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0324A -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0324A
CN106330324A CN201510400488.1A CN201510400488A CN106330324A CN 106330324 A CN106330324 A CN 106330324A CN 201510400488 A CN201510400488 A CN 201510400488A CN 106330324 A CN106330324 A CN 106330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interface
data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channel
interface devic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04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0324B (zh
Inventor
宋飞
张琪
唐肖剑
张宽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40048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032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3784 priority patent/WO20170049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0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0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0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0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与射频拉远单元(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对无线通讯基站的需求是全面覆盖,而宏基站的部署已经趋于饱和,微型基站由于其体积小,容易部署,所以市场对微型基站的需求越来越多。
微型基站的主要特点是小型化和美观,因此,一些微型基站的射频拉远单元(RRU,Radio Remote Unit)的外部接口进行了简化,只保留了一个标准的对外接口。但是,在各种实际应用场景,需要使用不同数据类型的接口。
因此,如何使微型基站满足不用应用场景下的接口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能自动识别和切换数据接口,解决因微型基站的RRU对外接口少而导致的微型基站无法满足在不用应用场景下的接口需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配置N个数据传输通道,每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一种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获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包括:
读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身份标识号;
基于所述身份标识号确定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获取到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则选择预设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预设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按照预设策略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对外接口为光模块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口模块,用于获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预先配置N个数据传输通道,每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一种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接口模块,还用于:
读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身份标识号;
基于所述身份标识号确定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
若未获取到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则选择预设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预设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按照预设策略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对外接口为光模块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获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如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微型基站的RRU对外接口少的问题,能自动识别数据接口并切换数据传输通道,用一种RRU标准对外接口输出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以适应微型基站在不用应用场景下的接口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控制方法的硬件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控制方法的硬件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控制方法的硬件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这里,所述RRU的对外接口可以是光模块接口,但不限于是光模块接口。
例如,所述光模块接口可以是小型可插拔(SFP,Small Form Pluggable)光模块、SFP+光模块等,但不局限于SFP光模块、SFP+光模块。
优选地,所述获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可以包括:
读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身份标识号;
基于所述身份标识号确定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这里,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以太网接口设备、串口接口设备、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设备。
步骤102: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之后,还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按照预设策略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按照预设策略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包括:
对数据进行协议转换、电平转换、信号隔离等处理。
例如,当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为以太网接口设备时,所述按照预设策略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包括:
接收到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输出的数据信号时,通过物理层(PHY,Physical Layer)芯片实现数据信号从MAC层到PHY层的转变,通过网口变压器将PHY层的数据信号实现电平转换、信号隔离、信号放大等功能,输出收发两对差分信号,以从数据接口模块输出的网口信号外接以太网接口。
本实施例中,数据接口模块的一端接光模块接口(如SFP光模块/SFP+光模块),另一端接以太网接口。被选择的网口信号输入到数据接口模块,实现接口物理结构的统一封装和接口数据的转发。
这里,所述以太网接口可以是RJ45网口。
这里,MAC层和PHY层之间的介质独立接口的类型有很多,例如,可以是MII、SMII、SGMII等。
例如,当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为串口接口设备时,所述按照预设策略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包括:
接收到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控制器输出的串行收发信号时,通过串口芯片实现串行收发信号的电平转换,以使从数据接口模块输出的串口信号外接串口接口。
本实施例中,数据接口模块的一端接光模块接口(如SFP光模块/SFP+光模块),另一端接串口接口。被选择的串口信号输入到数据接口模块,实现接口物理结构的统一封装和接口数据的转发。
这里,所述串口接口可以是标准RS232或RS485串口。
例如,当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为USB接口设备时,所述按照预设策略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包括:
接收到USB控制器输出的USB差分数据信号时,通过USB芯片完成数据的协议处理和电平转换,以使从数据接口模块输出的USB信号外接USB接口。
