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8861A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8861A
CN106338861A CN201610963329.7A CN201610963329A CN106338861A CN 106338861 A CN106338861 A CN 106338861A CN 201610963329 A CN201610963329 A CN 201610963329A CN 106338861 A CN106338861 A CN 106338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backlight module
doubl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33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登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tish Olympic Optical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tish Olympic Optic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tish Olympic Optical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tish Olympic Optic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633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88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8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88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75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light guides
    • G02B6/0078Side-by-side arrangements, e.g. for large area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发光部件;双面导光板,用于将所述发光部件发出的光源转换成面光源,并从第一出光面导出,以及从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导出;第一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双面导光板的第一出光面的前侧;以及第二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双面导光板的第二出光面的前侧。本发明通过采用双面导光板,有效减小了液晶显示器的整体厚度,提高了发光部件的发光效率。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很多产品需要在显示屏幕的正反两面上显示图像,双屏手机、双屏广告板等电子产品开始流行。而目前市场上的双屏显示产品,仍然由普通的显示技术组成,在内部安装了正、反两套完整的普通显示器。图1是现有技术的普通单面显示器的分解图。如图1所示,普通单面显示器包括:铁背板110、反射片120、导光板130、光学膜片140、塑胶框150、缓冲胶160、液晶显示屏170和LED灯条180,其中光学膜片140包括增光片141和扩散片142。
现有的双面显示装置使用了两套普通单面显示装置,其发光部件设置在前导光板和后导光板的至少一侧,这样的结构使得双面显示装置的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并且发光部件发出的部分光线会进入前导光板和后导光板之间的缝隙造成一定程度的光损失,使得发光部件发光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减小了双面显示的液晶显示器的体积,降低了液晶显示器的成本,并且提高了发光部件的发光效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发光部件;
双面导光板,用于将发光部件发出的光源转换成面光源,并从第一出光面导出,以及从与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导出;
第一光学膜片组,位于双面导光板的第一出光面的前侧;以及第二光学膜片组,位于双面导光板的第二出光面的前侧。
可选地,发光部件设置在双面导光板的至少一侧。
可选地,双面导光板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上均形成有网点。
可选地,发光部件包括发光体和基板,其中,发光体通过双面胶贴附在基板上。
可选地,基板上贴附有至少一个导光板支架,该导光板支架用于支撑双面导光板。
可选地,导光板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架腿,该支架腿位于发光体之间。
可选地,发光体包括LED灯条,该LED灯条由LED颗粒阵列组成。
可选地,第一光学膜片组包括:第一增光片和第一扩散片;以及第二光学膜片组包括第二增光片和第二扩散片。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塑胶框,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塑胶框将第一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第二显示面板封装为一体,第一显示面板贴附在塑胶框的第一侧,第二显示面板贴附在塑胶框的第二侧,塑胶框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凹槽,用于贴附发光部件。
可选地,上述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第一缓冲胶,设置在塑胶框的第一侧和第一显示面板之间;
第二缓冲胶,设置在塑胶框的第二侧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通过采用两面出光的双面导光板替代双面显示的液晶显示器中的前导光板和后导光板,有效减小了双面显示的液晶显示器的体积,降低了液晶显示器的成本,并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发光部件发出的部分光线在前导光板和后导光板之间的缝隙中造成的光损失,提高了发光部件的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普通单面显示器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发光部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分解图。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可以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背光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
发光部件210;
双面导光板220,用于将发光部件210发出的光源转换成面光源,并从第一出光面导出,以及从与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导出;
第一光学膜片组230,位于双面导光板220的第一出光面的前侧;以及第二光学膜片组240,位于双面导光板220的第二出光面的前侧。
可选地,双面导光板220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上均形成有网点。
双面导光板220采用双面印刷、热压、镭射或者蚀刻等工艺在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上制作网点,可以使发光部件发出的垂直方向的光转换为水平方向的光,还可以使双面导光板220整体出光均匀。当光线从入光面进入双面导光板220后,照射到第一出光面上的网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双面导光板220的第一出光面射出;当光线从入光面进入双面导光板220后,照射到第二出光面上的网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双面导光板220的第二出光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光线从双面导光板220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均匀射出,实现单块导光板的双面出光,避免了使用前、后两块导光板,有效减小了背光模组的体积。
现有技术的双面显示背光模组通常采用前导光板和后导光板实现双面出光,发光部件位于前导光板和后导光板的至少一侧,这样的结构使得发光部件发出的部分光线会进入前导光板和后导光板之间的缝隙造成一定程度的光损失,降低了发光部件的光利用率。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采用双面出光的双面导光板,有效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发生,可以提高发光部件的发光效率。
双面导光板220的第一出光面前侧的第一光学膜片组230和双面导光板220的第二出光面前侧的第二光学膜片组240一般起到均匀光线,并且汇聚大角度光供正面观察等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采用两面出光的双面导光板替代双面显示的背光模组中的前导光板和后导光板,有效减小了双面显示的液晶显示器的体积,降低了液晶显示器的成本,并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发光部件发出的部分光线在前导光板和后导光板之间的缝隙中造成的光损失,提高了发光部件的发光效率。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分解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发光部件310、双面导光板320、第一光学膜片组330和第二光学膜片组340,其中,第一光学膜片组330包括:第一增光片331和第一扩散片332;以及第二光学膜片组340包括第二增光片341和第二扩散片342。
