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88915A - 基于亲憎液表面配合的多尺度冷凝管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亲憎液表面配合的多尺度冷凝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88915A
CN106288915A CN201510253880.8A CN201510253880A CN106288915A CN 106288915 A CN106288915 A CN 106288915A CN 201510253880 A CN201510253880 A CN 201510253880A CN 106288915 A CN106288915 A CN 106288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heat exchanger
condensing
multiple dimensioned
porous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38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88915B (zh
Inventor
徐进良
谢剑
程愉
何孝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538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889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88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8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88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8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热强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亲憎液表面配合的多尺度冷凝管。该冷凝管主要由换热管和多孔膜管构成。换热管内壁生长有憎液纳米层,多孔膜管基体上生长着亲液纳米层,表面布满通透微米孔。米级换热管与多孔膜管同轴安装,形成毫米级间隙,从而将纳米-微米-毫米-米级多尺度结构有机结合起来。蒸汽流经冷凝管,憎液纳米层促使冷凝液滴向管中心自主弹跳;管中心多孔膜管通过亲液纳米层捕获并收集弹跳液滴,通过微米孔表面张力将冷凝液束缚在膜管内流动。亲憎液表面配合及多尺度结构协作,保证了管内冷凝以滴状模式持续进行。本发明构造的多尺度冷凝管显著提升了换热性能,有利于推进能源高效利用与新能源开发。

