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0637B - 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0637B
CN106230637B CN201610638308.8A CN201610638308A CN106230637B CN 106230637 B CN106230637 B CN 106230637B CN 201610638308 A CN201610638308 A CN 201610638308A CN 106230637 B CN106230637 B CN 106230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factor
value
network
de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383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30637A (zh
Inventor
赵永利
杨辉
汪洋
丁慧霞
陈相舟
杨储华
王志强
王智慧
张�杰
白巍
于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Sha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Sha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Sha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106383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306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30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0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30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06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42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the information being in digital f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力骨干网的预设修正参数,其中,预设修正参数至少包括:地形参数、气象参数、用电负荷率参数、线路密集度参数和网络连通度参数;根据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得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根据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预设修正参数的值;将预设修正参数的值与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的乘积作为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并利用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本发明能够补偿地域因素对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造成的误差,得到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更加精确。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线通信技术是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和媒体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该技术是把载有信息的高频加载于电流然后用电线传输接受信息的适配器再把高频从电流中分离出来并传送到计算机或电话以实现信息传递。电力骨干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应运而生的。如何对不同省份电力骨干网进行网络生存性评估,使得在发生故障时对受损业务进行最高效、有效的恢复,尽最大可能减少故障引起的影响,是电网公司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目前,各个组织与研究机构普遍使用的评估方法是指标体系评价法。指标体系评价法就是为了从多个角度对事物进行综合评价,用不同的指标对评估对象发展的多个方面分别予以反映。现有电力骨干网的运行指标体系从故障定位指标、故障保护指标、跨层优化指标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并将其分层次进行了划分,从保护率、冗余度、阻塞率、路径跳数和频谱消耗等指标的角度对网络生存性进行综合评价。
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将多种影响网络生存性性能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为管理者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评价指标。但电力骨干网的网络生存性是在电力线路建设好后就已经确定下来,电网公司对于线路的维护工作在进行网络生存性评估时可能会被地域差异给抵消掉,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现有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并不是一个精确值,不能准确反映电网公司网络建设的好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补偿地域因素对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造成的误差,得到更加精确的评估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包括:
获取电力骨干网所在地域的电力骨干网的预设修正参数,其中,所述预设修正参数至少包括:地形参数、气象参数、用电负荷率参数、线路密集度参数和网络连通度参数;
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得到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
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将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与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的乘积作为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并利用所述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对所述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
较佳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包括:
获取对待评估第一地域地名的电力骨干网进行评估的第一评估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评估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一地域地名;
根据所述第一评估请求,在对应所述预设修正参数中的地名索引数据库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地域地名相同的地名索引;
将所述相同的地名索引对应的所有预设修正参数之积,作为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较佳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包括:
获取对待评估第二地域信息的电力骨干网进行评估的第二评估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评估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二地域信息,所述第二地域信息至少包括:第二地域地名、第二地域地形参数、第二地域气象参数、第二地域用电负荷率参数、第二地域线路密集度参数及第二地域网络连通度参数;
对比所述第二评估请求中的所述第二地域信息与所述预设修正参数,得到所述地形参数与所述第二地域地形参数相同的第二地形参数,所述气象参数中与第二地域气象参数相同的第二气象参数,所述用电负荷率参数中与所述第二地域用电负荷率参数相同的第二用电负荷率参数,所述线路密集度参数中与所述第二地域线路密集度参数相同的第二线路密集度参数,所述网络连通度参数中与所述第二地域网络连通度参数相同的第二网络连通度参数;
