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76076A - 用于输送链的具有镜像对称的底板的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输送链的具有镜像对称的底板的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76076A
CN106276076A CN201610460379.3A CN201610460379A CN106276076A CN 106276076 A CN106276076 A CN 106276076A CN 201610460379 A CN201610460379 A CN 201610460379A CN 106276076 A CN106276076 A CN 106276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ation
driving means
fixing
standard package
fixing perf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603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76076B (zh
Inventor
T.居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6276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76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76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76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22Arrangements or mountings of driving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1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movable, or having interchangeable or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Devices for moving framework or parts thereof
    • B65G21/105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movable, or having interchangeable or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Devices for moving framework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demountable driving or return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02Belt- or chain-engaging elements
    • B65G23/04Drums, rollers, or wheels
    • B65G23/06Drums, rollers, or wheels with projections engaging abutments on belts or chains, e.g. sprocket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输送链的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具有驱动齿轮、驱动壳体、传动机构标准组件和驱动马达。按照本发明,传动机构标准组件具有底板,该底板不仅被固定在驱动壳体上而且被固定在驱动马达上,底板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布置,底板具有多个第一、多个第二、多个第三和多个第四固定穿孔,固定穿孔相应地彼此分开地构成,第一和第三固定穿孔相应地围绕第一旋转轴线均匀分布地布置,第二和第四固定穿孔相应地围绕与第一旋转轴线平行隔开地布置的第二旋转轴线均匀分布地布置,驱动壳体不仅能够固定在第一固定穿孔上而且能够固定在第二固定穿孔上,驱动马达不仅能够固定在第三固定穿孔上而且能够固定在第四固定穿孔上。

Description

用于输送链的具有镜像对称的底板的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从于2015年5月22日在互联网地址http://www.flexlink.com/zcms/ zpublish/45/uploads//45/tech_lib/14170972562476975936_03X65.pdf下面能够调用的目录中,在“End drive units X65,suspended,slip clutch”的名称下面公开了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被设置用于与输送链一起作用。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齿轮、驱动壳体、传动机构标准组件和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齿轮以能够关于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驱动壳体中,其中所述驱动齿轮能够与所述输送链进行驱动作用或者说驱动啮合(Antriebseingriff)。所述驱动壳体具有链条入口和链条出口,其中所述输送链以能够滑动运动的方式从所述链条入口通过所述驱动齿轮进一步被导引到所述链条出口。所述链条入口和链条出口平行于输送方向来伸展,所述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来定向。所述驱动马达沿着竖轴线的方向布置在所述链条入口及链条出口的下方,其中所述驱动马达通过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与所述驱动齿轮处于旋转驱动连接之中。所述竖轴线在此垂直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并且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来定向。
发明内容
