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7436A - 发送器、接收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器、接收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7436A
CN106257436A CN201610405115.8A CN201610405115A CN106257436A CN 106257436 A CN106257436 A CN 106257436A CN 201610405115 A CN201610405115 A CN 201610405115A CN 106257436 A CN106257436 A CN 106257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data
transmitter
bus
recep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51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7436B (zh
Inventor
大卫·沃尔特·弗莱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ARM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Risc Machin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Risc Machines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Risc Machin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57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7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7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7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revious information or commands
    • H04W52/22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revious information or commands using past power control comma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071Packet processing; Packet forma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65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oint to point bus
    • G06F13/4269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oint to point bus using a handshaking protocol, e.g. Centronics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04L1/0063Single parity che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LAN segment, e.g. ring or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2Collecting or measuring resource availability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53Power saving in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65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oint to point bus
    • G06F13/4278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point to point bus using an embedded synchron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发送器、接收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通过使用从发送器向接收器传递的一组有效的传送状态和从接收器向发送器传递的一组有效的确认状态,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通信协议被定义。在这些组的每一个的有效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以及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且发送器被布置为响应于从接收器接收确认状态,在若干传送状态之间转变,所述确认状态与发送器在请求总线上向接收器发送的传送状态匹配。因此,提供了跨过多电压和/或时钟域接口的鲁棒的通信协议。

Description

发送器、接收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从发送器到接收器的数据传送。
背景技术
在数据处理系统中,可能存在一个组件(“发送器”)将数据传送至另一组件(“接收器”)的需求。为了支持二者之间数据的可靠传送,可以采用通信协议,该通信协议使用一对请求和确认握手信号以用于下述操作:发送器向接收器传送一组数据比特来指示其已准备;以及接收器接收该组数据比特来指示其已准备。一旦已建立这种相互已准备的状态,则发送器随后可以将数据传送至接收器。然而,还可能是以下情形:发送器和接收器存在于明显不同的电压环境中,这对于信号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以两个方向)之间传播的方式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在这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中基本的两次握手协议延伸为更保守的四次协议的协议,,这里,上升和下降沿转换穿过接口通过信号传送。替代地,尤其在高速串行通信的环境中,可以采用差分的信令方法,其中数据和反向数据都以并行的方式穿过接口通过信号传送,并且在接收器处被转变回单端值,当原始数据和反向数据已在规范电压范围内稳定时,该单端值被认为是有效的。此外,传送接口可以具有输入/输出隔离并跨异步时钟域。以此方式,跨这些接口的上升和下降时刻的时序可能必须通过设计来仔细管理。
发明内容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存在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数据总线、请求总线和确认总线;发送器,根据通信协议,在请求总线上维护当前传送状态,其中当前传送状态表示涉及经由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和接收器,根据通信协议从请求总线读取所接收的传输状态,且当接收的传送状态是根据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传送状态中的有效传送状态时,在确认总线上维护确认状态,其中发送器被布置为根据通信协议,从确认总线读取所接收的确认状态,并且当该有效确认状态对应于发送器的状态时,发送器响应于根据通信协议接收到一组有效确认状态中的有效确认状态,以转变涉及经由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其中,在一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Hamming distance)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以及其中,在一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存在包括数据总线、请求总线和确认总线的数据传输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通信协议,在请求总线上维护发送器的当前传送状态,其中当前传送状态表示涉及经由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当所接收的传送状态是根据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时,在确认总线上维护确认状态;根据通信协议,从确认总线读取所接收的确认状态;以及当有效确认状态对应于发送器的状态时,在根据通信协议接收到一组有效确认状态中的有效确认状态时,转变涉及经由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其中,在该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在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存在包括以下各项的数据传输系统:用于传送数据的装置;用于传输请求的装置;用于传输确认的装置;用于根据通信协议,经由用于传输请求的装置来维护发送器的当前传送状态的装置,其中当前传送状态表示涉及经由用于传输数据的装置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用于根据该通信协议,从用于传输请求的装置读取所接收的传送状态的装置;用于当根据该通信协议接收到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时,经由用于传输确认的装置维护确认状态的装置;用于根据该通信协议,从用于传输请求的装置读取所接收的确认状态的装置;以及当该有效确认状态对应于该发送器的状态时,且当接收到根据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时,用于转变涉及经由用于传输数据的装置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的装置;其中,在该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以及其中在