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8154B -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8154B
CN111328154B CN201811531268.2A CN201811531268A CN111328154B CN 111328154 B CN111328154 B CN 111328154B CN 201811531268 A CN201811531268 A CN 201811531268A CN 111328154 B CN111328154 B CN 1113281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irect communication
rrc
rrc connection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12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8154A (zh
Inventor
赵亚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312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8154B/zh
Priority to EP19897206.9A priority patent/EP3883326A4/en
Priority to US17/413,704 priority patent/US20220022277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08875 priority patent/WO202011922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8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8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包括:对处于目标RRC状态的终端,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直接通信接口链路质量的第一信息;直接通信业务传输路径选择的第二信息;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资源分配模式的第三信息;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的第四信息。上述方案,通过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确定合适的资源分配方式,保证业务的QoS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直接通信系统中触发空闲态终端发起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的条件是终端感兴趣的直接通信频点上没有配置直接通信可以使用的发送资源池。
随着NR(New Radio,新空口)的引入,针对NR直接通信系统的空闲态和非激活态终端是否有新的RRC连接建立/恢复触发条件需要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以解决因NR系统中无法直接沿用LTE直接通信系统中触发空闲态终端发起RRC连接建立的条件,且NR系统中没有明确方案规定如何发起RRC连接过程的方案,存在无法满足NR系统的使用需求,无法保证业务的QoS需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管理方法,包括:
对处于目标RRC状态的终端,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直接通信接口链路质量的第一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传输路径选择的第二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资源分配模式的第三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的第四信息。
具体地,所述终端为在直接通信接口对应的逻辑信道有可用数据的终端。
具体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波束失败;
终端的第一进程在直接通信接口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自动重传请求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送资源池的测量结果小于第一门限;
终端的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缓存中的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对于单播或者组播的终端,直接通信的收发终端之间同步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的物理层向RRC层指示直接通信接口物理层链路发生问题;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ARQ传输次数达到预设最大传输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等待时间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者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两项之和: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具体地,所述第二信息,包括:
直接通信业务的传输路径需要由直接通信链路切换成蜂窝网络的Uu链路。
具体地,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的第一直接通信业务需要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终端当前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具体地,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当前直接通信接口不支持终端为直接通信业务选择的无线接入技术;
对于单播或组播,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能力不匹配。
具体地,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时,所述RRC连接管理消息为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非激活态时,所述RRC连接管理消息为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时,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RRC连接建立请求的原因;或者
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非激活态时,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携带RRC连接恢复请求的原因。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处于目标RRC状态的终端,在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收发机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直接通信接口链路质量的第一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传输路径选择的第二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资源分配模式的第三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的第四信息。
具体地,所述终端为在直接通信接口对应的逻辑信道有可用数据的终端。
具体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波束失败;
终端的第一进程在直接通信接口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自动重传请求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送资源池的测量结果小于第一门限;
终端的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缓存中的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对于单播或者组播的终端,直接通信的收发终端之间同步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的物理层向RRC层指示直接通信接口物理层链路发生问题;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ARQ传输次数达到预设最大传输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等待时间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者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两项之和: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具体地,所述第二信息,包括:
直接通信业务的传输路径需要由直接通信链路切换成蜂窝网络的Uu链路。
具体地,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的第一直接通信业务需要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终端当前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具体地,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当前直接通信接口不支持终端为直接通信业务选择的无线接入技术;
对于单播或组播,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能力不匹配。
具体地,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时,所述RRC连接管理消息为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非激活态时,所述RRC连接管理消息为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时,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RRC连接建立请求的原因;或者