要说明,从上述目录中公开了多种类似的驱动装置,对于所述驱动装置来说所述驱动马达相应地布置在其他的位置上。本发明仅仅关心驱动马达的前面所描述的布置,在该布置情况下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不仅可以安装在所述驱动壳体的左边而且可以安装在其右边,其中被所述驱动马达所占据的结构空间基本上保持相同。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仅对于将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在左边安装在所述驱动壳体上的情况而且对于将其在右边安装在所述驱动壳体上的情况来说,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构件,所述构件仅仅必须以不同的方式来组装。这些构件由此可以以较高的件数成本低廉地来制造。此外,必须加以储存的不同的部件更少,其中尽管如此仍可以提供驱动装置的许多变型方案。
按照独立的权利要求来建议,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具有底板,该底板不仅被固定在所述驱动壳体上而且被固定在所述驱动马达上,其中所述底板垂直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来布置,其中所述底板具有多个第一、多个第二和多个第三以及多个第四固定穿孔,所述固定穿孔相应地彼此分开地构成,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三固定穿孔相应地围绕着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均匀分布地布置,其中所述第二和第四固定穿孔相应地围绕着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平行隔开地布置的第二旋转轴线均匀分布地布置,其中所述驱动壳体不仅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穿孔上而且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穿孔上,其中所述驱动马达不仅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穿孔上而且能够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穿孔上。在所述底板上,由此从一开始就设置了所有不仅对于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的左侧安装而且对其右侧安装来说所需要的固定穿孔。
所述输送链优选构造为连续地环绕的结构。可以设置链条出口,该链条出口沿着竖轴线的方向在所述链条入口的下方并且与该链条入口平行地布置,其中所述驱动马达布置在所述链条出口的下方。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穿孔例如构造为埋头孔。所述驱动壳体优选借助于沉头螺钉要么被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穿孔上,要么被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穿孔上。所述驱动马达要么被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穿孔上,要么被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穿孔上。所述驱动马达优选是变速马达,该变速马达由电动马达和齿轮传动机构所组成。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优选是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器件的旋转轴线,通过所述驱动器件能够与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建立旋转驱动连接。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了本发明的有利的拓展方案和改进方案。
可以规定,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关于对称平面镜像对称地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穿孔关于所述对称平面与所述第三固定穿孔镜像对称地布置,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穿孔关于所述对称平面与所述第四固定穿孔镜像对称地布置。由此足以使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关于所述对称平面转向180°,以便能够将其固定在所述驱动壳体的对置的一侧上。
可以规定,所述对称平面与所述输送方向之间的倾角在15°与75°之间。所提到的倾角优选为60°。由此产生所述驱动马达特别节省位置空间地布置在所述驱动壳体的下方的结果。除此以外,可以毫无问题地如此布置所述不同的固定穿孔,使得其没有相互交叠。
可以规定,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具有能够关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第一传动齿轮(Getrieberad),其中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具有能够关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旋转的第二传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齿轮分别具有驱动器件,所述驱动器件不仅能够与所述驱动马达而且能够与所述驱动齿轮进行旋转驱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齿轮被共同的连续的牵引器件所缠绕。由此,可以使所述两个传动齿轮不仅与所述驱动马达而且与所述驱动齿轮进行旋转驱动连接,其中按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的安装变型方案只能相应地利用这些可行方案之一。
所述驱动器件优选构造为内六角轮廓或者外六角轮廓。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齿轮优选构造为齿形皮带轮,其中所述牵引器件是齿形皮带。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齿轮优选相同地构成。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齿轮优选分别具有一个唯一的、用于所述齿形皮带的侧面导引件,其中所述侧面导引件以相对于彼此旋转了180°的方式来安装,从而为所述齿形皮带的两条侧面边缘分配了一个侧面导引件。
