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9429A - 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9429A
CN110419429A CN201910810702.9A CN201910810702A CN110419429A CN 110419429 A CN110419429 A CN 110419429A CN 201910810702 A CN201910810702 A CN 201910810702A CN 110419429 A CN110419429 A CN 110419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ld country
country melon
cuttings
abt
mel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07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雪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8107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94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9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94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野地瓜枝条在ABT2溶液中浸泡,随后将野地瓜插穗扦插于基质中,浇透水。本发明的方法扦插成活率高、繁殖成本低,壮苗率高,能有效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促进了野地瓜产业的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地瓜栽培领域,特别是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野地瓜(拉丁学名:Ficus tikoua Bureau)属于桑科榕属,别名地石榴,地果,地瓜泡、地瓜藤、地胆紫等,全株有乳汁,长达10余米,匐地而生,触地易生须状不定根,形似巨型蜈蚣,故又称匐地蜈蚣,因外形像枇杷,在湖北省部分地区等地也称地枇杷。野地瓜野生资源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和西藏等省,国外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越南北部、老挝等地。野地瓜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主要是地下开花结果,无性繁殖组要是茎干扦插繁殖。野地瓜为匍匐木质藤本,茎干有乳汁,茎棕褐色,节略膨大,触地生细长的不定根;叶厚纸质,分枝多,生长快,攀附力强,叶长2~6cm,宽2~4cm,翠绿色,是草食动物的好饲料;花单性,簇生或单生于叶腋或分枝处;果实球形,直径1.5~2.5cm,幼果青绿色,成熟淡红色,果实成熟时期为8~12月。野地瓜按照可食性分为两种即公地瓜(可食),母地瓜(不可食),也有研究将其分为米地果(可食)和母地果(可食)。野地瓜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氨基酸等营养元素,营养价值高且对人体起到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保健功能。野地瓜幼果青绿色,成熟淡红色,芳香四溢,甜香如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干果是一种高档保健水果。一直以来野地瓜果实只有山区农民和极少数城镇居民吃过,成为儿时记忆的怀念,现处于市场空白期。近年来野地瓜的研究价值逐渐被人们发现,相应的出现了一些于野地瓜的研究,例如李剑等人的研究发现野地瓜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不管是干旱的土壤、土层极薄的坡地,还是基岩裸露的地方均能正常生长,该植物可用来代替草坪作为地被植物之一。野地瓜果实的有机酸含量丰富,杨秀群等人采用6种有机酸测定方法测定贮藏保鲜过程中的野地瓜有机酸变化情况,发现野地瓜的有机酸在贮藏保鲜过程中呈正态变化趋势,降解非常缓慢。奎建蕊等人研究发现使用扦插技术繁育野地瓜具有易于管理、成本较低、耗水量较小、农药化肥用量少、繁殖快等效果。野地瓜可在诸多果园里套作,不仅可以提高土壤保墒能力还增加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广阔。野地瓜主要靠无性繁殖苗木,在无性繁殖技术的诸多方法中组织培养技术,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和嫁接繁殖等技术,扦插繁殖为野地瓜主要繁殖方法。以下简单介绍几种无性繁殖的效果:榛子采用相应的组织培养、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嫁接繁殖等方法来解决它的无性繁殖的问题。经济价值较高的天麻都是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对林产品质和需求量的要求,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无性系林业的热潮。无性繁殖是无性系林业的基础,世界各国都积极探索各自传统造林树种的无性繁殖技术。随着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组织培养和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发展,一些林学家预言在今后5或10年间将发生从实生林业向无性系林业的转化。无性系林业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就在于它与传统的实生苗造林相比下不仅在相同投资下可获得较大的收益,还具有许多技术上的优越性。通过各国林学家的努力,无性繁殖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贾志远等人对木本植物扦插繁殖技术中的研究表明,不同木本植物扦插需要的条件不同,一般都需要两三年生以上的枝条扦插后才能成活,也有一年生枝条扦插成活,因此木本植物扦插繁育因根据树种情况来定。大叶桂樱自然繁殖能力差,林飞凡等人采用生根粉处理两年生大叶桂扦插成活较高。曹玉翠对木瓜扦插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木瓜扦插生根过程可分为愈伤形成期、不定根诱导期和不定根伸长期3个阶段;0.5%高锰酸钾溶液、3%乙醇+0.5%高锰酸钾溶液洗脱液处理分别能促进皱皮木瓜、光皮木瓜插穗生根。刘辰飞等人对绿化用的野地瓜进行扦插实验,发现激素处理对野地瓜扦插成活影响较大,但整体扦插成活率较低,具体原因还未知。野地瓜具有食用,药用,绿化和观赏等多种用途,但野地瓜一般是野生分布,人工驯化较少,因此市场苗木销售空白。由于野地瓜的食用、药用、饲料用和绿化等用途,吸引较多企业和种植户进行规模化种植,苗木稀缺成为限制该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野地瓜因果实埋藏地下,果实采收困难导致种子繁殖较少。野地瓜的肉质茎多汁扦插成活困难,但茎段扦插繁殖是野地瓜主要快繁技术,因此,发明一种扦插成活率高、繁殖成本低,壮苗率高的方法,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扦插成活率高、繁殖成本低,壮苗率高,能有效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促进了野地瓜产业的发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野地瓜枝条在ABT2溶液中浸泡,随后将野地瓜插穗扦插于基质中,浇透水。