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非激活态时,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携带RRC连接恢复请求的原因。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管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对处于目标RRC状态的终端,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直接通信接口链路质量的第一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传输路径选择的第二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资源分配模式的第三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的第四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确定合适的资源分配方式,保证业务的QoS需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终端与基站、终端与终端进行通信的链路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RRC连接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表示处于RRC空闲态的终端的RRC连接建立过程示意图;
图4表示处于RRC非激活态的终端的RRC连接恢复过程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一些概念进行说明如下。
相互靠近的设备和设备之间允许直接进行通信。为了便于描述,定义设备和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的链路称为Sidelink(翻译为直接通信链路或者旁路),其对应的无线接口称为直接通信接口(也称为Sidelink接口);网络与直接通信设备之间的蜂窝通信链路称之为Uu link,其对应的接口称为Uu接口。如图1所示。
直接通信的设备可以均是在网的,或者均是脱网的,还可以是部分设备在网,部分设备脱网。所谓在网,即参与直接通信的设备位于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直接通信载波覆盖范围内;所谓脱网,即参与直接通信的设备不在3GPP直接通信载波覆盖范围内。
典型的直接通信场景包括如下三种:
A11、直接通信终端之间一对一通信(单播);
A12、一个设备一次可以给一个通信群组里的所有设备发送相同数据(组播);
A13、一个设备一次可以给所有附近的设备发送相同数据(广播)。
直接通信链路支持两种资源分配模式:
A21、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即由网络根据终端上报的Sidelink BSR(Bufferstate reporting,缓冲区上报)为终端分配资源的方式。
A22、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即终端自行从预配置或者网络广播的发送资源中选择一个资源进行直接通信链路的发送。
对于直接通信接口,如果终端在网,无论是使用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还是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其直接通信接口使用的资源都是受网络控制的,网络通过Uu接口控制直接通信接口分配的资源池(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或者具体资源(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因此统称为基于Uu的资源分配。
V2X(Vehicle-to-Everything,车到万物)业务数据传输路径:
V2X业务可以通过直接通信接口传输,也可以通过Uu接口传输,业务传输路径的选择由高层(比如业务层)决定。
本发明针对因NR系统中无法直接沿用LTE直接通信系统中触发空闲态终端发起RRC连接建立的条件,且NR系统中没有明确方案规定如何发起RRC连接过程的方案,存在无法满足NR系统的使用需求,无法保证NR系统可靠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RRC连接管理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21,对处于目标RRC状态的终端,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该目标RRC状态可以为RRC空闲态(RRC_IDLE态),也可以为RRC非激活态(RRC_INACTIVE态);当终端处于RRC空闲态时,终端发送的RRC连接管理消息为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当终端处于RRC非激活态时,终端发送的RRC连接管理消息为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为在直接通信接口对应的逻辑信道有可用数据的终端。
上述方式指的是,不管网络设备是否通过广播为终端配置了直接通信频点上的发送资源池,对处于目标RRC状态的终端,当有直接通信业务发送时,只要终端满足预设条件,则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B1、直接通信接口链路质量的第一信息;
具体地,该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B11、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
具体地,此种情况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B111、终端的物理层向RRC层指示直接通信接口物理层链路发生问题;
B112、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自动重传请求(ARQ)传输次数达到预设最大传输次数。
B12、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波束失败;
B13、终端的第一进程在直接通信接口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进程指的是终端的任一进程,即终端的任一进程在直接通信接口的H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就会触发终端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进一步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阈值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该第一阈值可以为预配置的,也可以为网络设备通过广播配置给终端的。
B14、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阈值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该第二阈值可以为预配置的,也可以为网络设备通过广播配置给终端的。
B15、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送资源池的测量结果小于第一门限;
具体地,该第一门限可以为预配置的,也可以为网络设备通过广播配置给终端的。
B16、终端的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缓存中的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该等待时间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者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两项之和:
B161、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B162、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B163、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时间阈值可以为预配置的,也可以为网络设备通过广播配置给终端的。
B17、对于单播或者组播的终端,直接通信的收发终端之间同步失败。
B2、直接通信业务传输路径选择的第二信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信息指的是直接通信业务的传输路径需要由直接通信链路切换成蜂窝网络的Uu链路;具体地,该直接通信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车到万物(V2X)业务和设备到设备(D2D)业务。
B3、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资源分配模式的第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B31、终端的第一直接通信业务需要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需要说明的,该第一直接通信业务指的是终端的任一直接通信业务,即终端的任一直接通信业务需要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就会触发终端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
B32、终端当前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B4、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的第四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B41、当前直接通信接口不支持终端为直接通信业务选择的RAT;
B42、对于单播或组播,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支持的RAT能力不匹配。
只要终端满足上述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就会触发终端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进一步地,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时,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RRC连接建立请求的原因;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非激活态时,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携带RRC连接恢复请求的原因。
