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8582A -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8582A
CN104168582A CN201410391064.9A CN201410391064A CN104168582A CN 104168582 A CN104168582 A CN 104168582A CN 201410391064 A CN201410391064 A CN 201410391064A CN 104168582 A CN104168582 A CN 104168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band data
data
ethernet
processing module
uplink base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10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8582B (zh
Inventor
方绍湖
杨波
向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910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68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68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858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7256 priority patent/WO2016019740A1/zh
Priority to US14/901,994 priority patent/US9961563B2/en
Priority to HK15104432.1A priority patent/HK1204192A1/zh
Priority to TW104116179A priority patent/TWI54830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8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8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该微小区基站系统包括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和至少一个分布式部件,其中,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包括:网络协议处理模块、上层协议处理模块、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分布式部件包括: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收发信机模块;下行方向上,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对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并对该至少两路基带数据进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一路给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其余路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经由分布式部件的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第二收发信机模块,实现了微小区基站系统的覆盖范围的扩大。

Description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微小区基站(Smallcell)是一种低功耗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将无线接入部分包括射频、基带部分、高层协议处理全部小型化,为运营商的热点覆盖以及盲区覆盖提供了一种较为灵活的方式。
现有的Smallcell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包括网络协议处理模块11、上层协议处理模块12、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13和收发信机模块14,其中,在下行方向上,其对数据的处理方法如图1b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1:网络协议处理模块11接收来自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网络的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处理之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12;
步骤1012:上层协议处理模块12对接收的基带数据按照上层协议(包括L2数据链路层、L3网络层、RRM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协议和算法)进行协议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基带数据发给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13;
步骤1013: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13对接收的上层协议处理后的基带数据按照L1物理层协议进行协议处理,然后发送至收发信机模块14;
步骤1014:收发信机模块14将接收的基带数据转化为射频信号并发送。
此时,收发信机模块14完成网络覆盖,为用户提供移动通信业务。
在上行方向上,其对数据的处理方法如图1c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1:Smallcell收发信机模块14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射频信号,将该射频信号转化为上行基带信号后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13;
步骤1022: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13接收来自收发信机模块14的数据,按照L1物理层协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上行基带信号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12;
步骤1023:上层协议处理模块12接收来自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13的上行基带数据,按照上层协议进行处理后发送至网络协议处理模块11;
步骤1024:网络协议理模块11接收来自上层协议处理模块12的上行基带数据,按照网络协议处理之后通过IP网络回传至核心网。
通过上述结构的Smallcell和数据处理方法,现有的Smallcell实现了运营商的热点覆盖以及盲区覆盖;然而,现有的Smallcell发射功率受限于室内应用的要求,发射功率一般为250毫瓦(mW),而且是单站点覆盖。由于功率小,且室内建筑阻挡多,因此,覆盖范围较小,导致现有的Smallcell难以满足企业以及公共区域等需要较大覆盖范围的场景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Smallcell难以满足企业以及公共区域等需要较大覆盖范围的场景的应用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包括: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和至少一个分布式部件;
所述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用于对接收的来自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网络的下行基带数据依次进行网络协议处理、上层协议处理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其中的一路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被自身和所述相应的分布式部件同时发送;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以及接收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一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一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与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对该第三上行基带数据依次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上层协议处理和网络协议处理后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
所述分布式部件,用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来自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二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后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将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发送至扩展型微小区基站。
一种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包括:网络协议处理模块、上层协议处理模块、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一收发信机模块;
网络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来自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网络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以及将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经由IP网络回传至核心网;
上层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以及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网络协议处理模块;
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上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给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将接收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
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其中的一路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被所述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和所述相应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同时发送;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以及接收来自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并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与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用于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一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一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一种分布式部件,所述分布式部件包括: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收发信机模块;
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发送至第二收发信机模块,以及将接收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上述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第二收发信机模块,用于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二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后发送至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一种中间式部件,所述中间式部件包括: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上述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操作后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被相应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同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对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四上行基带数据,将该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接收的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一种利用上述扩展型微小区基站进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和上行数据处理方法;
