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2256B -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2256B
CN106332256B CN201610724411.4A CN201610724411A CN106332256B CN 106332256 B CN106332256 B CN 106332256B CN 201610724411 A CN201610724411 A CN 201610724411A CN 106332256 B CN106332256 B CN 1063322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user
subchannel
channel
super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244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2256A (zh
Inventor
李云
肖杰
郑焕平
吴广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6107244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22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2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2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2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22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首先在获得各子信道的注水等效信道增益的基础上,采用注水原理得到各子信道的复用功率;然后在单个子信道上叠加用户间根据分数阶或固定功率分配方式得到各叠加用户的功率。该方法在算法复杂度增加不大的情况下,相比Benjebbour功率分配方法提高了大约7%的系统总吞吐量。

Description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multiple access,NOMA)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增长的无线应用促使了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热潮。IMT-2020(5G)推进组在《5G愿景与需求白皮书》中提出5G对未来无线网络更高要求,即用户体验速率要达到0.1-1Gbps,设备连接承受能力要达到106/km2,频谱效率要比4G提升5~15倍。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移动业务需求,迫切需要改进现有的多址接入技术。在这种背景下Saito等人提出了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
NOMA的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先对各个用户信号独立进行编码调制,在对各个用户信号分配不同的功率后进行线性叠加,叠加后的信号还可以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来进行传输;接收端通过串行干扰消除检测技术完成用户信号的接收。NOMA是一种基于功率域复用的多址技术,各用户通过信号功率的不同来进行区分,从而可以将时域、频域等资源提供给多个用户共享,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系统容量。
目前,NOMA系统功率分配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初步成果。NOMA首次将功率域由单用户独占改为由多用户共享,使功率分配变得更加复杂。Benjebbour A和Li A等人提出了一种在总功率约束下最大化系统吞吐量的功率分配方法。该方法先将功率平均分配给每个子信道,然后在单个子信道上采用分数阶功率分配方法进行功率再分配。这种方法虽然计算复杂度低,但是功率分配效率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站首先通过公共控制信道获取向小区内发送信息的用户集;
步骤2、基站端估计用户集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获得当前各用户不同信道状态情况;
步骤3、对于每个子信道,穷举出所有用户组合并给该用户组合初次分配功率,并计算出各用户组合的吞吐量,找到最大吞吐量的用户组合,将最大吞吐量的用户组合作为该子信道的叠加用户集;其中用户组合初次分配功率先将总功率Ptot平均分配给N个子信道,然后在单个子信道上采用分数阶或固定功率分配方式对用户进行功率再分配;
步骤4、基站给各子信道上的叠加用户集(采用注水原理)进行功率分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在单个子信道上采用分数阶或固定功率分配方式得到各叠加用户的功率,即给信道条件较好的用户分配αfpaPtot/N,给信道条件较差的用户分配(1-αfpa)Ptot/N,其中αfpa为各叠加用户的功率比,其中0<αfpa<0.5,假设对所有子信道来说αfpa都为常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基站给各子信道上的叠加用户集进行功率分配包括步骤:
a)找出各子信道的注水等效信道增益,第n个子信道的注水等效信道增益为h′n
b)初始化关键参数,其中包括初始注水水位α,实际参与本次注水的子信道集合Son、子信道数Non和调整步长μ,初始注水水位按下式求得:
其中B表示总带宽,N0表示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Ptot为基站发射功率,N为子信道个数;Hn表示子信道信噪比。
c)得到本次实际分配中所有子信道功率pn,若某一子信道的功率pn<0,将其置为零,且把该子信道从剩余的迭代过程中剔除,子信道的复用功率按下式求得:
pn=1/α-1/Hn
(a.2)
d)如果c)中所有子信道的功率pn都非负,则转至e);否则,更新注水水位,并返回c),每次迭代中注水水位α更新为:
e)进行各子信道上叠加用户间功率再分配,得到各叠加用户的功率,第n个子信道上用户i的功率按下式分配:
其中Ωn表示第n个子信道上叠加用户集合,αftpa(0≤αftpa≤1)为分数阶功率分配方式的功率衰减因子。
进一步的,当采用固定功率分配方式时第n个子信道上用户i和用户j的功率关系表示为:
pi,n=αfixpj,n (a.5),
