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41022A - 线性振动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性振动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41022A
CN106341022A CN201610065463.5A CN201610065463A CN106341022A CN 106341022 A CN106341022 A CN 106341022A CN 201610065463 A CN201610065463 A CN 201610065463A CN 106341022 A CN106341022 A CN 106341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ling end
coil
alar part
coil reeling
linear oscil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654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淳求
丁瑛彬
崔天
李元国
李民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ETIC ELECTRONICS CO Ltd
Jahw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NETI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ETIC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GNETIC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341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10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alternate energisation of two coi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性振动产生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包括:定子,具备中心磁轭以及一个以上的翼部,中心磁轭固定于支座上,以同心固定在线圈卷取部的内部空间,一个以上的翼部从所述中心磁轭延长,与同轴垂直;振子,具有包围所述线圈卷取部的外周的磁铁;弹性体,配置于所述定子与所述振子之间,在所述翼部可形成一个以上的贯通部,用于使电连接线圈卷取部的线圈线穿通所述贯通部,此外,还可以有多种其他实施例。

Description

线性振动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与已有偏心旋转振动电机相比,用作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静音接收机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由于运动件的行程短及弹性构件的弹性,而在启动及停止时具有快速振动特性。
因此,这种线性振动产生装置是利用发生电磁力的原理将电能转换成机械振动的配件。
即,这种线性振动产生装置通常包括具有磁铁的振子以及用于支撑振子的定子,振子通过在线圈通电流所产生电磁力与由磁铁所产生磁力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向上和向下移动,从而产生振动。
即,所述线性振动产生装置没有利用电机的旋转原理,而是利用通过设置于内部的弹性体与吊挂在弹性体的重物按照共振频率周期性地产生电磁力,从而,发生共振来产生振动的原理。
但,所述现有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有以下问题。
在现有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动作时,由于一个线圈与一个磁铁相对配置的状态下相互作用而产生振动,因此,振动力弱。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诸多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在中心磁轭的上部及下部上配置线圈卷取部,然后形成相对的翼部,从而,提高产品的振动力。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在所述翼部上形成贯通部来使配置于中心磁轭的线圈卷取部的线圈线穿通,从而,在线圈卷取部上容易地通电流,由此提高由线圈卷取部与磁铁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电磁力。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包括:定子,具备:中心磁轭,固定于支座,以同心固定在线圈卷取部的内部空间;一个以上的翼部,从所述中心磁轭延长,并与同轴垂直;振子,具备包围所述线圈卷取部的外周的磁铁;以及弹性体,配置于所述定子与所述振子之间,在所述翼部可形成一个以上的贯通部,用于使电连接线圈卷取部的线圈线穿通。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在中心磁轭的上部及下部上配置线圈卷取部,然后构成相对的翼部,从而,提高产品的振动力,并且,在翼部上形成贯通部,来使配置于中心磁轭的线圈卷取部的线圈线穿通所述贯通部,从而,在线圈卷取部上容易地通电流,由此提高由线圈卷取部与磁铁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电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结构中中心磁轭与线圈卷取部的结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4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结构中中心磁轭的侧截面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结构中中心磁轭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结合状态的侧截面图。
图6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结构中第一线圈卷取部及第二线圈卷取部的配置状态的侧截面图。
图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结构中第一线圈卷取部及第二线圈卷取部的其他配置状态的侧截面图。
图6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结构中第一线圈卷取部及第二线圈卷取部的其他另一配置状态的侧截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结构中中心磁轭的其他实施例的侧截面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结合状态的图面,是适用图7所示的中心磁轭的侧截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结构中中心磁轭的其他另一实施例的侧截面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结合状态的图面,是适用图9所示的中心磁轭的侧截面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结构中中心磁轭的其他另一实施例的侧截面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结合状态的图面,是适用图11所示的中心磁轭的侧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支座,30:线圈卷取部,40:中心磁轭,50:定子,70:振子,71:磁铁,80:弹性体,41:主体部,42:翼部,42a:贯通部,31:第一线圈卷取部,32:第二线圈卷取部,101、201、301:第一翼部,102、202、302:第二翼部,303:第三翼部,90:外壳,92:上部防冲构件,93:下部防冲构件,94:基板,95:下部板,96:重物。