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网络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来自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网络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
上层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上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给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其中的一路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
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
上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收发信机模块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一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一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以及接收来自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并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与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第一上行数据对齐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
上层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网络协议处理模块;
网络协议处理模块将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经由IP网络回传至核心网。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利用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实现网络侧信号的发送及用户侧信号的接收,同时利用至少一个分布式部件来实现网络侧信号的发送延伸及用户侧信号的接收延伸,以及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对来自各收发信机的基带数据进行数据对齐和矢量运算操作,统一由扩展型微小区基站进行物理层、上层协议及网络协议处理,因此,一方面实现了微小区基站系统的覆盖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节约了系统的硬件资源。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的Smallcell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的下行方向上的数据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1c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的上行方向上的数据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数据对齐操作及矢量叠加操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网络传输帧格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分布式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在上行和下行对基带数据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中间式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在上行和下行对基带数据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扩展型微小区基站进行下行数据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扩展型微小区基站进行下行数据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微小区基站系统包括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和至少一个微小区基站的分布式部件。在下行方向上,由扩展型微小区基站接收来自IP网络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包括下行数据对齐操作的基带运算处理后,将一路分发给本地的收发信机模块,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再进行以太网组包通过网线或光纤发送给相应的分布式部件,分布式部件对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发送自身的收发信机模块,根据下行数据对齐操作,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的收发信机模块和各分布式部件将各自的由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转化得到的下行射频信号同时发送;在上行方向上,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的第一收发信机模块接收来自其覆盖区域内的用户的第一上行射频信号并转化为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接收各自覆盖区域内的用户发送的第二上行射频信号并转化为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分布式部件的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对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网线或光纤发送至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的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对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将解包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与由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上行数据对齐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同时发送给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进行相应的协议处理;由于利用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实现网络侧信号的发送及用户侧信号的接收,同时利用至少一个分布式部件来实现网络侧信号的发送及用户侧信号的接收,因此,实现了微小区基站系统的覆盖范围的扩大,同时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对各上行基带数据进行数据对齐和矢量叠加操作,统一由扩展型微小区基站进行物理层、上层协议及网络协议处理并回传至核心网,因此,实现了节约了系统的硬件资源。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扩展型微小区基站21和至少一个分布式部件22;
所述扩展型微小区基站21,用于对接收的来自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网络的下行基带数据依次进行网络协议处理、上层协议处理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其中的一路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被自身和所述相应的分布式部件同时发送;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以及接收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一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一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与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对该第三上行基带数据依次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上层协议处理和网络协议处理后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
所述分布式部件22,用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来自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二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后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将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发送至扩展型微小区基站。
较优的,所述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包括:网络协议处理模块210、上层协议处理模块211、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212、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13和第一收发信机模块214;其中:
网络协议处理模块210,用于将接收的来自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网络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211,以及将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经由IP网络回传至核心网;
上层协议处理模块211,用于将接收的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212,以及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网络协议处理模块210;
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212,用于将接收的上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给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13,以及将接收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211;
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13,用于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其中的一路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以及接收来自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并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与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第一收发信机模块214,用于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一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一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较优的,所述分布式部件包括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20和第二收发信机模块221;其中:
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20,用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来自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发送至第二收发信机模块,以及将接收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扩展型微小区基站;
第二收发信机模块221,用于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二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后发送至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20。