其中i∈Ωn,j∈Ω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最优的子信道功率pn是通过拉格朗日算法,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并求导求得。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方法基于整个信道资源被预先分给了K个用户前提下,首先对所有子信道进行注水,得到各个子信道的复用功率;然后在单个子信道上采用分数阶或固定功率分配方式进行功率再分配,得到各叠加用户的发送功率。本发明主要创新点体现在子信道间功率分配上。在子信道间功率分配过程中,本发明每次迭代需要执行2N次加法和N+2次乘法,其运算量为O(N),整个子信道间功率分配的运算量为O(kN),其中N为每次注水的子信道个数,k为迭代次数。该方法在增加少量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相比Benjebbour功率分配方法提高了大约7%的系统总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优选实施例NOMA系统下行链路模型;
图2是用户接收机的SIC检测处理流程;
图3是用户组合选择和功率分配流程图;
图4是本专利方法系统吞吐量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图1为NOMA系统下行链路模型。假设小区中用户数为Kfαpa,子信道数为N,总带宽为B,总发射功率为Ptot,第n个子信道上叠加的用户数为kn,基站和接收端天线数都为1。
在发送端,子信道n上的叠加信号sn可表示为:
其中,xi,n表示在子信道n上第i个用户的发送信号,pi,n代表第i个用户在子信道n上分配的功率。
在接收端,用户UEk在子信道n上的接收信号为:
其中,hk,n和wk,n分别表示子信道n上基站到接收端k的信道增益和噪声,假设噪声的均值为零,方差为
从等式(2)可以得知,接收端除了包含自身有用的信号外,还包含其他用户的干扰信号。UE接收机采用串行干扰消除技术(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进行检测。当其他用户解码之后,便可以将对本用户的干扰消除,本用户便可以正确解码。不同UE接收机的检测过程有所不同,对所有UE接收机而言,正常解码顺序为载波干扰噪声比(CINR)升序。假设在第n个子信道上功率域叠加用户根据载波干扰噪声比从大到小排序为:其中UEm接收机进行SIC检测处理时,其依次消除叠加用户信号的影响,之后将用户UE1,UE2,…,UEm-1信号都当成干扰处理。图2表示UEm接收机的SIC检测处理流程。
经过SIC检测处理后,用户UEm在第n个子信道上的吞吐量为:
进一步,假设整个信道资源被预先分给了K个用户,则使得NOMA系统总的吞吐量最大化的功率分配优化模型如下:
其中Ωn表示子信道n上叠加的用户集合。式(5)代表复用到第n个子信道上的用户功率不小于0。式(6)表示所有子信道上用户的功率总和不大于Ptot
由于NOMA系统在发送端采用功率复用技术,当功率域叠加用户数kn大于3时,功率复用带来的吞吐量提升很小,但是接收机SIC检测性能却急剧下降,因此本文考虑kn为2的情况。假设将(3)代入(4)中改写目标函数:
其中k1和k2为Ωn集合中的用户。
图3所示为用户组合选择和功率分配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1)基站端通过公共控制信道确认要向小区内发送信息的用户集;
2)基站端获得用户集的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3)对于每个子信道,通过穷举所有用户组合及给用户组合初步分配功率,计算各组合的吞吐量,找到最大吞吐量的用户组合,将其作为该子信道的叠加用户集;其中初步分配功率包括:基站端将发射总功率平均分配给所有可用的子信道,即对于每个子信道n,分配的功率为Ptot/N;在单个子信道上采用固定功率分配方式得到各叠加用户的功率,即给信道条件好的用户分配αfpaPtot/N,给信道条件较差的用户分配(1-αfpa)Ptot/N,其中αfpa(0<αfpa<0.5)为各叠加用户的功率比,假设对所有子信道来说αfpa都为常数;
4)基站给各子信道上的叠加用户进行功率分配;
其中,基站给各子信道上的叠加用户进行功率分配过程如下:
a)找出各子信道的注水等效信道增益,第n个子信道的注水等效信道增益为h'n
b)初始化各参数,包括:初始注水水位α,实际参与本次注水的子信道集合Son、子信道数Non和调整步长μ,初始注水水位按下式求得:
c)得到本次分配的所有子信道功率pn,在该步骤中,可以将目标函数(4)改写为:
其中N0表示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h'n表示第n个子信道的注水等效信道增益,我们取叠加用户间信道增益较好者作为注水等效信道增益h'n
根据式(9)和(10),利用拉格朗日算法,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其中,λ拉格朗日乘子。
式(11)两边分别对pn,λ求导,则有
令α=λln2,则可以计算出
α=Hn/(1+Hnpn) (14)
从而可以推出
pn=1/α-1/Hn (15)
此时式(15)并不能直接计算得到最优的子信道功率pn,当某一子信道的功率pn<0,将其置为零,且把该子信道从剩余的迭代过程中剔除;
d)如果步骤c)中所有子信道的功率pn都非负,则转至e);否则,更新注水水位,并返回c),每次迭代中注水水位调整为:
e)进行各子信道上叠加用户的功率pi,n计算,在该步骤中,子信道上功率再分配按下式进行:
其中αftpa(0≤αftpa≤1)表示分数阶功率分配方式的功率衰减因子,当αftpa=0为用户等功率分配。随着αftpa的增加,低信道增益的用户获得更多的功率。
总之,本发明主要创新点体现在子信道间功率分配上。在子信道间功率分配过程中,本发明每次迭代需要执行2N次加法和N+2次乘法,其运算量为O(N),整个子信道间功率分配的运算量为O(kN),其中N为每次注水的子信道个数,k为迭代次数。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有效性,下面对本发明的功率分配方法进行仿真验证,其中子信道上叠加用户间采用分数阶功率分配方式,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仿真的信道模型为6径频率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6径的功率分布为[0,-8.69,-17.37,-26.06,-34.74,-43.43]dB,最大多普勒频移为30Hz,时延扩展为5us,功率域叠加用户数为2个,基站总发射功率为1W,子信道数为128,系统带宽为1MHz,噪声功率谱密度为1.1565*10-8W/Hz,假设基站接收理想的信道信息。仿真结果看出本发明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在少量增加计算功率分配过程复杂度基础上,相比Benjebbour功率分配方法提高了大约7%的系统总吞吐量。
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站首先通过公共控制信道获取向小区内发送信息的用户集;
步骤2、基站端估计用户集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获得当前各用户不同信道状态情况;
