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40330B - 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40330B
CN106340330B CN201610788667.1A CN201610788667A CN106340330B CN 106340330 B CN106340330 B CN 106340330B CN 201610788667 A CN201610788667 A CN 201610788667A CN 106340330 B CN106340330 B CN 1063403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underground
cavern
underground nuclea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886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40330A (zh
Inventor
喻飞
赵鑫
杨启贵
刘海波
杨家胜
张涛
苏毅
覃琳捷
付文军
甘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886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403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40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0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40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0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1/00Details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1/02Arrangements of auxiliary equip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包括将反应堆厂房洞室的底高程c设置在地下水位s1以上,将地下核岛主洞室群的基准底高程a设置在反应堆厂房洞室的底高程c以上;将地下核岛主洞室群的顶部平台的顶部平台高程e1设置为底高程c加上反应堆厂房洞室的高度h1以及其顶部覆盖层岩土体厚度h2;将反应堆厂房洞室布置在地下核岛洞室群顶部平台几何中心O1的下方;将汽轮发电机厂房沿主蒸汽管道出口的中心线M1纵向布置,使反应堆厂房洞室的底部中心O2与汽轮发电机厂房的高压缸驱动端之间的直线距离L1满足L1≦300m;设置地下核电站靠近水源侧的常规岛平台的常规岛平台高程e2、常规岛平台最佳高程ex和厂址基准洪水位s2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工业的布置设计方法,具体地指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核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促使世界各国重新评估、审视各自的核电站安全和核能规划以及进一步提高人类对核能发展的认知水平。现有核电技术包括三代核电技术抵御严重的外部事件的能力(如海啸、地震、大飞机撞击等)也受到了公众的质疑。
借助现代地下工程技术和大型水电地下厂房的实践经验,将核电站移至山体中,可实现从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并具备简化应急计划区条件,因此研究中大型地下核电站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中国专利阶地平埋型地下核电站CN201420316566.0、坡式平埋型地下核电站CN201420315869.0等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地下核岛洞室群相对常规岛平埋于山体内的布置形式,但没有提出确定地下与地面位置关系以及主厂房群位置的具体设计方法。
综合考虑厂址基准洪水位、地下水位、土石方开挖支护费用、循环水或补水运行费用、主蒸汽管道长度等因素,地面常规岛平台高程可能高于地下核岛洞室群基准高程,也可能低于或等于地下核岛洞室群基准高程,但小于地下核岛顶部平台高程。地下核电站主厂房主要布置在地下核岛洞室群、地下核岛洞室群顶部平台和地下核电站常规岛平台三个区域内,从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空间布置上看,均属于地下核电站的一种台阶式布置,为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地下核电站台阶式布置中地下核岛、地下核岛顶部平台、地下核岛常规岛平台之间的空间位置及各部分区域主厂房群位置确定的方法,形成一种通用的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以指导地下核电站规划、选址、研究、设计等工作的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结合地下核电站的特点,提出一种确定地下核岛、地下核岛顶部平台、地下核岛常规岛平台之间空间位置及各部分区域主厂房群位置的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反应堆厂房洞室的底高程c设置在地下水位s1以上,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的底高程c与地下水位s1之间留有设置反应堆厂房洞室和地下核岛主洞室群排水洞的空间,将所述地下核岛主洞室群的基准底高程a设置在反应堆厂房洞室的底高程c以上;
