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62504A - 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62504A
CN106362504A CN201610794048.3A CN201610794048A CN106362504A CN 106362504 A CN106362504 A CN 106362504A CN 201610794048 A CN201610794048 A CN 201610794048A CN 106362504 A CN106362504 A CN 106362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layer
layer
filter
passage
blow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40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兴云
丁叶林
诸新伟
王筱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far trac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e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e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e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940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625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62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25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02Casings; Housings; Frame constructions
    • B01D46/0012In-line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30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loose filter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66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 B01D46/70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by acting counter-currently on the filtering surface, e.g. by flushing on the non-cake side of the fil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 B01D2258/0283Flue ga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设于第二过滤层上方,过滤装置底部设有反吹进气口,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之间设有增强第一过滤层反吹风压的增压层。通过在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之间设有增强第一过滤层反吹风压的增压层,这样第一过滤层在反吹时能获得很好的反吹风压,提升了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量,保证第一过滤层上的灰尘能被完全清除,以提升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过滤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化工烟气过滤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除尘技术领域,双滤层颗粒床除尘具有独特技术优势,过滤采用粗、细两种滤料放置在同一过滤床中,粗滤料层在上,细滤料层在下,通过滤床过滤,以达到很好的过滤除尘效果。
现有的双滤层颗粒床除尘器,使用久了后,滤料上集有粉末或粉尘,需要通过反吹将滤料上的粉末或粉尘吹净,以保证后续的过滤效果,通过设置反吹装置可将滤料上的粉末或粉尘吹净,工业应用中,由于过滤层面积大,而过滤层面上也不可能吸附滞留的粉末或粉尘完全均匀,在反吹清灰时上层滤料只是相对流化均匀,时间越长,流化不均程度越大,从而使得上层的滤料的粉末或粉尘不能很好的吹净,会有残留,使得反吹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吹效果好、清灰干净的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设于第二过滤层上方,过滤装置底部设有反吹进气口,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之间设有增强第一过滤层反吹风压的增压层。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层包括连通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的通道,通道内设有增压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层包括伸入通道内的增压进气管,增压进气口设于增压进气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进气口朝向第一过滤层。