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7042B -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7042B
CN112887042B CN202110087509.4A CN202110087509A CN112887042B CN 112887042 B CN112887042 B CN 112887042B CN 202110087509 A CN202110087509 A CN 202110087509A CN 112887042 B CN112887042 B CN 1128870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users
edge
base sta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75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7042A (zh
Inventor
龙恳
陈兴
王亚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21100875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70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7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7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7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7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构建基于非正交多址和携能网络的系统模型;S2:在第一个时隙传输阶段,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均直接接收从基站侧发出的信息,中心用户能检测到基站发送给边缘用户的信息;S3:在第二个时隙传输阶段,中心用户具有携能技术,分割部分功率进行收集能量,为边缘用户解码转发信息服务;S4:构建基于基站与用户的信道状态的最佳用户配对方案;S5:确定功率分配、分割因子和能量效率。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降低用户的中断概率,并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移动设备大量增加、新型多媒体业务的不断拓展以及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无线业务需求,对未来移动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设计出更高效的传输技术,更充分的利用频谱资源,而电源、无线电频谱等资源短缺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研究移动通信技术和能源利用技术方面已有的成果,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推陈出新,来解决频谱资源和能源短缺的问题迫在眉睫。近些年,从周围自然环境中收集能量来延长通信网络中节点寿命的方式已被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研究用户配对方案时大多仅考虑基站与用户的信道特性,在NOMA的携能通信下行链路中,无法综合考虑基站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的信道状态特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基于基站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的信道状态进行用户配对,充分利用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结合无线信息与能量同时传输(SWIPT)携能通信的特点,在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同时,降低非正交多址接入网络中用户的中断概率,并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基于非正交多址的携能通信网络中,子信道间采用正交多址技术,基于基站与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将用户进行配对;然后将子信道内的用户采用非正交多址技术提供数据服务,中心用户终端含有信息解码和能量收集电路,通过功率分割的方法来切换信息和能量的收集信号,为边缘用户解码转发(DF)信息;通过中心用户携能中继的协作传输,降低用户的中断概率,并提高系统能效。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基于非正交多址和携能网络的系统模型;
S2:在第一个时隙传输阶段,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均直接接收从基站侧发出的信息,中心用户能检测到基站发送给边缘用户的信息;
S3:在第二个时隙传输阶段,中心用户具有携能技术,分割部分功率进行收集能量,为边缘用户解码转发信息服务;
S4:构建基于基站与用户的信道状态的最佳用户配对方案;
S5:确定功率分配、分割因子和能量效率等参数。
进一步,步骤S1中,构建的系统模型为:由一个基站,及附着在基站侧的若干用户,基于用户与基站的欧氏距离分为两组,其中近端为中心用户N={Ni,i=1,2,…,K},远端为边缘用户F={Fj,j=1,2,…,K},γi,j表示第i个中心用户和第j个边缘用户在同一子载波上配对,共同组成的下行网络链路;其中基站和所有用户均服从泊松点分布;
基站发送信号x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21
其中,ps是基站的发射功率,αi和αj分别是NOMA用户的功率分配因子,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22
每个子载波带的带宽Wp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23
共有P个子载波。
进一步,步骤S2中,第一个时隙传输阶段具体包括:
中心用户接收基站的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24
其中,hi表示中心用户侧的信道状态系数,zi表示中心用户侧接收信号的高斯白噪声,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25
xj分别表示基站发送给中心用户、边缘用户的信号;
边缘用户接收基站的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26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27
其中,hj表示边缘用户侧的信道状态系数,zj表示边缘用户侧接收信号的高斯白噪声;
中心用户的信噪比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28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29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210
边缘用户的信噪比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211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212
中心用户收集的能量为:E=Tβipsη|hj|2,其中,T表示信息传输总时间,η为能量转换效率,βi为功率分割系数,用于能量收集的功率,1-βi则用于信息解码,且此处收集到的能量只用于信息解码;
在中心用户处用于协作边缘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功率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213
进一步,步骤S3中,第二个时隙传输阶段具体包括:
边缘用户从中心用户接收的信号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1
其中,hr表示中心用户与边缘用户间信道状态系数;
在协作传输时,中心用户检测到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2
的信噪比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3
边缘用户从中心用户处接收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4
的信噪比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5
接收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6
的传输速率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7
进一步,步骤S3中,使用SWIPT-NOMA协议,中心用户的中断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
第一种是中心用户检测不到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8
第二种是中心用户能检测到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9
