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64767A - 一种包装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64767A
CN106364767A CN201611105371.1A CN201611105371A CN106364767A CN 106364767 A CN106364767 A CN 106364767A CN 201611105371 A CN201611105371 A CN 201611105371A CN 106364767 A CN106364767 A CN 106364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lid
textile
cover
d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053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敏雯
吴少勇
王娟娟
黄杰科
马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initu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initu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nitu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initu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053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647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64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47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3/00Details of bottles or ja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23/08Coverings or external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24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r co-operating with auxiliary devices for non-closing purposes
    • B65D51/245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r co-operating with auxiliary devices for non-closing purposes provided with decoration, information or contents indicating devices, lab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包装容器,包括盖体、瓶体和设置有图案的纺织品,盖体为单体盖或组合盖,当为单体盖时,纺织品通过背胶或热熔的方式连接在盖体的外表面上;当为组合盖时,纺织品设置在盖本体和透明罩壳之间;瓶体为单体瓶或组合瓶,当为单体瓶时,纺织品以同样方式连接在瓶体的外表面上;当为组合瓶,纺织品设置在瓶本体和透明罩体之间。本发明中,纺织品上的图案通过印染、平绣、立体绣、珠绣等工艺制作,纺织品覆在瓶盖、瓶身本体的表面或者其内部,以替换现有通过喷涂、电镀、印刷等绘制的图案,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及现有工艺的掉墨、掉漆等品质缺陷。更换纺织品,能够改变装饰效果,实现快捷、差异化生产,也便于包材回收而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同类商品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商品包装的精美程度也逐渐成为商品竞争力的一部分。
化妆品通常采用瓶子配合盖子的包材进行包装,一般都是采用喷涂、电镀、印刷、转印等加工工艺在瓶身和瓶盖上绘制图案和文字,以体现装饰效果。但是,上述加工工艺,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缺乏创新性,不能体现产品品牌特点。另外现有的上述装饰工艺一般都是将图案和文字永久性的绘制到瓶身和瓶盖上,使得瓶身和瓶盖上的图案和文字很难或者几乎无法实现改变,一旦出现品质不良,很难再对瓶身和瓶盖进行回收利用。
此外,喷涂、电镀、印刷、转印等加工工艺,还存在掉墨、掉漆、涂层开裂、积漆、表面产生颗粒等缺陷,影响了装饰效果,并且也易挥发小分子物质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如何改进包装瓶的装饰方式,已经成为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装容器,利用印染、平绣、立体绣、珠绣等刺绣工艺制作的带图纺织品,放置在包装容器的盖体与透明罩壳之间。代替传统的喷涂、电镀、印刷、转印等工艺。其创新的装饰工艺及结构,能够实现包装装饰效果的创新性,同时解决现有工艺品质问题以及带来的环保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装容器,包括盖体、瓶体和设置有图案的纺织品,所述纺织品覆盖在所述盖体和/或所述瓶体上以起到装饰效果,其中:
所述盖体为单体盖或组合盖,当所述盖体为单体盖时,所述纺织品通过背胶或热熔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盖体的外表面上;当所述盖体为包括盖本体和透明罩壳的组合盖时,所述纺织品设置在所述盖本体和所述透明罩壳之间;
所述瓶体为单体瓶或组合瓶,当所述瓶体为单体瓶时,所述纺织品通过背胶或热熔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瓶体的外表面上;当所述瓶体为包括瓶本体和透明罩体的组合瓶时,所述纺织品设置在所述瓶本体和所述透明罩体之间。
优选的,上述包装容器中,所述透明罩壳套设在所述盖本体的外侧,并完全覆盖所述盖本体的外表面;所述透明罩体套设在所述瓶本体的外侧,并完全覆盖所述瓶本体的外表面。
优选的,上述包装容器中,所述盖本体包括顶壁和圆周侧壁,并且所述顶壁和所述圆周侧壁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圆周侧壁远离所述顶壁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卡槽。
优选的,上述包装容器中,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盖本体外侧的卡环,所述卡环内壁上凸出的设置有第一卡块和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槽卡紧的第二卡块。
优选的,上述包装容器中,所述透明罩壳包括:
覆盖所述顶壁的弧形罩盖;
与所述弧形罩盖连接,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一卡槽中的圆周罩壁,并且所述圆周罩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卡块卡紧的第三卡槽。
优选的,上述包装容器中,所述纺织品为铺设在所述顶壁上的圆片,且通过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三卡槽配合压紧在所述盖体和所述透明罩壳之间。
优选的,上述包装容器中,所述纺织品为通过印染、平绣、立体绣或珠绣而绣制出装饰图案的刺绣纺织品。
优选的,上述包装容器中,所述纺织品为具有装饰图案的刺绣品、书法作品或国画作品。
优选的,上述包装容器中,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为在所述盖本体的周向上分布的环形卡槽;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均为在所述卡环的周向上分布的环形卡块;所述第三卡槽为在所述透明罩壳的周向上分布的环形卡槽。
优选的,上述包装容器中,所述圆周侧壁的外表面和所述卡环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锯齿,并且所述圆周侧壁上的锯齿与所述卡环上的锯齿相互啮合,以实现两者的周向定位。
优选的,上述包装容器中,所述瓶体通过设置在所述瓶本体上的螺纹与所述盖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透明罩体为套设在所述瓶本体的外周面上的桶形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包装容器,包括盖体、瓶体和纺织品,纺织品上设置有图案,当纺织品覆盖在盖体和/或瓶体上时,图案能够对盖体和/或瓶体起到装饰效果。另外,盖体可以为单体盖(即令盖体为一体成型的一个整体部件)或者组合盖(即盖体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此多个部件包括盖本体和透明罩壳),当盖体为单体盖时,通过采用背胶或热熔的操作,将纺织品连接在盖体的外表面上,当盖体为组合盖时,纺织品设置在构成盖体的盖本体和透明罩壳之间;同样的,瓶体也可以为单体瓶(即令瓶体为一体成型的一个整体部件)或者组合瓶(即盖体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此多个部件包括瓶本体和透明罩体),当盖体为单体瓶时,通过采用背胶或热熔等操作,将纺织品连接在瓶体的外表面上,当盖体为组合瓶时,纺织品设置在构成瓶体的瓶本体和透明罩体之间。透明罩壳和透明罩体能够对纺织品起到防护作用,并且纺织品上的图案还能够透过透明罩壳和透明罩体将装饰效果体现在包装容器的表面,使得外界的用户能够辨识、感受到装饰效果。当需要改变包装容器的装饰效果时,只需令纺织品与盖体、瓶体分离,然后更换纺织品,并将更换后的纺织品再设置到盖体、瓶体上,就可实现对盖体和瓶体的回收利用,节约了成本,而且能够解决包装同质化问题,同时还可以避免喷涂、电镀、印刷、转印等加工工艺中存在的掉墨、掉漆、涂层开裂、积漆、表面产生颗粒等品质缺陷,同时还能够解决易挥发小分子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包装容器,将能够起到装饰效果的图案设置在一个单独的部件上,也就是将图案设置在纺织品上,通过更换纺织品,能够灵活的改变包装容器的装饰效果,便于生产切换,同时便于包材(盖体和瓶体)的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也提高了装饰效果,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盖体和瓶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纺织品设置在盖体和瓶体最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盖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透明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图8为纺织品的俯视图;
图9为主体与纺织品配合的示意图;
图10为主体、纺织品和透明罩盖配合的示意图;
图11为主体、纺织品、透明罩盖和卡环配合的示意图(即盖体的剖视图);
