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1241B -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1241B
CN106351241B CN201610754290.8A CN201610754290A CN106351241B CN 106351241 B CN106351241 B CN 106351241B CN 201610754290 A CN201610754290 A CN 201610754290A CN 106351241 B CN106351241 B CN 1063512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erdam
impact
underwater
construction
flo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542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1241A (zh
Inventor
仲维玲
丁大有
李洁勇
王克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7542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12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1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1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1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12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10Deep foundations
    • E02D27/12Pile foundations
    • E02D27/14Pile framings, i.e. piles assembled to form the sub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2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 E02D19/04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by coffer-dams, e.g. made of sheet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02D5/38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making by use of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 E02D5/40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making by use of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in open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250/00Production methods
    • E02D2250/0061Production methods for working under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所施工深水基础包括位于既有铁路运营线一侧的水下基岩上的水中承台和多根对水中承台进行支撑的钻孔桩;对所施工深水基础进行施工时,包括步骤:一、水下基坑开挖:对围堰底部所安装的水下基坑进行开挖,过程如下:开挖平台搭设、冲击钻机安装、开挖平台移动、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和第二次冲击及同步清渣;二、钻孔桩及水中承台施工,包括步骤:测量放线、围堰下放、钢护筒安装、围堰封底施工、钻孔桩施工、围堰内抽水及钢护筒割除和承台施工。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深水基础施工过程,并且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对外界影响较小。

Description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桥梁建设正处于迅猛发展期,采用先进的设计和施工 技术,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确保安全的目标一直是工程界所追求的 结果。其中,在大跨度、深水桥梁建设方面,设计理论、建造技术和装备 方面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例如在南宁铁路枢纽新增二线新邕宁邕江特大桥连续梁施工中,桥梁主跨达到168m,是国内目前单线铁路桥梁中 的最大跨度。该桥深水基础施工安全风险高,质量控制难度大;尤其是在进行水下裸露基岩基础的开挖时,由于桥梁紧靠既有线,主墩位于邕江(规划Ⅱ级航道)中,水深达18m,在既要确保既有线(即既有铁路线)运营及邕江航道通航安全,又要保证施工工期、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合 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就尤为重要。
深水墩双壁钢围堰基础施工和大跨度连续梁施工在国内虽然有比较成熟的施工先例,但是在包括深水无覆盖层水下裸露基岩、深水基础施工,并且与既有营业线路线距离仅30m,还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对深水基础进行施工时,施工难度非常大。
现如今,石质基坑开挖方法主要有水下爆破法和机械破碎法两种。采用水下爆破法对上述临近既有线的桥梁深水基础进行水下基坑开挖施工时,由于邕江目前属于Ⅲ级通航航道,且开挖的基坑距既有桥梁较近,若选择水下爆破法开挖,一是需要对航道进行临时封锁,二是要办理临近既有线施工手续,在“封锁点内”进行爆破作业;同时,还需要考虑爆破对 既有桥梁的影响,以及爆破后清渣设备的选择,成本投入较大,更重要的是办理施工手续十分复杂。但目前采用机械破碎法对临近既有线的桥梁深 水基础进行水下基坑开挖施工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且规范的施工方法可供遵循,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施工操作比较随意、施工效率低、 施工效果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 种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深水基础施工过程,并且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对外界影响较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临既有线大跨 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施工深水基础包括位于既有铁路运营线一侧的水下基岩上的水中承台和多根对所述水中承台进行支撑的钻孔桩,多根所述钻孔桩均位于所述水中承台下方,多根所述钻孔桩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中承台为采用围堰施工成型的混凝土承台;对所述水中承台进行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水下基坑开挖:对围堰底部所安装的水下基坑进行开挖,过程如下:
步骤101、开挖平台搭设:对开挖平台进行搭设;
所述开挖平台包括组装式浮体和对所述组装式浮体的位置进行调整 的浮体位置调整装置,所述组装式浮体为长方形,所述组装式浮体的长度大于所述水中承台的长度且其宽度大于所述水中承台的宽度;所述组装式浮体包括两个呈平行布设的长方形浮体;两个所述长方形浮体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二者之间通过多道横向连接梁进行紧固连接,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均与长方形浮体呈垂直布设且其沿长方形浮体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所述浮体位置调整装置包括多个均位于所述浮体位置调整装置 前侧的前侧定位装置、多个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组装式浮体前侧的前侧调整 装置、多个均位于所述浮体位置调整装置后侧的后侧定位装置和多个均固 定安装于所述组装式浮体后侧的后侧调整装置;所述前侧定位装置与前侧 调整装置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前侧定位装置均通过锚索与一个所述前侧调整装置进行连接;所述后侧定位装置与后侧调整装置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后侧定位装置均通过锚索与一个所述后侧调整装置进行连接;所述前侧调整装置和后侧调整装置均为电动锚机;
