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5413B - 车辆座椅总成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5413B
CN106335413B CN201610429921.9A CN201610429921A CN106335413B CN 106335413 B CN106335413 B CN 106335413B CN 201610429921 A CN201610429921 A CN 201610429921A CN 106335413 B CN106335413 B CN 1063354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ing
groove portion
vertical groove
width direction
suppor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99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5413A (zh
Inventor
小田桐周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335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5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5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5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 B60N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loading plat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 B60N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loading platform
    • B60N2/36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loading plat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86Side-re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少量部件提高座椅和车门开口的周缘部及其周围的美观性的车辆座椅总成。一种车辆座椅总成(50),包括车身(11)侧表面的车门开口(15)、位于该车门开口附近的座椅(43)、以及邻接该座椅的座椅靠背(45)的侧面(45a)的侧支撑(60)。该侧支撑由支撑基体(61)和蒙在该支撑基体前表面的蒙皮(63)构成。在该支撑基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61b),通过竖直槽部(80)形成有装饰物(90)。该装饰物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91),处于沿着该车门开口的周缘部(25)的后部的位置,并且嵌入端部嵌入用竖直槽部(36)。该蒙皮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该竖直槽部。该蒙皮具有卡止部(102A)。该卡止部穿过竖直槽部的通孔(85),卡止于该支撑基体的内表面(61c)的蒙皮固定部(76A)。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总成。
背景技术
车辆座椅总成中,有一种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侧部配置侧支撑的形式。该侧支撑又被称为“座椅侧支撑”或“侧靠背”。该侧支撑介于车厢的侧表面与座椅靠背的侧面之间,可以支承落座于座椅的乘员的上半身的侧部。一般的侧支撑由作为骨架的支撑基体和覆盖于该支撑基体表面的蒙皮构成。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这种车辆座椅总成。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车辆座椅总成中,由侧支撑支承落座于后部座椅的乘员的上半身。该侧支撑邻接后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并安装于车身。
一般而言,该侧支撑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即外端,位于车门开口的附近。该车门开口形成于车身侧部,是由侧门开闭的进出口。在该车门开口的周缘部上,嵌入有橡胶制的密封部件(也称为“密封条”)。在该密封部件上一体形成有具有弹性的遮蔽用缘边。该遮蔽用缘边覆盖车门开口的周缘部和侧支撑的外端之间的车宽方向上的间隙,使其不会被观察到。
为了提高车门开口的周缘部和其周围的美观性,优选尽量缩小该遮蔽用缘边的宽度,即,从密封部件开始向侧支撑延伸的该遮蔽用缘边的长度。但是,缩小该遮蔽用缘边的宽度也是有限度的。
对此,可以考虑在该密封部件上设置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开口的、竖长的遮蔽用槽部,来替代该遮蔽用缘边。但是,该侧支撑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厚度较大。因此无法就这样直接将该侧支撑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嵌入该遮蔽用槽部。