具体实施方式
简单地说明在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然后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
考虑到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术语选择目前广泛使用的通常的术语,但根据技术人员的意向、案例、新技术的出现可选择不同的术语。并且,在特定的情况下,申请人可使用任意选择的术语,在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说明部分详细记载其意义。因此,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术语不仅是简单的术语的名称,而是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基本内容为基础。
并且,包含第一及第二等序数的术语用于说明多种结构要素,所述结构要素并不被所述术语而限定。所述术语作为区分一个结构要素与其他结构要素的目的而使用。例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第一结构要素可称为第二结构要素,类似地,第二结构要素可称为第一结构要素。
此时,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具备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未图示)为如下。首先,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所述电子设备的适用例为,依据对应多种通讯系统的通讯协议来动作的所有移动通讯终端(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视频电话、电子书阅读器(e-book reader)、笔记本电脑(laptop personal)、上网本(netbookcomputer)、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MP(portable multimediaplayer)、MP3(MPEG-1 audio layer-3)、播放器、移动医疗器械、相机(camera)、穿戴式装置(wearable device)(例如:如电子眼镜的head-mounted-device(HMD)、电子服装、电子镯、电子项链、电子首饰(appcessory)、电子纹身、电子表(smart watch))等所有信息通讯设备与多媒体设备及其应用设备。
作为其他实施例,具备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未图示)可为智能家电。智能家电产品为,例如,电视机、DVD播放器、录音机、冰箱、空调、吸尘器、烤炉、微波炉、洗衣机、空气净化器、解码器(set-top box)、TV箱(例如,三星Home SyncTM、苹果TVTM、谷歌TVTM)、游戏控制台(game consoles)、电子词典、电子锁、摄影机(camcorder)或电子相框中的一个。
根据其他实施例,具备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未图示)可包括各种医疗设备(例如:MRA(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T(computed tomography)、摄像机、超音波等)导航器(navigation)、GPS接收机(global positioningsystem receiver)、EDR(event data recorder)、FDR(flight data recorder)、车辆娱乐信息装置(infotainment)、船舶电子装备(例如:船舶用导航装置及回转罗盘等)、航空电子设备(avionics)、保安设备、车辆用头单元、产业用或家庭用机器人、金融机关ATM(automatic teller′smachine)或商店的POS(point ofsales)中至少一个。
根据其他实施例,电子设备(未图示)可包含具有通讯功能的家居(furniture)或建筑物/构造物的局部,电子图板(electronic board)、电子签名输入装置(electronic signature receiving device)、投影机(projector)或各种测量器(例如:水表、电表、煤气或电波测量器等)中的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未图示)可为在所述的多种装置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组合。并且,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能是柔性固定装置。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不会被所述设备而限定。
例如,所述电子设备可为智能手机或穿戴式装置(wearabledevice)。该电子设备的前面中央可配置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会占电子设备的前面的大部分。因此,触摸所述触摸屏时,为了发生振动而使用线性振动产生装置。
即,所述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利用电磁力的产生原理将电能转换成机械振动的配件,装载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执行静音提醒功能及触摸触摸屏时产生振动等。
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及紧凑化的市场需求,可制作成小型化及紧凑化来有效地生产产品。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1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分解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10的结构中的中心磁轭40与线圈卷取部30的结合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3,说明所述线性振动产生装置10的结构。所述线性振动产生装置10可包括支座20、一个以上的线圈卷取部30、具备中心磁轭40的定子50、具备磁铁71的振子70以及弹性体80。
所述中心磁轭40包括主体部41以及一个以上的翼部42。在所述翼部42配置所述线圈卷取部30,所述翼部以相对的方式朝所述主体部41的外部方向延长。
例如,所述翼部与所述中心磁轭一体形成,贯通部从所述中心磁轭的主体部延长形成。所述线圈卷取部30由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卷取部32构成,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配置于所述翼部42的一面,所述第二线圈卷取部32配置于所述翼部42的另一面。
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以所述翼部42为准相对地配置于所述翼部42的上部与下部。
