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68516A - 一种反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68516A
CN106268516A CN201610651589.0A CN201610651589A CN106268516A CN 106268516 A CN106268516 A CN 106268516A CN 201610651589 A CN201610651589 A CN 201610651589A CN 106268516 A CN106268516 A CN 106268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haft
reaction tube
heating
reaction
locking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515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68516B (zh
Inventor
杜建周
李运平
徐奇
徐一奇
韩朋德
方文中
曹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MEISHIBANG FINE CERAMICS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ang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6515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685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68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68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68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68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00Processes of utilising sub-atmospheric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to effect chemical or physical change of matter; Apparatus therefor
    • B01J3/04Pressure vessels, e.g. autoclav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支撑座、支撑轴、反应筒以及位于反应筒外部的控制箱,支撑轴的两端与固定支撑座连接,支撑轴穿过反应筒,且支撑轴的轴线与反应筒的轴线重合,反应筒的内部具有第一加热件,第一加热件包括多个沿反应筒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加热棒,每个加热棒分别与控制箱电连接,多个加热棒沿支撑轴的圆周方向排列在支撑轴的外表面。相对于现有的从反应筒外部加热的方式,本发明通过置于反应筒内部且沿反应筒轴线方向延伸的加热棒,以及多个加热棒沿支撑轴的圆周方向排列在支撑轴的外表面形成了柱状加热区,能够在内部对反应原料进行加热,热能由内向外均匀辐射,反应原料受热均匀、产物质量好以及产物得率高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反应容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温技术是无机合成的一个重要手段,许多和无机合成有关的化学反应往往都是在高温下进行的,特别是在合成一些新型无机高温材料时,要求达到的温度通常越来越高。例如高熔点金属粉末的烧结,难溶化合物的熔化和再结晶、陶瓷材料的烧结等都需要很高的温度。为了进行无机材料的高温合成,就需要一些能符合不同要求并能产生高温的设备和手段。高压合成就是利用外加高压,使物质产生多型相转变或发生不同物质间的化合。从而得到新相、新化合物、新材料。众所周知,由于施加在物质上的高压卸掉后,大多数物质的结构和行为发生可逆变化,失去高压状态的结构和性质。因此,通常的高压合成都采用高温和高压两种条件交加的高温高压合成法。但是,现有的用于高温高压反应合成的反应装置其通常都是从外部加热,使其内部反应原料达到预设温度,其存在加热效率低,达到预设温度的时间较长,反应原料在装置内的受热不均匀、产物质量较差且得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装置,其具有导热速度快、反应原料受热均匀、反应充分、产物得率高等特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反应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支撑座、支撑轴、反应筒以及位于反应筒外部的控制箱,支撑轴的两端与固定支撑座连接,支撑轴穿过反应筒,且支撑轴的轴线与反应筒的轴线重合,反应筒的内部具有第一加热件,第一加热件包括多个沿反应筒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加热棒,每个加热棒分别与控制箱电连接,多个加热棒沿支撑轴的圆周方向排列在支撑轴的外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应装置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的从反应筒外部加热的方式,本发明通过置于反应筒内部且沿反应筒轴线方向延伸的加热棒,以及多个加热棒沿支撑轴的圆周方向排列在支撑轴的外表面形成了柱状加热区,能够在内部对反应原料进行加热,热能由内向外均匀辐射,其具有导热效率高、反应原料受热均匀、产物质量好以及产物得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应装置的反应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应装置的支撑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应装置的进料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应装置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应装置的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反应装置100;固定支撑座110,固定支撑台111;