第一增光片331和第二增光片341可以将双面导光板320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发出的光向单一方向聚集,而且视角外未被利用的光,可以根据光的再反射效应被循环利用,并以最适当的角度聚集。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增光片331和第二增光片341的膜片内部结构为栅格化,可以使随机方向的光线,经过栅格变为单一方向光,大大增加了背光模组的正面亮度。
第一扩散片332和第二扩散片342通常由散射粒子构成扩散层,当有光线经过扩散层时会不断的在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同时光线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如此便造成了光学扩散的效果。第一扩散片332和第二扩散片342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均匀的面光源。本实施例中,第一扩散片332和第二扩散片342具体用于将经由第一增光片331和第二增光片341射出的光线雾化,进一步增加光线均匀度。
可选地,发光部件310设置在双面导光板320的至少一侧。
背光模组按入射位置划分可以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大类。直下式是把发光部件均匀地分布在了导光板的背后,使得背光可以均匀传达到整个屏幕上,画面细节更加细腻逼真。侧入式是把发光部件设置在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面,让背光模组发光时,把从屏幕边缘发射的光透过导光板输送到屏幕中央的区域。
侧入式与直下式两种方式各有优劣,侧入式强调超薄节能领先,直下式强调画质表现优异,总体而言,两者的整体差异并不大,本实施例中可以选择采用侧入式或者直下式。
本实施例以侧入式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在双面导光板320的至少一侧设置发光部件310。双面导光板320将发光部件310发出的光源转换成面光源,从第一出光面以及第二出光面导出。第一增光片331将双面导光板320的第一出光面射出的随机方向的光变成单一方向的光,以增加背光模组的正面亮度,第一扩散片332将第一增光片331射出的光线雾化,进一步增加光线均匀度;第二增光片341将双面导光板320的第二出光面射出的随机方向的光变成单一方向的光,以增加背光模组的正面亮度,第二扩散片342将第二增光片341射出的光线雾化,进一步增加光线均匀度。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在双面导光板的至少一侧设置发光部件,然后从双面导光板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射出的光分别经过增光片的增光处理和扩散片的扩散处理,最后得到高亮度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发光部件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发光部件410包括发光体411和基板412,其中发光体411通过双面胶贴附在基板412上。
发光体411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出,会影响发光体411的工作寿命,而且过高的热量可能会导致双面导光板因受热不均产生翘曲变形,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部件中发光体411与基板412之间用双面胶粘合,该双面胶可以吸收发光体411发出的热量,并及时散出,有效避免了发光体411的工作温度过高。
可选地,发光体411包括LED灯条,该LED灯条由LED颗粒阵列组成。
可选地,基板412上贴附有至少一个导光板支架421,该导光板支架421用于支撑双面导光板。
可选地,导光板支架421包括至少两个支架腿,该支架腿位于发光体411之间。
导光板支架421可以用来支撑双面导光板,防止双面导光板压到发光体411,并且可以均匀保持双面导光板到发光体之间的距离,使得发光体411发出的光能够最大化地通过双面导光板转换到平行出光面上。
实施例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分解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显示面板580、第二显示面板590、塑胶框550,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包括:发光部件510、双面导光板520、第一光学膜片组530和第二光学膜片组540。其中,塑胶框550将第一显示面板580、背光模组和第二显示面板590封装为一体,第一显示面板580贴附在塑胶框550的第一侧,第二显示面板590贴附在塑胶框550的第二侧。
可选地,上述液晶显示器,还包括:
第一缓冲胶560,设置在塑胶框550的第一侧和第一显示面板580之间;
第二缓冲胶570,设置在塑胶框550的第二侧和第二显示面板590之间。
第一缓冲胶560和第二缓冲胶570分别用于粘贴和固定第一显示面板580和第二显示面板590于背光模组上,同时也起到缓冲的作用,以避免因受到震动或冲击时,损坏第一显示面板580和第二显示面板590。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剖面图。塑胶框650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凹槽,用于贴附发光部件610,发光部件610发出的热量可以通过塑胶框650散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发光部件610温度过高的问题。双面导光板620将发光部件610发出的光转换成面光源,并分别从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导出,经过第一光学膜片组630和第二光学膜片组640的处理,得到高亮度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并提供给第一显示面板680和第二显示面板690;塑胶框650通过第一缓冲胶660和第二缓冲胶670将第一显示面板680、背光模组和第二显示面板690封装为一体。
与一般采用前胶框和后胶框的液晶显示器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只采用一个塑胶框,将第一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第二显示面板封装为一体,使得液晶显示器的边框变窄,使液晶显示器更加美观,提升用户视觉体验上的宽阔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器,通过采用两面出光的双面导光板替代双面显示的液晶显示器中的前导光板和后导光板,有效减小了双面显示的液晶显示器的体积,降低了液晶显示器的成本,并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发光部件发出的部分光线在前导光板和后导光板之间的缝隙中造成的光损失,提高了发光部件的发光效率。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部件;
双面导光板,用于将所述发光部件发出的光源转换成面光源,并从第一出光面导出,以及从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出光面导出;
第一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双面导光板的第一出光面的前侧;以及第二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双面导光板的第二出光面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件设置在所述双面导光板的至少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导光板的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上均形成有网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件包括发光体和基板,所述发光体通过双面胶贴附在所述基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贴附有至少一个导光板支架,所述导光板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双面导光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架腿,所述支架腿位于所述发光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包括LED灯条,所述LED灯条由LED颗粒阵列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组包括:第一增光片和第一扩散片;以及所述第二光学膜片组包括第二增光片和第二扩散片。
9.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塑胶框,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塑胶框将所述第一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封装为一体,所述第一显示面板贴附在所述塑胶框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贴附在所述塑胶框的第二侧,所述塑胶框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凹槽,用于贴附所述背光模组的发光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缓冲胶,设置在所述塑胶框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之间;
第二缓冲胶,设置在所述塑胶框的第二侧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之间。
CN201610963329.7A 2016-10-28 2016-10-28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Pending CN1063388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3329.7A CN106338861A (zh) 2016-10-28 2016-10-28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3329.7A CN106338861A (zh) 2016-10-28 2016-10-28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8861A true CN106338861A (zh) 2017-01-18

