2、换热器3、风机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隔离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11与风机之间;所述预设部件为所述风机的蜗壳41,所述第一隔离件5能使从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至少部分不与所述风机的蜗壳41相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3中流通有待加热的水,其一端与进水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端相连通。具体的,所述换热器3的形状和构造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气热水装置可以采用上抽风的方式。例如,所述燃烧器2、换热器3、风机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此时,所述燃气热水装置的第一开口11至第二开口12形成气流通道。具体的,该气流通道可以为从其壳体1的第一开口11至燃烧器2、换热器3、风机和第二开口12形成的气体通路。沿着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流动方向,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燃烧器2的下游。其中,用于检测风机运转情况的检测元件等电子元件可以位于所述燃烧器2的下部。
当然,形成气体通道的顺序并不限于上述描述,气体通道还可以为从第一开口11至风机、燃烧器2、换热器3和第二开口12形成的气体通路。当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达到的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当所述燃气热水装置工作后,燃烧器2处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所述风机抽至第二开口12并向外排出。由于所述风机的蜗壳41与高温烟气相接触,因此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其本身的温度也非常高。而所述风机的蜗壳41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位置,能够与从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进行换热。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部件可以为所述风机的蜗壳4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件5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11与风机之间。利用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11与风机之间的所述第一隔离件5,可以对从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进行阻挡,使其能至少部分不与所述风机的蜗壳41相接触,从而有效减缓从所述第一开口11流入的空气与温度较高的风机的蜗壳41进行换热。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蜗壳41内的转子,以及为所述转子提供转动动力的电机42;所述电机42设置在所述蜗壳41外部,所述第一隔离件5设置在所述电机42与所述蜗壳41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蜗壳41内的转子,以及为所述转子提供转动动力的电机42。具体的,所述转子可以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电机42连接。当所述电机42通电后,其可以带动所述转子转动。在所述转子转动下,所述壳体1内能够形成负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42可以设置在所述蜗壳41的外部,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的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隔离件5可以设置在所述电机42与所述蜗壳41之间。当所述燃气热水装置开启工作时,所述风机的转子在电机42的带动下转动,将第一开口11处的空气吸入壳体1内。从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可以首先与所述电机42相接触,从而对所述电机42进行降温。
一般的,当电机42运行一段时间后,其自身会发热;另外由于其靠近高温的蜗壳41,因此不可避免的受蜗壳41热辐射的影响,所述电机42的温度也会相对较高。可见,从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的温度会低于所述电机42的温度,且随着所述电机42的持续运行,所述电机42与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的温差会越来越大。而当所述第一隔离件5设置在所述电机42与所述蜗壳41之间后,一方面能够大大减缓电机42受到蜗壳41的热辐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从第一开口11进入的温度较低的空气对所述电机42进行降温。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气热水装置还可以包括换热器3、集烟罩6。所述风机、燃烧器2、换热器3、集烟罩6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隔离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11与集烟罩6之间;所述预设部件为用于汇集烟气的集烟罩6,所述第一隔离件5能使从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至少部分不与所述集烟罩6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3中流通有待加热的水,其一端与进水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端相连通。具体的,所述换热器3的形状和构造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集烟罩6用于汇集所述燃烧器2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具体的,所述燃气热水装置可以采用下鼓风的方式。例如,所述风机、燃烧器2、换热器3、集烟罩6沿着自下而上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靠近所述集烟罩6位置的第一开口11设置有排气管和进风管,所述第一开口11中穿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进风管至少部分套接。此时,所述燃气热水装置的第一开口11至排气管形成气流通道。具体的,该气流通道可以为从壳体1的第一开口11至风机、燃烧器2、换热器3、集烟罩6和排气管的气体通路。沿着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流动方向,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燃烧器2的上游。
当所述燃气热水装置工作后,燃烧器2处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所述风机产生的气流的推动下向上流动,流经换热器3,在所述集烟罩6出进行汇合,然后从第二开口12处向外排出。由于所述集烟罩6与高温烟气接触,因此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其本身的温度也非常高。而所述集烟罩6能够与从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进行换热,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部件可以为所述集烟罩6。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件5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11与集烟罩6之间。利用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11与集烟罩6之间的所述第一隔离件5,可以对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进行阻挡,使其能至少部分不予所述集烟罩6相接触,从而有效减缓从所述第一开口11流入的空气与温度较高的集烟罩6进行换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包括相背对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围设在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第一开口11设置在所述顶壁上,所述第一隔离件5设置在第一开口11的下方以将从所述第一开口11流入的空气导离所述预设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可以包括顶壁和底壁以及围设在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的侧壁组成的相对封闭的外壳。其中,所述第一开口11可以设置在所述顶壁上。相对而言,所述预设部件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的壳体1内。当所述第一隔离件5设置在第一开口11的下方后,从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在所述第一隔离件5的阻挡下,可以改变流动的方向,向着背离所述预设部件的方向流动,从而实现了将从所述第一开口11流入的空气导离所述预设部件的目的。