步骤102、冲击钻机安装:在步骤101中所述开挖平台上安装多个冲 击钻机,多个所述冲击钻机组成冲击破碎设备;
步骤101中两个所述长方形浮体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所述冲击钻机的冲击锤直径;
步骤103、开挖平台移动:通过所述浮体位置调整装置,将所述组装式浮体平移至所述水中承台所处施工区域上方;
步骤104、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采用所述冲击破碎设备对所述围堰所处施工区域内的水下基岩整体进行冲击破碎,并采用长臂挖机将冲击 破碎的岩石块挖运走;
本步骤中所述冲击破碎设备的冲击破碎区域为所述围堰所处施工区域,所述围堰所处施工区域为矩形冲击区域;所述矩形冲击区域的长度大于围堰的长度,所述矩形冲击区域的宽度大于围堰的宽度;
步骤105、第二次冲击及同步清渣:采用所述冲击破碎设备对围堰底 部安装位置处的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本步骤中所述冲击破碎设备的冲击破碎区域为围堰底部安装区域;并且,冲击破碎过程中,采用所述长臂挖机将所述围堰底部安装区域内和位于所述围堰底部安装区域内侧的施工区域内冲击破碎的岩石块均挖运走,获得施工成型的水下基坑;
所述水下基坑的底部标高与所述水中承台的底部标高一致;
步骤二、钻孔桩及水中承台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测量放线:采用水上施工放样方法及相配套使用的施工放样设备,对围堰的四周边线和多根所述钻孔桩的中心位置分别进行测量放线;
步骤202、围堰下放:参照步骤201中测量放线出的围堰的四周边线, 将围堰逐渐下放至步骤一中所述水下基坑内的预设位置上;
步骤203、钢护筒安装:参照步骤201中测量放线出的多根所述钻孔桩的中心位置,且按照常规钢护筒安装方法对多根所述钻孔桩施工用的钢 护筒分别进行下放,并对下放到位的钢护筒进行固定;
步骤204、围堰封底施工:对步骤202中下放到位的围堰底部进行混凝土封底,获得混凝土封底层;
步骤205、钻孔桩施工:按常规水中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对多根所述钻孔桩分别进行施工;
步骤206、围堰内抽水及钢护筒割除:采用抽水机将围堰内部水抽出;且抽水完成后,采用切割设备割除步骤203中所述的钢护筒;
步骤207、承台施工:在步骤205中已施工完成的多根所述钻孔桩桩顶上对所述水中承台进行成型施工。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04 中进行围堰封底施工之前,需在步骤203中安装好的多个所述钢护筒上搭设一个注浆施工平台;
步骤204中进行围堰封底施工时,采用多个注浆导管对混凝土封底层 进行浇筑施工,多个所述注浆导管均与安装于注浆施工平台上的注浆装置连接,多个所述注浆导管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呈均匀布设;
步骤204中进行围堰封底施工之前,先采用浮吊将所述注浆导管下放至围堰内,并使所述注浆导管底端伸入至围堰内侧底部;同时,在多个所述钢护筒内均抛放沙袋。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01 中所述围堰为双壁钢套箱,所述双壁钢套箱由内壁板、同轴套装在内壁板 外侧的外壁板和布设于内壁板与外壁板之间的内支撑结构组成,所述双壁钢套箱底部设置有刃脚;所述内壁板与外壁板之间的空腔底部设置有一层 混凝土填充层,且内壁板与外壁板之间的空腔底部通过混凝土填充层封堵后,所述内壁板与外壁板之间的空腔形成一个上部开口的注水仓;
步骤202中对围堰进行下放时,采用通过注水设备向内壁板与外壁板之间的注水仓内连续注水的方式,将所述双壁钢套箱逐渐平稳下放至预设位置。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4 中进行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之前,根据所述钻孔桩的底部标高h1、所述围堰底部的封底混凝土层厚度δ和所述水下基岩的顶部标高h2,确定水下基岩的开挖深度h3,其中h3=h2-h1+δ;
步骤104中对所述水中承台所处施工区域的水下基岩整体进行冲击破碎时和步骤105中对围堰底部安装位置处的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时,均参照所确定的水下基岩的开挖深度h3,采用所述冲击破碎设备对所述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
步骤104中进行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之前,先根据所述水中承台的结构、尺寸和底部标高h1,并结合施工地点的河床地质和水文情况以及围堰施工时需预留的作业空间,确定施工所述水中承台时所用围堰的结构和尺寸。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4 中进行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之前,对围堰底部在所述水下基岩上的安装位置进行确定,并对围堰底部的四周边线进行确定;
步骤105中对围堰底部安装位置处的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时,沿围堰底部的四周边线由前至后进行冲击破碎,所述围堰底部支撑于所述围堰底部安装区域的内侧中部;
步骤105中所述围堰底部安装区域的宽度大于围堰的壁厚。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4 中进行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时,采用所述冲击破碎设备中的多个所述冲 击钻机同步进行冲击破碎;
步骤105中进行第二次冲击及同步清渣时,采用所述冲击破碎设备中的一个所述冲击钻机进行冲击破碎或两个所述冲击钻机同步进行冲击破 碎。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2 中每个所述冲击钻机的冲击锤均为实心锤,所述冲击锤底部均焊接固定有多个防滑爪,多个所述防滑爪呈均匀布设且其呈梅花形布设。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2 中进行冲击钻机安装时,还需在每个所述冲击钻机的冲击锤上均安装一个高压水枪,所述高压水枪的进水口通过高压水管与高压水注入设备连接。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5 中所述水下基坑的形状与所述围堰的形状相同,所述水下基坑的长度比围 堰的长度大2m~3m,所述水下基坑的长度比围堰的宽度大2m~3m;
步骤104中所述矩形冲击区域的长度比围堰的长度大4m~8m,所述矩形冲击区域的长度比围堰的宽度大4m~8m。
上述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01 中所述前侧定位装置为地锚、抛锚或地笼,所述后侧定位装置为地锚、抛锚或地笼;
所述水中承台的长度为9m~12m且其宽度为6m~8m,所述浮箱为正方 体浮箱且其宽度为5.5m~6.5m,所述长方形浮体中浮箱的数量为6个~10 个;
步骤101中所述冲击钻机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冲击钻机分别安装在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两个所述长方形浮体分别为左侧浮体和位于所述左侧浮体右侧的右侧浮体;所述左侧浮体中部安装有一个所述冲击钻机,所述右侧浮体上安 装有两个所述冲击钻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投入施工成本较低。
2、所采用的开挖施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简便,投入成本较低。
3、所采用的开挖平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搭设方便、 拆装简便,投入成本低,并且投入人力物力较少,采用两个呈平行布设的 长方形浮体连接形成组装式浮体作为开挖施工平台,并且两个长方形浮体 之间通过多道横向连接梁进行可靠连接。