可以规定,所述底板具有多个第五和多个第六固定穿孔,所述第五和第六固定穿孔相应地彼此分开地并且与其余的固定穿孔分开地构成,其中所述第五固定穿孔围绕着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均匀分布地布置,其中所述第六固定穿孔围绕着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均匀分布地布置,其中所述第五固定穿孔关于所述对称平面与所述第六固定穿孔镜像对称地布置。所述第五和第六固定穿孔用于将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的旋转支承结构固定在所述底板上。通过所建议的布置来避免所述第五及第六固定穿孔与其余的固定穿孔相碰撞。
可以规定,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分开的第一支承标准组件中,所述第一支承标准组件被固定在所述第五固定穿孔上,其中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分开的第二支承标准组件中,所述第二支承标准组件被固定在所述第六固定穿孔上。所提到的支承标准组件优选分别包括一个径向滚动轴承。
可以规定,分别设置了四个第一和四个第二固定穿孔,并且分别设置了四个第三和四个第四固定穿孔,并且在需要的情况下分别设置了四个第五和四个第六固定穿孔。由此避免所提到的固定穿孔相互交叠。
可以规定,所述第一、第三和第五固定穿孔以关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分别偏置了30°的方式来布置。由此避免所提到的固定穿孔相互交叠。由于上面所提及的镜像对称性,前述条件以类似的方式适用于其余的固定穿孔。
可以规定,所述底板的外轮廓关于所述对称平面镜像对称地构成。由此在组装所述驱动装置时避免了装配差错。
可以规定,所述底板具有第一和第二驱动穿孔,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穿孔关于所述对称平面相对于彼此镜像对称地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穿过所述第一驱动穿孔,其中所述第二旋转轴线穿过所述第二驱动穿孔。在穿过所提到的驱动穿孔的情况下,优选在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或者所述驱动马达之间建立所述旋转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穿孔优选构造为圆形。
可以规定,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具有用于所述牵引器件的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关于所述对称平面镜像对称地构成。通过所述张紧机构,应该调节所述牵引器件的张应力(Zugspannung)。通过所述张紧机构的所建议的镜像对称性来保证,所提到的、具有所述传动装置的两种安装变型方案的张应力调节机构以相同的方式来工作。
可以规定,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具有分开的盖罩,该盖罩包围所述牵引器件,其中所述盖罩被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其中所述盖罩关于所述对称平面镜像对称地构成。用所述盖罩应该保护所述牵引器件和所述传动齿轮,以防止环境影响。应该进一步避免通过所述牵引器件给使用者造成的伤害。
可以设置分开的第三和分开的第四支承标准组件,所述分开的第三和分开的第四支承标准组件被固定在分开的平坦的支承板上,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第三支承标准组件上,其中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第四支承标准组件上。由此来显著地提高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齿轮的旋转支承结构的刚度。所述支承板关于所述对称平面优选镜像对称地构成。所述支承板优选固定地与所述底板相连接。
可以规定,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三和/或第四支承标准组件相同地构成。所提到的支承标准组件优选分别包括一个分开的径向滚动轴承。
可以规定,在所述底板上固定了支柱,该支柱平行于所述竖轴线来伸展。所述支柱优选能够固定在底面(Untergrund)上,使得所述驱动装置的重量可以支撑在所述底面上。
不言而喻,前面所提到的和接下来还要解释的特征不仅能够以相应所说明的组合的方式来使用,而且也能够以其他组合的方式或者单独地使用,而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解释。附图示出:
图1是所述按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在没有盖罩和支承板的情况下的透视图;
图2是按照图1的驱动装置的传动机构标准组件的分解图;
图3是按照图1的驱动装置的底板的正视图;并且
图4是按照图1的驱动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断面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来伸展。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所述按本发明的驱动装置20的、在没有盖罩(在图2中的附图标记48)的情况下的透视图。所述驱动装置20用于驱动像例如从DE 10 2011 112 398 A1或者DE 102011 112 396 A1中所公开的那样的输送链。所述驱动装置20具有驱动齿轮21,该驱动齿轮能够与所述输送链进行驱动作用。所述驱动齿轮21以能够关于第一旋转轴线22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驱动壳体30中。所述驱动壳体30基本上按照DE 10 2013 215 751 A1来构成,其全部内容被参照并且成为本申请的内容。所述驱动壳体30尤其具有链条入口31和链条出口32,在所述链条入口和链条出口处所述输送链的一个所分配的区段分别以能够沿着输送方向11滑动运动的方式得到导引,其中所述输送方向11垂直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定向。所述输送链以所述链条入口31为出发点以能够滑动运动的方式通过所述驱动齿轮21继续被导引到所述链条出口32。所述驱动壳体30关于垂直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而伸展的平面基本上镜像对称地构造。