其中,所述预设部件可以为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位置的风机,也可以为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位置的集烟罩6,当然,还可以为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位置的其他高温部件,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例如,当所述预设部件为风机时,所述燃气热水装置可以采用上抽风的方式。所述燃烧器2、换热器3、风机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风机为最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的高温部件。当在所述第一开口11的下方设置所述第一隔离件5将从所述第一开口11流入的空气导离所述预设部件时,可以有效减缓从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与所述风机的换热。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件5的形状和构造可以为具有隔离板,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开口11相对,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预设部件相对,从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向下流动至第一表面时,沿着所述第一表面向远离所述预设部件的方向流动。
具体的,所述第一隔离件5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11下部的主挡面,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挡面上的侧挡面,所述侧挡面自所述主挡面朝着所述第一开口11的方向延伸。至少部分所述侧挡面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开口11和所述第二开口12之间,从而将从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导离高温烟气流通部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离件5的主挡面上远离所述第二开口12侧还可以设置有沿着预定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可以用于将所述空气集中导向燃烧器2的方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11至所述预设部件之间的气流通道上,且所述第一隔离件5以预设距离罩设在所述预设部件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11至所述预设部件之间的气流通道可以为所述第一开口11至所述预设部件之间单向直线的气流通道。例如,当所述第一开口11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顶壁上时,所述第一开口11至所述预设部件之间的气流通道为从所述第一开口11流向所述预设部件的单向气流流道上。
其中,所述第一隔离件5设置在距离所述预设部件预定距离处,可以防止所述第一隔离件5因太过于靠近所述预设部件而与所述预设部件充分换热后温度升高,失去隔离的作用。另外,所述第一隔离件5可以罩设在所述预设部件上方,整体上,所述第一隔离件5在所述气流通道上向着所述预设部件的投影面积可以大于所述预设部件在所述气流通道上的投影面积,从而保证从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能够完全被所述第一隔离件5隔离,有效减缓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与所述第一隔离件5之间的换热。
一般的,当从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的温度低于所述壳体1的温度时,在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会产生冷凝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气热水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隔离件7,所述第二隔离件7设置在壳体1内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的位置,所述第二隔离件7与其相对的壳体1的内壁之间具有预定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气热水装置的壳体1内还设置有第二隔离件7。所述第二隔离件7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与壳体1的内壁相隔离,从而有效减少在所述壳体1外产生冷凝水。
具体的,所述第二隔离件7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的位置,所述第二隔离件7与其相对的壳体1的内壁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当从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的温度较低的空气进入壳体1内部时,其沿着所述第二隔离件7的表面流动,不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相接触,此时,冷凝水可能会在所述第二隔离件7面对所述壳体1的表面形成,而不会直接在所述壳体1的外壁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离件7面对所述壳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隔离件。所述第三隔离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件7面对所述壳体1内壁的一侧,用于防止冷凝水的产生。具体的,所述第三隔离件可以为冷凝水贴等,当然,所述第三隔离件的具体形式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包括相背对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围设在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第一开口11设置在所述顶壁上,所述第二隔离件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壁上,另一端向着远离所述顶壁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可以包括相背对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围设在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第一开口11设置在所述顶壁上,所述第二隔离件7的一端可以固定在所述顶壁上,另一端可以向着远离所述顶壁的方向延伸,当从所述第一开口11进入的空气在第一隔离件5的阻挡下,可以向着所述第二隔离件7的方向流动,流动至所述第二隔离件7时,可以沿着所述第二隔离件7的延伸方向向下流动,直至供给给燃烧器2。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件5与第二隔离件7为一体或分体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件5与所述第二隔离件7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例如,所述第一隔离件5与所述第二隔离件7在靠近所述壳体1的顶壁和侧壁交界的位置设置有折弯衔接。或者所述第一隔离件5与所述第二隔离件7可以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隔离件5、第二隔离件7靠近所述壳体1的顶壁和侧壁交界的位置相配合,使得第一开口11处流入的空气在流经第一隔离件5后,能够流向第二隔离件7。当然,所述第一隔离件5与第二隔离件7的具体构造和设置方式等可以根据壳体1内部的构造进行相应的变动,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达到的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用于连接进风管的第一开口;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燃烧器;
能驱动空气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向所述燃烧器的风机;
在所述第一开口至燃烧器的流体通道上设置有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能至少部分将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入的空气与预设部件相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进风管至少部分套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所述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进风管部分套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中穿设所述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进风管部分套接。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部件为高温部件,所述高温部件为与高温烟气接触的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热水装置的第一开口至排气管形成有气流通道,沿着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流动方向,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燃烧器的下游;所述第一隔离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与风机之间,