下面分别在实际应用中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情况进行具体说明如下。
情况一、
如图3所示,处于RRC_IDLE态的终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流程为:
步骤S11、RRC_IDLE态的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触发条件的判断;
RRC_IDLE态的终端有直接通信业务要发送,将根据如下条件判断是否需要触发RRC连接建立:
C1、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RLF;
具体地,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RLF的判断条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如下条件之一:
C11、终端的物理层向RRC层指示直接通信接口物理层链路发生问题;
C12、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ARQ传输次数达到预设最大传输次数。
C2、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波束失败(beam failure);
如果直接通信接口使用波束赋形失败,可以直接触发RRC连接建立,也可以先进行波束恢复,如果恢复不成功,再触发RRC连接建立。
C3、终端某个进程在直接通信接口的HARQ传输次数达到N(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N取值可以是预配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广播配置给终端的。
C4、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ARQ传输次数达到M(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M取值可以是预配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广播配置给终端的。
C5、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送资源池的测量结果低于门限;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测量结果的门限可以是预配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广播配置给终端的。
C6、终端的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缓存中的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T;
所述数据包在缓冲中的等待时间可以是指PDCP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或者RL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或者MA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也可以是任意两个或者三个协议层对应的缓存中的等待时间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T取值可以是预配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广播配置给终端的。
C7、对于单播或者组播的终端,直接通信收发终端之间同步失败。
只要满足上述情况中任何一种条件,则判断满足RRC连接建立触发条件,触发RRC_IDLE终端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步骤S12、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对于RRC_IDLE态的终端,一旦步骤S11中任何一个条件满足,终端通过Uu接口向网络设备发起RRC连接建立请求。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RRC连接建立的原因。
情况二、
如图4所示,处于RRC_INACTIVE态的终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流程为:
步骤S21、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进行RRC连接恢复触发条件的判断;
RRC_INACTIVE态的终端有直接通信业务要发送,将根据如下条件判断是否需要触发RRC连接恢复过程:
D1、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RLF;
具体地,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RLF的判断条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如下条件之一:
D11、终端的物理层向RRC层指示直接通信接口物理层链路发生问题;
D12、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ARQ传输次数达到预设最大传输次数;
D2、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beam failure;
如果直接通信接口使用波束赋形失败,可以直接触发RRC连接恢复,也可以先进行波束恢复,如果恢复不成功,再触发RRC连接恢复。
D3、终端某个进程在直接通信接口的HARQ传输次数达到N(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N取值可以是预配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广播配置给终端的。
D4、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ARQ传输次数达到M(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M取值可以是预配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广播配置给终端的。
D5、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送资源池的测量结果低于门限;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测量结果的门限可以是预配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广播配置给终端的。
D6、终端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缓存中的等待时间超过时间T;
所述数据包在缓冲中的等待时间可以是指PDCP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或者RL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或者MA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也可以是任意两个或者三个协议层对应的缓存中的等待时间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T取值可以是预配置,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广播配置给终端的。
D7、对于单播或者组播的终端,直接通信收发终端之间同步失败。
只要满足上述条件中任何一个条件,则判断满足RRC连接恢复触发条件,触发RRC_INACTIVE终端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
步骤S22、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
对于RRC_INACTIVE终端,一旦步骤S21中任何一个条件满足,终端通过Uu接口向网络设备发起RRC连接恢复请求。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RRC恢复的原因。
情况三、
步骤S31、RRC_IDLE态的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触发条件的判断;
RRC_IDLE态的终端有直接通信业务要发送,将根据如下条件判断是否需要触发RRC连接建立:
终端的高层决定当前V2X业务或者当前D2D业务的传输路径需要由直接通信链路(SL)切换成Uu链路。
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则判断满足RRC连接建立触发条件,触发RRC_IDLE态的终端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步骤S32、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对于RRC_IDLE态的终端,一旦步骤S31中的条件满足,终端通过Uu接口向网络设备发起RRC连接建立请求。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RRC连接建立的原因。
情况四、
步骤S41、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进行RRC连接恢复触发条件的判断;
RRC_INACTIVE态的终端有直接通信业务要发送,将根据如下条件判断是否需要触发RRC连接恢复过程:
终端的高层决定当前V2X业务或者当前D2D业务的传输路径需要由SL切换成Uu链路。
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则判断满足RRC连接恢复触发条件,触发RRC_INACTIVE态的终端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
步骤S42、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
对于RRC_INACTIVE态的终端,一旦步骤S41中的条件满足,终端通过Uu接口向网络设备发起RRC连接恢复请求。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RRC恢复的原因。
情况五、
步骤S51、RRC_IDLE态的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触发条件的判断;
