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3780B - 无线终端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终端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3780B
CN106233780B CN201580020596.4A CN201580020596A CN106233780B CN 106233780 B CN106233780 B CN 106233780B CN 201580020596 A CN201580020596 A CN 201580020596A CN 106233780 B CN106233780 B CN 106233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terminal
communication
node
mode
ra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05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33780A (zh
Inventor
生嘉
山田升平
约翰·M·科沃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233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3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33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3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过无线电接口(24)与无线电接入节点(22)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261),所述无线终端关于所述无线终端可以用于与另一无线终端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电资源的类型做出确定。在发生预定物理层条件时,当所述无线终端在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时,所述无线终端可以使用至少一些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来与另一无线终端(262)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所述无线终端向所述节点提供对所述无线终端支持包括多个频带在内的多信道通信的能力的指示;以及所述无线终端可以使用所述多个频带中的至少一个频带来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

Description

无线终端及其方法
本申请要求以下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利益,其通过引用而合并于此:于2014年5月8日提交的、名为“DEVICE-TO-DEVICE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BASED ONUSER EQUIPMENT RADIO FREQUENCY CAPABILITY”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990,658。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涉及分配或授权用于无线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电资源。
背景技术
当蜂窝网络或其它电信系统的两个用户设备终端(例如,移动通信设备)彼此通信时,它们的数据路径通常会经过运营商网络。经过该网络的数据路径可以包括基站和/或网关。如果设备彼此接近,则它们的数据路径可以通过本地基站被本地地路由。一般而言,诸如基站的网络节点与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被称为“WAN”或“蜂窝通信”。
彼此接近的两个用户设备终端还可以在不需要经过基站的情况下建立直接链路。电信系统可以使用或者启用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其中两个或更多个用户设备终端直接与彼此通信。在D2D通信中,从一个用户设备终端到一个或多个其它用户设备终端的语音或数据业务(在本文中被称为“通信信号”)可以不经由基站或电信系统的其它网络控制设备来传输。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最近被称为“副链路直接通信”。
D2D通信(例如,副链路直接通信)可以用于根据任意合适的电信标准实现的网络中。这种标准的一个非限制示例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GPP”)长期演进(“LTE”)。3GPP是旨在定义可在全球应用的针对第三和第四代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报告的合作协议。3GPP 可以定义用于下一代移动网络、系统和设备的规范。3GPP LTE是用于改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移动电话或设备标准以符合未来需求的计划的名称。在一个方面,UMTS已经被修改以提供对于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和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 (“E-UTRAN”)的支持和规范。E-UTRAN是可以使用D2D通信的电信标准的另一非限制示例。至少部分地描述了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例如,“副链路直接通信”)的3GPP文档的非穷举列表包括以下项:
3GPP TS 36.201 v12.1.0,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LTE物理层;总体描述(版本12)(2014-12);
3GPP TS 36.211 v12.4.0,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12)(2014-12);
3GPP TS 36.212 v12.3.0,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复用和信道编码(版本12)(2014-12);
3GPP TS 36.213 v12.0.0,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层过程(版本12)(2013-12);
3GPP TS 36.214 v12.1.0,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层;测量(版本12)(2014-12);
3GPP TS 36.300 v12.4.0,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演进的全球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和演进的全球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概述;状态2(版本12)(2014-12);
3GPP TS 36.304 v12.3.0,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空闲模式下的用户设备(UE)过程(版本12)(2014-12);
3GPP TS 36.306 v12.3.0,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用户设备(UE)无线电接入能力(版本12)(2014-12);
3GPP TS 36.321 v12.4.0,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规范(版本12)(2014-12);
3GPP TS 36.322 v12.1.0,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协议规范(版本12)(2014-9);
3GPP TS 36.323 v12.2.0,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规范(版本12)(2014-12);以及
3GPP TS 36.331 v12.4.0,技术规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规范(版本12)(2014-12)。
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提供基于接近度的应用和服务,代表了目前的社会技术趋势。在LTE中引入接近度服务(ProSe)能力使得3GPP 工业能够服务于这个发展中的市场,同时服务于联合致力于LTE的若干公共安全团体的迫切需要。与D2D通信相关的当前假设是在网络覆盖范围内的无线终端使用资源以用于由控制节点指派的通信和D2D发现。如果无线终端在网络覆盖范围之外,则其可以使用预指派的资源以用于通信。如果无线终端错误地确定了它在网络覆盖范围之内/外的情形,例如,如果无线终端尝试在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预指派的资源,则其可能会由于强干扰而影响当前LTE网络,因此是非常危险的。因此,针对D2D 通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无线终端如何确定其是在网络覆盖范围之内还是之外。
D2D服务包括ProSe直接通信(例如,D2D通信、副链路直接通信) 和ProSe直接发现(例如,D2D发现,副链路直接发现)。ProSe直接通信是这样的通信模式,其中,两个无线终端可以通过PC5接口(即,两个无线终端之间的直接接口)彼此直接通信。当无线终端由E-UTRAN 服务时以及当无线终端在E-UTRA覆盖范围之外时,支持该通信模式。发送方无线终端发送调度指派(SA),以指示其要向接收方无线终端进行数据发送所使用的资源。ProSe直接发现被定义为用于由启用ProSe 的无线终端使用E-UTRA直接无线电信号经由PC5接口发现其附近的其它启用ProSe的无线终端的过程。
一般而言,网络覆盖范围检测应该基于下行链路接收功率。在当前 3GPP规范TS36.213、版本12.0.0(见 http://www.3gpp.org/DynaReport/36213.htm)中,针对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强度来测量下行链路接收功率。可以由无线终端的下行链路接收功率测量来定义覆盖范围,或者为了更简单的实现和规范工作,可以由无线终端的RRC状态来定义覆盖范围。为了向更高层指示不同步/同步状态,由无线终端监视主小区的下行链路无线电链路质量。当无线电链路质量比阈值Qout差时,无线终端中的物理层应该在评估无线电链路质量的无线电帧中通过无线电链路失败(RLF)报告向更高层指示不同步。当无线电链路质量比阈值Qin好时,无线终端中的物理层应该在评估无线电链路质量的无线电帧中向更高层指示同步。
关于D2D通信而针对覆盖范围外检测重新使用不同步定义存在若干问题。例如,仅在UE无线终端处于RRC_CONNECTED模式中时才声明RLF。此外,即使RLF被报告为正确的覆盖范围外指示,它也仅仅用于主小区,即,无线终端可能仍然在相同区域中的其它可使用网络的覆盖范围内。
长期演进(LTE)中的无线终端可以处于两种LTE无线电资源控制 (RRC)状态或模式之一中:RRC_IDLE或RRC_CONNECTED。当建立了RRC连接时,无线终端处于RRC_CONNECTED中。如果不是这样(即,如果没有建立RRC连接),则无线终端处于RRC_IDLE状态。对于RRC空闲模式无线终端,一些度量(例如同步信号(SS)强度或广播信号强度)可以被定义为对覆盖范围外的测量。然而,在实施于LTE 网络中时,这些度量是非常复杂的。所有这些给传统LTE网络带来了新的严重负担。
由于上述原因,在D2D通信中,当D2D服务和LTE蜂窝服务共享相同频带时,无线终端需要基于它在网络覆盖范围之内还是之外来正确地操作,从而最小化其对当前网络(例如,LTE网络)的影响(干扰)。该领域中的一个问题在于精确且高效地检测网络覆盖范围,从而(不考虑其它原因)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中的无线终端将不会干扰网络操作。
因此,不考虑其它因素,需要用于选择资源利用方法的方法、装置和/或技术,以为了诸如控制支持设备到设备(D2D)的无线终端的行为并且检测网络覆盖范围的目的,为了诸如确认支持设备到设备(D2D) 的无线终端是在覆盖范围内还是覆盖范围外、诸如(例如)无线终端何时处于空闲模式之类的目的。方法、装置和/或技术提供减少系统复杂度并且改善通信灵活度和效率的优点。
在D2D通信中,如果D2D服务和LTE蜂窝服务共享相同频带,则需要基于UE是在网络覆盖范围之内还是之外来正确地执行到UE的资源分配,从而最小化其对当前网络(例如,LTE网络)的影响(干扰)。另一方面,当一种资源分配方法不具有用于分配的足够资源而另一种方法仍然具有足够的资源时,负载平衡的问题也可以与覆盖范围内场景相关。
由于上述资源分配问题与覆盖范围的检测密切相关,可以由与传统LTE RRC状态(在3GPP TSG RAN WG2 Meeting#85-bis的协议中)(例如,如果UE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则其在覆盖范围内)相关联的方法来容易地解决检测问题。然而,如果UE支持多载波通信,则问题变得更复杂。例如,当UE的一个载波处于RRC_CONNECTED模式,而另一个载波不具有RRC连接时,会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的技术的方面之一涉及一种在通过无线电接口与无线电接入节点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中的方法。在基本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无线终端关于所述无线终端可以用于与另一无线终端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电资源的类型做出确定。
所述确定包括:
(1)根据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做出所述无线终端应该使用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一模式确定:(1a)所述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并且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配置为使用所述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
(1b)所述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状态并且驻留在小区上;
(1c)所述无线终端的下行链路信号强度高于预定阈值;
(1d)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通过专用信息通知以使用所述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
(1e)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通过广播信息通知以使用所述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
(1f)所述无线终端未被所述节点通过专用信息通知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
(1g)所述无线终端未被所述节点通过广播信息通知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
(2)根据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做出所述无线终端应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二模式确定:
(2a)所述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状态;
(2b)所述无线终端不能驻留在任何小区上;
(2c)所述无线终端的下行链路信号强度低于预定阈值;
(2d)所述无线终端经历预定无线电链路问题;
(2e)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通过专用信息通知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
(2f)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通过广播信息通知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
(2g)所述无线终端未被所述节点通过专用信息通知以使用所述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
(2h)所述无线终端未被所述节点通过广播信息通知以使用所述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根据第一模式确定或第二模式确定的无线电资源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
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根据第一模式确定或第二模式确定的无线电资源向另一无线终端发送设备到设备 (D2D)信号。
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并且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允许使用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则所述无线终端做出所述无线终端应该使用所述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一模式确定;以及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状态并且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允许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或者所述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并且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允许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则无线终端可以做出无线终端应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二模式确定。