4、所采用的开挖平台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采用前侧定位装 置与后侧定位装置对组装式浮体进行有效定位,能有效保证开挖过程中组装式浮体不偏位、不移位,为工人提供一个平稳的施工平台;同时,平台位置可调且调整简便,便于深水基础承台水下基坑开挖施工,通过控制前侧调整装置和后侧调整装置对组装式浮体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对冲击钻机 的冲击位置进行调整,调整简便,并且调整过程易于控制。
5、冲击钻机位置布设位置,相互错开,能有效确保水下基坑开挖施 工过程中组装式浮体处于平稳状态。
6、所采用的开挖施工装置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采用多个钻 机控制装置对均安装在开挖平台上的多个冲击钻机分别进行控制,并且采 用平台位置调整控制器对多个前侧调整装置和多个后侧调整装置分别进 行控制,控制过程简单,能简便、快速完成水下基坑的开挖施工过程。
7、所采用的水下基坑开挖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 用效果好,冲击过程分前后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围堰所处施工区域(即围 堰所在平面位置内)整体进行冲击,第二次在围堰底部安装区域范围内重 新冲击一次,确保围堰刃脚下沉到位,冲击过程控制同冲击成孔的桩基施 工过程相同,控制简便。因而,本发明采用机械锤击破碎法,机械设备选 择冲击钻机。实际进行开挖时,先搭设开挖平台,然后用冲击钻机进行冲 击破碎,同时用长臂挖机和高压水泵相配合,将破碎的岩石块挖运走,能 做到及时清理沉渣,最终达到开挖岩层的目的。采用本发明不需要临时封 航,也不需要向路局要“点”,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爆破作业时对基于桥梁 基础影响的安全评估工作,节省了时间。因而,采用本发明能有效解决采 用机械冲击钻破碎法进行深水区桥梁基坑基岩开挖的施工难题。
8、所采用的围堰封底施工方法简单且使用效果好,通过注浆管道进 行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能简便、快速完成围堰封底施工过程,并且封底 效果好。
9、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深水基础水下基坑的 开挖施工过程,并且开挖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对外界影响较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流程框图。
图1-1为本发明进行水下基坑开挖时的方法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开挖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开挖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开挖施工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次冲击的冲击破碎区域与围堰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次冲击的冲击破碎区域与围堰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采用围堰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注浆施工平台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长方形浮体; 2—前侧定位装置; 3—前侧调整装置;
4—后侧定位装置; 5—后侧调整装置; 6—锚索;
7—纵向连接梁; 8—浮箱; 9—横向连接梁;
10—平台位置调整控制器; 11—冲击钻机; 12—钻机控制装置;
13—上位控制器; 14—围堰; 14-1—内壁板;
14-2—外壁板; 14-3—水平桁架; 14-4—竖向支撑桁架;
14-5—刃脚; 14-6—混凝土填充层;
14-7—内支撑件; 14-8—竖向隔仓板; 14-9—钢箱;
15—冲击锤冲击位置; 16—混凝土封底层; 17—注浆施工平台;
18—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所施 工深水基础包括位于既有铁路运营线一侧的水下基岩上的水中承台和多 根对所述水中承台进行支撑的钻孔桩,多根所述钻孔桩均位于所述水中承 台下方,多根所述钻孔桩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 水中承台为采用围堰14施工成型的混凝土承台;对所述水中承台进行施 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水下基坑开挖:如图1-1所示,对围堰14底部所安装的水 下基坑进行开挖,过程如下:
步骤101、开挖平台搭设:对开挖平台进行搭设;
如图3所示,所述开挖平台包括组装式浮体和对所述组装式浮体的位 置进行调整的浮体位置调整装置,所述组装式浮体为长方形,所述组装式 浮体的长度大于所述水中承台的长度且其宽度大于所述水中承台的宽度; 所述组装式浮体包括两个呈平行布设的长方形浮体1;两个所述长方形浮 体1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二者之间通过多道横向连接梁9进行紧固连 接,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9均与长方形浮体1呈垂直布设且其沿长方形浮 体1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所述浮体位置调整装置包括多个均位 于所述浮体位置调整装置前侧的前侧定位装置2、多个均固定安装于所述 组装式浮体前侧的前侧调整装置3、多个均位于所述浮体位置调整装置后 侧的后侧定位装置4和多个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组装式浮体后侧的后侧调整 装置5;所述前侧定位装置2与前侧调整装置3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前 侧定位装置2均通过锚索6与一个所述前侧调整装置3进行连接;所述后 侧定位装置4与后侧调整装置5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后侧定位装置4均 通过锚索6与一个所述后侧调整装置5进行连接;所述前侧调整装置3和 后侧调整装置5均为电动锚机;
步骤102、冲击钻机安装:在步骤101中所述开挖平台上安装多个冲 击钻机11,多个所述冲击钻机11组成冲击破碎设备;
步骤101中两个所述长方形浮体1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所述冲击钻机11 的冲击锤直径;
步骤103、开挖平台移动:通过所述浮体位置调整装置,将所述组装 式浮体平移至所述水中承台所处施工区域上方;
步骤104、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采用所述冲击破碎设备对所述围 堰14所处施工区域内的水下基岩整体进行冲击破碎,并采用长臂挖机将 冲击破碎的岩石块挖运走;
本步骤中所述冲击破碎设备的冲击破碎区域为所述围堰14所处施工 区域,所述围堰14所处施工区域为矩形冲击区域;所述矩形冲击区域的 长度大于围堰14的长度,所述矩形冲击区域的宽度大于围堰14的宽度;
步骤105、第二次冲击及同步清渣:采用所述冲击破碎设备对围堰14 底部安装位置处的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本步骤中所述冲击破碎设备的 冲击破碎区域为围堰底部安装区域;并且,冲击破碎过程中,采用所述长 臂挖机将所述围堰底部安装区域内和位于所述围堰底部安装区域内侧的 施工区域内冲击破碎的岩石块均挖运走,获得施工成型的水下基坑;
所述水下基坑的底部标高与所述水中承台的底部标高一致;
步骤二、钻孔桩及水中承台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测量放线:采用水上施工放样方法及相配套使用的施工放 样设备,对围堰14的四周边线和多根所述钻孔桩的中心位置分别进行测 量放线;
步骤202、围堰下放:参照步骤201中测量放线出的围堰14的四周边 线,将围堰14逐渐下放至步骤一中所述水下基坑内的预设位置上;
步骤203、钢护筒安装:参照步骤201中测量放线出的多根所述钻孔 桩的中心位置,且按照常规钢护筒安装方法对多根所述钻孔桩施工用的钢 护筒7分别进行下放,并对下放到位的钢护筒进行固定;
步骤204、围堰封底施工:对步骤202中下放到位的围堰14底部进行 混凝土封底,获得混凝土封底层16;
步骤205、钻孔桩施工:按常规水中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对多根所述钻 孔桩分别进行施工;