Description

基于亲憎液表面配合的多尺度冷凝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热强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亲憎液表面配合的多尺度冷凝管。
背景技术
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促使各国致力于能源高效利用与新能源开发。冷凝器大量应用于空调、发电、化工、航空等传统工业,且这些热功转换系统的能量损失中,冷凝器的不可逆换热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提升冷凝器性能可极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外,随着能源深度利用的进行,分布广泛的工业余热、太阳能、地热能等低品位能源成为了重要研究对象。针对低品位能源的回收与利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系统是低品位能源可能的有效利用途径。有机工质换热效率低,新能源温差小、热流密度低,因此冷凝器等换热设备体积庞大。例如,应用海水温差发电系统的冷凝换热器面积高达104m2/MW。这使ORC系统投资成本远高于常规能源系统,从而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因此提高冷凝器等设备换热效率,实现其小型化,将极大地提升传统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有力地推动低品位能源的开发。
套管式冷凝器是冷凝换热设备最常见的一种,目前,其冷凝传热强化手段主要包括扩展传热表面和管内插入物两类。常用的扩展表面包括各种内螺纹管、沟槽管、微肋管和异型管等,其中以微肋管应用最为广泛,而插入物则主要为各种形式的扭带、金属线圈、涡发生器等。通过优化扩展表面和插入物结构,以及对两种传热技术进行复合,管内冷凝传热得到了一定的强化。但这些冷凝传热技术是从单相强化传热引进过来的,其强化机理是扩展传热面积及破坏边界层发展,忽略了换热表面浸润性对冷凝换热性能的重要影响。
在冷凝传热模式中,滴状冷凝传热系数是膜状冷凝的10-100倍,而滴状冷凝仅发生憎液型换热表面上。根据Cassie浸润模型,憎液型表面成分需要具有极低的表面能,同时纳米结构等形成的大比表面积及粗糙度有利于提升憎液性能。蒸汽在憎液型表面冷凝后形成的液体不能顺利地浸润换热表面,因而形成液滴,而为附近的蒸汽与换热壁面直接接触创造了条件。如果形成的液滴在一定的技术下可以不断地脱落,从而防止换热壁面液膜的形成,则冷凝过程将保持极高的传热系数。因此,开发可持续的滴状冷凝模式是提高管内冷凝传热的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亲憎液表面配合、以及纳米-微米-毫米-米级多尺度结构协作等,开发了一种将换热壁面冷凝保持在滴状模式下的多尺度冷凝管,可实现管内冷凝换热性能的显著提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亲憎液表面配合的多尺度冷凝管,由换热管1和多孔膜管3构成。所述换热管1内壁生长有憎液纳米层2;多孔膜管3的膜管基体4表面生长有亲液纳米层5;膜管基体4不连续,表面遍布通透微米孔6;多孔膜管3同轴心地插入换热管1内,与换热管1间形成毫米级间隙,所述换热管1长度为米级,从而构建起一个纳米-微米-毫米-米级结构有机结合的多尺度冷凝管。
优选地,换热管1单独使用,或者多根管形成管束,集合成套管换热器使用。
优选地,换热管1是光滑管、带扩展受热面的换热管或异型管;其中,带扩展受热面的换热管为翅片管、螺纹管、沟槽管。
优选地,憎液纳米层2和亲液纳米层5通过刻蚀法、化学液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分子自组装法制备。
优选地,多孔膜管3为中空筒状结构,轴向上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且封口端迎着来流方向。
优选地,膜管基体4表面的微米孔6为规则、均匀孔洞或多层、交错缝隙。膜管基体4采用薄壁管激光、微电火花打孔或者采用金属丝编织,形成所述规则、均匀孔洞的微米孔6;膜管基体4采用纤维或粉末烧结形成所述多层、交错缝隙的微米孔6。
换热管1内壁憎液纳米层2促使冷凝液滴向管中心自主弹跳;管中心多孔膜管3通过亲液纳米层5和微米孔6捕获并收集弹跳液滴,从而使滴状冷凝持续进行,显著提升管内冷凝换热性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蒸汽在换热管内壁面冷凝时,由于内壁面生长有憎液型纳米结构,冷凝以滴状模式进行,同时,内壁面憎液纳米结构促使滴状冷凝产生的微液滴在聚合后,将表面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向管子轴心方向发生弹跳,其原理与担子菌类利用表面冷凝水传播孢子相同。而换热管中心的多孔膜管通过亲液纳米层,可有效捕获从壁面弹跳而来的液滴,其原理与蜘蛛丝网捕水原理相仿。捕获的液滴充满多孔膜管,其表面亲液憎气,通过表面张力可有效地阻止气体进入多孔膜管内部,从而将蒸气约束在多孔膜管与换热管间的环隙中,由于蒸气流通面积的减少,蒸气速度加快,蒸气对壁面的快速吹拂又可以加快冷凝液滴的脱落。冷凝液滴自主弹跳并被捕获、蒸气加速促进液滴脱落、液滴捕获减少壁面沉降等因素,可有效地维持滴状冷凝的持续进行,因此,与传统光滑管内膜状冷凝模式相比,本发明可显著提升冷凝换热性能。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本发明通过构造多尺度冷凝管,通过亲增液表面配合及多尺度结构协作,实现冷凝液滴自主弹跳、捕获与收集,保证了换热壁面滴状冷凝的持续进行,从而实现管内冷凝换热性能的显著提升。本发明可大幅降低冷凝器的不可逆换热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有利于冷凝器的小型化、紧凑化,减少冷凝器投资成本,有利于推进低品位能源的回收与新能源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尺度冷凝管结构及持续滴状冷凝原理示意图;