在所述驱动壳体30上固定了、尤其是旋紧了传动机构标准组件40的底板60。该底板60以具有恒定厚度的平坦的板的形式来构成,其中该底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来定向。为了其他的细节,请参照关于图3的解释。当前的驱动装置20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同一个传动机构标准组件40不仅固定在所述驱动壳体30的在图1中示出的一侧上而且固定在其对置的一侧上。所述驱动马达80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节省位置空间地布置在所述链条入口31或者链条出口32的下方。
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40具有第一和第二传动齿轮41、42。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以能够关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底板60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2以能够关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底板60上,其中所述第二旋转轴线82平行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来布置。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齿轮41、42相同的构成,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齿轮以相对于彼此旋转了180°的方式被安装。特别地,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齿轮设有相同的驱动器件44,所述驱动器件相应地以内六角轮廓的形式来构成,所述内六角轮廓沿着所分配的旋转轴线22、82穿过相关的传动齿轮41、42。通过所述驱动器件44,可以根据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40的安装位置使所述两个传动齿轮41、42要么与所述驱动齿轮21要么与所述驱动马达80进行旋转驱动连接。为了其他的细节,请参照关于图4的解释。
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齿轮41、42在此构造为齿形皮带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齿轮被一个共同的、以齿形皮带的形式构成的牵引器件46所缠绕,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牵引器件46、例如链条。
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传动齿轮41、42之间布置了用于所述牵引器件46的张紧机构47。该张紧机构47布置在所述牵引器件46的两个自由的区段之间,其中该张紧机构借助于能够旋转的张紧轮47a(也参见图2)将所述牵引器件的一个自由的区段从其另外的自由的区段上挤开。对于所述牵引器件47的张紧调节用张紧螺栓(在图2中的附图标记47b)来进行。所述张紧机构47关于对称平面(在图3中的附图标记43)镜像对称地构成,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22、82同样关于这个对称平面镜像对称地布置。
此外,要指出支柱14,该支柱由型材本体15和立式脚16所组成。所述型材本体15以恒定的、基本上正方形的横截面形状平行于竖轴线12来延伸,所述竖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和所述输送方向11来定向。所述型材本体15与所述底板60固定地旋紧在一起。在对置的端部上,所述立式脚16固定地与所述型材本体15旋紧在一起。通过所述立式脚16将所述驱动装置20的重量支撑在(未示出的)底面上。
所述驱动马达80以具有电动马达和传动机构83的变速马达的形式来构成。所述传动机构83被固定、尤其是被旋紧在所述底板60上。相应的驱动马达80从博世力士乐股份公司(Bosch Rexroth AG)的目录“链条输送系统 Varioflow plus” 1.0版中为人所知。
图2示出了按照图1的驱动装置的传动机构标准组件40的分解图。尤其可以看出分别相同地构成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支承标准组件51、52、53、54。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标准组件51、52与所述底板60旋紧在一起,并且更确切地说分别通过所述优选构造为内螺纹的第五和第六固定穿孔(在图3中的附图标记65、66)来旋紧在一起。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标准组件53、54以相应的方式与分开的支承板49旋紧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标准组件关于所分配的第一或者第二支承标准组件51、52镜像对称地布置。所述支承板49以具有恒定厚度的平坦的板的形式来构成,其平行于所述底板60来布置,其中所述支承板在此通过两个间隔垫片(Abstandhalter)49a固定地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间隔垫片49a布置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传动齿轮41、42之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以能够关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第一和第三支承标准组件51、53上,其中参照图4对其他的细节进行解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2以相应的方式以能够关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82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第二和第三支承标准组件52、54上。