因此,可以考虑在缩小侧支撑的车宽方向的厚度的同时,在该侧支撑的外端和车门开口的周缘部之间添加装饰物(装饰部件)。该装饰物为板面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竖直薄板状部件即可。该装饰物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厚度比该侧支撑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厚度小。因此,可以将该装饰物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容易地嵌入该遮蔽用槽部。由于该端部嵌入该遮蔽用槽部,因此从外部观察不到。该槽部的深度可以较小。
但是,增加装饰物就会增加车辆的部件数量。这会成为车辆成本上升的原因,因此还有改善的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2014-210532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少量部件提高座椅和车门开口的周缘部及其周围的美观性的车辆座椅总成。
采用本发明,车辆座椅总成包括:车门开口,其形成于车身的侧表面,由侧门开闭;座椅,其设置于车厢,位于该车门开口的附近;侧支撑,其邻接该座椅的座椅靠背的侧面,能够支承落座于该座椅的乘员的上半身。
所述侧支撑由作为骨架的支撑基体和蒙在该支撑基体的前表面的蒙皮构成。在所述支撑基体的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藉由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槽部,一体形成有装饰物。该装饰物为板面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竖直板状的部分。所述装饰物的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处于沿着形成所述车门开口的周缘部的后部的位置,并且嵌入设置在形成该车门开口的周缘部后部的端部嵌入用竖直槽部。在所述竖直槽部上形成有通孔。在所述支撑基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蒙皮固定部。所述蒙皮的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所述竖直槽部。所述蒙皮具有穿过所述通孔卡止于所述蒙皮固定部的卡止部。
如此,侧支撑通过邻接座椅靠背的侧面,并将蒙皮蒙在支撑基体的前表面上,提高了美观性。相对于此,装饰物是用于使侧支撑的车宽方向的外端和车门开口的周缘部之间的间隙无法从外部观察到的部件。因此,该装饰物可以形成在上下方向上细长、板面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竖直板状。该装饰物不必蒙上蒙皮。
在支撑基体的前表面蒙上蒙皮的侧支撑,和位于该支撑基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的装饰物形成一体。因此,与侧支撑和装饰物是不同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量。而且,该装饰物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嵌入设置在形成车门开口的周缘部后部的端部嵌入用竖直槽部,因此从外部无法观察到。因此,可以提高车门开口的周缘部及其周围的美观性。如此,不仅能以少量部件提高后部座椅和车门开口的周缘部及其周围的美观性,而且易于向车身安装。
另外,装饰物藉由竖直槽部,与支撑基体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形成为一体。该竖直槽部成为支撑基体和装饰物的分界。蒙在支撑基体的前表面上的蒙皮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可以集中在该竖直槽部的位置。即,在支撑基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蒙皮固定部。使蒙皮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竖直槽部,使蒙皮的卡止部穿过竖直槽部的通孔卡止于蒙皮固定部。如此,即可将蒙皮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安装于支撑基体的内表面。
如此,虽然将具有蒙皮的侧支撑与不需要蒙皮的装饰物一体化,也可以将蒙在支撑基体前表面上的蒙皮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容易且美观地安装于支撑基体。因此,仅在支撑基体上蒙上蒙皮即可使局部被美观地遮盖。并且,由于使成为支撑基体和装饰物的分界的竖直槽部极力靠近车门开口一侧,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蒙皮的侧支撑的宽度。
优选所述蒙皮具有可以嵌入所述竖直槽部的调节部件。该调节部件是在所述卡止部卡止于所述蒙皮固定部时,为使所述蒙皮张紧于所述支撑基体的前表面的状态均匀而嵌入所述竖直槽部的部件。因此,可以将蒙皮没有松弛或褶皱地、最大限度均匀地张紧于支撑基体的前表面。即,可以更加提高侧支撑的美观性。