支撑轴112,第一支撑段113,安装段114,第二支撑段115,容置管116,容置通道117,搅拌桨118,线孔119;
反应筒120,活动筒体121,第一固定帽122,第二固定帽123,进出料口124,进料盖125,法兰126,端盖127,进料通道128,轴承129;
驱动机构130,驱动电机131,减速器132,第一皮带轮1321,第二皮带轮1322,皮带1323,第一支架133,第一转轴134,主动齿轮135,从动齿轮136,第二支架137,第二转轴138,平衡齿轮139;
第一加热件140,加热棒141,第二加热件142,环形加热圈144,第一发热棒145,第二发热棒146;
温度探测装置150,第一温度探测头151,第二温度探测头152,压力探测装置153,第一压力探测头154,第二压力探测头155,压力表156;
控制箱160,电源指示灯161,加热指示灯162,电机转速表163,压力显示表164,温度显示表165,电源开关166,设定温度表167,电机启动开关168,加热按钮169,温度设置旋钮1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应装置100,包括固定支撑座110、反应筒120、驱动机构130、第一加热件140、第二加热件142、温度探测装置150、压力探测装置153以及控制箱160。反应筒120转动安装在固定支撑座110上。驱动机构130用于驱动反应筒120转动。第一加热件140和第二加热件142均安装在反应筒120内部,用于对反应筒120内部的反应原料进行加热,使反应原料达到预设温度。温度探测装置150用于探测和监控反应筒120内部的温度。压力探测装置153用于探测和监控反应筒120内的压力。驱动机构130、第一加热件140、第二加热件142、温度探测装置150以及压力探测装置153分别与控制箱160电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撑座110包括两个用于安装在地面或工作台上的固定支撑台111。反应筒120通过支撑轴112转动安装在两个固定支撑台111之间。支撑轴112穿过反应筒120,支撑轴11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撑台111连接,将反应筒120支撑起来悬空远离地面或工作台。支撑轴112的轴线与反应筒120的轴线重合,这样支撑轴112的所受的重量较轻,支撑力得到最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反应筒120包括活动筒体121和转动连接至活动筒体121两端的第一固定帽122和第二固定帽123。第一固定帽122和第二固定帽123的截面大致呈弧形。活动筒体121可相对于第一固定帽122和第二固定帽123旋转。实现活动筒体121可相对于第一固定帽122和第二固定帽123旋转的方式可以是第一固定帽122和第二固定帽123的内缘分别与活动筒体121的两个端部的外缘通过轴承129转动连接起来(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帽122和第二固定帽123与活动筒体121的连接为气密封连接,以防止在合成合成反应时活动筒体121内部气体的泄露,保证气压能够正常达到预设气压。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活动筒体121的两个端部的外缘设置环形凸起,第一固定帽122和第二固定帽123的内缘设置相应的与环形凸起匹配的环形凹槽也可以实现活动筒体121相对于第一固定帽122和第二固定帽123的可相对旋转的效果。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不用设置活动筒体121可相对于第一固定帽122和第二固定帽123旋转。
请继续参阅图1和2,结合图3和图4参考,第一固定帽122上具有第一通孔(图中为示出),第二固定帽123上具有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支撑轴112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支撑轴112与第一固定帽122和第二固定帽123固定连接。支撑轴112的轴线与活动筒体121的轴线重合。支撑轴1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支撑台111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帽122和第二固定帽123与支撑轴112固定连接。这样使得活动筒体121可以旋转,但支撑轴112不旋转,这样的旋转方式其带动其内部的反应原料旋转的体积和量都比较大,有助于提高反应原料之间的混合程度,提高其反应速率。
具体地,支撑轴1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段113、安装段114以及第二支撑段115。第一支撑段113的一端与固定支撑台111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固定帽122。第二支撑段115的一端与另一个固定支撑台111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帽123。安装段114位于活动筒体121的内部。第一支撑段113和第二支撑段115的直径一致,且均大于安装段114的直径。第一支撑段113的端面、安装段114的外表面以及第二支撑段115的断面共同形成用于安装第一加热件140的环形腔。