步骤206、围堰内抽水及钢护筒割除:采用抽水机将围堰14内部水抽 出;且抽水完成后,采用切割设备割除步骤203中所述的钢护筒;
步骤207、承台施工:在步骤205中已施工完成的多根所述钻孔桩桩 顶上对所述水中承台进行成型施工。
实际施工时,所述水中承台在水下的深度不小于15m,所述水中承台 与既有铁路运营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m。
其中,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为跨径大于100m的桥梁主梁。
本实施例中,步骤102中所述冲击破碎设备与步骤101中所述开挖平 台组成开挖施工装置,详见图2和图4。
并且,多个所述冲击钻机11均由钻机控制装置12进行控制,多个所 述冲击钻机11均为电动冲击钻机且其均与钻机控制装置12连接。
本实施例中,步骤102中所述冲击钻机11的数量为三个。
为确保所述开挖平台平稳,三个所述冲击钻机11错开布设。
本实施例中,三个所述冲击钻机11分别安装在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 个顶点上。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长方形浮体1分别为左侧浮体和位于所述左侧 浮体右侧的右侧浮体;所述左侧浮体中部安装有一个所述冲击钻机11,所 述右侧浮体上安装有两个所述冲击钻机11。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冲击钻机11的数量以及各冲击钻 机11的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组装式浮体上安装有三个分别供冲击钻机11水平 固定的钻机支架。并且,所述组装式浮体上安装有多个分别供所述电动锚 机水平固定的锚机支架。
实际安装时,所述钻机支架和所述锚机支架均为型钢支架,所述型钢 支架通过多个连接螺栓固定在所述组装式浮体上。
如图4所示,所述开挖施工装置还包括平台位置调整控制器10,多个 所述前侧调整装置3和多个所述后侧调整装置5均与平台位置调整控制器 10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平台位置调整控制器10和钻机控制装置12均与上 位控制器13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长方形浮体1由多个浮箱8从前至后拼接而成,多 个所述浮箱8的宽度均相同。
实际施工时,所述水中承台的长度为9m~12m且其宽度为6m~8m,所 述浮箱8为正方体浮箱且其宽度为5.5m~6.5m,所述长方形浮体1中浮箱 8的数量为6个~10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浮箱8的宽度为6m,所述长方形浮体1中浮箱8 的数量为8个。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具体需要,对长方形浮体1中浮 箱8的数量和浮箱8的宽度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步骤101中所述前侧定位装置2为地锚、抛锚或地笼,所述后侧定位 装置4为地锚、抛锚或地笼。本实施例中,所述前侧定位装置2和后侧定 位装置4均为抛锚。
实际施工时,所述横向连接梁9的两端分别通过多个连接螺栓固定在 两个所述长方形浮体1上。
并且,所述长方形浮体1中相邻两个所述浮箱8之间均通过多个连接 螺栓紧固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挖平台还包括多道平行布设的纵向连接梁7;多 道所述横向连接梁9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组成横向连接结构,多道所 述纵向连接梁7均布设于所述横向连接结构上方,所述纵向连接梁7与长 方形浮体1呈平行布设,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9通过多道所述纵向连接梁 7紧固连接为一体,每道所述纵向连接梁7均与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9进 行紧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连接梁9和纵向连接梁7均为工字钢。
实际使用时,所述横向连接梁9和纵向连接梁7也可以采用采用其它 类型的型钢梁。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连接梁9和纵向连接梁7之间以焊接方式进行 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侧定位装置2和前侧调整装置3的数量均为两个, 所述后侧定位装置4和后侧调整装置5的数量均为三个。其中,所述前侧 定位装置2位于水流上游且后侧定位装置4位于水流下游。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长方形浮体1分别为左侧浮体和位于所述左侧 浮体右侧的右侧浮体,所述左侧浮体的前侧安装有一个所述前侧调整装置 3且其后侧安装有一个所述后侧调整装置5,所述右侧浮体的前侧安装有 两个所述前侧调整装置3且其后侧安装有一个所述后侧调整装置5。
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前侧定位装置2、前侧调整装置3、 后侧定位装置4和后侧调整装置5的数量和布设位置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连接梁9的数量为16道,所述左侧浮体中的 浮箱8为左侧浮箱,所述左侧浮体中的浮箱8为右侧浮箱,
每个所述左侧浮箱均通过前后两道所述横向连接梁9与位于右侧的一 个所述右侧浮箱进行紧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连接梁7的数量为四道,两个所述长方形浮体 1的上方均设置有两道所述纵向连接梁7。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横向连接梁9和纵向连接梁7的数 量和布设位置分别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中承台的长度为10.5m且其宽度为7m,所述水中 承台为圆端形。
相应地,所述围堰1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端形。
本实施例中,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与既有铁路运营线平行,所施工大 跨度连续梁与既有铁路运营线相距约30m。所施工大跨度连续梁的两个支 撑桥墩均为深水桥墩,因而需对两个所述支撑桥墩的深水基础(即所述水 中承台)分别进行施工,所述深水基础在水下的深度为18m,所处位置处 为裸露灰岩,表层强度为0.8MPa。因而,所述水中承台为紧临既有铁路运 营线且位于河床以下较深处的承台。所述水中承台所处位置处的水深、流 速较大且河床无覆盖层,均为裸露基岩。
本实施例中,步骤102中述冲击钻机11的冲击锤的直径为Φ1.5m。
相应地,步骤101中两个所述长方形浮体1之间的间距为1.5m~1.6m。
实际施工时,所述冲击钻机11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架和卷扬机把带 刃的重钻头(即冲击锤)提高到一定高度,靠自由下落的冲击力冲击土层 及切削破碎岩层钻进。
步骤104中进行第一次冲击时且步骤105中进行第二次冲击时,采用 钻机控制装置12对三个所述冲击钻机11分别进行控制,并且冲击钻机11 通过两个所述长方形浮体1之间的空间进行冲击,因而两个所述长方形浮 体1之间的空间为冲击通道。
由于冲击钻机11固定在所述开挖平台上,因而冲击钻机11的位置调 整通过所述组装式浮体的移动进行调整。
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平台位置调整控制器10控制多个所述前侧调 整装置3和多个所述后侧调整装置5对所述组装式浮体的位置进行调整, 从而对三个冲击钻机11的冲击位置进行相应调整。并且,对所述组装式 浮体的位置进行调整时,通过调整与各前侧调整装置3和各后侧调整装置 5所连接锚索6的长度进行调整,调整简便,并且调整过程易于控制。
由于河床底高差较大且河床面较光滑,开始冲击时,存在滑锤现象, 因而冲击之前,应降低所述冲击锤的落锤高度,以控制冲击点位在测量放 样范围以内。冲击过程中,注意观测冲击钻机11的稳定性和垂直度,确 保冲击钻机11的安全稳定,施工期间对所述开挖平台实行24小时照明, 确保过往船只及所述开挖平台的安全。防洪方面主要利用既有铁路运营线 的桥墩,用锚索将所述开挖平台和既有铁路运营线的桥墩连接成一个整 体,防止在遇到洪水时所述开挖平台被冲走,同时在岸边设置地锚,加强 安全措施。
本实施例中,由于水流速度较大,所述前侧定位装置2为抛放于上游 的1.7m×1.7m×1.7m的砼锚,所述后侧定位装置4为抛放于下游的1.7m ×1.7m×1.7m的砼锚,通过前侧定位装置2和后侧定位装置4在水中进行 定位,同时还需在所述组装式浮体的周边设置临边防护结构。
