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1998A - 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和显示屏光固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和显示屏光固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1998A
CN106291998A CN201510319013.XA CN201510319013A CN106291998A CN 106291998 A CN106291998 A CN 106291998A CN 201510319013 A CN201510319013 A CN 201510319013A CN 106291998 A CN106291998 A CN 106291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light source
photocuring
light
reflecting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190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胜
李升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amsung Vision Co Ltd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amsung Vision Co Ltd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amsung Vision Co Ltd,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amsung 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190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91998A/zh
Priority to KR1020187000085A priority patent/KR20180016730A/ko
Priority to PCT/CN2016/085378 priority patent/WO201619796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291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1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显示屏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和显示屏光固化方法。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包括承载装置和第一光固化组件,第一光固化组件临近承载装置设置,第一光固化组件包括第一光源和用于将第一光源的光线反射至显示屏至少一侧面的第一反射镜组;或者,第一光固化组件包括直接照射于显示屏至少一侧面的第一光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显示屏放置于承载装置上,采用第二光源并将光线射至显示屏的正面,采用第一光源并将光线射至显示屏侧面。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和显示屏光固化方法,其通过采用第二光源对显示屏的正面进行照射,并先后或同时采用第一光源对显示屏的侧面进行照射以对UV胶进行辅助固化,固化率高。

Description

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和显示屏光固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屏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和显示屏光固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已进入信息革命时代,显色技术及显示器件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电视机、电脑、移动电话、掌上电脑(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便携式设备以及各类仪器仪表上的显示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着大量的信息。
液晶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是显示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液晶显示屏在模块工艺中,常采用在TFT玻璃裸露的布线区域上涂覆UV(Ultraviolet Rays,紫外光线)胶来保护TFT镀层及电路驱动IC,UV胶需在UV灯下进行固化处理,不同的UV灯及UV胶的固化时间不同,前述UV胶又称无影胶、紫外光固化剂,它是指必须通过紫外光线照射才能固化的一种胶粘剂。
常见的紫外光固化方式是采用紫外光源发出的紫外光从正面垂直照射到待固化的UV胶上,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2649651U)中公开的一种紫外线固化设备。然而,这种紫外线固化设备在对UV胶面进行固化时,仅对紫外光垂直照射的UV胶面进行固化,而无法实现对其他表面的固化,这势必使得对整个UV胶面的硬化效果不佳,难以达到预期的固化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和显示屏光固化方法,其固化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包括用于承载显示屏的承载装置和用于对显示屏的待光固化材料进行光固化的第一光固化组件,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临近于所述承载装置设置,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包括第一光源和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显示屏至少一侧面的第一反射镜组;或者,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包括直接照射于所述显示屏至少一侧面的第一光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镜组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所发出的部分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镜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所发出的部分光线直接反射至显示屏侧面且用于将由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光线反射至显示屏侧面的第一反射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承载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一光源的上方,所述第二反射面朝向于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一光源的侧下方,所述第一反射面朝向于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下方时的所述显示屏的侧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反射面呈内凹弧形;所述第二反射面呈平面状。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源为全波段紫外光线光源或多波段紫外光线光源。