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4148A - 茶叶的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茶叶的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34148A CN106234148A CN201610871547.8A CN201610871547A CN106234148A CN 106234148 A CN106234148 A CN 106234148A CN 201610871547 A CN201610871547 A CN 201610871547A CN 106234148 A CN106234148 A CN 1062341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ntimetres
- tea
- fertilizer
- cut
- s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选种、整地、调整土壤酸碱度、施底肥、定植、修剪、茶园管理,选择适宜高海拔山区种植的耐寒,耐寒的茶种,据整地后的土质情况,调整土壤pH值至4.6~5.0;茶苗定植要采用双行单株的方式,株距30厘米,株与株之间呈三角形,茶树行间及茶园周围种植香樟、柿子树,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追施有机肥,适当修剪茶树,使其侧枝利于生长。采用多维模式发展高效的茶树种植方法,施用有机肥料,多层次绿化,保护生态,适宜高海拔山区种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山区传统大宗产品,茶园面积分布广泛,由于农村长期农药农业及化肥农业,工业污水废气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益鸟益虫日益减少濒临绝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茶叶品质下降,农残超标。针对如此状况,全国范围内在茶园改造中,有些地区种植板栗树、杉树、乌桕树,且树长大后枝繁叶茂,茶叶不见一缕阳光,有些茶园中配置乔灌草立体种植,病虫害交叉发生,有些植物因山区不便浇水施肥,难以生长,达不到预期效果。在生物农药防治上,有些生物农药含有增效剂及施用除草剂都能导致农残超标。
采用物理方法、人工捕虫、家畜养殖治虫等方法都因茶园在山区,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地区夏季采用遮阳网覆盖给茶树遮阴,增加鲜叶的持嫩性,提高品质,也不太理想。而贵州的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全部处于山区,因此贵州的茶叶的种植和其他地方的茶叶种植有一定的区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以解决高海拔山区茶叶种植的问题。
基础方案: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选种、整地、调整土壤酸碱度、施底肥、定植、修剪、茶园管理,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种,根据本地环境选择抗寒、抗旱、抗病虫害强的茶树品种,选择苗木高度大于20厘米,茎粗大于2毫米的,具有一定的着叶数,根系旺盛,无病虫侵害的一年生健壮幼苗;
第二步,整地,平整山地,将土地全垦;开行,单行或双行,行距1.2米~1.8米;行深10厘米~20厘米,行径10厘米以上;
第三步,调整土壤酸碱度,根据整地后的土质情况,适当用石灰、硫酸铝、硫酸亚铁或带酸性、碱性的有机肥将土壤的pH值调整至4.6~5.0;
第四步,施底肥,将有机肥作为底肥施于行内,施底肥400~800公斤/亩;有机肥按重量份数比计由以下成分构成:发酵羊粪300~400份、发酵豆粕80~100份、发酵红苕尖70~100份、氮肥150~200份、磷矿粉13~18份、草木灰45~50份、硒3~5份、茶叶残渣50~60份;
第五步,定植,将茶苗垂直种于行内,填满土,并压紧压实,或用农具夯实苗茎部三方土层,再培上细土1厘米~2厘米,浇透水分,苗木定植时要比正常深1厘米~2厘米,茶苗定植采用双行单株的方式,株距50厘米,株与株之间呈三角形分布;在茶行中铺放3厘米~5厘米厚的大豆杆或茶树枝进行覆盖;在茶园的周边,种植2~3年的香樟,香樟之间的株距5.5米~6米;在香樟之间种植杆高1.4米~2米的向日葵,其株距为0.5米~1米;在茶苗之间间种大豆与红苕尖;
第六步,茶园管理,
茶园中耕除草定植,第一年的茶苗根部用手拔除杂草,其余空地浅耕3厘米~5厘米,不能深耕;第二年浅耕2~3次,时间在5月、8月、10月进行;
除草及追肥,每年中耕2~3次,时间在5月、8月、11月,视茶园内的杂草生长情况来定,除草一次,每年8~9月进行;每年施肥4次以上,施有机肥。