B)将所述地下核岛主洞室群顶部平台的高程e1设置为底高程c加上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的高度h1以及反应堆厂房洞室顶部覆盖层岩土体厚度h2,即e1=c+h1+h2
C)将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布置在地下核岛洞室群顶部平台几何中心O1下方,将其他地下核岛主厂房洞室与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的间距d2设置为d2≥50m;
D)将汽轮发电机厂房沿主蒸汽管道的中心线M1且靠近主蒸汽管道穿出地面出口处纵向布置,使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的底部中心O2与汽轮发电机厂房的高压缸驱动端之间的直线距离L1满足L1≤300m,且保证所述主蒸汽管道的直线段长度L2满足L2≤400m;
E)设置地下核电站靠近水源侧的常规岛平台的实际高程e2、常规岛平台最佳高程ex和厂址基准洪水位s2
F)在所述常规岛平台上以汽轮发电机厂房的纵向轴线M2为基准,分别在两侧布置配电装置和其它辅助生产设施,其中取水建筑物和冷却设施沿着所述轴线M2布置在水源旁边;
G)在所述顶部平台上,将高位注水箱或池布置在反应堆厂房洞室上方,使所述高位注水箱或池中心线M3与反应堆厂房洞室中心线M4重合;两个应急冷却水池或箱(Ⅰ、Ⅱ)在所述高位注水箱或池两侧对称布置,且所述两个应急冷却水池或箱中心连线M5与两台蒸汽发生器的径向连线M6垂直。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厂址地下水埋深大时,地下水位s1为天然地下水位;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厂址地下水埋深小时,地下水位s1为在地下核岛洞室群周边设置疏排措施使地下核岛洞室群及其周边形成疏干区后的地下水位。
优选地,所述步骤E)中还包括:所述步骤E)中还包括:当所述常规岛平台(10)所在区域高陡时,所述常规岛平台高程e2的取值区间为ex≤e2﹤e1;当所述常规岛平台所在区域低平时,所述常规岛平台高程e2取值区间为s2﹤e2≤ex,可有效降低土石方开挖与循环水补水等综合费用。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反应堆厂房洞室顶部覆盖层岩土体厚度h2满足h2大于等于2.5d1,d1为反应堆厂房洞室的直径,其中覆盖层岩土体厚度h2包含地面地基处理的混凝土层,有利于提高洞室围岩稳定性。若岩性质量好,洞室稳定有保证条件下,顶部覆盖层岩土体厚度h2满足h2﹤2.5d1也可行。
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还包括:使燃料厂房洞室正对着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的燃料输送通道;将电气厂房洞室布置在反应堆厂房洞室和汽轮发电机厂房之间;将核岛三废处理系统布置在地下核辅助厂房中;将核废物厂房在地下单独设置,为多台核电机组共用,放射性废物暂存在地下核废物厂房中,可确保燃料运输通道距离最短,燃料运输便利;同时可提供足够的空间布置电气贯穿件,便于核岛与常规岛之间的连接;将核岛三废处理系统布置在地下,可大大降低放射性废物泄露的风险;核废物厂房单独布置可减小地下核电站核岛洞室群规模,有利于洞室群稳定,同时可将核废物厂房洞室容量做大,也可进一步处理后作为中低放废物处置场。
优选地,所述步骤E)中还包括:建立所述常规岛平台开挖支护工程费用关于常规岛平台高程e2的递减函数模型和所述常规岛平台的循环水费用关于常规岛平台高程e2的递增函数模型,通过求两种费用之和最小值推算出常规岛平台最佳高程ex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反应堆厂房洞室和地下核岛主洞室群的底层排水洞共同设置为一层,或者分别设置为一层或者若干层,可根据厂址条件和核岛洞室群底部与地下水位之间的距离,灵活设置。
优选地,所述步骤D)中还包括:使所述主蒸汽管道和主给水管道综合管廊穿过电气厂房洞室。可减少洞室开挖工程量,同时便于将主蒸汽和主给水管道的控制阀、隔离阀等安装在电气厂房内,便于控制。
优选地,所述步骤F)中还包括:设置冷却塔,使所述冷却塔沿着汽轮发电机厂房的轴线M2布置在水源旁边,且与所述汽轮发电机厂房的距离大于冷却塔的高度。可有效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优选地,所述步骤G)中高位注水箱或池和两个应急冷却水池或箱在顶部平台上直接开挖处理形成或单独建造;所述高位注水箱或池为封闭结构,与内置换料水箱连通,为非能动堆腔注水系统供水;两个所述应急冷却水池或箱为敞开式,分别为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和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供水。高位注水箱或池和两个应急冷却水池或箱容量不受限制,可以大容量储水。因此大容量、高位差可确保非能动安全冷却系统长时间有效运行,不需要操作员干预的时间远大于地面三代核电AP1000等的72小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D)中当主蒸汽管道直线管道长度L2过大时,在满足洞室稳定的前提下,将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偏离地下核岛洞室群顶部平台几何中心O1且靠近汽轮发电机厂房的一侧布置,以满足主蒸汽管道直线管道长度L2≤400m,以降低长距离传输对蒸汽品质的影响。
优选地,与放射性相关的厂房全部置于地下布置,地下核废物厂房经特殊处理后,可作为短寿命的中低放废物处置场。
优选地,在所述地下核岛顶部平台上,将核岛消防泵房、应急柴油机房分别布置在高位注水箱或池的两侧,满足建筑物消防要求。