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进气管上设有多个增压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反吹进气口连接反吹进气管,增压进气口与反吹进气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层包括通道,通道设有与第一过滤层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及与第二过滤层连通的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的面积小于第二连接口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层的过滤面积与第一连接口的面积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通道呈上小下大的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密封连接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的连通架,连通架内部形成所述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在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之间设有增强第一过滤层反吹风压的增压层,这样第一过滤层在反吹时能获得与第二过滤层相同的反吹风压,增加了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量,提升第一过滤层的反吹效果,从而提升第一过滤层上粉末或粉尘的清除率,进而提升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同时,可有效防止因第一滤料层的流化不匀而影响第二滤料层的流化反吹清灰。还有,延长了反吹时间,滤料层慢慢流化开直至全部均匀流化,实现自修复时,从而也不影响第二过滤层的结构。
2、通过设置增压进气口,使得第一过滤层能获得与第二过滤层相同的反吹风压,同时增加了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量,由于在要求范围内反吹风量越多,第一过滤层被清洁的越干净,从而保证第一过滤层上粉末或粉尘的清除率,以提升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同时,采用增压进气口,此方式结构简单,易实现。
3、通过设置伸入通道内的增压进气管,并将增压进气口设于增压进气管上,这样反吹风能更好的吹向第一过滤层上,使得第一过滤层能更好的获得反吹风压,进一步增加了第一过滤层的流化反吹效果,保证第一过滤层上的粉末或粉尘能被清除干净,以提升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同时,将增压进气口朝向第一过滤层设置,这样反吹风直接对着第一过滤层吹,提升了反吹效率,保证反吹效果;还有,通过设置多个增压进气口,使得第一过滤层受反吹的风量均匀,保证第一过滤层工作时的稳定性。
4、通过将反吹进气口连接反吹进气管,增压进气口与反吹进气管连通,这样通过一条管道既可实现反吹进气,又可实现反吹增压,使得过滤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提高生产效率,且减少了过滤装置的零部件,降低了制造成本。
5、增压层包括通道,通道设有与第一过滤层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及与第二过滤层连通的第二连接口,且第一连接口的面积小于第二连接口的面积,这样在反吹风从第二过滤层吹向第一过滤层时,由于通道的连接口面积从大到小,从而提高了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速,使得第一过滤层上的粉末或粉尘能被更好的清除,提升了第一过滤层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
6、通过将第一过滤层的过滤面积设置成与第一连接口的面积相等,这样既增强了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速,又满足了流化反吹要求,且保证反吹风全部能吹到第一过滤层上,提升反吹效率和反吹效果。
7、通过将通道设置成上小下大的锥形,这样形成收口状,有效增强了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速,就使得第一过滤层上的粉末或粉尘能被更好的清除,提升了第一过滤层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
8、密封装置包括密封连接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的连通架,连通架内部形成所述通道,这样将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密封连接起来,这样在反吹时,连通架能很好的将反吹风导向第一过滤层,保证反吹时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量足够,以使第一、第二过滤层上的粉末或粉尘能被吹净,保证后续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除尘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除尘装置实施例一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除尘装置实施例二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除尘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除尘装置实施例三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外壳;11、进气口;111、进气管;12、出尘口;13、集尘通道;2、过滤装置;21、第一过滤层;211、第一滤料;22、第二过滤层;221、第二滤料;23、支撑板;24、支撑板;25、上壳体;26、下壳体;27、连通架;271、通道;28、增压进气口;29、增压进气管;30、反吹进气口;31、反吹进气管;32、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包括外壳1和设于外壳1内的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设有多个且沿外壳1高度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2设有三个且沿外壳1高度方向均布间隔设置,当然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过滤装置设置的个数也不相同,外壳1上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进气口11处设有与外壳1一体成型的进气管111,进气管111呈上小下大的锥筒形,外壳1的底部设有出尘口12,外壳1内部设有集尘通道13,过滤装置2包括第一过滤层21和第二过滤层22,第一过滤层21设于第二过滤层22上方,第一过滤层21包括第一滤料211,第二过滤层22包括第二滤料221,过滤装置2底部设有反吹进气口30,气体从进气口11进入,再经过第一过滤层21和第二过滤层22,被过滤干净的气体从各滤层出气口汇流到排风口32排出,过滤后的粉末或粉尘在反吹时通过集尘通道13落到外壳1的底部,再从出尘口12排出。
由于反吹时,除尘装置是不停机,即可连续对气体进行过滤除尘,将进气口11设于集尘通道13的顶部,这样在反吹时,进气口进入的气体不会与反吹时的反吹风抵触,且进气口进入的气体会带动反吹处的粉末或粉尘快速下降,既保证良好的反吹效果,又不影响除尘装置的正常工作,提升了除尘装置的工作效率。