但检测不到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10
基于此,中心用户的中断概率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11
其中,γ1和γ2分别为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目标速率R1和R2对应的信噪比,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12
进一步,步骤S3中,使用的SWIPT-NOMA协议,边缘用户的停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
第一种是中心用户可以检测到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13
但是在边缘用户处接收到的总信噪比无法达到目标速率;第二种是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都无法检测到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14
边缘用户的信噪比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15
即边缘用户的信噪比为直接传输阶段与中继用户协作传输阶段的信噪比之和;
边缘用户的中断概率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316
进一步,步骤S4中,构建基于基站与用户的信道状态的最佳用户配对方案,具体包括:将基站坐标设为(0,0),基于用户与基站的距离分为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即内环区域的中心用户与基站距离d<dα,外环区域的边缘用户与基站距离dβ<d<dχ,其中dα<dβ<dχ,dα、dβ、dχ分别为内环的内、外径和外环的外径,并将整个区域划分为四个区域,第一、二、三、四象限分别为d1,d2,d3,d4,在每一个象限内对将中心用户与边缘用户进行配对,并依次将与基站最近的中心用户和最近的边缘用户进行配对,直到最远的中心用户与最远的边缘用户进行配对,Ns=argmaxi=1,…,K|hi|2,Fs=argmaxj=1,…,K|hj|2,即Ns与Fs进行配对,直接根据信道距离造成信道的衰弱进行用户配对。
进一步,步骤S5具体包括:在对NOMA用户进行功率分配时,采用动态功率分配进行用户间的功率配对,对于能量中继用户处的功率分割采用静态功率分配,SWIPT中继的能量收集全部用来解码转发和信息,能量效率为定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常规只考虑用户和基站之间的信道状态进行配对或者基于匹配理论进行用户配对方案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基站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的信道状态的限定域的最佳近-最佳远用户配对方案,更加简单高效的解决了用户配对问题;与常规的基于用户与基站间的信道状态进行用户配对方案相比,本发明的配对算法能够降低用户的中断概率,且能降低计算复杂度,充分发挥携能中继用户的优势,且能够获得更优的能效。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构建的非正交多址和携能网络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案,如图1所示,针对现有的采用频率域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在包括基站和用户的下行传输链路中,携带能量收集技术的用户为边缘用户充当中继,整体降低用户中断,提升系统的通信效率。
如图2所示,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S1:构建基于非正交多址和携能网络的系统模型;
系统总带宽为B,将其划分为N个子信道,且N∈{1,2,3,...n}。每一个用户只允许接入一个基站,且只允许接入一个子信道,子信道间采用正交多址技术,子信道间用户采用非正交多住技术进行传输。基于NOMA技术,对中心用户进行功率分配,近端用户信道条件较好,分配较小功率,而边缘用户信道条件较差,分配较大功率。中心用户同时充当能量边缘用户的能量中继,采用功率分割方案分配相应的功率用于收集能量和解码转发信息,为边缘用户解码转发信息。系统的通信过程分为两个过程,第一阶段为直接传输过程,基站直接给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发送信息;第二个阶段为中心用户作为能量中继,通过收集到的能量为边缘用户解码转发信息。
本实施例考虑的通信系统由一个基站,及附着在基站侧的若干用户,基于用户与基站的欧氏距离分为两组,其中近端为中心用户N={Ni,i=1,2,...,K},远端为边缘用户F={Fj,j=1,2,…,K},γi,j表示第i个中心用户和第j个边缘用户在同一子载波上配对,共同组成的下行网络链路;其中基站和所有用户均服从泊松点分布。
基站发送信号x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51
其中,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52
pn是基站给每个用户分配的功率,ps是基站的发射功率,αi和αj分别是NOMA用户的功率分配因子,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53
每个子载波带的带宽为Wp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54
共有P个子载波。
S2:在第一个时隙,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均直接接收从基站侧发出的信息,中心用户可检测到基站发送给边缘用户的信息;
中心用户接收基站的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55
其中,hi表示中心用户侧的信道状态系数,zi表示中心用户侧接收信号的高斯白噪声,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1
xj分别表示基站发送给中心用户、边缘用户的信号;
边缘用户接收基站的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2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3
其中,hj表示边缘用户侧的信道状态系数,zj表示边缘用户侧接收信号的高斯白噪声;
中心用户的信噪比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4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5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6
边缘用户的信噪比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7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8
中心用户收集的能量为:E=Tβipsη|hj|2,其中,T表示信息传输总时间,η为能量转换效率,βi为功率分割系数,用于能量收集的功率,1-βi则用于信息解码,且此处收集到的能量只用于信息解码;
在中心用户处用于协作边缘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功率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9
S3:在第二个时隙,中心用户具有携能技术,分割部分功率进行收集能量,为边缘用户解码转发信息服务;
在协作传输时,中心用户检测到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10
的信噪比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11
边缘用户从中心用户接收的信号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12
其中,hr表示中心用户与边缘用户间信道状态系数;
边缘用户从中心用户处接收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13
的信噪比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14
接收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15
的传输速率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616
S4:给出基于基站与用户的信道状态的最佳用户配对方案;
如图1所示,将基站坐标设为(0,0),基于用户与基站的距离分为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即内环区域的中心用户与基站距离d<dα,外环区域的边缘用户与基站距离dβ<d<dχ,其中dα<dβ<dχ,dα、dβ、dχ分别为内环的内、外径和外环的外径,并将整个区域划分为四个区域,第一、二、三、四象限分别为d1,d2,d3,d4,在每一个象限内对将中心用户与边缘用户进行配对,并依次将与基站最近的中心用户和最近的边缘用户进行配对,直到最远的中心用户与最远的边缘用户进行配对,Ns=argmaxi=1,...,K|hi|2,Fs=argmaxj=1,...,K|hj|2,即Ns与Fs进行配对,直接根据信道距离造成信道的衰弱进行用户配对。
本方案使用的SWIPT-NOMA协议,中心用户的停机可能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