在本发明中,将用于遮蔽侧支撑的车宽方向的外端和车门开口的周缘部之间的端末部分的装饰物,与该侧支撑一体化。因此,能够以少量部件提高座椅和车门开口的周缘部及其周围的美观性,形成了易于向车身安装的结构。并且通过适宜地设定成为支撑基体与装饰物分界的竖直槽部的位置,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具有蒙皮的侧支撑的宽度,因此可以提高该侧支撑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车辆座椅总成的车辆的重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2是从车厢内前侧观察的、图1所示车辆座椅总成的左半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的3-3线的剖面图。
图4是将图3所示左侧的密封部件、左侧的侧支撑的竖直槽部和左侧的装饰物的关系扩大的示图。
图5是将图2所示左侧的侧支撑从车身拆卸后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将图3所示左侧的侧支撑的支撑基体和蒙皮分解后的立体图。
图7是从车辆后方观察的、图6所示处于分解状态的支撑基体和蒙皮的立体图。
图8是沿着图7的8-8线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车辆;11:车身;11a:侧表面;13:侧门(后车门);15:车门开口(后侧车门开口);16:车厢;25:形成车门开口的周缘部;30:密封部件(内侧密封部件);32:密封部;33:遮蔽用缘边;36:端部嵌入用竖直槽部;43:座椅(后部座椅);45:座椅靠背;45a:侧面;50:车辆座椅总成;60:侧支撑;61:支撑基体;61a:前表面;61b: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61c:内表面;63:蒙皮;76A:蒙皮固定部(贯穿侧的蒙皮固定部);80:竖直槽部;85:通孔;90:装饰物;91: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101A:延长部(贯穿侧的延长部);102A:卡止部(贯穿侧的卡止部);103:调节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对于实施例的车辆座椅总成进行说明。此外,车身的“前”、“后”、“左”、“右”、“上”、“下”,以驾驶员所观察到的方向为准,Fr表示前侧、Rr表示后侧、Le表示左侧、Ri表示右侧。
如图1所示,客车等的车辆10的车身11是整体车身,,相对于通过该车辆10的车宽方向中心,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车宽中心线CL,实质上形成左右对称的形状。
该车辆10的车身11具有左右前车门12和左右后车门13,即,为4车门车。在该车身11的左右侧表面,具有位于前侧的左右的车门开口14和位于后侧的左右的车门开口15。以下,将位于前侧的该左右的车门开口14称为“左右的前侧车门开口14”。另外,将位于后侧的该左右的车门开口15称为“左右的后侧车门开口15”。
左右的前侧车门开口14,由左右的前车门12开闭。左右的后侧车门开口15,由左右的后车门13开闭。该左右的前车门12和该左右的后车门13,在关闭各车门开口14、15的状态下为大致垂直的侧门,由未图示的铰链安装于车身11并可以开闭。
车身11中,形成左右的前侧车门开口14的周缘部21,由左右的前立柱22、左右的中立柱23、左右的门槛24和左右的上边梁(未图示)构成。车身11中,形成左右的后侧车门开口15的左右的周缘部25,由左右的中立柱23、左右的后立柱26、左右的门槛24和左右的上边梁(未图示)构成。即,从侧面观察车辆10时,该左右的周缘部21、25形成环状。
如图2和图3所示,车身11中形成左右的后侧车门开口15的左右周缘部25,通过车身11的外板27的边缘和内板28的边缘重合且接合而成的凸缘构成。将形成该左右的后侧车门开口15的左右周缘部25称为“左右凸缘25”。该左右的后柱26由外板27和内板28构成。
在该左右周缘部25上,在该左右周缘部25的一周,连续设置有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左右的密封部件30(也称为“密封条30”)。以下,将该左右的密封部件30称为“左右的内侧密封部件30”。从侧面观察车辆10时,该左右的内侧密封部件30形成环状。
以下,对于该左侧的内侧密封部件30进行详细说明。该右侧的密封部件30为与左侧的密封部件30左右对称的形状,除此之外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4所示,该左侧的内侧密封部件30具有:镶嵌部31(安装部31),其整周嵌入周缘部25;密封部32,其整周一体形成于该镶嵌部31;以及遮蔽用缘边33,其一体形成于该镶嵌部31的一部分。
该镶嵌部31朝向该周缘部25形成为剖面呈大致U字形的开口,嵌入该周缘部25。如此,该镶嵌部31整周嵌入该周缘部25。
该密封部32形成为剖面呈中空状,在左右的后车门13关闭时,被压缩在该左右的后车门13的内表面13a和周缘部25之间。如此,左右的后侧车门开口15被内侧密封部件30密封。
该遮蔽用缘边33,与剖面呈U字形的镶嵌部31的底部31a连接,剖面呈大致L字形,其只位于左右的后侧车门开口15的周缘部25的后部。此处所谓“周缘部25的后部”是指从侧面观察车辆10时,呈环状的该周缘部25中的后侧的部位。
进一步详细而言,该遮蔽用缘边33具有:脚部34,其从镶嵌部31的底部31a开始向车辆前方延伸;以及缘边部35,其从该脚部34的前端开始向车厢16内延伸。如此,在形成左侧的后侧车门开口15的周缘部25的后部,设置有遮蔽用缘边33。
该脚部34位于镶嵌部31的底部31a的车宽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因此,该缘边部35的基端35a位于镶嵌部31的底部31a的车宽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将通过镶嵌部31的车宽方向上中心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直线Ls,称为“镶嵌部接线Ls”。该缘边部35的基端35a位于镶嵌部接线Ls上或者其附近。遮蔽用缘边33的车宽方向的宽度Wr,为从该缘边部35的基端35a开始到顶端35b的长度。