本发明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成功解决了核电站在地下与地面分离布置以及如何确定地下与地面位置关系、主厂房群位置的技术难题,合理方便的提供了一种确定地下核电站地下核岛、地下核岛顶部平台、地下核岛常规岛平台之间合理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各部分区域主厂房群位置的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
(2)通过合理设置地下核岛洞室群基准底高程和排水洞,另设完善的排水系统,可使地下核岛洞室群始终处于岩体疏干区,有效阻断放射性核素在地下的迁移。
(3)常规岛平台高程合理确定,可有效降低土石方开挖支护和循环水(或循环水补水)运行等综合费用。
(4)通过确定合理的地下核岛洞室群顶部平台高程和洞室间距,可确保地下核岛洞室群稳定,提升地下核岛抗震性能。
(5)地下核电站地下核岛、地下核岛顶部平台、地下核岛常规岛平台上主厂房群位置的合理确定,可获得反应堆厂房洞室顶部较大的施工空间,同时可缩小主蒸汽管道直线管段、与地面高位水池或箱及应急冷却水池或箱等相连的非能动系统管线的长度,提高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反应堆厂房洞室1,地下核岛主洞室群2,排水洞3,厂房洞室排水洞3-1,主洞室群排水洞3-2,地下核岛主洞室群顶部平台4,燃料厂房洞室5,燃料输送通道6,电气厂房洞室7,汽轮发电机厂房8,汽轮机发电机厂房高压缸驱动端9,地下核电站靠近水源侧的常规岛平台10,高位注水箱或水池11,两个应急冷却水池或箱Ⅰ和Ⅱ,蒸汽发生器12,主蒸汽管道13,主给水管道综合管廊14,冷却塔15,核岛消防泵房16,应急柴油机房17,反应堆压力容器18,反应堆压力容器下筒体冷端管嘴19,水源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是针对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提出的。如图1~图3所示,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包括反应堆厂房洞室1、地下核岛主洞室群2、排水洞3、地下核岛主洞室群顶部平台4、燃料厂房洞室5、燃料输送通道6、电气厂房洞室7、汽轮发电机厂房8、汽轮机发电机厂房高压缸驱动端9、地下核电站靠近水源侧的常规岛平台10、高位注水箱或水池11、两个应急冷却水池或箱Ⅰ和Ⅱ、蒸汽发生器12、主蒸汽管道13、主蒸汽管道和主给水管道综合管廊14、冷却塔15、核岛消防泵房16、应急柴油机房17、反应堆压力容器18、反应堆压力容器下筒体冷端管嘴19和水源20。
本发明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A.将反应堆厂房洞室1(直径d1=45m)的底高程(c=170m)设置在地下水位(s1=150m)以上,底高程c与地下水位s1两者中间留有设置反应堆厂房洞室1和地下核岛主洞室群2的底层排水洞3的空间。将反应堆压力容器18下筒体冷端管嘴19中心线处高程设置为地下核岛主洞室群基准底高程a,地下核岛主洞室群基准底高程(a=180m)在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底高程(c=170m)以上。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厂址地下水埋深大时,地下水位s1为天然地下水位。底层排水洞3包括厂房洞室排水洞3-1和主洞室群排水洞3-2,可共同设置为一层,亦可分别设置为一层或者若干层
B.将地下核岛主洞室群2顶部平台4的顶部平台高程e1设置为反应堆厂房洞室1底高程c加上反应堆厂房洞室1高度(h1=80m)和其顶部覆盖层岩土体厚度(h2=120m),即e1=c+h1+h2=370m;顶部覆盖层岩土体厚度h2满足h2≥2.5d1
C.将反应堆厂房洞室1布置在地下核岛洞室群2的顶部平台4几何中心O1下方,燃料厂房洞室5正对着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燃料输送通道6,电气厂房洞室7布置在反应堆厂房洞室1和汽轮发电机厂房8之间,地下核岛辅助厂房及其它厂房洞室按功能布置在反应堆厂房洞室1附近,各主厂房洞室与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间距d2=50m(岩性质量好,洞室稳定有保证条件下可小于50m),核废物厂房在地下单独设置,可为多台核电机组共用。
D.汽轮发电机厂房8沿主蒸汽管道13中心线M1纵向布置,反应堆厂房洞室1底部中心O2与汽轮发电机厂房8高压缸驱动端9之间的直线距离L1=225m,主蒸汽管道直线段长度L2=298m;
E.设置地下核电站靠近水源20侧常规岛平台10的常规岛平台高程e2,设置厂址基准洪水位为s2=234m。常规岛平台土石方开挖支护工程费用是关于常规岛平台高程e2的递减函数,常规岛平台的循环水(或补水)费用是关于常规岛平台高程e2的递增函数,通过求两种主要费用最小值可推算出常规岛平台最佳高程ex=280m。在保证主蒸汽管道参数的情况下,综合考虑主蒸汽管道直线段长度、费用等主要因素,且靠近水源20侧常规岛平台10所在区域较高程低、地形平缓,常规岛平台高程e2的可在s2﹤e2≤ex取值,综合确定常规岛平台高程e2=260m;
F.在地下核电站靠近水源20侧常规岛平台10上以汽轮发电机厂房8的轴线M2为基准,分别在两侧布置配电装置和其它辅助生产设施,其中取水建筑物和冷却设施一般沿着汽轮发电机厂房8的轴线M2布置在水源20旁边。
G.在地下核岛洞室群2的顶部平台4上,将高位注水箱或池11布置在反应堆厂房洞室1上方,使高位注水箱或池11中心线M3与反应堆厂房洞室中心线M4重合;两个应急冷却水池或箱Ⅰ、Ⅱ在高位注水箱或池11两侧对称布置,且两个应急冷却水池或箱Ⅰ、Ⅱ的中心连线M5与两台蒸汽发生器12的径向连线M6垂直;地下核岛顶部平台4上核岛消防泵房16、应急柴油机房17及其它厂房分别布置在高位注水箱或池11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地下水位s1为在地下核岛洞室群周边设置疏排措施使地下核岛洞室群及其周边形成疏干区后的地下水位;反应堆厂房洞室1设置一层厂房洞室排水洞3-1,地下核岛主洞室群2设置一层主洞室群排水洞3-2。
