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5838A - 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5838A
CN106255838A CN201580011683.3A CN201580011683A CN106255838A CN 106255838 A CN106255838 A CN 106255838A CN 201580011683 A CN201580011683 A CN 201580011683A CN 106255838 A CN106255838 A CN 106255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haft
shaft
power
output
bo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16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矶部太郎
渡边俊
渡边俊一
森本勇
井内晴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ISE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LISE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ISE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OLISEN ELECTR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55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58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06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 F16D41/064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the intermediate members wedging by rolling and having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e.g. balls
    • F16D41/066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the intermediate members wedging by rolling and having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e.g. balls all members having the same size and only one of the two surfaces being cylindr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其目的在于,即使产生粘合物质,也能防止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抵接部发生粘合而一体化,从而可靠地阻止施加于输出轴的回转力。收纳于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的外圈(14)的传递机构部的粘合防止部(19)用于防止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发生粘合,在图的粘合防止部(19)中,形成突起而使输入轴(12)和输出轴(13)相接触,降低了抵接部的接触面积。当回转力施加于输入轴(12)时,传递机构部容许输出轴(13)的旋转,当回转力施加于输出轴(13)时,传递机构部阻止输入轴(12)的旋转。

Description

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来自输入侧的双向的回转力传递至输出侧、而不将来自输出侧的回转力传递至输入侧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
背景技术
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是用于将来自输入侧的双向的驱动力传递至输出侧、而阻止来自输出侧的回转力向输入侧传递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3是表示以往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11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3的(a)是结构图,图3的(b)是输入轴12的立体图,图3的(c)是输出轴13的立体图。在图3的(a)中,利用剖视图示出了上半部分。
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11是用于将输入到输入轴12的正转方向和反转方向的双向的回转力传递至输出轴13的装置,其将来自输入轴12的双向的回转力传递至输出轴13,而不将来自输出轴13的回转力传递至输入轴12。在外圈14内收纳有用于实现该功能的传递机构部,在外圈14的靠输入轴12侧的位置设有盖部15,在外圈14的靠输出轴13侧的位置形成有侧壁部16。传递机构部具有卡合于输入轴12的输入构件12A、设于输出轴13的输出构件13A以及能够与外圈14的内表面抵接的滚动构件17。
如图3的(b)所示,输入轴12结合于输入构件12A,在该输入构件12A上设有多个输入卡合部12B。如图3的(c)所示,输出轴13具有输出构件13A,在该输出构件13A上设有多个输出卡合部13B。对于输入轴12和输出轴13来说,多个输入卡合部12B和多个输出卡合部13B交错地嵌合,输入构件12A的平面部和输出构件13A的平面部以平坦面接触状态相抵接。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输入构件12A的平面部与输出构件13A的平面部之间的抵接部称作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
图4是以往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11的动作说明图。图4的(a)是回转力既未施加于输入轴12又未施加于输出轴13的静止状态时的滚动构件17、输入卡合部12B、输出卡合部13B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4的(b)是逆时针方向的回转力施加于输出轴13的状态时的滚动构件17、输入卡合部12B、输出卡合部13B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4的(c)是逆时针方向的回转力施加于输入轴12的状态时的滚动构件17、输入卡合部12B、输出卡合部13B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4的(a)所示,在回转力既未施加于输入轴12又未施加于输出轴13的静止状态时,滚动构件17位于输出卡合部13B的大致中央。另外,滚动构件17以保持微小距离的方式面对输出卡合部13B,滚动构件17以保持微小间隔的方式面对外圈14的内壁面18。