其中:(a)多尺度冷凝管结构示意图,(b)多孔膜管单元结构示意图,(c)憎液纳米层表面液滴自主弹跳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图1为多尺度冷凝管结构及持续滴状冷凝原理示意图,各标号的含义为:1-换热管,2-憎液纳米层,3-多孔膜管,4-膜管基体,5-亲液纳米层,6-微米孔,7-高速度冷凝液滴,8-低速度冷凝液滴,9-合并液滴,10-气液界面。
(a)分图为多尺度冷凝管结构示意图,该冷凝管主要由换热管1和多孔膜管3构成。换热管1内壁生长有憎液纳米层2。(b)分图为多孔膜管单元结构示意图,多孔膜管3的膜管基体4表面布满亲液纳米层5,且膜管基体4不连续,形成通透微米孔6。米级换热管1与多孔膜管3同轴安装,形成毫米级间隙。因此,本发明构建了一个纳米-微米-毫米-米级结构有机结合的多尺度冷凝管。
换热管1为工业上常用的冷凝金属管,其结构可以是光滑换热管或翅片管、微肋管、沟槽管等带扩展表面的换热管,也可以是波节管、椭圆管等异型换热管。
多孔膜管3为中空筒状结构,轴向上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安装时,封口端迎着来流方向。膜管基体4表面的微米孔6,可以是金属丝等形式的膜管基体4编织形成的规则、均匀孔洞,也可以是粉末形式的膜管基体4高温烧结形成的多层、交错的缝隙。
换热管1内壁憎液纳米层2以及多孔膜管基体4上的亲液纳米表面5的制备采用酸碱缓蚀、化学液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分子自组装等简单可行、稳定可靠、可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c)分图为憎液纳米层表面液滴自主弹跳原理示意图。蒸气流经换热管1时,由于内壁面生长有憎液型纳米结构2,冷凝以滴状模式进行。冷凝下来的液滴大小不同,加上蒸汽沿程冷凝,速度减缓,因此避免液滴向前滚动的速度也不同。当高速度冷凝液滴7追上低速度冷凝液滴8时,憎液纳米层2上液滴发生聚合形成合并液滴9,合并液滴9相对于高速度冷凝液滴7和低速度冷凝液滴8,表体面积总和减少,发生表面能向机械能的转化,促使合并液滴9向换热管1轴心方向自主弹跳。管中心多孔膜管3则通过亲液纳米层4对弹合并跳液滴9进行捕获和收集。同时,多孔膜管3利用表面微米孔6产生的表面张力,在微孔膜管3表面形成气液界面10,将冷凝液束缚在多孔膜管3流动,而将蒸气排挤在换热管1和多孔膜管3间的间隙流动。多孔膜管3与换热管1间环隙流通面积小于换热管1总的通流面积,蒸气速度加快,对流冷凝加强,同时也加快冷凝液滴的脱落。
通过亲疏液表面配合,憎液纳米层2实现液滴自主弹跳,亲液纳米层5实现液滴捕获,被微米孔6束缚在换热管1和多孔膜管3间的高速蒸汽加快液滴脱落,这三方面因素保证了本发明管内冷凝以滴状模式持续进行,从而显著提升冷凝换热性能,大幅降低冷凝器的不可逆换热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有利于冷凝器的小型化、紧凑化,减少冷凝器投资成本,有利于推进低品位能源的回收与新能源的利用。
针对水蒸气冷凝换热过程,换热管1选用长1000mm、外径19mm、壁厚2mm、T2牌号的工业标准铜管,内壁憎液纳米层2采用弱碱腐蚀法制备,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将铜管浸泡于丙酮1h,去除表面油污,然后去离子水清洗三遍;(2)将去污后的铜管投入质量分数1%的稀盐酸溶液中,室温浸泡15min,去除表面氧化层,去离子水清洗三遍备用;(3)室温下,将去污、去氧化层的铜管浸泡在0.03mol/L NH3·H2O溶液中48h,盛装NH3·H2O溶液的器皿宜采用带密封盖的石英槽,以保证溶液环境的纯净并防止氨水的挥发。(4)浸泡后的铜管表面变蓝,生长出Cu(OH)2纳米带,将其置于180℃的管式烧结炉中烘烤2h,将Cu(OH)2完全脱水,在铜管内表面均匀生长上CuO纳米层结构。(5)将带纳米层的铜管浸入质量分数0.5%的1H,1H,2H,2H-perfluodecyltriethoxysilane(分子式:C16H19F17O3Si)水溶液中,室温浸泡1h;然后放入110℃管式烧结炉烘烤1h,即可在换热管1内壁制备出优良的憎液纳米层2。
多孔膜管3的膜管基体4采用65*600目的斜纹密织不锈钢网,其经纬丝径分别为140μm和90μm,形成的微米孔6当量孔径36μm。将丝网裁剪成长950mm、宽34.6mm(宽度等于多孔膜管3的圆周长)的长方形状,并卷制成直径11mm、长950mm的圆管,对接处采用电阻焊焊接,推荐焊接电流450A,单位脉冲数2,压力30N。圆管一端采用相同的焊接工艺,将一片直径11mm的相同结构的斜纹密织不锈钢网焊接上,从而加工出中空筒状的多孔膜管3。
多孔膜管3上的亲液纳米层5采用刻蚀法制备,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取50mL质量分数25%的氨水,90mL去离子水和1000mL无水乙醇,加入70mL正硅酸乙酯,反应90min后,滴加39mL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60℃下搅拌19h,制备出硅溶胶,并常温老化72h;(2)将焊接好的多孔膜管3浸泡于丙酮1h,去除表面油污,然后去离子水清洗三遍,氮气吹干备用;(3)将去污的多孔膜管3浸入硅溶胶5min后放入管式烧结炉,800℃烘烤2h,即可得到由SiO2纳米颗粒组成的亲液纳米层5。
将长有亲液纳米层5的多孔膜管3,同轴地插入内壁生长有憎液纳米层2的换热管1中,多孔膜管3封口端迎着蒸汽来流方向,即可组装成基于亲憎液表面配合的多尺度冷凝管。上述示例性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限制。虽然已经公开了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示例性中可能的多种变形,而没有从本质上偏离本发明的新颖教导和优点。因此,所有这些变形都是包含在如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中。