前述的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中,所述方法是将野地瓜枝条剪成上平下斜,长12-18cm的插穗,将插穗在ABT2溶液中浸泡1h后,将野地瓜插穗扦插于基质中,浇透水。
前述的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中,所述野地瓜枝条为3芽枝条。
前述的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中,所述ABT2溶液浓度为50-150mg/L。
前述的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中,所述ABT2溶液浓度为100mg/L。
前述的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中,所述基质为腐殖土。
发明人为验证本发明的效果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例:
1.1材料:NAA、ABT2、GA(购买于赛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野地瓜插穗(取于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野地瓜栽培基地)、95%乙醇。
1.2方法
1.2.1实验材料的准备及处理
将当天取来的两年生野地瓜枝条用枝剪剪成上平下斜,长约15cm(3芽)的插穗360条,分别浸泡在已经配好的50mg/L、100mg/L、150mg/L的NAA、ABT2、GA溶液中和蒸馏水中(对照组)1个小时,每个处理30条插穗。
1.2.2技术路线
如图1所示。
1.2.3实验方法
使用以上方法将野地瓜插穗扦插于准备好的基质(腐植土)中,浇透水,然后每天观察其发芽情况并记录数据,观察出现发芽之后,每隔5天测量每个处理的发芽数,新叶数,叶长、叶宽、萌发枝条数。前期每天浇水一次,发芽之后每隔两天浇水一次,具体浇水情况视天气情况而定。50天后统计生根数、生根率、生根长度。
发芽率=发芽条数/生根条数×100%;
生根率(%)=生根条数/扦插条数×100%;
平均生根数=生根插穗一级侧根平均数量;
平均根长=插穗生根总长×插穗生根总数[17]。
1.3指标测定
1.3.1成活率的统计
当插穗发芽之后开始统计其发芽数量,当发芽数量稳定之后记录数据并计算出每个处理的成活率。
1.3.2新叶数/叶长/叶宽的测量
每隔五天测量一次每个处理中长势最好的一条插穗的新叶数、叶长、叶宽。一般情况是选取每个处理长势最好的一条去测量该次生长的新叶与新叶的叶长叶宽,再算出每个处理新叶数和叶长、叶宽的平均值。
1.3.3萌发枝条数的记录
每隔五天记录一次每个处理的长势好的一条插穗萌发枝条数量。同上面新叶数/叶长/叶宽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一致。
1.3.4POD的测定
根据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上面测定方法测定。
1.3.5SOD的测定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与微生物体内。SOD的测定方法根据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上的方法测定。
1.3.6生根数、生根率、生根长度的测量
当上面所有指标测定之后,将每个处理的野地瓜插穗取出长势最好的三条测量其生根数、生根率、生根长度等计算平均值。
1.4数据处理
数据结果采用EXCEL软件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扦插成活率分析
通过记录每个处理的成活插穗条数并计算成活率,将记录数据处理分析,得到如下数据分析表。通过该图可以明显的看出各组处理的发芽率不同,其中发芽情况相对较好的是100mg/L的ABT2处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成活率最高的最佳实验组合是100mg/L的ABT2。
表1扦插各处理成活情况
2.2新叶数/叶长/叶宽的测量和分析
分析所记录的新叶数/叶长/叶宽来反应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对其影响,近而反应其发芽,生根的情况,综合来看就是反应其长势的好坏。下面分三步进行分析]。
2.2.1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对新叶数的影响
通过图2可以明显的看出,三种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与CK对比很明显,生长调节剂处理过插穗的新叶数明显比CK多。三种生长调节剂中,ABT2处理的插穗新叶数长得最多,GA处理的插穗新叶数最少。另外100mg/L的ABT2处理的插穗新叶数是三个浓度中最大的。
2.2.2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对叶长的生长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用GA、NAA、ABT2三种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平均叶子长度数据最好的为ABT2,最差的为GA。当然三种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平均叶长都比CK要好。100mg/L的ABT2处理的插穗平均叶长是该生长调节剂处理的三个浓度中最好的。
2.2.3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对叶宽的影响
如图4,可以看出普遍的是ABT2号长势最好,NAA的长势第二,最差的是GA。在长势最好的ABT2处理中最佳浓度为150mg/L,最差的为100mg/L。还可以看出CK插穗的叶宽比三种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的叶宽的数值都要小。
2.3POD含量结果分析
2.3.1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野地瓜叶片POD含量的影响