现在,当从图4的(a)的静止状态起将逆时针方向的回转力施加于输出轴13时,如图4的(b)所示,回转力沿左箭头方向施加于输出卡合部13B,输出卡合部13B沿左箭头方向移动。由于输出卡合部13B在一定旋转范围(相邻的输入卡合部12B之间的间隔)内自由且平滑地独立动作,因此,输入卡合部12B不会进行动作。因而,随着输出卡合部13B沿左箭头方向移动,滚动构件17被输出卡合部13B向上方顶起。由此,输出卡合部13B与外圈14的内壁面18之间的间隙变窄,滚动构件17成为卡在输出卡合部13B与外圈14的内壁面18之间的锁定状态。这样一来,施加于输出轴13的回转力被阻止而没有传递至输入轴12。
另一方面,当从图4的(a)的静止状态起将逆时针方向的回转力施加于输入轴12时,如图4的(c)所示,输入卡合部12B沿左箭头方向转动,首先,输入卡合部12B的侧面抵接于输出卡合部13B的侧面或滚动构件17的侧面。当输入卡合部12B沿左箭头方向进一步转动时,输入卡合部12B的侧面抵接于输出卡合部13B的侧面和滚动构件17的侧面这两者,输入卡合部12B在不使滚动构件17卡在输出卡合部13B与外圈14的内壁面18之间的前提下将输出卡合部13B和滚动构件17沿左箭头方向推动。也就是说,若输入轴1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则输出轴13会与输入轴12一起旋转,施加于输入轴12的回转力传递至输出轴13。在输入轴1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也仅是方向不同而已,输入卡合部12B抵接于输出卡合部13B和滚动构件17,同样地,输出轴13与输入轴12一起旋转,施加于输入轴12的回转力传递至输出轴1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634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发现:因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的动作反复进行而存在施加于输出轴13的回转力无法被阻止的情况。这是在以下时候产生的:产生由润滑脂等油成分和摩擦粉形成的粘合物质,在输入卡合部12B和输出卡合部13B抵接的状态下,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发生粘合而一体化。尤其是,由于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成为平坦面接触状态,因此,在为小型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的情况下,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容易因该粘合物质而发生粘合,从而一体化。若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在输入卡合部12B和输出卡合部13B抵接了的状态下一体化,则无法阻止施加于输出轴13的回转力。
图5是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一体化而无法阻止输出轴13的回转力时的动作说明图,图5的(a)是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在输入卡合部12B和输出卡合部13B相抵接的状态下一体化时的滚动构件17、输入卡合部12B、输出卡合部13B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5的(b)是在图5的(a)的状态下逆时针方向的回转力施加于输出轴13时的滚动构件17、输入卡合部12B、输出卡合部13B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在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以图5的(a)所示的输入卡合部12B和输出卡合部13B抵接了的状态一体化的情况下,当逆时针方向的回转力施加于输出轴13时,由于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一体化,因此,如图5的(b)所示,输入卡合部12B会与输出卡合部13B一体地旋转,因而,随着输出卡合部13B沿左箭头方向移动,滚动构件17也沿左箭头方向移动,从而成为与图4的(c)的情况相同的动作,滚动构件17不会被输出卡合部13B向上方顶起。这样,当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一体化时,则无法阻止施加于输出轴13的回转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在该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中,即使产生粘合物质,也能够防止出现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抵接部发生粘合而一体化的情况,从而能够阻止施加于输出轴的回转力。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包括:输入轴,其供回转力输入;输出轴,其用于输出回转力;传递机构部,当回转力施加于所述输入轴时,该传递机构部容许所述输出轴旋转,当回转力施加于所述输出轴时,该传递机构部阻止所述输入轴旋转;粘合防止部,其用于防止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抵接部发生粘合;以及外圈,其收纳有所述传递机构部。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由于设置了用于防止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抵接部发生粘合的粘合防止部,因此,即使产生粘合物质,也能够防止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抵接部发生粘合而一体化。由此,能够确保输出轴在一定旋转范围内进行自由且平滑的独立动作,因此能够可靠地阻止施加于输出轴的回转力。
附图说明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的各种例子的说明图(其一)。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的各种例子的说明图(其二)。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以往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4是以往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的动作说明图。