较优的,所述扩展型微小区基站还包括:第一远程供电模块215,用于将电信号馈入网线中与下行基带数据同时传输给分布式部件中的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20和第二收发信机模块221;
其中,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当然也不限于其它方式实现:
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均提前设定时间发送出去,指示第一收发信机将接收到的下行基带数据转换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将该下行射频信号延迟设定时间与第一测量传输时延之差发送,以及指示第二收发信机模块将接收到的下行基带数据转换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将该下行射频信号延迟设定时间与第二测量传输时延之差发送;所述第一测量传输时延可以是扩展型微小区基站测量的下行基带数据从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传输到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的传输时延;所述第二测量传输时延可以是所述第二收发信机模块所在的分布式部件测量的下行基带数据从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传输到所述第二收发信机模块的传输时延;所述设定时间的取值范围是大于等于各第二测量传输时延中的最大值;
各分布式部件均按照自身测量的第二测量传输时延来进行下行射频信号的发送;
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当然也不限于其它方式实现:
以本地的存储的参考帧为参考,将本地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帧与来自分布式部件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帧进行帧头时间上对齐;
例如:图3所示是以本地10ms的参考帧为参考,将本地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帧(10ms的数据帧)与来自分布式部件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帧(10ms的数据帧)进行帧头时间上对齐,对齐之后再进行矢量叠加。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案,一方面实现了微小区基站系统的覆盖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节约了系统的硬件资源。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微小区基站系统还可以增加至少一个中间式部件,该中间式部件连接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和至少一个分部式部件,以增强微小区基站的扩展能力,下面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案对这一优选方案进行说明。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扩展型微小区基站21、至少一个中间式部件23和至少一个分布式部件22,其中:
所述扩展型微小区基站21,还用于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中间式部件;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来自中间式部件的第四上行基带数据,对该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四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三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五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所述第三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第一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
所述中间式部件23,用于接收来自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操作后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被相应的分布式部件同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分布式部件的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对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四上行基带数据,将该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发送至扩展型微小区基站,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接收的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发送至扩展型微小区基站;
所述分布式部件22,还用于接收来自中间式部件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将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将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发送至中间式部件。
其中,所述中间式部件23,包括: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30;
下面对本实施例二中的系统中的扩展型微小区基站21、至少一个中间式部件23和至少一个分布式部件22中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说明。
此时,扩展型微小区基站21中包括的网络协议处理模块210、上层协议处理模块211、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212、第一收发信机模块214的功能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13以及所述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功能与实施例一中的不完全相同,下面对其进行说明:
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13,用于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其中的一路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221或相应的中间式部件的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30,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被所述第一收发信机模块214和所述相应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221同时发送;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来自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第四上行基带数据,对该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以及接收来自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四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三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五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所述第三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第一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上述相应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是指与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直接相连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与实施例一中的类似,但这里的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针对的本地的第一收发信机模块、与自身直接相连的分布式部件的收发信机模块和中间式部件,并不针对与中间式部件直接相连的分布式部件,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均提前设定时间发送出去,指示第一收发信机将接收到的下行基带数据转换为下行射频信号后将该下行射频信号延迟设定时间与第一测量传输时延之差发送,指示与自身直接相连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将接收到的下行基带数据转换为下行射频信号后将该下行射频信号延迟设定时间与第二测量传输时延之差发送,以及指示中间式部件将接收到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处理并确保与自身相连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与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接收到的下行基带数据转换为下行射频信号后同时发送;
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3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13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操作后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20,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被相应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同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对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四上行基带数据,将该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接收的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13;
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第三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以及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的具体实现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的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所述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20,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发送至第二收发信机模块,以及将接收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较优的,所述中间式部件还包括:第三远程供电模块231,用于将电信号馈入网线或光纤中与下行基带数据同时传输给与自身相连的分布式部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案中,新增了中间式部件,由于该中间式部件可以连接多个微小区基站的分布式部件,因而增强了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的扩展能力。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网络协议处理模块210、上层协议处理模块211、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212、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13和第一收发信机模块214;其中:
网络协议处理模块210,用于将接收的来自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网络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以及将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经由IP网络回传至核心网;
上层协议处理模块211,用于将接收的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以及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网络协议处理模块;
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212,用于将接收的上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给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将接收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