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光固化设备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光源下方且位于所述承载装置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光固化设备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外侧的第一排气罩,所述第一排气罩的两端均具有开口,所述第一排气罩下端的开口朝向于所述第二反射镜。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光固化设备还包括第二光固化组件,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与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包括用于将部分光线直接照射至所述显示屏的正面的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承载装置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反射至所述显示屏的正面的第三反射镜,所述第三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光源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第二光源为用于发出单一波长紫外光线的LED。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光固化设备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承载装置的上方,所述挡板对应所述第二光源的下方处设置有透光孔。
可选地,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显示屏向前传送的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和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均位于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上方;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和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沿第一传动带的传送方向依次相邻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和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沿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传送方向依次相邻设置。
可选地,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座体,所述座体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平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轴或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的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或所述第二传动轴。
可选地,所述座体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所述第一传动带位于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之间,且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一传动带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座体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柔性线路板由下垂承托至与所述显示屏平齐的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三传动轴和位于所述间隙内的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两端分别套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侧下方,所述第二传动带沿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传动方向斜向向上设置。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光固化设备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外侧的第一排气罩和套设于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外侧的第二排气罩;所述第一排气罩的上下两端均具有开口;所述第二排气罩的两端均具有开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排气罩、所述第二排气罩的外侧还罩设有总排气罩,所述总排气罩的上端设置有上壳,所述上壳设置有总排气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光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待光固化材料的显示屏放置于承载装置上,采用第二光源并将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射至所述显示屏的正面使所述待光固化材料进行光固化,在上述采用第二光源并将光线射至所述显示屏的正面之前或之后,采用第一光源并将所述第一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射至所述显示屏的侧面使所述待光固化材料进行光固化。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源为全波段紫外光线光源或多波段紫外光线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为单一波长的紫外光线光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源的部分光线由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侧下方的第一反射镜直接反射至所述显示屏的侧面,所述第一光源的部分光线由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上方的第二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再由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至所述显示屏的侧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光源的部分光线直接照射于所述显示屏的正面,所述第二光源的部分光线由第三反射镜反射至所述显示屏的正面。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承载装置的第一传动带由上一工位依次传送至所述第一光源下方、所述第二光源下方或依次传送至所述第二光源下方、所述第一光源下方,再传入下一工位,由所述第二光源下方或所述第一光源下方传送至下一工位的过程中,连接于所述显示屏且下垂的柔性电路板由沿其传送方向斜向上设置的第二传动带传送至与所述显示屏平齐。