RRC_IDLE态的终端有直接通信业务要发送,将根据如下条件之一判断是否需要触发RRC连接建立:
E1、终端的某一直接通信业务需要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E2、终端当前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只要满足上述的任一种条件,则判断满足RRC连接建立触发条件,触发RRC_IDLE态的终端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步骤S52、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对于RRC_IDLE态的终端,一旦步骤S51中任何一个条件满足,终端通过Uu接口向网络设备发起RRC连接建立请求。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RRC连接建立的原因。
情况六、
步骤S61、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进行RRC连接恢复触发条件的判断;
RRC_INACTIVE态的终端有直接通信业务要发送,将根据如下条件之一判断是否需要触发RRC连接恢复过程:
F1、终端的某一直接通信业务需要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F2、终端当前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只要满足上述的任一种条件,则判断满足RRC连接恢复触发条件,触发RRC_INACTIVE态的终端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
步骤S62、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
对于RRC_INACTIVE态的终端,一旦步骤S61中任何一个条件满足,终端通过Uu接口向网络设备发起RRC连接恢复请求。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RRC恢复的原因。
情况七、
步骤S71、RRC_IDLE态的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触发条件的判断;
RRC_IDLE态的终端有直接通信业务要发送,将根据如下条件之一判断是否需要触发RRC连接建立:
G1、当前直接通信接口不支持终端为直接通信业务选择的RAT;
G2、对于单播或组播,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支持的RAT能力不匹配。
只要满足上述条件中任何一个条件,则判断满足RRC连接建立触发条件,触发RRC_IDLE终端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步骤S72、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对于RRC_IDLE态的终端,一旦步骤S71中任何一个条件满足,终端通过Uu接口向网络设备发起RRC连接建立请求。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RRC连接建立的原因。
情况八、
步骤S81、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进行RRC连接恢复触发条件的判断;
RRC_INACTIVE态的终端有直接通信业务要发送,将根据如下条件之一判断是否需要触发RRC连接恢复过程:
H1、终端的某一直接通信业务需要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H2、终端当前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只要满足上述条件中任何一个条件,则判断满足RRC连接恢复触发条件,触发RRC_INACTIVE态的终端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
步骤S82、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
对于RRC_INACTIVE态的终端,一旦步骤S81中任何一个条件满足,终端通过Uu接口向网络设备发起RRC连接恢复请求。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RRC恢复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满足NR系统的使用需求,可以保证NR系统可靠性,进而还可以保证即使当直接通信接口出现问题时对V2X业务传输影响也会尽可能小。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50,包括:
发送模块51,用于对处于目标RRC状态的终端,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直接通信接口链路质量的第一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传输路径选择的第二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资源分配模式的第三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的第四信息。
具体地,所述终端为在直接通信接口对应的逻辑信道有可用数据的终端。
具体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波束失败;
终端的第一进程在直接通信接口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自动重传请求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送资源池的测量结果小于第一门限;
终端的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缓存中的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对于单播或者组播的终端,直接通信的收发终端之间同步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的物理层向RRC层指示直接通信接口物理层链路发生问题;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ARQ传输次数达到预设最大传输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等待时间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者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两项之和: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具体地,所述第二信息,包括:
直接通信业务的传输路径需要由直接通信链路切换成蜂窝网络的Uu链路。
具体地,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的第一直接通信业务需要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终端当前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具体地,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当前直接通信接口不支持终端为直接通信业务选择的无线接入技术;
对于单播或组播,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能力不匹配。
具体地,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时,所述RRC连接管理消息为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非激活态时,所述RRC连接管理消息为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时,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RRC连接建立请求的原因;或者
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非激活态时,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携带RRC连接恢复请求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一对应的终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终端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60,包括处理器61、收发机62、存储器63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3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1上运行的程序;其中,收发机62通过总线接口与处理器61和存储器63连接,其中,所述处理器6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对处于目标RRC状态的终端,在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收发机62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直接通信接口链路质量的第一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传输路径选择的第二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资源分配模式的第三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的第四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终端,用户接口6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处理器6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3可以存储处理器6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具体地,所述终端为在直接通信接口对应的逻辑信道有可用数据的终端。
具体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波束失败;
终端的第一进程在直接通信接口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自动重传请求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送资源池的测量结果小于第一门限;