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13,用于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其中的一路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被所述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和所述相应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同时发送;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以及接收来自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并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与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第一收发信机模块214,用于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一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一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较优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13,还用于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中间式部件的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来自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第四上行基带数据,对该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四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三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五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所述第三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第一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较优的,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13,包括:第一基带数据运算单元31、第一采样滤波单元32、第一位宽转换单元33、第一以太网组解包单元34和第一收发单元35;
第一基带数据运算单元31,用于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其中的一路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采样滤波单元,以及接收来自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将该第一上行基带数据与上行采样滤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第一采样滤波单元32,用于将接收的每一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下行采样滤波后发送至第一位宽转换单元,以及将接收的位宽转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上行采样滤波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运算单元;
第一位宽转换单元33,用于将接收的下行采样滤波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位宽转换,转换为适合以太网传输的下行基带数据并写入第一存储器,以及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以太网解包后的每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进行位宽转换,转换为适合第一采样滤波单元处理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将进行位宽转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采样滤波单元;
第一以太网组解包单元34,用于读取第一存储器中的位宽转换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并进行以太网组包后发送至第一收发单元,以及将接收的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后写入第一存储器;
第一收发单元35,用于将接收的以太网组包后的下行基带数据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第一以太网组解包单元。
较优的,所述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包括:
在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相同时,将该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复制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
在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不相同时,将该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不相同的下行基带数据。
上述基带数据相同还是不同可以预先确定,即设备开站运行时就需要配置好的,默认状态为基带数据相同的模式。
在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不相同时,则相当于每个覆盖端的发射信号可以是不一样的,每个分布式部件都能提供单独的信号覆盖,相当于多个小区,则实现了扩大容量的覆盖;在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相同时,则相当于数据广播发送,各个分布式部件的发射信号相同,则实现扩大范围的覆盖。
较优的,所述扩展型微小区基站还包括:第一远程供电模块215,用于将电信号馈入网线或光纤中与下行基带数据同时传输给分布式部件。
下面结合图6所示的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13,利用一个具体的例子分别对上述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13对从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212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的处理过程以及对从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接收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示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在上行和下行对基带数据的处理过程,图6中针对第一基带数据运算单元31、第一采样滤波单元32、第一位宽转换单元33、第一以太网组解包单元34和第一收发单元35均在上下行上的功能上进行了区分;图6中,下行方向上包括:第一下行基带数据运算单元311、第一下行采样滤波单元321、第一下行位宽转换单元331、第一以太网组包单元341和第一发送单元351;上行方向上包括第一接收单元352、第一以太网解包单元342、第一上行位宽转换单元332、第一上行采样滤波单元322和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运算单元312;
也可以说图6中第一下行基带数据运算单元311和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运算单元312构成了第一基带数据运算单元31、第一下行采样滤波单元321和第一上行采样滤波单元322构成了第一采样滤波单元32、第一下行位宽转换单元331和第一上行位宽转换单元332构成了第一位宽转换单元33、第一以太网组包单元341和第一以太网解包单元342构成了第一以太网组解包单元34、第一发送单元351和第一接收单元352构成了第一收发单元35;
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13对从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212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的处理过程:
第一下行基带数据运算单元311从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接收数据时钟为122.88MHz,数据位宽为16比特,基带速率为30.72Mbps的LTE载波,对该载波承载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基带数据运算,将该下行基带数据分为两路,以本地的10ms为参考,对本地下行基带数据和分布式部件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和分发,一路直接发给本地的第一收发信机模块214,其另一路分给第一下行采样滤波单元321;
第一下行采样滤波单元321对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采样和滤波,把基带数据从30.72Mbps降到20.48Mbps速率,同时数据位宽由原来的16比特转换为11比特;
第一下行位宽转换单元331对滤波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位宽转换,为了便于以太网组包传输,需要进行数据位宽的转换,把数据位宽从11比特转换为8比特,然后对位宽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异步随机存取存储器(Ramdom AccessMemory,RAM)的缓存,同时给出帧头指示信息和数据可以发送的指示信息;
第一以太网组包单元341读取异步RAM中的基带数据进行组包,以太网组包时以LTE帧(20.48M)10ms作为定界,每个10ms里面共有1126400字节数据,将这些字节分成400个包进行组包传输,每个以太网包传输2816字节的LTE数据,组包的网络传输帧格式可以如图7所示,该网络传输帧格式是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与分布式部件的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之间的自定义基带传输协议,当然,也不限于图7中所示的格式;
图7中自定义帧的长度为25us,可包含3125byte数据,占用带宽1000M,该网络传输帧包含7个域:前导码,其包含8个字节(byte),占用2.56M带宽;控制字(保留字段,用于定时及时延校准),其包含15个字节(byte),占用4.8M带宽;IQ数据(LTE),其包含2816个字节(byte),占用901.12M带宽;IQ数据(预留),其包含254byte,占用81.28M带宽;监控通道,其包含16byte,占用5.12M带宽;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其包含4byte,占用1.28M带宽;最小包间隔,其包含12byte,占用3.84M带宽;其中,将采样速率20.48乘以IQ数据位宽22之后再乘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路数2即可得到所述901.12M;
第一发送单元351接收第一以太网组帧模组帧后的数据、帧头指示信息和数据可以发送的指示信息,按照以太网接口的时序输出以太网数据并经过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出去。
对从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接收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的处理过程:
第一接收单元352接收来自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
第一以太网解包单元342根据以太网数据帧控制字节的帧号字段,提取出10ms帧头信息和同步指示,取出封装在以太网数据帧的IQ数据,把IQ数据存储在RAM中;
第一上行位宽转换单元332根据帧头信息和同步指示读取异步RAM中的IQ数据,并进行数据位宽的转换。
第一上行采样滤波单元322对进行位宽转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采样滤波,把20.48Mbps速率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转换为30.72Mbps速率的基带数据,位宽由原有的11比特转换为16比特。
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运算单元312及接收来自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将该第一上行基带数据与上行采样滤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分布式部件22,其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包括: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20和第二收发信机模块221;其中:
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20,用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发送至第二收发信机模块,以及将接收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实施例三中任一所述的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第二收发信机模块221,用于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二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后发送至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较优的,所述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20,包括:第二收发单元44、第二以太网组解包单元43、第二位宽转换单元42和第二采样滤波单元41;其中
第二收发单元44,用于将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二以太网组解包单元,以及将接收的以太网组包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实施例三中任一所述的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第二以太网组解包单元43,用于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后写入第二存储器,以及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位宽转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进行以太网组包,将以太网组包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二收发单元;
第二位宽转换单元42,用于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以太网解包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并进行位宽转换,转换为适合第二采样滤波单元处理的下行基带数据,并将进行位宽转换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二采样滤波单元,以及对上行采样滤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位宽转换,转换为适合以太网传输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写入到第二存储器中;
第二采样滤波单元41,用于将接收的位宽转换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下行采样滤波后发送至第二收发信机模块,以及将接收的来自第二收发信机模块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上行采样滤波后发送至第二位宽转换单元。
图9中所示的是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在上行和下行对基带数据的处理过程,图9中针对第二收发单元44、第二以太网组解包单元43、第二位宽转换单元42和第二采样滤波单元41均在上下行功能上进行了区分;图9中,下行方向上包括:第二接收单元441、第二以太网解包单元431、第二下行位宽转换单元421和第二下行采样滤波单元411;上行方向上包括第二上行采样滤波单元412、第二上行位宽转换单元422、第二以太网组包单元432和第二发送单元442;
也可以说图9中第二接收单元441和第二发送单元442构成了第二收发单元44、第二以太网解包单元431和第二以太网组包单元432构成了第二以太网组解包单元43、第二下行位宽转换单元421和第二上行位宽转换单元422构成了第二位宽转换单元42、第二下行采样滤波单元411和第二上行采样滤波单元412构成了第二采样滤波单元41。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一种中间式部件,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包括: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30;
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30,用于接收来自实施例三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操作后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被相应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同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对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四上行基带数据,将该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接收的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较优的,所述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30,包括:第三基带数据运算单元51、第三采样滤波单元52、第三位宽转换单元53、第三以太网组解包单元54和第三收发单元55;
第三基带数据运算单元5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将进行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至少两路下行数据发送至第三采样滤波单元;以及对进行上行采样滤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四上行基带数据,将该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第三采样滤波单元52,用于将接收的每一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下行采样滤波后发送至第一位宽转换单元,以及将接收的位宽转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上行采样滤波后发送至第三基带数据运算单元;
第三位宽转换单元53,用于将接收的每一路下行采样滤波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位宽转换,转换为适合以太网传输的下行基带数据并分别写入第三存储器,以及从第三存储器中读取以太网解包后的每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分别进行位宽转换,转换为适合第三采样滤波单元处理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将进行位宽转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三采样滤波单元;
第三以太网组解包单元54,用于读取第三存储器中的位宽转换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并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后发送至第三收发单元,以及将接收的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解包后写入第三存储器;
第三收发单元55,用于将接收的每一路以太网组包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别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第三以太网组解包单元。
图11中所示的是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230在上行和下行对基带数据的处理过程,图11中针对第三基带数据运算单元51、第三采样滤波单元52、第三位宽转换单元53、第三以太网组解包单元54和第三收发单元55在上下行功能上进行了区分;图11中,下行方向上包括:第三下行基带数据运算单元511、第三下行采样滤波单元521、第三下行位宽转换单元531、第三以太网组包单元541和第三发送单元551;上行方向上包括第三接收单元552、第三以太网解包单元542、第三上行位宽转换单元532、第三上行采样滤波单元522和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运算单元512;
也可以说图11中第三下行基带数据运算单元511和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运算单元512构成了第三基带数据运算单元51、第三下行采样滤波单元521和第三上行采样滤波单元522构成了第三采样滤波单元52、第三下行位宽转换单元531和第三上行位宽转换单元532构成了第三位宽转换单元53、第三以太网组包单元541和第三以太网解包单元542构成了第三以太网组解包单元54、第三发送单元551和第三接收单元552构成了第三收发单元55。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出一种利用实施例三所述的扩展型微小区基站进行数据处理方法,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和上行数据处理方法;其中,下行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如图12所示,上行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如图13所示。
图12所示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01:网络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来自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网络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
步骤1202:上层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步骤1203: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上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给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1204: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其中的一路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
步骤1205: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
图13所示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301:第一收发信机模块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一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一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1302: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以及接收来自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并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与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第一上行数据对齐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步骤1303: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
步骤1304:上层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网络协议处理模块;
步骤1305:网络协议处理模块将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经由IP网络回传至核心网。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和至少一个分布式部件;
所述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用于对接收的来自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网络的下行基带数据依次进行网络协议处理、上层协议处理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其中的一路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被自身和所述相应的分布式部件同时发送;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以及接收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一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一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与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对该第三上行基带数据依次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上层协议处理和网络协议处理后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