将所述第二地形参数、所述第二气象参数、所述第二用电负荷率参数、所述第二线路密集度参数及所述第二网络连通度参数之积,作为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较佳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得到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对所述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分别得到所述地形参数的打分结果、所述气象参数的打分结果、所述用电负荷率参数的打分结果、所述线路密集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和所述网络连通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根据待评估第一地域地名或待评估第二地域信息确定。
较佳的,所述得到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包括:
对地形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地形因素的数值作为所述地形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地形因素包括:平原因素、盆地因素、丘陵因素、山地因素和高原因素;
对气象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气象因素的数值作为所述气象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气象因素包括:热带季风气候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因素、温带大陆气候因素和高原气候因素;
对用电负荷率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用电负荷率因素的数值作为所述用电负荷率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用电负荷率因素包括:取值在85%以下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86%~87%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87%~88%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88%~89%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89%~91%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91%~92%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92%~93%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93%~94%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94%~95%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和取值在95%~100%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
对线路密集度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线路密集度因素的数值作为所述线路密集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线路密集度因素包括:取值在0.1以下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取值在0.1~0.3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取值在0.3~0.5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取值在0.5~0.7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取值在0.7~0.9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和取值在0.9以上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
对网络连通度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网络连通度因素的数值作为所述网络连通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网络连通度因素包括:取值在80%以下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取值在80%~85%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取值在85%~90%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取值在90%~95%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取值在95%~98%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和取值在98%~100%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
较佳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包括:
根据公式:A=a1n*a2m*a3p*a4q*a5r,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其中,所述A为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所述a1n为所述赋值后的地形因素的数值,所述n为所述地形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2m为所述赋值后的气象因素的数值,所述m为所述气象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3p为所述赋值后的用电负荷率因素的数值,所述p为所述用电负荷率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4q为所述赋值后的线路密集度因素的数值,所述q为所述线路密集度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5r为所述赋值后的网络连通度因素的数值,所述r为所述网络连通度因素中的一种因素。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装置,包括:
修正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力骨干网所在地域的电力骨干网的预设修正参数,其中,所述预设修正参数至少包括:地形参数、气象参数、用电负荷率参数、线路密集度参数和网络连通度参数;
修正参数打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得到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
修正参数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网络生存性评估单元,用于将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与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的乘积作为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并利用所述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对所述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
较佳的,所述修正参数值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评估请求子单元,用于获取对待评估第一地域地名的电力骨干网进行评估的第一评估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评估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一地域地名;
地名索引查找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评估请求,在对应所述预设修正参数中的地名索引数据库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地域地名相同的地名索引;
修正参数值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相同的地名索引对应的所有预设修正参数之积,作为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较佳的,所述修正参数值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对所述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分别得到所述地形参数的打分结果、所述气象参数的打分结果、所述用电负荷率参数的打分结果、所述线路密集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和所述网络连通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根据待评估第一地域地名或待评估第二地域信息确定。