支撑轴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连接导线的容置管116,容置管116从第二支撑段115的内部往第一支撑段113的方向延伸并伸到外部,容置管116内具有用于容置连接导线的容置通道117。支撑轴112的侧壁和容置管116的侧壁具有多个与容置通道117连通的线孔119。线孔119的设置可根据实际安装情况来匹配设计。通过容置管116的设置可以确保在活动筒体121旋转时,防止连接导线与其他部件例如支撑轴112等之间发生缠绕。
此外,支撑轴112在位于安装段114的位置设置有四个搅拌桨118,四个搅拌桨118沿支撑轴112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在安装段114外。搅拌桨118具有相对的两个搅拌面,该搅拌面大致呈方形,搅拌面位于两个搅拌面之间的侧缘与支撑轴112的安装段114固定连接,支撑轴112的轴线与搅拌面基本平行。在活动筒体121旋转的同时,搅拌桨118的设置可以加强反应原料之间的混合程度,加强反应原料之间的混合均匀性,使反应原料之间接触完全,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物得率。
请再参阅图1,驱动机构130包括:与控制箱160电连接的驱动电机131,与驱动电机131输出端连接的减速器132、第一支架133,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架133上且与减速器132联动连接的第一转轴134,套设在第一转轴134上的两个主动齿轮135,以及套设在活动筒体121上的两个从动齿轮136。从动齿轮136一一对应地与主动齿轮135啮合。从动齿轮136与活动筒体121之间采用固定连接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减速器132包括直径较小的第一皮带轮1321和直接较大的第二皮带轮1322,第一皮带轮1321固定在驱动电机131的输出轴上,第二皮带轮1322固定在第一转轴134的端部,第一皮带轮1321和第二皮带轮1322直接通过皮带1323传动,实现减速效果。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减速器132可以通过直径不同的齿轮相互配合以降低转速来实现减速效果。此外,本实施例还通过对控制箱160的控制程序进行设计,使其控制的驱动电机131的输出轴能够往复旋转,使其活动筒体121也能够往复旋转,提高反应原料的混合程度。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主动齿轮135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等,从动齿轮136的数量与主动齿轮135一致。
在驱动电机131的驱动下,主动齿轮135旋转,主动齿轮135与从动齿轮136一一对应配合,以使活动筒体121以其轴线进行旋转,带动其内部的原料转动,以使各种原料之间混合更充分均匀,反应更完全,有助于提高产物得率和质量。当然,主动齿轮135和从动齿轮136采用硬度高、耐高温的金属材质制成,以增强其使用寿命。
现有的用于高温高压反应合成的反应装置100,其外部的反应筒120不会旋转,主要依赖其内部的搅拌装置的转动,来搅动反应原料。由于内部的搅拌装置的体积小力量也小,其搅动的反应原料的量和体积都比较小。因此,现有的反应装置100的搅拌方式存在的效率低,搅拌不充分,耗能大的缺点。而本发明的设计与此相反,通过设置可转动旋转的反应筒120和固定的搅拌桨118相互作用,来实现反应原料之间的充分混合和接触。由于本实施例的反应筒120的体积大,其容量也大,且大于现有的反应装置100容量,其惯性也大,只要其旋转起来后维持其旋转所耗的能量也较小,其搅动的反应原料的量和体积也大,因而可使反应原料之间能够充分混合和接触,大大地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得率。
请参考图1和图6,此外,为了减少活体筒体在旋转过程的震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30还可包括第二支架137、安装在第二支架137上的第二转轴138,套设在第二转轴138上且与从动齿轮136数量一致的平衡齿轮139,平衡齿轮139一一对应地与从动齿轮136啮合。一个主动齿轮135、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136、以及与该从动齿轮136啮合的平衡齿轮139构成一个转动单元,一个转动单元中的三个齿轮的中心点两两相互之间的连线形成等腰三角形(如图6所示)。主动齿轮135在从动齿轮136的左下侧驱动从动齿轮136旋转,平衡齿轮139在从动齿轮136的右下侧给予从动齿轮136往左的支撑力,防止从动齿轮136往右偏移导致主动齿轮135与从动齿轮136之间打滑的现象。
此外,活动筒体121、第一固定帽122和第二固定帽123的内表面均具有绝热层(图中未示出),该绝热层用于阻止反应筒120内部的热量往外扩散,起到保温作用以及降低活动筒体121外表面的温度防止接触烫伤。本实施例中,绝热层采用耐高温、耐强酸强碱、抗氧化的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制成。
请参阅图1和图2,并结合图5参考,另外,活动筒体121的外圆周面还具有与活动筒体121内部连通的进出料口124以及用于封闭或打开该进出料口124的进料盖125。进料盖125包括端盖127和具有进料通道128的法兰126,法兰126的一端与活动筒体121靠近进出料口124的位置固定连接,法兰126的进料通道128与进出料口124连通。法兰126的另一端与端盖127可拆卸连接,用于封闭或打开进出料口124。