所述分布式部件,用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来自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二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后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将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发送至扩展型微小区基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区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包括:网络协议处理模块、上层协议处理模块、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一收发信机模块;
网络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来自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网络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以及将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经由IP网络回传至核心网;
上层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以及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网络协议处理模块;
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上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给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将接收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
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其中的一路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以及接收来自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并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与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用于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一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一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区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部件包括: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收发信机模块;
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来自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发送至第二收发信机模块,以及将接收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扩展型微小区基站;
第二收发信机模块,用于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二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后发送至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区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区基站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式部件,每个中间式部件连接在至少两个所述分布式部件和所述扩展型微小区基站之间;
所述扩展型微小区基站,还用于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中间式部件;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来自中间式部件的第四上行基带数据,对该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四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三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五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所述第三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第一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
所述中间式部件,用于接收来自扩展型微小区基站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操作后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被相应的分布式部件同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分布式部件的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对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四上行基带数据,将该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发送至扩展型微小区基站,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接收的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发送至扩展型微小区基站;
所述分布式部件,还用于接收来自中间式部件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将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将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发送至中间式部件。
5.一种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协议处理模块、上层协议处理模块、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一收发信机模块;
网络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来自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网络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以及将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经由IP网络回传至核心网;
上层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以及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网络协议处理模块;
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上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给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将接收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
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其中的一路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被所述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和所述相应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同时发送;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以及接收来自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并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与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用于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一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一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中间式部件的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来自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第四上行基带数据,对该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四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三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五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所述第三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第一上行基带数据、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和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基带数据运算单元、第一采样滤波单元、第一位宽转换单元、第一以太网组解包单元和第一收发单元;
第一基带数据运算单元,用于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其中的一路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采样滤波单元,以及接收来自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将该第一上行基带数据与上行采样滤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第一采样滤波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每一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下行采样滤波后发送至第一位宽转换单元,以及将接收的位宽转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上行采样滤波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运算单元;
第一位宽转换单元,用于将接收的下行采样滤波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位宽转换,转换为适合以太网传输的下行基带数据并写入第一存储器,以及从第一存储器中读取以太网解包后的每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进行位宽转换,转换为适合第一采样滤波单元处理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将进行位宽转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采样滤波单元;
第一以太网组解包单元,用于读取第一存储器中的位宽转换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并进行以太网组包后发送至第一收发单元,以及将接收的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后写入第一存储器;
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将接收的以太网组包后的下行基带数据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第一以太网组解包单元。
8.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包括:
在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相同时,将该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复制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
在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不相同时,将该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不相同的下行基带数据。
9.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扩展型微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型微小区基站还包括:第一远程供电模块,用于将电信号馈入网线或光纤中与下行基带数据同时传输给分布式部件。
10.一种分布式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部件包括: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收发信机模块;
