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4095A - 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44095A CN106244095A CN201610754731.4A CN201610754731A CN106244095A CN 106244095 A CN106244095 A CN 106244095A CN 201610754731 A CN201610754731 A CN 201610754731A CN 106244095 A CN106244095 A CN 1062440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component
- base adhesive
- acrylate base
- prepa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83/00—Adhesive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83/04—Polysiloxan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丙烯酸酯基胶黏剂抗剥离性差的缺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重量比为1:1的A组分与B组分,A组分包括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改性三元乙丙橡胶、酚类阻聚剂、抗氧剂、溶剂、A类促进剂、助剂、增稠填料;B组分包括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甲基乙烯基硅橡胶、酚类阻聚剂、溶剂、B类促进剂、偶联剂、增稠填料,A组分内含有改性三元乙丙橡胶能够增强A组分的整体结构性,在剥离时有助于整体剥离,提高A组分的抗剥离性,B组分内含有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能够显著增加B组分的一体结构性,提高B组分的抗剥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黏剂,特别涉及一种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标签是用来标识相关说明的印刷品,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比如各种产品、设备上都印有关于产品说明的标签贴,人们看到这些说明能够了解产品名称、性能,了解设备的名称、使用方式等,起到良好的提示、引导作用。
通常,标签是在其背部涂覆胶水粘结在载体上,这种方式已逐渐被双组份胶粘剂取代,双组份胶粘剂是将一部分胶涂覆在标签上,另一部分胶涂覆在载体上,再将两部分胶贴合在一起进行反应,在生产过程发现双组份胶粘剂相比于单组份胶粘剂而言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标签与载体具有较强的贴合牢固度,采用3M测试胶带测试不容易造成产品与载体之间脱离现象。
目前,现有专利中申请公布号为CN10453099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组份丙烯酸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A组分包括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弹性体、树脂、增强剂、促进剂、稳定剂;B组分包括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弹性体、树脂、触变剂、过氧化物、稳定剂,所制备的胶黏剂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
但是,上述胶黏剂以及现有技术中大多数丙烯酸酯类胶黏剂与载体粘结后,则不易与载体分离,若需要分离则会导致撕坏标签,具有较差的剥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剥离性的丙烯酸酯基胶黏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A组分和B组分,且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1;
A组分:甲基丙烯酸酯类60~70份、甲基丙烯酸30~40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酚类阻聚剂0.5~1份、抗氧剂1~3份、溶剂20~30份、A类促进剂1~5份、助剂0.5~2份、增稠填料5~15份;
B组分:甲基丙烯酸酯类60~70份、甲基丙烯酸30~4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0~20份、酚类阻聚剂0.5~1份、溶剂20~30份、B类促进剂1~5份、偶联剂0.5~2份、增稠填料5~1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基丙烯酸酯因为酯基具有较强的氢键,使其具有粘合的特性,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双键打开后,生成的聚合物具有线性大分子结构,线性大分子结构排列规整,提高了植绒胶的规整度,同时,大分子链间的作用力较弱,具有良好的挠曲性和延伸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柔性,甲基丙烯酸为无色结晶或透明液体,可溶于热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中,易聚合成水溶性聚合物,是制造丙烯酸酯溶剂型及乳液型胶黏剂的交联单体,可明显提高胶黏剂的粘接强度和稳定性;三元乙丙橡胶是乙烯、丙烯和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主链由化学稳定的饱和烃组成,只在侧链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老化、耐候性能,但其分子中既不含有化学反应活性的原子团,又不含有极性基,故其粘结力较差,改性三元乙丙橡胶的分子中含有较多的化学反应活性基团,提高该丙烯酸酯基胶黏剂的粘结能力;酚类阻聚剂分子与链自由基反应形成非自由基物质或不能引发的低活性自由基,单体在贮存时需要放入少量阻聚剂,单体不会发生共聚,可保持较稳定的状态;A组分内含有改性三元乙丙橡胶能够增强A组分的整体结构性,在剥离时有助于整体剥离,提高A组分的抗剥离性,B组分内含有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能够显著增加B组分的一体结构性,提高B组分的抗剥离性;A类促进剂能够降低引发剂的引发温度,促使有机过氧化物在室温下产生游离基的物质,有助于引发A组分中各组分进行聚合,B类促进剂是产生自由基聚合反应活性中心的物质,有助于引发B组分中各组分进行聚合,通过A组分与B组分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该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具有优异的抗剥离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丙烯酸酯类选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无色透明易流动的液体,能够与水混溶,可与其他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