该缘边部35相对于镶嵌部31的底部31a,向车辆前方分离。因此,在该底部31a和缘边部35之间形成朝向车厢16内开口、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槽部36。该槽部36由镶嵌部31的底部31a、脚部34和缘边部35包围。如此,该槽部36位于遮蔽用缘边33的里侧表面。
如图3所示,在左右的后车门13的周缘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左右的外侧密封部件39。该左右的外侧密封部件39比所述左右的内侧密封部件30更加位于车宽方向的外侧。如此,左右的后车门13在关闭时被双重密封。
如图1所示,在车辆10的车厢16中,设置有前部座椅41、42(驾驶席41和副驾驶席42)和后部座椅43。该后部座椅43,例如是可以坐3人的座椅,位于左右的后侧车门开口15附近。该后部座椅43,由座椅坐垫44和座椅靠背45构成。
该座椅靠背45可以相对于座椅坐垫44被立起至立起的姿势或放倒至向前放倒的姿势。该座椅靠背45由单一的座椅靠背部件或分为左右两半的座椅靠背部件构成。在座椅靠背45由分为左右两半的座椅靠背部件构成的情况下,该各座椅靠背部件可以被分别立起或放倒。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车辆10具有车辆座椅总成50。该车辆座椅总成50包括:所述左右的后侧车门开口15、左右的内侧密封部件30、后部座椅43和左右的侧支撑60、60。
该左右的侧支撑60、60,也被称为“座椅侧支撑”或“侧靠背”。该左右的侧支撑60、60,邻接后部座椅43的座椅靠背45的侧面,可以支承落座于后部座椅43的乘员的上半身的侧部。即,该左右的侧支撑60、60,介于形成车厢16的车身11的左右侧表面11a和座椅靠背45的左右侧面45a、45a之间。在座椅靠背45的左右侧面45a、45a和左右的侧支撑60、60之间,至少具有可以将座椅靠背45立起或放倒程度的间隙。
以下,对于该左侧的侧支撑60进行详细说明。该右侧的侧支撑60为与左侧的侧支撑60左右对称的形状,除此之外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左侧的侧支撑60具有:支撑基体61,其为侧支撑的骨架;靠垫62,其覆盖该支撑基体61的前表面61a;以及蒙皮63,其从该靠垫62上蒙住该支撑基体61的前表面61a。该靠垫62可有可无。因此,该蒙皮63的构成方式,也包括直接蒙住该支撑基体61的前表面61a。
该支撑基体61,是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部件,由硬质树脂形成,其从后部座椅43的座椅靠背45的下端开始持续至上端,沿着竖立状态的该座椅靠背45的在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45a配置。
更详细而言,该支撑基体61的前表面61a,从座椅靠背45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45a开始,以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同时向车辆前方突出的方式倾斜。该支撑基体61的尺寸大小设定为可以充分支承乘员的上半身的侧部的尺寸。
该靠垫62是由和座椅靠背45的靠垫同样的材料例如聚氨酯泡沫材料构成。该蒙皮63由和座椅靠背45的蒙皮同样的材料构成。因此,可以使左侧的侧支撑60具有和座椅靠背45同样的感官触觉(包括视觉、触觉和质感)。该靠垫62与该蒙皮63的里侧表面相接合,或者也可以形成一体。
如图5所示,在该支撑基体61的上端部,形成有卡止爪71。在该支撑基体61的下端部,形成有脚部72。通过该卡止爪71卡止于车身11的卡止部73,并且由螺栓74将该脚部72紧固于车身11,左侧的侧支撑60被固定于车身11。因此,即使图2所示该座椅靠背45处于倒向前方的情况下,左侧的侧支撑60也继续维持竖立的姿势。
如图3所示,在该支撑基体6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61b,通过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竖直槽部80,一体形成有装饰物90。即,该竖直槽部80一体形成于该支撑基体6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61b。该装饰物90一体形成于该竖直槽部8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80a。
如图4所示,该竖直槽部80形成朝向车辆前方开口、剖面呈大致U字形的形状。详细而言,该竖直槽部80具有:呈竖直板状的第1壁81,其从支撑基体6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61b开始向车辆后方延伸;呈竖直板状的底板82,其从该第1壁81的后端开始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以及呈竖直板状的第2壁83,其从该底板8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开始向车辆前方延伸。