终端的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缓存中的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对于单播或者组播的终端,直接通信的收发终端之间同步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的物理层向RRC层指示直接通信接口物理层链路发生问题;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ARQ传输次数达到预设最大传输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等待时间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者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两项之和: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具体地,所述第二信息,包括:
直接通信业务的传输路径需要由直接通信链路切换成蜂窝网络的Uu链路。
具体地,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的第一直接通信业务需要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终端当前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具体地,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当前直接通信接口不支持终端为直接通信业务选择的无线接入技术;
对于单播或组播,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能力不匹配。
具体地,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时,所述RRC连接管理消息为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非激活态时,所述RRC连接管理消息为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
可选地,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时,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RRC连接建立请求的原因;或者
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非激活态时,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携带RRC连接恢复请求的原因。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通过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确定合适的资源分配方式,保证业务的QoS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终端的RRC连接管理方法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处于目标RRC状态的终端,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直接通信接口链路质量的第一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传输路径选择的第二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资源分配模式的第三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的第四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在直接通信接口对应的逻辑信道有可用数据的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波束失败;
终端的第一进程在直接通信接口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自动重传请求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送资源池的测量结果小于第一门限;
终端的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缓存中的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对于单播或者组播的终端,直接通信的收发终端之间同步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的物理层向RRC层指示直接通信接口物理层链路发生问题;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ARQ传输次数达到预设最大传输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待时间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者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两项之和: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
直接通信业务的传输路径需要由直接通信链路切换成蜂窝网络的Uu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的第一直接通信业务需要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终端当前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当前直接通信接口不支持终端为直接通信业务选择的无线接入技术;
对于单播或组播,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能力不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时,所述RRC连接管理消息为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非激活态时,所述RRC连接管理消息为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时,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RRC连接建立请求的原因;或者
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非激活态时,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携带RRC连接恢复请求的原因。
11.一种终端,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对处于目标RRC状态的终端,在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所述收发机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直接通信接口链路质量的第一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传输路径选择的第二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资源分配模式的第三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的第四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在直接通信接口对应的逻辑信道有可用数据的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波束失败;
终端的第一进程在直接通信接口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自动重传请求ARQ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送资源池的测量结果小于第一门限;
终端的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缓存中的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对于单播或者组播的终端,直接通信的收发终端之间同步失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的物理层向RRC层指示直接通信接口物理层链路发生问题;
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的ARQ传输次数达到预设最大传输次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待时间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者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两项之和: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直接通信业务数据包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缓存中的等待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
直接通信业务的传输路径需要由直接通信链路切换成蜂窝网络的Uu链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终端的第一直接通信业务需要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终端当前使用的资源分配模式由终端自主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切换为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当前直接通信接口不支持终端为直接通信业务选择的无线接入技术;
对于单播或组播,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在直接通信接口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能力不匹配。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时,所述RRC连接管理消息为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非激活态时,所述RRC连接管理消息为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时,所述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RRC连接建立请求的原因;或者