Claims (10)

1.基于亲憎液表面配合的多尺度冷凝管,由换热管(1)和多孔膜管(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内壁生长有憎液纳米层(2);所述多孔膜管(3)的膜管基体(4)表面生长有亲液纳米层(5);膜管基体(4)不连续,表面遍布通透微米孔(6);多孔膜管(3)同轴心地插入换热管(1)内,与换热管(1)间形成毫米级间隙,所述换热管(1)长度为米级,从而构建起一个纳米-微米-毫米-米级结构有机结合的多尺度冷凝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尺度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单独使用,或者多根管形成管束,集合成套管换热器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多尺度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是光滑管、带扩展受热面的换热管或异型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尺度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扩展受热面的换热管为翅片管、螺纹管、沟槽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尺度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憎液纳米层(2)和亲液纳米层(5)通过刻蚀法、化学液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分子自组装法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尺度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膜管(3)为中空筒状结构,轴向上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且封口端迎着来流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尺度冷凝管,其特征在于:膜管基体(4)表面的微米孔(6)为规则、均匀孔洞或多层、交错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尺度冷凝管,其特征在于:膜管基体(4)采用薄壁管激光、微电火花打孔或者采用金属丝编织,形成所述规则、均匀孔洞的微米孔(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尺度冷凝管,其特征在于:膜管基体(4)采用纤维或粉末烧结形成所述多层、交错缝隙的微米孔(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尺度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换热管(1)内壁憎液纳米层(2)促使冷凝液滴向管中心自主弹跳;管中心多孔膜管(3)通过亲液纳米层(5)和微米孔(6)捕获并收集弹跳液滴,从而使滴状冷凝持续进行,显著提升管内冷凝换热性能。
CN201510253880.8A 2015-05-18 2015-05-18 基于亲憎液表面配合的多尺度冷凝管 Active CN1062889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3880.8A CN106288915B (zh) 2015-05-18 2015-05-18 基于亲憎液表面配合的多尺度冷凝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3880.8A CN106288915B (zh) 2015-05-18 2015-05-18 基于亲憎液表面配合的多尺度冷凝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8915A true CN106288915A (zh) 2017-01-04
CN106288915B CN106288915B (zh) 2018-04-10