第一种是中心用户不能检测到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1
第二种是中心用户能检测到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2
但是不能检测到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3
基于此,中断概率可以表示为:
中心用户的信噪比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4
中心用户的中断概率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5
其中γ1和γ2分别为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目标速率R1和R2对应的信噪比,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6
本方案使用的SWIPT-NOMA协议,边缘用户的停机可能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
第一种是中心用户可以检测到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7
但是在边缘用户处接收到的总信噪比无法达到目标速率;第二种是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都无法检测到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8
边缘用户的信噪比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9
边缘用户的中断概率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10
其中直接传输阶段边缘用户接收到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11
的信噪比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12
协作传输阶段在中心用户到检测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13
的信噪比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14
边缘用户从中心用户处接收到的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15
的信噪比为: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16
边缘用户接收信号
Figure BDA00029114269700000717
的信噪比为直接传输阶段与中继用户协作传输阶段的信噪比之和。
S5:确定功率分配、分割因子和能量效率等参数;
在对NOMA用户进行功率分配时,采用动态功率分配进行用户间的功率配对,对于能量中继用户处的功率分割采用静态功率分配,本方案SWIPT中继的能量收集全部用来解码转发和信息,能量效率为定值。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基于非正交多址和携能网络的系统模型;
S2:在第一个时隙传输阶段,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均直接接收从基站侧发出的信息,中心用户能检测到基站发送给边缘用户的信息;
S3:在第二个时隙传输阶段,中心用户具有携能技术,分割部分功率进行收集能量,为边缘用户解码转发信息服务;
S4:构建基于基站与用户的信道状态的最佳用户配对方案,具体包括:将基站坐标设为(0,0),基于用户与基站的距离分为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即内环区域的中心用户与基站距离d<dα,外环区域的边缘用户与基站距离dβ<d<dχ,其中dα<dβ<dχ,dα、dβ、dχ分别为内环的内、外径和外环的外径,并将整个区域划分为四个区域,第一、二、三、四象限分别为d1,d2,d3,d4,在每一个象限内对将中心用户与边缘用户进行配对,并依次将与基站最近的中心用户和最近的边缘用户进行配对,直到最远的中心用户与最远的边缘用户进行配对,Ns=argmaxi=1,...,K|hi|2,Fs=arg maxj=1,...,K|hj|2,即Ns与Fs进行配对,直接根据信道距离造成信道的衰弱进行用户配对;其中,hi表示第i个中心用户侧的信道状态系数,hj表示第j个边缘用户侧的信道状态系数;
S5:确定功率分配、分割因子和能量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构建的系统模型为:由一个基站,及附着在基站侧的若干用户,基于用户与基站的欧氏距离分为两组,其中近端为中心用户N={Ni,i=1,2,…,K},远端为边缘用户F={Fj,j=1,2,…,K},γi,j表示第i个中心用户和第j个边缘用户在同一子载波上配对,共同组成的下行网络链路;其中基站和所有用户均服从泊松点分布;
基站发送信号x为: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11
其中,ps是基站的发射功率,αi和αj分别是NOMA用户的功率分配因子,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12
每个子载波带的带宽Wp为: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13
共有P个子载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第一个时隙传输阶段具体包括:
中心用户接收基站的信号: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1
其中,hi表示中心用户侧的信道状态系数,zi表示中心用户侧接收信号的高斯白噪声,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2
xi、xj分别表示基站发送给中心用户、边缘用户的信号;
边缘用户接收基站的信号: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3
其中,hj表示边缘用户侧的信道状态系数,zj表示边缘用户侧接收信号的高斯白噪声,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4
中心用户的信噪比为: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5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6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7
边缘用户的信噪比为: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8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9
中心用户收集的能量为:E=Tβipsη|hj|2,其中,T表示信息传输总时间,η为能量转换效率,βi为功率分割系数;
在中心用户处用于协作边缘用户传输信息的传输功率为: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第二个时隙传输阶段具体包括:
边缘用户从中心用户接收的信号为: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11
其中,hr表示中心用户与边缘用户间信道状态系数;
在协作传输时,中心用户检测到信号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12
的信噪比为:改为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13
边缘用户从中心用户处接收信号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14
的信噪比为: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15
接收信号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16
的传输速率为: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使用SWIPT-NOMA协议,中心用户的中断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
第一种是中心用户检测不到信号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18
第二种是中心用户能检测到信号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19
但检测不到信号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20
基于此,中心用户的中断概率为: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21
其中,γ1和γ2分别为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目标速率R1和R2对应的信噪比,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2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使用的SWIPT-NOMA协议,边缘用户的停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