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发送至第二收发信机模块,以及将接收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第二收发信机模块,用于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二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二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后发送至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布式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收发单元,用于将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二以太网组解包单元,以及将接收的以太网组包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第二以太网组解包单元,用于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后写入第二存储器,以及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位宽转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进行以太网组包,将以太网组包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二收发单元;
第二位宽转换单元,用于从第二存储器中读取以太网解包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并进行位宽转换,转换为适合第二采样滤波单元处理的下行基带数据,并将进行位宽转换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二采样滤波单元,以及对上行采样滤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位宽转换,转换为适合以太网传输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写入到第二存储器中;
第二采样滤波单元,用于将接收的位宽转换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下行采样滤波后发送至第二收发信机模块,以及将接收的来自第二收发信机模块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上行采样滤波后发送至第二位宽转换单元。
12.一种中间式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式部件包括: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操作后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被相应的分布式部件的第二收发信机模块同时发送;以及接收来自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对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四上行基带数据,将该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使得接收的至少两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被同时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间式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三基带数据运算单元、第三采样滤波单元、第三位宽转换单元、第三以太网组解包单元和第三收发单元;
第三基带数据运算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的下行基带数据,对该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所述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将进行第二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后的至少两路下行数据发送至第三采样滤波单元;以及对进行上行采样滤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二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后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四上行基带数据,将该第四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第三采样滤波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每一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下行采样滤波后发送至第一位宽转换单元,以及将接收的位宽转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上行采样滤波后发送至第三基带数据运算单元;
第三位宽转换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每一路下行采样滤波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位宽转换,转换为适合以太网传输的下行基带数据并分别写入第三存储器,以及从第三存储器中读取以太网解包后的每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分别进行位宽转换,转换为适合第三采样滤波单元处理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将进行位宽转换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三采样滤波单元;
第三以太网组解包单元,用于读取第三存储器中的位宽转换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并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后发送至第三收发单元,以及将接收的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解包后写入第三存储器;
第三收发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每一路以太网组包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别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第二基带数据处理模块,以及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第三以太网组解包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中间式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式部件还包括:第三远程供电模块,用于将电信号馈入网线或光纤中与下行基带数据同时传输给与自身相连的分布式部件。
15.一种利用权利要5所述的扩展型微小区基站进行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和上行数据处理方法;
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网络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来自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网络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
上层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上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给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下行基带数据分为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两路下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下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将其中的一路下行基带数据发送至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其余路下行基带数据分别进行以太网组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发送至相应的分布式部件;
第一收发信机模块将接收的下行基带数据转化为下行射频信号并发送;
上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收发信机模块接收来自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的第一上行射频信号,将该第一上行射频信号转化为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后发送至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
第一基带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接收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对该至少一路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以及接收来自第一收发信机模块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并将进行以太网解包处理后的第二上行基带数据与第一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第一上行数据对齐操作,并对第一上行数据对齐后的第一上行基带数据和第二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矢量叠加操作,得到第三上行基带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
物理层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物理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上层协议处理模块;
上层协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物理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发送至网络协议处理模块;
网络协议处理模块将进行上层协议处理后的第三上行基带数据进行网络协议转换处理后经由IP网络回传至核心网。
CN201410391064.9A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Active CN104168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1064.9A CN104168582B (zh)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PCT/CN2015/077256 WO2016019740A1 (zh) 2014-08-08 2015-04-23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US14/901,994 US9961563B2 (en) 2014-08-08 2015-04-23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HK15104432.1A HK1204192A1 (zh) 2014-08-08 2015-05-11 種微小區基站系統、相關設備及資料處理方法
TW104116179A TWI548300B (zh) 2014-08-08 2015-05-21 A microcell base station system, related equipment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1064.9A CN104168582B (zh)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8582A true CN104168582A (zh) 2014-11-26
CN104168582B CN104168582B (zh) 2017-12-26

Family

ID=51912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1064.9A Active CN104168582B (zh)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61563B2 (zh)
CN (1) CN104168582B (zh)
HK (1) HK1204192A1 (zh)
TW (1) TWI548300B (zh)
WO (1) WO2016019740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8917A (zh) * 2015-02-09 2015-05-13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室内覆盖装置和多制式覆盖系统
WO2016019740A1 (zh) * 2014-08-08 2016-02-1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7926078A (zh) * 2015-08-28 2018-04-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小区边缘计算平台