可选地,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显示屏上方的挡板进行隔热,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挡板上的透光孔射向所述显示屏的正面。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和显示屏光固化方法,其通过采用第二光源对显示屏的正面进行照射以对UV胶进行固化,并先后或同时采用第一光源对显示屏的侧面进行照射以对UV胶进行辅助固化,固化率高,产品质量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中第一光固化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中第二光固化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去除总排气罩后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包括用于承载显示屏9的承载装置3和用于对显示屏9中的待光固化材料进行光固化的第一光固化组件1,显示屏9可为液晶屏、LED屏等类型的显示器件,承载装置3可以承载并传送显示屏9,承载装置3具有承载面30,多个显示屏9可以放置于承载装置3的承载面30,以使各显示屏9依次由上一工位通过显示屏光固化设备的光固化工位之后进入下一工位。将显示屏9放置于承载装置3之前,显示屏9设置有待光固化材料,本实施例中,待光固化材料以UV(UltravioletRays,紫外光线)胶为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显示屏9与承载装置3的承载面30相贴的一面为背面902,与背面902相对背向的一面为显示屏9的正面901,正面901与背面902之间的面即为显示屏9的侧面903。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1包括第一光源11,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临近于所述承载装置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1可位于承载装置3的上方。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1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11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显示屏9至少一侧面903的第一反射镜组12。这样,第一光源11所发出的光线可以由第一反射镜组12反射至显示屏9的侧面903,从而可以从显示屏9的侧面903进行对显示屏9的UV胶光固化,以使显示屏9中UV胶的光固化处理得到了强化,以提高显示屏9生产过程中UV胶的固化率。作为替代方案,可以去除第一反射镜组12,即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1包括直接照射于所述显示屏9至少一侧面903的第一光源11,这样,第一光源11需朝向于显示屏9的侧面903布置,无需第一反射镜组12,也可以对显示屏9侧面903的待光固化材料进行光固化。本实施例中,显示屏光固化设备通过第一反射镜组12将第一光源11的光线反射至显示屏9侧面903,光线利用率高,各部件易于布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反射镜组12可包括第一反射镜121和第二反射镜122;所述第二反射镜122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11所发出的部分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121的第二反射面1221,所述第一反射镜121具有第一反射面1211,第一反射面1211可用于将第一光源11所发出的部分光线直接反射至显示屏9的侧面903,参考图1中的光路b,而且,第一反射面1211同时可用于将由所述第二反射面1221反射至第一反射镜121的部分光线反射至显示屏9的侧面903,参考图1中的光路a,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镜121和所述第二反射镜122的组合,形成双反射式协同送光结构,充分提高了所述第一光源11的利用率,使照射于显示屏9的侧面903的光线得到了加强,节约了能源且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屏生产过程中UV胶的固化率。可以理解地,第一反射镜组12也可以增设用于将光线从其它方向反射至第一反射面1211的反射镜,或者采用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反射方式将光线反射至显示屏9的侧面903。第一反射镜121、第二反射镜122可以分别独立设置,也可以连接为一体。第一反射镜121也可以设置有两个,以同时反射光线至显示屏9的两侧。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光源11可位于所述承载装置3的上方,第一光源11可位于显示屏9的上方且靠近于侧面903,所述第二反射镜122可位于所述第一光源11的上方,所述第一反射镜121可位于所述第一光源11的侧下方,第一光源11、第一反射镜121、第二反射镜122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只要能将第一光源11的部分光线通过第一反射镜121直接反射至位于第一光源11下方时的显示屏9的侧面903,且能将第一光源11的部分光线通过第二反射镜122反射至第一反射镜121再由第一反射镜121反射至位于第一光源11下方时的显示屏9的侧面903。
具体应用中,如图1所示,第二反射镜122可以固定安装于第一光源11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反射镜122的第二反射面1221朝向于所述第一光源11及承载面30,第二反射镜122也可以以可调节转动或可调节移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一光源11的上方,可以根据不同的显示屏或不同的生产要求调节第二反射镜122的角度或位置。第一反射镜121可以以固定的方式安装于第一光源11的侧下方,也可以以可调节转动或可调节移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一光源11的侧下方,所述第一反射镜121的第一反射面1211可以朝向于位于第一光源11下方时的显示屏9的侧面903。第一光源11可以以固定的方式安装于承载装置3的上方,也可以以可调节式转动或可调节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承载装置3的上方,以进一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要,以提高设备的通用性。
具体地,由第一反射面1211射向显示屏9的侧面903的光线与第一反射面1211法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反射面1211的反射角,由第一光源11或第二反射面1221射向第一反射面1211的光线与第一反射面1211法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反射面1211的入射角;第二反射面1221射向第一反射面1211的光线与第二反射面1221法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反射面1221的反射角,由第一光源11射向第二反射面1221的光线与第二反射面1221法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反射面1221的入射角。具体应用中,第一反射镜121、第二反射镜122及第一光源11的精确位置可以根据光线的反射原理(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设定,只要能将第一光源11的光线尽可能多地反射至显示屏9的侧面903即可。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反射面1211可呈内凹弧形,聚光效果佳;所述第二反射面1221可以呈平面状且朝向于位于所述承载装置3上且位于第一光源11下方时的显示屏9的正面901。所述第一反射镜121的形状可以是四边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或棱形等)、圆形、类四边形、椭圆形、三角形、类三角形等等,其类型可以是平面反射镜、凹面反射镜等,其形状和类型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将所述第一光源11发射的光线和所述第二反射镜122反射至第一反射面1211的光线反射至位于所述承载装置3上且位于第一光源11下方时的显示屏9的侧面903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反射镜121为凹面反射镜,其具有聚集的作用,第一反射镜121整体呈长方形,长方形的短边呈一定弧度弯曲形成凹面,即第一反射镜121的横断面呈弧形,所述第一反射镜121与位于所述承载装置3上且位于第一光源11下方时的显示屏9的侧面903相对,且其凹面(即第一反射面1211)朝向所述显示屏9的侧面903设置,长方形的长边可以沿着显示屏9的传送方向平行设置,以使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镜121反射的光线均照射于显示屏9的侧面903,以提高UV胶的光固化效率。