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是:首先根据贵州本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进行茶树品种的选取,选择了抗旱,抗寒和防虫害效果均好的茶树品种,进行整地,开垦,然后由于茶树是多年生叶的经济作物,土壤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它的生存和生长,茶树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中,较佳的土壤酸碱性值为PH4.6~5.0,所以测试土壤的酸碱性,当土壤不符合茶叶生长的条件时,进行酸碱度的调节,下一步在开垦出的行内,施有机肥作为底肥,有机肥的施入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给茶树增加营养,使茶树长势更佳,从自然中来回自然中去,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和发育,也有利于吸收土壤养分供地上部的开始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于贵州是高山地区,所以茶苗定植时期宜掌握在每年的2月份进行,有利于保温保湿,又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在茶园中部和周边,种植2~3年的香樟,香樟树为常绿大乔木,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驱虫,所以不需要园丁喷洒农药,并且可以使茶叶带有樟香,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能吸烟滞尘、可以涵养水源,还能净化茶园周围环境,在冬天也可以起到防风的作用,保护茶树减少冻害的产生,也可以对茶园中的虫害进行防治,节省了农药化肥的支出,保护了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并且香樟全身都是宝,香味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向日葵能够吸收有害污染物,抗寒抗旱能力强,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春天开花有花香,秋天结果实有果香,能被茶叶吸附,并且在秋冬季节落叶,落叶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腐化转化为肥料,增加茶树的营养,此外叶绿素吸收的光谱中,光波较短的蓝紫光最多,而漫射光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茶树喜漫射光,在茶树的周围种植向日葵,同时在向日葵的花瓣上安装表面凹凸不平的漫反射镜,当阳光照射到向日葵的花瓣上时,漫反射镜将阳光反射给茶树,形成漫射光,有利用促进茶树的生长;农家有机肥来源广、数量大,便于就地取材,就地使用,成本也比较低,所含营养物质比较全面,它不仅含有氮、磷、钾,而且还含有钙、镁、硫、铁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多呈有机物状态,难于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须经过土壤中的化学物理作用和微生物的发酵才能便于茶树吸收,而且施加本发明中的有机肥后,茶叶通过把无机硒同茶叶内胺基酸结合转化成有机硒,不仅生长旺盛、抵抗性强,且产量高,茶叶经加工后,色香味俱佳,不仅与原采于深山野生茶的口感一样,且降低了野生茶树的苦涩味,并能延长茶叶的保质期;大豆与红苕尖的秸秆、叶片能够为茶苗生长提供足够的肥料,且与茶叶的生存空间不重叠,同时大豆、红苕尖还能吸引瓢虫,而瓢虫是茶树害虫的天敌,可有效清除茶树害虫,从而对茶树上的害虫进行防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宜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种植,存活率高,种植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茶树的品种为平阳特早、乌牛早、梅占和迎霜。平阳特早、乌牛早、梅占和迎霜这几种茶叶相比其他茶种,更适宜在高山地区生长,具有良好的抗旱,抗寒和防虫害的效果。
进一步,追肥分别在3月上旬、5月中下旬、8月中旬三次结合浅耕作业时进行,在树冠缘下开条沟深15厘米~20厘米,将有机肥均匀施于沟内,施后盖土避免茶根直接接触肥料,造成根部的腐化。
进一步,所述香樟用夜来香、除虫菊中的一种代替。夜来香、除虫菊都具有能防虫害的作用,并且可以给茶园保水蓄水,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使茶园产生复合效益,除虫菊是不含农残的生物土农药,也是目前世界上集约生产生物农药的稀有品种,能除虫害而且干花粉末能控制动植物疾病,能提高免疫率,具有触杀、胃杀功能,冬天埋入土内可杀虫杀卵,又为茶树保温起到很好的功效。
进一步,在第五步定植中的大豆与红苕尖的种植密度为每亩300~400株。经过实践发现,这个种植密度下的大豆和红苕尖不仅不会影响茶苗的生长,而且其秸秆、叶片能够为茶苗生长提供足够的肥料。
进一步,茶园管理时还包括修剪步骤,修剪步骤包括:1)定型修剪,进行4次,每次定剪的新梢刀口处必须要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第一次修剪结合定植在离地14厘米~17厘米处定剪;2)小剪,小剪的目的在于调整树冠,培养良好的采摘面,每年进行一次,小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4厘米~5厘米的为度,主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桩头、无用新梢;3)大剪,经过多年的采摘和小剪的树,应用大剪的方法剪去树冠上部12厘米~16厘米的一层枝叶;4)重剪,对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树,以剪去原树高的二分之一为宜;5)台刈,对十分衰老的茶树,宜在离地面约11厘米~16厘米高处剪掉全部枝干。进行初步修剪时初步形成合理的采摘树冠,即可投入生产,小剪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桩头、无用新梢,大剪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提高茶树发芽能力,延长茶树高产稳产的年限,重剪适合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树,便于重新培养健壮枝干和采摘树冠,对十分衰老的茶树进行台刈,重新培养树体骨架结构和采摘树冠,及时中耕除草,以利疏松土壤,清洁茶园,促进好气性细菌微生物活动,分解腐殖质含量,以助茶树吸收有效营养,促进茶树健壮生长,增强茶树抗逆性能,有效预防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各实施列中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实施例一为例,具体说明本发明茶叶的种植方法,步骤如下:
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选种、整地、调整土壤酸碱度、施底肥、定植、修剪、茶园管理,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种,根据本地环境选择抗寒、抗旱、抗病虫害强的茶树品种,选择苗木高度大于20厘米,茎粗大于2毫米的,具有一定的着叶数,根系旺盛,无病虫侵害的一年生健壮幼苗;
第二步,整地,平整山地,将土地全垦;开行,单行或双行,行距1.3米;行深10厘米,行径15厘米;
第三步,调整土壤酸碱度,根据整地后的土质情况,适当用石灰、硫酸铝、硫酸亚铁或带酸性、碱性的有机肥将土壤的pH值调整至4.6;
第四步,施底肥,将有机肥作为底肥施于行内,施底肥400公斤/亩;有机肥按重量份数比计由以下成分构成:发酵羊粪300份、发酵豆粕80份、发酵红苕尖70份、氮肥150份、磷矿粉13份、草木灰45份、硒3份、茶叶残渣50份;
第五步,定植,将茶苗垂直种于行内,填满土,并压紧压实,或用农具夯实苗茎部三方土层,再培上细土1厘米~2厘米,浇透水分,苗木定植时要比正常深1厘米~2厘米,茶苗定植采用双行单株的方式,株距50厘米,株与株之间呈三角形分布;在茶行中铺放3厘米~5厘米厚的大豆杆或茶树枝进行覆盖;在茶园连续的周边,种植2~3年的香樟,香樟之间的株距5.5米~6米;在香樟之间种植杆高1.4米~2米的向日葵,其株距为0.5米~1米;在茶苗之间间种大豆与红苕尖,大豆与红苕尖的种植密度为每亩300株,经过实践发现,这个种植密度下的大豆和红苕尖不仅不会影响茶苗的生长,而且其秸秆、叶片能够为茶苗生长提供足够的肥料;
第六步,茶园管理,
包括修剪步骤,修剪步骤包括:1)定型修剪,进行4次,每次定剪的新梢刀口处必须要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第一次修剪结合定植在离地14厘米~17厘米处定剪;2)小剪,小剪的目的在于调整树冠,培养良好的采摘面,每年进行一次,小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4厘米~5厘米的为度,主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桩头、无用新梢;3)大剪,经过多年的采摘和小剪的树,应用大剪的方法剪去树冠上部12厘米~16厘米的一层枝叶;4)重剪,对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树,以剪去原树高的二分之一为宜;5)台刈,对十分衰老的茶树,宜在离地面约11厘米~16厘米高处剪掉全部枝干。进行初步修剪时初步形成合理的采摘树冠,即可投入生产,小剪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桩头、无用新梢,大剪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提高茶树发芽能力,延长茶树高产稳产的年限,重剪适合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树,便于重新培养健壮枝干和采摘树冠,对十分衰老的茶树进行台刈,重新培养树体骨架结构和采摘树冠,及时中耕除草,以利疏松土壤,清洁茶园,促进好气性细菌微生物活动,分解腐殖质含量,以助茶树吸收有效营养,促进茶树健壮生长,增强茶树抗逆性能,有效预防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茶园中耕除草定植,第一年的茶苗根部用手拔除杂草,其余空地浅耕3厘米~5厘米,不能深耕;第二年浅耕2~3次,时间在5月、8月、10月进行;
除草及追肥,每年中耕2~3次,时间在5月、8月、11月,视茶园内的杂草生长情况来定,除草一次,每年8~9月进行;每年施肥4次以上,施有机肥。
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是:首先根据贵州本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进行茶树品种的选取,选择了抗旱,抗寒和防虫害效果均好的茶树品种,进行整地,开垦,然后由于茶树是多年生叶的经济作物,土壤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它的生存和生长,茶树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中,较佳的土壤酸碱性值为PH4.6,所以测试土壤的酸碱性,当土壤不符合茶叶生长的条件时,进行酸碱度的调节,下一步在开垦出的行内,施有机肥作为底肥,有机肥的施入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给茶树增加营养,使茶树长势更佳,从自然中来回自然中去,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和发育,也有利于吸收土壤养分