请参阅图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140包括四个沿反应筒12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加热棒141。加热棒141从反应筒120内部的一端贯穿至另一端。四个加热棒141沿支撑轴112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地排列在支撑轴112的安装段114的外表面上,加热棒141与搅拌桨118交替排列。加热棒141的长度与安装段114的长度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加热棒141从反应筒120内部的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每个加热棒141靠近第一支撑段113的一端通过其对应的连接导线与控制箱160电连接。加热连接导线穿过第一支撑段113的靠近安装段114的线孔119并容置在容置管116内。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加热棒14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可以不限于四个,但至少是一个。
现有的用于高温高压反应合成的反应装置100的加热方式主要是通过外部加热,即热量从反应筒120的外部往内部传递,使得反应原料达到所需的稳定,这种加热方式其存在导热效率低,散热量大、耗能大、受热不均匀等问题。而本发明设置的加热棒141位于反应筒120的内部中心位置,由现有的外部加热改为内部中心加热。不仅如此,四个呈环形排列的水平地贯穿反应筒120内部的加热棒141形成一个类似于柱状的加热区,其从反应筒120的中心区域向四周均匀地散发热量,且加热棒141直接与反应原料接触,使得反应原料的受热更均匀、升达预设温度的速度也更快,耗时短、功耗也得到有效的控制。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件142包括分别两个环形加热圈144,与环形加热圈144的圆周面相垂直连接的第一发热棒145和第二发热棒146,第一发热棒145与第二发热棒146相对设置。第二发热棒146的长度大于第一发热棒145。环形加热圈144环绕支撑轴和加热棒141,环形加热圈144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段113的直径。两个环形加热圈144通过其各自连接的第二发热棒146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帽122和第二固定帽123上。这样可使得环形加热圈144不随活动筒体121的旋转而旋转。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不用设置第二加热件142。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不用设置第一发热棒145和第二发热棒146,直接将环形加热圈144固定在第一固定帽122或第二固定帽123上。
由于在活体筒体的端部的位置(靠近第一固定帽122和第二固定帽123的位置)是散热最快的区域,该区域的温度通常都会低于活动筒体121中心区域的温度。因此,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加热圈143,其加热环能够对远离中心区域的反应原料进行加热,尤其是通过环形加热圈144、第一发热棒145和第二发热棒146的环形加热方式,使得该区域的反应原料在旋转的同时,其能够始终保持受热状态,这样确保活动筒体121内的反应原料的各区域的温度基本保持一致,受热更均匀,减少局部温差,确保其反应更充分。
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和图3参考,温度探测装置150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撑段113并穿过第一固定帽122伸入到反应筒120内部的第一温度探测头151和安装在第二支撑段115并穿过第二固定帽123伸入到反应筒120内部的第二温度探测头152。第一温度探测头151和第二温度探测头152上均设置有温度表。第一温度探测头151和第二温度探测头152通过其相应的连接导线与控制箱160连接,其连接导线容置在容置管116内,避免在活动筒体121旋转的时候绕线,确保温度探测和控制信号的正常传输。通过设置的温度探测装置150,能够有实时地反应筒120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反应筒120的温度处于可控制状态,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安全事故或温度过低反应不充分的情况发生。
压力探测装置153包括安装在第一支撑段113并穿过第一固定帽122伸入到反应筒120内部的第一压力探测头154和安装在第二支撑段115并穿过第二固定帽123伸入到反应筒120内部的第二压力探测头155。第一压力探测头154与第一温度探测头151相对设置,第二压力探测头155与第二温度探测头152相对设置。第一压力探测头154和第二压力探测头155上均设置有压力表156,以供使用者直观地观察反应筒120内的压力情况。第一压力探测头154和第二压力探测头155通过其相应的连接导线与控制箱160连接,其连接导线容置在容置管116内,避免在活动筒体121旋转的时候绕线,确保压力探测和控制信号的正常传输。通过设置的压力探测装置153,能够通过设置的温度探测装置150,能够有实时地反应筒120内部的压力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反应筒120的压力处于可控制状态,避免压力过高导致安全事故或压力过低反应不充分的情况发生。
当然,相应地,请参考图1和图7,控制箱160上可设置有具有显示或操作功能的功能性元件例如电源指示灯161、加热指示灯162、温度警示灯、电机转速表163、压力显示表164、温度显示表165、电源开关166、设定温度表167、电机启动开关168、加热按钮169、温度设置旋钮170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控制箱160上的功能性元件仅可从上所例的功能性元件选择其中几个进行设计安装,也可以不限于上述所例的功能性元件,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装设计。使用者可通过对控制箱160上的功能性元件的观察或操作,实现自动化控制,具有操作安全、方便以及灵活等特点。