在该竖直槽部80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槽84,该槽84由该第1壁81、该底板82和该第2壁83围成。在该竖直槽部80上,至少形成有一个(例如在竖直槽部80的长度方向上多个)通孔85。优选该通孔85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贯穿底板82且邻接第2壁83。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该装饰物90(装饰部件90、罩部件90)是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部件,其可以封闭支撑基体6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61b和形成左侧的后侧车门开口15的周缘部25的后部(从侧面观察车辆10时,呈环状的该周缘部25中的后侧部位)之间的间隙。
如图3所示,该装饰物9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91,处于沿着形成左侧的后侧车门开口15的周缘部25的后部(从侧面观察车辆10时,呈环状的该周缘部25中的后侧部位)的位置。该装饰物90大致沿着支撑基体61的前表面61a的延长面配置。
并且,该装饰物9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91,嵌入内侧密封部件30的槽部36。如此,该内侧密封部件30的槽部36为该端部91可以嵌入的、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部件。以下,将该内侧密封部件30的槽部36称为“端部嵌入用竖直槽部36”。
构成该端部嵌入用竖直槽部36的遮蔽用缘边33的缘边部35,位于该装饰物9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91的正前方。如此,剖面呈大致L字形的该遮蔽用缘边33,覆盖该端部91和该端部91与左侧的后侧车门开口15的周缘部25之间的车宽方向的间隙,使其不能从前侧被目视观察到。因此,可以提高左侧的后侧车门开口15和其周围的美观性。
并且,如图4所示,遮蔽用缘边33的车宽方向的宽度Wr,只要是可以从左侧的后侧车门开口15一侧覆盖该端部91的尽量小的尺寸即可。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遮蔽用缘边33本身和左侧的后侧车门开口15及周围的美观性。该装饰物90只覆盖内侧密封部件30和支撑基体61之间的车宽方向的间隙,宽度较小即可,因此不显眼。因此,该装饰物90对左侧的后侧车门开口15的周缘部25起到了镶边即装饰部件的效果。
如上所述,装饰物9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91嵌入端部嵌入用竖直槽部36。因此,该遮蔽用缘边33的车宽方向的宽度Wr不必比该端部嵌入用竖直槽部36的深度大。可以进一步实现该遮蔽用缘边33的小型化。
如图7所示,在支撑基体61的内表面61c上设置有多个蒙皮固定部76(挂钩76)。该多个蒙皮固定部76形成大致L字形或大致J字形,位于支撑基体61的内表面61c中的周缘附近。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该蒙皮6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竖直槽部80并且嵌入该竖直槽部80。该蒙皮63具有多个延长部101、多个卡止部102和一个调节部件103。
该多个延长部101从该蒙皮63的周缘63a开始向外延伸。例如,该多个延长部101是由该蒙皮63的周缘63a的一部分向外延伸所构成的带状的部分。
该多个卡止部102,被设置于该延长部101的顶端部,是分别卡止于多个蒙皮固定部76的部件。例如,该多个卡止部102,由该延长部101的顶端部向内表面侧折返,并通过缝合等方式接合,构成环状。
此处,将该多个延长部101中的、从该蒙皮63穿过通孔85朝向支撑基体61的内表面61c的延长部101,特别称为“贯穿侧延长部101A”。将多个卡止部102中的、设置于贯穿侧延长部101A的卡止部102,特别称为“贯穿侧卡止部102A”。将多个蒙皮固定部76中的、贯穿侧卡止部102A所卡止的蒙皮固定部76,特别称为“贯穿侧蒙皮固定部76A”。
如此,蒙皮63具有穿过通孔85卡止于蒙皮固定部76A的卡止部102A。
该调节部件103是在多个卡止部102卡止于蒙皮固定部76时,为使蒙皮63张紧于支撑基体61的前表面61a的状态均匀,可以嵌入竖直槽部80的部件,也称为“调节线”。详细而言,该调节部件103是设置于该蒙皮6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部件,由硬质或软质的管构成。
如图4和图8所示,在该调节部件103上一体形成有接合片104。该接合片104与蒙皮6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重合且由缝合等方式接合,使该调节部件103被固定于蒙皮63。此外,该接合片104和该调节部件103也可以由不同部件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该接合片104在覆盖该调节部件103的同时,与蒙皮63接合。
该调节部件103的直径设定为,比通孔85的宽度大且比竖直槽部80的槽84的宽度小。该竖直槽部80的槽84的宽度设定为,可供靠垫6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和蒙皮6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两者一并嵌入的尺寸。
