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8540B - 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8540B
CN106258540B CN201610696747.4A CN201610696747A CN106258540B CN 106258540 B CN106258540 B CN 106258540B CN 201610696747 A CN201610696747 A CN 201610696747A CN 106258540 B CN106258540 B CN 1062585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
zinc
seedling
salt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967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8540A (zh
Inventor
孙验玲
刘霞
穆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106967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85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58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8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8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8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本发明发现和验证了玉米自交系的盐耐性与其锌敏感性是呈现一致的;本发明根据缺锌胁迫处理下玉米幼苗是否具有缺锌症状来初步判断玉米品种是否耐盐,进一步的,通过缺锌胁迫处理后的添加锌进行锌胁迫处理,来进一步地判断相应的玉米品种是否耐盐,前后两步结合,提高了筛选鉴定的精确性,且该方法切实有效,操作简便易行,无需使用化学药品进行检测,因而成本低,且对人体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为进一步进行大批量筛选玉米耐盐自交系、培育耐盐作物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的盐碱化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0%的农业用地其盐碱化程度在不断加重。我国有2.6×107hm2的盐碱地,其中有6.6×106hm2是耕地面积,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西北内陆地区和长江以北等粮食主产区。近年来,由于环境影响和人类活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耕地正面临发生次生盐碱化的危险。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将会有超过50%的耕地盐碱化。因此,盐碱地综合利用研究与防治成为科研的热点,其中选育抗盐或耐盐的农作物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环境限制因素。盐胁迫易引发离子胁迫和渗透胁迫,最终导致植物叶面积扩展受阻、光合作用以及生物量积累降低等。渗透胁迫是盐毒害作用最先产生的方式。土壤中盐分过多使土壤溶液水势(Water potential)下降,会造成植物吸水困难,甚至体内水分有外渗的危险,从而导致植物生理干旱。
渗透胁迫会造成植物发育迟缓,抑制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和分化,使植物的发育进程提前衰老加速,生长量降低,最终导致植株因饥饿而死亡。
植物被转移到盐逆境中几分钟后,生长速率即有所下降,其下降程度与根际渗透压(Rhizosphere osmotic pressure)呈正比。最初盐胁迫造成植物叶面积扩展速率(Theexpansion rate of leaf area)降低,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叶面积停止增加,叶、茎和根的鲜重及干重降低。盐分主要是通过减少单株植物的光合面积而造成植物碳同化量(Carbonassimilation)的减少。
盐渍土壤中某种离子含量过高而往往排斥植物对其它离子的吸收,形成不平衡的土壤溶液,导致特殊的离子毒害作用。在盐胁迫下,高浓度Na+可置换细胞膜结合的Ca2+,使膜结合Na+增加,膜系统的组分、透性、运输、离子流率等都会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导致质膜透性的改变,Na+大量进入细胞,细胞内Na+增加,而K+外渗,使Na+/K+值增大,抑制液泡膜焦磷酸酶(H+-Ppase)活性和胞质中的H+跨液泡膜运输,跨液泡膜运输的pH梯度下降,液泡碱化,不利于Na+在液泡内积累。从而打破原有的离子平衡,当Na+/K+比值增大到阈值时植物即受害。
另外,在盐胁迫等逆境条件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动态平衡被破坏,从而导致活性氧的大量积累。植物体内积累过多的活性氧,若不能及时清除就会造成氧化胁迫,形成一些活性氧物质,如:单线态氧(1O2)、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超氧化物阴离子(O2·)等。活性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对不饱和脂、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具有破坏作用,可引起酶失活、色素脱色、蛋白降解和脂质过氧化(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LPO)等反应,严重可阻断DNA复制和转录,导致DNA损伤和突变,造成细胞死亡。