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61928A -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及法半夏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及法半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61928A
CN106361928A CN201610891799.7A CN201610891799A CN106361928A CN 106361928 A CN106361928 A CN 106361928A CN 201610891799 A CN201610891799 A CN 201610891799A CN 106361928 A CN106361928 A CN 106361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hizoma pinelliae
preparatum
concocting method
pinelliae preparatum
hermetic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917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继连
乐智勇
姜涛
庞雪
廖念
曹晖
于留荣
赖小平
许冬瑾
马兴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ANGMEI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Kangmei (beij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Kangme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ANGMEI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Kangmei (beij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Kangme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ANGMEI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Kangmei (beij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Kangme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ANGMEI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917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619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61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19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88Araceae (Arum family), e.g. caladium, calla lily or skunk cabbage
    • A61K36/8888Pinell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10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4Glycyrrhiza (licori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及法半夏,属于中药炮制领域。其中,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生半夏置于密闭容器中,将密闭容器内的压力降至‑0.02~‑0.04MPa。随后,加水至密闭容器内淹没生半夏,并对密闭容器加压,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力控制为0.18~0.30MPa,再对生半夏进行浸泡4~6h后,过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炮制方法,能够极大的缩短半夏的浸泡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半夏中有效成分流失、以及灰分和浸出物不合格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法半夏的饮片质量和用药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及法半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炮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及法半夏。
背景技术
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的干燥块茎,于夏、秋两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或烘干,即为生半夏。半夏的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偏斜状,直径0.6~1.5cm;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半夏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主要功效及作用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厥头痛,呕吐反胃,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半夏有毒,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对口腔、喉头、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强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服多量则会出现烧痛肿胀、不能发声、呕吐、全身麻木、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最后麻痹而死;服生半夏多量可导致永久失音。因半夏毒性较大,需经炮制后使用,依炮制方法不同分为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等。