通过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可以发现在野地瓜的扦插过程中,ABT2对其酶活性的影响也是有明显区别的,ABT2处理下的野地瓜插穗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要高于其他两种生长调节剂的处理的野地瓜的过氧化物酶。由此可以判断,在该试验中,100mg/L的ABT2对野地瓜的生长最有优势。当然其他两种浓度的ABT2跟100mg/L的ABT2的处理的野地瓜在过氧化酶活性上面相差不是很明显。ABT2跟NAA和GA之间处理的插穗都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而同一生长调节剂的三个不同浓度之间也有显著差异。
表2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野地瓜插穗的POD分析
由方差分析根据LSD发多重比较然后得到表3。该表明显的反映出ABT2的三种不同的浓度中,100mg/L和150mg/L的ABT2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ABT2处理野地瓜,100mg/L与150mg/L的ABT2处理的插穗之间差别大于两者跟50mg/L的ABT2处理的野地瓜插穗。
表3野地瓜在三种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下叶片中POD的差异
2.4SOD含量结果分析
2.4.1三种生长调节剂对野地瓜叶片SOD含量的影响
通过对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得出,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也是ABT2处理的野地瓜插穗中的要高于其他生长调节剂处理的。ABT2对野地瓜扦插的生长最为有利。其他生长调节剂虽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及ABT2的影响明显。
表4三种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野地瓜叶片的SOD影响
对于没有显著性差异的数据从实验结果分析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从实验态度的角度来说却是不能忽略的。
通过方差分析和LSD法多重比较之后人如下表,并没有出现显著差异。
通过对三种浓度的ABT2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下图,虽然有一些不同,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从上表中可以看出ABT2和GA之间有显著差异,但是在ABT2和NAA之间SOD并没有显著差异,只有NAA和ABT2和GA之间的SOD值存在显著差异性。各种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之间的SOD都没有显著差异性。说明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不同对野地瓜生长中的SOD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
表5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野地瓜插穗的SOD分析
2.5生根数、生根率、生根长度的分析
通过数据的整理,然后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得出下表,在表中可以看出,ABT2处理的最大生根长,生根数量,生根率,平均根长等都比其他两种生长调节剂要好,而且多重比较可以看出ABT2和GA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三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表6不同生长调节剂(100mg/L)处理插穗的生根情况分析
注释:大写字母代表1%极显著差异;小写字母代表5%显著差异。
2.51不同浓度的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野地瓜扦插影响的权重分析
通过SOD值、POD值、发芽率等的权重分析得到下表,从下表中可以看出通过权重分析得出100mg/L的ABT2的综合平均评分最高,可以得出100mg/L的ABT2的处理就是我们通过实验想要筛选的一个处理条件。
表7不同浓度的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野地瓜扦插影响的权重分析
3讨论
野地瓜的扦插成活率跟其扦插的生长条件息息相关,不同浓度的ABT2、NAA、GA对野地瓜扦插的成活率影响很大,但是并不是生长调节剂的浓度越高,其扦插成活率就越高。就算是同一浓度的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野地瓜的扦插成活影响也不一定是相同的。在扦插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插穗的生长年限,比如选择用两年生的插穗,那么处理中的所有插穗都必须要控制用两年生的插穗来扦插,把除变量外的其他因素都控制相同之后,那么用不同浓度的不同生长调节剂来处理同样的野地瓜插穗才能有研究意义,然而在现实中,由于野地瓜是匍匐生长,在取材的时候,就算十分严格认真的去寻找两年生的枝条,也只能是尽量达到要求,现实中的差异十分难以控制。所以导致实验从根本上就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用取来的两年生枝条中剪好插穗之后,再从中筛选出长势相近的两年生的枝条,每个处理30条插穗,放于已经配好的不同浓度的GA、NAA、ABT2、蒸馏水中浸泡2小时,扦插于准备好的基质中,浇透水,然后开始记录扦插时间,在此过程中,发芽后,每天观察发芽情况发现:枝条发芽的先后顺序是不同的,一些插穗发芽很早,一些插穗发芽却很迟,而且有些已经发芽的插穗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萎蔫的情况,初步分析可能是假活,但是将其插穗拔起后发现已经生根。所以怀疑有虫侵害其根部。虽然尽量选择两年生插穗,实验过程中发现并有些插穗发芽缓慢,插穗较粗,可能是三年生枝条,对于较老的枝条发芽缓慢,而两年生的年轻枝条发芽较快。通过分析SOD值没有出现显著差异,说明其中存在一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测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观察其发芽数,150mg/L的GA没有发芽,而其他两个浓度的均有插穗发芽;NAA和ABT2三个浓度均有插穗发芽,对照组也均有插穗发芽;说明150mg/L的GA不利于野地瓜扦插成活。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对野地瓜插穗的发芽影响是不相同的,GA对野地瓜的生根效果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浓度150mg/L的GA处理的插穗全部死亡,没有一条插穗发芽生根,NAA处理的野地瓜插穗长势比对照组较好,最好的还是ABT2处理的野地瓜插穗,发芽率最高,新叶,叶长叶宽等都表现出优势,其中浓度100mg/L的ABT2效果最佳。而叶片的长宽并不是严格的遵循发芽和生根最好的那个处理的规律。