活性氧还可使膜脂过氧化(LPO),产生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MDA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对膜和细胞中的许多生物功能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酶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植物在适应盐胁迫环境时形成了许多耐受调节机理,如Na+的外排、Na+区隔化进入液泡、可溶性物质的积累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清除等。在外界盐胁迫条件下,土壤中盐分过多会降低土壤水势,由于水势的降低,影响了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生理干旱和养分亏缺。这种作用是盐害最重要的短期效应。为避免这种伤害,细胞内会积累一些可溶性物质来降低细胞内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一方面,植物细胞从外界吸收无机离子,如盐生植物中的Na+、K+和Cl-;另一方面,植物受到渗透胁迫造成的不平衡,通常在细胞内积累渗透保护物质(Osmoprotectant)以降低细胞的渗透势,由于它们不干扰细胞内正常的生化反应,因此将它们统称为“相容性溶质(Compatibilitysolute)”。这些相容性溶质主要包括脯氨酸(Proline,Pro)、甜菜碱(Betaine)、多胺(Polyamine,PA)、甘油醇(Glycerol)、山梨醇(Sorbitol)和肌醇(Inositol)以及一些多糖分子。无机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二者共同进行渗透调节降低细胞水势,使水分的跨膜运输朝着有利于细胞生长的方向流动,以保证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需求。
此外,在盐胁迫下,植物体内的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TK)、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等激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受环境条件影响最大的一种激素。很多的研究发现,逆境条件下很多植物中的ABA水平明显上升。
玉米(Zea mays L.)既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我国是玉米生产第二大国,市场上玉米供求的矛盾日益加剧,提高玉米的综合生产力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玉米是对盐碱中度敏感的作物,耐盐性相对较差,只能在NaCl含量在0.3%以下的土壤上生长。
玉米苗期是整个生长周期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对各种外界不利环境因素的胁迫比较敏感,其中盐胁迫使玉米幼苗生长受阻,芽势弱,胚根少且短,苗弱,成活率低,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及产量。
因此,玉米在苗期对盐胁迫的耐受程度表明其耐盐性的高低,玉米的耐盐性对其能否顺利度过生长敏感期乃至整个生长期都是至关重要的,对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将为下一步耐盐玉米选育奠定基础。
综上研究报道,一方面,盐胁迫造成植物发育迟缓,植物叶面积停止增加,光合速率下降,叶、茎和根的鲜重及干重降低,积累大量的活性氧,产生丙二醛(MDA),破坏膜系统,使植物的发育进程提前衰老加速,以致死亡。
因此,盐胁迫早期可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及活性氧(H2O2)含量来鉴定植株受盐胁迫损伤的程度,盐胁迫后期可通过观察植物的叶片枯萎程度来鉴定耐盐性强弱。
另一方面,植物自身可通过积累有机渗透保护物质(如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等)来调节或缓冲高盐引发的渗透胁迫,这些可溶性物质可降低细胞水势,使水分的跨膜运输朝着有利于细胞生长的方向流动。据此,植物体内这些可溶性物质含量的高低可表征其自身的耐盐性强弱,所以也可通过测定植株受盐胁迫后的可溶性物质含量来鉴定其耐盐性。
上述测定各物质含量使用成本高,用量大且操作步骤繁琐,且有一定的危险性(所需加热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液体易喷出,灼伤皮肤)。丙二醛、过氧化氢、可溶性糖、脯氨酸等含量的测定所需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包括硫代巴比妥酸(TBA)、茚三酮(Ninhydrin)、甲苯、蒽酮(Anthrone)等的成本高,且有剧毒,对人体伤害大,不易分解,污染环境。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成本低、简单易行、且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易于进行大规模操作的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该筛选鉴定方法成本低、简单易行、且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易于进行大规模操作。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首先将多个待筛选鉴定的玉米品种的萌发良好一致的幼苗进行正常的液体培养,等玉米幼苗长到三叶一心期后,对全部待筛选鉴定的玉米品种的幼苗均进行0μM Zn2+的缺锌胁迫处理,处理一定时间后,观察幼苗长势特征,根据玉米幼苗否有缺锌症状来判断其是否耐盐,具有缺锌症状的玉米幼苗为耐盐玉米品种,未有缺锌症状的玉米幼苗为非耐盐玉米品种;