图5是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抵接部一体化而无法阻止输出轴的回转力的情况下的动作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的各种例子的说明图,图1的(a)是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整体图(利用剖视图表示上半部分),图1的(b)、(b′)分别是图1的(a)的X1部分处的粘合防止部的一个例子的放大图和立体图,图1的(c)、(c′)分别是图1的(a)的X1部分的另一个例子的放大图和立体图。在图1的(d)、(e)中,利用立体图示出了粘合防止部的又一个例子。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是相对于图3所示的以往例追加设置用于防止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发生粘合的粘合防止部19而成的装置。对于与图3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
如上所述,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的传递机构部具有结合于输入轴12的输入构件12A(在图1的实施方式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中,独立的输入轴12以不能相对于输入构件12A旋转的方式插入到输入构件12A中)、设于输出轴13的输出构件13A以及能够与外圈14的内表面抵接的滚动构件17。并且,输入构件12A的平面部和输出构件13A的平面部处于相对的状态。为了阻止来自输出轴13的回转力,该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相对部需要如所述那样在一定旋转范围内进行自由且平滑的独立动作(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相对的自由旋转)。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相对部设置了粘合防止部19,以便不使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相对部以平坦面接触状态抵接并粘合而一体化。
图1的(b)是图1的(a)的X1部分(粘合防止部19部分)的一个例子的放大图。粘合防止部19是以能够降低输入构件12A与输出构件13A之间的接触面积的方式构成的接触面积降低部,在图1的(b)所示的结构中,成为以自输入构件12A突出的方式设置的、顶端部为圆角形(截面为圆弧状)的突起部。通过使突起部的顶端部为圆角形状,从而使输入构件12A与输出构件13A之间的接触成为线接触。因而,即使产生由润滑脂等油成分和摩擦粉形成的粘合物质,也能够防止输入构件12A和输出构件13A发生粘合。因而,不会使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发生粘合而一体化,而能够确保输出轴13在一定旋转范围内进行自由且平滑的独立动作,因此能够阻止来自输出轴13的回转力。
图1的(b′)是设有图1的(b)所示的粘合防止部19的输入构件12A和与输入构件12A相对的输出构件13A(输出轴13)的整体立体图。由此可知,粘合防止部19绕输入轴12(或输出轴13)的中心轴线沿整周连续地形成于输入构件12A的相对面。
图1的(c)是图1的(a)的X1部分(粘合防止部19部分)的另一例子的放大图。与图1的(b)同样地,在粘合防止部19是以能够降低输入构件12A与输出构件13A之间的接触面积的方式构成的接触面积降低部这点上是相同的,但相对于图1的(b)的突起部的顶端部为圆角形,在图1的(c)中,使突起部的顶端部为梯形。通过使突起部的顶端部为梯形,虽然输入构件12A与输出构件13A之间的接触成为面接触,但仍能够降低接触面积,因此,即使产生由润滑脂等油成分和摩擦粉形成的粘合物质,与图1的(b)的情况同样地,也能够防止输入构件12A和输出构件13A发生粘合。因而,不会使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发生粘合而一体化,而能够确保输出轴13在一定旋转范围内进行自由且平滑的独立动作,因此能够阻止来自输出轴13的回转力。
图1的(c′)是设有图1的(c)所示的粘合防止部19的输入构件12A的整体立体图。与图1的(b)的粘合防止部19同样地,图1的(c)的粘合防止部19绕输入轴12(或输出轴13)的中心轴线沿整周连续地形成于输入构件12A的相对面。
图1的(d)、图1的(e)是表示图1的(a)的X1部分(粘合防止部19部分)的其他例子的、与图1的(c′)同样的立体图。图1的(d)的粘合防止部19是通过将图1的(c′)的粘合防止部19的几个部位切除而间断地形成的,另外,图1的(e)的粘合防止部19是通过将半球状的独立的许多突起形成于输入构件12A的相对面而成的。由于图1的(d)和图1的(e)的粘合防止部19在周向上不连续,因此,与连续地形成粘合防止部19的情况相比,具有以下特征,即,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接触面积且产生的粘合物质容易沿径向流动而被排出。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的另一例子的说明图,图2的(b)是图2的(a)的X2部分(粘合防止部19部分)的放大图。
在图2的(b)中,粘合防止部19是通过在输入构件12A和输出构件13A上设置凹部且在该凹部设置滚动体而构成的。由此,在不使输入构件12A和输出构件13A直接地接触的情况下使滚动体滚动。作为滚动体,使用例如轴承用的滚珠。输入构件12A与输出构件13A之间的接触是隔着滚动体的间接接触,滚动体与输入构件12A之间的接触或者滚动体与输出构件13A之间的接触为点接触,因此,即使产生了由润滑脂等油成分和摩擦粉形成的粘合物质,也能够防止输入构件12A和输出构件13A发生粘合。因而,不会使输入轴12与输出轴13之间的抵接部发生粘合而一体化,而能够确保输出轴13在恒定旋转范围内进行自由且平滑的独立动作,因此能够阻止来自输出轴13的回转力。
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其目的不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形态实施(例如,将形成于输入构件12A的相对面的粘合防止部19的突起形成于输出构件13A的相对面等),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以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不但包括在发明的范围、主旨中,还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和与该技术方案等同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1、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12、输入轴;12A、输入构件;12B、输入卡合片;13、输出轴;13A、输出构件;13B、输出卡合片;14、外圈;15、盖部;16、侧壁部;17、滚动构件;18、内壁面;19、粘合防止部。

Claims (5)

1.一种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该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包括:
输入轴,其供回转力输入;
输出轴,其用于输出回转力;
传递机构部,当回转力施加于所述输入轴时,该传递机构部容许所述输出轴旋转,当回转力施加于所述输出轴时,该传递机构部阻止所述输入轴旋转;
粘合防止部,其用于防止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抵接部发生粘合;以及