供地上部的开始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于贵州是高山地区,所以茶苗定植时期宜掌握在每年的2月份进行,有利于保温保湿,又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在茶园中和周边,种植2~3年的香樟,香樟树为常绿大乔木,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驱虫,所以不需要园丁喷洒农药,并且可以使茶叶带有樟香,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能吸烟滞尘、可以涵养水源,还能净化茶园周围环境,在冬天也可以起到防风的作用,保护茶树减少冻害的产生,也可以对茶园中的虫害进行防治,节省了农药化肥的支出,保护了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并且香樟全身都是宝,香味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向日葵能够吸收有害污染物,抗寒抗旱能力强,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春天开花有花香,秋天结果实有果香,能被茶叶吸附,并且在秋冬季节落叶,落叶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腐化转化为肥料,增加茶树的营养,此外叶绿素吸收的光谱中,光波较短的蓝紫光最多,而漫射光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茶树喜漫射光,在茶树的周围种植向日葵,同时在向日葵的花瓣上安装表面凹凸不平的漫反射镜,当阳光照射到向日葵的花瓣上时,漫反射镜将阳光反射给茶树,形成漫射光,有利用促进茶树的生长;农家有机肥来源广、数量大,便于就地取材,就地使用,成本也比较低,所含营养物质比较全面,它不仅含有氮、磷、钾,而且还含有钙、镁、硫、铁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多呈有机物状态,难于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须经过土壤中的化学物理作用和微生物的发酵才能便于茶树吸收,而且施加本发明中的有机肥后,茶叶通过把无机硒同茶叶内胺基酸结合转化成有机硒,不仅生长旺盛、抵抗性强,且产量高,茶叶经加工后,色香味俱佳,不仅与原采于深山野生茶的口感一样,且降低了野生茶树的苦涩味,并能延长茶叶的保质期;大豆与红苕尖的秸秆、叶片能够为茶苗生长提供足够的肥料,且与茶叶的生存空间不重叠,同时大豆、红苕尖还能吸引瓢虫,而瓢虫是茶树害虫的天敌,可有效清除茶树害虫,从而对茶树上的害虫进行防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宜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种植,存活率高,种植效果好。
茶树的品种为平阳特早。平阳特早茶树相比其他茶种,更适宜在高山地区生长,具有良好的抗旱,抗寒和防虫害的效果。
追肥分别在3月上旬、5月中下旬、8月中旬三次结合浅耕作业时进行,在树冠缘下开条沟深15厘米~20厘米,将有机肥均匀施于沟内,施后盖土避免茶根直接接触肥料,造成根部的腐化。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主要参数为表1中实施例二的数值,整地中的行距为1.6米,整地中的行深为15厘米,pH值5.0,有机肥施底肥为550公斤/亩,追肥树冠缘下开条沟深为17厘米,定植覆盖植物的厚度为4厘米,将实施例一中的香樟用夜来香代替,夜来香是柔弱藤状灌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间常散发出香气,有驱虫的作用,并且生长不会过于高大,贵州纬度低、海拔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寡日多雾,对喜荫、喜湿的茶树具得天独厚气候条件,不需要种植专门遮阴的植物,而夜来香是灌木,不会遮挡茶园的阳光,使茶园产生复合效益,所述香樟用除虫菊,除虫菊具有能防虫害的作用,并且可以给茶园保水蓄水,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使茶园产生复合效益,除虫菊是不含农残的生物土农药,也是目前世界上集约生产生物农药的稀有品种,能除虫害而且干花粉末能控制动植物疾病,能提高免疫率,具有触杀、胃杀功能,冬天埋入土内可杀虫杀卵,又为茶树保温起到很好的功效,茶树的品种为梅占;有机肥按重量份数比计由以下成分构成:发酵羊粪350份、发酵豆粕90份、发酵红苕尖80份、氮肥170份、磷矿粉15份、草木灰47份、硒4份、茶叶残渣55份。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主要参数为表1中实施例三的数值,整地中的行距为1.8米,整地中的行深为20厘米,PH值4.8,有机肥施底肥为800公斤/亩,追肥树冠缘下开条沟深为20厘米,定植覆盖植物的厚度为5厘米,将实施例一种的香樟用夜来香代替,夜来香能除虫害而且干花粉末能控制动植物疾病,能提高免疫率,具有触杀、胃杀功能,冬天埋入土内可杀虫杀卵,又为茶树保温起到很好的功效,茶树的品种为乌牛早;有机肥按重量份数比计由以下成分构成:发酵羊粪400份、发酵豆粕100份、发酵红苕尖100份、氮肥200份、磷矿粉18份、草木灰50份、硒5份、茶叶残渣60份。
以下为本发明的发芽率和成活率的实验:
实验内容:选取一块平整的土块,分成面积相等的4块,每块土地面积为800m2,其中3块土地,分别按照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的方法进行茶树种植作为实验组,其中按照实施例1种茶树400株,按照实施例2种茶树400株,按照实施例3种茶树400株;剩余的1块土地种茶树400株作为实验对照组,采用普通种植方法。
经过茶树的一个生长周期观察对照,各实验组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通过实验,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山区茶树种植的成活率和发芽率,抗旱、抗寒、防虫害能力均增强。
在没有根据自然条件选择茶树品种,并且不测试土壤酸碱度并且不改变土壤PH值的情况下种植茶树,茶树的存活率较低,在没有种植驱虫植物的情况下,需要对茶树进行农药驱虫,和工业化肥的使用,毒性大,也会对土地造成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进行采摘后的茶叶农药含量也超标,冬天茶园周边没有种植香樟等常绿大乔木,防风能力不佳,茶树受冻害存活率低,品质降低。
Claims (6)
1.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选种、整地、调整土壤酸碱度、施底肥、定植、修剪、茶园管理,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种,根据本地环境选择抗寒、抗旱、抗病虫害强的茶树品种,选择苗木高度大于20厘米,茎粗大于2毫米的,具有一定的着叶数,根系旺盛,无病虫侵害的一年生健壮幼苗;
第二步,整地,平整山地,将土地全垦;开行,单行或双行,行距1.2米~1.8米;行深10厘米~20厘米,行径10厘米以上;
第三步,调整土壤酸碱度,根据整地后的土质情况,适当用石灰、硫酸铝、硫酸亚铁或带酸性、碱性的有机肥将土壤的pH值调整至4.6~5.0;
第四步,施底肥,将有机肥作为底肥施于行内,施底肥400~800公斤/亩;有机肥按重量份数比计由以下成分构成:发酵羊粪300~400份、发酵豆粕80~100份、发酵红苕尖70~100份、氮肥150~200份、磷矿粉13~18份、草木灰45~50份、硒3~5份、茶叶残渣50~60份;
第五步,定植,将茶苗垂直种于行内,填满土,并压紧压实,或用农具夯实苗茎部三方土层,再培上细土1厘米~2厘米,浇透水分,苗木定植时要比正常深1厘米~2厘米,茶苗定植采用双行单株的方式,株距50厘米,株与株之间呈三角形分布;在茶行中铺放3厘米~5厘米厚的大豆杆或茶树枝进行覆盖;在茶园连续的周边,种植2~3年的香樟,香樟之间的株距5.5米~6米;在香樟之间种植杆高1.4米~2米的向日葵,其株距为0.5米~1米,向日葵上布置上漫反射镜;在茶苗之间间种大豆与红苕尖;
第六步,茶园管理,
茶园中耕除草定植,第一年的茶苗根部用手拔除杂草,其余空地浅耕3厘米~5厘米,不能深耕;第二年浅耕2~3次,时间在5月、8月、10月进行;
除草及追肥,每年中耕2~3次,时间在5月、8月、11月,视茶园内的杂草生长情况来定,除草一次,每年8~9月进行;每年施肥4次以上,施有机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树的品种为平阳特早、乌牛早、梅占和迎霜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追肥分别在3月上旬、5月中下旬、8月中旬三次结合浅耕作业时进行,在树冠缘下开条沟深15厘米~20厘米,将有机肥均匀施于沟内,施后盖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樟用夜来香、除虫菊中的一种代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五步定植中的大豆与红苕尖的种植密度为每亩300~400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茶园管理时还包括修剪步骤,修剪步骤包括:
1)定型修剪,进行4次,每次定剪的新梢刀口处必须要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第一次修剪结合定植在离地14厘米~17厘米处定剪;
2)小剪,小剪的目的在于调整树冠,培养良好的采摘面,每年进行一次,小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4厘米~5厘米的为度,主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桩头、无用新梢;
3)大剪,经过多年的采摘和小剪的树,应用大剪的方法剪去树冠上部12厘米~16厘米的一层枝叶;
4)重剪,对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树,以剪去原树高的二分之一为宜;
5)台刈,对十分衰老的茶树,宜在离地面约11厘米~16厘米高处剪掉全部枝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71547.8A CN106234148A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茶叶的种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71547.8A CN106234148A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茶叶的种植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34148A true CN106234148A (zh) | 2016-12-21 |
Family