根据玉米幼苗缺锌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判断相应的玉米品种的耐盐性的高低,玉米幼苗的缺锌症状越严重表征相应的玉米品种的耐盐性越高。
优选的,缺锌胁迫处理后,对全部缺锌胁迫处理后的玉米品种的幼苗均再进行一定浓度的Zn2+的锌胁迫处理,处理一定时间后,根据玉米幼苗的长势变化来进一步判断其是否耐盐,锌胁迫处理前后长势由好转坏的玉米幼苗为非耐盐玉米品种,锌胁迫处理前后长势由坏转好的玉米幼苗为耐盐玉米品种。
优选的,锌胁迫处理过程中,所用含Zn2+溶液中的Zn2+浓度为20μM~5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本发明发现和验证了苗期玉米的耐盐性与其锌敏感性的关系,经试验表明玉米自交系的盐耐性与其锌敏感性是呈现一致的,耐盐性玉米自交系对缺锌较为敏感,即耐盐性玉米自交系在缺锌胁迫处理下具有缺锌症状,因此,可通过判断玉米自交系对锌的敏感程度,即在缺锌胁迫处理下是否具有缺锌症状,是否具有缺锌症状的典型“花白叶”表现,来间接判断相应玉米品种是否耐盐,具有缺锌症状的玉米幼苗为耐盐玉米品种,未有缺锌症状的玉米幼苗为非耐盐玉米品种;同时根据玉米幼苗缺锌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判断相应的玉米品种的耐盐性的高低;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试验进一步细化了苗期玉米的耐盐性与其锌敏感性的关系,经试验证明,对全部缺锌胁迫处理后的玉米品种的幼苗均再进行一定浓度的Zn2+的锌胁迫处理,处理一定时间后,根据玉米幼苗的长势变化来进一步判断其是否耐盐,锌胁迫处理前后长势由好转坏的玉米幼苗为非耐盐玉米品种,锌胁迫处理前后长势由坏转好的玉米幼苗为耐盐玉米品种;本发明根据缺锌胁迫处理下是否具有缺锌症状来初步判断玉米品种是否耐盐,进一步的,通过缺锌胁迫处理后的添加锌进行锌胁迫处理,来进一步地判断相应的玉米品种是否耐盐,前后两步结合,提高了筛选鉴定的精确性,且该方法切实有效,操作简便易行,无需使用化学药品进行检测,因而成本低,且对人体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为进一步进行大批量筛选玉米耐盐自交系、培育耐盐作物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初步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正常Hongland营养液培养下的生长结果;
图2为本发明初步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盐胁迫和高锌胁迫处理下的生长结果;
图3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锌胁迫处理下的生长结果;
图4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盐+锌胁迫处理下的生长结果;
图5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锌胁迫处理与盐+锌胁迫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
图6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锌胁迫处理与盐+锌胁迫处理下的膜质过氧化损伤程度;
图7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锌胁迫处理与盐+锌胁迫处理下的脯氨酸含量;
图8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锌胁迫处理与盐+锌胁迫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
图9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锌胁迫处理与盐+锌胁迫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
图10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锌胁迫处理与盐+锌胁迫处理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10个玉米品种的玉米幼苗在缺锌胁迫处理下的生长结果;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10个玉米品种的玉米幼苗在缺锌胁迫处理下的丙二醛(MDA)含量;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10个玉米品种的玉米幼苗在50μM Zn2+锌胁迫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13,图1为本发明初步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正常Hongland营养液培养下的生长结果;图2为本发明初步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盐胁迫和高锌胁迫处理下的生长结果;图3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锌胁迫处理下的生长结果;图4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盐+锌胁迫处理下的生长结果;图5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锌胁迫处理与盐+锌胁迫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图6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锌胁迫处理与盐+锌胁迫处理下的膜质过氧化损伤程度;图7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锌胁迫处理与盐+锌胁迫处理下的脯氨酸含量;图8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锌胁迫处理与盐+锌胁