过滤装置2还包括上壳体25和下壳体26,第一滤料211通过支撑板23固定于上壳体25内,第二滤料221通过支撑板24固定于下壳体26内,支撑板23和支撑板24均为带有通气孔的板,上壳体25与下壳体26一体成型,这样既能很好的对滤料进行支撑,保证过滤时的稳定性,且上、下壳体一次加工成型,方便过滤装置的加工制造,生产效率高。
现有的双层过滤结构,在反吹时由于第二过滤层的阻力损耗,减小了通向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压,而第一过滤层上积聚的粉末或粉尘又不均匀,在反吹时过滤层面上流化程度不同,使得第一过滤层的粉末或粉尘不能很好的被清除,同时会直接影响第二滤层流化清灰效果,久而久之会破坏滤层结构,第一滤料与第二滤料产生混合,影响过滤效果,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过滤层21与第二过滤层22之间设有增强第一过滤层21反吹风压的增压层,在反吹时,增压层可使第一过滤层获得相同的反吹风压,增加了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量,提升第一过滤层的反吹效果,从而提升第一过滤层上粉末或粉尘的清除率,进而提升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
具体的,增压层包括连通第一过滤层21和第二过滤层22的通道271,通道271内设有增压进气口28,这样使得第一过滤层能获得很好的满足流化所必需的风量、风压要求,又增加了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量,由于在要求范围内反吹风量越多,第一过滤层被清洁的越干净,从而保证第一过滤层上粉末或粉尘的清除率,以提升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同时,采用增压进气口,此方式结构简单,易实现。
过滤装置2包括密封连接第一过滤层21与第二过滤层22的连通架27,连通架27呈直筒状且内部形成上述通道271,这样将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密封连接起来,这样在反吹时,连通架能很好的将反吹风导向第一过滤层,保证反吹时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量足够,以使第一过滤层上的粉末或粉尘能被吹净,保证后续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同时,将通道设置成上下相同直筒状,第一过滤层有更大容尘量,通过增压进气口既增强了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压,又增加了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量,更适合很高粉末或粉尘浓度场合的反吹要求。
反吹进气口30连接反吹进气管31,增压进气口28与反吹进气管31连通,这样通过一条管道既可实现反吹进气,又可实现反吹增压,使得过滤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提高生产效率,且减少了过滤装置的零部件,降低了制造成本。
第一滤料211的密度等于第二滤料221的密度,具体的,第一滤料211和第二滤料221均为石英砂,具体为海砂,当然也可以为球形钢珠或其他,这样第一滤料和第二滤料为同种材质滤料,便于第一滤料和第二滤料的筛选,方便滤料的备料。第一滤料211的粒径大于第二滤料221的粒径,这样第一滤料的粒径大,增大了第一滤料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容尘量,当气体从第一过滤层经过时,能将气体中大部分的粉末或粉尘过滤掉,提升第一过滤层的过滤效果,而第二滤料的粒径小,第二滤料之间的间隙也小,这样能进一步将未被第一过滤层过滤掉的粉末或粉尘进一步的过滤,提升了过滤效果,保证过滤后的气体的纯净度。
第一滤料211的粒径为1.5mm~6mm,本实施例具体为3mm,这样既保证第一过滤层的容尘量,过滤效率高,过滤效果好,且便于滤料的筛选;当然,可选的,第一滤料的粒径为1.5mm、1.8mm、2mm、2.5mm、2.8mm、3.5mm、3.8mm、4mm、4.5mm、4.8mm、5mm、5.5mm、5.8mm、6mm等。当第一滤料的粒径小于1.5mm时,第一过滤层的容尘量太小,导致过滤一段时间就需要反吹清灰,降低了过滤效率;当第一滤料的粒径大于6mm时,第一滤料之间的间隙过大,不能很好的对气体进行初步除尘,容易导致第二过滤层堵塞,影响过滤效果。
第二滤料221的粒径为0.074mm~2mm,本实施例具体为0.5mm,这样既保证精过滤要求和过滤效果,且便于滤料的筛选;当然,可选的,第二滤料的粒径为0.074mm、0.1mm、0.147mm、0.15mm、0.2mm、0.25mm、0.3mm、0.35mm、0.4mm、0.45mm、0.6mm、0.8mm、1mm、1.2mm、1.5mm、1.6mm、1.8mm、2mm等。当第二滤料的粒径小于0.074mm时,第二滤料间的间隙过小,阻力太大,影响过滤效果;当第二滤料的粒径大于2mm时,第二滤料之间的间隙过大,不能很好的对气体进行二次过滤,影响过滤效率。当然,根据不同工况及要求可采用不同滤料组合使用。
第一滤料211的厚度为100mm~300mm,本实施例具体为200mm,这样既保证初级过滤效果,且在反吹、过滤时不会产生很大的阻力,便于第一滤料上的粉末或粉尘被吹走,反吹效果好。当然,可选的,第一滤料的厚度为100mm、120mm、140mm、150mm、160mm、180mm、220mm、240mm、250mm、260mm、280mm、300mm等。当厚度小于100mm时,第一滤料的厚度太小,滤料颗粒间的容尘量小,运行阻力升的快,初级过滤效果较差;当厚度大于300mm时,第一滤料的厚度太大,反吹时的阻力较大,影响反吹的清灰效果。
第二滤料221的厚度为30mm~60mm,本实施例具体为45mm,这样既保证二级精过滤效果,且在过滤、反吹时不会产生很大的阻力,便于第二滤料上的粉末或粉尘被吹走,反吹效果好。当然,可选的,第二滤料的厚度为30mm、35mm、40mm、42mm、44mm、46mm、48mm、50mm、52mm、54mm、55mm、56mm、58mm、60mm等。当厚度小于30mm时,第二滤料的厚度太小,精过滤效果较差;当厚度大于60mm时,第二滤料的厚度太大,过滤、反吹时的阻力较大,影响反吹的清灰效果,且成本高。
可以理解的,第一滤料的密度小于或大于第二滤料的密度。
可以理解的,除尘装置的下端设有灰斗,出尘口设于灰斗的底部,当灰斗收集到一定的粉末或粉尘后,打开出尘口将粉末或粉尘排出,这样可定期对粉末或粉尘进行处理,不用频繁的对粉末或粉尘进行处理,方便使用。
可以理解的,第二滤料与支撑板之间设有稳流层,使得在过滤和反吹清灰时,稳流层颗粒始终静止不动,一方面保证气流均匀,过滤效率高,另一方面使得第二滤料与支撑板相隔离,以防止第二滤料被带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增压层不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增压层包括伸入通道271内的增压进气管29,增压进气口28设于增压进气管29上,增压进气口28朝向第一过滤层21,增压进气口28设有多个且均布设置于增压进气管29上。