目前,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有法半夏、姜半夏和清半夏三个品种。法半夏的传统炮制方法为:取半夏,筛去药屑,大小分开,分别放入润药池中,用清水进行浸泡,水量高出药面5~10cm,浸泡2~3天,浸泡过程中每天换水2~3次,待浸透后,加入甘草和石灰的混合液再次进行浸泡,每天翻动2~3次,浸泡7~8天取出,洗净、切片后干燥。这种炮制方法的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受天气温度影响大,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这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具有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炮制方法炮制所得的法半夏,这种法半夏的毒性低,口尝微有麻舌感,质量稳定,药性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包括:
取生半夏置于密闭容器中,将密闭容器内的压力降至-0.02~-0.04MPa;随后,加水至密闭容器内淹没生半夏,并对密闭容器加压,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力控制为0.18~0.30MPa,再对生半夏进行浸泡4~6h后,过滤。
一种通过上述法半夏的炮制方法所制得的法半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中,通过抽真空使浸泡生半夏的密闭容器中的压力先减少至-0.02~-0.04MPa,有效去除生半夏的植物组织中的空气,有助于后续生半夏被水快速浸润;再加水浸没生半夏后,使密闭容器增压至0.18~0.30MPa,缩短了半夏的浸泡时间,提高了浸泡的均匀度,解决了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同时,在浸泡过程中能够有效去除半夏的毒性成分,保证法半夏的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炮制方法,不受天气影响,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流失,避免了由于炮制时间长而容易出现的总灰分和浸出物不合格的现象出现,所制得的法半夏质量稳定,有利于保障用药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包括:
a.取生半夏置于密闭容器中,将密闭容器内的压力降至-0.02~-0.04MPa。
通过抽真空等方式,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力降至-0.02~-0.04MPa,去除生半夏的植物组织间的空气,有助于后续使水能够快速浸透生半夏。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将所述密闭容器内的压力降至-0.02~-0.04MPa的降压的时间超过10min,有利于使水分更加容易浸入到植物组织之间。进一步地,将所述密闭容器内的压力降至-0.02~-0.04MPa的降压的时间为10~30min。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该步骤为:取生半夏置于密闭容器中,在20min左右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力降至-0.03MPa。发明人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确定该条件。使用这种条件处理后,生半夏的植物组织间紧密程度较佳,便于后续的水份浸润。
本申请中的密闭容器为浸泡生半夏用的容器,且该容器能够通过抽真空等操作来控制容器内的压力,比如润药机。
b.加水至密闭容器内淹没生半夏,并将密闭容器内的压力控制为0.18~0.30MPa,再对生半夏进行浸泡4~6h后,过滤。
加水至密闭容器内淹没生半夏,有利于对生半夏进行充分浸泡。将密闭容器内的压力控制为0.18~0.30MPa,使得在上述a步骤后呈压紧状态的植物组织重新变的疏松,有利于水分浸入半夏的植物组织间,加快浸泡过程;浸泡4~6h后,即可得到内无干心的生半夏。而法半夏传统的炮制方法中,将生半夏浸泡至无干心状态,需要浸泡2~3天。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炮制方法,能够极大的缩短半夏的浸泡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b步骤为:加水至密闭容器内淹没生半夏,并将密闭容器内的压力控制为0.20~0.30MPa,再对生半夏进行浸泡4~5h后,过滤。在这种条件下,浸泡效果更好。进一步优选为,加水至密闭容器内淹没生半夏,并将密闭容器内的压力控制为0.25MPa,再对生半夏进行浸泡4.5h后,过滤。
在这一步骤中,加水量以水的液面高于半夏的物料面为准。生半夏被水完全淹没,有助于提高浸泡效果。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水与生半夏的质量比为1.5~2.0:1,优选为1.7:1,有利于生半夏在短时间内被水份浸泡至内无干心的状态,以缩短浸泡时间、提高浸泡效果。
c.生半夏经浸泡过滤去除滤液之后与溶液A混合,并于压力为0.18~0.30MPa下浸泡24~30h,过滤并干燥。
溶液A为甘草的煎煮液与生石灰的混合溶液。其中,生石灰为煅透无杂质的生石灰,有助于提高法半夏的质量;煎煮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甘草加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1.8~2.2h和0.8~1.2h,优选的时间分别为2h和1h,然后将两次煎煮所得的煎液合并。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煎煮液中,甘草中的药效成分的溶出量多,提取率高。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生半夏在溶液A中浸泡24~30h,即可达到半夏剖面呈均匀的黄色,且口尝微有麻舌感的状态。而法半夏传统的炮制方法中,将浸泡好的生半夏再次浸泡至上述状态,至少需要7~8天的时间。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炮制方法,能够极大的缩短半夏的浸泡时间,避免半夏中有效成分流失、以及灰分和浸出物不合格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法半夏的饮片质量和用药安全性。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c步骤为:将生半夏经浸泡过滤去除滤液之后,与溶液A混合,并于压力为0.2~0.30MPa下浸泡24~26h,过滤并干燥后得到法半夏。在这种条件下,溶液A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浸透生半夏,从而提高解毒效果。进一步优选为:将生半夏经浸泡过滤去除滤液之后,与溶液A混合,并于压力为0.25MPa下浸泡25h,过滤并干燥后得到法半夏。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溶液A与生半夏的质量比为1.5~2.2:1,优选为2:1,有助于使溶液A完全浸润生半夏,提高浸泡和解毒的效果。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甘草与生半夏的质量比为3:18~22,优选为3:20。