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存在发送器,包括:状态传送电路,根据通信协议,在请求总线上维护当前传送状态,其中该当前传送状态表示涉及经由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以及状态接收电路,根据该通信协议,从确认总线上读取所接收的确认状态,其中该发送器响应于接收根据该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当该有效确认状态对应于该发送器的状态时,转变涉及经由该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并且在该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以及其中在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存在接收器,包括:状态接收电路,根据通信协议,从请求总线读取所接收的传送状态,其中该当前传送状态表示涉及经由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以及状态传送电路,当所接收的传送状态是根据该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时,在确认总线上维护确认状态,其中,在该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以及其中在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
附图说明
本技术将只以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其实施例被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系统;
图2示意性地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发送器和接收器的组件;
图3A示出了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器可以对请求总线宣称的有效当前传输状态集;
图3B示出了接收器被安排为根据请求总线解释的所接收的传输状态集,包括一个实施例中的图3A中所示的有效传输状态以及可能接收的无效传输状态;
图3C和图3D示出了当在各自的实施例中从发送器接收到有效传输状态时,接收器被安排为宣称对确认总线的有效确认状态的两个替换集合;
图3E示出了发送器被安排为从确认总线读取的确认状态集,包括一个实施例中的有效确认状态集和无效确认状态集;
图4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的发送器的状态图和这些状态之间的转换的条件;
图5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与由接收器从请求总线读取的所接收的传输状态的解释相对应的状态图;
图6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所交换的示例信号序列;
图7A和7B示意性地示出了各自实施例中的唤醒电路的配置;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数据传输系统,在该数据传输系统中在跨越一个实施例中的接口的每一个方向支持四个非阻塞的虚拟数据传输信道;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当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接口回环检测时,图8接收器内的耦合(coupling)。
具体实施方式
至少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数据总线、请求总线和确认总线;发送器,根据通信协议,在该请求总线上维护当前的传送状态,其中该当前的传送状态表示涉及经由该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以及接收器,根据该通信协议,从该请求总线读取所接收的传送状态,并且当所接收的传送状态为根据该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时,在该确认总线上维护确认状态,其中该发送器根据通信协议,被布置为从该确认总线读取已接收的确认状态,以及当该有效确认状态对应于该发送器的状态时,该接收器根据该通信协议,响应于接收一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传送涉及经由该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其中在该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中的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以及其中在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中的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通信(接口)协议,根据该协议定义了发送器的若干有效传送状态,且发送器使用请求总线,从而通过在请求总线上维护(assert)有效传送状态之一来指示关于经由该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它的当前状态。在接口的另一端,接收器在了解该同一通信协议的情况下,读取该请求总线以确定该发送器的传送状态。如果该接收器从该请求总线读取的所接收的传送状态为根据该通信协议的已知有效传送状态之一,那么该接收器通过在该确认总线上维护确认状态来响应。这可以仅是由该接收器从该请求总线读取的有效传送状态的位相同(bit-identical)复制,但是还可以采用具有相同语义的不同位维护格式。该发送器从该确认总线读取确认状态,并且当该确认状态为根据该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确认状态之一、且进一步地该有效确认状态对应于该发送器的状态时,则该发送器通过转变涉及通过该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它的状态来响应。如以上所提及的,这可能是因为该确认状态与该发送器在该请求总线上维护的传送状态是位相同的,或者可能是以下情形:尽管被定义为所维护的位格式方式不同于请求总线上维护的传送状态所表示的相同发送器状态,发送器(根据该通信协议)明白有效确认状态,但是如它在。
在发送器传送它的状态所采用的特定方式中,可能的状态的数目和它们之间合法路径和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可能的状态的数目和它们之间合法路径可以例如被状态机提供,该状态机允许经由所定义的状态之间(根据某些条件)所定义的路径的、这些状态的状态图的转变。为了支持由接收器的传送状态和相反由发送器的确认状态的可靠解释,通信协议定义了该组有效传送状态以使得该有效传送状态中的0模式彼此之间具有至少为1的汉明距离。类似地,该有效传送状态中的1模式彼此之间具有至少为1的汉明距离。同样地,该组有效确认状态被定义以使得该有效确认状态中的0模式彼此之间具有至少为1的汉明距离,且该有效确认状态中的1模式彼此之间具有至少为1的汉明距离。通信协议的这一特征解决了当发送器和接收器在不同的电压域中操作时可能产生的问题,这是由于该特征可以对跨这两个组件之间边界的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时刻的传送时序所具有的效果。实际上,该情形可以具有上升沿可能比下降沿传播更快(或反之亦然)的效果。因此,在请求总线/确认总线上所分别维护的传送状态/确认状态的位,可能临时地在与各自信号(该信号已到达它们正确的最终状态)的其它位相关联的错误状态中被检测,这导致由接收器在请求总线上读取的传送状态或由发送器在确认总线上读取的确认状态,不与由发送器在请求总线上所维护的传送状态或由接收器在确认总线上所维护的确认状态分别相对应。通过定义有效的传送和确认状态为被包括在组内,这些组的成员提出了0和1的模式,这些模式的每一个具有至少为1的互相的汉明距离,避免了将这些中间状态之一误识别为它的来源方的真正被传递状态。换言之,该组有效传送状态的两个有效传送状态必须各自具有0模式,该0模式以至少为1的汉明距离不同于其它模式。同一原则适用于该组有效传送状态中的1模式。类似地,该组有效确认状态中的两个有效确认状态必须各自具有0(1)模式,该0(1)模式以至少为1的汉明距离不同于其它0(1)模式。因此,支持了从发送器至接收器的当前传送状态,以及由该接收器向回至发送器的该状态的确认的可靠通信,而不需采取针对穿过该接口的每一个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的单独的请求和确认握手。类似地,使用差分信令和随后的数据路径带宽翻倍的替代方法也得以避免。
该组有效传送状态和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特定配置可以采用各种形式,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组有效传送状态和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每一个具有常量的奇偶值。因此,例如在这些实施例中,该组有效传送状态均具有彼此相同的奇偶值,随后,这向接收器提供了识别有效传送状态之间的转变(该转变不涉及信号的奇偶值的改变)和到无效传送状态的改变(可能仅是临时的)(该改变将涉及信号的奇偶值的改变)的方式。同一原则适用于由发送器对其确认状态转变的识别。
该组有效传送状态和该组有效确认状态可以仅涉及经由数据总线(例如表示)的“真的(true)”数据传输(例如表示有效数据传输传送状态的数目和待机状态),但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组有效传送状态和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每一个包括具有常量奇偶值的测试模式状态。该测试模式状态的提供支持数据传输系统自测试的能力,例如,单独测试多位数据总线的位传送路径,且当被发送器维护时,该测试模式状态可以可靠地被接收器识别,并且相对地,发送器可以可靠地识别从接收器接收的这一被表示的测试模式状态的有效确认,因为该测试模式状态还具有与该组有效传送状态和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相同的奇偶值。