使用该反应装置100时可参考以下大致的流程:将反应原料例如粉料从进出料口124倒入反应筒120内;调节固定螺母将端盖127与法兰126闭合;启动驱动电机131,设定反应筒120内部的最高温度(通常为200℃~300℃);按下加热按钮169,开始加热;观察控制箱160上的温度显示表165或支撑轴112上的温度表读取温度值(如果温度过高控制箱160温度警示灯亮,则停止加热)。活动筒体121转动时,搅拌桨118可对反应原料进行搅拌,以提高反应效率。测压探测装置测出内部压力,可由控制箱160上的压力显示表164或安装在支撑轴112上的压力表156进行读数观察。可按照生产工艺要求的时间,时间到,停止加热,关闭驱动电机131,关闭电源,打开进料盖125取料。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应装置100,通过设置的可转动的反应筒120加强反应原料的混合程度,确保反应充分完全;以及通过反应筒120内部设置的加热棒141,确保反应原料的受热均匀性,提高反应效率,同时配合加热圈143的设置,减少局部温差,进一步提高反应原料的受热均匀性,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得率;再通过容置管116的设置,避免各连接导线发生绕线现象;另外,控制箱160能够起到总体控制和安全监测的作用,避免事故发生;且该反应装置100的反应筒120体积大,容量足,适合工厂大产量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撑座、支撑轴、反应筒以及位于所述反应筒外部的控制箱,所述固定支撑座包括两个固定支撑台,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撑台连接,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反应筒,且所述支撑轴的轴线与所述反应筒的轴线重合,所述反应筒的内部具有第一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包括多个沿所述反应筒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加热棒,每个所述加热棒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多个所述加热棒沿所述支撑轴的圆周方向排列在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的内部具有与所述控制箱连接的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二加热件包括至少一个环形加热圈,所述环形加热圈环绕所述所述加热棒,所述环形加热圈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件还包括与所述环形加热圈连接的第一发热棒和第二发热棒,所述第一发热棒与所述第二发热棒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发热棒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包括第一固定帽、第二固定帽以及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帽和所述第二固定帽旋转的活动筒体,所述第一固定帽和所述第二固定帽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活动筒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帽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帽上具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支撑轴与所述第一固定帽和所述第二固定帽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用于所述活动筒体转动的驱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联动连接的第一转轴、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支架、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主动齿轮以及套设在所述活动筒体上的的从动齿轮,其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活动筒体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转轴,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平衡齿轮,所述平衡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的内部设置有容置管,所述容置管内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加热棒的连接导线的容置通道,所述支撑轴的侧壁以及容置管的侧壁均具有多个与所述容置通道连通的线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在位于所述反应筒内部的位置还设置有多个搅拌桨,所述搅拌桨沿所述支撑轴的圆周方向排列,且所述搅拌桨与所述加热棒交错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的内表面具有绝热层,所述绝热层为聚四氟乙烯层。