较佳的,所述修正参数值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公式:
A=a1n*a2m*a3p*a4q*a5r,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其中,所述A为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所述a1n为所述赋值后的地形因素的数值,所述n为所述地形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2m为所述赋值后的气象因素的数值,所述m为所述气象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3p为所述赋值后的用电负荷率因素的数值,所述p为所述用电负荷率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4q为所述赋值后的线路密集度因素的数值,所述q为所述线路密集度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5r为所述赋值后的网络连通度因素的数值,所述r为所述网络连通度因素中的一种因素。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电力骨干网所在地域的电力骨干网的预设修正参数,得到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并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将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与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的乘积作为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并利用所述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对所述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补偿或减少地形因素、气候因素、用电负荷率因素、线路密集度因素和网络连通度因素等地域因素对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造成的误差,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电力骨干网树状指标体系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电力骨干网所在地域的电力骨干网的预设修正参数,其中,预设修正参数至少包括:地形参数、气象参数、用电负荷率参数、线路密集度参数和网络连通度参数。
地形是指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等不同地形,随着海拔高度的改变,相对大气压、空气密度、相对湿度、气温、土壤温度、降水等环境条件都会改变,这些因素就会对带电设备以及传输线路造成影响。
气象是指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气候、高原气候等。不同气候条件会产生不同的异常天气,严寒天气、炎热天气等异常天气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温度的变化,对电力设备绝缘材料直接影响其性能,进而影响网络的生存性能。而大风天气、阴雨天气则对设备产生机械应力,震动,绝缘老化等,影响其性能,对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用电负荷率是平均负荷(电量)与最大负荷的比率,是一个小于1的数值。负荷率高意味着负荷曲线比较平缓,峰谷差较小,电网需要的发电设备调峰容量小,从而可以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及经济效益都有积极的作用;负荷率低,峰谷差大,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发电煤耗增加,最终造成发电成本上升,且电网调峰困难,供电可靠性下降。
线路密集度是每平方公里的输电线路的长度。线路密集度越高,网络生存性就难以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网络连通度是连通网络在所有铺设网络中的比例,是一个小于1的数值。网络连通度越高,网络抗毁性、网络生存性也会有更高的保障。
步骤102,根据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得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
本步骤中,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指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是相对大小,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以1为基准。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越接近于1,则表明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的影响越小;反之,则表明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的影响越大。
步骤103,根据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步骤104,将预设修正参数的值与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的乘积作为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并利用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
参见图2,图2是现有技术中电力骨干网树状指标体系的结构图,根据现有电力骨干网的运行指标体系,对同一父指标的所有子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进行统一排序,建立判断矩阵,调整判断矩阵并使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条件,使用递归的方法,根据子指标的评价指标值得到子指标的父指标的评价指标值,最终得到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
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指网络生存性评估值的大小受地形因素、气候因素、用电负荷率因素、线路密集度因素和网络连通度因素等地域因素的约束,不同的地域因素可以得到不同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将预设修正参数的值与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的乘积作为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并利用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补偿或减少地域因素对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造成的误差,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值。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中,根据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预设修正参数的值,包括:
第一步,获取对待评估第一地域地名的电力骨干网进行评估的第一评估请求,其中,第一评估请求中携带有第一地域地名;
其中,第一地域地名至少包括:中国任意省份、直辖市或区,或外国区域划分的区域,或者人工任意划分的区域。
第二步,根据第一评估请求,在对应预设修正参数中的地名索引数据库中,查找到与第一地域地名相同的地名索引;
上述地名索引数据库中可以包括第一地域地名,也可以包括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也可以包括建立的预设修正参数打分因子表。为了方便说明及查找与第一地域地名对应的地名索引,数据库的命名为地名索引数据库,此处不作数据库内容的限定。
第三步,将相同的地名索引对应的所有预设修正参数之积,作为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待评估第一地域地名与预先建立的地名索引数据库中的地名索引的对应关系,可方便直接通过第一地域地名查找出与待评估第一地域地名对应的预设修正参数,直接查找的信息较少,提高了查找效率。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中,根据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预设修正参数的值,包括:
获取对待评估第二地域信息的电力骨干网进行评估的第二评估请求,其中,第二评估请求中携带有第二地域信息,第二地域信息至少包括:第二地域地名、第二地域地形参数、第二地域气象参数、第二地域用电负荷率参数、第二地域线路密集度参数及第二地域网络连通度参数;
对比第二评估请求中的第二地域信息与预设修正参数,得到地形参数与第二地域地形参数相同的第二地形参数,气象参数中与第二地域气象参数相同的第二气象参数,用电负荷率参数中与第二地域用电负荷率参数相同的第二用电负荷率参数,线路密集度参数中与第二地域线路密集度参数相同的第二线路密集度参数,网络连通度参数中与第二地域网络连通度参数相同的第二网络连通度参数;
将第二地形参数、第二气象参数、第二用电负荷率参数、第二线路密集度参数及第二网络连通度参数之积,作为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待评估第二地域信息方便直接查找出与待评估第二地域信息对应的预设修正参数,查找过程通过直接对比信息完成,简单快捷,提高了查找效率。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中,根据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得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包括:
根据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分别得到地形参数的打分结果、气象参数的打分结果、用电负荷率参数的打分结果、线路密集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和网络连通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根据待评估第一地域地名或待评估第二地域信息确定。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中,得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包括:
对地形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地形因素的数值作为地形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地形因素包括:平原因素、盆地因素、丘陵因素、山地因素和高原因素;
对气象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气象因素的数值作为气象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气象因素包括:热带季风气候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因素、温带大陆气候因素和高原气候因素;
对用电负荷率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用电负荷率因素的数值作为用电负荷率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用电负荷率因素包括:取值在85%以下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86%~87%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87%~88%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88%~89%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89%~91%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91%~92%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92%~93%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93%~94%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94%~95%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和取值在95%~100%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
对线路密集度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线路密集度因素的数值作为线路密集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线路密集度因素包括:取值在0.1以下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取值在0.1~0.3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取值在0.3~0.5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取值在0.5~0.7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取值在0.7~0.9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和取值在0.9以上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
对网络连通度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网络连通度因素的数值作为网络连通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网络连通度因素包括:取值在80%以下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取值在80%~85%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取值在85%~90%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取值在90%~95%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取值在95%~98%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和取值在98%~100%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建立预设修正参数打分因子表的形式进行打分,表一为预设修正参数打分因子表。
表一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中,根据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预设修正参数的值,包括:
根据公式:A=a1n*a2m*a3p*a4q*a5r,确定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其中,A为预设修正参数的值,a1n为赋值后的地形因素的数值,n为地形因素中的一种因素,a2m为赋值后的气象因素的数值,m为气象因素中的一种因素,a3p为赋值后的用电负荷率因素的数值,p为用电负荷率因素中的一种因素,a4q为赋值后的线路密集度因素的数值,q为线路密集度因素中的一种因素,a5r为赋值后的网络连通度因素的数值,r为网络连通度因素中的一种因素。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出预设修正参数,并把预设修正参数与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相结合,补偿或减少地域因素对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造成的误差,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值。
本发明实施例具体举例如下,以2015年8月份甘肃电网为例进行详细描述。
举例一,以2015年8月份甘肃电网为例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电力骨干网的运行指标,得到甘肃电网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B甘肃和B江苏
待评估地域为甘肃省,获取第一地域地名为甘肃省。
根据第一地域地名为甘肃省,在预先建立的地名索引数据库中,查找到与甘肃省相同地名索引对应的地形因素为山地、高原交错分布,气象因素为温带季风气候,用电负荷率因素为94.69%的用电负荷率,线路密集度因素为0.126的线路密集度,网络连通度因素为92%的网络连通度。
根据提出的预设修正参数打分因子表,获取打分结果,表二为预设修正参数打分因子打分值表。
表二
实际应用中,地形参数根据主要地形来确定,对于比较复杂的地形,地形参数则根据各个地形所占的比例求打分结果的平均值即可,气象参数的确定方法类似于地形参数的确定方法。
根据表二,可得:
第一地域地名为甘肃省,地形参数为1.15,气象参数为1.07,用电负荷率参数为0.97,线路密集度参数为0.91,网络连通度参数为0.93,因此,可以得到甘肃省电网的预设修正参数为:
A甘肃=a13*a22*a33*a41*a53=1.15*1.07*0.97*0.91*0.93=1.0101
加入修正参数后的结果是C甘肃=A甘肃*B甘肃,C甘肃为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精确结果。
举例二,以2015年8月份甘肃电网和江苏电网为例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电力骨干网的运行指标,分别得到甘肃电网和江苏电网的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B甘肃和B江苏
待评估地域为甘肃省和江苏省,分别获取甘肃省和江苏省的预设修正参数。
第二地域信息的第二地域地名为甘肃省,地形因素为山地、高原交错分布,气象因素为温带季风气候,用电负荷率因素为94.69%的用电负荷率,线路密集度因素为0.126的线路密集度,网络连通度因素为92%的网络连通度
第二地域信息的第二地域地名为江苏省,地形因素为平原,气象因素为温带季风气候,用电负荷率因素为89.13%的用电负荷率,线路密集度因素为0.828的线路密集度,网络连通度因素为97%的网络连通度。
根据表二,可得:
第二地域地名为甘肃省,第二地形参数为1.15,第二气象参数为1.07,第二用电负荷率参数为0.97,第二线路密集度参数为0.91,第二网络连通度参数为0.93,因此,可以得到甘肃省电网的预设修正参数为:
A甘肃=a13*a22*a33*a41*a53=1.15*1.07*0.97*0.91*0.93=1.0101
第二地域地名为江苏省,第二地形参数为1.01,第二气象参数为1.05,第二用电负荷率参数为0.925,第二线路密集度参数为0.97,第二网络连通度参数为0.91,因此,可以得到江苏省电网的预设修正参数为:
A江苏=a10*a2*a34*a44*a54=1.01*1.05*0.925*0.97*0.91=0.8659
加入修正参数后的结果分别是C甘肃=A甘肃*B甘肃,C江苏=A江苏*B江苏,C甘肃和C江苏为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精确的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出预设修正参数,并把预设修正参数与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相结合,补偿或减少地域因素对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造成的误差,得到的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值更加精确。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装置的结构图,包括:
修正参数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电力骨干网所在地域的电力骨干网的预设修正参数,其中,预设修正参数至少包括:地形参数、气象参数、用电负荷率参数、线路密集度参数和网络连通度参数。
修正参数打分单元302,用于根据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得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
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指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是相对大小,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以1为基准。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越接近于1,则表明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的影响越小;反之,则表明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的影响越大。
修正参数值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网络生存性评估单元304,用于将预设修正参数的值与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的乘积作为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并利用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
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指网络生存性评估值的大小受地形因素、气候因素、用电负荷率因素、线路密集度因素和网络连通度因素等地域因素的约束,不同的地域因素可以得到不同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装置,将预设修正参数的值与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的乘积作为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并利用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补偿或减少地域因素对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造成的误差,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值。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装置中,修正参数值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评估请求子单元,用于获取对待评估第一地域地名的电力骨干网进行评估的第一评估请求,其中,第一评估请求中携带有第一地域地名;
地名索引查找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评估请求,在对应预设修正参数中的地名索引数据库中,查找到与第一地域地名相同的地名索引;
修正参数值确定子单元,用于将相同的地名索引对应的所有预设修正参数之积,作为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装置中,修正参数值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分别得到地形参数的打分结果、气象参数的打分结果、用电负荷率参数的打分结果、线路密集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和网络连通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根据待评估第一地域地名或待评估第二地域信息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建立预设修正参数打分因子表的形式进行打分,表三为预设修正参数打分因子表。
表三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装置中,修正参数值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公式:A=a1n*a2m*a3p*a4q*a5r,确定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其中,A为预设修正参数的值,a1n为赋值后的地形因素的数值,n为地形因素中的一种因素,a2m为赋值后的气象因素的数值,m为气象因素中的一种因素,a3p为赋值后的用电负荷率因素的数值,p为用电负荷率因素中的一种因素,a4q为赋值后的线路密集度因素的数值,q为线路密集度因素中的一种因素,a5r为赋值后的网络连通度因素的数值,r为网络连通度因素中的一种因素。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出预设修正参数,并把预设修正参数与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相结合,补偿或减少地域因素对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造成的误差,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电力骨干网网络生存性评估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力骨干网所在地域的电力骨干网的预设修正参数,其中,所述预设修正参数至少包括:地形参数、气象参数、用电负荷率参数、线路密集度参数和网络连通度参数;
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得到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
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将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与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的乘积作为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并利用所述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对所述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包括:
获取对待评估第一地域地名的电力骨干网进行评估的第一评估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评估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一地域地名;
根据所述第一评估请求,在对应所述预设修正参数中的地名索引数据库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地域地名相同的地名索引;
将所述相同的地名索引对应的所有预设修正参数之积,作为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包括:
获取对待评估第二地域信息的电力骨干网进行评估的第二评估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评估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二地域信息,所述第二地域信息至少包括:第二地域地名、第二地域地形参数、第二地域气象参数、第二地域用电负荷率参数、第二地域线路密集度参数及第二地域网络连通度参数;
对比所述第二评估请求中的所述第二地域信息与所述预设修正参数,得到所述地形参数与所述第二地域地形参数相同的第二地形参数,所述气象参数中与第二地域气象参数相同的第二气象参数,所述用电负荷率参数中与所述第二地域用电负荷率参数相同的第二用电负荷率参数,所述线路密集度参数中与所述第二地域线路密集度参数相同的第二线路密集度参数,所述网络连通度参数中与所述第二地域网络连通度参数相同的第二网络连通度参数;
将所述第二地形参数、所述第二气象参数、所述第二用电负荷率参数、所述第二线路密集度参数及所述第二网络连通度参数之积,作为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得到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对所述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分别得到所述地形参数的打分结果、所述气象参数的打分结果、所述用电负荷率参数的打分结果、所述线路密集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和所述网络连通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根据待评估第一地域地名或待评估第二地域信息确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包括:
对地形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地形因素的数值作为所述地形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地形因素包括:平原因素、盆地因素、丘陵因素、山地因素和高原因素;
对气象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气象因素的数值作为所述气象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气象因素包括:热带季风气候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因素、温带大陆气候因素和高原气候因素;
对用电负荷率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用电负荷率因素的数值作为所述用电负荷率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用电负荷率因素包括:取值在85%以下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86%~87%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87%~88%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88%~89%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89%~91%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91%~92%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92%~93%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93%~94%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取值在94%~95%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和取值在95%~100%范围内的用电负荷率;
对线路密集度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线路密集度因素的数值作为所述线路密集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线路密集度因素包括:取值在0.1以下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取值在0.1~0.3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取值在0.3~0.5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取值在0.5~0.7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取值在0.7~0.9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和取值在0.9以上范围内的线路密集度;
对网络连通度因素中的每个因素分别进行赋值,并将赋值后的网络连通度因素的数值作为所述网络连通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网络连通度因素包括:取值在80%以下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取值在80%~85%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取值在85%~90%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取值在90%~95%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取值在95%~98%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和取值在98%~100%范围内的网络连通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包括:
根据公式:A=a1n*a2m*a3p*a4q*a5r,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其中,所述A为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所述a1n为所述赋值后的地形因素的数值,所述n为所述地形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2m为所述赋值后的气象因素的数值,所述m为所述气象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3p为所述赋值后的用电负荷率因素的数值,所述p为所述用电负荷率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4q为所述赋值后的线路密集度因素的数值,所述q为所述线路密集度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5r为所述赋值后的网络连通度因素的数值,所述r为所述网络连通度因素中的一种因素。
7.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修正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力骨干网所在地域的电力骨干网的预设修正参数,其中,所述预设修正参数至少包括:地形参数、气象参数、用电负荷率参数、线路密集度参数和网络连通度参数;
修正参数打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对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得到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
修正参数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网络生存性评估单元,用于将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与预先建立的网络生存性评价体系的评估值的乘积作为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并利用所述具备地域约束的网络生存性评估值对所述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参数值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评估请求子单元,用于获取对待评估第一地域地名的电力骨干网进行评估的第一评估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评估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一地域地名;