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可朝相反的方向卷取。
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卷取数或高度可对称或非对称。更详细而言,如图6a所示,所述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中心与所述振子(磁铁)的中心位于相同或接近时,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卷取数或高度可对称地形成。即,在线性振动产生装置10停止状态下,磁铁71位于振子70的中央部分时,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卷取数及高度相同或类似地形成。
如图6b及图6c所示,所述线性振动产生装置的中心与所述振子(磁铁)的中心位置偏离时,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卷取数或高度可非对称地形成。
即,如图6b所示,在线性振动产生装置10停止状态下,磁铁71位于振子70的中央的上部时,第一线圈卷取部31的卷取数多于第二线圈卷取部32或第一线圈卷取部31的高度高于第二线圈卷取部。
相反,如图6c所示,在线性振动产生装置10停止状态下,磁铁71位于振子70的中央的下部时,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卷取数多于第一线圈卷取部31或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高度高于第一线圈卷取部31。
即,本发明如图6a与图6c所述,根据振子的开始位置调整卷取部的卷取数或高度,从而,实现薄型化,同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振动力。
进一步具体说明所述翼部,如图4a及图4b所示,在所述翼部42形成有一个以上的贯通部42a,用于使电连接所述线圈卷取部30的线圈线(未图示)穿通。所述贯通部42a可由贯通槽形成。即,所述贯通槽穿通所述线圈卷取部30的线圈线(未图示),所述线圈线(未图示)穿通所述贯通槽而与基板94电连接,从而向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通电流。所述贯通槽从所述中心磁轭的主体部延长或从所述主体部隔开的形态形成。并且,振动时,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所述振子70的振动以外的晃动,将所述贯通槽相对称地形成为佳。
所述主体部41可形成为圆筒型主体部41以便插入配置于所述线圈卷取部30内。所述主体部41除了圆筒型主体部41以外,还可适用其他的形状。例如,所述主体部41可为四角形主体部41或三角形主体部41。但,优先对应包围所述主体部的磁铁71的截面的内周面形状。
所述弹性体80以包围所述线圈卷取部30的外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支座20与所述磁铁71之间。即,所述弹性体80的一端设置于振子70的下部,所述弹性体80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座20,在所述振子70振动时支撑振动。
因此,所述翼部42与所述中心磁轭40的主体部41一体形成,在所述翼部42的上部与下部相对地配置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同时形成供所述线圈卷取部30的线圈线(未图示)穿通的贯通部42a,使得能容易地向线圈卷取部30上通电流,从而,提高由线圈卷取部30与磁铁71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电磁力,并能充分地产生产品的振动力。
即,如图4a所示,所述翼部42可从所述主体部41的中心部延长突出。所述翼部42的一面与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的一面相对,所述翼部42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一面相对。所述翼部42从所述主体部41延长或从所述主体部41隔开形成。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翼部42的其他实施例的侧截面图,图8是图7的翼部42的使用状态的侧截面图。
首先,如图7所示,所述翼部42由第一翼部101及第二翼部102构成,所述第一翼部101从所述主体部41的中心部延长突出,所述第二翼部102从所述第一翼部101隔开,在所述主体部41的上端部延长突出。
如图8所示,在所述第一翼部101的一面具备第一线圈卷取部31的一面,在所述第一翼部101的另一面具备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一面。在所述第二翼部102的下一面相对地具备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的另一面。
在所述第一翼部101与第二翼部102之间具备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在所述第一翼部102的下一面具备所述第二线圈卷取部32,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与第二线圈卷取部32互相相对。
在此状态下,若对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通电流,则在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周边可以产生磁场。此时,由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产生电磁力,并在所述磁铁71左右形成通过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磁通量的方向,由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产生的磁场为上下方向,从而,使所述振子70上下振动。所述磁铁71的磁通量方向与所述振子70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因此,振子70朝上下方向发生振动。
并且,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翼部42的其他另一实施例的侧截面图,图10是图9的翼部42的使用状态的侧截面图。
首先,如图9所示,所述翼部42由第一翼部201及第二翼部202构成,
所述第一翼部201从所述主体部41的中心部延长突出,所述第二翼部202从所述第一翼部101隔开,并在所述主体部41的下端部延长突出。
如图10所示,在所述第一翼部201的一面具备第一线圈卷取部31的一面,在所述第一翼部201的另一面具备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一面。在所述第二翼部202的上一面相对地具备所述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另一面。
在所述第一翼部201与第二翼部202之间具备所述第二线圈卷取部32,在所述第二翼部202的上一面具备所述第二线圈卷取部32,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2与所述第二线圈卷取部32互相相对。
在此状态下,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与第二线圈卷取部32以及磁铁71的动作与图7及图8所示的第一线圈卷取部31与第二线圈卷取部32以及磁铁71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翼部42的其他实施例的侧截面图,图12是图11的翼部42的使用状态的侧截面图。