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无线终端经历预定无线电链路问题时,所述无线终端做出所述无线终端应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二模式确定,其中预定无线电链路失败包括当UE驻留在小区上时的RRC连接请求的重复失败或RLF失败。
本文公开的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通过无线电接口与无线电接入节点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所述无线终端包括:收发机,被配置为与所述节点进行无线电通信以及与另一无线终端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关于所述无线终端可以用于与另一无线终端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电资源的类型做出确定。具体地,所述处理器配置为:
(1)根据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做出所述无线终端应该使用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一模式确定:
(1a)所述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并且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配置为使用所述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
(1b)所述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状态并且驻留在小区上;
(1c)所述无线终端的下行链路信号强度高于预定阈值;
(1d)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通过专用信息通知以使用所述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
(1e)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通过广播信息通知以使用所述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
(1f)所述无线终端未被所述节点通过专用信息通知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
(1g)所述无线终端未被所述节点通过广播信息通知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
(2)根据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做出所述无线终端应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二模式确定:
(2a)所述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状态;
(2b)所述无线终端不能驻留在任何小区上;
(2c)所述无线终端的下行链路信号强度低于预定阈值;
(2d)所述无线终端经历预定无线电链路问题;
(2e)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通过专用信息通知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
(2f)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通过广播信息通知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
(2g)所述无线终端未被所述节点通过专用信息通知以使用所述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
(2h)所述无线终端未被所述节点通过广播信息通知以使用所述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
所述收发机被配置为将根据第一模式确定或第二模式确定的无线电资源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机被配置为:使用根据第一模式确定或第二模式确定的无线电资源向另一无线终端发送设备到设备(D2D)信号。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并且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允许使用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则做出所述无线终端应该使用所述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一模式确定;以及如果所述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状态并且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允许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或者所述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 连接状态并且所述无线终端被所述节点允许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则做出所述无线终端应该使用所述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二模式确定。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无线终端经历预定无线电链路问题时,做出所述无线终端应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二模式确定,其中预定无线电链路失败包括当UE驻留在小区上时的RRC连接请求的重复失败或RLF失败。
本文公开的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在通过无线电接口与无线电接入节点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中的方法。在基本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在发生预定物理层条件时,当所述无线终端在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时,所述无线终端使用至少一些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来与另一无线终端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无线终端在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时,所述无线终端使用至少一些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来向所述另一无线终端发送设备到设备 (D2D)信号。
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无线终端从存储在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储器中的预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池中获得所述至少一些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无线终端使用所述至少一些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来与所述另一无线终端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直到所述无线终端在处于RRC连接状态时接收到使用不同无线电资源的后续指示。
在示例实施例中,预定物理层条件包括无线电链路失败。
本文公开的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通过无线电接口与无线电接入节点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所述无线终端包括:发射机,所述发射机被配置为与另一无线终端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发生预定物理层条件时,当所述无线终端在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时,使用至少一些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来与另一无线终端进行设备到设备(D2D) 通信。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发射机被配置为:当所述无线终端在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时,使用至少一些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来向所述另一无线终端发送设备到设备(D2D) 信号。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从存储在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储器中的预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池中获得所述至少一些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使用所述至少一些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来与所述另一无线终端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直到所述无线终端接收到使用不同无线电资源的后续指示。
在示例实施例中,预定物理层条件包括无线电链路失败。
本文公开的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在通过无线电接口与无线电接入节点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无线终端向所述节点提供对所述无线终端支持包括多个频带在内的多信道通信的能力的指示;以及所述无线终端使用所述多个频带中的至少一个频带来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
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终端向所述节点发送与针对所述多个频带的组合支持D2D通信的传输相关的无线终端能力信息。
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力的指示包括所述无线终端有资格用于多带频率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分配技术的标识。
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无线终端(1) 处于RRC_IDLE模式并且驻留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或者(2)处于 RRC_CONNECTED模式并且在第一载波频率上被服务小区服务时,所述无线终端确定所述无线终端是否仅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来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向另一支持D2D的无线终端发送设备到设备(D2D)信号。
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频带包括第一频率载波和第二频率载波,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无线终端确定所述无线终端有资格用于多带频率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分配技术,并且其中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分配技术基于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状态;以及分配给第一频率载波的无线电资源的类型。
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力的指示包括所述无线终端有资格用于多带频率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分配技术的标识。
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分配给第一频率载波的无线电资源的类型是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并且所述无线终端有资格用于多带频率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分配技术由所述无线终端使用第二载波频率中的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能力来表征。
本文公开的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通过无线电接口与无线电接入节点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终端。所述无线终端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产生对所述无线终端支持包括多个频带在内的多信道通信的能力的指示。所述收发机被配置为向所述节点发送所述指示,并且使用所述多个频带中的至少一个频带来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产生与针对所述多个频带的组合支持D2D通信的传输相关的能力信息,并且其中所述收发机向所述节点发送所述能力信息。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能力的指示包括所述无线终端有资格用于多带频率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分配技术的标识。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无线终端(1) 处于RRC_IDLE模式并且驻留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或者(2)处于 RRC_CONNECTED模式并且在第一载波频率上被服务小区服务时,所述无线终端确定所述无线终端是否仅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来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向另一支持D2D的无线终端发送设备到设备(D2D)信号。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频带包括第一频率载波和第二频率载波,并且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无线终端有资格用于多带频率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分配技术。具体地,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分配技术:无线终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状态;以及分配给第一频率载波的无线电资源的类型。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能力的指示包括所述无线终端有资格用于多带频率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分配技术的标识。
在示例实施例中,分配给第一频率载波的无线电资源的类型是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并且所述无线终端有资格用于多带频率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分配技术由所述无线终端使用第二载波频率中的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能力来表征。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对附图中示出的优选实施例更具体的描述,本文公开的技术的以上或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将显而易见,在附图中,附图标记指代各图中的相同部分。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相反重点在于示意此处公开的技术的原理。
图1A至图1G是无线电通信网络的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无线终端参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并且实现本文公开的技术的各个方面。
图1H是可以实施用于图1A至图1G的实施例的任意或全部的更详细的示例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可以结合示例覆盖范围外检测方法而使用的小区选择 /重选策略的不同类型的示图。
图3A是示出了确定参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终端何时遭遇覆盖范围外情形的总体方法所涉及的基本、示例动作或步骤的流程图。
图3B是示出了确定参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终端何时遭遇覆盖范围外情形的基于计数器的方法所涉及的基本、示例动作或步骤的流程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了针对覆盖范围内和覆盖范围外情形两者的资源模式的示图,其中图4B还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的例外情况资源模式。
图5是示出了可以包括无线电接入节点和/或无线终端的电子机器的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RRC空闲的转换和逻辑。
图7示出了在支持同时传输(时间重叠)的情况下,以第一载波频率发送WAN信号、并且以第二载波频率发送D2D信号的多载波通信的示例。
图8示出了在不支持同时传输的情况下,以第一载波频率发送WAN 信号、并且以第二载波频率发送D2D信号的多载波通信的示例。
图9示出了在支持同时传输(时间重叠)的情况下,以第一载波频率接收WAN信号、并且以第二载波频率发送D2D信号的多载波通信的示例。
图10示出了在不支持同时传输的情况下,以第一载波频率接收 WAN信号、并且以第二载波频率发送D2D信号的多载波通信的示例。
图11示出了在支持同时传输(时间重叠)的情况下,以第一载波频率接收和/或发送WAN信号、并且以第二载波频率发送D2D信号的多载波通信的示例。