图12为盖体的外观示意图;
图13为包装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13中:
1-透明罩壳,2-纺织品,3-盖本体,4-卡环,5-锯齿,6-瓶体,7-螺纹,8-瓶本体,9-透明罩体;
11-弧形罩盖,12-圆周罩壁,13-第三卡槽,31-顶壁,32-圆周侧壁,33-第一卡槽,34-第二卡槽,41-第一卡块,42-第二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装容器,利用印染、平绣、立体绣、珠绣等刺绣工艺制作的带图纺织品,放置在包装容器的盖体与透明罩壳之间。代替传统的喷涂、电镀、印刷、转印等工艺。其创新的装饰工艺及结构,能够实现包装装饰效果的创新性,同时解决现有工艺品质问题以及带来的环保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装容器,主要包括盖体、瓶体和纺织品2。纺织品2是对盖体和瓶体起到装饰效果的部件。盖体可以为一体成型的单体盖,或者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的组合盖,同样的,瓶体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单体瓶,或者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的组合瓶。
在上述盖体中:
当盖体为一体成型的单体盖时,采用背胶或热熔等工艺对纺织品2和盖体进行操作,以将纺织品2连接在盖体的外表面上;当盖体为组合盖时,纺织品2设置在透明罩壳1和盖体之间的中间层,并通过两者的配合实现固定。透明罩壳1与盖体可拆卸连接,通过拆装透明罩壳1和盖体,就能够实现纺织品2的更换,从而改变瓶盖的装饰效果。
本实施例中,纺织品2上的标识,除了图案之外,也可以包括文字和/或符号等,优选标识的形式及内容为中国的传统艺术,例如通过印染、平绣、立体绣、珠绣等工艺绣制而成的刺绣图案,从而使得瓶盖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
上述组合盖在进行组装时,首先将纺织品2放置于盖体上,然后使透明罩壳1覆盖纺织品2的同时与盖体连接,以将纺织品2固定在盖体和透明罩壳1之间的中间层。当需要改变瓶盖的装饰效果时,将透明罩壳1从盖体上拆下,撤消对纺织品2的挤压固定,此时纺织品2与盖体仅自然接触,可以很容易的对纺织品2实现更换,之后再次将透明罩壳1安装到盖体上,安装的同时对纺织品2实现挤压固定,即可实现改变瓶盖装饰效果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透明罩壳1与盖本体3的配合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图1所示,可以将透明罩壳1设置为与盖本体3整体结构相同的桶状结构(使用时将桶状结构倒置),然后将桶状结构套设在盖本体3的外侧,使其完全覆盖盖本体3,并使纺织品2位于透明罩壳1和盖本体3之间。另外如图2所示,也可以不设置透明罩壳1,而是通过热熔、背胶等方式,直接将纺织品2铺设粘接到盖体的表面,但此种设置方式由于使纺织品2位于最外侧,纺织品2被污染和损坏的几率较大,所以不作为优选方案。在上述配合方式中,纺织品2可以完全覆盖盖体的整个外表面,如图1和图2所示,也可以仅覆盖盖体的部分外表面,例如覆盖盖体的顶壁或圆周侧壁等。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瓶盖中,优选使盖体包括:具有顶壁31和圆周侧壁32的盖本体3,并且顶壁31和圆周侧壁32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卡槽33,圆周侧壁32远离顶壁3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卡槽34,如图3和图4所示;套设在盖本体3外侧的卡环4,卡环4内壁上凸出的设置有第一卡块41和能够与第二卡槽34卡紧的第二卡块4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盖体和透明罩壳1的连接效果,同时也为了提高瓶盖的外形美观程度,优选盖体由两部分结构构成,即盖本体3和卡环4。其中盖本体3为盖体的基本部件,其具有构成瓶盖的主体结构——顶壁31和圆周侧壁32,顶壁31用于封堵瓶体6的开口,圆周侧壁32用于与瓶体6实现连接。同时,在顶壁31和圆周侧壁32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用于连接透明罩壳1的第一卡槽33,而在圆周侧壁32的内表面靠近开口的部位,则开设有第二卡槽34。卡环4的内壁在靠近顶端开口的部位上,凸出的设置有第一卡块41;卡环4的内壁在靠近底端开口的部位上,凸出的设置有第二卡块42。当卡环4套设到圆周侧壁32的外侧时,凸出的设置在卡环4内壁上的第二卡块42能够与第二卡槽34卡紧,如图11所示,从而实现卡环4和盖本体3的连接,而卡环4上的第一卡块41则用于与透明罩壳1卡紧,如图12所示。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之上,优选透明罩壳1包括:覆盖顶壁31的弧形罩盖11;与弧形罩盖11连接,能够套设在第一卡槽33中的圆周罩壁12,并且圆周罩壁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卡块41卡紧的第三卡槽13,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将纺织品2铺设在顶壁31上之后,就可将透明罩壳1连接到盖体上,如图9和图10所示,而此透明罩壳1的结构优选包括弧形罩盖11和圆周罩壁12。其中,弧形罩盖11用于覆盖主体的顶壁31,如图10所示,而之所以将其优选为弧形结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瓶盖的外形美观程度,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尽可能的增大容纳纺织品2的空间,使得纺织品2上需要设置立体结构(例如雕刻等)而体现装饰效果时,具有足够的容纳空间。