数据传输系统利用由发送器表示的该测试模式状态所采用的特定方式可以采用各种形式,但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数据总线包括发送器至接收器数据总线和接收器至发送器数据总线,且接收器响应于所接收的传送状态为该测试模式状态,在接收器至发送器数据总线上传送在发送器至接收器数据总线上所接收的数据。因此,当发送器维护该测试模式状态时,接收器可以通过进入回送配置来响应,在该回送配置中,在发送器至接收器数据总线上所接收的数据,经由接收器至发送器数据总线被返回至发送器。返回该数据可以包括仅反射回所接收的位值,或可以包括以另一格式(例如具有反向数据位)被传送的该数据。因此,该发送器可以测试该两个数据总线的一个或多个位,以检验接收器如实地接收发送器传送的数据。此外,由于接收器被发送器(根据通信协议)所知这一事实,响应于由发送器对测试模式状态的有效维护来进入该回送测试模式,发送器能够完全运用接口布线和各种位排序检查,而不需具有接收器的复杂或详细的模型,该接收器利用该模型设法建立可靠通信。这在由用户(该用户可以具有特定配置的详细知识)建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环境下是有用的,利用该特定配置,用户建立发送器,但当接收器被第三方提供时,关于该接收器的内部配置的复杂或详细信息可能不可用。
如以上所提及的,由接收器返回至发送器的确认状态和接收器从请求总线读取的传送状态可以是位相同的,但这并非必要并且只要所涉及的各自的传送状态和确认状态的含义被通信协议定义为相同,这两个状态可以不相同。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接收器在确认总线上维护的确认状态的位模式与由接收器从请求总线读取的所接收的传送状态相同。替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由接收器在确认总线上维护的确认状态的位模式与由接收器从请求总线读取的所接收的传送状态不同。
除了有效的传送和确认状态,根据涉及动态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以及可能涉及以上所提及的测试模式状态,当发送器未活跃地经由数据总线执行数据传输时,进一步的待机状态可以被定义在该组有效传送状态和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每一个内部用于使用。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组有效传送状态和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每一个包括待机状态,其中发送器不设法经由数据总线执行数据传输。
当发送器不设法经由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总线传输数据时,可能为以下情形:在该情形中的发送器进入断电(power down)状态(直到它需要唤醒以再次开始数据传输)。为了支持该情形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器包括钳位电路以保持在断电状态中的请求总线上所维护的当前传输状态,根据该通信协议,该断电状态未被包括在该组有效传送状态中,且当断电状态在请求总线上被维护时,发送器被布置为进入发送器低功率状态,且接收器响应于从请求总线上读取断电状态,进入接收器低功率状态。钳位电路的激活确保了请求总线的状态在配置中保持,接收器可以根据通信协议识别该配置不是有效传送状态,但是然而根据该通信协议,该配置被定义为表示发送器已进入它的断电状态。在响应中,并非在请求总线上维护该状态的对应确认,接收器随后还进入它自身的低功率状态,因为当前不期望活跃的数据传输。
钳位电路在请求总线上保持断电状态所采用的方式可以采用各种形式,但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该断电状态,请求总线被锁住为低位有效(clamped active-low)。
当发送器继续试图经由数据总线执行数据传输时,钳位电路可以被去激活,因为它不再保持在断电状态中的请求总线上维护的当前传送状态,且在实施例中,其中该断电状态被请求总线(被锁住为低位有效)维护,那么通过请求总线上任何位的改变,该接收器可以识别发送器再次希望开始数据传输。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包括唤醒电路,该唤醒电路响应于请求总线上任何位的值的改变,使得接收器退出接收器低功率状态。
钳位电路可以被配置为维持当前传送状态在待机状态中,该待机状态可以或不可以与断电状态相同,但是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器包括钳位电路以保持在请求总线上所维护的当前传送状态在待机状态中,且当钳位电路保持在请求总线上所维护的当前传送状态在待机状态中时,发送器被布置为进入发送器低功率状态,且接收器响应于从请求总线读取待机状态,进入接收器低功率状态。因此,发送器可以利用待机状态,以表示没有寻找活跃的数据传输并进入它的低功率状态。相应地,随后接收器可以响应于在请求总线上所维护的待机状态的识别,进入它自身的低功率状态。
待机状态可以采用各种形式,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在请求总线上维护的单个位。当为以下情形时:一些实施例提供了待机状态为多位信号,其中单个位被维护,且接收器包括唤醒电路,响应于单个位未被维护,唤醒电路使接收器退出低功率状态。接收器的唤醒电路随后仅需要监控该对应的单个位的状态(尤其是该单个位不再被维护),以使得接收器退出低功率状态。由于待机状态被定义为发送器的有效(尽管不活跃)传送状态,通过确保所有其它有效传送状态(其中活跃的数据传输被需求)被定义以使得该单个位不被维护且唤醒电路可以被单个组件方便地提供(例如,仅使用非(NOT)门以识别这一单个位的所接收的不维护,且随后生成对应的被维护的唤醒信号),发送器可以在请求总线上维护的任何其它有效传送状态随后可以满足1模式至少为1的汉明距离需求(对于0模式同样如此)。当然,该位的反相不是严格必要的,且唤醒电路可以被定义以使得“被维护的”唤醒信号是低位有效的(且该唤醒信号的接收(例如,接收器的功率控制单元)可以对应地识别:通过使得接收器退出它的低功率状态,单个位的唤醒信号的低位有效(即,0)维护应当被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发送器退出发送器低功率状态准备经由数据总线传输数据并在请求总线上维护当前传送状态时,发送器被布置为进入发送器低功率状态,直到所接收的确认状态中的改变在确认总线上发生。可能是以下情形:信号从发送器至接收器传播所用的时间和接收器响应于发送器表示它已退出它的发送器低功率状态而唤醒所用的时间足够长,断电利益可以通过将该发送器返回至一些各种低功率模式而获得,同时接收器唤醒并维护确认总线上所接收的确认状态中的对应改变,随后发送器可以响应(例如,通过使它自身的唤醒电路被配置为识别该改变)该改变以继续进入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的相关阶段。
该组有效传送状态可以以各种方式被配置,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数据总线上活跃地维护有效数据时,该组有效传送状态包括被发送器使用的两个活跃的数据传送状态,并且在数据总线上由发送器维护的数据值中的任何动态改变伴随有两个活跃的数据传送状态之间的改变。该两个活跃的数据传送状态的提供因此意味着通过该两个活跃的数据传送状态之间的对应改变,数据总线上的数据值中的任何改变可以被发送器表示,以及被接收器识别。持续的数据传输随后被这些状态之间的发送器切换所特征化。
接收器响应于该活跃的数据传送状态所采用的方式可以采取各种形式,但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响应于从该请求总线读取该两个活跃的数据传送状态之一,从数据总线采样数据。因此,接收器可以在数据总线上由发送器维护的数据改变的过程中对应的被表示的点处,可靠地采样数据。
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在彼此不同的时钟域中被提供,即,它们之间的接口是异步的,且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器和接收器处于不同的时钟域中,且接收器包括接收器同步电路以在接收器的时钟域中采样请求总线,以提供接收器解码电路的信号来确定所接收的传送状态,且该发送器包括发送器同步电路以在发送器的时钟域中采样确认总线,以提供发送器解码电路的信号来确定所接收的确认状态。因此,在接收器和发送器中提供各自的同步电路,使从相对的通信伙伴接收的信号能够与接收这些信号的组件的时钟域的时序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包括若干数据接收缓存,该若干数据接收缓存各自对应于经由数据总线被传输的数据的若干数据源,该若干数据接收缓存的每一个被布置为提供用于传送至发送器的准备就绪(readiness)信号,且发送器响应于表示对应的数据接收缓存准备接收数据的至少一个准备就绪信号,选择用于经由数据总线传输数据的数据源,并经由该数据总线表示该数据源。因此,并非仅提供经由该数据总线由发送器传输数据的一个数据源,发送器因此可以支持若干数据源的数据传输。被布置为在接收器侧从它们各自的数据源接收数据的接收器中的数据接收缓存可以例如仅具有用于保持所接收的数据的有限容量,且因此可能不总是处于接收进一步数据的位置。当(无论出于任何原因)为此情形时,被传送至发送器的准备就绪信号的提供允许发送器选择经由该总线(已知该总线为就绪)传输数据的数据源,并且随后支持有效和更充分地使用该数据总线。
准备就绪信号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被传递至发送器,但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运载若干数据接收缓存的准备就绪信号的准备就绪总线。换言之,指定的通信信道被提供以传递这些准备就绪信号。
然而,这些准备就绪信号的传递可以被并入确认总线,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确认总线被布置为运载若干数据接收缓存的准备就绪信号。这可以被经定义的协议(该协议用于在路径上或在确认总线的路径上传送的信号)影响,或可以是在运载这些准备就绪信号的确认总线内部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另外的路径(电线)。