本发明中主蒸汽管道13和主给水管道综合管廊14穿过电气厂房洞室7内。地下核岛辅助厂房、安全厂房洞室与燃料厂房洞室5组合成一个洞室。放射性三废处理系统布置在地下核岛辅助厂房中,放射性废物暂存在地下核废物厂房中。
当主蒸汽管道直线管道长度L2偏大时,在满足洞室稳定的前提下,可将反应堆厂房洞室1布置位置往汽轮发电机厂房8一侧移动,以缩小主蒸汽管道直线管道长度L2,以满足主蒸汽管道直线管道长度L2≤400m。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中汽轮发电机厂房8两侧布置的主要厂房应避开汽轮发电机组飞射物的直接击中;冷却塔15沿着汽轮发电机厂房8轴线布置在水源20附近,且与汽轮发电机厂房8等主要厂房的距离大于冷却塔15的高度值。
本发明中在顶部平台4上设置了高位差、大容量的高位注水箱11、两个应急冷却水池Ⅰ、Ⅱ。高位注水箱11为封闭结构,与内置换料水箱连通,主要为非能动堆腔注水系统供水,与内置换料水箱中水成分相同;两个应急冷却水池Ⅰ、Ⅱ为敞开式,分别为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和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供水。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A)中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厂址地下水埋深小时,地下水位s1为在地下核岛洞室群周边设置疏排措施使地下核岛洞室群及其周边形成疏干区后的地下水位。
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B)中在岩性质量好,洞室稳定有保证条件下,顶部覆盖层岩土体厚度h2为100m,地下核岛主洞室群2顶部平台4的顶部平台高程e1设置为反应堆厂房洞室1底高程c加上反应堆厂房洞室1高度(h1=80m)和其顶部覆盖层岩土体厚度(h2=100m),即e1=c+h1+h2=350m。
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E)中在保证主蒸汽管道参数的情况下,综合考虑主蒸汽管道直线段长度、费用等主要因素,且靠近水源20侧常规岛平台10所在区域高陡,常规岛平台高程e2的取值区间为ex≤e2﹤e1,综合确定常规岛平台高程e2=290m。则反应堆厂房洞室1底部中心O2与汽轮发电机厂房8高压缸驱动端9之间的直线距离L1=237m,主蒸汽管道直线段长度L2=328m。
本发明成功解决了核电站在地下与地面分离布置以及如何确定地下与地面位置关系、主厂房群位置的技术难题,合理方便的提供了一种确定地下核电站地下核岛洞室群2、地下核岛顶部平台4、地下核岛常规岛平台10之间合理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各部分区域主厂房群位置的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其它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本发明并不严格地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底高程c设置在地下水位s1以上,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底高程c与地下水位s1之间留有设置反应堆厂房洞室(1)和地下核岛主洞室群(2)排水洞(3)的空间,将所述地下核岛主洞室群(2)的基准底高程a设置在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底高程c以上;
B)将所述地下核岛主洞室群(2)顶部平台(4)的高程e1设置为底高程c加上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高度h1以及反应堆厂房洞室(1)顶部覆盖层岩土体厚度h2,即e1=c+h1+h2
C)将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1)布置在地下核岛洞室群(2)顶部平台(4)几何中心O1下方,将其他地下核岛主厂房洞室与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间距d2设置为d2≥50m;
D)将汽轮发电机厂房(8)沿主蒸汽管道(13)的中心线M1且靠近主蒸汽管道(13)穿出地面出口处纵向布置,使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底部中心O2与汽轮发电机厂房(8)的高压缸驱动端(9)之间的直线距离L1满足L1≤300m,且保证所述主蒸汽管道(13)的直线段长度L2满足L2≤400m;
E)设置地下核电站靠近水源(20)侧的常规岛平台(10)的实际高程e2、常规岛平台(10)最佳高程ex和厂址基准洪水位s2
F)在所述常规岛平台(10)上以汽轮发电机厂房(8)的纵向轴线M2为基准,分别在两侧布置配电装置和其它辅助生产设施,其中取水建筑物和冷却设施沿着所述轴线M2布置在水源(20)旁边;