本实施例中,显示屏9的长度方向与承载装置3的传送方向一致。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反射镜122可为平面反射镜或凹面反射镜等,只要能将第一光源11的光线反射至第一反射镜121的第一反射面1211即可。所述第二反射镜122的形状可以是四边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或棱形等)、圆形、类四边形、椭圆形、三角形、类三角形等等,优选地,第二反射镜122的第二反射面1221可以朝向于承载装置3(即朝向于位于承载装置3上的显示屏9的正面901)设置或沿朝向第一反射镜121的方向倾斜设置。具体应用中,显示屏9可以水平设置或相对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设置于承载装置3上。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屏9也可竖直放置于承载装置3,此时,显示屏光固化设备中的第一光固化组件1等相关部件可以相应地相对本实施例中的位置翻转设置,第一光固化组件1等部件可以设置于承载装置3的侧面或下方等合适位置,即第一光固化组件1临近承载装置3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光源11可为全波段紫外光线(UV)光源或多波段紫外光线(UV)光源,例如全波段的卤素灯等,全波段UV光源或多波段UV光源可以发出多个波长的光线。显示屏9的UV胶可以进行全波长固化,其固化效果好,固化效率高。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1呈条形灯管状,其可设置有一根或至少两根。呈条形管状的第一光源11位于承载装置3上方且与承载装置3的传送方向平行布置,即第一光源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反射镜12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光源11的两端可以与第一反射镜121的两端可以对齐或基体对齐。当然,第一光源11也可以选用其它结构形式的发光件及选用其它的布置方式,例如第一光源11也可以为灯泡等。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屏光固化设备还包括第二光固化组件2,第二光固化组件2与第一光固化组件1相邻设置,显示屏9可以由承载装置3依次传送经过第二光固化组件2和第一光固化组件1。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2包括用于将部分光线直接照射至显示屏9的正面901的第二光源21,参考图2中的光路c,所述第二光源21位于所述承载装置3的上方,这样,用于对显示屏9从正面901进行UV胶固化的第二光固化组件2集成到显示屏光固化设备中,设备集成度高。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2还包括第三反射镜22,所述第三反射镜22位于所述第二光源21的上方。参考图2中的光路d,所述第三反射镜22将所述第二光源21发出的部分光线反射至显示屏9正面901,提高了第二光源21的光线利用率,使得照射至显示屏9正面901的光线强度增加,光固化效果佳。第二光源21与第一光源11可以水平相邻设置,第三反射镜22与第二反射镜122可以水平相邻设置。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屏光固化设备还包括用于阻止所述第一光源11直接照射显示屏9的挡板5。挡板5可以起到挡光、隔热的作用。挡板5可以采用非透光材料制成,例如金属、耐温耐热的非透明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多层复合材料等,挡板5也可以选用透光率低的材料制成。挡板5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满足使用强度及挡光隔热需求即可。挡板5可以固定于承载装置3的上方并与承载面30形成一用于供显示屏9通过的夹层,显示屏9在承载装置3的传送下可以从挡板5下方穿过。挡板5可呈长方形,其宽度尺寸可大于显示屏9的宽度尺寸,当显示屏9经过第一光源11的下方区域时,挡板5可以防止第一光源11的光线直接照射于显示屏9,隔热效果佳。挡板5的外形也可以呈其它适合的形状,例如呈壳体状等。具体应用中,挡板5可以采用金属板材一体冲压成型。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5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光源11、第二光源21的下方且位于承载装置3的上方,且挡板5与承载装置3的承载面30具有一定间距,显示屏9可以从间距中穿过,即挡板5与承载面30的间距等于或略大于显示屏9的厚度,显示屏9可以正面901朝上从挡板5的下方通过,所述挡板5对应所述第二光源21的下方处可以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二光源21的光线照射至显示屏9的透光孔501。透光孔501可以呈多边形、圆形、异形等合适形状,本实施例中,透光孔501呈矩形,与显示屏相匹配。作为设置透光孔501的替代方案,也可以通过控制挡板5的长度,使挡板5仅位于第一光源11的下方,这样,挡板5即可以阻挡第一光源11直接照射显示屏9的正面901,又不影响第二光源21照射显示屏9的正面901。本实施例中,显示屏9的长度方向沿承载装置3的传送方向设置,透光孔501的宽度可以等于或略大于显示屏9的宽度,以使光线可以充分照射于显示屏9。而且,随着显示屏9在承载装置3上传送过程中,显示屏9可以逐渐接近于第二光源21直到显示屏9移动至第二光源21的正下方,随着显示屏9与第二光源21之间距离的逐渐缩小,从而使显示屏9中UV胶的光照强度渐增,固化效果佳。需要说明的是,若温度等条件在可接受范围内,也可以取消挡板5,通过第一光固化组件1、第二光固化组件2对显示屏9同时进行照射。
进一步地,挡板5的朝向该第一光源11和该第二光源21设置的上端面可以为反光面,这样可以将部分光线反射至第二反射镜122或/和第三反射镜22,以进一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具体地,所述第二光源21可以为用于发出单一波长UV的LED,其具有光效高、省电节能等优点。第二光源21可以呈长条状,第二光源21的排布方向可以与承载装置3的传送方向相垂直,即第二光源21横跨于透光孔501的上方,第二光源21与第一光源11的排布方向相互垂直,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第二光源21可以由整体LED灯管制成,也可以由多个LED单元线性排列而成。第二光源21也可以选用其它合适结构、类型的发光件。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承载装置3包括用于将显示屏9向前传送的第一传动带31,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2和第一光固化组件1均位于所述第一传动带31的上方。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2和第一光固化组件1沿第一传动带31的传送方向依次相邻设置,即显示屏9先经第二光源21照射正面901,再经第一光源11照射侧面903,或者,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1和第二光固化组件2沿第一传动带31的传送方向依次相邻设置,即显示屏9先经第一光源11照射侧面903,再经第二光源21照射正面901;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搬动显示屏9,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可以避免人工搬运显示屏9而导致显示屏9受损。而且,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可以直接并入显示屏的现有生产线,便于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升级。