迫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图9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锌胁迫处理与盐+锌胁迫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图10为本发明后期验证中QXN233与QXH0121的玉米幼苗在锌胁迫处理与盐+锌胁迫处理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10个玉米品种的玉米幼苗在缺锌胁迫处理下的生长结果;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10个玉米品种的玉米幼苗在缺锌胁迫处理下的丙二醛(MDA)含量;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10个玉米品种的玉米幼苗在50μM Zn2+锌胁迫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
初步验证:
在高18cm、直径23cm的花盆里,填充适宜的普通园艺用蛭石(高度14cm),首次浇透Hongland营养液(营养液配方见表1),将萌发良好一致的玉米非耐盐性自交系QXN233和耐盐性自交系QXH0121幼苗小心移栽入盆内,以后每隔3-5天浇1次新鲜的正常Hongland营养液(营养液配方如上述所示,400ml/每盆)。
待玉米幼苗长到三叶一心期(约2周),观察发现,耐盐性自交系QXH0121幼苗叶片出现黄色斑点,并不断加重蔓延,而非耐盐性自交系QXN233幼苗叶片表现出正常的绿色,如图1所示,萌发生长1月后,可以明显看到,QXH0121幼苗叶片中下部有明显的枯黄斑点,并逐渐变白干枯,即呈现为玉米的“花白叶”,是典型的玉米缺锌症状。
接下来,我们对玉米自交系QXN233和QXH0121分别进行了盐胁迫和高锌胁迫处理。待玉米幼苗长到3叶一心期(约2周),分别进行200mM NaCl和100μM ZnSO4处理。
具体方案为:
盐处理组中每个处理花盆浇灌含有200mM NaCl的Hongland营养液;
高锌处理组中每个处理花盆浇灌含有100μM ZnSO4的Hongland营养液;
对照组中每个花盆浇灌正常的Hongland营养液。
这样处理30d后,可明显看出,二者的对照组均生长正常良好;200mM NaCl处理下,二者较对照组生长受阻,植株整体表现为矮小,非耐盐性自交系QXN233幼苗茎叶纤细,叶片呈现卷曲枯萎状,根系细长(图2A);而耐盐性自交系QXH0121叶片伸展、宽大,茎部较粗,根系粗壮、较发达(图2C),即玉米幼苗长势QXN233<QXH0121(图2A和2C),确证了二者的耐盐性。
同样在100μM ZnSO4处理下,QXN233的玉米幼苗较对照生长矮小,地上部叶片出现卷曲,老叶枯萎死亡,根系严重缺水,生长受阻,干枯且短(图2B);而QXH0121虽然较对照幼苗也较矮小,但与QXN233相比,叶片宽大,茎粗壮,根系长且白亮(图2D),生长态势明显优于QXN233,即受胁迫严重程度QXH0121<<QXN233(图2B和2D)。本实验验证了非耐盐性自交系QXN233对锌元素不敏感,高锌可使其严重受害;而耐盐性自交系QXH0121对锌较为敏感,可较强的耐受一定程度的高锌胁迫。
本实验初步表明玉米自交系的盐耐性和锌敏感性是呈现一致的,因此,可通过判断玉米自交系对锌的敏感程度,即是否具有“花白叶”表现来间接判断对盐的耐受程度。另外,据此,我们也推测,耐盐性的自交系对缺锌应该较为敏感,而高锌应该能缓解一定的盐胁迫症状。于是,我们进一步通过实验对此进行了后期验证。
表1Hongland营养液配方
后期验证:
在高18cm、直径23cm的花盆里,填充适宜的普通园艺用蛭石(高度14cm),首次浇透Hongland营养液,将萌发良好一致的玉米非耐盐性自交系QXN233和耐盐性自交系QXH0121幼苗小心移栽入盆内,以后每隔3-5天浇1次新鲜营养液(400ml/每盆)。
待玉米幼苗长到三叶一心期(约2周),分别进行锌胁迫处理以及盐和锌胁迫共同处理,具体为:
锌处理组设4个梯度,分别为0μM、1μM(正常)、20μM、50μM ZnSO4,其中1μM是表1中正常Hongland营养液中的Zn2+浓度;
各个锌梯度分别和200mM NaCl组合,做共同处理组,即为200mM NaCl+0μM Zn2+、200mM NaCl+1μM Zn2+、200mM NaCl+20μM Zn2+、200mM NaCl+50μM Zn2+
这样处理1月后,可明显看出:
Zn2+浓度为0μM(即缺锌)下,耐盐性自交系QXH0121长势明显不如非耐盐性自交系QXN233,QXH0121叶片焦枯,根系较少,极为不发达,相反,QXN233能保持较良好的生长状态,尤其根系生长较长且密度大,因此,耐盐性自交系QXH0121对缺锌较非耐盐性自交系QXN233更加敏感。
随着Zn2+浓度的升高,20μM Zn2+对QXN233已造成严重胁迫,根系失水变短,地上部枯萎几近死亡;当Zn2+升至50μM时,QXN233已完全死亡,表明QXN233不耐高锌胁迫,即0μM>20μM>50μM(图3A)。
但是,耐盐性自交系QXH0121呈现相反的生长状态,随着Zn2+浓度的升高,QXH0121的生长表现越来越好(0μM<20μM<50μM),较QXN233更上一筹(图3B),这是与其充足的锌水平相一致的,表明一定范围内,充足的锌能较快促进耐盐性自交系QXH0121的生长。
进一步通过实验表明:
200mM NaCl处理下,非耐盐性自交系QXN233玉米幼苗长势0μM>1μM>20μM>50μM(图4A和4B);
相反地,200mM NaCl处理下,耐盐性自交系QXH0121玉米幼苗长势0μM<1μM<20μM<50μM(图4C和4D)。
二者在盐+锌组合下的生长态势是与单独在锌胁迫处理下的生长态势是一致的。
因此,本实验的结果表明:
对非耐盐性自交系QXN233而言,锌的补给不能缓解或提高其耐盐性,高锌甚至加重了其盐胁迫;
而对于耐盐性自交系QXH0121,充足的锌元素能够缓解或提高其耐盐性,如营养液中增添至20或50μM Zn2+能够明显缓解200mM NaCl的盐胁迫伤害作用。
所以,本实验证实了我们的推测,耐盐性的玉米自交系对缺锌较为敏感,而高锌能缓解一定的盐胁迫症状,这可能与较高的Zn2+浓度加快了玉米幼苗的生长,促使玉米整株体积增大(图4C),有效稀释了植株体内的盐分有关。