因而,所述组装式浮体的定位采用锚定法,实际施工非常简便,并且 定位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步骤102中每个所述冲击钻机11的冲击锤均为实心锤, 所述冲击锤底部均焊接固定有多个防滑爪,多个所述防滑爪呈均匀布设且 其呈梅花形布设。
实际加工时,所述防滑爪由合金钢焊接而成。在所述冲击锤底部焊接 固定多个所述防滑爪后,能有效加大锤底与河床的接触面,加大摩阻力, 确保所述冲击锤的冲击破碎效果。
本实施例中,步骤104中进行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之前,对围堰14 底部在所述水下基岩上的安装位置进行确定,并对围堰14底部的四周边 线进行确定,所述围堰14底部支撑于所述围堰底部安装区域的内侧中部;
步骤105中对围堰14底部安装位置处的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时, 沿围堰14底部的四周边线由前至后进行冲击破碎;
步骤105中所述围堰底部安装区域的宽度大于围堰14的壁厚。
本实施例中,步骤105中所述水下基坑的形状与所述围堰14的形状 相同,所述水下基坑的长度比围堰14的长度大2m~3m,所述水下基坑的 长度比围堰14的宽度大2m~3m;
步骤104中所述矩形冲击区域的长度比围堰14的长度大4m~8m,所 述矩形冲击区域的长度比围堰14的宽度大4m~8m。
因而,步骤104中进行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之前,需进行测量定位, 对所述矩形冲击区域和所述围堰底部安装区域分别进行安装定位。
步骤104中进行第一次冲击时且步骤105中进行第二次冲击时,均通 过所述浮体位置调整装置对所述组装式浮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对所述冲击 破碎设备的冲击位置进行相应调整,并达到对所述矩形冲击区域和所述围 堰底部安装区域内的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步骤104中进行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之前,根据所述 钻孔桩的底部标高h1、所述围堰14底部的封底混凝土层厚度δ和所述水 下基岩的顶部标高h2,确定水下基岩的开挖深度h3,其中h3=h2-h1+δ;
步骤104中对所述水中承台所处施工区域的水下基岩整体进行冲击破 碎时和步骤105中对围堰14底部安装位置处的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时, 均参照所确定的水下基岩的开挖深度h3,采用所述冲击破碎设备对所述水 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
因而,实际进行冲击时,冲击深度(即开挖深度)的控制以所述开挖 平台(即所述组装式浮体)为基准面,根据所述钻孔桩的底部标高h1、所 述围堰14底部的封底混凝土层厚度δ和所述水下基岩的顶部标高h2,用 测绳进行测量。需注意的是:所述组装式浮体的标高要根据水位的变化随 时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步骤104中进行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之前,先根据所 述水中承台的结构、尺寸和底部标高h1,并结合施工地点的河床地质和水 文情况以及围堰14施工时需预留的作业空间,确定施工所述水中承台时 所用围堰14的结构和尺寸。
本实施例中,步骤104中进行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时,采用所述冲 击破碎设备中的多个所述冲击钻机11同步进行冲击破碎。
步骤105中进行第二次冲击及同步清渣时,采用所述冲击破碎设备中 的一个所述冲击钻机11进行冲击破碎或两个所述冲击钻机11同步进行冲 击破碎。
本实施例中,步骤105中进行第二次冲击及同步清渣时,采用所述冲 击破碎设备中的一个所述冲击钻机11进行冲击破碎,冲击破碎状态详见 图6。图5和图6中,圆形区域代表冲击钻机11的所述冲击锤一次下落后 的冲击破碎区域(即冲击位置或冲击点位),也称冲击锤冲击位置15。
本实施例中,步骤102中进行冲击钻机安装时,还需在每个所述冲击 钻机11的冲击锤上均安装一个高压水枪,所述高压水枪的进水口通过高 压水管与高压水注入设备连接。并且,所述高压水枪的喷水口竖直朝下。
实际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冲击开挖深度较深,又是采用清水冲击, 会产生冲击出的岩石无法清出孔位,由于所述高压水枪与所述冲击锤连接 成一整体,并且随所述冲击锤同步进行上下移动,因而能起到清理沉渣的 作用,然后用所述长臂挖机将清理出的沉渣挖出,用船运进行弃渣。
由于所述水下基坑开挖过程靠所述冲击钻机11进行单点冲击形成, 在冲击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盲区”,即所有冲击点位不能有效重叠出 现的三角地带,解决办法是合理布置所述冲击点位的位置,首先在理论上 消除“盲区”,其次控制测量放样的精度和所述组装式平台的定位稳定性, 同时在冲击破碎区域重复进行冲击破碎,必须确保围堰14能下沉到位。
本实施例中,为施工简便,将所述长臂挖机安装在位于所述组装式浮 体周侧的驳船上。
本实施例中,步骤204中围堰封底施工完成后,所述混凝土封底层16 的顶部标高与所述钻孔桩的底部标高h1一致;
步骤205中施工完成的多根所述钻孔桩顶部标高与所述水中承台的顶 部标高一致。
本实施例中,步骤204中进行围堰封底施工之前,需在步骤203中安 装好的多个所述钢护筒上搭设一个注浆施工平台17,详见图9;所述钢 护筒7上设置有对注浆施工平台17进行支撑的支撑梁18;
步骤204中进行围堰封底施工时,采用多个注浆导管对混凝土封底层 16进行浇筑施工,多个所述注浆导管均与安装于注浆施工平台17上的注 浆装置连接,多个所述注浆导管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呈均匀布设;
步骤204中进行围堰封底施工之前,先采用浮吊将所述注浆导管下放 至围堰14内,并使所述注浆导管底端伸入至围堰14内侧底部;同时,在 多个所述钢护筒内均抛放沙袋。
本实施例中,步骤203中钢护筒安装完成后,通过联结系将所有钢护 筒7均焊接为一体,保证钢护筒不移位。同时,在各钢护筒内均抛设 3米高的沙袋,以保证在混凝土封底层16施工时钢护筒内进入混凝土。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封底层16采用的是C30混凝土。
由于围堰14位于深水区域,水下部分高度为18m左右,围堰14下沉 到位后,高潮位时所受浮力很大,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封底层16的施工 过程,保证混凝土封底层16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施工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围堰14下沉到设计标高后,对围堰14的平面位置 和标高分别进行一次复测,尤其对围堰14内基底河床的标高进行详细测 量,每隔1m-1.5m测量一个点位,确定其深度和平整度,重点对钢护筒 的周围和围堰14的四角进行加密测量。总之,围堰14下沉到设计标高后, 围堰14内不宜出现严重超挖欠挖区域,基底比较平整密实,围堰14偏位 在设计施工允许范围内,围堰14内水位要始终高出围堰14外水位且高出 0.5m~2m,防止出现管涌现象发生。
所述围堰14经测量复核达到设计施工要求后,开始利用20t浮吊配 合在钢护筒上搭设的注浆施工平台17进行混凝土封底层16浇筑施工。
利用浮吊将导管吊放到基底,观察导管自重下沉至基底河床深度,以 确定基底河床密实度(若基底河床太疏松,在基底铺一层片石后再进行浇 筑)。然后,按照桩基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对混凝土封底层16进行 浇筑施工,浇注顺序:从上游角点开始,顺序往下游方向进行;混凝土宜 连续供应,确保混凝土一次性进行浇注完成。
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人员适当抽水,但确保围堰14内水 位高于围堰14侧外水位1m以上。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勤于测量,测量点应位于所述注浆导管附近和 远离所述注浆导管3m范围内,不能出现超封点位,宜按低于设计标高10cm 控制测量标高;也不能出现欠封部位,遇到此情况及时调整所述注浆导管 间距,并及时在欠封点位补封砼。