至少一些实施例提供了在包括数据总线、请求总线和确认总线的数据传输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通信协议,在请求总线上维护发送器的当前传送状态,其中该当前传送状态表示涉及经由该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根据该通信协议,从该请求总线读取所接收的传送状态;当所接收的传送状态为根据该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时,维护该确认总线上的确认状态;根据该通信协议,从该确认总线读取所接收的确认状态;以及当该有效确认状态对应于发送器的状态时,当接收根据该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时,传送涉及经由该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其中在该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中的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并且其中在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中的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
至少一些实施例提供了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用于传输数据的装置;用于传输请求的装置;用于传输确认的装置;用于根据通信协议,经由用于传输请求的装置维护传送器的当前传送状态的装置;其中该当前传送状态表示涉及经由用于传输数据的装置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用于根据该通信协议,从用于传输请求的装置读取所接收的传送状态的装置;当所接收的传送状态为根据该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时,用于经由用于传输确认的装置维护确认状态的装置;用于根据通信协议,从用于传输确认的装置读取所接收的确认状态的装置;以及当该有效确认状态对应于发送器的状态时,用于当接收根据该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时,传送涉及经由用于传输数据的装置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的装置,其中在该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中的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并且其中在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中的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
至少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器,包括:状态传送电路,根据通信协议,在请求总线上维护当前传送状态,其中该当前传送状态表示涉及经由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以及状态接收电路,根据通信协议,从确认总线上读取所接收的确认状态,其中当该有效确认状态对应于发送器的状态时,该发送器响应于接收根据该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传送涉及经由该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其中在该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中的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并且其中在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中的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
至少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器,包括:状态接收电路,根据通信协议,从请求总线上读取所接收的传送状态,其中该当前传送状态表示涉及经由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以及状态传送电路,根据通信协议,从确认总线上读取所接收的确认状态,其中当所接收的传送状态是根据该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时,状态传送电路维护确认总线上的确认状态;其中在该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中的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并且其中在该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中的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
一些特定的实施例现在将相对于附图被描述。
图1概略性地表述了数据传输系统10,包括:发送器12、接收器14和它们之间的接口16。发送器12包括状态机18,状态机18定义了涉及经由数据总线20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当前状态,数据总线20构成接口16的一部分。状态机18耦接至请求总线22,在该被表述的实施例中,请求总线22包括三个并行路径,以使得三位信号可以被请求总线传送。发送器12还包括数据传送电路24,当适合的对应状态被状态机18保持时,该传送电路响应于当前被状态机18保持的状态(尤其通过从状态机18所接收的使能信号EN的接收),维护在数据总线20上向接收器14传输的数据。发送器12还包括耦接至确认总线26的同步电路25,该同步电路25自身构成接口16的一部分。同步电路25包括三个不同的同步电路组件28A、28B和28C,这些组件的每一个耦接至确认总线26的一个路径,以将在该各自路径上接收的信号同步到发送器12的时钟域中。由同步电路25所接收的对应的三位确认状态被传递至状态机18,随后状态机18可以(如将在以下被更详细描述的)对其响应以转变至新的状态。
接收器14包括数据接收电路30,当被从确认状态编码电路32接收的使能信号EN使能时,数据接收电路30采样在数据总线20上从发送器12的数据传送电路24接收的数据。请求总线22耦接至包括三个单独的同步电路单元36A、36B和36C的接收器同步电路34,该三个单独的同步电路单元36A、36B和36C具有用于从在请求总线22上从发送器12接收的三位信号,生成在接收器14的时钟域中对应的经同步的请求状态的配置。为了管理时钟域边界交叉,通过在同步寄存器阶段36A-36C之后解码,该请求输入的三位在接收器处被无关地同步(由于无关的单热点状态编码,这是可能的)和逻辑上澄清。这确保了如果且当输入变得接近接收同步器的采样时钟沿时,多位同步确实失败。该经同步的三维状态被状态解码电路32接收,状态解码电路32确定在接收这些22上所接收的传送状态是否为一组有效传送状态之一。在此情形下,且如果该有效传送状态对应于来自发送器12经由数据总线20的活跃数据传输,状态解码电路32维护使能信号EN以使数据接收电路30采样在数据总线20上所接收的多位数据信号。被该接收器的同步电路34生成的该经同步的信号也被传递至接收器的确认状态生成电路38,接收器的确认状态生成电路38也被从状态解码电路32接收的对应使能信号EN激活以维护确认总线26上的确认状态。特别地,当从请求总线22读取的所接收的传送状态为根据被定义用于该发送器/接收器对的通信协议的该组有效传送状态之一时,状态编码电路32被布置为仅使能接收器确认(状态)生成电路38完成这一点。
图2概略性地表述了与图1中所示相同的数据传输系统10,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系统被提供为具有一些额外组件。图1的所有组件被重复于图2中并给定相同的参考数字,且它们的描述不在此重复。图2中的发送器12还表述控制电路40、功率控制电路42、唤醒电路44和钳位电路46。发送器12的总体控制被控制电路40维持,且来自控制电路40的控制信号可以被提供给发送器12的所有组件,尽管为了清楚,仅特定关联于本讨论的那些组件在图2中被明确表述。一般地,发送器12的状态机18相对独立于控制电路40操作,因为它可以在所定义的状态之间转变,不需控制电路40的介入,但是控制电路40可以介入状态机18的操作中,例如维护复位信号以使状态机18复原至非数据传送状态,比如待机状态。功率控制电路42控制发送器12的功率状态,尤其通过设置被提供给发送器12的每一个组件的电压水平和任何所需的相关信号,以向这些组件表示发送器正进入低功率模式或返回至活跃功率模式。功率控制电路42从发送器12的组件接收各种输入。一个输入来自控制电路40,控制电路40能够向控制电路42表示发送器应当无关于由状态机18所保持的当前状态,进入低功率(例如“睡眠”)状态。例如,这可以在以下情形中执行:控制电路40维护至状态机18的复位信号以及同时至功率控制电路42的信号,发送器应当进入它的低功率状态。功率控制电路42还从状态机18接收输入,在发送器12的正常操作期间(即,当控制电路不接入由状态机18维持的状态之间的通常转变时),该输入被状态机18使用以表示它将发送器移动至低功率状态,且因此控制电路42应当使发送器12进入低功率状态,或当状态机18向功率控制电路32表示它已将状态移动至由状态机保持的活跃状态时,响应于这一表示,功率控制电路42应当使发送器的组件“唤醒”,例如,将被提供给发送器12的每一个组件的电压水平返回至较高的活跃水平。
当功率控制电路42将发送器移动至该低功率状态时,这被通过信号发送至耦接到接口16的总线20、22和26的每一个的钳位电路46,且前卫电路46将这些总线的每一个的每一个位保持在对应于发送器12的低功率状态的预定状态中。这确保接口16被保持在良定义的状态中持续以发送器12处于它的低功率状态的持续时间,且接收器14可以识别这一事实并因此进入它自身的低功率状态,直到在发送器12的状态中发生改变,在该点上,功率控制电路42将向钳位电路46发送信号通知它应当不再将总线20、22和26保持在这些预定值,且应当使在这些总线上维护的信号被数据传输系统的其它组件定义。发送器12从它的低功率状态的退出被接收器14经由它的唤醒电路48识别。该唤醒电路48被布置为检测在请求总线22上维护的信号状态中的任何改变,表示钳位电路46已被去激活且发送器12试图继续数据传输。如以下关于图7A和7B将进一步讨论的,唤醒电路48可以无关于状态的本质而采用各种形式,在该状态中,钳位电路46保持请求总线22于发送器的低功率模式中。当唤醒电路48识别到发送器12已退出它的低功率状态,它将这一事实通过信号发送至接收器同步电路34,随后,接收器同步电路34本身退出它自身的低功率状态,并继续将在请求总线22上所接收的信号同步到接收器14的时钟域中。接收器14的各个组件的功率状态上的控制也可以被功率控制电路控制,该功率控制电路以类似于发送器12的功率控制电路42的方式操作(即,因为它提供接收器14的每个组件的操作电压,并因此定义每一个组件是否为活跃或者非活跃),且当为此情形时,唤醒电路48可以将它的唤醒信号通过信号发送至接收器14的功率控制电路,该功率控制电路随后使接收器14的组件唤醒,尽管该接收器功率控制电路的明确表述未在图2中示出。当接收器14以该方式唤醒时,在请求总线22上所接收的经同步的信号(如以上关于图1所描述的)被传递至状态解码电路32和请求确认电路28。发送器12被类似地提供有耦接到确认总线26的唤醒电路44,且当在确认总线26上维护的信号的至少一位发生改变时,唤醒电路44可以类似地使发送器12退出低功率状态,这可以例如当发送器12退出它自身的低功率状态时发生,维护请求总线22上对应的传送状态,且随后返回至它自身的低功率状态(在状态机18和功率控制电路42的控制下),同时它等待确认信号从接收器14接收。在配置中,其中期望存在请求总线22上的新传送状态的维护和在确认总线26上由接收器14所维护的确认状态的接收之间的非明显延迟,因此可以实现节能。如以上所提及的,在接收器14的唤醒电路48的环境下,唤醒电路44可以直接向发送器同步电路25类似地提供它的唤醒信号,以使得它唤醒并将所接收的确认状态同步到发送器12的时钟域中,但是唤醒电路(明确地就发送器12而言被示出)也被耦接至控制电路40和功率控制电路42,以当在确认总线26上所接收的确认信号中的对应改变被接收,表示发送器12应当唤醒并接收该信号时,允许这些组件之一使发送器12退出它的低功率状态。唤醒电路44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被配置,取决于在确认总线26上维护的确认信号的特定本质,同时接收器14处于它的低功率状态中,如以下关于图7A和7B也将被讨论的。接收器14还可以被提供由钳位电路,以维持确认总线26上的确认状态在对应于接收器14的低功率状态的该状态中,尽管在图2中这未被明确表述。