所述盖罩48构造为盆状,其中该盖罩优选由塑料制成。所述盖罩48借助于螺栓仅仅被固定在所述底板60上,其中该盖罩基本上密封地包围着所述传动齿轮41、42和所述牵引器件46。由此所提到的部件得到保护以防止环境影响,并且不会引起对所述驱动装置的使用者的伤害。
图3示出了按照图1的驱动装置的底板60的正视图。所述底板60以具有恒定厚度的平坦的板的形式来构成。所述底板具有对称平面43,其中尤其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22、82关于这个对称平面43镜像对称地布置。分别为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22、82分配了一个第一或者第二驱动穿孔68、69,所述第一或者第二穿孔关于相关的旋转轴线22、82圆形地构成。围绕着所述第一驱动穿孔68布置了第一、第三和第五固定穿孔61、63、65。围绕着所述第二驱动穿孔69布置了第二、第四和第六驱动穿孔62、64、66。
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穿孔61、62关于所述对称平面43相对于彼此镜像对称地构成。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穿孔用于将所述底板60固定在所述驱动壳体(在图1中的附图标记30)上。在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30的在图1中所示出的布置情况下仅仅使用所述第一固定穿孔61。如果要将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30固定在对置的一侧上,则仅仅使用所述第二固定穿孔62。分别设置了四个第一或者第二固定穿孔61、62,它们关于所分配的旋转轴线22、82相隔了90°。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穿孔61、62构造为埋头孔,在所述埋头孔中下沉式地接纳了沉头螺钉,所述沉头螺钉被旋入到所述驱动壳体中。
所述第三和第四固定穿孔63、64关于所述对称平面43同样相对于彼此镜像对称地构成。所述第三和第四固定穿孔用于将所述驱动马达(在图1中的附图标记80)固定在所述底板60上。在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30的在图1中所示出的布置情况下仅仅使用所述第四固定穿孔64。如果要将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30固定在所述对置的一侧上,则仅仅使用所述第三固定穿孔63。相应地设置了四个第三或者第四固定穿孔63、64,它们关于所分配的旋转轴线22、82相隔90°。所述第三和第四固定穿孔63、64可选构造为钻孔或者构造为内螺纹。
所述第五固定穿孔65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支承标准组件(在图2中的附图标记51)。所述第六固定穿孔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支承标准组件(在图2中的附图标记52)。所述第五和第六固定穿孔65、66关于所述对称平面43相对于彼此镜像对称地构成,其中所述第五和第六固定穿孔构造为内螺纹。相应地设置了四个第五或者第六固定穿孔65、66,它们关于所分配的旋转轴线22、82相隔90°。
总共为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22、82相应地分配了十二个固定穿孔61、63、65或者62、64、66,其中相邻的固定穿孔61、63、65或者62、64、66关于相关的旋转轴线22、82相隔30°。
所述底板60的外轮廓67关于所述对称平面43镜像对称地构成。要指出所述外轮廓67的两个用附图标记70来表征的笔直的区段,在这两个笔直的区段中按安装位置各一个笔直的区段平行于所述输送方向11来定向。对称平面43与输送方向11或者笔直的区段70之间的角度13优选为60°。由此产生所述驱动马达有利地布置在所述入口或者出口(在图1中的附图标记31、32)下方的结果。除此以外,所述驱动马达的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线能够在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30的所有安装位置中毫无问题地平行于或者垂直于所述竖轴线(在图1中的附图标记12)来定向。
绝大部分布置在所述底板60的外边缘上的第七固定穿孔71用于固定所述盖罩(在图2中的附图标记80)。所述两个第八固定穿孔72和沿着对称平面43伸展的长孔73用于固定所述张紧机构(在图1中的附图标记47)。它们以相应地方式存在于所述支承板上(在图2中的附图标记49)。所述第九和第十固定穿孔74、75用于固定所述支柱(在图1中的附图标记14)。所述第九和第十固定穿孔关于所述对称平面43相对于彼此镜像对称地布置。在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30的在图1中示出的布置情况下,仅仅使用所述第十固定穿孔75。如果要将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30固定在对置的一侧上,则仅仅使用所述第九固定穿孔74。所述第九或者第十固定穿孔74、75相应地处于所设想的、垂直于决定性的输送方向11而伸展的线条上。两个伸长的第十一固定穿孔76用于额外地将所述底板60固定在所述驱动壳体上。所述两个伸长的第十一固定穿孔关于所述对称平面43相对于彼此镜像对称地构成,其中按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的安装位置仅仅相应地使用一个第十一固定穿孔76。
图4示出了按照图1的驱动装置20的剖视图,其中所述断面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来伸展。尤其可以看出优选相同地构成的第一和第二轴部件56、57。在所述第一轴部件56上固定地接纳了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在所述第二轴部件57上固定地接纳了所述驱动齿轮21。所述第一和第二轴部件以能够关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旋转的方式被分别支承在两个所分配的径向滚动轴承55、23上。所述径向滚动轴承55以其外圈固定地被接纳在所述第一和第三支承标准组件51、53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轴部件56、57分别具有一个驱动器件44,所述驱动器件以具有恒定的六角的横截面形状的穿孔的形式来构成。形状配合地嵌合到所述两个驱动器件44中的六角轴84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与驱动齿轮21之间促成旋转驱动连接。