共聚,制得侧链含有活性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更易与固化剂等进行反应,提高反应速度;甲基丙烯酸甲酯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具有不饱和酸酯的特性,分子中具有不饱和双键,易发生聚合反应或者与酯基发生有关反应;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独特的桥环状结构,赋予其低粘度、高沸点、低表面张力,且与其他树脂、溶剂、颜填料相容性好的优点,还能增加成膜物质的硬度,同时还能保持成膜物质优异的弹性,并能提高聚合物的光泽、附着力、流平性、耐磨擦、耐老化及防腐性等;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溶于乙醇、乙醚,可作为合成丙烯酸基胶黏剂的单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改性三元乙丙橡胶是在三元乙丙橡胶基础上接枝引入重量比为3∶1的苯乙烯/丙烯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苯乙烯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化合物,乙烯基的电子与苯环共轭,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中,暴露于空气中逐渐发生聚合及氧化,可作为合成树脂的重要单体,提高合成树脂的强度;丙烯腈是一种无色液体,是合成树脂的重要单体,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质轻、良好的耐寒、耐磨和耐候性,在三元乙丙橡胶上接枝引入重量比为3∶1的苯乙烯/丙烯腈,可弥补三元乙丙橡胶自身粘结力较差的缺陷,从而更好地使三元乙丙橡胶发挥自身一体结构性较好的优点,从而提高A组分混合体的抗剥离性,使在剥离过程中,A组分能够完整地被剥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酚类阻聚剂选用对苯二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苯二酚是苯的两个对位氢被羟基取代形成的化合物,在室温下起到阻聚作用,而在升温时又能迅速分解,在酚类阻聚剂中对苯二酚的活性最强,在与丙烯酸酯类进行共混时,能够耐130℃左右的高温,在1min内不起阻聚作用,可以安全混合稀释;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是一种白色粉末,溶于甲醇、四氯化碳、苯、乙醚及丙酮等,在60℃的温度时,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的阻聚效果比对苯二酚高25倍,可有较长的储存期;对羟基苯甲醚为白色片状或蜡状结晶体,易溶于乙醇、醚、丙酮、苯和乙酸乙酯中,可作为乙烯基型树脂单体的阻聚剂,添加对羟基苯甲醚后,单体与单体之间的聚合时不必预先将其去除,可多元直接共聚,还可起到防老剂、抗氧剂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A类促进剂选用四甲基硫脲、乙酰丙酮钒、乙酰丙酮、三苯基膦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甲基硫脲、乙酰丙酮钒、乙酰丙酮、三苯基膦均能够降低引发剂的引发温度,促使有机过氧化物在室温下产生游离基的物质,以便于促进单体之间的聚合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B类促进剂选用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环己酮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强氧化剂,在胶黏剂工业应用中可作为引发剂,用作丙烯酸酯、醋酸乙烯溶剂的聚合、氯丁橡胶、天然橡胶、SBS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聚合、橡胶硫化剂等,第一步均裂成苯甲酸基自由基,有单体存在时,能够引发聚合,无单体存在时,进一步分解成苯基自由基;过氧化二异丙苯为白色结晶状,可作为单体聚合的引发剂,高分子材料的硫化剂、交联剂、固化剂等;过氧化环己酮可作为过氧化物引发剂,当配合催化剂时可室温固化,具有放热峰值温度低,固化物内应力小,颜色稳定的优点,采用上述B类促进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则有利于单体之间进行快速、稳定的聚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乳化剂选用羧甲基淀粉醚、十二烷基硫酸钠、椰油二甲基叔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羧甲基淀粉醚溶于水形成胶体状溶液,对光、热稳定,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与羧甲基纤维素有相似的性能,具有增稠、悬浮、分散、乳化、粘结的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具有去污、乳化和优异的发泡力,广泛合成树脂工业领域;椰油二甲基叔胺是优异的乳化剂,适用于丙烯酸酯聚合领域中;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在水中成分散状,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增溶、抗静电性能,大大提高固体粉末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类的分散性,增加各组分之间的互溶性,减小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共聚产物的柔软度,采用上述乳化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聚集在油/水界面上,能够改善溶液中各种相的表面张力,使之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物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稠填料选用白炭黑、纳米TiO2、滑石粉、硅微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白炭黑、纳米TiO2、滑石粉、硅微粉均可作为纳米级的增强填料,填充在混合体系内,能够提高该混合液体的粘稠度,可作为增稠填料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丙烯酸酯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甲基丙烯酸酯类60~70份、甲基丙烯酸30~40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抗氧剂1~3份、溶剂20~30份、酚类阻聚剂0.5~1份放入搅拌釜内,使之搅拌成均一混合体;然后加入A类促进剂1~5份、助剂0.5~2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增稠填料5~15份搅拌成为均匀混合体;