本实施例中,数据接口模块的一端接光模块接口(如SFP光模块/SFP+光模块),另一端接标准USB接口。被选择的USB信号输入到数据接口模块,实现接口物理结构的统一封装和接口数据的转发。
当然,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并不限于以上所列举的这几种情况,还可以是其他类型,在此不再对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为其他类型时,具体如何按照预设策略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行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在数据传输通道中,数据的传输是可以是双向的。
也就是说,可以由微型基站的带处理单元(BBU,Base Band Unit)向RRU发送数据信号,RRU进行处理后,将数据信号发送至外部接口设备;同时,也可以将由外部接口设备发送的数据信号经过RRU传输至BBU。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未获取到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则选择预设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预设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也就是说,当未获取到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时,选择默认数据传输通道。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预先配置N个数据传输通道,每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一种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例如,N=4,第1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以太网接口,第2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串口接口,第3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USB接口,第4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光纤接口。
其中,所述光纤接口的数据通道为默认数据传输通道。也就是说,如果无法识别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则选择光纤接口的数据通道。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基站为微型基站。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获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如此,解决了微型基站的RRU对外接口少的问题,能自动识别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并切换数据传输通道,用一种RRU标准对外接口输出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以适应微型基站在不用应用场景下的接口需求。另外,本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由于对微型基站的RRU标准对外接口进行了复用,简化了软硬件设计,提高了微型基站的智能化。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预先配置N个数据传输通道。
其中,每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一种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例如,N=4,第1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以太网接口,第2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串口接口,第3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USB接口,第4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光纤接口。
其中,所述光纤接口的数据通道为默认数据传输通道。也就是说,如果无法识别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则选择光纤接口的数据通道。
步骤202:获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这里,所述RRU的对外接口可以是光模块接口,但不限于是光模块接口。
例如,所述光模块接口可以是SFP光模块、SFP+光模块等,但不局限于SFP光模块、SFP+光模块。
优选地,所述获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可以包括:
读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身份标识号;
基于所述身份标识号确定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这里,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以太网接口设备、串口接口设备、USB接口设备。
步骤203: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之后,还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按照预设策略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按照预设策略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包括:
对数据进行协议转换、电平转换、信号隔离等处理。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未获取到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则选择预设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预设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也就是说,当未获取到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时,选择默认数据传输通道。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基站为微型基站。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预先配置N个数据传输通道,其中,每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一种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获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如此,通过配置N个数据传输通道,能对微型基站的RRU标准对外接口进行复用,解决了微型基站的RRU对外接口少的问题,能自动识别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并切换数据传输通道,用一种RRU标准对外接口输出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以适应微型基站在不用应用场景下的接口需求,从而简化了软硬件设计,提高了微型基站的智能化。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数据接口模块31和选择模块32;其中,
所述数据接口模块31,用于获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所述选择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这里,所述RRU的对外接口可以是光模块接口,但不限于是光模块接口。
例如,所述光模块接口可以是光模块、SFP+光模块等。
这里,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以太网接口设备、串口接口设备、USB接口设备。
优选地,所述数据接口模块31,还用于:
读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身份标识号;
基于所述身份标识号确定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优选地,所述选择模块32,还用于:
若未获取到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则选择预设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预设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对外接口可以为光模块接口。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基站为微型基站。