图3A为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通信协议被定义的一组有效传送状态的表格,这里,请求总线运载三位信号。注意到,该组有效传送状态因此包括三个对应于待机、以及数据传输的“独热码”状态,同时该待机状态也被用于表示发送器的断电状态,且另外的测试模式也可以通过请求总线的所有三位的维护而被信号发送。还注意到,在图3A所示的该组有效传送状态中,在状态的任意单独对之间,0和1模式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如从以下讨论将变得明确的,这支持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通信布置,这里,不是该组有效传送状态的一部分的中间传送状态不被(即使临时地)解释为发送器的真正状态的维护。此外,注意到,图3中所示的该组有效确认状态具有常量的奇偶值(即,在这种情形下为1)以使得接收器可以参考该三位信号的奇偶值,容易区分有效和非有效的传送状态。
图3B示出了对应于图3A的可以被接收器读取的传送状态的表格的表格。注意到,在由发送器维护的传送状态转变处于它从一个有效传送状态至另一个的移动之前,考虑到请求信号的中间状态可以被接收器读取这一事实,图3B中所示的该组状态代表三位信号的所有可能置换。例如,注意到,待机/断电的有效传送状态根据图3A和3B的表格被定义为001。当发送器从该状态移动至数据传输(A)时,即,通过在请求总线上维护010,发送器和接收器可能在分别针对发送器和接收器的明显不同的电压域之间交叉这一事实,能够导致该三位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不同的传播时刻。随后,当在最低位(RXREQ_i[0])转变至低之前,中间位(RXREQ_i[1])转变至高时,这意味着在请求总线上所维护的状态从001至010或011的转变中的中间状态可能发生。然而,被发送器和接收器所使用的通信协议被定义,以使得011的这一中间状态被识别为非法的或短暂的状态,且接收器被配置为不将其误解释为被发送器所表示的有效(所意图的)传送状态。类似地,状态110被定义为非法的或短暂的,以使得当在请求总线上所维护的信号在数据传输(A)010和数据传输(B)010之间移动时,因为最高位(RXREQ_i[2])从0到1的转变发生于中间位(RXREQ_i[1])从1到0的转变之前,110的中间状态可能发生。还注意到,根据经由数据总线的有效数据传输,000的接收总线上的传送状态被定义为非法,且该状态被发送器使用以表示当前它处于低功率状态中,在该低功率状态中,请求总线被它的钳位电路锁住低位(clamped-low)。
当接收器在请求总线上识别该组有效传送状态之一时,它响应于这一情形,在确认总线上确认该识别,且图3C和图3D示出了两个集合的有效确认状态的表格,该有效确认状态可以被接收器使用以向发送器表示确认状态。注意到,图3C的表格等于图3A的表格(将TXREQ替换为RXACK),因为当使用根据图3C定义的该组有效确认状态时,接收器仅将它从请求总线读取的有效传送状态反射至确认总线,作为发给接收器的它自身的确认信号。图3D示出了可以被接收器使用的有效确认状态的替代集合,该集合表示(再次与图3A相比较)该组有效确认状态不需要与该组有效传送状态位相同。在图3D的示例中,可识别该组有效确认状态是图3A中所示的该组有效传送状态的编码旋转。通常,只要发送器理解确认状态的含义与它自身的所维护传送状态在含义上具有特定关联性,任何集合的有效确认状态就都可以被定义(只要它也遵守该集合中的单个确认状态中0(1)模式必须具有至少一个的另一确认状态的0(1)模式的汉明距离的原则)。图3E示出了一组确认状态(一些有效,一些无效),发送器被布置为从确认总线解释该组确认状态。在图3E的示例中,这些对应于图3C中所示的所维护的接收器确认状态。注意到,在图3E中所定义的状态与图3B中所定义的那些状态相同(将RXREQ替换为TXACK),且在此不重复讨论这些状态的单独可能性,注意到,如关于图3B所讨论的同一原则在此适用,因为考虑到经由不同电压域之间的确认总线传送确认状态可能导致确认信号的一位比另一位转变更快的情形这一事实,有效传送状态被非法的或短暂的状态分隔。
图4示出了显示三个发送器状态的三态图,该三个发送器状态可以例如被图1和2中所示的发送器12的状态机18保持。根据图4所保持的状态在复位(例如当状态机18被控制电路40复位时)时被初始化到静态的“待机”状态中。注意到,图4中所示的三个状态对应于图3A的表格中所示的初始三个状态。在图4中,标记“txd”对应于经由数据总线20的数据传输,以使得“txd invalid”表示发送器12的数据传送电路24当前不在数据总线20上维护有效数据,同时状态“txd’valid”和“txd”valid”表示数据传输(A)和数据传输(B),其中数据传输电路24正在数据总线20上维护有效数据。标记ACK是该三位确认值的缩写,在该示例中,该三位确认值对应于图3C的表格中所示的该组值,该组值必须与被广播的当前请求状态值相匹配以完成该交易。
因此,从初始的待机状态001,该状态可以被保持直到新数据有效并准备被传输(“req”),且接收器已通过利用在确认总线上对应的维护001来应答,响应在请求总线上维护的传送状态001。传送器的状态随后转变至数据传输(A)状态010,该传送状态在请求总线上被发送器维护。同时接收器响应(ACK)不匹配该被维护的传送状态(010),随后发送器被保持在该状态中。一旦接收器利用信号(010)的匹配确认来响应,且随后还将采样数据总线,如果在数据总线时不再存在有发送器维护的有效数据(!req),那么发送器状态转变回待机状态001。然而,如果存在将被传输的进一步数据(req),那么发送器状态转变至数据传输(B)状态100,且数据传送电路24经由数据总线维护将被传输的数据的下一有效状态。从数据传输(B)状态100,在发送器状态改变之前,需要从接收器接收匹配的确认信号ACK=100。类似于以上所描述的从数据传输(A)状态010的转变,一旦有效的确认信号(在该情形下为ACK=100)被接收,那么如果不再存在将被传输的有效数据(!req),那么发送器状态向回转变至待机状态001。然而,如果存在将被传输的进一步数据(req),那么有效确认信号ACK=100的接收(在该时间之前,接收器将再次采样该数据总线)使发送器状态向回转变至数据传输(A)状态010。因此,同时继续存在将经由数据总线传输的有效数据,且接收器正确地确认由接收器在请求总线上所维护的发送器的所接收状态,针对发生的这一持续数据传输,发送器状态在数据传输状态(A)和(B)之间循环(即,在图4中所表示的状态010和100之间)。注意到,将被传输的数据值中的任何改变必须在状态改变(即,从数据传输状态(A/B)至另一者的转变)中传播和保留,直到接收器已准确地确认这一状态改变的接收。
这里,图4对应于在图3A的表格中给出的示例性的该组传输状态。图5示出了对应于由接收器对请求总线的解码的状态图,对应于图3B的表格中所示的状态。然而,注意到,这里图4不表明测试模式信令的使用(仅为了表述清楚),该状态在图5中示出。从图5可见,非法/短暂的状态被安置以覆盖上升沿比下降沿传播更快(或反之亦然)的情形。例如,在从待机状态001至第一数据传输状态010的转变中,上升沿比下降沿传播更快能够导致011的中间状态被检测,接收器识别该状态,且因此不响应。总体上,这些非法状态覆盖该情形,在该情形中,一个或两个输入可以每次被检测为高电平(如果上升时刻握手信号传播比下降时刻更快),或者没有输入具有有效的非零信号值(如果下降时刻传播比上升时刻更快,或者如果锁住低位的隔离策略已被应用于所有三个请求信号)。
由接收器对请求总线的这一解码配置,以及当有效的发送器已在请求总线上被识别时,随后被向回传送至发送器的相应确认状态,在这一个三位示例中,提供了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握手协议被六线(six-wire)接口调和,且该协议确保传送的高至低和低至高对在每一方向上传送,从发送器至接收器用于请求以及从接收器至发送器用于确认。随后这意味着在传输握手中,上升和下降沿时序被充分考虑,这允许在接收器处安全地采样任意地采样高至低和低至高转变的数据组。
此外,图5还示出了测试模式111,这一编码已被选择,以使得这一有效(但特殊)发送器状态不能在定期的数据传输状态(即,001、010和100)之间的转变中被非法地生成。这一测试模式的示例使用在以下关于图9被讨论。
图6示出了在数据传输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交换的示例性的一组信号。该发送器开始于它的待机状态,在数据总线上利用TXREQ=001表示该待机状态。这被接收器正确地解码(作为RXREQ=001),且接收器在确认总线上维护确认信号RXACK=001。这被发送器接收为RXACK=001。随后,发送器在数据总线上设置新的有效数据,且它的状态被转变至第一数据传输状态(A),传输状态TXREQ=010在请求总线上被维护。然而,由于在请求总线上的上升沿具有比下降沿略快的传送时间这一事实,状态的这一改变初始被接收器解码为RXREQ=011。由于这被定义为非法/短暂的状态,接收器不在确认总线上维护对应状态。注意到(用于比较),在图6中,替代的非法中间状态RXREQ=000也在方括号中被示出,这可能由配置导致,在该配置中,上升沿从发送器到接收器传播比下降沿更快。然而,一旦在请求总线上发送器状态的传播被正确建立,在接收器端,它被接收器解码为RXREQ=010。这为有效的传送状态,接收器随后在确认总线上维护确认信号RXACK=010。在该示例中,在确认总线上,在上升沿和下降沿的传送时间之间不存在显著区别,且发送器解码所接收的确认信号为RXACK=010。