具体地,所述第一传动带31可以由耐紫外光材料制成,或者在所述第一传动带31上设置一层耐紫外光材料,从而延长所述第一传动带31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承载装置3还包括座体32,所述座体32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33和第二传动轴34,所述第一传动轴33与所述第二传动轴34平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动带31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33和第二传动轴34,所述承载装置3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轴33或第二传动轴34转动的动力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动力部件可以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33或第二传动轴34。动力部件可以为电机等。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座体32包括第一架体321和第二架体322,第一架体321和第二架体322可以间隔一定间距相对设置,第一架体321和第二架体322之间可以连接有底板35,底板35可位于第一传送带31的下方,底板35的两侧固定连接于第一架体321和第二架体322的内侧(第一架体321和第二架体322相向的侧面为内侧),可以提高座体32的结构稳定性。所述第一传动轴3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321和第二架体322的内侧且靠近于第一架体321和第二架体322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轴3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架体321和第二架体322的内侧且靠近于第一架体321和第二架体32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传动轴33、第二传动轴34、第一传动带31均位于所述第一架体321与所述第二架体322之间,显示屏9连接有柔性线路板(也称排线或引线,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架体321与所述第一传动带31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柔性线路板的间隙300,在固化过程中,柔性线路板自然下垂并位于间隙300中随显示屏9向前运动,所述座体32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柔性线路板由下垂承托至与显示屏9平齐的传送组件330,在固化结束阶段,柔性线路板可由下垂状态通过传送组件330的承托转变为与显示屏9平齐,以将显示屏9及连接于显示屏9的柔性线路板以平齐状态送入下一工位。所述传送组件330包括第三传动轴331和位于所述间隙300内的第二传动带332,所述第二传动带332的两端分别套于所述第三传动轴331与所述第一传动轴33,所述第二传动带332较低的一端套于所述第三传动轴331,所述第二传动带332较高的一端套于所述第一传动轴33,第三传动轴331的两端可以转动连接于第一架体321、第二架体322,所述第三传动轴331可以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33的侧下方。即第一传动轴33可以同时带动第一传动带31和第二传动带332,且所述第二传动带332沿第二传动带332的传动方向斜向向上设置,这样,柔性线路板可以在第二传动带332的作用下,由下垂状态转变为与显示屏9平齐,承载装置3不仅可以传送显示屏9,还可以将连接于显示屏9的柔性电路板由下垂状态传送至与显示屏9平齐。
具体地,所述第二传动带332可以由耐紫外光材料制成,或者在所述第二传动带332的表面铺设一层耐紫外光材料,从而延长所述第二传动带332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显示屏光固化设备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1外侧的第一排气罩41和套设于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2外侧的第二排气罩42;第一排气罩41、第二排气罩42位于挡板5的上方。具体地,所述第一排气罩41的两端均具有开口,所述第一排气罩41下端的开口朝向于所述第二反射镜122,第一排气罩41可以相对显示屏9倾斜设置,第一排气罩41可以通过安装支架或螺丝等固定成倾斜状;所述第二排气罩42的两端均具有开口,以将固化过程产生的气体和热量排出,可靠性佳。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排气罩41、第二排气罩42的外侧还罩设有总排气罩43,即第一排气罩41、第二排气罩42均位于总排气罩43内,所述总排气罩43的上端设置有上壳44,所述上壳44设置有总排气口440,以将气体和热量统一排出,使于设备组装和使用,总排气口440可连接于排放管(图未示)。总排气罩43沿第一架体321和第二架体322纵向方向,分别延伸设置有凸台431,第一架体321和第二架体322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总排气罩43底部的凹槽320,凸台431可支撑于第一架体321和第二架体322的上端面,以便于总排气罩43的安装。总排气罩43的上下两端开口(未标示),上壳44可以罩设于总排气罩43的上端,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将上壳44固定于总排气罩43的上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通过采用第二光源21对显示屏9的正面901进行照射以对UV胶进行固化,并先后或同时采用第一光源11对显示屏9的侧面903进行照射以对UV胶进行辅助固化,固化率高,产品质量佳。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光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具有待光固化材料(UV胶)的显示屏9,并将具有待光固化材料的显示屏9放置于承载装置3上,显示屏9进入光固化工位,采用第二光源21并将第二光源21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显示屏9的正面901使待光固化材料进行光固化,在上述采用第二光源21并将光线反射至显示屏9的正面901之前或之后,采用第一光源11并将所述第一光源11所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或直接照射至显示屏9侧面903使待光固化材料进行光固化,通过对显示屏9的正面901、侧面903进行光照,使得显示屏9中待光固化材料可以高效地进行光固化,显示屏9侧面903的光固化处理得到了强化,以提高显示屏9生产过程中UV胶的固化率,产品质量佳。
具体地,所述第一光源11为位于所述承载装置3上方的全波段紫外光线(UV)光源或多波段紫外光线(UV)光源,例如全波段卤素灯管。所述第二光源21为位于所述承载装置3上方的单一波长的紫外光线(UV)光源,例如单波段的UV LED。具体应用中,第一光源11的正面光强可为200至800兆焦耳,优选350至450兆焦耳,例如400兆焦耳,以保证UV胶的固化率。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试验对比可以看出,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卤素全波段UV灯管作为第一光源11对所述显示屏9进行固化的固化效果更佳,而且采用卤素全波段UV灯管作为光源,显示屏9上UV胶的固化率可以达到80%以上,如表1所示。在表1中,改善前是指采用单一波长光源(UV LED)作为正面照射光源的测试,改善后是指采用卤素全波段UV灯管作为侧面辅助照射光源的测试。
表1 显示屏9受不同照射光源照射时的固化率对比表