ID=57612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71547.8A Pending CN106234148A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茶叶的种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34148A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18370A (zh) * | 2017-01-19 | 2017-06-13 | 西双版纳云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种植方法 |
CN106857160A (zh) * | 2017-03-21 | 2017-06-20 | 正安县黔蕊茶业有限公司 | 绿茶的种植方法 |
CN107455223A (zh) * | 2017-09-30 | 2017-12-12 | 三江侗族自治县布央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茶叶的种植方法 |
CN107711249A (zh) * | 2017-10-30 | 2018-02-23 | 石阡裕和原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石阡苔茶的种植方法 |
CN107896779A (zh) * | 2017-11-21 | 2018-04-13 | 丽江市华坪县雨台山茶厂 | 一种高海拔缺水山区种植无性系茶叶的方法 |
CN108040660A (zh) * | 2017-12-20 | 2018-05-18 | 当涂县瑞龙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 |
CN108781988A (zh) * | 2018-07-20 | 2018-11-13 | 正安县瑞缘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乌牛早茶品种的培育方法 |
CN109089685A (zh) * | 2018-07-09 | 2018-12-28 | 石阡县龙塘镇大山村鑫源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一种纯天然、无公害茶叶的栽培方法 |
CN109220259A (zh) * | 2018-08-01 | 2019-01-18 | 正安县中观干家山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一种种植茶叶的方法 |
CN109220500A (zh) * | 2018-11-28 | 2019-01-18 | 广西玉林市华睿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茶树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
CN110036815A (zh) * | 2019-04-30 | 2019-07-23 | 湖南省高马二溪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种植方法 |
CN113229018A (zh) * | 2021-05-07 | 2021-08-10 |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 一种基于调节遮荫度提高茶果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2946A (zh) * | 2014-09-18 | 2015-01-14 | 青岛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茶树的种植方法 |
CN105191631A (zh) * | 2015-09-24 | 2015-12-30 | 广西百润源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无公害茶叶的高产种植方法 |
CN105684805A (zh) * | 2016-01-18 | 2016-06-22 | 吕文玲 | 一种茶树的种植方法 |
-
2016
- 2016-09-30 CN CN201610871547.8A patent/CN10623414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2946A (zh) * | 2014-09-18 | 2015-01-14 | 青岛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茶树的种植方法 |
CN105191631A (zh) * | 2015-09-24 | 2015-12-30 | 广西百润源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无公害茶叶的高产种植方法 |
CN105684805A (zh) * | 2016-01-18 | 2016-06-22 | 吕文玲 | 一种茶树的种植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刘正礼: "茶园立体间套效益高", 《农家之友》 * |
郑镇亚: "茶树的种植", 《河南农业》 * |
陈炜潘: "山区建设高质量生态茶园的方法和步骤", 《中国园艺文摘》 *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18370A (zh) * | 2017-01-19 | 2017-06-13 | 西双版纳云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种植方法 |