此外,要指出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5上的侧面导引件45,该侧面导引件仅仅被设置在一侧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相同地构成,其中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以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旋转了180°的方式来安装。那里的侧面导引件因此处于所述牵引器件46的对置的一侧上,使得该牵引器件在两侧得到了导引。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在图2中的附图标记42)的旋转支承结构此外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相同地构成。
附图标记列表:
11 输送方向
12 竖轴线
13 对称平面与输送方向之间的倾角
14 支柱
15 型材本体
16 立式脚
20 驱动装置
21 驱动齿轮
22 第一旋转轴线
23 径向滚动轴承
30 驱动壳体
31 链条入口
32 链条出口
40 传动机构标准组件
41 第一传动齿轮
42 第二传动齿轮
43 对称平面
44 驱动器件
45 驱动齿轮上的侧面导引件
46 牵引器件
47 张紧机构
47a 张紧轮
47b 张紧螺栓
48 盖罩
49 支承板
49a 间隔垫片
51 第一支承标准组件
52 第二支承标准组件
53 第三支承标准组件
54 第四支承标准组件
55 径向滚动轴承
56 第一轴部件
57 第二轴部件
60 底板
61 第一固定穿孔
62 第二固定穿孔
63 第三固定穿孔
64 第四固定穿孔
65 第五固定穿孔
66 第六固定穿孔
67 底板的外轮廓
68 第一驱动穿孔
69 第二驱动穿孔
70 外轮廓的笔直的区段
71 第七固定穿孔
72 第八固定穿孔
73 长孔
74 第九固定穿孔
75 第十固定穿孔
76 第十一固定穿孔
80 驱动马达
82 第二旋转轴线
83 传动机构
84 六角轴。

Claims (15)

1.用于输送链的驱动装置(20),其中所述驱动装置(20)具有驱动齿轮(21)、驱动壳体(30)、传动机构标准组件(40)和驱动马达(80),其中所述驱动齿轮(21)以能够关于第一旋转轴线(22)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驱动壳体(30)中,其中所述驱动齿轮能够与输送链进行驱动作用,其中所述驱动壳体(30)具有链条入口(31),该链条入口能够与所述输送链进行导引作用,其中所述链条入口平行于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垂直地布置的输送方向(11)来伸展,其中所述驱动马达(80)沿着竖轴线(12)的方向布置在所述链条入口(31)的下方,所述竖轴线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11)并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而定向,其中所述驱动马达通过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40)与所述驱动齿轮(21)处于旋转驱动连接之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40)具有底板(60),该底板不仅被固定在所述驱动壳体(30)上而且被固定在所述驱动马达(80)上,其中所述底板(60)垂直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22、82)来布置,其中所述底板(60)具有多个第一、多个第二、多个第三和多个第四固定穿孔(61、62、63、64),所述多个第一、多个第二、多个第三和多个第四固定穿孔相应地彼此分开地构成,其中第一和第三固定穿孔(61、63)相应地围绕着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均匀分布地布置,其中第二和第四固定穿孔(62、64)相应地围绕着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平行隔开地布置的第二旋转轴线(82)均匀分布地布置,其中所述驱动壳体(30)不仅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穿孔(61)上而且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穿孔上(62),其中所述驱动马达(80)不仅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穿孔(63)上而且能够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穿孔上(64)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22、82)关于对称平面(43)镜像对称地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穿孔(61)关于所述对称平面(43)与所述第三固定穿孔(63)镜像对称地布置,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穿孔(62)关于所述对称平面与所述第四固定穿孔(64)镜像对称地布置。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对称平面(43)与所述输送方向(11)之间的倾角(13)在15°与75°之间。
4.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40)具有第一传动齿轮(41),该第一传动齿轮能够关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旋转,其中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40)具有第二传动齿轮(42),该第二传动齿轮能够关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82)旋转,其中第一和第二传动齿轮分别具有驱动器件(44),所述驱动器件不仅能够与所述驱动马达(80)而且能够与所述驱动齿轮(21)进行旋转驱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动齿轮(41、42)被共同的连续的牵引器件(46)所缠绕。