地名索引查找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评估请求,在对应所述预设修正参数中的地名索引数据库中,查找到与所述第一地域地名相同的地名索引;
修正参数值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相同的地名索引对应的所有预设修正参数之积,作为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参数值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修正参数对所述网络生存性进行评估的评估差异量,分别得到所述地形参数的打分结果、所述气象参数的打分结果、所述用电负荷率参数的打分结果、所述线路密集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和所述网络连通度参数的打分结果,其中,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打分结果根据待评估第一地域地名或待评估第二地域信息确定。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生存性评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参数值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公式:A=a1n*a2m*a3p*a4q*a5r,确定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
其中,所述A为所述预设修正参数的值,所述a1n为赋值后的地形因素的数值,所述n为地形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2m为赋值后的气象因素的数值,所述m为气象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3p为赋值后的用电负荷率因素的数值,所述p为用电负荷率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4q为赋值后的线路密集度因素的数值,所述q为线路密集度因素中的一种因素,所述a5r为赋值后的网络连通度因素的数值,所述r为网络连通度因素中的一种因素。
CN201610638308.8A 2016-08-05 2016-08-05 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30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8308.8A CN106230637B (zh) 2016-08-05 2016-08-05 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8308.8A CN106230637B (zh) 2016-08-05 2016-08-05 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0637A CN106230637A (zh) 2016-12-14
CN106230637B true CN106230637B (zh) 2019-05-07

Family

ID=57548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3830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30637B (zh) 2016-08-05 2016-08-05 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3063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6062A (zh) * 2013-07-15 2013-10-23 武汉大学 基于bbo算法和电网生存性的核心骨干网架构建方法
CN103400213A (zh) * 2013-08-22 2013-11-20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lda与pca的骨干网架生存性评估方法
CN103607320A (zh) * 2013-11-18 2014-02-2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电力通信网抗毁性评价方法
US8700958B2 (en) * 2006-08-11 2014-04-15 Riverbed Technology, Inc. Multi-variate network survivability analysi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00958B2 (en) * 2006-08-11 2014-04-15 Riverbed Technology, Inc. Multi-variate network survivability analysis
CN103366062A (zh) * 2013-07-15 2013-10-23 武汉大学 基于bbo算法和电网生存性的核心骨干网架构建方法
CN103400213A (zh) * 2013-08-22 2013-11-20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lda与pca的骨干网架生存性评估方法
CN103607320A (zh) * 2013-11-18 2014-02-2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电力通信网抗毁性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电网生存性评估综述;徐敬友;《电气应用》;20131231;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0637A (zh)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23319A (zh) 一种基于多评价指标的电网关键线路辨识方法
CN103606115A (zh) 一种节能型电网的评定方法
CN104319807B (zh) 一种基于Copula函数获取多风电场容量可信度的方法
CN103235981A (zh) 一种风电电能质量趋势预测方法
CN104319785B (zh) 一种基于源流路径电气剖分的风电系统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CN108199404A (zh) 高渗透率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谱聚类集群划分方法
CN106447104A (zh) 一种输电线路运维区域网格划分及编码方法
CN104393590B (zh) 电网暂态失稳模式智能辨识方法
Yim et al. Prediction of Meiyu rainfall in Taiwan by multi-lead physical–empirical models
CN110504705A (zh) 一种海上风电集群电气系统规划方法
CN109583760A (zh) 一种基于用户用电特征分析光伏发电项目收益的评估方法
CN105006819A (zh) 一种黑启动方案评价方法
CN106230637B (zh) 一种网络生存性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56508B (zh) 基于psd-bpa的电网风电接入评价系统及其方法
Veigas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wind resource and power performance of a turbine in Tenerife
CN106056467A (zh) 基于物联网和云平台的能源管理系统
CN107292759A (zh) 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计算分析系统
CN108879723A (zh) 确定海上风电场内部谐振的类型及主要参与区域的方法
CN105631569A (zh) 基于电网gis电气化铁路牵引站气象监测及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7274301A (zh) 一种用水总量红线考核标准制定方法
CN105354761B (zh) 一种风电接入电网的安全与效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0018346A (zh) 一种谐波状态估计的量测配置方法
CN104600743A (zh) 考虑风电集群功率波动的系统关键变量提取方法
CN106856331A (zh) 一种风光联合发电系统并网性能测试方法
CN112381353A (zh) 台风地区生态护坡植被优选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