G)在所述顶部平台(4)上,将高位注水箱或池(11)布置在反应堆厂房洞室(1)上方,使所述高位注水箱或池中心线M3与反应堆厂房洞室中心线M4重合;两个应急冷却水池或箱(Ⅰ、Ⅱ)在所述高位注水箱或池(11)两侧对称布置,且所述两个应急冷却水池或箱中心连线M5与两台蒸汽发生器(12)的径向连线M6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厂址地下水埋深大时,地下水位s1为天然地下水位;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厂址地下水埋深小时,地下水位s1为在地下核岛洞室群周边设置疏排措施使地下核岛洞室群及其周边形成疏干区后的地下水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还包括:当所述常规岛平台(10)所在区域高陡时,所述常规岛平台高程e2的取值区间为ex≤e2﹤e1;当所述常规岛平台(10)所在区域低平时,所述常规岛平台高程e2取值区间为s2﹤e2≤e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反应堆厂房洞室(1)顶部覆盖层岩土体厚度h2满足h2大于等于2.5d1,d1为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直径,其中覆盖层岩土体厚度h2包含地面地基处理的混凝土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反应堆厂房洞室(1)顶部覆盖层岩土体厚度h2满足h2﹤2.5d1,d1为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直径,其中覆盖层岩土体厚度h2包含地面地基处理的混凝土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还包括:使燃料厂房洞室(5)正对着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燃料输送通道(6);将电气厂房洞室(7)布置在反应堆厂房洞室(1)和汽轮发电机厂房(8)之间;将核岛三废处理系统布置在地下核辅助厂房中;将核废物厂房在地下单独设置,为多台核电机组共用,放射性废物暂存在地下核废物厂房中。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还包括:建立所述常规岛平台(10)土石方开挖支护工程费用关于常规岛平台高程e2的递减函数模型和所述常规岛平台(10)的循环水费用关于常规岛平台高程e2的递增函数模型,通过求两种费用之和最小值推算出常规岛平台最佳高程ex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反应堆厂房洞室(1)和地下核岛主洞室群(2)的排水洞(3)共同设置为一层,或者分别设置为若干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还包括:使所述主蒸汽管道(13)和主给水管道综合管廊(14)穿过电气厂房洞室(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还包括:设置冷却塔(15),使所述冷却塔(15)沿着汽轮发电机厂房(8)的轴线M2布置在水源(20)旁边,且所述冷却塔(15)与所述汽轮发电机厂房(8)的距离大于冷却塔(15)的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高位注水箱或池(11)和两个应急冷却水池或箱(Ⅰ、Ⅱ)在顶部平台(4)上直接开挖处理形成或单独建造;所述高位注水箱或池(11)为封闭结构,与内置换料水箱连通,为非能动堆腔注水系统供水;所述两个应急冷却水池或箱(Ⅰ、Ⅱ)为敞开式,分别为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和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供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当主蒸汽管道直线管道长度L2过大时,在满足洞室稳定的前提下,将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1)偏离地下核岛洞室群(2)顶部平台(4)几何中心O1且靠近汽轮发电机厂房(8)的一侧布置,以满足主蒸汽管道直线管道长度L2≤400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放射性相关的厂房全部置于地下布置,地下核废物厂房经特殊处理后,作为短寿命的中低放废物处置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部平台(4)上,将核岛消防泵房(16)、应急柴油机房(17)分别布置在高位注水箱或池(11)的两侧。
CN201610788667.1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 Active CN106340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8667.1A CN106340330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8667.1A CN106340330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0330A CN106340330A (zh) 2017-01-18
CN106340330B true CN106340330B (zh) 2017-11-03

Family

ID=57823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88667.1A Active CN106340330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403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3437A (zh) * 2017-02-16 2017-06-06 陈凯 核废料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1037A (zh) * 2014-06-13 2014-09-17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阶地下埋型地下核电站
CN104064229A (zh) * 2014-06-13 2014-09-24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反应堆及带放射性的辅助厂房置于地下的大型核电站
CN104064235A (zh) * 2014-06-13 2014-09-24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坡式平埋型地下核电站