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步骤201中所述围堰14为双壁钢套 箱,所述双壁钢套箱由内壁板14-1、同轴套装在内壁板14-1外侧的外壁 板14-2和布设于内壁板14-1与外壁板14-2之间的内支撑结构组成,所 述双壁钢套箱底部设置有刃脚14-5;所述内壁板14-1与外壁板14-2之间 的空腔底部设置有一层混凝土填充层14-6,且内壁板14-1与外壁板14-2 之间的空腔底部通过混凝土填充层14-6封堵后,所述内壁板14-1与外壁 板14-2之间的空腔形成一个上部开口的注水仓;
步骤202中对围堰14进行下放时,采用通过注水设备向内壁板14-1 与外壁板14-2之间的注水仓内连续注水的方式,将所述双壁钢套箱逐渐 平稳下放至预设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支撑结构包括多道由上至下安装在内壁板14-1与外 壁板14-2之间的水平桁架14-3和多道分别布设在内壁板14-1与外壁板14-2 之间的竖向支撑桁架14-4。所述内壁板14-1与外壁板14-2均为钢板,所述 水平桁架14-3与内壁板14-1和外壁板14-2以及所述竖向支撑桁架14-4与 内壁板14-1和外壁板14-2均以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壁钢套箱为圆端形套箱,所述内壁板14-1和外壁板 14-2的横截面均为圆端形,且所述内壁板14-1和外壁板14-2均由两块横截 面为半圆形的弧形钢板和两块分别连接在两块所述弧形钢板之间的平直钢板 组成,两块所述弧形钢板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二者呈左右对称布设,两块 所述平直钢板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二者呈前后对称布设。
同时,所述双壁钢套箱的内壁板14-1内侧壁上由上至下设置有多道呈水 平向布设的横向加劲肋。
对所述双钢壁围堰的高度进行确定时,所述双壁钢套箱的高度 h4=h5-h1+δ+Δ,其中h5为最高施工水位且该水位为施工期间所述深水桥墩 墩位处的最高水位,Δ=1m±0.2m。本实施例中,最高施工水位h5为+63.85m。
为加工制作、运输及实际施工方便,所述双壁钢套箱由多个双壁钢套箱 节段从下至上依次拼装组成,且上下相邻两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的内壁板 14-1之间以及上下相邻两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的外壁板14-2之间均以焊 接方式进行密封连接;多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中位于最顶部的双壁钢套箱 节段为顶节套箱,多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中位于最底部的双壁钢套箱节段 为底节套箱,且所述混凝土填充层14-6位于所述底节套箱的下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桥墩一施工用双壁钢围堰的高度为16.2m,且该双壁 钢围堰由两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拼装组成,两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的高 度分别为8m和8.2m;所述桥墩二施工用双壁钢围堰的高度为19.5m,且该双 壁钢围堰由三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拼装组成,三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的 高度分别为7m、7m和5.5m。
实际加工时,多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均由多个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 双壁钢套箱拼装节拼装组成,且相邻两个所述双壁钢套箱拼装节之间均以焊 接方式进行紧密连接。也就是说,所述双钢壁围堰采用全焊水密结构。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由12个双壁钢套箱拼装节拼装组 成,且每个所述双壁钢套箱节段均由两个半圆形双壁钢套箱拼装单元和两个 平板式双壁钢套箱拼装单元拼装而成;两个所述半圆形双壁钢套箱拼装单元 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二者呈左右对称布设;两个所述平板式双壁钢套箱 拼装单元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半圆形双壁钢套箱拼装单元之间,两个所述平 板式双壁钢套箱拼装单元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二者呈前后对称布设;两 个所述半圆形双壁钢套箱拼装单元均由4个沿圆周方向布设的弧形双壁钢套 箱拼装节拼装组成,且4个所述弧形双壁钢套箱拼装节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两个所述平板式双壁钢套箱拼装单元均由左右两个平板式双壁钢套箱拼装节 拼装组成,且两个所述平板式双壁钢套箱拼装节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其中, 两个所述半圆形双壁钢套箱拼装单元分别为左侧半圆形双壁钢套箱拼装单元 和右侧半圆形双壁钢套箱拼装单元。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平板式双壁钢套箱拼装单元的左右两端上部,均 设置有一个内部灌注有混凝土的钢箱14-9,且两个所述钢箱14-9之间通过 钢管作为内支撑。
综上,由于双钢壁围堰的重量较重,为了组拼方便,将每个双壁钢套箱 节段分成12个所述双壁钢套箱拼装节,每个双壁钢套箱拼装节的重量不超过 14t,便于浮吊吊装的拼装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壁板14-1的平面尺寸为20m(横桥向宽)×11.6m (顺桥向宽),外壁板14-2的平面尺寸为24.0m(横桥向宽)×15.6m(顺 桥向宽),所述内壁板14-1与外壁板14-2之间的间距为1.50m。所述内壁 板14-1与外壁板14-2均采用6mm厚钢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壁钢套箱还包括多块布设于内壁板14-1与外壁板 14-2之间的竖向隔仓板14-8,且多块所述竖向隔仓板14-8将所述注水仓分 隔为多个隔水仓;步骤202中通过注水设备向所述注水仓内连续注水,采用 多个注水设备同时向多个所述隔水仓内均匀注水,以保证所述双壁钢套箱平 稳下沉。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隔仓板14-8的数量为12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壁钢套箱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多道呈水平向布设的 内支撑件14-7,步骤206中采用抽水机将所述双壁钢套箱内部水抽出过程中, 采用由上至下边进行抽水边安装内支撑的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 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 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施工深水基础包括位于既有铁路运营线一侧的水下基岩上的水中承台和多根对所述水中承台进行支撑的钻孔桩,多根所述钻孔桩均位于所述水中承台下方,多根所述钻孔桩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中承台为采用围堰(14)施工成型的混凝土承台;所述水中承台所处位置处的河床无覆盖层且均为裸露基岩;所述水中承台在水下的深度不小于15m,所述水中承台与既有铁路运营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m;对所述水中承台进行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水下基坑开挖:对围堰(14)底部所安装的水下基坑进行开挖,过程如下:
步骤101、开挖平台搭设:对开挖平台进行搭设;