采用本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能自动识别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并切换数据传输通道,用一种RRU标准对外接口输出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以适应微型基站在不用应用场景下的接口需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3所示的控制装置中的各模块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控制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数据接口模块31、选择模块32和控制模块33;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33,用于预先配置N个数据传输通道,每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一种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数据接口模块31,用于获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这里,所述RRU的对外接口可以是光模块接口,但不限于是光模块接口。
例如,所述光模块接口可以是光模块、SFP+光模块等。
这里,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以太网接口设备、串口接口设备、USB接口设备。
优选地,所述数据接口模块31,还用于:
读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身份标识号;
基于所述身份标识号确定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优选地,所述选择模块32,还用于:
若未获取到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则选择预设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预设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34,用于基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按照预设策略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34,还用于:
对数据进行协议转换、电平转换、信号隔离等处理。
具体地,所述处理模块34可以是各类数据处理芯片,包括但不限于网口PHY芯片、网口变压器、串口芯片、USB芯片等。
优选地,所述对外接口可以为光模块接口。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基站为微型基站。
采用本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能自动识别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并切换数据传输通道,用一种RRU标准对外接口输出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以适应微型基站在不用应用场景下的接口需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4所示的控制装置中的各模块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控制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实际应用中,所述控制模块33可以由控制装置或控制装置所属基站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PU,Micro Processor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实现;所述处理模块34可以由各类的数据处理芯片来实现;所述数据接口模块31可以通过触发电路来实现;所述选择模块32可以通过开关电路来实现。
实施例五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实施例还给出了一种实现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的硬件示意图一;如图5所示,该示意图中包括控制模块、处理模块、选择模块、数据接口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负责实现数据控制器的配置、以及数据的控制;
所述处理模块,负责对从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协议转换、电平转换、信号隔离等;
所述选择模块,负责实现不同类型数据的通道选择功能;
所述数据接口模块,负责实现各类不同数据的接口复用和适配。
具体地,所述控制模块可以是CPU、系统级芯片(SOC,System on Chip)、或带数据控制器I P核的FPGA等。
具体地,所述处理模块可以是各类数据处理芯片,包括但不限于网口PHY芯片、网口变压器、串口芯片、USB芯片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MAC控制器;所述处理模块包括PHY芯片、以及网口变压器;所述数据接口模块的一端接光模块接口(如SFP光模块/SFP+光模块),另一端接以太网接口。
具体地,选择模块根据实际接入数据接口模块的接口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本实施例中选择与以太网接口相匹配的数据传输通道。控制模块中的MAC控制器输出数据信号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中的PHY芯片实现数据信号从MAC层到PHY层的转变,处理模块中的网口变压器将PHY层的数据信号实现电平转换、信号隔离、信号放大等处理,输出收发两对差分信号,以使得从数据接口模块输出的网口信号外接以太网接口。被选择的网口信号输入到数据接口模块,实现接口物理结构的统一封装和接口数据的转发。
这里,所述以太网接口可以是RJ45网口。
这里,MAC层和PHY层之间的介质独立接口的类型有很多,例如,可以是MII、SMII、SGMII等。
实施例六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本实施例还给出了一种实现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的硬件示意图二;如图6所示,该示意图中包括控制模块、处理模块、选择模块、数据接口模块;其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UART控制器,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串口芯片,所述数据接口模块的一端接光模块接口(如SFP光模块/SFP+光模块),另一端串口接口。
具体地,选择模块根据实际接入数据接口模块的接口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本实施例中选择与串口接口相匹配的数据传输通道。控制模块中的UART控制器输出串行收发信号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的串口芯片实现数据的电平转换,以使从数据接口模块输出的串口信号外接串口接口。被选择的串口信号输入到数据接口模块,实现接口物理结构的统一封装和接口数据的转发。
这里,所述串口接口可以是标准RS232或RS485串口等。
实施例七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本实施例还给出了一种实现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的硬件示意图三;如图7所示,该示意图中包括控制模块、处理模块、选择模块、数据接口模块;其中,
本实施例中,数据接口模块的一端接光模块接口(如SFP光模块/SFP+光模块),另一端接标准USB接口。
具体地,选择模块根据实际接入数据接口模块的接口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本实施例中选择与USB接口相匹配的数据传输通道。控制模块中的USB控制器发送USB差分数据信号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中的USB芯片完成数据的协议处理和电平转换,以使从数据接口模块输出的USB信号外接USB接口。被选择的USB信号输入到数据接口模块,实现接口物理结构的统一封装和接口数据的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图3或图4所示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前述的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射频拉远单元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配置N个数据传输通道,每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一种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包括:
读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身份标识号;
基于所述身份标识号确定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获取到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则选择预设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预设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按照预设策略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外接口为光模块接口。
7.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口模块,用于获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预先配置N个数据传输通道,每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对应于一种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口模块,还用于:
读取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身份标识号;