CN104064237A (zh) * 2014-06-13 2014-09-24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
CN104064236A (zh) * 2014-06-13 2014-09-24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阶地平埋型地下核电站
CN203966581U (zh) * 2014-06-13 2014-11-26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坡式平埋型地下核电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4588A (ja) * 1984-10-03 1986-04-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地下式原子力発電所
JPH03188395A (ja) * 1989-12-19 1991-08-16 Toshiba Corp 原子力発電所と組合わせた海水揚水発電プラント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1037A (zh) * 2014-06-13 2014-09-17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阶地下埋型地下核电站
CN104064229A (zh) * 2014-06-13 2014-09-24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反应堆及带放射性的辅助厂房置于地下的大型核电站
CN104064235A (zh) * 2014-06-13 2014-09-24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坡式平埋型地下核电站
CN104064237A (zh) * 2014-06-13 2014-09-24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
CN104064236A (zh) * 2014-06-13 2014-09-24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阶地平埋型地下核电站
CN203966581U (zh) * 2014-06-13 2014-11-26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坡式平埋型地下核电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地下核电厂总体设计研究;钮新强 等;《核动力工程》;20160630;第37卷(第3期);第6-9页 *
地下核电站概念设计厂址总平面布置方案比选;赵鑫 等;《人民长江》;20160131;第47卷(第2期);第42-5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0330A (zh) 2017-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9407B (zh) 超安全并且可简易拆除的核电厂
CN105405479B (zh) 压水堆核电厂综合非能动安全系统
CN104060632B (zh) 地下核电站放射性废水地下迁移防护系统
CN104064233A (zh) 核岛洞室群l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CN106531265B (zh) 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全埋式布置设计方法
CN104051037A (zh) 阶地下埋型地下核电站
CN104064236B (zh) 阶地平埋型地下核电站
US5223208A (en) Nuclear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WO2015188697A1 (zh) 地下核电站放射性废水地下迁移防护系统
CN105374408A (zh) 一种深井式常压供热核反应堆
CN106373626B (zh) 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下埋式布置设计方法
CN106340330B (zh) 一种地下核电站主厂房群台阶式布置设计方法
CN104064235A (zh) 坡式平埋型地下核电站
CN203966581U (zh) 坡式平埋型地下核电站
CN203982804U (zh) 核岛洞室群环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CN105427910A (zh) 一种基于山体深埋式核电站的集成冷却水源系统
CN104064237A (zh) 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
CN104064229A (zh) 反应堆及带放射性的辅助厂房置于地下的大型核电站
RU2273901C2 (ru) Подземная атомная 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я
CN203966573U (zh) 反应堆及带放射性的辅助厂房置于地下的大型核电站
Ricotti et al. Small modular reactors
CN206021917U (zh) 地下核电站低压安全注射系统
CN205230606U (zh) 一种基于山体深埋式核电站的集成冷却水源系统
CN106128534B (zh) 一种具有低中放废物处置场的地下核电站
CN108193906A (zh) 一种核岛厂房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