图12示出了在不支持同时传输的情况下,以第一载波频率接收和/ 或发送WAN信号、并且以第二载波频率发送D2D信号的多载波通信的示例。
图13示出了在支持同时传输并且第一频率之一被WAN和D2D共享的情况下,以第一载波频率接收和/或发送WAN信号、并且以第二载波频率发送D2D信号的多载波通信的示例。
图14示出了在支持同时传输(时间重叠)的情况下,针对RRC_IDLE 中的UE以第一载波频率接收WAN信号、并且以第二载波频率发送D2D 信号的多载波通信的示例。
图15示出了在不支持同时传输的情况下,针对RRC_IDLE中的UE 以第一载波频率接收WAN信号、并且以第二载波频率发送D2D信号的多载波通信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为说明而非限制目的,阐述了具体细节,如具体架构、接口、技术等,从而提供对本文公开的技术的全面理解。然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文公开的技术可以在不背离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实行。也即是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设想各种布置,这些布置虽然未在本文中明确描述和示出,但是具体实现本文公开的技术的原理并且落入其精神和范围内。在一些实例中,省略了公知设备、电路和方法的详细描述,以免不必要的细节使对此处公开技术的描述模糊。在本文中记载本文公开的技术的原理、方面、实施例及其具体示例的所有陈述旨在涵盖其结构和功能等同物。附加地,这种等同物旨在包括当前已知的等同物以及将来研发的等同物,即,为执行相同功能研发的任何元件,而无论其结构。
因而,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文的框图可以表示具体实现技术原理的示意性电路或其他功能单元的概念视图。类似地,将认识到,任意流程图、状态转换图、伪代码等表示可以实质上在计算机可读介质内表示并因此由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的各种过程,而不论这种计算机或处理器是否被明确地示出。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可以指在蜂窝网络或其它电信网络上操作的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模式,其中从一个无线终端到另一无线终端的通信数据业务不经过蜂窝网络或其它电信网络中的中央基站或其它设备。如上所述,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还被称为更新的术语“副链路直接通信”。使用通信信号来发送通信数据,并且通信数据可以包括旨在被无线终端的用户消费的语音通信或数据通信。可以经由D2D通信将通信信号从第一无线终端直接发送到第二无线终端。在各个方面,与D2D分组传输相关的所有或一些控制信令或者无控制信令可以由下层核心网络或基站来管理或产生。在附加或备选方案中,接收方用户设备终端可以在发送方用户设备终端和一个或多个附加接收方用户设备终端之间中继通信数据业务。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核心网络”可以指向电信网络的用户提供服务的电信网络中的设备、设备组或子系统。由核心网络提供的服务的示例包括聚集、认证、呼叫切换、服务调用、到其它网络的网关等。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无线终端”可以指用于经由电信系统(例如但不限于蜂窝网络)传输语音和/或数据的任意电子设备。用于表示无线终端和这种设备的非限制示例的其它术语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终端、UE、移动台、移动设备、接入终端、订户台、移动终端、远程台、用户终端、终端、订户单元、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上网本、电子阅读器、无线调制解调器等。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接入节点”、“节点”或“基站”可以指便于无线通信或者在无线终端和电信系统之间提供接口的任意设备或设备组。在3GPP规范中,基站的非限制示例可以包括节点B(“NB”)、增强节点B(“eNB”)、家庭eNB(“HeNB”)或者一些其它类似术语。基站的另一非限制示例是接入点。接入点可以是向无线终端提供对数据网络(例如但不限于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等)的访问权的电子设备。虽然关于给定标准(例如,3GPP版本8、9、10、11和 /或12)描述了本文公开的系统和方法的一些示例,但是本公开的范围不应受限于这方面。本文公开的系统和方法的至少一些方面可以用于其它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电信系统”或“通信系统”可以指用于传输信息的设备的任意网络。电信系统的非限制示例是蜂窝网络或其它无线通信系统。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蜂窝网络”可以指在小区上分布的网络,其中每个小区由至少一个固定位置的收发机(例如基站)服务。“小区”可以是由标准或规定机构指定的用于国际移动通信-高级(“IMTAdvanced”) 的任意通信信道。小区的所有或子集可以被3GPP采用为用于在基站(例如节点B)和UE终端之间通信的许可带(例如,频带)。使用许可频带的蜂窝网络可以包括配置的小区。配置的小区可以包括其中UE终端被基站知晓并被允许发送或接收信息的小区。
如本文所使用的,“D2D信号”或“多个D2D信号”包括用于D2D通信和/或发现的信道、参考信号和同步信号。
本文公开的技术的方面之一提供例如为了D2D通信的目的而检测 LTE网络覆盖范围的方案。目前的共识是网络覆盖范围检测应该至少基于下行链路接收功率。然而,本公开的技术利用已知无线终端状态信息 (尤其是空闲模式UE状态)以用于检测网络覆盖范围,而不需要任何新类型的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和/或新处理。
在讨论本文公开的技术的覆盖范围外检测方法和装置之前,先提供对以下项的简要概述:空闲模式;针对RRC空闲状态的小区分配和服务类型,以及小区选择和重选的基本概念。
如果无线终端处于RRC_CONNECTED模式,则在无线终端和无线电接入节点(例如,eNodeB)之间存在普通RRC连接,因此无线终端显然在网络覆盖范围中。但是当无线终端处于空闲模式时,无线终端可能处于或者可能不处于网络覆盖范围中(例如,覆盖范围内)。TS36.304 (V 11.6.0)列出了针对无线终端的五个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状态,其中三个关于空闲模式。关于空闲模式的三个RRC状态是:“普通驻留”、“驻留在任意小区”;以及“任意小区选择”。
在普通驻留状态中,无线终端根据在系统信息中发送的信息选择和监视小区的所指示的寻呼信道;监视相关系统信息(SI);执行小区重选评估处理所必须的测量;以及在发生某些情况/触发时执行小区重选评估处理。
在驻留在任意小区状态中,无线终端监视相关系统信息;执行小区重选评估处理所必须的测量;以及在发生某些情况/触发时执行小区重选评估处理。此外,无线终端通过尝试无线终端所支持的所有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所有频率来定期地尝试寻找合适小区。如果找到了合适小区,则无线终端移动到普通驻留状态。如果无线终端支持语音服务并且在系统信息中指示当前小区不支持紧急呼叫,则如果没有发现合适小区,无线终端执行从当前小区到任意支持的RAT的可接受小区的选择/ 重选,而不管系统信息中提供的优先级。
在任意小区选择状态下,无线终端尝试寻找要驻留的任意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可接受小区,尝试无线终端所支持的所有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并首先搜索高质量小区。
驻留在小区上的动作是接入某些服务所必须的。一般而言,针对无线终端定义了三个级别的服务。第一服务级别(受限服务)允许在可接受小区上的紧急呼叫、地震和台风警告系统(ETWS)和商业移动警报系统(CMAS)。第二服务级别(普通服务)允许在合适小区上的公共使用。第三服务级别(运营商服务)仅用于预留小区上的运营商。
从上文显而易见的是,根据小区提供的服务来对小区进行分类。上文描述了“合适小区”、“预留小区”和“可接受小区”。“可接受小区”是无线终端可以驻留以获得有限服务(发起紧急呼叫和接收ETWS和CMAS 通知)的小区。这种小区满足用于在E-UTRAN网络中发起紧急呼叫以及接收ETWS和CMAS通知的最少的要求集合。“合适小区”是无线终端可以驻留以获得普通服务的小区。UE应具有有效USIM,并且这种小区应满足某些指定的要求。如果在系统信息中小区被指示为被预留,则该小区是“预留小区”。
在请求非接入层(NAS)时,针对可用PLMN执行搜索。如此,无线终端根据其寻找可用PLMN的能力扫描E-UTRA带中的所有射频 (RF)信道。在每个载波上,无线终端搜索最强小区并读取它的系统信息,以找到该小区属于哪个PLMN。假设满足某个质量标准,如果无线终端可以在最强小区中读取一个或多个PLMN标识,则每个找到的 PLMN作为高质量PLMN(但是不具有RSRP值)被报告给NAS。将找到的不满足高质量标准但是无线终端可以读取其PLMN标识的PLMN 与RSRP值一起报告给NAS。一旦无线终端选择了PLMN,就执行小区选择过程以选择要驻留的该PLMN的合适小区。
在小区选择和重选过程中,无线终端执行某些指定测量。例如,NAS 可以通过指示与所选择的PLMN相关联的RAT,以及通过维持禁止注册区域的列表和等同PLMN的列表,来控制执行小区选择的RAT。无线终端基于空闲模式测量和小区选择标准来选择合适小区。当驻留在小区上时,无线终端根据小区重选标准定期地搜索更好的小区。如果找到了更好的小区,则选择该小区。小区的改变可以暗示RAT的改变。
因此,无线终端可以在与空闲模式相关的上述三个状态之间转换。在没有注册拒绝的情况下,如果无线终端找到了要驻留的合适小区(所选择的PLMN可用),则通过小区选择/重选,空闲模式下的无线终端移动到普通驻留状态。否则,无线终端移动到任意小区选择状态。如果无线终端找到了要驻留的可接受小区(所选择的PLMN不可用),则无线终端移动到驻留在任意小区状态。如果没有找到可接受小区,则无线终端维持在任意小区选择状态。如果在驻留在任意小区状态下的无线终端找到了要驻留的合适小区,则无线终端直接移动到“普通驻留”。不考虑空闲模式的其它方面,在图6中示出这些转换,图6是3GPP TS36.304 V8.2.0(2008-05)章节5.2.2的再现。
A.网络、节点和设备概述
图1A示出了示例通信系统20,其中无线电接入节点22通过空中或无线电接口24与第一无线终端261通信。节点22包括节点处理器30 和节点发射机32。第一无线终端261包括终端处理器40和终端收发机 42。终端收发机42通常包括终端发射机电路44和终端接收机电路46。
在总体操作中,节点22和第一无线终端261通过无线电接口24彼此通信,并且可以使用通常被节点22的调度器格式化和配备的信息“帧”来进行该操作。在长期演进(LTE)中,可以具有下行链路部分和上行链路部分的帧在节点和无线终端之间传输。每个LTE帧可以包括多个子帧。在时域中,每个LTE子帧可以被划分为两个时隙。在每个时隙中发送的信号通过由资源元素(RE)构成的资源网格来描述。
长期演进(LTE)定义了携带从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和更高层接收到的信息的多个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在长期演进(LTE)中,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使用共享信道资源,而不是使用专用数据信道。例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是用于单播数据传输的主要物理信道,并且还用于寻呼信息的传输。这些共享资源被一个或多个调度器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调度器将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不同部分指派给不同无线终端以分别进行接收和发送。在被设置在每个下行链路子帧的开始处的控制区域中发送针对共享信道的指派。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携带针对无线终端的资源指派。
当无线终端期望在上行链路中将信息发送给节点22时,无线终端向节点22发送调度请求,之后发送缓冲状态报告(BSR),节点22可以从该报告确定无线终端意图执行上行链路传输。之后,在下行链路 (DL)子帧中,节点22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指示无线终端可以使用哪些无线电资源进行其期望的上行链路传输,例如,节点22提供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授权。
如上所述,在一些示例中,无线终端可以在不通过节点22传输通信的情况下与彼此通信。这种终端到终端的通信还被称为设备到设备 (D2D)通信。有时,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可以受到网络控制或者“在覆盖范围内”,这意味着在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中涉及的无线终端可能在由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的节点或小区所利用的射频范围内。当“在覆盖范围内”时,必须考虑使用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电资源不会对在小区中正在进行的其它类型的通信(例如,节点22和由节点 22服务的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
终端收发机42优选包括终端发射机电路(“发射机”)44和终端接收机电路(“接收机”)46。第一无线终端261的接收机46从通信系统20 接收通过无线电接口24传输的子帧S。当在覆盖范围内时,关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终端处理器40可以从子帧S获得设备到设备(D2D) 授权。设备到设备(D2D)授权指定第一无线终端261被允许用于与另一无线终端(例如,第二无线终端262)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电资源。例如,第一无线终端261的发射机44用于在上行链路(UL) 上从第一无线终端261向节点22发送数据,还可以使用设备到设备 (D2D)授权所允许的无线电资源来向另一无线终端(例如第二无线终端262)发送D2D数据。
存在两种模式的设备到设备(D2D)资源分配。第一模式具有若干名称(本文中都可以互换使用),例如“模式1”、“eNB调度资源分配模式”和“网络分配的资源模式”。模式1的特征在于:(1)无线终端需要处于RRC_CONNECTED中以发送数据;(2)无线终端向节点请求传输资源(节点对用于传输调度指派和数据的传输资源进行调度);(3)无线终端向节点发送调度请求(D-SR或随机接入),之后发送缓冲状态报告 (BSR)。基于BSR,节点可以确定无线终端具有用于ProSe直接通信传输的数据并且估计传输所需要的资源。
第二模式也具有若干名称(本文中可以互换),例如“模式2”、“无线终端选择的资源”模式(或者更简单地,“终端选择的资源模式”)和“无线终端(UE)自主资源选择模式”。模式2的特征在于无线终端(UE) 自己从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调度指派和数据的资源。无线终端“自己”选择资源实际上意味着资源选择是“自主的”。
本文公开的技术的方面之一提供了例如用于确定诸如无线终端261之类的无线终端何时在覆盖范围之外的技术。当在覆盖范围外时,无线终端261不再有权使用由节点22动态分配的网络无线电资源来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也就是说,当在覆盖范围外时,无线终端不可以使用模式1。实际上,当在覆盖范围外时,无线终端261必须使用由无线终端从预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池中选择的资源(例如,无线终端选择的资源模式)来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例如与诸如第二无线终端262之类的其它无线终端的通信)。也就是说,当在覆盖范围外时,无线终端使用模式2。图1A示出了可以访问设备到设备(D2D)资源池48的终端处理器40,所述资源池48可以至少部分地存储在存储器中以被终端处理器40防问。
图1A还示出了无线终端261包括设备到设备(D2D)控制器50。设备到设备(D2D)控制器50执行用于本文描述的许多实施例和实施方式的功能。例如,设备到设备(D2D)控制器50(实际上是无线终端261) 包括本文参照图5所述的电子机器。设备到设备(D2D)控制器50执行的功能包括(B)小区选择/重选策略;(C)确定覆盖范围外情形;(X) 确定适用于D2D模式的条件;(Y)从节点22接收无线终端被授权操作的特定D2D模式的指示;(F)当发生物理层问题时确定使用D2D模式 2;以及(G)多载波通信及其资源分配。虽然可以在相同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一起执行这些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但是每个功能也可以单独执行,而不必须实施或涉及其他功能的方面。
B.小区选择/重选策略
图1B示出了在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的无线终端261的设备到设备 (D2D)控制器50可以包括小区选择/重选逻辑50B。图2示出了操作参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终端的总体方法所涉及的基本的示例动作或步骤,尤其是可以结合示例覆盖范围外检测方法所使用的不同类型的小区选择/重选策略。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图2的动作可以由设备到设备(D2D)控制器50的小区选择/重选逻辑50B来执行。
一个这样的小区选择/重选(由动作2-1表示并且称为D2D优先策略)要求无线终端在无线终端能够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并且正在支持设备到设备(D2D)的频率上接收或发送、或者预期接收或发送设备到设备(D2D)信号时,将无线终端不能接收或发送设备到设备 (D2D)信号的选择/重选候选频率视为低优先级候选频率。将理解的是,如刚才在上文的阐述,无线终端正在支持设备到设备(D2D)的频率上接收或发送、或者预期接收或发送设备到设备(D2D)信号,作为这种实际或预期的接收或发送的结果,无线终端从而“驻留”在特定频率上,并且通过其接收机电路46接收“所驻留的”频率。如此,如果在动作2-1 的D2D优先策略中将无线终端不能接收或发送设备到设备(D2D)信号的候选频率视为低优先级候选频率(如刚才在上文所阐述的),则自然地,将无线终端能够接收或发送设备到设备(D2D)信号的候选频率(包括所驻留的频率)视为高优先级候选频率。逻辑上,已经驻留的频率将被视为优先级最高的候选频率。