具体地,所述第一光源11的部分光线由位于第一光源11侧下方的第一反射镜121直接反射至所述显示屏9的侧面903,所述第一光源11的部分光线由位于第一光源11上方的第二反射镜122反射至第一反射镜121,再由所述第一反射镜121反射至所述显示屏9的侧面903,充分提高了所述第一光源11的利用率,使照射于显示屏9侧面903的光线得到加强,节约了能源且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屏9生产过程中UV胶的固化率。并且,第一反射镜121的第一反射面1211可以呈内凹弧形,其聚光效果佳,利于提高光线利用率,使光线集中于面积较小的显示屏侧面903。
具体地,所述第二光源21的部分光线直接照射于所述显示屏9的正面901,所述第二光源21的部分光线由第三反射镜22反射至所述显示屏9的正面901,提高了第二光源21的光线利用率,照射至显示屏9的正面901的光线强度增加,光固化效果佳。
具体地,所述显示屏9通过所述承载装置3的第一传动带31由上一工位依次传送至第一光源11下方、第二光源21下方或依次传送至第二光源21下方、第一光源11下方,再进入下一工位,由第二光源21下方或第一光源11下方传送至下一工位的过程中(即在光固化工位的末段行程),连接于显示屏9且下垂的柔性电路板由第二传动带332传送至与显示屏9平齐,第二传动带332沿第二传动带332的传送方向斜向上设置,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搬动显示屏9,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可以避免人工搬运显示屏9而导致显示屏9受损,而且柔性电路板可以与显示屏9平齐进入下一工位。
具体地,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光源11、第二光源21的下方且位于显示屏9上方的挡板5对显示屏9进行隔热,且第二光源21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挡板5上的透光孔501射向显示屏9的正面901,所述挡板5既可以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显示屏9产品不良,又不影响对显示屏9的正面901进行照射。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屏光固化方法,其过程可以参考如下,将显示屏9由承载装置3的第一传动带31传送依次经过第一光源11、第二光源21下方或依次经过第二光源21、第一光源11下方;显示屏9经过第一光源11的下方的过程中,第一反射镜121将第一光源11斜向向下射出的部分光线直接反射至显示屏9的侧面903,第二反射镜122将第一光源11向上射出的部分光线反射至第一反射镜121,第一反射镜121再将由第二反射镜122反射而来的光线反射至显示屏9的侧面903,从显示屏9的侧面903对显示屏9中的UV胶进行光固化。在显示屏9经过第一光源11的下方的过程中,为避免温度过高,通过在第一光源11的正下方设置挡板5,以避免第一光源11直接照射显示屏9的正面901;在显示屏9经过第二光源21的下方的过程中,第二光源21直接照射或通过挡板5的透光孔501直接照射显示屏9的正面901,第三反射镜22将第二光源21向上射出的部分光线直接反射至或透过透光孔501反射至显示屏9的正面901,从显示屏9的正面901对显示屏9中的UV胶进行光固化。可以理解地,若取消挡板5,显示屏9在经过第一光源11、第二光源21下方或依次经过第二光源21、第一光源11下方的过程中,其侧面903、正面901可能被同时照射。显示屏9在第一传动带31上向下一工位(下一工位可为洗净工位)传送的过程中,连接于显示屏9的柔性电路板自然下垂于第一传动带31一侧的间隙300中,显示屏9在接近下一工位时,柔性电路板由位于间隙300内且斜向上设置的第二传动带332承托至与显示屏9平齐,显示屏9和柔性电路板可以以平齐的状态进入下一工位,自动化程度高。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屏光固化方法,其通过采用第二光源21对显示屏9的正面901进行照射以对UV胶进行固化,并先后或同时采用第一光源11对显示屏9的侧面903进行照射以对UV胶进行辅助固化,固化率高,产品质量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包括用于承载显示屏的承载装置和用于对显示屏的待光固化材料进行光固化的第一光固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临近所述承载装置设置,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包括第一光源和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显示屏至少一侧面的第一反射镜组;或者,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包括直接照射于所述显示屏至少一侧面的第一光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组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所发出的部分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镜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所发出的部分光线直接反射至所述显示屏的侧面且用于将由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光线反射至所述显示屏的侧面的第一反射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承载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一光源的上方,所述第二反射面朝向于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一光源的侧下方,所述第一反射面朝向于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下方时的所述显示屏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呈内凹弧形;所述第二反射面呈平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为全波段紫外光线光源或多波段紫外光线光源。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光固化设备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光源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承载装置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光固化设备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外侧的第一排气罩,所述第一排气罩的两端均具有开口,所述第一排气罩下端的开口朝向于所述第二反射镜。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光固化设备还包括第二光固化组件,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与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包括用于将部分光线直接照射至所述显示屏的正面的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承载装置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反射至所述显示屏的正面的第三反射镜,所述第三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光源的上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为用于发出单一波长紫外光线的LED。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光固化设备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承载装置的上方,所述挡板对应所述第二光源的下方处设置有透光孔。