对各种生理指标的测定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实验结论,如在200mM NaCl+20或50μM Zn2+处理下,QXH0121的叶绿素(图5)、脯氨酸(图7)、可溶性糖(图8)和可溶性蛋白(图9)显著高于QXN233,并且,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图10)也显著高于QXN233,而其膜质过氧化损伤程度显著低于QXN233(图6)。因此,耐盐性玉米自交系对缺锌较为敏感,高锌能缓解一定的盐胁迫症状:将Hongland营养液Zn2+浓度提高到20或50μM,可有效拮抗200mM NaCl对耐盐性玉米QXH0121幼苗造成的盐胁迫伤害。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
首先将10个待筛选鉴定的玉米品种(分别命名为:121、134、137、138、140、141、142、143、Q121、233)的萌发良好一致的幼苗进行正常的液体培养,等玉米幼苗长到三叶一心期后,对全部待筛选鉴定的玉米品种的幼苗均进行0μM Zn2+的缺锌胁迫处理,处理1周后,观察幼苗长势特征,根据玉米幼苗否有缺锌症状,即叶片是否表现出“花白叶”或叶片出现白色或枯色斑点来判断其是否耐盐,具有缺锌症状的玉米幼苗为耐盐玉米品种,未有缺锌症状的玉米幼苗为非耐盐玉米品种,观察结果如图11所示,可得10个待筛选鉴定的玉米品种中的Q121、138、137、134和121为耐盐玉米品种,其中的142、140、143、141和233为非耐盐玉米品种。
根据玉米幼苗缺锌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判断相应的玉米品种的耐盐性的高低,玉米幼苗的缺锌症状越严重表征相应的玉米品种的耐盐性越高,根据观察可初步判断上述10种玉米的锌敏感度顺序为Q121>138>137>134>121>142>140>143>141>233,因而这些玉米品种的耐盐性为Q121>138>137>134>121>142>140>143>141>233。
采用检测缺锌胁迫下植株幼苗的产生的丙二醛(MDA)含量的方法对上述耐盐性大小顺序结果进行验证,MDA含量越高表明细胞膜损伤程度越大,同时表征耐盐性越低,缺锌胁迫下,液体培养1周后,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根据图12所示,这些玉米品种的耐盐性确实为Q121>138>137>134>121>142>140>143>141>233。
然后,对全部缺锌胁迫处理后的上述10玉米品种的幼苗均再进行50μM Zn2+的锌胁迫处理,处理2-3周后,根据玉米幼苗的长势变化来进一步验证判断其是否耐盐,锌胁迫处理前后长势由好转坏的玉米幼苗为不耐盐玉米品种,锌胁迫处理前后长势由坏转好的玉米幼苗为耐盐玉米品种,可得10个待筛选鉴定的玉米品种中的Q121、138、137、134和121为耐盐玉米品种,其中的142、140、143、141和233为非耐盐玉米品种。
采用检测50μM Zn2+胁迫下植株幼苗同一位置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的方法对上述耐盐性大小顺序结果进行验证,叶绿素含量越高表明植株受胁迫损伤程度越小,同时表征耐盐性越高,50μM Zn2+胁迫下,液体培养1周后,实验结果如图13所示。根据图13所示,这些玉米品种的耐盐性进一步确证为Q121>138>137>134>121>142>140>143>141>233。
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将多个待筛选鉴定的玉米品种的萌发良好一致的幼苗进行正常的液体培养,等玉米幼苗长到三叶一心期后,对全部待筛选鉴定的玉米品种的幼苗均进行0μM Zn2+的缺锌胁迫处理,处理一定时间后,观察幼苗长势特征,根据玉米幼苗否有缺锌症状来判断其是否耐盐,具有缺锌症状的玉米幼苗为耐盐玉米品种,未有缺锌症状的玉米幼苗为非耐盐玉米品种;
根据玉米幼苗缺锌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判断相应的玉米品种的耐盐性的高低,玉米幼苗的缺锌症状越严重表征相应的玉米品种的耐盐性越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缺锌胁迫处理后,对全部缺锌胁迫处理后的玉米品种的幼苗均再进行一定浓度的Zn2+的锌胁迫处理,处理一定时间后,根据玉米幼苗的长势变化来进一步判断其是否耐盐,锌胁迫处理前后长势由好转坏的玉米幼苗为非耐盐玉米品种,锌胁迫处理前后长势由坏转好的玉米幼苗为耐盐玉米品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锌胁迫处理过程中,所用含Zn2+溶液中的Zn2+浓度为20μM~50μM。
CN201610696747.4A 2016-08-21 2016-08-21 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 Active CN1062585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6747.4A CN106258540B (zh) 2016-08-21 2016-08-21 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6747.4A CN106258540B (zh) 2016-08-21 2016-08-21 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8540A CN106258540A (zh) 2017-01-04
CN106258540B true CN106258540B (zh) 2019-10-18

Family

ID=57660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96747.4A Active CN106258540B (zh) 2016-08-21 2016-08-21 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585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8383B (zh) * 2020-04-16 2021-08-24 桂林理工大学 基于根系发育参数的污染暴露下化学调控剂的筛选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8396A (zh) * 2013-05-28 2013-08-14 甘肃农业大学 玉米耐盐种质的筛选方法