另一个这样的小区选择/重选(作为动作2-1的策略的优化,由动作 2-2表示并且称为D2D唯一策略)要求无线终端(例如无线终端261) 在无线终端能够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并且正在支持设备到设备 (D2D)的频率上接收或发送、或者预期接收或发送设备到设备(D2D) 信号时,仅考虑作为支持设备到设备(D2D)的频率的小区选择/重选候选频率。
将理解的是,作为动作2-1或动作2-1的选择/重选操作的结果,无线终端(尤其是终端处理器40)选择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候选频率。例如,结合动作2-1,终端处理器40可以选择高优先级候选作为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候选频率。
结合小区选择/重选策略,收发机42被配置为使用根据小区选择/ 重选操作所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来发送设备到设备 (D2D)信号。
C.确定覆盖范围外情形
如上所述,本文公开的技术的方面之一提供了用于确定诸如无线终端261之类的无线终端何时在覆盖范围之外的技术。如在图1B中更详细地示出,终端处理器40包括具有覆盖范围检测逻辑50C的设备到设备 (D2D)控制器50、以及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状态机52。如本文的解释,在本文公开的技术的一方面中,终端处理器40(尤其是其设备到设备(D2D)控制器50)使用预定义的RRC空闲状态转换来确定参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终端何时遭遇覆盖范围外情形(例如,无线终端选择的资源模式)。
图3A示出了为了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目的、确定无线终端何时遭遇覆盖范围外情形的总体方法所涉及的基本的示例动作或步骤。“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目的”(类似地,副链路直接通信目的)可以包括参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例如已经参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 或者预期参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终端。图3的示例方法可以与动作2-1的D2D优先策略或动作2-2的D2D唯一策略结合使用。动作3A-1包括:终端处理器40使用预定义RRC空闲状态转换来确定参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终端何时遭遇覆盖范围外情形。动作3A-2包括:当确定了覆盖范围外情形时,终端处理器40使用预配置的资源发送(经由终端发射机电路44)设备到设备(D2D)信号。例如,动作3A-2可以包括:终端处理器40使得无线终端的发射机44使用无线终端从预配置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中选择的资源来发送设备到设备(D2D)信号。如从图1中可以理解,在示例实施方式中,预配置的设备到设备(D2D)资源可以是设备到设备(D2D)资源池48 中的资源。
如本文所使用的,预定义的RRC空闲状态转换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1)无线终端移动到任意小区选择状态;(2)无线终端移动到非设备到设备(D2D)频率上的普通驻留状态;(3)无线终端移动到非设备到设备(D2D)频率上的驻留在任意小区状态;这三个转换被总体称为RRC 空闲状态转换集合,其任意一个可以指示覆盖范围外情形。
图3B示出了确定参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终端何时遭遇覆盖范围外情形的基于计数器的方法所涉及的基本的示例动作或步骤。与动作3A-1的实施相对应的动作3B-1包括:当无线终端正在进行预定义RRC空闲状态转换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时,终端处理器40开始资源模式计数器60(例如,覆盖范围外计数器)。图1C示出了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设备到设备(D2D)控制器50可以包括计数器60,被称为“覆盖范围外”计数器或备选地称为资源模式计数器。对此,终端处理器40的设备到设备(D2D)控制器50请求RRC状态机52向设备到设备(D2D)控制器50通知何时发生预定义RRC空闲状态转换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并且来自RRC状态机52的这种通知指定RRC状态转换的性质和/或状况。动作3B-2包括:当资源模式计数器60超期时,无线终端使用无线终端从预定义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中选择的资源(而不是使用由节点调度的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来(例如向无线终端262)发送(经由终端发射机电路44)设备到设备(D2D)信号。
因此,如果资源模式计数器60超期,则拥有资源模式计数器60的无线终端被明确地声明为在覆盖范围外,例如,在设备到设备(D2D) 频率的覆盖范围外。当被声明为在覆盖范围外时,无线终端被允许执行覆盖范围外操作,例如使用D2D无线电资源池48来进行设备到设备 (D2D)通信(但不是由节点22使用调度和授权所分配的设备到设备 (D2D)频率)。另一方面,如果无线终端在覆盖范围内,则对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要求无线终端通过来自节点22的调度来获得设备到设备(D2D)资源/频率(除非,如下文的描述,节点提供了表明即使无线终端在覆盖范围内,该无线终端也可以从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池48中进行选择的指示)。通过来自节点22的调度来获得设备到设备(D2D)资源/频率涉及向节点22发送针对设备到设备(D2D)资源的调度请求,以及作为响应从节点22接收调度授权。
资源模式计数器60可以被实现为确定从RRC状态机52向无线终端通知预定义RRC空闲状态转换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开始、经过的时间的任何有效的方式或装置。在示例非限制实施方式中,资源模式计数器60 包括对经过的时间单元进行计数的时钟。例如,资源模式计数器60可以是倒数计时器,它具有设置的初始值并且之后随着时间单元(例如秒) 的流逝而递减。在预定义集合的每个转换的时间初始值相同的情况下,示例时间值可以是10秒(例如,参见 http://lteworld.org/forums/lteworld-forum/lte-cell-search,搜索“period(周期)”)。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资源模式计数器60可以采用其它形式,例如被配置为对检测到网络事件或标记的发生进行计数的电路或逻辑。例如,资源模式计数器60可以对系统帧号(SFN)进行计数或跟踪。
因此,资源模式计数器60的初始化(例如,“初始”)或参考阈值是可配置的。初始化值可以是例如无线终端小区搜索周期的整数倍。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无线终端小区搜索周期”是为无线终端搜索小区而分配的时间窗,例如可以在无线终端开启时发生。备选地,计时器的初始化或参考阈值可以是无线终端小区搜索的多次尝试。作为另一备选实施方式,对于第一预定义RRC空闲状态转换和第二预定义RRC空闲状态转换,可以不同地设置资源模式计数器的初始化值。例如,可以将用于从普通驻留状态到任意小区选择状态的转换的资源模式计数器60的计时器阈值设置为高于从驻留在任意小区状态到任意小区选择状态的转换的计时器阈值。
在图3A和图3B的示例方法中,优选地,在资源模式计数器60不在运行并且没有超期的情况下,开始资源模式计数器60。在某些情况下,作为看上去指示覆盖范围外的第一状态转换,并且在第一状态转换之后,发生看上去也指示覆盖范围外的第二状态转换的结果,开始资源模式计数器60。在这种场景中,检测到第二状态转换不应“重置”或“重启”资源模式计数器60,因为应该针对何时发生实际覆盖范围外的时间而考虑第一状态转换和第二状态转换两者之后的累计计数。在这种场景中,当无线终端正在进行预定义RRC空闲状态转换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并且资源模式计数器正在运行时,终端处理器40继续资源模式计数器60的操作。
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在发生以下任一情况时至少暂时停止计数器:(1)无线终端在支持设备到设备(D2D)的频率中找到合适/可接受的要驻留的小区;(2)无线终端不再参与设备到设备 (D2D)服务/通信;(3)无线终端确定无线终端在覆盖范围外;(4) 无线终端确定使用无线终端从预配置的资源中选择的资源;或者(5)无线终端离开空闲模式。与无线终端确定其在覆盖范围外相比,无线终端确定使用无线终端从预配置的资源中选择的资源的情形意味着当计时器超期时,无线终端不具有确定其在覆盖范围外的转换过程,并且无线终端可以直接开始发送D2D信号。
D.指定D2D模式的节点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对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当无线终端在覆盖范围内时,无线终端可以通过来自节点22的调度而获得设备到设备(D2D)资源/频率(即,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但是如果无线终端在覆盖范围外,则无线终端使用来自预配置的池中的资源/ 频率。这在图4A中示出,其中,无线终端UE-I在节点22的覆盖范围内(并且相应地根据模式1并且使用由节点22调度的网络分配的资源来操作),但是UE-O在覆盖范围外(从而使用预配置的设备到设备(D2D) 无线电资源)。
在其它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可以单独地考虑资源模式和覆盖范围情形。例如,无线电接入节点22可以广播表明节点支持一模式的指示,在所述模式中,无线终端在覆盖范围内时可以使用由无线终端从预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池中选择的资源(例如,终端选择的资源模式的另一形式)。例如,如果无线终端处于RRC空闲状态,则无线终端可以经由广播的系统信息接收(例如,在接收机46)表明支持使用由无线终端从预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池中选择的资源的模式的指示。图1D示出了节点处理器30准备如上所示的D2D模式的指示62,该指示可以被包括在系统信息(例如,系统信息块)中,即,被理解为在子帧S中。当D2D模式的指示62表明节点支持使用由无线终端从预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池中选择的资源的模式时,无线终端的设备到设备(D2D)控制器50知晓其可以操作的模式。
如果无线终端接收到该指示,则无线终端可以使用利用由无线终端从预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池中选择的资源的模式,直到无线电接入节点命令RRC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终端使用利用由无线电接入节点调度的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模式(例如,网络分配的资源模式)。当无线终端在覆盖范围内时,可以要求无线终端在D2D传输之前和/或期间尝试接入无线电接入节点(例如,执行RRC连接建立过程)。当无线终端处于RRC 连接状态时,无线电接入节点可以命令无线终端使用利用由无线电接入节点调度的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模式(例如,网络分配的资源模式)。如果无线终端接收到表明支持使用由无线终端从预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池中选择的资源的模式的指示,则无线终端可以不需要使用资源计时器。通过不从无线电接入节点发送该指示,无线电接入节点可以防止在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使用利用由无线终端从预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池中选择的资源的模式。通过从无线电接入节点发送该指示,无线电接入节点可以允许无线终端使用利用由无线终端从预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池中选择的资源的模式。
因此,从上文可以理解,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节点22可以向无线终端发送一指示,该指示表明,针对与另一无线终端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该无线终端是使用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还是使用由无线终端选择的无线电资源。例如,节点处理器30可以向无线终端发送一指示,该指示表明,针对与另一无线终端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该无线终端在网络覆盖范围内时使用由无线终端选择的无线电资源。
如果无线终端可以从D2D模式的指示中确定或推断出无线终端要使用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则节点和无线终端以上述方式操作。也就是说,当无线终端期望发送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时,节点22从无线终端接收调度请求。之后,响应于调度请求,节点22通过子帧向无线终端发送对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授权。
如图1D中所示,节点22的发射机32(发射机电路)以及接收机 34(接收机电路)包括节点收发机36。虽然只在图1D中示出收发机36,但是应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其它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的节点也可以具有这种收发机。结合图1D的示例实施例的操作,发射机32通过无线电接口向无线终端发送指示62,并且接收机34被配置为从无线终端接收调度请求。
当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状态时,发生其中节点22可以向无线终端发送使用由无线终端选择的无线电资源的指示的一个实例。当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时,发生其中节点可以向无线终端发送使用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指示的另一个实例。
目前为止将无线电资源池48描述为“预配置”的,因此其无线电资源可供无线终端选择,这被命名为无线终端选择的资源模式。池48的无线电资源中的一些可以被预配置为使得无线电资源在不需要与节点22交互的情况下被预配置在存储器中,例如,从诸如安装在无线终端中的卡 (例如,SIM卡或UICC卡)之类的电子设备被预配置,或者从诸如移动设备(ME)之类的一些其它电路实体被预配置。池48中的其它无线电资源可以被预配置为使得无线电资源基于从节点22接收到的信息被预配置在存储器中。然而,无线终端获知或获得预配置的资源,从上文可以理解,节点22向无线终端发送表明无线终端是使用模式1资源(例如,网络分配的资源模式)还是模式2资源(无线终端进行资源选择的预配置资源)的指示(例如,D2D模式的指示62)。例如,上文提到无线终端可以经由广播的系统信息接收支持使用由无线终端从预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池选择的资源的模式的指示,或者无线电接入节点可以命令无线终端使用由无线电接入节点调度的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模式(例如,网络分配的资源模式)。
如上文所述,在图4A中,无线终端UE-I在节点22的覆盖范围内 (并且相应地根据模式1并且使用由节点22调度的网络分配的资源来操作),但是UE-O在覆盖范围外,从而使用预配置的设备到设备(D2D) 无线电资源。但是在本文公开的技术的另一方面中,如图4B中所示,可以单独地考虑资源模式和覆盖范围情形,如上所述。例如,无线电接入节点22可以广播表明节点支持一模式的指示,在所述模式中,无线终端UE-E在覆盖范围内时可以使用由无线终端从预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池中选择的资源(例如,如在终端选择的资源模式下)。
E.针对D2D模式的条件
对于具有单个RF配置的UE,根据3GPP TSG RAN WG2会议 #85-bis以及相关改变请求R2-141859的协议,启用ProSe的无线终端针对资源分配可以操作在两种模式下:模式1和模式2。因此,从上文可以理解,如果无线终端具有服务小区(即,无线终端处于 RRC_CONNECTED中或者在RRC_IDLE下驻留在小区上),则将无线终端视为在覆盖范围内。如果无线终端在覆盖范围外,则其仅使用模式 2。如果无线终端在覆盖范围内,则其应仅使用由节点的授权配置指示的模式,除非发生例外情况之一。当发生例外情况时,即使无线终端被配置为是用模式1,无线终端也被允许至少暂时地使用模式2。
上述讨论和引用的协议中的大多数都可应用于具有单个RF配置的 D2D无线终端的情况,其中D2D服务和WAN服务共享相同载波频率。当无线终端仍然驻留在小区上但是不能成功地RRC连接到eNodeB时,或者当无线终端遭遇例外无线电链路问题时,模式1资源分配方法1可能会造成“覆盖空洞”或覆盖范围中的服务不连续性。如果发生同步错误,则模式2资源分配方法可能对网络造成干扰,这样会损坏网络。同时,当一种资源分配方法不具有用于分配的足够资源而另一种方法仍然具有足够的资源时,还应该针对覆盖范围内情形考虑负载平衡的问题。
为了平衡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且将网络配置为得到更好的控制,下文描述针对特定载波频率的资源分配方法。这些过程和技术可以或者可以不限制为支持单个RF的无线终端或者支持D2D通信的无线终端或公共安全无线终端。
如文本所使用的,“单个RF”是指无线终端具有一个收发机(例如一个发送电路和一个接收电路)来处理一个基带。作为对比,多个RF等是指无线终端具有多个收发机(例如,多个发送电路和多个接收电路) 来处理相应的多个基带。
上下文提供了关于可以用于设备到设备(D2D)模式1和设备到设备(D2D)模式2的特定无线电资源的讨论。下面提供每个设备到设备 (D2D)模式的简要回顾:
模式1(eNB调度的资源配置)的特征在于:
-无线终端需要处于RRC_CONNECTED中以发送数据;
-无线终端向节点请求传输资源(节点对用于传输调度指派和数据的传输资源进行调度);
-无线终端向节点发送调度请求(D-SR或随机接入),之后发送缓冲状态报告(BSR)。基于BSR,节点可以确定无线终端具有用于ProSe 直接通信传输的数据并且估计传输所需要的资源。
模式2(UE自主资源选择)的特征在于无线终端自己从资源池中选择用于发送调度指派和数据的资源。
现在讨论应用D2D模式1和D2D模式2的条件。可以由如图1E 中示出的设备到设备(D2D)控制器50的模式条件确定逻辑50D确定满足条件的模式1或者满足条件的D2D模式2中的一个或多个是否适用或者已生效。