4结论
采用两年生野地瓜枝条作为插穗,用不同浓度的GA、NAA、ABT2对插穗进行处理,在相同情况下进行扦插,探究不同浓度的三种生长调节剂对野地瓜扦插成活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浓度的GA、NAA、ABT2对野地瓜扦插成活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权重分析可以知道本次试验中100mg/L的ABT2处理的野地瓜插穗发芽率最高,长势最好,生根情况最佳。所以野地瓜扦插实验中,100mg/L的ABT2对野地瓜插穗的生理生化影响效果最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本研究分别采用50mg/L、100mg/L、150mg/L的NAA、ABT2、GA来处理两年生野地瓜插穗,从中找出最有利于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条件,从而实现快速繁殖野地瓜的目的。结果表明:100mg/L ABT2对促进野地瓜的生根和发芽作用强于其他两种生长调节剂。150mg/L GA处理的野地瓜插穗没有发芽,而50mg/L、100mg/L均有发芽,说明50mg/L-100mg/L GA有利于野地瓜插穗成活。50mg/L、100mg/L、150mg/L的NAA都能促进野地瓜发芽且发芽效果相当。通过权重分析可以得知,不同浓度的三种生长调节剂筛选最佳促进野地瓜生根发芽的是100mg/L的ABT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方法扦插成活率高、繁殖成本低,壮苗率高,能有效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促进了野地瓜产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实验例中的技术路线图;
图2是实验例中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对新叶数生长的影响;
图3是实验例中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对叶长生长的影响;
图4是实验例中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对叶宽生长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野地瓜枝条剪成上平下斜,长12-18cm的插穗,将插穗在100mg/L的ABT2溶液中浸泡1h后,将野地瓜插穗扦插于腐殖土基质中,浇透水。
实施例2。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野地瓜枝条剪成上平下斜,长12cm的插穗,将插穗在50mg/L的ABT2溶液中浸泡1h后,将野地瓜插穗扦插于腐殖土基质中,浇透水。
实施例3。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野地瓜枝条剪成上平下斜,长18cm的插穗,将插穗在150mg/L的ABT2溶液中浸泡1h后,将野地瓜插穗扦插于腐殖土基质中,浇透水。
实施例4。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野地瓜枝条剪成上平下斜,长14cm的插穗,将插穗在75mg/L的ABT2溶液中浸泡1h后,将野地瓜插穗扦插于腐殖土基质中,浇透水。
实施例5。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野地瓜枝条剪成上平下斜,长16cm的插穗,将插穗在125mg/L的ABT2溶液中浸泡1h后,将野地瓜插穗扦插于腐殖土基质中,浇透水。

Claims (6)

1.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野地瓜枝条在ABT2溶液中浸泡,随后将野地瓜插穗扦插于基质中,浇透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野地瓜枝条剪成上平下斜,长12-18cm的插穗,将插穗在ABT2溶液中浸泡1h后,将野地瓜插穗扦插于基质中,浇透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野地瓜枝条为3芽枝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BT2溶液浓度为50-150mg/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BT2溶液浓度为100mg/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为腐殖土。
CN201910810702.9A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 Pending CN1104194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0702.9A CN110419429A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0702.9A CN110419429A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9429A true CN110419429A (zh) 2019-11-08

Family

ID=68416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0702.9A Pending CN110419429A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94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8651A (zh) * 2021-08-16 2021-11-23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一种促进野生地果对土质陡边坡快速恢复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33A (zh) * 1993-03-10 1993-09-22 江西省庐山植物园 一种植物生根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604494A (zh) * 2015-01-26 2015-05-13 云南大学 一种地石榴的扦插繁殖方法
CN104620827A (zh) * 2015-02-11 2015-05-20 中南大学 一种扦插繁殖地枇杷的方法
CN106376340A (zh) * 2016-08-31 2017-02-08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鸡血藤的人工扦插培育方法