步骤3、对于每个子信道,穷举出所有用户组合并给该用户组合初次分配功率,并计算出各用户组合的吞吐量,找到最大吞吐量的用户组合,将最大吞吐量的用户组合作为该子信道的叠加用户集;其中用户组合初次分配功率先将总功率Ptot平均分配给N个子信道,然后在单个子信道上采用分数阶或固定功率分配方式对用户进行功率再分配;
步骤4、基站给各子信道上的叠加用户集采用注水原理进行功率分配,所述步骤4基站给各子信道上的叠加用户集进行功率分配包括步骤:
a)找出各子信道的注水等效信道增益,第n个子信道的注水等效信道增益为h'n
b)初始化关键参数,其中包括初始注水水位α,实际参与本次注水的子信道集合Son、子信道数Non和调整步长μ,初始注水水位按下式求得:
其中B表示总带宽,N0表示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Ptot为基站发射功率,N为子信道个数;Hn表示子信道信噪比;
c)得到本次实际分配中所有子信道功率pn,若某一子信道的功率pn<0,将其置为零,且把该子信道从剩余的迭代过程中剔除,子信道的复用功率按下式求得:
pn=1/α-1/Hn (a.2)
d)如果c)中所有子信道的功率pn都非负,则转至e);否则,更新注水水位,并返回c),每次迭代中注水水位α更新为:
e)进行各子信道上叠加用户间功率再分配,得到各叠加用户的功率,第n个子信道上用户i的功率按下式分配:
其中Ωn表示第n个子信道上叠加用户集合,αftpa(0≤αftpa≤1)为分数阶功率分配方式的功率衰减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在单个子信道上采用分数阶或固定功率分配方式得到各叠加用户的功率,即给信道条件较好的用户分配αfpaPtot/N,给信道条件较差的用户分配(1-αfpa)Ptot/N,其中αfpa为各叠加用户的功率比,其中0<αfpa<0.5,假设对所有子信道来说αfpa都为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固定功率分配方式时第n个子信道上用户i和用户j的功率关系表示为:
pi,n=αfixpj,n (a.5),
其中i∈Ωn,j∈Ω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最优的子信道功率pn是通过拉格朗日算法,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并求导求得。
CN201610724411.4A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 Active CN1063322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4411.4A CN106332256B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4411.4A CN106332256B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2256A CN106332256A (zh) 2017-01-11
CN106332256B true CN106332256B (zh) 2019-07-19

Family

ID=57791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24411.4A Active CN106332256B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22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8695B (zh) * 2017-03-07 2019-09-2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应用于noma中的功率分配系统及功率分配方法
CN107172701B (zh) * 2017-03-15 2020-11-10 中山大学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6941688B (zh) * 2017-03-28 2020-03-13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历史信息的pdma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CN107171724A (zh) * 2017-04-21 2017-09-15 东南大学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可见光通信noma系统功率分配的方法
CN107426808B (zh) * 2017-08-21 2020-11-0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非正交多址技术中对下行链路中各用户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7949061B (zh) * 2017-11-28 2021-08-1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系统的多用户分组方法
CN107734697B (zh) * 2017-11-28 2021-04-20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noma系统的低复杂度多用户分组方法
CN108134641B (zh) * 2017-12-22 2021-05-1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scma多址接入机制的基站频谱带宽分配方法
CN108521668B (zh) * 2018-02-06 2021-03-02 大唐高鸿信息通信研究院(义乌)有限公司 适用于5g网络noma系统的注水功率分配优化方法
CN110519836B (zh) * 2019-08-22 2021-12-17 河南理工大学 上行单簇noma系统最大化权重和速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10856247B (zh) * 2019-11-21 2023-03-2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服务质量的下行noma功率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1314705B (zh) * 2020-02-22 2023-04-11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多描述编码的非正交多址图像传输系统及其应用
CN111654920B (zh) * 2020-06-02 2022-03-1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分布式能效子载波功率分配方法