第一种是中心用户可以检测到信号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31
但是在边缘用户处接收到的总信噪比无法达到目标速率;第二种是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都无法检测到信号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32
边缘用户的信噪比为: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33
即边缘用户的信噪比为直接传输阶段与中继用户协作传输阶段的信噪比之和;
边缘用户的中断概率为:
Figure FDA000362938657000003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包括:在对NOMA用户进行功率分配时,采用动态功率分配进行用户间的功率配对,对于能量中继用户处的功率分割采用静态功率分配,SWIPT中继的能量收集全部用来解码转发和信息,能量效率为定值。
CN202110087509.4A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 Active CN1128870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7509.4A CN112887042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7509.4A CN112887042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7042A CN112887042A (zh) 2021-06-01
CN112887042B true CN112887042B (zh) 2022-06-10

Family

ID=76050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7509.4A Active CN112887042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70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0914B (zh) * 2021-08-26 2023-12-12 南京邮电大学 用户分离式上行链路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用户配对方法
CN114745036B (zh) * 2022-03-30 2022-11-15 中山大学 一种混合多址通信的方法
CN116506072B (zh) * 2023-06-19 2023-09-12 华中师范大学 基于多任务联邦学习的mimo-noma系统的信号检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7274A (zh) * 2017-05-15 2017-08-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d2d和上行noma的两用户通信方法
CN108667584A (zh) * 2018-03-23 2018-10-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非正交多址接入协作网络的用户吞吐量公平链路选择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8745B (zh) * 2016-08-05 2017-12-11 國立清華大學 功率分配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方法的基地台
CN107819541B (zh) * 2016-09-10 2019-06-21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10523324B2 (en) * 2017-11-03 2019-12-31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N108512585B (zh) * 2018-04-04 2020-07-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动态协作中继传输方法
CN110830078B (zh) * 2019-10-23 2022-01-1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缓存辅助和用户配对的模式选择方法
CN110808769B (zh) * 2019-11-13 2021-05-18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ofdm放大转发协作中继的无线携能通信方法
CN111885728B (zh) * 2020-07-29 2022-09-06 南通职业大学 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功率分配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7274A (zh) * 2017-05-15 2017-08-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d2d和上行noma的两用户通信方法
CN108667584A (zh) * 2018-03-23 2018-10-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非正交多址接入协作网络的用户吞吐量公平链路选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7042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7042B (zh)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携能通信网络用户配对方法
US20230421670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short beacon frames in wireless networks
AU2014205471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mitigate colli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625519B2 (en) Carrier aggregation method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device
EP2754277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device profile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456059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xtension frame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017733A (zh) 用于在网际协议语音通信期间使用功率节省模式的方法和系统
CN106162846A (zh) 一种考虑sic能耗的两用户noma下行能效优化方法
CN110191502A (zh) 一种基于小区基站动态休眠的节能方法
CN110881221B (zh) 一种无线自组网分布式频率选择方法
CN110519848A (zh) 一种认知中继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联合资源分配方法
CN111314894A (zh) 一种面向noma与携能d2d融合网络的鲁棒资源分配方法
CN109005592A (zh) 单天线noma系统中功率分配方法
CN106162847B (zh) 一种基于多用户多信道感知的频谱共享能量消耗优化方法
CN111542109A (zh) 非正交多址下基于功率分割的用户对等协作方法
CN112261662B (zh) 一种提升noma协作通信系统能量效率的传输方法
CN106912059B (zh) 支持互信息积累的认知中继网络联合中继选择及资源分配方法
Li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multi-grouping and frame expansion for NOMA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2543472A (zh) 认知swipt中基于dtps协议的多中继时隙与功率联合优化方法
CN109275149B (zh) 一种认知无线供电网络中基于能量累积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02843747B (zh) 一种同步信道、广播信道的信号发送方法和ue接入方法
CN102308639B (zh) 用于在WiMAX网络中的休眠模式期间进行传输调度的方法和系统
He et al. Sum rate maximization for noma-assisted uav systems with individual qos constraints
CN109286480A (zh) 基于候选信道匹配法正交频分多址系统子载波分配方法
KaithiSneha et al. JOINT EFFICIENT SPECTRUM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USING SWIPT AND NOM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