而透明罩壳1则通过圆周罩壁12与盖体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是将圆周罩壁12卡紧套设在第一卡槽33中,如图10所示,之后再将卡环4套设在主体和圆周罩壁12之外,如图11所示,由于圆周罩壁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三卡槽13,此时卡环4上的第一卡块41就能够伸入到第三卡槽13中,如图11所示,使得透明罩壳1通过主体和卡环4的内外挤压、卡紧而与盖体实现连接。此外,透明罩壳1也可以完全覆盖整个盖本体3,即,去掉卡环4,并令圆周罩壁12延伸至圆周侧壁32的设置有第二卡槽34的部位,并与第二卡槽34卡紧(即前述的图1所示的配合方式),这样就可以将整个瓶盖的外表面全部用纺织品2覆盖,以使装饰效果全方位体现。
上述盖本体3、卡环4和透明罩壳1的连接结构,均优选采用卡块和卡槽配合的结构,因为此种结构便于加工,外形美观,且便于进行拆装操作,所以将其作为优选结构,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实现盖本体3、卡环4和透明罩壳1的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结构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容器,当盖体和瓶体分别为组合盖和组合瓶时,由于各部分均为可拆卸连接,所以能够方便的实现组装与拆卸,从而使得纺织品2可进行更换,进而能够灵活的改变瓶盖的装饰效果,使得瓶盖可以重复利用,避免了包装资源的浪费。而且能够解决包装同质化问题,同时还可以避免喷涂、电镀、印刷、转印等加工工艺中存在的掉墨、掉漆、涂层开裂、积漆、表面产生颗粒等品质缺陷,同时还能够解决易挥发小分子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优选纺织品2为铺设在顶壁31上的圆片结构,如图8和图9所示,并将其设置在盖本体3和透明罩壳1之间,使得纺织品2能够通过第一卡块41和第三卡槽13配合压紧在盖体和透明罩壳1之间,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将纺织品2设置为圆片,能够使其与顶壁31的形状更好的进行配合,以提高装饰效果,而通过挤压实现纺织品2的固定,不仅能够提高连接牢固性,也能够提高纺织品2在顶壁31上的平铺效果。当然,纺织品2也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顶壁31上,其形状也可以为多边形。
纺织品2优选为绣制有装饰图案的刺绣纺织品,即,利用纺织品(含布、丝、缎、绸、绢等传统风格的物件)通过民族特有的加工(例如印染、平绣、立体绣、珠绣等刺绣方式)工艺,把带图案的纺织品与化妆品包装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并且,绣制有装饰图案的刺绣纺织品具有不掉墨、没有杂质颗粒等特点,能够替代现有喷涂、电镀、印刷等装饰工艺解决产品品质问题。其次,纺织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拉伸性能,能够与包材(例如盖体、瓶体等)很好的贴合,可以解决原包装工艺中包材圆角、3D面装饰困难的问题。同时,绣制有装饰图案的刺绣纺织品,不会产生挥发性废弃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加环保。另外,绣制有装饰图案的刺绣纺织品,具有较强的立体效果和手感,是当前的喷涂、电镀、印刷等装饰工艺难以企及的。
此外,纺织品2上绣制的内容,可以为国画、书法甚至剪纸等,从而使得纺织品2成为书法作品、国画作品或剪纸品等具有传统艺术元素的装饰形式。
更加优选的,第一卡槽33和第二卡槽34均为在盖本体3的周向上分布的环形卡槽;第一卡块41和第二卡块42均为在卡环4的周向上分布的环形卡块;第三卡槽13为在透明罩壳1的周向上分布的环形卡槽。本实施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卡紧连接效果,优选上述卡槽和卡块在各自设置部件的整个周向上分布,从而提高受力面积以及受力均衡性。当然,上述卡槽和卡块也可以设置为矩形块和矩形槽,且令其设置数量都为多个,并在各自设置部件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优选圆周侧壁32的外表面和卡环4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锯齿5,如图1和图3所示,并且圆周侧壁32上的锯齿5与卡环4上的锯齿5能够相互啮合,以实现两者的周向定位。增设锯齿5,能够在周向上实现盖本体3和卡环4的周向定位,避免两者发生意外的相对转动而影响卡接效果。
如图1、图2和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容器中,盖本体3通过在主体的圆周侧壁32的内壁面上设置螺纹7,使得盖体能够通过螺纹7与同样设置有螺纹7的瓶体6实现可拆卸连接。