Family

ID=5784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63329.7A Pending CN106338861A (zh) 2016-10-28 2016-10-28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88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6573A (zh) * 2019-09-06 2019-11-15 东莞市惠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双向导光的双面lcd液晶显示设备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5643Y (zh) * 2004-10-14 2006-02-01 科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背光模块的改良结构
CN101042495A (zh) * 2006-03-22 2007-09-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TW200923508A (en) * 2007-11-16 2009-06-01 Iteq Corp Light emitting module, formation method of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its application
WO2009079275A1 (en) * 2007-12-14 2009-06-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article
TW201038858A (en) * 2009-04-22 2010-11-0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relate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2155693A (zh) * 2011-04-14 2011-08-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202133849U (zh) * 2011-06-23 2012-02-01 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显示器
CN202676941U (zh) * 2012-07-25 2013-0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和双面显示装置
CN204028520U (zh) * 2014-06-10 2014-12-17 日照海帝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条以及包括该led灯条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04922653U (zh) * 2015-07-13 2015-12-3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侧入式led灯条背光组件
CN105223719A (zh) * 2015-10-19 2016-01-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5404871U (zh) * 2016-02-29 2016-07-27 厦门市益津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量子点的光栅型导光板
CN106019715A (zh) * 2016-07-29 2016-10-12 奥英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206147224U (zh) * 2016-10-28 2017-05-03 奥英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5643Y (zh) * 2004-10-14 2006-02-01 科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背光模块的改良结构
CN101042495A (zh) * 2006-03-22 2007-09-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TW200923508A (en) * 2007-11-16 2009-06-01 Iteq Corp Light emitting module, formation method of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its application
WO2009079275A1 (en) * 2007-12-14 2009-06-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article
TW201038858A (en) * 2009-04-22 2010-11-0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relate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2155693A (zh) * 2011-04-14 2011-08-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202133849U (zh) * 2011-06-23 2012-02-01 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显示器
CN202676941U (zh) * 2012-07-25 2013-0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和双面显示装置
CN204028520U (zh) * 2014-06-10 2014-12-17 日照海帝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条以及包括该led灯条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04922653U (zh) * 2015-07-13 2015-12-3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侧入式led灯条背光组件
CN105223719A (zh) * 2015-10-19 2016-01-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5404871U (zh) * 2016-02-29 2016-07-27 厦门市益津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量子点的光栅型导光板
CN106019715A (zh) * 2016-07-29 2016-10-12 奥英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206147224U (zh) * 2016-10-28 2017-05-03 奥英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6573A (zh) * 2019-09-06 2019-11-15 东莞市惠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双向导光的双面lcd液晶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29814U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
US20150346553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2598303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065450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8873129A (zh) 反射片、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10196514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TWI677733B (zh) 雙面顯示器
CN104315418A (zh) 一种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和曲面显示装置
WO2014063391A1 (zh) 液晶显示模组
WO2016019596A1 (zh) 背光模组结构
WO2014079104A1 (zh) 背光模组及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6019715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202771134U (zh) 一种侧入式液晶显示装置
CN206209146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880446U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158842A (zh) 网点结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576385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226860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JP2013097876A (ja) 光拡散部材、導光板、及び面光源装置
CN203595872U (zh) 双屏显示装置
CN206147224U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106338861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102748656A (zh) 一种侧入式led背光源装置和消除其萤火虫现象的方法
TWI351562B (en) Backlight modu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09358451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