已因此接收传送状态(发送器维护)的正确确认的发送器,连同将被传输的数据的初始状态,随后转变至另一数据传送状态(B)且传送状态TXREQ=100在请求总线上被维护。在图6中,这被示出为被接收器正确地接收为RXREQ=100(尽管应该识别:非法的中间状态RXREQ=000和110也可能就此被接收器临时察觉)。有效的传送状态使接收器在确认总线上维护确认信号RXACK=100,且这被发送器正确地解码为TXACK=100。发送器随后能够再次转变所维护的数据。随后,发送器向回转变至数据传输状态(A),且因此在请求总线上维护状态TXREQ=010。这在图6中被示出为被接收器正确地接收为RXREQ=010,且得到的确认信号RXACK=010在确认总线上被维护。然而,图6给出了这一特定确认信号被发送器在非法状态中临时解码的示例,即TXACK=000(由于下降沿传输比上升沿传输更快,尽管替代的非法中间状态TXACK=110也被示出,如果上升沿超过下降沿,将产生替代的非法中间状态TXACK=110)。当沿传送已安置时,一旦TXACK被正确地解码为010,那么发送器可以再次传送其状态。在图6中所示用于表述性目的的示例中,这将返回发送器至它的待机状态,但是将被理解的是,时间的典型序列将包括两个数据传输状态(A)和(B)之间的重复传送,以使得数据的有用数量,包括许多转变,可以从发送器传输至接收器。然而,为了表述的简单性,现在发送器的示例返回至如图6中所示的待机,且在请求总线上所维护的发送器状态TXREQ=001被接收器正确地解码为RXREQ=001,且接收器随后也进入它的待机状态。
图7A和7B概略性地表述了图2中所示的唤醒电路44和48的两个示例配置。如以上所提及的,接收器14可以使用该唤醒电路48以监控请求总线22的状态,为了检测何时发送器12已退出它的低功率状态且它试图开始数据传输。在图2中所示的示例配置中,发送器12包括钳位电路46,钳位电路46利用每一位上的低值来保持三位请求总线22,同时发送器处于它的低功率状态。因此,示例性的候选电路50可以用作接收器14的唤醒电路48来监控从这一“锁住低位”状态的改变何时发生,这一监控在唤醒电路50中被XOR门52和54提供,XOR门52和54馈送到状态改变检测电路56中。因此,当请求总线的任意位改变值时,这将被状态改变检测电路56检测到,状态改变检测电路56随后转而生成唤醒信号,该唤醒信号(如以上所描述的)被用于触发接收器14的各种组件退出低功率模式,尤其是请求同步电路34。
唤醒电路的简单配置可以被图7B中所示的示例性唤醒电路60提供,该候选电路可以例如被采用,这里钳位电路(例如,图2中的发送器12的钳位电路46)被布置为保持请求总线于对应于图3A的第一行中所示的“待机/断电”状态(即001)的状态。换言之,位[0]被锁住高位(clamped high),同时位[2:1]被锁住低位。在该情形中,针对发送器从它的断电状态的退出的监控仅需要监控位[0],即,如果该位未激活,那么正请求信令。因此,图7B中所示的对应于该情形的唤醒电路60包括NOT门62,该NOT门仅转化在该位上检测的值以提供唤醒信号。
图8概略性地表述了包括交换数据的两个组件102和102的数据传输系统100。数据的这一交换是全双工的(即双向的),且因此在图8的上部分,示出了从组件102至组件104的数据传输,同时在图8的下部分,示出了从组件104至组件102的数据传输。由于该原因,这两个组件被标记为“发送器/接收器”102和“发送器/接收器”104,但将被理解的是,就它们的数据交换而言,它们本质上是对称的。在每一个方向上,存在四个非阻塞的虚拟信道,被标记部分CMD、DMAH、DMAL、和EVT识别。发送器/接收器102包括八个缓存108-122,这些缓存保持经由这些虚拟信道的每一个的数据总线将被传送的各自值,其中缓存被配对(后缀0和1)以保持用于经由每一个虚拟信道传送的两个后续值。对应地,接收器/发送器104包括八个缓存124-138。发送器/接收器102包括控制单元140,该控制单元被布置为通过多路复用器144上的控制,针对经由数据总线142的数据传送,在虚拟信道之间选择。一旦虚拟信道已被选择用于这种方式下的数据传送,在请求总线146上的请求信号的维护、确认总线148上的确认信号的返回等,如以上所描述的发生,例如参考图1和2中所示的实施例,为了简洁,该过程的进一步细节在此未被描述。然而,一个机制在它接收的准备就绪信号(readiness)的基础上,该准备就绪信号经由接收器/发送器104中的对应控制单元150被传送,经由该机制控制电路140选择数据传送的虚拟信道。该控制电路150从数据接收缓存124-138的每一个接收信号,该信号表示对应的缓存是否可用于接收数据。例如,当缓存保持值时,在该值被系统的进一步组件读取之前,它不可用于进一步的数据接收。一旦这一数据项已被进一步传递到读出链中,那么对应的数据接收缓存可以表示它已准备好。由控制电路150所接收的准备就绪信号,经由被提供用于这一目的的准备就绪总线152被传递至控制电路140。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其中可以省略准备就绪总线),利用传递一个或多个数据接收缓存的状态的预定信号协议,准备就绪信号在确认总线148上被传递。在类似于以上关于由图1中接收器的请求同步电路34从请求总线22接收请求信号所描述的方式中,发送器/接收器102包括同步电路154,同步电路154被布置为独立地将这些准备就绪信号同步到发送器/接收器102的时钟域中。其中控制电路单元140和150选择数据传输的虚拟信道的方式可以改变,但是图8表述了当控制电路150向控制电路140表示这一特定数据接收缓存已准备用于数据接收时,控制电路150还可以控制多路复用器156以将请求总线142耦接至适合的数据接收缓存。图8还表述了被传送的数据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被传递至控制单元150,且被传递的任何给定数据分组可以包括表示该数据分组应当被引导至的数据接收缓存的目的地寄存器标记。控制单元150因此可以读取这一标记,且因此控制多路复用器156,以将请求总线142耦接至适合的数据接收缓存。
接收器/发送器104的数据传送能力和发送器/接收器102的数据接收能力(图8的下部分)直接地镜像以上描述,每一个各自信号以相反方向传递,且在此未被再次描述。
数据传输系统100的发送器/接收器102和接收器/发送器104的一个特定用途在图9中被示出,即在配置中,其中发送器/接收器102转变至它的接口回送测试模式。当发送器/接收器102执行这一点时,并且(根据以上阐述的通信协议)该事件被接收器/发送器104识别,接收器/发送器104利用控制电路150控制下的连接电路160以将它包括的每一个分别的接收子组件耦接至如图9中所表述的对应传送组件。因此被配置时,这使发送器/接收器102能够充分运用接口106的布线以执行任何所需测试(比如位排序检验),而不需具有它与其通信的接收器/发送器104的细节的知识。将被认识到的是,尽管图8和9的发送器/接收器102和接收器/发送器104大体上是对称配置的,但是这不需要是此情形。
在本申请中,词组“被配置为……”被用于意指装置的元件具有能够执行所定义的操作的配置。在该上下文中,“配置”意指硬件或软件的互连的布置或方式。例如,该装置可以具有指定硬件,该硬件提供所定义的操作,或者处理器或其它处理设备可以被程控以执行该功能。“被配置为”不意味着该装置元件必须以任何方式改变以提供所定义的操作。
虽然表述性实施例已关于附图被详细描述,但是将被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精确的实施例,且各种改变、添加和修改可以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其中进行,而不脱离如所附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例如,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各种组合可以与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组合,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数据总线、请求总线和确认总线;
发送器,所述发送器根据通信协议在所述请求总线上维护当前传送状态,其中所述当前传送状态表示涉及经由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以及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根据所述通信协议从所述请求总线读取所接收的传输状态,且当根据所述通信协议接收的传送状态是一组有效传送状态中的有效传送状态时,在所述确认总线上维护确认状态,
其中所述发送器被布置为根据通信协议从确认总线读取所接收的确认状态,并且当所述有效确认状态对应于发送器的状态时,发送器响应于根据通信协议接收到一组有效确认状态中的有效确认状态,以转变涉及经由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
其中,在一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以及
其中,在一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一组有效传送状态和所述一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每一个具有常量奇偶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组有效传送状态和所述一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每一个包括具有常量奇偶值的测试模式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数据总线包括发送器至接收器数据总线和接收器至发送器数据总线,并且所述接收器响应于所述被接收的传送状态为所述测试模式状态,在所述接收器至发送器数据总线上传送在所述发送器至接收器数据总线上所接收的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由所述接收器在所述确认总线上所维护的所述确认状态的位模式,与由所述接收器从所述请求总线读取的所述被接收的传送状态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由所述接收器在所述确认总线上所维护的所述确认状态的位模式,与由所述接收器从所述请求总线读取的所述被接收的传送状态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组有效传送状态和所述组有效确认状态的中的每个包括待机状态,在所述待机状态中,所述发送器不试图经由所述数据总线执行数据传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发送器包括钳位电路,所述钳位电路用于保持在所述请求总线上所维护的当前传输状态于断电状态中,所述断电状态不被包括在根据通信协议的所述组有效传送状态中,且当所述断电状态在所述请求总线上维护时,所述发送器被布置为进入发送器低功率状态,并且所述接收器响应于从所述请求总线上读取所述断电状态,进入接收器低功率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针对所述断电状态,所述请求总线被锁定为低态有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唤醒电路,所述唤醒电路响应于所述请求总线上任何位的值的改变,使得所述接收器退出所述接收器低功率状态。