如果无线终端能够进行D2D通信并且有兴趣以载波频率发送D2D 信号,则无线终端可以在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其组合的情况下,利用模式1来发送D2D信号:
-模式1备选条件1:无线终端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并且被eNodeB配置为模式1。
-模式1备选条件2:无线终端处于RRC_IDLE状态并且驻留在小区上。
-模式1备选条件3:无线终端的下行链路信号强度(例如,RSRP/RSRQ)比某个阈值高。
-模式1备选条件4:节点利用专用信息通知无线终端使用模式1。
-模式1备选条件5:节点利用广播信息通知无线终端该无线终端被允许使用模式1
-模式1备选条件6:节点不利用专用信息通知无线终端使用模式2。
-模式1备选条件7:节点不利用广播信息通知无线终端该无线终端被允许使用模式2。
如果无线终端能够进行D2D通信并且有兴趣以载波频率发送D2D 信号,则无线终端可以在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其组合的情况下,利用模式2来发送D2D信号:
-模式2备选条件1:无线终端处于RRC_IDLE状态。
-模式2备选条件2:无线终端不能驻留在任何小区上。
-模式2备选条件3:无线终端的下行链路信号强度(例如, RSRP/RSRQ)比某个阈值低。
-模式2备选条件4:无线终端遇到例外无线电链路问题(例如,当无线终端驻留在小区上时RLF或RRC连接请求失败了若干次)。
-模式2备选条件5:节点利用专用信息通知无线终端使用模式2。
-模式2备选条件6:节点利用广播信息通知无线终端其被允许使用模式2。
-模式2备选条件7:节点不利用专用信息通知无线终端使用模式1。
-模式2备选条件8:节点不利用广播信息通知无线终端该无线终端被允许使用模式1。
因此,从上文可以理解,无线终端(尤其是设备到设备(D2D)控制器50的模式确定逻辑50D)可以关于无线终端可以用于与另一无线终端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资源的类型进行确定。该确定包括:无线终端根据模式1备选条件1-7中的一个或多个做出无线终端应该使用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一模式确定;或者无线终端根据模式 2备选条件1-8中的一个或多个做出无线终端应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资源选择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二模式确定。
在示例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如果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 (RRC)连接状态并且无线终端被节点允许使用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则无线终端可以做出无线终端应该使用网络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一模式确定。
在示例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如果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 (RRC)空闲状态并且无线终端被节点允许使用无线终端自主资源选择的无线电资源;或者如果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并且无线终端被节点允许使用无线终端自主资源选择的无线电资源,则无线终端可以做出无线终端应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资源选择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二模式确定。
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当无线终端经历预定无线电链路问题 (例如当无线终端驻留在小区上时RRC连接请求的重复失败或无线电链路失败)时,无线终端可以做出无线终端应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资源选择的无线电资源的第二模式确定。
无线终端的发射机44使用根据第一模式确定或第二模式确定的无线电资源向另一无线终端(例如,无线终端262)发送设备到设备(D2D) 信号。
F.针对物理层问题使用D2D模式2
如上文针对模式2备选条件4的描述,如果无线终端遇到例外无线电链路问题(例如,当无线终端驻留在小区上时,RLF或RRC连接请求失败了若干次),则无线终端可以使用D2D模式2,例如,可以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此外,以上解释了无线电链路失败 (RLF)是由于物理层上的问题导致的。因此,应理解,在图1F中示出的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无线终端(尤其是其设备到设备(D2D) 控制器50)包括物理层问题确定逻辑50F。换言之,在发生预定物理层条件时,当无线终端在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时,无线终端使用至少一些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来与另一无线终端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
在图1F的示例实施例中,当无线终端处于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覆盖范围内并且确定了物理层问题时,发射机44被配置为使用至少一些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来向另一无线终端(例如,无线终端262)发送设备到设备(D2D)信号。
在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预定物理层条件包括无线电链路失败。
图1F的方法还包括:无线终端从存储在无线终端的存储器中的预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池(例如,池48)中获得至少一些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在示例实施方式中,无线终端可以使用至少一些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来与另一无线终端进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直到无线终端在处于RRC 连接状态时接收到使用不同无线电资源的后续指示。
G.多载波通信及其资源分配
无线终端能够进行多载波通信,例如,能够发送D2D信号,并由此可以使用第一载波频率和至少第二载波频率来进行操作。如本文所使用的,D2D信号包括用于D2D通信和/或发现的信道、参考信号和同步信号。
可以由支持单个RF的无线终端或支持多RF的无线终端来执行多载波通信。如上所述,支持单个RF(例如,单个射频操作)的无线终端包括一个收发机,并因此处理一个基带,但是可以利用其一个收发机来处理多于一个载波频率。支持多RF(例如,多个射频操作)的无线终端具有多个收发机(一个发送机和一个接收机),并且可以处理多个基带,其中每个收发机可以处理多于一个载波频率。
无线终端需要知道针对其广域网(WAN)通信和其设备到设备 (D2D)通信要使用哪种无线电资源。当无线终端能够进行多载波通信时,资源分配方法的选择变得更复杂。对于支持D2D的UE多载波通信,本文考虑两种服务类型,D2D服务和广域网(WAN)服务。不同国家可能具有不同的无线电频谱分配政策。一些国家可以分配用于公共安全使用的专用载波频带;其它国家可以允许在D2D服务和WAN服务之间共享载波频率。结果,不同频谱分配场景会实质上影响资源分配方法。因此,UE根据不同场景使用不同的备选方法。
根据本文公开的技术,方法的一种实施为:如果处于RRC_IDLE中的UE驻留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或者处于RRC_CONNECTED中的UE在服务小区中以第一载波频率被服务,则UE仅使用模式2来以第二载波频率发送D2D信号。然而,无线终端(例如,UE)需要基于特定标准来确定其是否可以使用模式2。如本文的描述,这种标准可以包括无线终端的能力信息。节点22(例如,eNodeB)可能已经在节点22的存储器中存储了无线终端的能力信息(例如,“UE能力信息”)。或者无线终端可以向节点22通知其与针对每个带组合支持D2D信号的传输相关的 UE能力信息。
这些方法的基本点在于:对于单个无线终端,不论支持多少射频 (RF)链,仅允许一个RRC_CONNECTED状态,这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1)无线终端实施可行性和复杂性;以及(2)在一个无线终端中的两个RRC_CONNECTED状态实际上意味着这是两个无线终端。“射频(RF)链”实质上意味着无线终端可以具有多少个收发机,例如,可以处理多少个基带信号。例如,支持两个RF链的无线终端实质上是共同定位在一个无线终端设备中的两个无线终端。
在RRC_CONNECTED状态下,无线终端可以被配置有多个服务小区。因此,“多个第一载波频率”可以用于多个服务小区,但是“一个第一载波频率”可以用于单个服务小区。在RRC_IDLE中,无线终端可以仅驻留在单个小区上。因此,本文中的术语“第一载波频率”可以适用于在本章节中描述的任意或全部场景。
第一载波频率是用于针对无线终端的WAN服务的载波频率的集合。第二载波频率是用于针对无线终端的D2D服务的D2D载波频率的集合。第二载波频率可以是专用于无线终端的D2D。第一载波频率可以被用于无线终端的D2D和WAN共享。用于无线终端的第一载波频率和
第二载波频率可以是相同集合或不同集合。从系统视角来看,一个无线终端将一频率用作第一频率,而另一无线终端可以将该频率用作第二频率。从系统视角来看,频率可以专用于D2D。
由于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无线终端以第一载波频率被服务,因此模式1可以仅配置在第一载波频率上。
在图7至图15中,针对多载波通信场景示出了从无线终端视角来看的在WAN和D2D上的发送和接收的条件的示例。但是本文公开的用于多载波通信的技术的可应用性不限于这些示例。图7示出了针对 RRC_CONECTED状态下的无线终端的情况场景MCC_1.A。图8示出了针对RRC_CONECTED状态下的无线终端的情况场景MCC_1.B。图9 示出了针对RRC_CONECTED状态下的无线终端的情况场景MCC_2.A。图10示出了针对RRC_CONECTED状态下的无线终端的情况场景 MCC_2.B。图11示出了针对RRC_CONECTED状态下的无线终端的情况场景MCC_3.A。图12示出了针对RRC_CONECTED状态下的无线终端的情况场景MCC_3.B。图13示出了如上所述的由WAN和D2D共享频率。图14示出了针对RRC_IDLE状态下的无线终端的情况场景。图 15示出了针对RRC_IDLE状态下的无线终端的情况场景。
图7至图15从而示出了:从无线终端视角来看的发送包括WAN 信号(例如无线终端和节点22之间的信号)和设备到设备(D2D)信号 (无线终端和另一支持D2D的D2D无线终端之间的信号)在内的多种信号的时序的若干示例场景。在图7至图15中,示出了从无线终端视角来看的在WAN和D2D上的发送和接收的条件的示例,但是条件可以不限于这些示例。图7至图13示出了利用第一服务小区(服务小区#1)在第一频率上进行发送和接收、利用第二服务小区(服务小区#2)在第一频率上进行发送和接收、以及利用非服务小区(非服务小区#3)在第二频率上进行发送和接收中的一个或两个。图14和图15示出了针对 RRC_IDLE模式的传输,进而示出了利用所驻留的小区的传输。
因此,“多载波通信”包括以下意义/场景:
-场景MCC_1:对于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无线终端,在第一载波频率上发送WAN信号并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发送D2D信号。场景 MCC_1的两种情况是MCC_1.A和MCC_1.B。图7中示出的情况 MCC_1.A包括和支持同时发送,例如时间重叠发送。图8中示出的情况 MCC_1.B不包括或支持时间重叠,从而在给定时间支持在第一或第二载波频率上的发送,但是不同时支持两者。
-场景MCC_2:对于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无线终端,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接收WAN信号并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发送D2D信号。场景 MCC_2的两种示例情况是MCC_2.A和MCC_2.B。图9中示出的情况 MCC_2.A包括或支持同时接收和发送(时间重叠接收)。图10中示出的情况MCC_2.B不支持时间重叠,从而在给定时间支持在第一载波频率上的接收或在第二载波频率上的发送。
-场景MCC_3: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接收和/或发送WAN信号以及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发送D2D信号。对于场景MCC_3,无线终端处于 RRC_CONNECTED状态。场景MCC_3的两种示例情况是MCC_3.A和 MCC_3.B。图11中示出的情况MCC_3.A包括或支持同时接收/发送和发送(例如,在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上的时间重叠发送)。图12中示出的情况MCC_3.B不支持时间重叠,从而在给定时间支持在第一载波频率上的接收/发送或在第二载波频率上的发送。
-场景MCC_4:在第一载波频率和第二载波频率上的通信。在图 13中示出了场景MCC_4,即,例如WAN信号和D2D信号两者共享载波频率(例如来自服务小区#2的第一载波频率)的“共享”情况。
-场景MCC_5:利用RRC_IDLE状态下的无线终端使用多RF进行通信,如图14 中所示。
-场景MCC_6:利用RRC_IDLE状态下的无线终端通过第二载波频率上的附加RF来发送D2D信号,如图15 中所示。
作为本文公开的技术的一方面,可以由无线终端向eNodeB通知无线终端的与针对每个带组合支持以上备选相关的能力信息。对此,图1G 的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的费用(tariff)控制器50包括多载波通信能力报告逻辑50D,也称为多载波通信能力报告产生器50D。因此,图1G 的无线终端包括处理器,被配置为产生无线终端支持包括多个频带在内的多信道通信的能力的指示。图1G示出了UE多载波通信能力的指示 64被无线终端提供给节点22,如图1G中的箭头所示。因此,费用控制器50以及进而无线终端的处理器40被配置为产生与针对多个频带的组合支持D2D通信的传输相关的能力信息。收发机42向节点22发送能力信息,并且使用针对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多个频带中的至少一个来向另一无线终端(例如无线终端262)发送设备到设备(D2D)通信。
可以在UE多载波通信能力指示64中向节点传输无线终端的能力的 D2D资源分配技术或方法包括以下:
-如果UE在第一载波频率上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并且如果UE能够进行D2D通信和多载波通信,并且如果UE有兴趣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发送D2D信号,则UE在第二载波频率上仅使用模式2发送 D2D信号。在第二载波频率上,UE可以基于单个载波频率条件确定其是否可以使用模式2。
-如果UE在第一载波频率上处于使用资源分配模式1的 RRC_CONNECTED状态,并且如果UE能够进行多载波通信,并且如果UE有兴趣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发送另一D2D信号,则UE在第二载波频率上仅使用模式2发送D2D信号。在第二载波频率上,UE可以基于单个载波频率条件确定其是否可以使用模式2。
-如果UE在第一载波频率上处于使用资源分配模式1的 RRC_CONNECTED状态,并且如果UE能够进行多载波通信,并且如果UE有兴趣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发送另一D2D信号,则UE被禁止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利用任何模式发送该D2D信号(不允许同时的D2D发送)。
-如果UE在第一载波频率上处于使用资源分配模式2的 RRC_CONNECTED状态,并且如果UE能够进行多载波通信,并且如果UE有兴趣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发送另一D2D信号,则UE在第二载波频率上仅使用模式2发送D2D信号。在第二载波频率上,UE可以基于单个载波频率条件确定其是否可以使用模式2。
-如果UE在第一载波频率上处于使用资源分配模式2的 RRC_CONNECTED状态,并且如果UE能够进行多载波通信,并且如果UE有兴趣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发送另一D2D信号,则UE被禁止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利用任何模式发送该D2D信号(不允许同时的D2D发送)。
-如果UE处于RRC_IDLE状态并且驻留在第一载波频率上,并且如果UE能够进行D2D通信和多载波通信,并且如果UE有兴趣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发送D2D信号,则UE在第二载波频率上仅使用模式2发送 D2D信号。在第二载波频率上,UE可以基于单个载波频率条件确定其是否可以使用模式2。
-如果UE处于使用资源分配模式2的RRC_IDLE状态并且驻留在第一载波频率上,并且如果UE能够进行多载波通信,并且如果UE有兴趣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发送另一D2D信号,则UE在第二载波频率上仅使用模式2发送D2D信号。在第二载波频率上,UE可以基于单个载波频率条件确定其是否可以使用模式2。
-如果UE处于使用资源分配模式2的RRC_IDLE状态并且驻留在第一载波频率上,并且如果UE能够进行多载波通信,并且如果UE有兴趣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发送另一D2D信号,则UE被禁止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利用任何模式发送该D2D信号(不允许同时的D2D发送)。
从上文可见,图1G的无线终端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如在上文列出的技术中所包括的):当无线终端(1)处于RRC_IDLE模式并且驻留在第一载波频率上或者(2)处于RRC_CONNECTED模式并且在第一载波频率上被服务小区服务时,确定无线终端是否仅使用无线终端自主选择的设备到设备(D2D)无线电资源来在第二载波频率上向另一支持 D2D的无线终端发送设备到设备(D2D)信号。