(2)B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甲基丙烯酸酯类60~70份、甲基丙烯酸30~4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0~20份、偶联剂0.5~2份、抗氧剂1~3份、溶剂20~30份、酚类阻聚剂0.5~1份投入搅拌釜内进行搅拌均匀;然后加入B类促进剂1~5份、乳化剂3~6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增稠填料5~15份,待搅拌成为均匀混合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的A组分与B组分混合均匀,性能稳定、均一,具有优异的强度、柔韧性、耐热、耐候和抗剥离性。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丙烯酸酯基胶黏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制备的A组分刷涂在标签上,烘干待使用;
(2)将制备的B组分刷涂在产品载体上,烘干待使用;
(3)将标签与产品载体进行加温融合,待粘结牢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A组分与B组分分别涂覆在标签与产品载体上,再对两部分进行加热以实现二者的融合,加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越有利于二者粘合的粘结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A组分内添加改性三元乙丙橡胶,在B组分内添加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从而使A组分与B组分具有较优异的结构一体性,有利于在标签剥离过程中,A组分与B组分二者之间更轻易地分离;
2、通过在三元乙丙橡胶上接枝引入重量比为3∶1的苯乙烯/丙烯腈,弥补了三元乙丙橡胶自身粘结力较差的缺陷,使三元乙丙橡胶更好地发挥结构一体性的优点,还能改善三元乙丙橡胶的强度与抗冲击性。
3、通过在A组分与B组分中放置不同的A类促进剂和B类促进剂,有利于两种组分更好地融合,特别是在使用过程的加温融合阶段,两种促进剂会产生协同作用,使引发、固化过程更加充分、彻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改性三元乙丙橡胶的制备:在500ml四口烧瓶中装入混合溶剂正己烷/二甲苯(以体积比1∶1计)100ml,将20g三元乙丙橡胶溶入其中,在50℃温度下加热溶解,并以10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同时通入氮气鼓泡,回流至三元乙丙橡胶全部溶解;然后在72℃下加入21.25g的苯乙烯/丙烯腈混合物,且以重量比为3∶1计,以及0.5g过氧化苯甲酰,恒温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在0.1Mpa、5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实施例一:
(1)A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0份、甲基丙烯酸30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10份、聚乙二醇20份、对苯二酚0.5份放入搅拌釜内,搅拌速度100r/min,搅拌时间0.5h;然后加入四甲基硫脲1份、邻苯磺酰亚胺0.5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纳米TiO25份搅拌成为均匀混合体;
(2)B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甲基丙烯酸甲酯60份、甲基丙烯酸3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0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聚乙二醇20份、对苯二酚0.5份投入搅拌釜内,搅拌速度100r/min,搅拌时间0.5h;然后加入过氧化苯甲酰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白炭黑5份,待搅拌成为均匀混合体。
实施例二:
(1)A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甲基丙烯酸甲酯62份、甲基丙烯酸33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12份、聚乙二醇23份、对苯二酚0.7份放入搅拌釜内,搅拌速度100r/min,搅拌时间0.5h;然后加入四甲基硫脲2份、邻苯磺酰亚胺0.8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纳米滑石粉9份搅拌成为均匀混合体;
(2)B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63份、甲基丙烯酸33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8份、聚乙二醇23份、对叔丁基邻苯二酚0.7份投入搅拌釜内,搅拌速度100r/min,搅拌时间0.5h;然后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硅微粉9份,待搅拌成为均匀混合体。
实施例三:
(1)A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5份、甲基丙烯酸35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15份、聚乙二醇25份、对苯二酚0.8份放入搅拌釜内,搅拌速度100r/min,搅拌时间0.5h;然后加入乙酰丙酮钒3份、邻苯磺酰亚胺1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纳米滑石粉12份搅拌成为均匀混合体;
(2)B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甲基丙烯酸甲酯65份、甲基丙烯酸35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聚乙二醇25份、对苯二酚0.8份投入搅拌釜内,搅拌速度100r/min,搅拌时间0.5h;然后加入过氧化苯甲酰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纳米TiO210份,待搅拌成为均匀混合体。
实施例四:
(1)A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甲基丙烯酸异丁酯68份、甲基丙烯酸37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16份、聚乙二醇28份、对苯二酚1份放入搅拌釜内,搅拌速度100r/min,搅拌时间1h;然后加入乙酰丙酮4份、邻苯磺酰亚胺1.5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硅微粉15份搅拌成为均匀混合体;
(2)B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甲基丙烯酸甲酯68份、甲基丙烯酸37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8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聚乙二醇30份、对苯二酚3份投入搅拌釜内,搅拌速度100r/min,搅拌时间ih;然后加入过氧化环己酮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滑石粉5份,待搅拌为均匀混合体。
实施例五:
(1)A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甲基丙烯酸甲酯70份、甲基丙烯酸40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20份、聚乙二醇30份、对苯二酚1份放入搅拌釜内,搅拌速度100r/min,搅拌时间1h;然后加入三苯基膦4份、邻苯磺酰亚胺2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滑石粉15份搅拌成为均匀混合体;
(2)B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70份、甲基丙烯酸4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0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聚乙二醇30份、对苯酚单丁醚1份投入搅拌釜内,搅拌速度100r/min,搅拌时间1h;然后加入过氧化环己酮1份、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3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硅微粉15份,待搅拌成为均匀混合体。
对比例一:与实施例一相比,在A组分和B组分中投入相同的B类促进剂。
对比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缺少改性三元乙丙橡胶。
对比例三:与实施例一相比缺少聚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检测手段:
将制备的A组分刷涂在标签上,烘干待使用;将制备的B组分刷涂在产品载体上,烘干待使用,将标签与产品载体进行加温融合,设置温度为50℃,待粘结牢固后进行测试。
(1)剥离强度:按照GB/T7122-1996进行测试;
(2)抗湿耐老化性能:按照GB/T7124-2008进行测试;
(3)附着力的测定:按照国家标准《GB1720-79(88)漆膜附着力测试法》,利用漆膜附着力试验仪,采用划圈法进行测定,以级数表示。采用重叠圆滚线划痕方法来评价涂膜的附着力性能。首先,将样板的涂膜面朝上,并且把样板固定在测试仪上,然后用耐磨针尖在涂膜的表面划出一定长度的圆滚划痕,将样板上划痕的上侧位检查的目标,依次标出1、2、3、4、5、6、7七个部位,相应的分为七个等级,按照顺序,用四倍放大镜检查各部位漆膜的完整度。附着力最佳的,为1级,依次类推,7级的附着力最差;
(4)抗冲击强度的测定:参照国家标准《GB1732-93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用涂膜冲击器进行测定。将涂膜样板置于涂膜冲击器的枕垫上,使其紧贴于枕垫块凹孔,将涂膜面朝上,并且使受冲击点距离样板的边缘不少于20mm。解开冲击器右边的控制螺钉,重锤将会自由降落以冲击样板,然后取出样板,用四倍放大镜观察其是否有裂纹和剥落的现象。以下落最大高度与重锤的质量乘积(Kg·cm)来表示涂膜的耐冲击性能,通常重锤质量为1Kg。
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可知,本实施例涉及的A组分与B组分在粘合后剥离强度较大,需要较强的剥离力才能剥离下来,而且在标签剥离过程中能够整体剥离下来,具有较好的剥离一体性;抗湿热老化性能、抗冲击强度均良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A组分和B组分,且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1;
A组分:甲基丙烯酸酯类60~70份、甲基丙烯酸30~40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酚类阻聚剂0.5~1份、抗氧剂1~3份、溶剂20~30份、A类促进剂1~5份、助剂0.5~2份、增稠填料5~15份;
B组分:甲基丙烯酸酯类60~70份、甲基丙烯酸30~4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0~20份、酚类阻聚剂0.5~1份、溶剂20~30份、B类促进剂1~5份、偶联剂0.5~2份、增稠填料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选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三元乙丙橡胶是在三元乙丙橡胶基础上接枝引入重量比为3:1的苯乙烯/丙烯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酚类阻聚剂选用对苯二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类促进剂选用四甲基硫脲、乙酰丙酮钒、乙酰丙酮、三苯基膦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类促进剂选用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环己酮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用羧甲基淀粉醚、十二烷基硫酸钠、椰油二甲基叔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填料选用白炭黑、纳米TiO2、滑石粉、硅微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丙烯酸酯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甲基丙烯酸酯类60~70份、甲基丙烯酸30~40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抗氧剂1~3份、溶剂20~30份、酚类阻聚剂0.5~1份放入搅拌釜内,使之搅拌成均一混合体;然后加入A类促进剂1~5份、助剂0.5~2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增稠填料5~15份搅拌成为均匀混合体;
(2)B组分的制备:按照重量份,将甲基丙烯酸酯类60~70份、甲基丙烯酸30~4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0~20份、偶联剂0.5~2份、抗氧剂1~3份、溶剂20~30份、酚类阻聚剂0.5~1份投入搅拌釜内进行搅拌均匀;然后加入B类促进剂1~5份、乳化剂3~6份继续搅拌;最后加入增稠填料5~15份,待搅拌成为均匀混合体。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丙烯酸酯基胶黏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制备的A组分刷涂在标签上,烘干待使用;
(2)将制备的B组分刷涂在产品载体上,烘干待使用;
(3)将标签与产品载体进行加温融合,待粘结牢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54731.4A CN106244095A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54731.4A CN106244095A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44095A true CN106244095A (zh) | 2016-12-21 |
Family