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显示屏向前传送的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和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均位于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上方;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和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沿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传送方向依次相邻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和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沿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传送方向依次相邻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座体,所述座体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平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轴或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的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或所述第二传动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所述第一传动带位于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之间,且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一传动带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座体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柔性线路板由下垂承托至与所述显示屏平齐的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三传动轴和位于所述间隙内的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两端分别套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侧下方,所述第二传动带沿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传动方向斜向向上设置。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光固化设备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光固化组件外侧的第一排气罩和套设于所述第二光固化组件外侧的第二排气罩;所述第一排气罩的上下两端均具有开口;所述第二排气罩的两端均具有开口。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罩、所述第二排气罩的外侧还罩设有总排气罩,所述总排气罩的上端设置有上壳,所述上壳设置有总排气口。
17.一种显示屏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待光固化材料的显示屏放置于承载装置上,采用第二光源并将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射至所述显示屏的正面使所述待光固化材料进行光固化,在上述采用第二光源并将光线射至所述显示屏的正面之前或之后或同时,采用第一光源并将所述第一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射至所述显示屏的侧面使所述待光固化材料进行光固化。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为全波段紫外光线光源或多波段紫外光线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为单一波长的紫外光线光源。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的部分光线由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侧下方的第一反射镜直接反射至所述显示屏的侧面,所述第一光源的部分光线由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上方的第二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再由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至所述显示屏的侧面。
20.如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的部分光线直接照射于所述显示屏的正面,所述第二光源的部分光线由第三反射镜反射至所述显示屏的正面。
21.如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承载装置的第一传动带由上一工位依次传送至所述第一光源下方、所述第二光源下方或依次传送至所述第二光源下方、所述第一光源下方,再传入下一工位,由所述第二光源下方或所述第一光源下方传送至下一工位的过程中,连接于所述显示屏且下垂的柔性电路板由沿其传送方向斜向上设置的第二传动带传送至与所述显示屏平齐。
22.如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显示屏上方的挡板进行隔热,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挡板上的透光孔射向所述显示屏的正面。
CN201510319013.XA 2015-06-11 2015-06-11 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和显示屏光固化方法 Pending CN1062919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9013.XA CN106291998A (zh) 2015-06-11 2015-06-11 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和显示屏光固化方法
KR1020187000085A KR20180016730A (ko) 2015-06-11 2016-06-08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광 경화 설비 및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광 경화 방법
PCT/CN2016/085378 WO2016197965A1 (zh) 2015-06-11 2016-06-08 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和显示屏光固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19013.XA CN106291998A (zh) 2015-06-11 2015-06-11 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和显示屏光固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1998A true CN106291998A (zh) 2017-01-04

Family

ID=57504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19013.XA Pending CN106291998A (zh) 2015-06-11 2015-06-11 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和显示屏光固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180016730A (zh)
CN (1) CN106291998A (zh)