如此结构的蒙皮63,如图3和图7所示,在蒙在支撑基体61的前表面61a的同时,多个卡止部102分别卡止于多个蒙皮固定部76,由此被安装于支撑基体61。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将多个卡止部102中的座椅靠背45一侧的卡止部102卡止于多个蒙皮固定部76。接着,将蒙皮6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嵌入竖直槽部80的槽84。然后,使贯穿侧延长部101A和贯穿侧卡止部102A穿过通孔85。然后,将贯穿侧延长部101A向支撑基体61的内表面61c一侧强力牵拉。此时,调节部件103抵接于竖直槽部80的底板82。如此,可以使蒙皮63张紧于支撑基体61的前表面61a的状态均匀。然后,将贯穿侧卡止部102A卡止于贯穿侧蒙皮固定部76A。通过上述操作,即可将蒙皮63没有松弛或褶皱地、最大限度均匀地张紧于支撑基体61的前表面61a。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侧支撑60的美观性。
下面为以上说明的总结。如图3所示,侧支撑60邻接座椅靠背45的侧面45a,并将蒙皮63蒙在支撑基体61的前表面61a上,从而提高了美观性。相对于此,装饰物90是用于使侧支撑60的车宽方向的外端和车门开口15的周缘部25之间的间隙无法从外部观察到的部件。因此,该装饰物90可以形成在上下方向上细长、板面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竖直板状。该装饰物90不必蒙上蒙皮。
在支撑基体61的前表面61a蒙上蒙皮63的侧支撑60,和位于该支撑基体6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61b的装饰物90形成为一体。因此,与侧支撑60和装饰物90是不同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量。而且,该装饰物9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91,嵌入设置在形成车门开口15的周缘部25的后部的端部嵌入用竖直槽部36,因此从外部无法观察到。因此,可以提高车门开口15的周缘部25及其周围的美观性。如此,不仅能够以较少部件提高后部座椅43和车门开口15的周缘部25及其周围的美观性,而且易于向车身11安装。
另外,装饰物90藉由竖直槽部80,一体形成于支撑基体6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61b。该竖直槽部80成为支撑基体61和装饰物90的分界。蒙在支撑基体61的前表面61a上的蒙皮6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可以集中在该竖直槽部80的位置。即,在支撑基体61的内表面61c上设置有“贯穿侧蒙皮固定部76A”。使蒙皮6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竖直槽部80,使蒙皮63的“贯穿侧卡止部102A”穿过竖直槽部80的通孔85卡止于“贯穿侧蒙皮固定部76A”。如此,可以将蒙皮6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安装于支撑基体61的内表面61c。
如此,虽然将具有蒙皮63的侧支撑60与不需要蒙皮的装饰物90一体化,也可以将蒙在支撑基体61的前表面61a上的蒙皮6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容易且美观地安装于支撑基体61。因此,仅在支撑基体61上蒙上蒙皮63即可使局部被美观地遮盖。并且,由于使成为支撑基体61和装饰物90的分界的竖直槽部极力靠近车门开口15一侧,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蒙皮63的侧支撑60的宽度。
本发明的车辆座椅总成50,适合使用于客车的后部座椅的周围。

Claims (2)

1.一种车辆座椅总成,
包括:
车门开口,其形成于车身的侧表面,由侧门开闭;
座椅,其设置于车厢,位于该车门开口的附近;以及
侧支撑,其邻接该座椅的座椅靠背的侧面,能够支承落座于该座椅的乘员的上半身,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支撑由作为骨架的支撑基体和蒙在该支撑基体的前表面的蒙皮构成,
在所述支撑基体的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通过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槽部一体形成有装饰物,
该装饰物为板面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竖直板状的部分,
所述装饰物的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处于沿着形成所述车门开口的周缘部的后部的位置,并且嵌入端部嵌入用竖直槽部,所述端部嵌入用竖直槽部设置在形成所述车门开口的周缘部的后部,
在所述竖直槽部上形成有通孔,
在所述支撑基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蒙皮固定部,
所述蒙皮的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所述竖直槽部,
所述蒙皮具有穿过所述通孔卡止于所述蒙皮固定部的卡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蒙皮具有能够嵌入所述竖直槽部的调节部件,
该调节部件是在所述卡止部卡止于所述蒙皮固定部时,为使所述蒙皮张紧于所述支撑基体的前表面的状态均匀而嵌入所述竖直槽部的部件。
CN201610429921.9A 2015-07-09 2016-06-16 车辆座椅总成 Active CN106335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7634 2015-07-09