ID=57596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54731.4A Pending CN106244095A (zh) | 2016-08-30 | 2016-08-30 | 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44095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11836A (zh) * | 2017-05-03 | 2017-08-04 | 西南林业大学 | 一种纳米复合增强型双组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878110A (zh) * | 2019-03-20 | 2019-06-14 | 杭州天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抗紫外线聚氨酯桥架的加工工艺 |
CN113444476A (zh) * | 2021-06-29 | 2021-09-28 | 苏州伍洲设计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用无纺布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36546A (en) * | 1983-09-22 | 1985-08-20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Meth)acrylate-based compositions |
CN102382579A (zh) * | 2011-06-21 | 2012-03-21 | 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高强度且触变性好的丙烯酸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
-
2016
- 2016-08-30 CN CN201610754731.4A patent/CN10624409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36546A (en) * | 1983-09-22 | 1985-08-20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Meth)acrylate-based compositions |
CN102382579A (zh) * | 2011-06-21 | 2012-03-21 | 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高强度且触变性好的丙烯酸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11836A (zh) * | 2017-05-03 | 2017-08-04 | 西南林业大学 | 一种纳米复合增强型双组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011836B (zh) * | 2017-05-03 | 2019-10-25 | 西南林业大学 | 一种纳米复合增强型双组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878110A (zh) * | 2019-03-20 | 2019-06-14 | 杭州天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抗紫外线聚氨酯桥架的加工工艺 |
CN113444476A (zh) * | 2021-06-29 | 2021-09-28 | 苏州伍洲设计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用无纺布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19316B (zh) | 一种高粘接性能医用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 | |
CN104610515B (zh) | 一种含反应基团的梳形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4293223B (zh) | 再剥离用水分散型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以及光学构件 | |
CN104497201B (zh) | 松香衍生物/聚丙烯酸酯复合细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330902A (zh) | 双组分氰基丙烯酸酯/可自由基固化粘合剂体系 | |
CN107709501B (zh) | 丙烯酸乳液粘合剂 | |
JPH10513212A (ja) | 剥離のための水性(メタ)アクリルラテックスポリマー | |
CN1664041A (zh) | 热固型粘合·胶接带或片、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6244095A (zh) | 丙烯酸酯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02490A (zh) | 一种双组份乳液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WO2016163434A1 (ja) | プライマー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9233728A (zh) | 一种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共聚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140030247A (ko) | 수계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CN104039839A (zh) | 制备具有窄摩尔质量分布的未着色聚丙烯酸酯粘合剂化合物的方法 | |
KR102470448B1 (ko) | 의류용 수성 아크릴계 점착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105189580B (zh) | 具有优异粘合性能的丙烯酸系乳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67650A (zh) | 一种压敏胶乳液、制备方法及利用其制备的高持粘保护膜 | |
CN105950082A (zh) | 彩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压敏胶带 | |
CN105408437B (zh) | 由多阶段乳液聚合制备用于保护膜的压敏胶粘剂分散体 | |
CN109517102A (zh) | 醋酸乙烯-丙烯酸酯-乙烯多元共聚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46253B (zh) | 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丙烯酸系聚合物、以及增塑溶胶组合物 | |
JP4488561B2 (ja) | 合成樹脂エマルジョン型接着剤 | |
CN110003813A (zh) | 一种生物质改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 |
JP7377997B1 (ja) |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又はテープ | |
CN104004137A (zh) | 聚丙烯薄膜用溶剂型光固化改性氯化聚丙烯涂层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