此外,前述的瓶体,当其为一体成型的单体瓶时,也可以采用背胶或热熔等工艺对纺织品2和瓶体进行操作,以将纺织品2连接在瓶体的外表面上,如图2所示;当瓶体为组合瓶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优选瓶体6包括:瓶本体8,瓶本体8通过螺纹7与盖本体3可拆卸连接;可拆卸的套设在瓶本体8上的透明罩体9;可拆卸的设置于瓶本体8和透明罩体9之间,标示有标识的纺织品2。即,为了与盖体的装饰方式保持一致,优选将瓶体也采用同样的方式来进行装饰,其中,透明罩体8和透明罩壳1的作用和设置方式均相同,仅仅是因为其分别与瓶体和瓶盖配合,所以结构不尽相同。而纺织品2在瓶体和瓶盖上的作用以及设置方式均相同,仅仅是因为其分别与瓶体和瓶盖配合,所以选择不同的结构,透明罩体8的结构优选为如图1所示的桶形结构。并且,透明罩体9和纺织品2也可以覆盖在瓶本体8的全部外表面上,或者仅覆盖在瓶本体8的圆周侧壁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同样的,透明罩体9与瓶本体8的配合方式也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图1所示,可以将透明罩体9设置为与瓶本体8整体结构相同的桶状结构,然后将桶状结构套设在瓶本体8的外侧,使其完全覆盖瓶本体8,并使纺织品2位于透明罩体9和瓶本体8之间的中间层。另外如图2所示,也可以不设置透明罩体9,而是直接将纺织品2铺设粘接到瓶体的表面,但此种设置方式由于使纺织品2位于最外侧,纺织品2被污染和损坏的几率较大,所以不作为优选方案。在上述配合方式中,纺织品2可以完全覆盖瓶体的整个外表面,也可以仅覆盖瓶体的部分外表面,例如覆盖瓶体的外周面等,如图1和图2所示。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在装饰工艺方面采用不同的结合方式的同时,包装容器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各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如把带图案的纺织品与外包手工盒相结合的概念。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瓶体和设置有图案的纺织品,所述纺织品覆盖在所述盖体和/或所述瓶体上以起到装饰效果,其中:
所述盖体为单体盖或组合盖,当所述盖体为单体盖时,所述纺织品通过背胶或热熔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盖体的外表面上;当所述盖体为包括盖本体和透明罩壳的组合盖时,所述纺织品设置在所述盖本体和所述透明罩壳之间;
所述瓶体为单体瓶或组合瓶,当所述瓶体为单体瓶时,所述纺织品通过背胶或热熔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瓶体的外表面上;当所述瓶体为包括瓶本体和透明罩体的组合瓶时,所述纺织品设置在所述瓶本体和所述透明罩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壳套设在所述盖本体的外侧,并完全覆盖所述盖本体的外表面;所述透明罩体套设在所述瓶本体的外侧,并完全覆盖所述瓶本体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包括顶壁和圆周侧壁,并且所述顶壁和所述圆周侧壁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圆周侧壁远离所述顶壁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盖本体外侧的卡环,所述卡环内壁上凸出的设置有第一卡块和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槽卡紧的第二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壳包括:
覆盖所述顶壁的弧形罩盖;
与所述弧形罩盖连接,能够套设在所述第一卡槽中的圆周罩壁,并且所述圆周罩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卡块卡紧的第三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品为铺设在所述顶壁上的圆片,且通过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三卡槽配合压紧在所述盖体和所述透明罩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品为通过印染、平绣、立体绣或珠绣而绣制出装饰图案的刺绣纺织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品为具有装饰图案的刺绣品、书法作品或国画作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为在所述盖本体的周向上分布的环形卡槽;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均为在所述卡环的周向上分布的环形卡块;所述第三卡槽为在所述透明罩壳的周向上分布的环形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周侧壁的外表面和所述卡环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锯齿,并且所述圆周侧壁上的锯齿与所述卡环上的锯齿相互啮合,以实现两者的周向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3-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通过设置在所述瓶本体上的螺纹与所述盖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透明罩体为套设在所述瓶本体的外周面上的桶形结构。