CN107396801A (zh) * 2017-08-30 2017-11-28 普定县绿源苗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野地瓜的扦插种植方法
CN109328678A (zh) * 2018-09-20 2019-02-15 敖婷玉 一种野地瓜的扦插繁殖方法
CN109819834A (zh) * 2019-03-14 2019-05-31 三江县丰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石榴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33A (zh) * 1993-03-10 1993-09-22 江西省庐山植物园 一种植物生根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604494A (zh) * 2015-01-26 2015-05-13 云南大学 一种地石榴的扦插繁殖方法
CN104620827A (zh) * 2015-02-11 2015-05-20 中南大学 一种扦插繁殖地枇杷的方法
CN106376340A (zh) * 2016-08-31 2017-02-08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鸡血藤的人工扦插培育方法
CN107396801A (zh) * 2017-08-30 2017-11-28 普定县绿源苗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野地瓜的扦插种植方法
CN109328678A (zh) * 2018-09-20 2019-02-15 敖婷玉 一种野地瓜的扦插繁殖方法
CN109819834A (zh) * 2019-03-14 2019-05-31 三江县丰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石榴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劳动技术教材《植物栽培》编写组: "《植物栽培》", 31 May 1988, 四川教育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8651A (zh) * 2021-08-16 2021-11-23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一种促进野生地果对土质陡边坡快速恢复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1121B (zh) 一种白及分化、壮苗培养基
CN102499038A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树培方法
CN103651122B (zh) 一种白及原球茎诱导培养基
CN103125244A (zh) 一种金花茶植株的扦插繁殖方法
Xu et al. Technique of grafting with Wufanshu (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 and the effects on blueberry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ruit yield and quality
CN104126551A (zh) 一种漂浮烟苗繁殖烟蚜茧蜂的方法
CN103098636A (zh) 林下西洋参种植方法
Abdullah et al. Propagation of Latkan (Baccaurea sapida Muell. Arg.) by mature stem cutting
CN110972797A (zh) 一种采用茉莉酸甲酯提高油用牡丹抗旱性的方法
CN106106375A (zh) 一种用水培甘蓝室内大量饲养小菜蛾的方法
Zhang et al. Prunus mira Koehne in Sichuan, China: recorded history as a medicine and food, modern applications, distribution, and ethnobotanical investigations
CN110419429A (zh) 一种促进野地瓜扦插成活的方法
CN102499044A (zh) 一种提高夏枯草果穗生物量及活性成分产量的栽培方法
Pan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ssimilate synthesis, translocation and partitioning between two Cucurbita maxima cultivars “Atlantic giant” and “Hubbard”
Horibe et al. Effects of Light Wavelength on Daughter Cladode Growth and Quality in Edible Cactus Cultured in a Plant Factory with Artificial Light
Mohana et al. The effect of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Iba and Naa on the rooting of semi hardwood cuttings of Azalea Alexander 1
Shalimu et al. Seed germination biology of four pomegranate (Punica granatum) cultivars from Xinjiang, China
CN108112364A (zh) 一种耐阴型地被植物的筛选方法
Baron et al. Gas exchange, phisiological indexes and ionic accumulation in Annona emarginata (Schltdl.) H. Rainer seedlings in nutrients solution
CN112136630A (zh) 一种红芯红薯的高产种植方法
Kabir et al. Vegetative Propagation of Punica granatum by Stem Cuttings Using Non-Mist Propagator
Hongthong et al. Yield formation strategies of a loose-panicle super hybrid rice
Zhou et al. Growth and potential reproduction of Poa crymophila in response to season precipitation shortage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China
Lobodina et al. Micropropagation of hardy Hibiscus (Hibiscus moscheutos L.)
CN102511364A (zh) 一种提高夏枯草果穗生物量及药材品质的水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