Family

ID=57633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3880.8A Active CN106288915B (zh) 2015-05-18 2015-05-18 基于亲憎液表面配合的多尺度冷凝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8891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7618A (zh) * 2020-01-15 2020-05-29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内插仿生强化锥沸腾强化换热管
CN114593630A (zh) * 2022-03-29 2022-06-07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磁性粒子亲疏水智能管及其控制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6352A (en) * 1991-02-08 1991-12-31 Thermacore, Inc. High permeability heat pipe wick structure
CN103206886A (zh) * 2013-03-28 2013-07-17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壁换热管热交换界面强化换热结构
CN203586896U (zh) * 2013-06-08 2014-05-07 华南理工大学 热柱阵列蒸汽干道复合吸液芯
CN203672209U (zh) * 2014-01-21 2014-06-25 厦门大学 一种具有梯度孔隙结构毛细吸液芯的微型毛细泵环
CN104028050A (zh) * 2014-06-06 2014-09-10 华北电力大学 自动式微尺度气液相分离器
CN104215110A (zh) * 2014-09-03 2014-12-17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具有梯度毛细吸液芯的珠状凝结强化冷凝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6352A (en) * 1991-02-08 1991-12-31 Thermacore, Inc. High permeability heat pipe wick structure
CN103206886A (zh) * 2013-03-28 2013-07-17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壁换热管热交换界面强化换热结构
CN203586896U (zh) * 2013-06-08 2014-05-07 华南理工大学 热柱阵列蒸汽干道复合吸液芯
CN203672209U (zh) * 2014-01-21 2014-06-25 厦门大学 一种具有梯度孔隙结构毛细吸液芯的微型毛细泵环
CN104028050A (zh) * 2014-06-06 2014-09-10 华北电力大学 自动式微尺度气液相分离器
CN104215110A (zh) * 2014-09-03 2014-12-17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具有梯度毛细吸液芯的珠状凝结强化冷凝管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晓林等: "内分液结构调控竖直管间歇流型建模研究", 《力学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7618A (zh) * 2020-01-15 2020-05-29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内插仿生强化锥沸腾强化换热管
CN114593630A (zh) * 2022-03-29 2022-06-07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磁性粒子亲疏水智能管及其控制系统
CN114593630B (zh) * 2022-03-29 2023-12-22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磁性粒子亲疏水智能管及其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8915B (zh) 2018-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97470B2 (en) Internal liquid separating hood-type condensation heat exchange tube
CN101818999B (zh) 用于低品位热能利用的脉动热管传热装置
CN105299676B (zh) 一种基于中空微纳米多孔陶瓷膜的烟气水分余热回收装置
CN107976101B (zh) 一种外翅片换热管的使用方法
CN106895727B (zh) 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及其应用和余热锅炉
CN201715903U (zh) 平片形脉动热管传热装置
CN201764839U (zh) 热管式烟气废热回收装置
CN102927843A (zh) 基于液态金属传热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6288915A (zh) 基于亲憎液表面配合的多尺度冷凝管
CN102252549B (zh) 毛细结构分液式冷凝管
CN103512412A (zh) U形热管换热元件及与静电除尘器一体化的u形热管换热器
CN202630758U (zh) 热管式烟气废热回收装置
CN102635842B (zh) 分离式翅片板蒸汽发生器
CN104180697B (zh) 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
CN205558983U (zh) 一种朗肯循环与液态金属自然循环联合发电系统
CN103940110B (zh) 沸腾传热改善型直通式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管及方法
CN204100870U (zh) 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
CN210036371U (zh) 一种带喷嘴结构的脉动热管
CN103292305A (zh) 烟道尾气用径向热管-普通换热管组合式余热回收装置
CN103629846A (zh) 余热型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发生装置
CN207963134U (zh) 超短距低温差微通道快速热水发生器
CN219103817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
CN1776285A (zh) 防止氧化铝厂工艺回水管道振动的方法
CN203478724U (zh) 一种应用于热电行业高效节能的设备
CN204100867U (zh) 煤气余热回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e Jian

Inventor after: Xu Jinliang

Inventor after: Cheng Yu

Inventor after: He Xiaotian

Inventor before: Xu Jinliang

Inventor before: Xie Jian

Inventor before: Cheng Yu

Inventor before: He Xiaoti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