所述开挖平台包括组装式浮体和对所述组装式浮体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浮体位置调整装置,所述组装式浮体为长方形,所述组装式浮体的长度大于所述水中承台的长度且其宽度大于所述水中承台的宽度;所述组装式浮体包括两个呈平行布设的长方形浮体(1);两个所述长方形浮体(1)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二者之间通过多道横向连接梁(9)进行紧固连接,多道所述横向连接梁(9)均与长方形浮体(1)呈垂直布设且其沿长方形浮体(1)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所述浮体位置调整装置包括多个均位于所述浮体位置调整装置前侧的前侧定位装置(2)、多个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组装式浮体前侧的前侧调整装置(3)、多个均位于所述浮体位置调整装置后侧的后侧定位装置(4)和多个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组装式浮体后侧的后侧调整装置(5);所述前侧定位装置(2)与前侧调整装置(3)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前侧定位装置(2)均通过锚索(6)与一个所述前侧调整装置(3)进行连接;所述后侧定位装置(4)与后侧调整装置(5)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后侧定位装置(4)均通过锚索(6)与一个所述后侧调整装置(5)进行连接;所述前侧调整装置(3)和后侧调整 装置(5)均为电动锚机;
步骤102、冲击钻机安装:在步骤101中所述开挖平台上安装多个冲击钻机(11),多个所述冲击钻机(11)组成冲击破碎设备;
步骤101中两个所述长方形浮体(1)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所述冲击钻机(11)的冲击锤直径;
步骤102中进行冲击钻机安装时,还需在每个所述冲击钻机(11)的冲击锤上均安装一个高压水枪,所述高压水枪的进水口通过高压水管与高压水注入设备连接;所述高压水枪的喷水口竖直朝下;
步骤103、开挖平台移动:通过所述浮体位置调整装置,将所述组装式浮体平移至所述水中承台所处施工区域上方;
步骤104、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采用所述冲击破碎设备对所述围堰(14)所处施工区域内的水下基岩整体进行冲击破碎,并采用长臂挖机将冲击破碎的岩石块挖运走;
本步骤中所述冲击破碎设备的冲击破碎区域为所述围堰(14)所处施工区域,所述围堰(14)所处施工区域为矩形冲击区域;所述矩形冲击区域的长度大于围堰(14)的长度,所述矩形冲击区域的宽度大于围堰(14)的宽度;
步骤105、第二次冲击及同步清渣:采用所述冲击破碎设备对围堰(14)底部安装位置处的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本步骤中所述冲击破碎设备的冲击破碎区域为围堰底部安装区域;并且,冲击破碎过程中,采用所述长臂挖机将所述围堰底部安装区域内和位于所述围堰底部安装区域内侧的施工区域内冲击破碎的岩石块均挖运走,获得施工成型的水下基坑;
所述水下基坑的底部标高与所述水中承台的底部标高一致;
步骤101中所述冲击钻机(1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冲击钻机(11)分别安装在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步骤104中进行第一次冲击时且步骤105中进行第二次冲击时,均通过所述浮体位置调整装置对所述组装式浮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对所述冲击破碎设备的冲击位置进行相应调 整;所述横向连接梁(9)为工字钢且其数量为16道,每个所述冲击钻机(11)均位于相邻两道所述横向连接梁(9)上,相邻两个所述冲击钻机(11)之间均布设有两道所述横向连接梁(9);
步骤104中进行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时,采用所述冲击破碎设备中的多个所述冲击钻机(11)同步进行冲击破碎;步骤105中进行第二次冲击及同步清渣时,采用所述冲击破碎设备中的一个所述冲击钻机(11)进行冲击破碎;
步骤二、钻孔桩及水中承台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测量放线:采用水上施工放样方法及相配套使用的施工放样设备,对围堰(14)的四周边线和多根所述钻孔桩的中心位置分别进行测量放线;
步骤202、围堰下放:参照步骤201中测量放线出的围堰(14)的四周边线,将围堰(14)逐渐下放至步骤一中所述水下基坑内的预设位置上;
步骤203、钢护筒安装:参照步骤201中测量放线出的多根所述钻孔桩的中心位置,且按照常规钢护筒安装方法对多根所述钻孔桩施工用的钢护筒分别进行下放,并对下放到位的钢护筒进行固定;
步骤204、围堰封底施工:对步骤202中下放到位的围堰(14)底部进行混凝土封底,获得混凝土封底层(16);
步骤205、钻孔桩施工:按常规水中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对多根所述钻孔桩分别进行施工;
步骤206、围堰内抽水及钢护筒割除:采用抽水机将围堰(14)内部水抽出;且抽水完成后,采用切割设备割除步骤203中所述的钢护筒;
步骤207、承台施工:在步骤205中已施工完成的多根所述钻孔桩桩顶上对所述水中承台进行成型施工;
步骤104中进行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之前,对围堰(14)底部在所述水下基岩上的安装位置进行确定,并对围堰(14)底部的四周边线进行确定;所述围堰(14)为双壁钢围堰;
步骤105中对围堰(14)底部安装位置处的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时,沿围堰(14)底部的四周边线由前至后进行冲击破碎,所述围堰(14)底部支撑于所述围堰底部安装区域的内侧中部;
步骤105中所述围堰底部安装区域的宽度大于围堰(14)的壁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4中进行围堰封底施工之前,需在步骤203中安装好的多个所述钢护筒上搭设一个注浆施工平台(17);
步骤204中进行围堰封底施工时,采用多个注浆导管对混凝土封底层(16)进行浇筑施工,多个所述注浆导管均与安装于注浆施工平台(17)上的注浆装置连接,多个所述注浆导管呈竖直向布设且其呈均匀布设;
步骤204中进行围堰封底施工之前,先采用浮吊将所述注浆导管下放至围堰(14)内,并使所述注浆导管底端伸入至围堰(14)内侧底部;同时,在多个所述钢护筒内均抛放沙袋。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1中所述围堰(14)为双壁钢套箱,所述双壁钢套箱由内壁板(14-1)、同轴套装在内壁板(14-1)外侧的外壁板(14-2)和布设于内壁板(14-1)与外壁板(14-2)之间的内支撑结构组成,所述双壁钢套箱底部设置有刃脚(14-5);所述内壁板(14-1)与外壁板(14-2)之间的空腔底部设置有一层混凝土填充层(14-6),且内壁板(14-1)与外壁板(14-2)之间的空腔底部通过混凝土填充层(14-6)封堵后,所述内壁板(14-1)与外壁板(14-2)之间的空腔形成一个上部开口的注水仓;
步骤202中对围堰(14)进行下放时,采用通过注水设备向内壁板(14-1)与外壁板(14-2)之间的注水仓内连续注水的方式,将所述双壁钢套箱逐渐平稳下放至预设位置。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4中进行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之前,根据所述钻孔桩的底部标高h1、所述围堰(14)底部的封底混凝土层厚度δ和所述水下基岩的顶部标高h2,确定水下基岩的开挖深度h3,其中h3=h2-h1+δ;
步骤104中对所述水中承台所处施工区域的水下基岩整体进行冲击破碎时和步骤105中对围堰(14)底部安装位置处的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时,均参照所确定的水下基岩的开挖深度h3,采用所述冲击破碎设备对所述水下基岩进行冲击破碎;
步骤104中进行第一次冲击及同步清渣之前,先根据所述水中承台的结构、尺寸和底部标高h1,并结合施工地点的河床地质和水文情况以及围堰(14)施工时需预留的作业空间,确定施工所述水中承台时所用围堰(14)的结构和尺寸。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2中每个所述冲击钻机(11)的冲击锤均为实心锤,所述冲击锤底部均焊接固定有多个防滑爪,多个所述防滑爪呈均匀布设且其呈梅花形布设。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5中所述水下基坑的形状与所述围堰(14)的形状相同,所述水下基坑的长度比围堰(14)的长度大2m~3m,所述水下基坑的长度比围堰(14)的宽度大2m~3m;
步骤104中所述矩形冲击区域的长度比围堰(14)的长度大4m~8m,所述矩形冲击区域的长度比围堰(14)的宽度大4m~8m。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 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中所述前侧定位装置(2)为地锚、抛锚或地笼,所述后侧定位装置(4)为地锚、抛锚或地笼;