CN113133103A (zh) * 2021-04-21 2021-07-16 唐山学院 一种基于noma的功率分配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0220A (zh) * 2015-03-12 2015-05-2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noma系统的频率和功率分配方法
CN105721123A (zh) * 2014-12-03 2016-06-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户配对及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1123A (zh) * 2014-12-03 2016-06-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户配对及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640220A (zh) * 2015-03-12 2015-05-2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noma系统的频率和功率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Concept,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Experimental Trials》;Anass Benjebbour等;《 2015 IEEE Conference on Standards fo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SCN)》;20151130;全文
《System-Leve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Yuya Saito等;《2013 IEEE 2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Fundamentals and PHY Track》;20131021;全文
《System-Level Performance of Downlink NOMA for Future LTE Enhancements》;Anass Benjebbour等;《Globecom 2013 Workshop -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LTE-Advanced and Beyond-4G》;20130911;全文
《System-Level Performance of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s》;Yuya Saito等;《2015 IEEE 81st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VTC Spring)》;20150511;全文
《非正交多址系统功率分配及干扰消除算法研究》;张德坤;《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60201;第23-26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2256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2256B (zh)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
CN108462950B (zh) 基于noma的d2d通信联合子信道与功率分配方法
CN1878027B (zh) 基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
CN104980389B (zh) 适用非正交多址系统的新用户差异性选择接入方法
CN108601087B (zh) 一种基于网络切片的无线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CN106658695A (zh) 一种应用于noma中的功率分配系统及功率分配方法
CN107359927B (zh) 一种eh能量收集协作通信网络中继选择方法
CN108495337A (zh) 基于noma的无线携能通信系统最大安全速率优化方法
CN101483874A (zh) 分布式天线mimo-ofdma/sdma系统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
CN112887042B (zh)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
CN106101048B (zh) 一种基于ofdm子载波分配的无线携能通信方法
CN110139247A (zh) 物理信道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10856247B (zh) 一种基于服务质量的下行noma功率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9905917A (zh) 基于无线携能的noma通信系统中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3701576B (zh) 一种电力线通信频带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379789A (zh) 用于具有受约束输入的上行链路多用户ofdm的方法
CN105873216B (zh) 异构网多点协作能效谱效联合优化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2891822B (zh) 一种多用户ofdm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CN103209060B (zh) 一种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5992225B (zh) 一种基于电力无线专网的频谱共享方法和系统
CN101888692A (zh) 一种下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561430A (zh) 一种均衡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的方法
CN102685903A (zh) 一种ofdma 系统中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9831826A (zh) 无线供能通信网络中的联合上下行信息传输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2571667B (zh) 提高信号干扰噪声比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