首先,如图11所示,所述翼部42由第一翼部301、第二翼部302及第三翼部303构成,所述第一翼部301从所述主体部41的中心部延长突出,所述第二翼部302从所述第一翼部301隔开,并在所述主体部41的上端部延长突出,所述第三翼部303从所述第一翼部301隔开,并在所述主体部41的下端部延长突出。
如图12所示,在所述第一翼部301的一面具备第一线圈卷取部31的一面,在所述第一翼部301的另一面具备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一面。在所述第二翼部302的下一面相对地具备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的另一面,在所述第三翼部303的上一面相对地具备所述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另一面。
在所述第一翼部301与第二翼部302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在所述第一翼部301与第三翼部303之间设置第二线圈卷取部32。即,在所述第一翼部301、第二翼部302及第三翼部303之间相对地具备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
在此状态下,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与第二线圈卷取部32以及磁铁71的动作与图7及图8所示的第一线圈卷取部31与第二线圈卷取部32以及磁铁71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此时,参照图1,进一步具体说明所述线性振动产生装置10的组装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线性振动产生装置10包括:支座20;具备第一线圈卷取部31与第二线圈卷取部32以及中心磁轭40的定子50;具备磁铁71的振子70;弹性体80;上部防冲构件92及下部防冲构件93;重物96;下板95以及基板94。
在此状态下,在所述支座20的上部具备下部防冲构件93及基板94,在所述支座20的上部具备弹性体80,在所述弹性体80的上部具备下板95与重物96。此时,在所述弹性体80的中心结合所述中心磁轭40。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相对地配置于朝所述中心磁轭40的主体部41的外部方向延长突出的翼部42的上部及下部。即,在所述翼部42的上部面具备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同时,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插入配置于所述主体部41。在所述翼部42的下部面具备所述第二线圈卷取部32,同时,所述第二线圈卷取部32插入配置于所述主体部41。
所述磁铁71以包围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外周的方式配置,设置于所述重物96的中心部。在所述外壳90的顶面具备用于防止所述中心磁轭40的冲突的上部防冲构件92。
在此状态下,在所述支座20的上部结合外壳90。在所述外壳90内形成内部空间91,在所述内部空间91具备所述上部防冲构件92及下部防冲构件93、弹性体80、中心磁轭40、重物96、磁铁71、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并执行保护功能。
并且,所述翼部42大于形成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外径,从而,能保护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
同时,在所述翼部42形成有一个以上的贯通部42a,用于使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线圈线(未图示)穿通,因此,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相对地配置于所述翼部42的上面及下面,同时,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线圈线(未图示)穿通所述贯通部42a,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从而,能顺畅地向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通电流。
并且,在所述中心磁轭40的下部形成有固定突起43,所述固定突起结合并固定于形成在支座20的中心的固定部21。
即,如图5所示,在形成于所述支座20的中心的固定部21上插入或挤压固定所述中心磁轭40的固定突起43。所述固定部21为中空型。所述固定部21在所述支座20的上部朝上方突出规定高度。同时,所述固定部21的突出高度只要能插入/挤压所述中心磁轭40的固定突起43来固定所述中心磁轭40的高度即可。
另一方面,在完成组装的状态下,说明所述线性振动产生装置10的动作过程为如下。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10的完成组装状态的侧截面图。
如图5所示,若向配置于所述翼部42的上部及下部的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通电流,则在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周边产生磁场。此时,若通过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产生电磁力,则在所述磁铁71上由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磁通量的方向为左右方向,由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产生的磁场为上下方向,从而,使所述振子70朝上下方向振动。此时,所述磁铁71的磁通量方向与所述振子70的振动方向相垂直。
即,若具有与所述振子70的固有振动数相同的振动数的电磁力,则所述振子70振动获得最大限度的振动量,所述振子70的固有振动数受所述振子70的质量与所述弹性体80的弹性的影响。
换言之,所述弹性体80提供弹性力的同时做支撑作用以便所述振子70振动。
基板94与构成磁铁71的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线圈线(未图示)电连接,并施加电流。该线圈线(未图示)穿通形成于所述翼部42的贯通部42a,与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电连接。
如此,在朝中心磁轭40的朝外部方向延长的翼部42的上部及下部相对地配置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同时,使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的线圈线(未图示)穿通翼部42的贯通部429来电连接,由此,不仅能容易地向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31及第二线圈卷取部32通电流,提高线圈卷取部30的磁场诱导,而且,由第一线圈卷取部31与第二线圈卷取部32以及磁铁71的电磁力能最大限度地产生振子70的振动。
以上,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及图面,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多种置换、变形及变更的明确的。

Claims (12)

1.一种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具备:中心磁轭,固定于支座上,以同心固定于线圈卷取部的内部空间;一个以上的翼部,从所述中心磁轭延长,并与同轴垂直;