发明人通过单因素变量及正交试验进行确定的该条件,发现当甘草与生半夏为上述质量比时,所制得的法半夏的麻舌感小,从而推知该法半夏中的毒性成分少,从而保证了用药安全。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生石灰与生半夏的质量比为1:9~11,优选为1:10。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当生石灰与生半夏为上述质量比时,能够缩短浸泡的时间,使生半夏在较短时间内浸泡至剖面呈均匀的黄色,且口尝微有麻舌感。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干燥的温度为50~75℃,优选为60℃。在这一温度下干燥,有利于避免半夏中具有热敏性的药效成分遇高温分解,从而在干燥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半夏中的药效成分。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溶液A的pH值为12~14,优选为13。在这种碱性条件下,溶液A对生半夏的解毒效果最好。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制备的法半夏,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主要功能及作用: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包括:
(1)取生半夏置于密闭容器中,在20min左右使密闭容器内压力降至-0.03MPa;随后,加水至密闭容器内淹没生半夏,并对密闭容器内加压,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力控制为-0.25MPa,再对生半夏进行浸泡5h后,其中水与生半夏的质量比为1.7:1,过滤。
(2)取甘草,加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2h和1h,然后将两次煎煮所得的煎液合并,放冷后加入生石灰,得到溶液A。
(3)将生半夏经浸泡过滤去除滤液之后,与溶液A混合,并于压力为-0.25MPa下浸泡25h,过滤干燥后得到法半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包括:
(1)取生半夏置于密闭容器中,在10min左右使密闭容器内压力降至-0.04MPa;随后,加水至密闭容器内淹没生半夏,并对密闭容器内加压,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力控制为-0.18MPa,再对生半夏进行浸泡6h后,其中水与生半夏的质量比为1.5:1,过滤。
(2)取甘草,加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1.8h和1.2h,然后将两次煎煮所得的煎液合并,放冷后加入生石灰,得到溶液A。
(3)将生半夏经浸泡过滤去除滤液之后,与溶液A混合,并于压力为-0.18MPa下浸泡30h,过滤干燥后得到法半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包括:
(1)取生半夏置于密闭容器中,在50min左右使密闭容器内压力降至-0.02MPa;随后,加水至密闭容器内淹没生半夏,并对密闭容器内加压,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力控制为-0.3MPa,再对生半夏进行浸泡4h后,其中水与生半夏的质量比为2.0:1,过滤。
(2)取甘草,加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2.2h和0.8h,然后将两次煎煮所得的煎液合并,放冷后加入生石灰,得到溶液A。
(3)将生半夏经浸泡过滤去除滤液之后,与溶液A混合,并于压力为-0.30MPa下浸泡30h,过滤干燥后得到法半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步骤基本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之处在于:
将生半夏经浸泡过滤去除滤液之后,与溶液A混合,溶液A的质量是生半夏的质量的2倍,并于压力为-0.25MPa下浸泡25h,过滤干燥后得到法半夏。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步骤基本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之处在于:
取甘草,该甘草与生半夏的质量比为3:20;再加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2h和1h,然后将两次煎煮所得的煎液合并,放冷后加入生石灰,得到溶液A。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步骤基本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之处在于:
取甘草,加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2h和1h,然后将两次煎煮所得的煎液合并,放冷后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生半夏的质量比为1:10,得到溶液A。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步骤基本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之处在于:
将生半夏经浸泡过滤去除滤液之后,与溶液A混合,其中溶液A的pH值大于12,于压力为-0.25MPa下浸泡25h,过滤后于60℃下干燥后得到法半夏。
对比例1
本对比例采用传统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来炮制法半夏,其主要过程为:
取半夏,筛去药屑,大小分开,分别放入润药池中,用清水进行浸泡,水量高出药面8cm,浸泡2.5天,浸泡过程中每天换水3次,待浸透后,加入甘草和生石灰的混合液再次进行浸泡,每天翻动3次,浸泡7.5天取出,干燥后得到法半夏。
对比例2
本对比例采用现有的下列方法来炮制法半夏,其主要过程为:
取半夏过筛,筛去灰屑,大小分开。将净洗过的半夏,洗药机按其操作步骤规程用流动的水清洗干净。将清洗的半夏置于润药剂内进行热润,压力为1.6×105Pa,温度50℃,加水量为半夏质量的四倍,浸润时间2小时,浸泡至透心为度。将浸润过的半夏取出,滤干;另取甘草片加水适量煎液:煎2次,时间分别为2h和1h,将两次得到的煎液合并,合并后的煎液约为甘草片重量的5倍。
将上述步骤得到的甘草汁加入生石灰块浸泡,加适量清水溶合后滤去石灰渣,取其混合液,将得到的混合液和浸泡过的半夏置于可倾式蒸煮夹层锅内,温度30℃,保持pH值>12,浸泡48h,至半夏口尝微有麻舌感,切面黄色均匀无白心为度,取出半夏,洗净,干燥,即得到法半夏成品。
实验例1
取按照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和对比例2所提供的方法炮制的法半夏,按2015版《中国药典》上的方法检测水分、总灰分以及浸出物含量,检测结果见表1.