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发送器包括钳位电路,所述钳位电路用于保持在所述请求总线上维护的当前传送状态于所述待机状态中,并且当所述钳位电路保持在所述请求总线上维护的所述当前传送状态于所述待机状态中时,所述发送器被布置为进入发送器低功率状态,以及所述接收器响应于从所述请求总线读取所述待机状态,进入接收器低功率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待机状态是其中单个位被维护的多位信号,且所述接收器包括唤醒电路,所述唤醒电路响应于所述单个位不被维护,使得所述接收器退出所述低功率状态。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当所述发送器退出所述发送器低功率状态准备经由所述数据执行的数据传输、并在所述请求执行上维护所述当前传送状态时,所述发送器被布置为进入发送器低功率模式,直到在所接收的确认状态中的改变在所述确认总线上发生。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当在所述数据总线上动态地维护有效数据时,所述组有效传送状态包括被所述发送器使用的两个活跃的数据传送状态,以及由所述发送器在所述数据总线上维护的数据值中的任何动态改变伴随所述两个活跃的数据传送状态之间的改变。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接收器响应于从所述请求总线读取所述两个活跃的数据传送状态,从所述数据总线采样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发送器和所述接收器处于不同的时钟域,并且
所述接收器包括接收器同步电路,在所述接收器的时钟域中采样所述请求总线以提供接收器解码电路的信号来确定所接收的传送状态;以及
所述发送器包括发送器同步电路,在所述发送器的时钟域中采样所述确认总线以提供发送器解码电路的信号来确定所接收的确认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各自对应于经由所述数据总线传输的数据的多个数据源的多个数据接收缓存器,
所述多个数据接收缓存器中的每个被布置为提供用于传送的准备就绪信号至所述发送器;以及
所述发送器响应于表示对应的数据接收缓存准备接收数据的至少一个准备就绪信号,选择经由所述数据总线传输数据的数据源,并经由所述数据总线指示所述数据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准备就绪总线,所述准备就绪总线用于运载所述多个数据接收缓存器的所述准备就绪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确认总线被布置为运载所述多个数据接收缓存器的所述准备就绪信号。
20.一种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数据总线、请求总线和确认总线,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通信协议,在所述请求总线上维护发送器的当前传送状态,其中所述当前传送状态表示涉及经由所述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所述发送器的状态;
根据所述通信协议,从所述请求总线读取所接收的传送状态;
当所接收的传送状态是根据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时,在确认总线上维护确认状态;
根据所述通信协议,从所述确认总线读取所接收的确认状态;以及
当所述有效确认状态对应于所述发送器的状态时,在接收到根据所述通信协议一组有效确认状态中的有效确认状态时,转变涉及经由所述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所述发送器的状态,
其中,在所述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以及
其中,在所述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
21.一种发送器,包括:
状态传送电路,根据通信协议,在请求总线上维护当前传送状态,其中所述当前传送状态表示涉及经由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以及
状态接收电路,根据所述通信协议,从确认总线上读取所接收的确认状态,
其中所述发送器响应于接收根据所述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当所述有效确认状态对应于所述发送器的状态时,转变涉及经由所述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所述发送器的状态;
其中,在所述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以及
其中,在所述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
22.一种接收器,包括:
状态接收电路,根据通信协议,从请求总线读取所接收的传送状态,其中所述当前传送状态表示涉及经由数据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发送器的状态;以及
状态传送电路,当所接收的传送状态是根据所述通信协议的一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时,在确认总线上维护确认状态,
其中,在所述组有效传送状态的有效传送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以及
其中,在所述组有效确认状态的有效确认状态中,0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和1模式之间的汉明距离至少为1。
CN201610405115.8A 2015-06-16 2016-06-08 发送器、接收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 Active CN1062574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510545.5 2015-06-16
GB1510545.5A GB2539443B (en) 2015-06-16 2015-06-16 A transmitter, a receiver, a data transfer system and a method of data transf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7436A true CN106257436A (zh) 2016-12-28
CN106257436B CN106257436B (zh) 2022-04-26

Family

ID=53784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5115.8A Active CN106257436B (zh) 2015-06-16 2016-06-08 发送器、接收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99219B2 (zh)
KR (1) KR102577825B1 (zh)
CN (1) CN106257436B (zh)
GB (1) GB25394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09755B2 (en) 2017-01-30 2019-02-19 Arm Limited No-operation power state command
AU2019225452B2 (en) * 2018-02-23 2023-09-21 Agsensio Pty Ltd Power conserving local wireless network
US11216061B2 (en) 2019-07-25 2022-01-04 Arm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acing between power domains
KR20210045009A (ko) * 2019-10-16 2021-04-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터페이싱 장치, 인터페이싱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장치 및 반도체 장치의 통신 방법
KR102409414B1 (ko) 2021-11-30 2022-06-15 한화시스템 주식회사 레이더 시스템의 디지털 레이더 수신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멀티채널 수신신호 처리방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0949A (zh) * 1985-03-20 1986-10-15 国际美孚机器公司 在一个或多个射频信道上同时提供多路语声和/或数据信号的用户射频电话系统
US20040243737A1 (en) * 2003-05-28 2004-1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storage device for providing asynchronous status messaging in a data storage system
US7165729B2 (en) * 2004-09-08 2007-01-23 Arm Limited 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 control between independent domains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CN1947107A (zh) * 2004-01-30 2007-04-11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 用于在存储器间传输数据的装置