WO (1) WO201619796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6876A (zh) * 2018-01-05 2018-06-08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面板自动uv固化设备的安装转动结构
CN108144819A (zh) * 2018-01-05 2018-06-12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面板自动uv固化设备
CN111589674A (zh) * 2020-06-10 2020-08-28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紫外固化装置及紫外固化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8427A (zh) * 2020-09-25 2022-03-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膜材贴附装置及贴附方法
CN116764911A (zh) * 2023-06-27 2023-09-19 武汉优炜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池表面喷涂紫外固化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8726B2 (en) * 2004-09-09 2006-07-18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Sealing of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bsorbing layer for glue line
CN103487970A (zh) * 2013-09-27 2014-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模组与显示模组贴合固化方法以及固化装置
CN204354565U (zh) * 2014-12-18 2015-05-27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固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08565U (zh) * 2011-04-21 2011-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框胶固化设备
CN102508379A (zh) * 2011-11-07 2012-06-20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2649651U (zh) * 2012-07-06 2013-01-0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线固化设备
CN108749266A (zh) * 2013-12-27 2018-11-0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贴合载具及贴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8726B2 (en) * 2004-09-09 2006-07-18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Sealing of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bsorbing layer for glue line
CN103487970A (zh) * 2013-09-27 2014-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模组与显示模组贴合固化方法以及固化装置
CN204354565U (zh) * 2014-12-18 2015-05-27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固化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6876A (zh) * 2018-01-05 2018-06-08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面板自动uv固化设备的安装转动结构
CN108144819A (zh) * 2018-01-05 2018-06-12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面板自动uv固化设备
CN108144819B (zh) * 2018-01-05 2023-01-06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面板自动uv固化设备
CN108126876B (zh) * 2018-01-05 2023-01-06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面板自动uv固化设备的安装转动结构
CN111589674A (zh) * 2020-06-10 2020-08-28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紫外固化装置及紫外固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97965A1 (zh) 2016-12-15
KR20180016730A (ko) 2018-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1998A (zh) 显示屏光固化设备和显示屏光固化方法
CN1317586C (zh) 背光组件与具有此组件的液晶显示器
US9638956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CN100555038C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17038A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KR101444019B1 (ko) 측면조사식 백라이트 모듈
CN105607351A (zh) 一种紫外线固化装置、封框胶固化系统及封框胶固化方法
CN104832837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US10007051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323971B (zh) 贴合玻璃面板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真空贴合机
CN103439833A (zh) 背光模组及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WO2013152521A1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6405932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515114B (zh) 貼合載具及應用其的貼合方法
CN1584733A (zh) 投影式显示装置和灯冷却装置
CN106970486A (zh)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KR101167120B1 (ko) 자외선 경화장치
CN205910496U (zh) 一种用于uv‑led阻焊曝光机的uv‑led光源箱
TWM246605U (en) Light pipe bracket
JP5983787B2 (ja) 偏光光照射装置及び光配向装置
KR20160108178A (ko) 광경화 시스템
CN205942203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9916139U (zh) 高亮度圆形背光组件、显示设备及照明灯具
TW583472B (en) Illumination device
KR100930155B1 (ko) 롱 아크 유브이 램프를 이용한 노광 및 경화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