CN201610651589.0A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反应装置 Active CN106268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1589.0A CN106268516B (zh)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反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1589.0A CN106268516B (zh)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反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68516A true CN106268516A (zh) 2017-01-04
CN106268516B CN106268516B (zh) 2018-11-13

Family

ID=57667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1589.0A Active CN106268516B (zh) 2016-08-09 2016-08-09 一种反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6851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8643A (zh) * 2019-05-13 2019-08-16 张青 一种真空转鼓式聚脂固相聚合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87468U (zh) * 2011-12-13 2012-08-22 四川新元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固相反应器
JP2014030798A (ja) * 2012-08-03 2014-02-20 Kyowa Kogyo Kk 熱交換機能を有する発酵処理装置
CN204583207U (zh) * 2015-04-12 2015-08-26 千辉药业(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使原料受热均匀的反应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87468U (zh) * 2011-12-13 2012-08-22 四川新元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固相反应器
JP2014030798A (ja) * 2012-08-03 2014-02-20 Kyowa Kogyo Kk 熱交換機能を有する発酵処理装置
CN204583207U (zh) * 2015-04-12 2015-08-26 千辉药业(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使原料受热均匀的反应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8643A (zh) * 2019-05-13 2019-08-16 张青 一种真空转鼓式聚脂固相聚合装置
CN110128643B (zh) * 2019-05-13 2021-11-12 东营海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转鼓式聚脂固相聚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68516B (zh) 201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7408A (zh) 一种生产维生素e的反应釜
CN206566912U (zh) 一种高吸水树脂搅拌装置
CN219168391U (zh) 一种乳液聚合反应釜
CN108043268A (zh) 一种智能液体搅拌机
CN106268516A (zh) 一种反应装置
CN105771847A (zh) 一种温控搅拌化工反应釜
CN107899458A (zh) 一种智能固体搅拌机
CN108671873A (zh) 一种高效加热的螺旋搅拌反应釜
CN108380161A (zh) 一种双向搅拌的反应釜
CN208389897U (zh) 一种膏体灌装装置
CN107999012B (zh) 一种反应器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5964215A (zh) 水热合成装置
CN218459516U (zh) 一种搪瓷反应釜
CN106629713B (zh) 试验用回转式活化炉
CN109603722A (zh) 一种具有自动变换温度的化学反应釜
CN109402387A (zh) 一种微波高温浸出装置
CN215234188U (zh) 一种有机污染物用催化剂的反应釜
CN205495592U (zh) 一种带加热式搅拌桨的化工反应釜
CN206062974U (zh) 一种破壁机
CN109012537A (zh) 一种具有高效换热功能的节能型反应釜
CN212524076U (zh) 一种传热均匀的反应釜
CN209039542U (zh) 一种微波高温浸出装置
CN203227495U (zh) 一种旋转式组合反应釜
CN210079538U (zh) 一种能够调整作业形态的化工生产用反应釜
CN219400111U (zh) 一种电加热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3

Address after: 365200 No.18, zone 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ingxi County, Sanm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MEISHIBANG FINE CERAM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4000 Yancheng City hope road, Jiangsu, No. 1

Patentee before: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