CN104255119A (zh) * 2014-09-29 2015-01-07 甘肃农业大学 饲喂不同营养元素在提高玉米耐盐性的应用方法
CN104604554A (zh) * 2015-01-13 2015-05-1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耐盐甜高粱种质鉴定的方法
CN105693410A (zh) * 2016-04-10 2016-06-2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一种用于减缓玉米幼苗盐胁迫影响的营养液及其用途
CN105830724A (zh) * 2016-04-20 2016-08-10 运城学院 一种筛选耐盐玉米品种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8396A (zh) * 2013-05-28 2013-08-14 甘肃农业大学 玉米耐盐种质的筛选方法
CN104255119A (zh) * 2014-09-29 2015-01-07 甘肃农业大学 饲喂不同营养元素在提高玉米耐盐性的应用方法
CN104604554A (zh) * 2015-01-13 2015-05-1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耐盐甜高粱种质鉴定的方法
CN105693410A (zh) * 2016-04-10 2016-06-2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一种用于减缓玉米幼苗盐胁迫影响的营养液及其用途
CN105830724A (zh) * 2016-04-20 2016-08-10 运城学院 一种筛选耐盐玉米品种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8540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antas et al. Effect of gibberellic acid and the biostimulant Stimulate® on the initial growth of tamarind
CN106035336B (zh) 一种复合激素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Perveen et al. Is pre-sowing seed treatment with triacontanol effective in improving som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ttributes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under salt stress?
CN106613702A (zh) 一种缓解猕猴桃果树干旱胁迫的方法
CN105693410A (zh) 一种用于减缓玉米幼苗盐胁迫影响的营养液及其用途
CN106416773B (zh) 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
Ozbay Studies on seed priming in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CN106258540B (zh) 一种苗期玉米耐盐性的筛选鉴定方法
Kahrizi et al. Effect of 6-Benzylaminopurine on micropropagation of Nuphar lutea as an endangered species
CN113261464A (zh) 一种诱导美味猕猴桃雄花结果的方法
CN105112426B (zh) 野生毛葡萄商-24抗逆基因VqbZIP39的应用
CN103416310A (zh) 用于金线莲有机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CN103880563A (zh) 一种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Storozhyk et al. Allelopathic potential of sugar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seeds.
CN103975958B (zh) 花生苗期专用生长调节剂
CN105594462A (zh) 一种促进金花茶接穗萌动的方法
CN104982271B (zh) 一种处理水稻种子和秧苗以提高水稻抗性的方法
CN103271030A (zh) 一种抑制小麦穗发芽的复合激素
CN104054578B (zh) 滇丁香的组培快繁方法
CN103918379B (zh) 一种甘草种子药沙引发的方法
CN110419429A (zh) 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
CN109964953A (zh) 一种玉米抗旱种衣剂及其应用
Prakash et al. Cumulative effect of botanical seed pelleting and foliar spray on morpho physiological, leaf chlorophyll, gas exchange and yield parameters in black gram
Ragu et al. In vitro seed germination of Paphiopedilum lowii, an endangered slipper orchid in North Borneo
Liu et al. Water-Fertilizer Coupling Impacts Osmotic Regulation Substances in Lonicera caeruleae Seedl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