振子,具备包围所述线圈卷取部的外周的磁铁;以及
弹性体,配置于所述定子与所述振子之间,
在所述翼部形成一个以上的贯通部,用于使电连接线圈卷取部的线圈线穿通所述贯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翼部与所述中心磁轭一体形成,所述贯通部从所述中心磁轭的主体部延长或从所述中心磁轭的主体部隔开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卷取部由第一线圈卷取部及第二线圈卷取部构成,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与第二线圈卷取部相互朝相反方向卷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及所述第二线圈卷取部的卷取数或高度形成对称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卷取部及第二线圈卷取部的卷取数或高度形成非对称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翼部包括第一翼部及第二翼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翼部进一步包括第三翼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部由贯通槽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形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翼部设置于所述中心磁轭的主体部的中心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翼部的大小等于或小于或大于所述线圈卷取部的外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座的上部进一步具备形成内部空间的外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性振动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配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振子之间。
CN201610065463.5A 2015-07-06 2016-01-29 线性振动产生装置 Pending CN1063410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96081 2015-07-06
KR1020150096081A KR20170005686A (ko) 2015-07-06 2015-07-06 선형 진동 발생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1022A true CN106341022A (zh) 2017-01-18

Family

ID=567737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9515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44867U (zh) 2015-07-06 2016-01-29 线性振动产生装置
CN201610065463.5A Pending CN106341022A (zh) 2015-07-06 2016-01-29 线性振动产生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9515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44867U (zh) 2015-07-06 2016-01-29 线性振动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1910B2 (zh)
KR (1) KR20170005686A (zh)
CN (2) CN205544867U (zh)
WO (1) WO201700708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22347A (ja) * 2018-08-03 2020-02-06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振動モー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05686A (ko) * 2015-07-06 2017-01-16 자화전자(주) 선형 진동 발생 장치
CN106329870A (zh) * 2016-09-30 2017-01-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CN106357080A (zh) * 2016-09-30 2017-01-2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KR102037777B1 (ko) * 2017-11-21 2019-11-29 (주)파트론 진동 모터
KR102306513B1 (ko) * 2018-03-05 2021-09-30 주식회사 이엠텍 와이드 밴드 선형 진동 모터
CN208638231U (zh) * 2018-08-09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线性电机
US10890974B2 (en) * 2018-11-07 2021-01-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lectromagnetically actuating a haptic feedback system
CN113872409B (zh) * 2021-10-18 2023-03-14 浙江省东阳市东磁诚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弹片非焊接式振动电机及其实现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2739A (ja) * 2000-06-07 2001-12-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2163904A (zh) * 2010-02-16 2011-08-24 三洋精密株式会社 振动发生装置
US20130119787A1 (en) * 2011-11-16 2013-05-16 Young Jin Hi-Tech Co. Ltd. Linear vibration device
CN103460571A (zh) * 2011-03-31 2013-12-18 并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外转子型马达
CN103516168A (zh) * 2012-06-22 2014-01-1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性振动器
CN103997181A (zh) * 2013-02-18 2014-08-20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线性振动致动器以及具有线性振动致动器的便携通信设备和游戏设备
CN204168054U (zh) * 2014-11-20 2015-02-18 东莞市维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改良的线性马达
JP2015126673A (ja) * 2013-12-27 2015-07-06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