5.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底板(60)具有多个第五和多个第六固定穿孔(65、66),所述第五和第六固定穿孔相应地彼此分开地并且与其余的固定穿孔(61、62、63、64)分开地构成,其中所述第五固定穿孔(65)围绕着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均匀分布地布置,其中所述第六固定穿孔(66)围绕着所述第二旋转轴线(82)均匀分布地布置,其中所述第五固定穿孔(65)关于所述对称平面(43)与所述第六固定穿孔(66)镜像对称地布置。
6.按回引权利要求4的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分开的第一支承标准组件(51)中,所述第一支承标准组件被固定在所述第五固定穿孔(65)上,其中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分开的第二支承标准组件(52)中,所述第二支承标准组件被固定在所述第六固定穿孔(66)上。
7.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中分别设置了四个第一和四个第二固定穿孔(61、62),并且分别设置了四个第三和四个第四固定穿孔(63、64),并且在需要的情况下分别设置了四个第五和四个第六固定穿孔(65、66)。
8.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第三和第五固定穿孔(61、63、65)以关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相对于彼此分别偏置了30°的方式来布置。
9.按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底板(60)的外轮廓(67)关于所述对称平面(43)镜像对称地构成。
10.按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底板(60)具有第一和第二驱动穿孔(68、69),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穿孔关于所述对称平面(43)相对于彼此镜像对称地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线(22)穿过所述第一驱动穿孔(68),其中所述第二旋转轴线(82)穿过所述第二驱动穿孔(69)。
11.按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40)具有用于所述牵引器件(46)的张紧机构(47),该张紧机构关于所述对称平面(43)镜像对称地构成。
12.按权利要求4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传动机构标准组件(40)具有分开的盖罩(48),该盖罩包围着所述牵引器件(46),其中所述盖罩被固定在所述底板(60)上,其中所述盖罩(48)关于所述对称平面(43)镜像对称地构成。
13.按前述权利要求4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设置了分开的第三和分开的第四支承标准组件(53、54),所述分开的第三和分开的第四支承标准组件被固定在分开的平坦的支承板(49)上,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第三支承标准组件(53)上,其中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第四支承标准组件(54)上。
14.按权利要求4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三和/或第四支承标准组件(51、52、53、54)相同地构成。
15.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中在所述底板(60)上固定了支柱(14),该支柱平行于所述竖轴线(12)来伸展。
CN201610460379.3A 2015-06-24 2016-06-23 用于输送链的具有镜像对称的底板的驱动装置 Active CN1062760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11703.0 2015-06-24
DE102015211703.0A DE102015211703A1 (de) 2015-06-24 2015-06-24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e Förderkette mit spiegelsymmetrischer Grundplat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76076A true CN106276076A (zh) 2017-01-04
CN106276076B CN106276076B (zh) 2020-04-28

Family

ID=56080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60379.3A Active CN106276076B (zh) 2015-06-24 2016-06-23 用于输送链的具有镜像对称的底板的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109186B1 (zh)
CN (1) CN106276076B (zh)
DE (1) DE102015211703A1 (zh)
ES (1) ES2683271T3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5943A (zh) * 2019-03-07 2021-07-30 格鲁纳股份公司 调节阀减速传动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428264U (de) * 1974-08-21 1976-03-11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Foerderband
JPS58154210A (ja) * 1982-03-10 1983-09-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メルフ形可変抵抗器