基于所述身份标识号确定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
若未获取到与RRU的对外接口所连接的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则选择预设数据传输通道,以使基站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基于所述预设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外部接口设备的类型,按照预设策略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外接口为光模块接口。
CN201510400488.1A 2015-07-09 2015-07-09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330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0488.1A CN106330324B (zh) 2015-07-09 2015-07-09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PCT/CN2016/073784 WO2017004989A1 (zh) 2015-07-09 2016-02-15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0488.1A CN106330324B (zh) 2015-07-09 2015-07-09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0324A true CN106330324A (zh) 2017-01-11
CN106330324B CN106330324B (zh) 2020-09-22

Family

ID=57684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0488.1A Active CN106330324B (zh) 2015-07-09 2015-07-09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0324B (zh)
WO (1) WO201700498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2508A (zh) * 2018-02-09 2018-08-28 深圳市元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设备
CN109086233A (zh) * 2018-06-30 2018-12-25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类型自动识别与切换装置及方法
CN111046982A (zh) * 2018-10-15 2020-04-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9708B (zh) * 2021-04-06 2023-07-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Aau与bbu接口速率配置方法、aau及bbu
CN114253890A (zh) * 2021-11-16 2022-03-29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模组及其外部接口配置方法、配置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666A (zh) * 2007-04-12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的维护系统、维护接入装置及维护方法
CN101052003A (zh) * 2007-03-31 200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控制器系统及装置、无线接入网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4053174A (zh) * 2014-05-29 2014-09-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fpga基带单元设备rru接口协议自适应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7550B (zh) * 2004-07-21 2011-05-11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集中式基站系统的可扩展体系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2003A (zh) * 2007-03-31 200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控制器系统及装置、无线接入网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1043666A (zh) * 2007-04-12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的维护系统、维护接入装置及维护方法
CN104053174A (zh) * 2014-05-29 2014-09-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fpga基带单元设备rru接口协议自适应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2508A (zh) * 2018-02-09 2018-08-28 深圳市元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设备
CN109086233A (zh) * 2018-06-30 2018-12-25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类型自动识别与切换装置及方法
CN109086233B (zh) * 2018-06-30 2020-12-08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类型自动识别与切换装置及方法
CN111046982A (zh) * 2018-10-15 2020-04-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46982B (zh) * 2018-10-15 2021-05-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数据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04989A1 (zh) 2017-01-12
CN106330324B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0324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09337A (zh) 在无线耳机组中选择主耳机的方法、电子装置及无线耳机
CN106792454A (zh) 蓝牙通信方法、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3051361A (zh) 近距离通信系统及其移动终端、连接方法
CN106331955A (zh) 音频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及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N109039837A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通信方法及智能家居网关
CN105846866A (zh) 蓝牙透明中继器
CN104168582A (zh)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10290187A (zh) 数据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5094037B (zh) 用于使用通用串行总线通信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扩展模块
CN208849791U (zh) 多功能一体化路由器
CN108418739A (zh) 一种基于spi的令牌环组网方法
CN110267363A (zh) 状态信息传递、去激活的方法、站点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08149783A1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フィルタ制御方法
CN204272105U (zh) 一种数字对讲机的公共模板
CN104900045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控制系统
WO2021203759A1 (zh) 基于蓝牙分离式架构的脑电采集系统
CN105162792B (zh) 一种usb网卡以及以太网数据转换方法
WO2008149784A1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フィルタ制御方法
CN104661081B (zh) 一种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873837A (zh) 基于Android系统的中心设备及多协议适配系统
CN102742317B (zh) 通信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04639530B (zh) 一种星云网络通信协议、通信方法以及通信协议包
CN108597513A (zh) 基于5.8GHz无线传输电视远场语音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4469984B (zh) 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