US20080126609A1 (en) * 2006-09-14 2008-05-29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improved efficiency and data alignment in data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CN101256543A (zh) * 2007-02-20 2008-09-03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 总线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US7426597B1 (en) * 2003-05-07 2008-09-16 Nvid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bus link width optimization of a graphics system
CN101390065A (zh) * 2006-02-24 2009-03-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经由总线的地址信道的协作写入
CN102770851A (zh) * 2010-02-26 2012-11-0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恢复不稳定总线的稳定性
CN103401636A (zh) * 2006-03-09 2013-11-20 晶像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集成电路之间的点对点通信的物理接口内的检错
CN103404062A (zh) * 2012-08-31 2013-11-2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US20150074294A1 (en) * 2013-09-10 2015-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ding command queuing in embedded memories
JP2015049769A (ja) * 2013-09-03 2015-03-16 株式会社ニコン 通信装置、エンコーダ装置、及びシリアル通信方法
CN104461972A (zh) * 2013-09-12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信号采样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12123A1 (en) * 2012-09-20 2014-03-26 Robert Bosch Gmbh Standard CAN implementation tolerating CAN FD frames
US9733847B2 (en) * 2014-06-02 2017-08-15 Micron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packets in a scalable memory system protocol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0949A (zh) * 1985-03-20 1986-10-15 国际美孚机器公司 在一个或多个射频信道上同时提供多路语声和/或数据信号的用户射频电话系统
US7426597B1 (en) * 2003-05-07 2008-09-16 Nvid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bus link width optimization of a graphics system
US20040243737A1 (en) * 2003-05-28 2004-1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storage device for providing asynchronous status messaging in a data storage system
CN1947107A (zh) * 2004-01-30 2007-04-11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 用于在存储器间传输数据的装置
US7165729B2 (en) * 2004-09-08 2007-01-23 Arm Limited 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 control between independent domains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CN101390065A (zh) * 2006-02-24 2009-03-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经由总线的地址信道的协作写入
CN103401636A (zh) * 2006-03-09 2013-11-20 晶像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集成电路之间的点对点通信的物理接口内的检错
US20080126609A1 (en) * 2006-09-14 2008-05-29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improved efficiency and data alignment in data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CN101256543A (zh) * 2007-02-20 2008-09-03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 总线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2770851A (zh) * 2010-02-26 2012-11-0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恢复不稳定总线的稳定性
CN103404062A (zh) * 2012-08-31 2013-11-2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JP2015049769A (ja) * 2013-09-03 2015-03-16 株式会社ニコン 通信装置、エンコーダ装置、及びシリアル通信方法
US20150074294A1 (en) * 2013-09-10 2015-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ding command queuing in embedded memories
CN104461972A (zh) * 2013-09-12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信号采样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539443A (en) 2016-12-21
US10299219B2 (en) 2019-05-21
CN106257436B (zh) 2022-04-26
GB201510545D0 (en) 2015-07-29
US20160374029A1 (en) 2016-12-22
KR20160148456A (ko) 2016-12-26
KR102577825B1 (ko) 2023-09-13
GB2539443B (en) 2020-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7436A (zh) 发送器、接收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传送方法
US7386768B2 (en) Memory channel with bit lane fail-over
RU2603553C2 (ru) Архитектура расширения оптической памяти
US7165153B2 (en) Memory channel with unidirectional links
US7219294B2 (en) Early CRC delivery for partial frame
US7194581B2 (en) Memory channel with hot add/remove
US7395485B2 (en) Check codes mapped across multiple frames
CN104737147B (zh) 高性能互连物理层
US9335373B2 (en) Memory channel having deskew separate from redrive
US7127629B2 (en) Redriving a data signal responsive to either a sampling clock signal or stable clock signal dependent on a mode signal
US20050108458A1 (en) Lane testing with variable mapping
US7212423B2 (en) Memory agent core clock aligned to lane
US7200787B2 (en) Memory channel utilizing permuting status patterns
US7516349B2 (en) Synchronized memory channels with unidirectional links
US200600049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ed memory bandwidth
JP5772911B2 (ja) フォールトトレラントシステム
US7340537B2 (en) Memory channel with redundant presence detect
US20050268061A1 (en) Memory channel with frame misalignment
JPWO2008050456A1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データ中継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04

Address after: cambridge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Risc Machines Ltd.

Applicant after: An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cambridge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Risc Machines 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