CN201611105371.1A 2016-12-05 2016-12-05 一种包装容器 Pending CN1063647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5371.1A CN106364767A (zh) 2016-12-05 2016-12-05 一种包装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5371.1A CN106364767A (zh) 2016-12-05 2016-12-05 一种包装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4767A true CN106364767A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92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05371.1A Pending CN106364767A (zh) 2016-12-05 2016-12-05 一种包装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647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6925A (zh) * 2018-12-29 2019-04-12 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包装盒的双面绣片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6631A (ja) * 2001-10-12 2003-04-22 Yoshida Industry Co Ltd 可変模様蓋付容器
CN201362405Y (zh) * 2008-12-25 2009-12-16 深圳万隆行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外壁植绒的化妆品包装装置
JP2009292502A (ja) * 2008-06-05 2009-12-17 Imotani:Kk 飲料容器
CN203143257U (zh) * 2013-01-30 2013-08-21 吴海荣 一种多功能礼品包装盒
CN203865165U (zh) * 2014-05-23 2014-10-08 陈四海 双层塑料容器
CN205256959U (zh) * 2015-12-30 2016-05-25 广东润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辅酶q10紧致润肤晚霜包装瓶
CN206297866U (zh) * 2016-12-05 2017-07-04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容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6631A (ja) * 2001-10-12 2003-04-22 Yoshida Industry Co Ltd 可変模様蓋付容器
JP2009292502A (ja) * 2008-06-05 2009-12-17 Imotani:Kk 飲料容器
CN201362405Y (zh) * 2008-12-25 2009-12-16 深圳万隆行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外壁植绒的化妆品包装装置
CN203143257U (zh) * 2013-01-30 2013-08-21 吴海荣 一种多功能礼品包装盒
CN203865165U (zh) * 2014-05-23 2014-10-08 陈四海 双层塑料容器
CN205256959U (zh) * 2015-12-30 2016-05-25 广东润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辅酶q10紧致润肤晚霜包装瓶
CN206297866U (zh) * 2016-12-05 2017-07-04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6925A (zh) * 2018-12-29 2019-04-12 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包装盒的双面绣片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19114U (zh) 直接以涂料附着绒毛表面着色的植绒布
CN106364767A (zh) 一种包装容器
CN206297866U (zh) 一种包装容器
CN105015247A (zh) 一种数码印花刺绣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212025646U (zh) 一种织物染色笔
CN102218799A (zh) 一种眼镜架的加工方法
CN107227615A (zh) 一种刺绣品及其制作方法
CN208164616U (zh) 金箔工艺画
CN103738102A (zh) 一种双面夏布画的制作方法
CN208126708U (zh) 一种光源式调色轮装置
US8486509B2 (en) Patterns having variable colors
CN204650137U (zh) 一种表盘及手表
CN206052262U (zh) 一种基于再生聚酯纤维的纬二重大提花面料
CN206264614U (zh) 水洗布标专用碳带
KR101645968B1 (ko) 패턴이 형성된 필름을 이용한 장식사 및 직물의 제조방법
CN103498349B (zh) 蜀绘丝绸工艺方法
KR100838457B1 (ko) 가변 컬러를 갖는 패턴
CN208440735U (zh) 一种生产空心氨纶丝的喷头
CN102737562A (zh) 一种高温加热贴绒锦旗及其制作工艺
CN205133974U (zh) 一种复合工艺装饰画织物
CN215397818U (zh) 一种花边形状便于更换的火漆印章套
CN104802580A (zh) 一种动力画的创作方法
CN202632709U (zh) 一种高温加热贴绒锦旗
CN105274880A (zh) 一种布料洗花工艺
JP2011255900A (ja) フロスト調印刷層を有するボトル状容器又はキャッ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