如上所述,在多载波通信中,多个频带可以包括第一频率载波和第二频率载波。因此,在图1G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处理器40可以确定无线终端有资格用于多带频率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分配技术。此外,从上文列出的技术可以理解,处理器可以基于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来确定一个或多个资源分配技术:无线终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状态;以及分配给第一频率载波的无线电资源的类型。
能力指示64可以包括对无线终端有资格用于多带频率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分配技术(例如上文列出的技术)的指示。
H.硬件实施
图1H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A至图1H的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的任意和全部的无线电通信网络的示例实施例。应理解,图1H只是可以如何在结构和/或功能上实现节点22和第一无线终端261的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优选使用电子机器来实现图1A至图1H的示例实施例和实施方式。节点22包括节点电子机器66;第一无线终端261包括终端电子机器 68。在图1A至图1H中,分别由节点电子机器66和终端电子机器68 来实现虚线框中的节点22和第一无线终端261的各种单元和功能。参照图5更详细地讨论了节点“电子机器”包括了什么。
在图1H的示例实施例中,节点22包括节点处理器(还称为帧处理器)和节点发射机32。节点发射机32通常包括多个天线32A。节点处理器30被更详细地示出为包括节点调度器70和节点帧处理机72。实际上,节点调度器70将要被节点发射机32从节点22在下行链路(DL) 上向第一无线终端261(以及向其它无线终端)发送的信息准备或格式化为帧。节点帧处理机72用于例如对在上行链路上从无线终端(例如,第一无线终端261)接收到的帧中的信息进行处理。
第一无线终端261包括终端处理器40和终端收发机42。终端收发机42通常包括多个天线42A。图1H的第一无线终端261的终端处理器 40(还称为帧处理器)包括终端调度器80和终端帧处理机82。终端帧处理机82对通过无线电接口24从节点22接收到的帧中的下行链路 (DL)部分进行分析。终端调度器80准备上行链路帧以用于向节点22 发送,或者在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情况下向诸如无线终端262之类的其它无线终端发送。
第一无线终端261还包括可执行应用84和一个或多个用户接口 (GUI)86。用户接口(GUI)86可以用于与一个或多个可执行应用84 进行操作或交互。当被执行时,一个或多个应用84可以促使或开始与另一无线终端(例如,第二无线终端262)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当由应用调用或发起了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时,终端D2D控制器50 监督或控制设备到设备(D2D)通信。
如上所述,在示例实施例中,虚线框中的节点22的某些单元和功能由节点电子机器66实现。类似地,在示例实施例中,虚线框中的第一无线终端261的某些单元和功能由终端电子机器68实现。图5示出了这种电子机器的示例(不论节点电子机器66还是终端电子机器68),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程序指令存储器92;其它存储器94(例如, RAM、高速缓存器等);输入/输出接口96;外围接口98;支持电路99;以及用于在上述单元之间通信的总线100。
存储器94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读取的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软盘、硬盘、闪存或其它形式的数字存储器(本地或远程),并且优选为非易失性的。支持电路99以传统方式耦接到处理器90以用于支持处理器。这些电路可以包括高速缓存器、电源、时钟电路、输入/输出电路和子系统等。
资源模式计数器60可以实现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例如合理精确地检测从预定空闲状态转换开始所经过的时间的计时器(例如倒数计时器) 或其它事件计数器。在示例实施方式中,使用设置了初始值并递减的计时器。备选地,可以使用顺数计时器来确定覆盖范围外,其中,在利用了预定状态转换之后顺数计时器达到最大超时值。
根据本文公开的技术,基于到任意小区选择状态的任意状态转换 (普通驻留状态到任意小区选择状态、驻留在任意小区状态到任意小区选择状态),无线终端应该开始资源模式计数器60。基于在非D2D频率上的到普通驻留的任意状态转换,无线终端应该开始资源模式计数器 60(如果其不在运行或者没有超期)。基于在非D2D频率上的到驻留在任意小区的任意状态转换,无线终端应该开始资源模式计数器60(如果其不在运行或者没有超期)。为了增加安全(作为可选特征),为了提供鲁棒性,在到任意小区选择状态的任意状态转换时,在非D2D频率上的到普通驻留的任意状态转换时,在非D2D频率上的到驻留在任意小区的任意状态转换时,无线终端可以被触发以重启计数器60(如果计数器 60正在运行)。
本文公开的技术提供了若干优点,包括基于下行链路接收功率确定覆盖范围外条件,这是因为驻留过程主要基于下行链路接收功率。此外,在诸如长期演进(LTE)网络的当前网络中可以容易地实现诸如资源模式计数器60的计数器。此外,最小化对传统长期演进(LTE)规范和当前蜂窝服务两者的影响。
虽然公开的实施例的处理和方法可以被讨论为实施为软件例程,但是这里公开的一些方法步骤可以按照硬件方式执行以及由运行软件的处理器来执行。如此,实施例可以实施为在计算机系统上执行的软件,实施为如专用集成电路的硬件或者其它类型的硬件实施,或者实施为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公开的实施例的软件例程能够在任意计算机操作系统上执行,并且能够使用任意CPU架构来执行。
通过使用硬件(如电路硬件和/或能够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编码指令形式的软件的硬件),可以提供包括功能模块的各种元件的功能,这些功能块包括但不限于被标记或描述为“计算机”、“处理器”或“控制器”的功能块。因此,这种功能和所示出的功能模块应被理解为是硬件实现的和/或计算机实现的,并因此是机器实现的。
在硬件实现方面,功能块可以非限制地包括或包含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硬件、精简指令集处理器、硬件(如数字或模拟)电路(包括但不限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以及(视情况)能够执行此类功能的状态机。
关于计算机实现,通常将计算机理解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或者一个或更多个控制器,并且在本文中可以将术语计算机以及处理器和控制器可互换地使用。在由计算机或处理器或控制器提供的情况下,可以由单个专用计算机或处理器或控制器、由单个共享计算机或处理器或控制器,或者由多个单独的计算机或处理器或控制器(其中的一些可以是共享的或分布式的)来提供功能。而且,术语“处理器”或“控制器”的使用还应该解释为指代能够执行这些功能和/或执行软件的其他硬件,诸如上文记载的示例硬件。
使用空中接口通信的节点也有合适的无线通信电路。此外,该技术还可以视为完全在任何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实现,如固态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包含一组合适的计算机指令,使得处理器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
已经将用于本文描述的概念的一些术语更新或改变为符合最近的工业文档,例如3GPP技术标准。如上所述,“设备到设备(D2D)”现在被称为“副链路直连”。还改变了一下其他术语,在下面的表1中列出部分。
表1:术语
Figure GDA0002238740800000401
尽管上文的描述包括很多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不应解释为对本文公开的技术范围的限制,而仅仅是提供对本文公开的技术的一些当前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因此,将理解,本文公开技术的范围完全覆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其他实施例,因此本文公开技术的范围不会过度地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除非明确地阐述,否则单数形式的元件的参考不意图表示“一个且仅一个”,而是“一个或更多个”。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元素等同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所有结构和功能由本权利要求明确地涵盖。此外,设备或方法不必须解决本文公开的技术所要解决的每个问题,其用于被包含于此。此外,说明书中的元素、组件或方法步骤无意奉献给公众,无论该元素、组件或方法步骤是否在权利要求中明确记载。

Claims (6)

1.一种无线终端中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一个或更多个带组合,生成指示作为用户设备UE的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能够执行多个通信的同时发送的无线终端能力信息,所述多个通信包括:(i)所述无线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以及(ii)在所述无线终端与另一无线终端之间直接执行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以及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能力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终端在RRC_CONNECTED状态下以第一载波频率在服务小区中被服务,并且所述无线终端在与第一载波频率不同的第二载波频率中执行D2D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带组合包括用于多个服务小区的载波频率。
4.一种无线终端,包括:
处理单元,配置用于针对一个或更多个带组合,生成指示作为用户设备UE的所述无线终端是否能够执行多个通信的同时发送的无线终端能力信息,所述多个通信包括:(i)所述无线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以及(ii)在所述无线终端与另一无线终端之间直接执行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以及
发送单元,配置为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能力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无线终端在RRC_CONNECTED状态下以第一载波频率在服务小区中被服务,并且所述无线终端在与第一载波频率不同的第二载波频率中执行D2D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带组合包括用于多个服务小区的载波频率。
CN201580020596.4A 2014-05-08 2015-03-17 无线终端及其方法 Active CN106233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90658P 2014-05-08 2014-05-08
US61/990,658 2014-05-08
PCT/US2015/021045 WO2015171202A1 (en) 2014-05-08 2015-03-17 Device-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3780A CN106233780A (zh) 2016-12-14
CN106233780B true CN106233780B (zh) 2020-06-26

Family

ID=54369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0596.4A Active CN106233780B (zh) 2014-05-08 2015-03-17 无线终端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06604B2 (zh)
EP (1) EP3141038B1 (zh)
JP (1) JP6407304B2 (zh)
CN (1) CN106233780B (zh)
WO (1) WO20151712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3185A1 (en) 2013-10-31 2015-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KR101918830B1 (ko) 2014-01-29 2018-11-14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디바이스 대 디바이스 검색 또는 통신을 위한 리소스 선택
JP6533529B2 (ja) * 2014-03-18 2019-06-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6575994B (zh) 2014-03-18 2020-12-11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节点及其方法、无线终端及其方法
WO2015143170A1 (en) 2014-03-19 2015-09-2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to-device synchronization
WO2015147531A1 (ko) * 2014-03-24 2015-10-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d2d(device-to-device) 동작을 위한 셀 커버리지 판단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N106233800B (zh) 2014-05-01 2019-10-18 夏普株式会社 设备到设备通信装置和方法
EP3141038B1 (en) 2014-05-08 2020-07-2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ice-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20170086238A1 (en) * 2014-05-15 2017-03-23 Lg Electronics Inc. As-nas interaction method for d2d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410927B2 (ja) * 2014-05-16 2018-10-24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通信デバイス、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0129898B2 (en) * 2014-06-20 2018-11-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source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6416405A (zh) 2014-06-27 2017-02-15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设备对设备通信的资源池访问
AU2015301066B2 (en) 2014-08-06 2019-02-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9894651B2 (en) * 2014-08-08 2018-0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s
CN107079276B (zh) 2014-10-21 2021-06-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d2d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7079506B (zh) * 2014-10-31 2020-06-05 索尼公司 用户设备、通信系统和控制用户设备的方法
US9699153B2 (en) 2015-01-19 2017-07-04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US11356834B2 (en) * 2015-01-21 2022-06-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D2D discovery message transmission
WO2016120037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Sony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BR112017016609A2 (pt) * 2015-02-06 2018-04-0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rocura de célula adaptável de dispositivo para dispositivo
JP6610656B2 (ja) * 2015-03-19 2019-11-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近接サービス通信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US10231157B2 (en) * 2015-04-08 2019-03-12 Lg Electronics Inc. Selective prioritization method of frequency execut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method
EP3281438B1 (en) * 2015-04-09 2022-09-28 Apple Inc. User equipment radio-frequency and band capability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measurement gap