本实施例的好处在于,通过设置伸入通道内的增压进气管,并将增压进气口设于增压进气管上,这样反吹风能更好的吹向第一过滤层上,使得第一过滤层能更好的获得反吹风压,进一步增加了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量,保证第一过滤层上的粉末或粉尘能被清除干净,以提升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同时,将增压进气口朝向第一过滤层设置,这样反吹风直接对着第一过滤层吹,提升了反吹效率,保证反吹效果;还有,通过设置多个增压进气口,使得第一过滤层受反吹的风量均匀,保证第一过滤层工作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增压层不同。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中,增压层包括通道271,通道271呈上小下大的锥形,通道271设有与第一过滤层21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及与第二过滤层22连通的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的面积小于第二连接口的面积,第一过滤层21的过滤面积与第一连接口的面积相等。
本实施例的好处在于,增压层包括通道,通道设有与第一过滤层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及与第二过滤层连通的第二连接口,且第一连接口的面积小于第二连接口的面积,这样在反吹风从第二过滤层吹向第一过滤层时,由于通道的连接口面积从大到小,从而增强了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速,满足了流化反吹要求,使得第一过滤层上的粉末或粉尘能被更好的清除,提升了第一过滤层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同时,通过将第一过滤层的过滤面积设置成与第一连接口的面积相等,这样既增强了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速,又满足了流化反吹要求,且保证反吹风全部能吹到第一过滤层上,提升反吹效率和反吹效果;还有,通过将通道设置成上小下大的锥形,这样形成收口状,有效增强了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速,在粉末或粉尘浓度不大情况下,第一滤料的厚度可减小,这样使得第一过滤层上的粉末或粉尘能被很好的清除,提升了第一过滤层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最后,通过通道的大小变换,增强对第一过滤层的反吹风速,无需单独设置增压进气口,其结构更简单,易实现。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设于第二过滤层上方,过滤装置底部设有反吹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之间设有增强第一过滤层反吹风压的增压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层包括连通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的通道,通道内设有增压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层包括伸入通道内的增压进气管,增压进气口设于增压进气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进气口朝向第一过滤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进气管上设有多个增压进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进气口连接反吹进气管,增压进气口与反吹进气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层包括通道,通道设有与第一过滤层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及与第二过滤层连通的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的面积小于第二连接口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的过滤面积与第一连接口的面积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呈上小下大的锥形。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7或8或9所述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密封连接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的连通架,连通架内部形成所述通道。
CN201610794048.3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Pending CN1063625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4048.3A CN106362504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4048.3A CN106362504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2504A true CN106362504A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99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4048.3A Pending CN106362504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6250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1090A (zh) * 2017-08-21 2017-11-07 江阴远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温除尘器
CN108397551A (zh) * 2018-05-16 2018-08-14 雷磊 一种增压除尘用滑板动密封结构