CN205544867U (zh) * 2015-07-06 2016-08-31 磁化电子株式会社 线性振动产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2895A (zh) * 2000-02-17 2002-08-07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带有用于形成声音还原设备并形成振动产生设备一部分的电声变换器的装置
JP2003319632A (ja) * 2002-04-23 2003-11-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ボイスコイル型モータおよび作業ヘッド
JP2004135369A (ja) * 2002-10-08 2004-04-30 Alps Electric Co Ltd 振動モータ
KR100941292B1 (ko) * 2007-11-12 2010-02-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진동 모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10133577A1 (en) * 2008-08-18 2011-06-09 In Ho Lee Horizontal linear vibration device
KR20100119970A (ko) * 2009-05-04 2010-11-1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 장치
KR101278418B1 (ko) * 2011-08-23 2013-06-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모터
KR101354858B1 (ko) * 2012-06-29 2014-01-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선형진동모터
KR20140040897A (ko) * 2012-09-26 2014-04-04 자화전자(주) 선형진동모터의 코일 인출선 단선 방지 구조
KR102173570B1 (ko) * 2014-01-29 2020-11-03 주식회사 엠플러스 선형진동모터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2739A (ja) * 2000-06-07 2001-12-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2163904A (zh) * 2010-02-16 2011-08-24 三洋精密株式会社 振动发生装置
CN103460571A (zh) * 2011-03-31 2013-12-18 并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外转子型马达
US20130119787A1 (en) * 2011-11-16 2013-05-16 Young Jin Hi-Tech Co. Ltd. Linear vibration device
CN103516168A (zh) * 2012-06-22 2014-01-1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性振动器
CN103997181A (zh) * 2013-02-18 2014-08-20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线性振动致动器以及具有线性振动致动器的便携通信设备和游戏设备
JP2015126673A (ja) * 2013-12-27 2015-07-06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
CN204168054U (zh) * 2014-11-20 2015-02-18 东莞市维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改良的线性马达
CN205544867U (zh) * 2015-07-06 2016-08-31 磁化电子株式会社 线性振动产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22347A (ja) * 2018-08-03 2020-02-06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振動モータ
WO2020024682A1 (zh) * 2018-08-03 2020-02-06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07085A1 (ko) 2017-01-12
CN205544867U (zh) 2016-08-31
US20180166960A1 (en) 2018-06-14
US10381910B2 (en) 2019-08-13
KR20170005686A (ko) 2017-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44867U (zh) 线性振动产生装置
US10008894B2 (en) Double resonance vibration motor
CN108475847B (zh) 天线设备以及包括天线设备的电子设备
CN108427166B (zh) 相机模块和双相机模块
US10076771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204810103U (zh) 振动电机
US10158278B2 (en) Vibration motor
KR102226520B1 (ko) 광고 정보 갱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8027650A (zh) 用于测量显示器之间的角度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JP6017009B1 (ja) 線形振動モーター
CN207098908U (zh) 振动器件
EP2942930A2 (en) Sensor module and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204425099U (zh) 振动发生器
CN110365183B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05553217A (zh) 振动马达
CN110149428A (zh) 振动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9029050A1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US2016028601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or thereof
CN109845251B (zh) 用于显示图像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10933566B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产品
WO2018126615A1 (zh) 一种振动模组以及振动模块
CN107294338A (zh) 振动电机
KR20170055797A (ko) 선형 진동 발생 장치
KR20150051587A (ko) 곡면 바닥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102138339B1 (ko) 사운드 진동 액츄에이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