所述高温部件为所述风机的蜗壳,所述第一隔离件能使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的空气至少部分不与所述风机的蜗壳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器、集烟罩,所述风机、燃烧器、换热器、集烟罩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隔离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与集烟罩之间;
所述高温部件为用于汇集烟气的集烟罩,所述第一隔离件能使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的空气至少部分不与所述集烟罩接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与所述进风管在预定位置相套接,所述预定位置为所述进风管和所述排气管与墙体配合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转子,以及为所述转子提供转动动力的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蜗壳外部,所述第一隔离件设置在所述电机与所述蜗壳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背对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围设在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顶壁上,所述第一隔离件设置在第一开口的下方以将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入的空气导离所述预设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件为隔离板,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
所述第一表面为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预设部件相对;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的空气向下流动至第一表面时,沿着所述第一表面向远离所述预设部件的方向流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至所述预设部件之间的气流通道上,且所述第一隔离件以预设距离罩设在所述预设部件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二隔离件设置在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所述第二隔离件与其相对的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预定距离。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件与第二隔离件为一体或分体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背对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围设在所述顶壁与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顶壁上,所述第二隔离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壁上,另一端向着远离所述顶壁的方向延伸。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件面对所述壳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隔离件。
CN201611034969.6A 2016-11-09 2016-11-09 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 Pending CN1063698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4969.6A CN106369808A (zh) 2016-11-09 2016-11-09 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4969.6A CN106369808A (zh) 2016-11-09 2016-11-09 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9808A true CN106369808A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92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34969.6A Pending CN106369808A (zh) 2016-11-09 2016-11-09 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6980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952A (en) * 1980-06-09 1982-01-08 Suda Kensetsu:Kk Hot wind type heating apparatus
CN2816670Y (zh) * 2005-09-06 2006-09-13 钱志鸿 能够将高温空气隔离的热水器
CN102538174A (zh) * 2012-03-01 2012-07-04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音燃气快速热水器
CN102954590A (zh) * 2011-08-18 2013-03-06 樱花卫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用燃烧器的改良结构
CN202799195U (zh) * 2012-07-13 2013-03-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模块、电加热装置以及电动车
CN104534647A (zh) * 2014-12-26 2015-04-22 中山普瑞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气预热和隔热功能的配风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燃气模块炉
CN104913486A (zh) * 2015-06-09 2015-09-16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
CN206176708U (zh) * 2016-11-09 2017-05-17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952A (en) * 1980-06-09 1982-01-08 Suda Kensetsu:Kk Hot wind type heating apparatus
CN2816670Y (zh) * 2005-09-06 2006-09-13 钱志鸿 能够将高温空气隔离的热水器
CN102954590A (zh) * 2011-08-18 2013-03-06 樱花卫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用燃烧器的改良结构
CN102538174A (zh) * 2012-03-01 2012-07-04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音燃气快速热水器
CN202799195U (zh) * 2012-07-13 2013-03-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模块、电加热装置以及电动车
CN104534647A (zh) * 2014-12-26 2015-04-22 中山普瑞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空气预热和隔热功能的配风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燃气模块炉
CN104913486A (zh) * 2015-06-09 2015-09-16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
CN206176708U (zh) * 2016-11-09 2017-05-17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76708U (zh) 燃气热水装置
CN106996571A (zh) 一种燃煤热水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及其方法
CN105889971A (zh) 基于烟气预热空气的燃烧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1938338U (zh) 利用太阳能量供热的节能烤烟房
CN205783054U (zh) 基于烟气预热空气的燃烧器
CN205782935U (zh) 利用烟气预热空气的燃烧器
CN204963162U (zh) 一种正置水冷式全预混燃气热水器
CN106369808A (zh) 平衡式燃气热水装置
CN201053764Y (zh) 高效节能导热油炉
CN212901477U (zh) 一种风气可调节无废气节能炉具
CN202485204U (zh) 双风机双控制节能热风炉
CN210718121U (zh) 一种带风压计的新型燃气热水器
CN202613507U (zh) 一种燃木/燃煤壁炉
CN207962731U (zh) 用于燃气灶上的被动式辅助通风装置
CN111006259A (zh) 油烟自净化灶送风控制系统
CN204986978U (zh) 节能环保燃料炉
CN205090591U (zh) 一种水冷全预混式强抽冷凝燃气热水器
CN205842741U (zh) 一种节能煤炭炉
CN205783829U (zh) 壁挂炉及其集烟罩结构
CN201163043Y (zh) 家用吸风吸油烟热水煤炉
CN208059268U (zh) 燃气热水器
CN214038339U (zh) 一种节能自吸风蒸汽发生器
CN220502977U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撬燃烧室可控温装置
CN212005778U (zh) 油烟自净化灶送风控制系统
CN2720329Y (zh) 燃气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