CN110940774A (zh) * 2019-11-27 2020-03-31 山东大学 一种双通道烟气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57838A (en) * 1963-07-27 1967-02-08 Heinrich Luehr Fliter apparatus with parallel filter cells containing granular filter layers
CN102091489A (zh) * 2010-12-06 2011-06-15 江阴市百顺科技有限公司 吹吸式逐层清灰双滤层颗粒床高温除尘器
CN103301743A (zh) * 2013-06-21 2013-09-18 江苏中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一体化干法脱废系统和烟气脱废和反冲洗方法
CN105694990A (zh) * 2016-03-29 2016-06-22 新疆广汇中化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除尘装置
CN105694991A (zh) * 2016-03-29 2016-06-22 新疆广汇中化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荒煤气除尘器的反吹装置及反吹方法
CN205995166U (zh) * 2016-08-31 2017-03-08 浙江瑞德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57838A (en) * 1963-07-27 1967-02-08 Heinrich Luehr Fliter apparatus with parallel filter cells containing granular filter layers
CN102091489A (zh) * 2010-12-06 2011-06-15 江阴市百顺科技有限公司 吹吸式逐层清灰双滤层颗粒床高温除尘器
CN103301743A (zh) * 2013-06-21 2013-09-18 江苏中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一体化干法脱废系统和烟气脱废和反冲洗方法
CN105694990A (zh) * 2016-03-29 2016-06-22 新疆广汇中化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除尘装置
CN105694991A (zh) * 2016-03-29 2016-06-22 新疆广汇中化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荒煤气除尘器的反吹装置及反吹方法
CN205995166U (zh) * 2016-08-31 2017-03-08 浙江瑞德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1090A (zh) * 2017-08-21 2017-11-07 江阴远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温除尘器
CN108397551A (zh) * 2018-05-16 2018-08-14 雷磊 一种增压除尘用滑板动密封结构
CN110940774A (zh) * 2019-11-27 2020-03-31 山东大学 一种双通道烟气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4217B (zh) 一种滤层厚度可调的移动床颗粒层连续过滤系统
CN207024979U (zh) 一种陶瓷产品高效除尘回收排放装置
CN107754539A (zh) 一种旋风布袋复合式除尘器
CN201664566U (zh) 大型粉体库清库装置
CN106362504A (zh) 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CN204073763U (zh) 一种双旋流烟气预处理器
CN103463886B (zh) 一种环保除尘装置
CN107754601A (zh) 一种环保除尘设备
CN203816379U (zh) 一种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5995166U (zh) 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CN205995167U (zh) 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CN204294024U (zh) 一种双层袋式除尘器
CN207591515U (zh) 适用于民用采暖炉的烟气处理装置
CN203315954U (zh) 木材工业颗粒层除尘器
CN200991624Y (zh) 除尘风机
CN210385217U (zh) 一种热湿空气除尘装置
CN206642497U (zh) 一种微孔膜滤管过滤式除尘器
CN207546784U (zh) 一种高效除尘的旋风分离装置
CN106178722A (zh) 一种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CN2753463Y (zh) 高效气料分离器
CN104550127B (zh) 新型环保颗粒、粉状物料表面清洁系统
CN104073298B (zh) 一种降低褐煤气化合成气中灰分含量的装置与方法
CN202823055U (zh) 水膜除尘器
CN207445799U (zh) 一种炭黑专用高效袋式除尘器
CN206355772U (zh) 一种带粉尘气体过滤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Xingyun

Inventor after: Zhu Xinwei

Inventor after: Wang Xiaoyin

Inventor before: Wang Xingyun

Inventor before: Ding Yelin

Inventor before: Zhu Xinwei

Inventor before: Wang Xiaoy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21

Address after: 214431 Jiangsu city of Wuxi province Jiangyin City Street Landscape Road No. 756 port

Applicant after: Jiangyin far trac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200 Jiaxing City, Pinghu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four Xingping Road, No. 3, the 3 workshop of the 1588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Re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