所述水中承台的长度为9m~12m且其宽度为6m~8m,所述长方形浮体(1)由多个浮箱从前至后拼接而成,所述浮箱(8)为正方体浮箱且其宽度为5.5m~6.5m,所述长方形浮体(1)中浮箱(8)的数量为6个~10个;
两个所述长方形浮体(1)分别为左侧浮体和位于所述左侧浮体右侧的右侧浮体;所述左侧浮体中部安装有一个所述冲击钻机(11),所述右侧浮体上安装有两个所述冲击钻机(11)。
CN201610754290.8A 2016-08-28 2016-08-28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 Active CN1063512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4290.8A CN106351241B (zh) 2016-08-28 2016-08-28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4290.8A CN106351241B (zh) 2016-08-28 2016-08-28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1241A CN106351241A (zh) 2017-01-25
CN106351241B true CN106351241B (zh) 2020-07-28

Family

ID=57855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54290.8A Active CN106351241B (zh) 2016-08-28 2016-08-28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512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0316B (zh) * 2017-09-27 2021-02-26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岩石河床大体积深水基础施工方法
CN107761752B (zh) * 2017-09-27 2019-10-18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围堰下沉及锚固方法
CN108179759B (zh) * 2017-12-29 2020-06-26 重庆华力建设有限公司 导向井水下钻芯掏槽无封底方法
CN109469085B (zh) * 2018-08-13 2020-06-23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深水嵌岩承台基础施工方法
CN109797749B (zh) * 2019-01-21 2021-06-25 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基坑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1576457A (zh) * 2020-05-28 2020-08-25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深埋式构造物的施工方法
CN115369888A (zh) * 2022-08-31 2022-11-22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深水裸岩基坑成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1530A (zh) * 2011-04-27 2011-11-23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黄河主河道水中墩承台施工用双壁钢围堰施工工艺
CN102720140A (zh) * 2012-07-12 2012-10-10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工艺
CN202689015U (zh) * 2012-07-12 2013-01-23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用双壁钢围堰
CN104314011A (zh) * 2014-11-17 2015-01-2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水下承台的混凝土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229A (ja) * 1996-06-28 1998-01-20 Fujita Corp 既設水中構造物の水域仮締切り施工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1530A (zh) * 2011-04-27 2011-11-23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黄河主河道水中墩承台施工用双壁钢围堰施工工艺
CN102720140A (zh) * 2012-07-12 2012-10-10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工艺
CN202689015U (zh) * 2012-07-12 2013-01-23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用双壁钢围堰
CN104314011A (zh) * 2014-11-17 2015-01-2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水下承台的混凝土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1241A (zh)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1241B (zh) 紧临既有线大跨度连续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
CN102720140B (zh) 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工艺
CN104612162B (zh) 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法
CN105386408B (zh) 深水桥梁桩基施工方法
CN102953341B (zh) 一种设置于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高位栈桥结构
CN105133627B (zh) 单壁钢板桩围堰流水状态下施工工法
WO2020114523A1 (zh) 一种双壁围堰及墩身施工方法
CN107869144B (zh) 一种预掏槽环封双壁钢围堰深水基础综合施工方法
CN109780325B (zh) 一种水厂取水隧道水下管道安装方法
CN102979039B (zh) 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高位栈桥施工方法
CN102979069A (zh) 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
CN102537517A (zh) 一种向江、河、湖中顶管施工工艺
CN103741657A (zh) 大型多功能水上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CN112900264A (zh) 一种悬索桥大直径咬合桩重力式锚碇基础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2953362A (zh) 一种设置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
WO2022227725A1 (zh) 成槽施工方法
CN104164881A (zh) 一种桩墙叠合悬臂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及结构
CN106758759B (zh) 一种用于深水裸岩河床的栈桥桩基及其锚固方法
JP2024037138A (ja) 大スパン駅の両翼開放型半トップダウン掘削・半逆打ちによる建造方法
CN106284085B (zh) 紧临既有线深水基础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方法
CN209508992U (zh) 一种水下嵌岩钢板桩围堰结构
CN203654196U (zh) 大型多功能水上施工平台的导向装置
CN111794256A (zh) 河道泄洪区域水下桩承台的施工方法
CN108035357B (zh) 灌注桩施工方案及其漏斗
CN206477240U (zh) 一种用于深水裸岩河床的栈桥桩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