WO2016164582A1 (en) 2015-04-09 2016-10-1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direct discovery resource pool allocation for out-of-coverage wireless terminal
KR102510207B1 (ko) * 2015-04-17 2023-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에서 #14 원인을 가지는 attach 거절 메시지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US10616864B2 (en) 2015-08-07 2020-04-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wireless sidelink direct communications
CN108028730B (zh) * 2015-09-15 2020-12-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的v2x操作的资源选择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US10223061B2 (en) * 2015-12-17 2019-03-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play redistribution between a primary display and a secondary display
EP4333549A3 (en) * 2015-12-31 2024-06-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ES2899591T3 (es) 2016-09-29 2022-03-14 Sharp Kk Suministro y obtención de información de sistema para terminal inalámbrico remoto
WO2018083381A1 (en) * 2016-11-04 2018-05-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Idle mode mobility enhancement for an out-of-coverage remote user equipment
US11006335B2 (en) 2017-03-17 2021-05-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tting and controlling carrier for direct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8174684A1 (ko) * 2017-03-24 2018-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IT201700035262A1 (it) * 2017-03-30 2018-09-30 Telecom Italia Spa Rete di dispositivi senza fili configurabile
WO2018212690A1 (en) * 2017-05-16 2018-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user equipment of a wireless network for handling a user equipment
CN109246774B (zh) * 2017-06-16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127283A1 (zh) * 2017-12-28 2019-07-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791612A1 (en) * 2018-05-11 2021-03-17 Sony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reporting based on detected frequency bands
US11540250B2 (en) * 2018-08-06 2022-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539350B1 (ko) * 2018-08-09 2023-06-0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사이드 링크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단말
CN111328154B (zh) * 2018-12-14 2022-03-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
US11438878B1 (en) * 2021-03-24 2022-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b-resource pool for transmission of new radio sidelink over unlicensed band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8514A (zh) * 2011-06-01 2014-04-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中的增强的本地接入
CN103716790A (zh) * 2012-10-09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2d的通信处理、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57932A1 (en) 2001-09-27 2003-03-27 Alcatel Canada Inc. Method of synchronizing parallel optical links between communications components
CN1622677A (zh) 2003-11-27 2005-06-0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支持点到点通信切换的方法
JP4460616B2 (ja) 2007-11-16 2010-05-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セル選択方法及び移動局
WO2010035100A1 (en) 2008-09-25 2010-04-01 Nokia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1772110B (zh) 2009-01-06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基站小区间的重选方法
CN102783211B (zh) 2010-03-05 2015-10-14 诺基亚公司 直接对等通信的切换
US9084195B2 (en) 2010-04-01 2015-07-14 Nokia Technologies Oy Multiple timing advance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US8995396B2 (en) 2010-05-21 2015-03-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641353B1 (en) 2010-11-16 2015-01-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401562B2 (en) 2010-11-17 2013-03-19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employing scheduler behavior aware predictive resource sel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44458B2 (en) 2010-11-19 2014-06-03 Nokia Corporation Signaling mixed resource allocation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CN102083138B (zh) * 2011-01-14 2017-04-0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d2d用户对可同时复用多个蜂窝用户资源的方法
US9888458B2 (en) 2011-02-11 2018-02-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N103733700B (zh) 2011-07-29 2019-03-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站、无线终端和同步定时器控制方法
US9277398B2 (en) * 2011-08-22 2016-03-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signaling
US20130051277A1 (en) 2011-08-30 2013-02-28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US9544827B2 (en) 2011-09-12 2017-01-10 Ntt Docomo, Inc. Enhanced local acces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with FDD resource allocation
EP2756726A4 (en) 2011-09-12 2015-11-11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AT THE PHYSICAL LAYER LEVEL AND CONNECTION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6604336B (zh) * 2011-09-29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JP5813241B2 (ja) * 2011-10-14 2015-11-17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ユーザ機器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並びにそれらにおける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のための方法
GB2496153B (en) 2011-11-02 2014-07-02 Broadcom Corp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WO2013083197A1 (en) 2011-12-08 2013-06-1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Network synchronisation of devices in a d2d cluster
KR20130065002A (ko) * 2011-12-09 2013-06-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말간 직접 통신 제어 방법
GB2497589A (en) 2011-12-16 2013-06-19 Renesas Mobile Corp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109100A1 (ko) 2012-01-18 2013-07-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장치 대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GB2498575A (en) 2012-01-20 2013-07-24 Renesas Mobile Corp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cells in a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area
EP2751946A1 (en) 2012-01-25 2014-07-09 Fujitsu Limited Uplink channe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185733B2 (en) 2012-01-25 2015-11-1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53478B2 (en) 2012-01-27 2015-02-10 Intel Corporation Evolved node B and method for coherent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ith per CSI-RS feedback
US9503914B2 (en) 2012-01-31 2016-11-22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scrambling sequences
KR20130093953A (ko) 2012-02-15 2013-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185690B2 (en) 2012-02-29 2015-11-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llocating and determining resources for a device-to-device link
CN103368713B (zh) * 2012-03-26 2017-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US9554393B2 (en) 2012-04-19 2017-01-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direct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9635684B2 (en) 2012-04-26 2017-04-2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itute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partial device control
US9674760B2 (en) 2012-04-27 2017-06-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842296A2 (en) 2012-04-27 2015-03-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supporting proximity discovery procedures
ES2526459T3 (es) 2012-05-15 2015-0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Gestión de baliza para la comunicación de dispositivo a dispositivo asistida por red
TWI620459B (zh) 2012-05-31 2018-04-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在蜂巢式通訊系統中賦能直鏈通訊排程及控制方法
US9345039B2 (en) 2012-05-31 2016-05-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to-device (D2D) link adaptation
JP2015521455A (ja) 2012-05-31 2015-07-27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d2d)モビリティ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125122B2 (en) 2012-06-09 2015-09-01 Apple Inc. Paging for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onnected mode
WO2014003457A1 (ko) 2012-06-28 2014-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9445446B2 (en) 2012-07-09 2016-09-1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4014324A1 (en) 2012-07-20 2014-01-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tracking are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826937B2 (ja) 2012-07-27 2015-12-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EP2879454A4 (en) 2012-07-27 2016-07-06 Kyocera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25292A1 (en) 2012-08-06 2014-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iming advance timer start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KR102580089B1 (ko) * 2012-08-23 2023-09-18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디바이스간 탐색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040610A1 (en) 2012-09-11 2014-03-2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oximity service in communications
EP2903393A4 (en) 2012-09-26 2016-05-25 Kyocera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IC STATION AND USER DEVICE