DE10236559A1 (de) * 2002-08-08 2004-02-26 Flexlink Systems Gmbh Antriebsanordnung eines Kettenförderers für Stückgut
EP1710176A2 (de) * 2005-04-08 2006-10-11 MiniTec Maschinenbau GmbH & Co. KG Gurtförderer
CN104340605A (zh) * 2013-08-09 2015-02-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单独的链引导部的输送链用的转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37770C3 (de) * 1973-07-25 1981-01-15 Helmut 6950 Mosbach Silberzahn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Flaschen, Dosen u.dgl
JPS58154210U (ja) * 1982-04-09 1983-10-15 株式会社中村機器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コンベア装置
DE102011112398A1 (de) 2011-09-03 2013-03-07 Robert Bosch Gmbh Förderkettenglied mit L-förmiger Bolzenausnehmung
DE102011112396A1 (de) 2011-09-03 2013-03-07 Robert Bosch Gmbh Kettenglied mit durch Gleitabschnitt getrennten Gelenk- und Gabelabschnit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428264U (de) * 1974-08-21 1976-03-11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Foerderband
JPS58154210A (ja) * 1982-03-10 1983-09-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メルフ形可変抵抗器
DE10236559A1 (de) * 2002-08-08 2004-02-26 Flexlink Systems Gmbh Antriebsanordnung eines Kettenförderers für Stückgut
EP1710176A2 (de) * 2005-04-08 2006-10-11 MiniTec Maschinenbau GmbH & Co. KG Gurtförderer
CN104340605A (zh) * 2013-08-09 2015-02-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单独的链引导部的输送链用的转向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LEXLINK: "Spare parts Conveyor system X65", 《FLEXLINK》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5943A (zh) * 2019-03-07 2021-07-30 格鲁纳股份公司 调节阀减速传动机构
US11933517B2 (en) 2019-03-07 2024-03-19 Gruner Ag Butterfly flap reduction gea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683271T3 (es) 2018-09-25
EP3109186B1 (de) 2018-05-09
DE102015211703A1 (de) 2016-12-29
EP3109186A1 (de) 2016-12-28
CN106276076B (zh)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10156C (en) Tensioner
CN101627175B (zh) 建筑覆盖物的操作系统
CN104937205B (zh) 窗口覆盖物及操作系统
CN107531312B (zh) 传动机构
EP2431317A2 (en) Apparatus for equalizing the tensions among elevator wire ropes
DE112005000567T5 (de) Riemenscheibe zur Kompensation von Schwingungen
CN107074335A (zh) 齿轮结合方式的操舵装置及利用其的操舵方法
CN105645043A (zh) 带有传送滚轮和同步滚轮的滚轮模块
CN106276076A (zh) 用于输送链的具有镜像对称的底板的驱动装置
DE102013016917A1 (de) Fahrradantriebseinheit
US10689064B2 (en) Gear for a bicycle transmission
CN1093838A (zh) 一种改进的电动机安装座架
CN103459892A (zh) 转动连接装置
US8286534B2 (en) Assembled transmission device with bi-rotating directional input and constant rotating directional output
US808424A (en) Reeling-machine.
CN104340605B (zh) 具有单独的链引导部的输送链用的转向装置
CN105923041A (zh) 转向管柱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JPH06240523A (ja) 糸条の撚糸スピンドル
JP6109600B2 (ja) 難着雪リング取外装置
CN102303824B (zh) 挡绳装置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US681916A (en) Feed mechanism for wire-fabric machines.
CN205772733U (zh) 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
CN108100718A (zh) 一种用于尼龙布的卷辊收料机
DE102012222115B4 (de) Riemenspanner
CN200945083Y (zh) 一种窗帘拉绳卷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