表1.法半夏检测结果
由表1可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7所提供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制备的法半夏,其水分、总灰分以及浸出物均符合《中国药典》中规定的标准,说明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法半夏质量合格,符合药典标准。
通过实施例1~7中的方法制备的法半夏,其总灰分的含量(≤5.2%)少于对比例1中通过传统方法所制得的法半夏(5.5%);同时其浸出物的含量(≥6.7%)也大于对比例1中的法半夏(6.2%),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法半夏的质量优于传统方法,且能够有效缩短加工时间,采用传统方法加工一批法半夏至少需要10天,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则仅需要2天,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通过实施例1~7中的方法制备的法半夏,其总灰分的含量(≤5.2%)少于对比例2中提供的方法所制得的法半夏(5.8%);同时其浸出物的含量(≥6.7%)也大于对比例2中的法半夏(5.8%),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法半夏能够有效避免有效成分的流失,且能够减低总灰分的含量,从而有效保证了法半夏的药效。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炮制方法,能够极大的缩短半夏的浸泡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半夏中有效成分流失、以及灰分和浸出物不合格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法半夏的饮片质量和用药安全性。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取生半夏置于密闭容器中,将所述密闭容器内的压力降至-0.02~-0.04MPa;随后,加水至所述密闭容器内淹没所述生半夏,并对所述密闭容器加压,使所述密闭容器内的压力控制为0.18~0.30MPa,再对所述生半夏进行浸泡4~6h后,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半夏经浸泡过滤去除滤液之后,与溶液A混合,并于压力为0.18~0.30MPa下浸泡24~30h,过滤并干燥;其中所述溶液A为甘草的煎煮液与生石灰的混合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与所述生半夏的质量比为1.5~2.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A与所述生半夏的质量比为1.5~2.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草与所述生半夏的质量比为3:18~2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石灰与所述生半夏的质量比为1:9~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甘草加水煎煮两次,时间分别为1.8~2.2h和0.8~1.2h,然后将两次煎煮所得的煎液合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7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密闭容器内的压力降至-0.02~-0.04MPa的减压时间超过10min。
10.一种法半夏,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半夏是通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所制得的。
CN201610891799.7A 2016-10-12 2016-10-12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及法半夏 Pending CN1063619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1799.7A CN106361928A (zh) 2016-10-12 2016-10-12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及法半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1799.7A CN106361928A (zh) 2016-10-12 2016-10-12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及法半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1928A true CN106361928A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9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91799.7A Pending CN106361928A (zh) 2016-10-12 2016-10-12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及法半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6192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3296A (zh) * 2018-08-15 2018-11-23 康美滕王阁(四川)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法半夏炮制工艺及其产品与应用
CN109381579A (zh) * 2018-12-25 2019-02-26 广州市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加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1825A (zh) * 2009-10-10 2010-05-26 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法半夏的炮制方法
CN102961538A (zh) * 2012-11-19 2013-03-13 遵义市银花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
CN104623151A (zh) * 2014-12-02 2015-05-20 江西江中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法半夏的制作工艺
CN105663527A (zh) * 2016-02-26 2016-06-15 江西青春康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法半夏、法水半夏的炮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1825A (zh) * 2009-10-10 2010-05-26 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法半夏的炮制方法
CN102961538A (zh) * 2012-11-19 2013-03-13 遵义市银花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
CN104623151A (zh) * 2014-12-02 2015-05-20 江西江中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法半夏的制作工艺
CN105663527A (zh) * 2016-02-26 2016-06-15 江西青春康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法半夏、法水半夏的炮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丽芳: "《中药分析学》", 30 November 2005,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 "《中药材及饮片鉴定知识与方法》", 31 October 2015,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宋希贵: "《中药调剂与鉴别彩色图谱》", 31 August 2009,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3296A (zh) * 2018-08-15 2018-11-23 康美滕王阁(四川)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法半夏炮制工艺及其产品与应用
CN109381579A (zh) * 2018-12-25 2019-02-26 广州市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7280B (zh)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
CN108853296A (zh) 一种法半夏炮制工艺及其产品与应用
CN102885947A (zh)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4147281B (zh) 一种姜半夏的炮制方法
CN109331103A (zh) 一种姜半夏的炮制方法
CN106692756A (zh) 黄精百合膏及其制作方法
CN108079146A (zh) 一种清半夏的炮制工艺
CN103690753A (zh) 药酒制备过程中药材处理方法、保健药酒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02767098A (zh) 板蓝根扎染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5596616A (zh) 一种适用于姜半夏、姜水半夏的炮制方法
CN106361928A (zh)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及法半夏
CN105663527A (zh) 一种适用于法半夏、法水半夏的炮制方法
CN103961494A (zh) 一种产地加工半夏的方法
CN103432326A (zh) 一种香附饮片的制备方法
CN108671107A (zh) 姜半夏炮制方法
CN110772587A (zh) 一种姜半夏饮片的炮制方法
CN106819987A (zh) 一种葛根粉的制作方法
CN109999118A (zh) 一种法半夏的制备方法
KR20000024959A (ko) 인진쑥을 주원료로 한 증류수 무균음료의 제조방법
CN100551281C (zh) 一种去烟毒并具保健治疗功效的烟丝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06509262A (zh) 保健茶
CN112219954A (zh) 一种多汁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87268A (zh) 一种改善肠道消化功能的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6872A (zh) 梅片树叶提取液和梅片树叶绿茶饮料及制备方法
CN106511668A (zh) 一种姜半夏及其炮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