在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非激活态时,所述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中携带RRC连接恢复请求的原因。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管理方法。
2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对处于目标RRC状态的终端,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发送RRC连接管理消息给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
直接通信接口链路质量的第一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传输路径选择的第二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资源分配模式的第三信息;
直接通信业务对应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的第四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RRC状态为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
CN201811531268.2A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11328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1268.2A CN111328154B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
EP19897206.9A EP3883326A4 (en) 2019-09-29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US17/413,704 US20220022277A1 (en) 2018-12-14 2019-09-29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PCT/CN2019/108875 WO2020119224A1 (zh) 2018-12-14 2019-09-29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1268.2A CN111328154B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8154A CN111328154A (zh) 2020-06-23
CN111328154B true CN111328154B (zh) 2022-03-29

Family

ID=71076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1268.2A Active CN111328154B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22277A1 (zh)
CN (1) CN111328154B (zh)
WO (1) WO20201192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63602B2 (en) * 2019-06-27 202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iggering resource allocation configuration switching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N117979256A (zh) * 2020-07-03 2024-05-03 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方法、装置、终端节点及管理节点
CN114585107A (zh) * 2020-12-02 2022-06-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终端rrc连接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83777A1 (zh) * 2021-07-12 2023-0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852926B (zh) * 2021-09-09 2024-01-23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4040449A1 (en) * 2022-08-23 2024-02-29 Nec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658A (zh) * 2010-04-19 201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和中继节点
CN102905334A (zh) * 2011-07-25 2013-01-30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簇头辅助用户终端从d2d通信转换到蜂窝通信的方法
CN104469827A (zh) * 2013-09-25 2015-03-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009676A (zh) * 2013-02-28 2015-10-28 英特尔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直接通信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和蜂窝广域无线电基站
WO2016016715A2 (en) * 2014-07-28 2016-02-04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rose servi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636217A (zh) * 2014-11-07 2016-06-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蜂窝网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34985A (zh) * 2014-01-28 2016-09-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d2d通信中切换操作模式
CN106105355A (zh) * 2014-03-20 2016-11-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6233780A (zh) * 2014-05-08 2016-12-14 夏普株式会社 设备到设备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6664700A (zh) * 2014-09-25 2017-05-10 夏普株式会社 对于副链路通信中的模式切换的延迟减少
CN107211470A (zh) * 2014-09-26 2017-09-26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改善资源分配
EP3223575A1 (en) * 2015-11-19 2017-09-27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438258A (zh) * 2017-06-05 2017-12-05 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基于用户移动性管理的通信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605253A (zh) * 2016-02-04 2018-09-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涉及侧链路通信的蜂窝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3074A (zh) * 2017-03-23 2018-10-09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侧链路服务的辅助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8631917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924892A (zh) * 2017-04-07 2018-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924891A (zh) * 2018-08-20 2018-11-30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确定方法、用户设备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6855B (zh) * 2012-04-27 2018-06-1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最佳化鄰近資料路徑設置方法及裝置
CN106961747A (zh) * 2016-01-12 2017-07-1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站及配置连接恢复信息的方法、连接恢复的方法及装置
US11240783B2 (en) * 2016-03-04 2022-02-01 Lg Electronics Inc. V2X transmission resource selecting method implement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CN107318176B (zh) * 2016-04-26 2022-1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恢复标识的获取、发送方法及装置、ue、接入网设备
CN108616991A (zh) * 2017-01-06 2018-10-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0945936B (zh) * 2017-05-04 2023-08-2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Ue组,ue组管理者ue和ue组成员ue