CN106857160A (zh) * | 2017-03-21 | 2017-06-20 | 正安县黔蕊茶业有限公司 | 绿茶的种植方法 |
CN107455223A (zh) * | 2017-09-30 | 2017-12-12 | 三江侗族自治县布央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茶叶的种植方法 |
CN107711249A (zh) * | 2017-10-30 | 2018-02-23 | 石阡裕和原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石阡苔茶的种植方法 |
CN107896779A (zh) * | 2017-11-21 | 2018-04-13 | 丽江市华坪县雨台山茶厂 | 一种高海拔缺水山区种植无性系茶叶的方法 |
CN108040660A (zh) * | 2017-12-20 | 2018-05-18 | 当涂县瑞龙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 |
CN109089685A (zh) * | 2018-07-09 | 2018-12-28 | 石阡县龙塘镇大山村鑫源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一种纯天然、无公害茶叶的栽培方法 |
CN108781988A (zh) * | 2018-07-20 | 2018-11-13 | 正安县瑞缘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乌牛早茶品种的培育方法 |
CN109220259A (zh) * | 2018-08-01 | 2019-01-18 | 正安县中观干家山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一种种植茶叶的方法 |
CN109220259B (zh) * | 2018-08-01 | 2020-12-22 | 正安县中观干家山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一种种植茶叶的方法 |
CN109220500A (zh) * | 2018-11-28 | 2019-01-18 | 广西玉林市华睿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茶树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
CN110036815A (zh) * | 2019-04-30 | 2019-07-23 | 湖南省高马二溪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种植方法 |
CN110036815B (zh) * | 2019-04-30 | 2021-05-28 | 湖南省高马二溪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种植方法 |
CN113229018A (zh) * | 2021-05-07 | 2021-08-10 |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 一种基于调节遮荫度提高茶果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34148A (zh) | 茶叶的种植方法 | |
CN104206223B (zh) | 一种蓝莓的栽培方法 | |
CN101461307B (zh) | 茶树的种植方法 | |
CN103283450B (zh) | 一种金花茶芽苗砧嫁接的繁殖方法 | |
CN105230429B (zh) | 一种山区麻栎、栓皮栎生物质能源林的造林方法 | |
CN106613616A (zh) | 绿茶的种植方法 | |
CN103798030A (zh) | 安吉白茶生态高效栽培方法 | |
CN104380962A (zh) | 一种早春番茄育苗和大棚栽培方法 | |
CN102265767A (zh) | 欧李的种植技术 | |
CN107079770A (zh) | 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 | |
CN104604462A (zh) | 一种金银花种植方法 | |
CN106416916A (zh) | 一种水蜜桃的纯天然种植方法 | |
CN102077751A (zh) | 菜用短梗五加人工驯化反季栽培技术 | |
CN107853051A (zh) | 一种高山茶树的种植方法 | |
CN1754424A (zh) | 一种五指毛桃规范化产业化种子繁殖的种植方法 | |
CN104206140A (zh) | 金银草2号的栽培方法 | |
CN104686159A (zh) | 一种在农田中种植富硒蔬果的方法 | |
CN103125248B (zh) | 一种有机人参的栽培方法 | |
CN107079773A (zh) | 渭北旱塬果树与杂草共生方法 | |
CN104541648B (zh) | 一种坡地改良种植蔬果的方法 | |
CN104541914B (zh) | 一种茶叶防虫害的种植方法 | |
CN104429430A (zh) | 一种红豆杉茶在园林的种植方法 | |
CN105580585B (zh) | 板栗冠下东北太子参野生变家种栽培方法 | |
CN109220500A (zh) | 一种茶树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 |
CN106034678A (zh) | 一种款冬花的种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