JP2015137634A JP2017019364A (ja) 2015-07-09 2015-07-09 車両用シートアセンブ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5413A CN106335413A (zh) 2017-01-18
CN106335413B true CN106335413B (zh) 2018-10-12

Family

ID=57826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9921.9A Active CN106335413B (zh) 2015-07-09 2016-06-16 车辆座椅总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019364A (zh)
CN (1) CN1063354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78351B1 (en) 2017-02-06 2024-02-28 NSK Ltd. Frame structure, method for producing component, method for producing rolling bearing, method for producing veh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achine
CN115675218A (zh) * 2017-10-05 2023-02-03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乘坐物用座椅
JP7096474B2 (ja) * 2017-10-05 2022-07-0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7096475B2 (ja) * 2017-10-05 2022-07-0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940767B2 (ja) * 2017-10-12 2021-09-29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加飾部材
WO2019082286A1 (ja) * 2017-10-24 2019-05-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衝突検知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5413A (zh) 2017-01-18
JP2017019364A (ja) 2017-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5413B (zh) 车辆座椅总成
US7506939B2 (en) Vehicle seat
CN101920668B (zh) 车辆用座椅
US8113539B2 (en) Automotive seat trim cover
US7857383B2 (en) Soft cover for covering a seat
US9981583B2 (en) Vehicle seat
JP2013512152A (ja) 乗り物の改良されたシールシステムおよび/またはその製造方法
JP6558210B2 (ja) クッション体
CN104340164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集成气囊门的贴体泡沫内面板
CN105452065B (zh) 车辆座椅及制造车辆座椅的方法
US9168854B2 (en) Vehicle seat with protective cloth anchoring flap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230001877A1 (en) Component for vehicle interior
JP2008110712A (ja)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CN105480156A (zh) 隔板总成及包括该隔板总成的车辆
US7357443B2 (en) Deformable component, especially accessory for a vehicl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US10414304B2 (en) Seat
US10099586B2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surface skin, and vehicle seat
JP5890876B1 (ja) サイドサポート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RU76299U1 (ru) Чехол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го кресла или дивана (варианты)
JP2010083322A (ja) 車両用フロアマット構造
US20190100122A1 (en) Waterproof skinned bench seat
CN205524480U (zh) 汽车立柱护板和汽车
WO2006033174A1 (ja)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JP6827392B2 (ja) ルーフサイドインナーガーニッシュの窓構造
JP608987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