EP3622765A1 (en) * 2017-05-10 2020-03-18 BlackBerry Limited Resource configurations and scheduling of direct transmissions in multi-network environments
US11902866B2 (en) * 2017-11-17 2024-02-13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vehicle communication
WO2020088655A1 (en) * 2018-11-02 2020-05-07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Sidelink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658A (zh) * 2010-04-19 201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和中继节点
CN102905334A (zh) * 2011-07-25 2013-01-30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簇头辅助用户终端从d2d通信转换到蜂窝通信的方法
CN105009676A (zh) * 2013-02-28 2015-10-28 英特尔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直接通信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和蜂窝广域无线电基站
CN104469827A (zh) * 2013-09-25 2015-03-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934985A (zh) * 2014-01-28 2016-09-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d2d通信中切换操作模式
CN106105355A (zh) * 2014-03-20 2016-11-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装置对装置(d2d)操作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6233780A (zh) * 2014-05-08 2016-12-14 夏普株式会社 设备到设备通信装置和方法
WO2016016715A2 (en) * 2014-07-28 2016-02-04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rose servi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664700A (zh) * 2014-09-25 2017-05-10 夏普株式会社 对于副链路通信中的模式切换的延迟减少
CN107211470A (zh) * 2014-09-26 2017-09-26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改善资源分配
CN105636217A (zh) * 2014-11-07 2016-06-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蜂窝网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EP3223575A1 (en) * 2015-11-19 2017-09-27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05253A (zh) * 2016-02-04 2018-09-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涉及侧链路通信的蜂窝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3074A (zh) * 2017-03-23 2018-10-09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侧链路服务的辅助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8631917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924892A (zh) * 2017-04-07 2018-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438258A (zh) * 2017-06-05 2017-12-05 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基于用户移动性管理的通信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924891A (zh) * 2018-08-20 2018-11-30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确定方法、用户设备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D2D Direct Communication;ZTE;《R2-132681 - Discussion on D2D Direct Communication》;20130923;全文 *
Laurent Gallo and Jérôme Härri.A Case Study for Safety-Critical V2X Communications.《IEEE XPLORE》.2017, *
New Triggers for Uu RRC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Resume;CATT;《R2-1905807》;20190517;全文 *
同时同频全双工D2D通信系统的模式选择与功率控制算法的研究;路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信息科技辑》;2016050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83326A1 (en) 2021-09-22
WO2020119224A1 (zh) 2020-06-18
CN111328154A (zh) 2020-06-23
US20220022277A1 (en) 2022-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8154B (zh)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10612742B (zh) 用于支持5g蜂窝网络的会话连续性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180274A1 (en) Data schedul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JP2012178890A (ja) Sps機能のharqプロセス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EP3386252A1 (en) Resource requesting method, device, network side node and system
CN113905397B (zh) 中继确定方法、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10728946B2 (en) System information handling for dual connectivity cellular systems
US11974172B2 (en) Service node updat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side device
CN110971349B (zh) 一种重复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148281B (zh) 一种车联网的重传请求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EP270940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hannels for downlink temporary block flow
CN109756619B (zh) 一种终端上下文的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EP3493637B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logical channel
US20230300695A1 (en) Sidelink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KR20080080611A (ko) 새로운 패킷 데이터 접속점으로 노드를 절환하는 방법 및장치
EP3905809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 determin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147193B (zh) 一种车联网的重传请求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4667757A (zh) 在集成接入和回程通信中传递业务
US2022025643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d2d routing
CN113645572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88555A (zh) 一种业务数据适配层实体的管理方法、发送端及接收端
US12004124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 determin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US11432292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1436032B (zh) 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接收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US20230020573A1 (en) Transmission tunnel changing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core network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