外圈,其收纳有所述传递机构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防止部是用于降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抵接部的接触面积的接触面积降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防止部是形成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相对面中的一者的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的截面为圆弧状,并且所述突起以绕所述输入轴的中心轴线或所述输出轴的中心轴线的方式沿整周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防止部是设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抵接部之间的滚动体。
CN201580011683.3A 2014-03-04 2015-02-26 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 Pending CN1062558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1845 2014-03-04
JP2014041845 2014-03-04
PCT/JP2015/055596 WO2015133359A1 (ja) 2014-03-04 2015-02-26 逆入力遮断クラッ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5838A true CN106255838A (zh) 2016-12-21

Family

ID=54055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1683.3A Pending CN106255838A (zh) 2014-03-04 2015-02-26 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046859B2 (zh)
KR (1) KR20160128322A (zh)
CN (1) CN106255838A (zh)
TW (1) TW201600755A (zh)
WO (1) WO201513335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1544A (zh) * 2017-05-04 2017-08-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实现多种工作模式的膨胀式反向自锁保护机构
CN110848284A (zh) * 2018-08-20 2020-02-28 锅屋百泰株式会社 带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的电动机及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6892B1 (ja) * 2017-09-29 2018-07-11 オリジン電気株式会社 小型構造の逆入力遮断クラッチ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36809Y2 (zh) * 1981-05-30 1986-10-25
JPH02122212U (zh) * 1989-03-20 1990-10-05
JP2007032634A (ja) * 2005-07-25 2007-02-08 Origin Electric Co Ltd 逆入力遮断クラッチ
JP2008283754A (ja) * 2007-05-09 2008-11-20 Jtekt Corp 電動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ポン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1544A (zh) * 2017-05-04 2017-08-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实现多种工作模式的膨胀式反向自锁保护机构
CN110848284A (zh) * 2018-08-20 2020-02-28 锅屋百泰株式会社 带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的电动机及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755A (zh) 2016-01-01
JPWO2015133359A1 (ja) 2017-04-06
WO2015133359A1 (ja) 2015-09-11
JP6046859B2 (ja) 2016-12-21
KR20160128322A (ko) 2016-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5838A (zh) 反向输入阻断离合器
GB2395995B (en) Vehicle steering telescopic shaft
CN103697085B (zh) 双单向离合器组合轴承
CA3015137A1 (en) Bi-directional overrunning clutch with outer spring for a drive axle
CN105190070A (zh) 具有分离保持架的双向超越离合器
CN104329395A (zh) 一种双向传动机构
CN109477553B (zh) 波动发生器以及波动齿轮装置
US20140202820A1 (en) Selectable one-way torque transmitting device using control rail
CN104565074A (zh) 具有底切以改进柄脚灵活性的内圈
JP2011047481A (ja)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CN107208774A (zh) 具有弹性对中元件的齿形链轮轮毂
CN202371051U (zh) 一种滚珠刚性离合器
CN204061631U (zh) 一种双向传动机构
JP2007016966A (ja) 軸継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システム
JP2004308719A (ja)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装置
CN108423064A (zh) 一种舵轮装置
JP2007008286A5 (zh)
TWM452593U (zh) 可減少異音之活動輪裝置及具有活動輪裝置的雙軸樞紐器
JP2005231625A5 (zh)
US9051980B2 (en) Direction selectable sprag
CN101943226B (zh) 反向输入阻断机构
JP2005114068A (ja) スプライン継手
CN104514819A (zh) 单向机械离合器系统及包括这种系统的交流发电机
JP5970990B2 (ja) 遊星ロ−ラ型動力伝達装置
JP5566558B1 (ja) カムクラ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