CN110445592B (zh) 2012-09-26 202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异构通信系统中进行随机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N104704884B (zh) 2012-10-05 2018-10-3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增强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GB2506913B (en) * 2012-10-12 2015-06-17 Broadcom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5952422B2 (ja) 2012-10-29 2016-07-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基地局、プロセッサ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KR102105484B1 (ko) 2012-10-30 2020-04-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지원 특성 기반 주파수 우선순위 핸들링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US9622170B2 (en) 2012-11-02 2017-04-11 Blackberry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20140148177A1 (en) 2012-11-28 2014-05-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for Network-Coordinate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179409B2 (en) * 2012-12-03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access scheme for narrowband channels
US9516659B2 (en) 2012-12-06 2016-12-06 Intel Corporation Carrier type (NCT) information embedded i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CN103874205B (zh) 2012-12-12 2019-0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
US9042938B2 (en) 2012-12-27 2015-05-2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185697B2 (en) 2012-12-27 2015-11-10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4919871B (zh) 2013-01-25 2019-08-30 寰发股份有限公司 eNB之间CA的UL时间对齐维持增强机制
CN105122886B (zh) 2013-03-08 2019-03-08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168570A2 (en) 2013-04-10 2014-10-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user equipment,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performing and enabling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2790456B1 (en) * 2013-04-10 2015-10-21 Fujitsu Limited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974066B2 (en) 2013-05-01 2018-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DK2995159T3 (da) 2013-05-08 2019-05-2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orbedret valg af planlægningsstrategi for netværkskommunikationsforbindelser og d2d-kommunikationsforbindelser
HUE034771T2 (en) 2013-05-16 2018-02-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Wireless device including network nodes and procedures for managing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during transfer
EP3016302B1 (en) 2013-06-26 2018-05-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14037B2 (en) 2013-06-28 2017-11-0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efficient channel estimation and beamforming in FDD system by exploiting uplink-downlink correspondence
KR102130296B1 (ko) 2013-07-31 2020-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 대 단말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단말 및 그 동작 방법
WO2015020321A1 (en) 2013-08-08 2015-0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operation related to radio link failure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9326122B2 (en) 2013-08-08 2016-04-26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packet based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in an LTE network
KR102249733B1 (ko) 2013-08-08 2021-05-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디스커버리 방법
WO2015019127A1 (en) 2013-08-08 2015-02-1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JP5964792B2 (ja) * 2013-08-30 2016-08-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ユーザ端末、通信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セッサ
GB2518168A (en) 2013-09-11 2015-03-18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55485B2 (en) 2013-09-26 2018-04-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2D communication performed by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s for supporting same
WO2015053382A1 (ja) 2013-10-11 2015-04-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装置
WO2015063812A1 (ja) 2013-10-28 2015-05-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局および無線端末
KR101782277B1 (ko) 2013-10-31 2017-09-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셀 재선택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WO2015063186A1 (en) 2013-10-31 2015-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d2d communication within a cellular radio network
WO2015080145A1 (ja) 2013-11-26 2015-06-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
US10652725B2 (en) 2014-01-24 2020-05-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btaining and using D2D related information to perform mobility operation(s)
US9848454B2 (en) * 2014-01-28 2017-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witching mode of operation in D2D communications
CN104812025B (zh) 2014-01-28 2019-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间发现及通信方法和系统
KR101918830B1 (ko) 2014-01-29 2018-11-14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디바이스 대 디바이스 검색 또는 통신을 위한 리소스 선택
JP6382324B2 (ja) 2014-01-30 2018-08-29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直接通信のための冗長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情報
RU2632920C1 (ru) 2014-02-10 2017-10-11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Межсетевое непрям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мощностью для подавления помех d2d 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US20150245307A1 (en) 2014-02-21 2015-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 out-of-synchronization for a secondary cell carrying pucch
US9609502B2 (en) 2014-02-24 2017-03-28 Intel IP Corporation Adaptive silencing mechanism for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US9655163B2 (en) 2014-03-11 2017-05-16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device-to-device (D2D) ser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264588A1 (en) 2014-03-14 2015-09-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6533529B2 (ja) 2014-03-18 2019-06-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6464553A (zh) 2014-03-18 2017-02-22 夏普株式会社 设备到设备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6575994B (zh) 2014-03-18 2020-12-11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接入节点及其方法、无线终端及其方法
CN104936292B (zh) 2014-03-18 2019-02-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用于设备到设备信号传输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US9883513B2 (en) 2014-03-19 2018-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of device-to-device scheduling assignment for mode1
KR101793118B1 (ko) 2014-03-30 2017-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6233800B (zh) 2014-05-01 2019-10-18 夏普株式会社 设备到设备通信装置和方法
EP3141038B1 (en) 2014-05-08 2020-07-2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ice-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AU2015301066B2 (en) 2014-08-06 2019-02-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9781585B2 (en) 2014-09-25 2017-10-0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Latency reduction for mode switching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US9655022B2 (en) 2014-10-30 2017-05-16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cell reselection
CN107736061A (zh) 2015-01-16 2018-02-23 夏普株式会社 为侧链路通信选择同步信号源的方法及装置
US9655039B2 (en) 2015-06-26 2017-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cell reselection to improve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8514A (zh) * 2011-06-01 2014-04-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中的增强的本地接入
CN103716790A (zh) * 2012-10-09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2d的通信处理、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07304B2 (ja) 2018-10-17
EP3141038A1 (en) 2017-03-15
EP3141038A4 (en) 2017-12-27
CN106233780A (zh) 2016-12-14
US20150327240A1 (en) 2015-11-12
EP3141038B1 (en) 2020-07-22
WO2015171202A1 (en) 2015-11-12
US10506604B2 (en) 2019-12-10
JP2017517950A (ja) 2017-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3780B (zh) 无线终端及其方法
JP6533529B2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483154B2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7013505B2 (ja) 改善されたProSeリレーUE有効化
US20150271841A1 (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7852727B (zh) 对覆盖范围外无线终端进行侧链路直接发现资源池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AU2014406893B2 (en) Improv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JP6568574B2 (ja) 通信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KR20160136312A (ko) 디바이스-대-디바이스 통신을 행하기 위해 무선 액세스 인터페이스를 통해 통신하는 통신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CN106664699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终端的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的终端
CN106576218B (zh) 处理d2d资源授权过程
WO2017085556A2 (en) User equipment, serving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of user equipment and serving base station
JP6695072B2 (ja) 装置間(d2d)通信における改良されたリソース割当て
WO2017052451A1 (en) Methods of operating wireless terminals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JP6887135B2 (ja) 装置間(d2d)通信における改良されたリソース割当て
CN117981382A (zh) 针对网络切片的数据收集增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