CN109714815A (zh) * 2017-10-26 2019-05-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联合发射的方法、物联网终端和窄带物联网
CN110392451A (zh) * 2018-04-18 2019-10-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站系统
CN113747451A (zh) * 2021-09-03 2021-12-03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主机、基站系统及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36620A1 (en) * 2016-08-23 2018-03-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port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US20220374376A1 (en) * 2021-05-19 2022-11-24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Memory mapping of legacy i/f protocols over td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5531A (zh) * 2002-04-30 2003-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由基站侧完成各层协议栈处理的通信方法
US20080045226A1 (en) * 2004-07-28 2008-02-21 Sheng Liu Method for Allocating Channel Processing Resources and Centralized Base Stations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WO2013122915A1 (en) * 2012-02-14 2013-08-22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Timing adjustments for small cell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CN103391485A (zh) * 2013-08-20 2013-11-13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0231A (zh) 2005-10-31 2007-05-09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Cpri链路多路复用传输方法及系统
JP4899554B2 (ja) * 2006-03-16 2012-03-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その信号処理プログラム
US7912057B2 (en) * 2007-01-12 2011-03-22 Wi-Lan Inc. Convergence sublayer for use in a wireless broadcasting system
US8599804B2 (en) * 2009-08-07 2013-12-03 Broadcom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signal fiel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056235B (zh) * 2009-11-09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215476B (zh) * 2010-04-02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通信网络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12168535A1 (en) * 2011-06-10 2012-12-13 Nokia Corporation Carrier aggregation
US8599827B2 (en) * 2011-10-21 2013-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intaining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a radio equipment controller and an item of radio equipment
US9019990B2 (en) * 2012-07-13 2015-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sing encapsulation headers to indicate internet protocol packet fragment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US20140369329A1 (en) * 2013-06-18 2014-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 and external wifi bandwidth aggregation
CN104168582B (zh) * 2014-08-08 2017-12-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5531A (zh) * 2002-04-30 2003-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由基站侧完成各层协议栈处理的通信方法
US20080045226A1 (en) * 2004-07-28 2008-02-21 Sheng Liu Method for Allocating Channel Processing Resources and Centralized Base Stations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WO2013122915A1 (en) * 2012-02-14 2013-08-22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Timing adjustments for small cell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CN103391485A (zh) * 2013-08-20 2013-11-13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业务接入的数字全光分布式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19740A1 (zh) * 2014-08-08 2016-02-1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US9961563B2 (en) 2014-08-08 2018-05-01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CN104618917A (zh) * 2015-02-09 2015-05-13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室内覆盖装置和多制式覆盖系统
CN107926078A (zh) * 2015-08-28 2018-04-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小区边缘计算平台
CN107926078B (zh) * 2015-08-28 2021-09-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小区边缘计算平台
CN109714815A (zh) * 2017-10-26 2019-05-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联合发射的方法、物联网终端和窄带物联网
CN110392451A (zh) * 2018-04-18 2019-10-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基站系统
CN110392451B (zh) * 2018-04-18 2022-07-12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系统
CN113747451A (zh) * 2021-09-03 2021-12-03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主机、基站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3747451B (zh) * 2021-09-03 2024-01-30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主机、基站系统及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42598A1 (en) 2017-05-18
TWI548300B (zh) 2016-09-01
US9961563B2 (en) 2018-05-01
HK1204192A1 (zh) 2015-11-06
WO2016019740A1 (zh) 2016-02-11
TW201607362A (zh) 2016-02-16
CN104168582B (zh)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8582A (zh) 一种微小区基站系统、相关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6850465B (zh) 一种Flex E数据交换方法及交换设备
US8725136B2 (en) Baseband unit interfacing between baseband section and radio frequency se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368663B (zh) 一种用于射频拉远基站的调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6717111A (zh) 接收cpri数据流和接收以太网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30307A (zh) 一种射频拉远数据传输装置及传输方法
CN102841372A (zh) 用于地震勘探的级联采集站高效流水线数传系统及方法
CN107294627A (zh) 一种用于rru的整机测试、老化方法及系统
CN103338478A (zh) 接口转接装置及方法
CN106330324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038429A1 (en)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 networ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528418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系统
CN102315981B (zh) 一种演进分组核心网设备的测试设备及方法
CN103716411B (zh) 一种基于SGWM的230 MHz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远程通信方法
CN103763676B (zh) Ap与ac间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5323030A (zh) 一种延时补偿的方法及装置
CN209402499U (zh) 一种基于fpga实现以太网传输多路dac信息的装置
CN102742317B (zh) 通信系统、方法及设备
CN201742566U (zh) 多点组网式数据系统
CN101668228A (zh) 接口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2801497A (zh) 基带射频接口承载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82893A (zh) 一种udp业务的拥塞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4040424A (zh) 一种传感器网络通信系统、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3701717A (zh) 云基站用户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945573B (zh) 虚拟无线电中基带射频接口的实现方法及基带射频接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41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12

Address after: 510663 6 Jin Bi Road,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Shenzhou Road, No. 10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Co., Ltd.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0419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7

Address after: 510663 No. 10, Shenzhou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6 Jin Bi Road,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No.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No.10,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