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10704B - 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0704B
CN106210704B CN201610822489.XA CN201610822489A CN106210704B CN 106210704 B CN106210704 B CN 106210704B CN 201610822489 A CN201610822489 A CN 201610822489A CN 106210704 B CN106210704 B CN 1062107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lens
substrate
matrix
photo
sensitive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24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10704A (zh
Inventor
龚婷
刘忠辉
刘玉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ngying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ngying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ngying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ngying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224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1070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0543 priority patent/WO2018049698A1/zh
Priority to US16/329,478 priority patent/US10887497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210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0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10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07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43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hree or more 2D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82Image signal generators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e.g. multi-view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96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13/00Details of stereoscopic systems
    • H04N2213/001Construction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镜头矩阵,所述镜头矩阵中的各个镜头的轴线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感光元件矩阵,所述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感光元件与各个所述镜头一一对应设置。通过本发明中的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能够保证后期处理的三维立体图像精确度和准确度,提高测量范围和相机的集成度,方便加工制作,使该装置成为一套集成化、小型化的三维图像前端采集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采用图像拍摄的方式获得被拍摄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相关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法:将四个型号、镜头完全相同的数码相机以2×2矩阵的形式设置在拍摄场景中,该四个数码相机对拍摄场景中被拍摄物体拍摄得到的多张图片,对获取的多张图片进行图像处理与运算,得到被拍摄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
在三维运算时,由于相机采用了平面矩阵方式,极大简化了三维运算量,提高了三维运算的准确性。但该方法需要将平行方向的相机的水平行对齐,将垂直方向的相机的垂直列对齐,也就是说要求相机组成几何尺寸精确的矩形结构,同时,还要求相机的感光元件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矩阵相机结构的几何精度越高,其对应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也越高。
目前,可以将四个现有数码相机安装在一套固定的机械结构上,依靠对相机的精确定位,满足以上对相机矩阵结构的位置精度的要求,但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上述相关技术中采用由四个数码相机形成的相机矩阵对被拍摄物体进行拍摄,由于数码相机本身具有外壳,且外壳具有一定的尺寸,四个数码相机的镜头均位于数码相机的中间位置,极限情况下,两个相邻的数码相机的镜头之间的距离最小为一个数码相机的外壳宽度。由于相关技术中在对被拍摄物体进行拍摄时,两个相邻的数码相机的镜头之间的距离最小为一个数码相机的外壳宽度,无法再进一步缩小,使机构尺寸变大,同时相关技术中的图像拍摄方式无法拍摄得到更加近距离的图像,导致最终得到的三维立体图像拍摄范围有限,无法得到近距离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
2、由于采用既有相机加机械安装结构的方式,机械安装结构本身存在误差,同时,由于加工制造的不一致性,相机的光轴、感光面与外壳之间存在几何尺寸的不一致性,这样,导致最后感光元件不能保证在同一水平面上,感光元件的光轴也不能保证相互平行,同时也不能保证组成一个标准的矩形结构。以上误差虽然可以通过事后标定做一些弥补,但误差的存在极大影响了三维计算的精度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其中,采用将矩阵结构的感光元件在一块板上加工、焊接或制作的方式,以及将矩阵结构的镜头安装在一块一次加工成型的固定板上,保证感光元件相互位置的几何精度,以及镜头光轴的平行以及矩阵结构的几何精度,也可以缩小相邻的镜头之间的距离,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三维立体图像精确度和准确度更高,测量范围更大,相机的集成度更高,方便加工制作,使该装置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集成化小型化的三维图像采集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镜头矩阵,所述镜头矩阵中的各个镜头的轴线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
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感光元件矩阵,所述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感光元件与各个所述镜头一一对应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镜头矩阵中的各个所述镜头以m×n形式设置,其中m大于等于2,n大于等于2。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镜头矩阵中水平方向上的各个所述镜头等间距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镜头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毫米;
所述镜头矩阵中竖直方向上的各个所述镜头等间距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镜头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毫米。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基板一体成形;或者,所述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所述感光元件焊接安装在所述第二基板上。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所述感光元件加工或焊接时,要求水平方向对应像素行对齐,垂直方向对应像素列对齐。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依次连接的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接收所述感光元件发送的模拟图像,将所述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相机矩阵的系统控制,完成图像采集的各种控制功能,包括图像采集、图像传输、图像增益和快门控制、通信协议交互管理、定时中断、任务切换、存储管理、相机参数设置、采集模式和采集格式定义;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和发出拍摄触发信号以及在所述镜头为自动镜头时调节所述镜头的拍摄参数;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控制下将采集到的多幅所述数字图像按通讯协议输出到上位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镜头矩阵中的所述镜头通过所述安装通孔安装在所述第一基板上。
结合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固定后壳,所述固定后壳与所述第一基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所述固定后壳内部,通过固定柱与所述第二基板固定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固定后壳上设置有电源输入口和数据通信接口;
所述电源输入口用于,连接电源线,通过所述电源线为所述感光元件和所述控制电路板供电;
所述数据通信接口用于,连接数据线,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线接收拍摄参数设置命令和所述拍摄触发信号,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所述数据线将多幅所述数字图像输出。
结合第一方面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镜头保护罩,所述镜头保护罩用于保护所述镜头矩阵中的各个镜头。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多个镜头组成的镜头矩阵集成在同一块基板上,并且将多个感光元件组成的感光元件矩阵集成在同一块基板上,保持各个感光元件与各个镜头一一对应设置。与相关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将多个镜头布置在同一块基板上,将多个感光元件组成的感光元件矩阵集成在同一块基板上,因此能够保证感光元件相互位置的几何精度,以及镜头光轴的平行以及矩阵结构的几何精度,也可以根据需要缩小相邻的镜头之间的距离。以上措施,保证了三维立体图像精确度和准确度更高,测量范围更大,相机的集成度更高,方便加工制作,使该装置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图像采集装置。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的装配剖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的固定后壳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电路板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第一基板100、镜头101、安装通孔102;
第二基板200、感光元件201;
控制电路板300、固定柱301;
固定后壳400、电源输入口401、数据通信接口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的图像拍摄方式无法拍摄得到几何位置关系满足精度要求的图像,导致最终得到的三维立体图像精确度和准确性有限,无法得到更加精准的三维立体图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像获取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
第一基板100上设置有镜头矩阵,镜头矩阵中的各个镜头101的轴线分别垂直于第一基板100所在平面;
第二基板200朝向第一基板100的表面上设置有感光元件矩阵,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感光元件201与各个镜头101一一对应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多个镜头组成的镜头矩阵集成在同一块基板上,并且将多个感光元件组成的感光元件矩阵集成在同一块基板上,保持各个感光元件与各个镜头一一对应设置。与相关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将多个镜头布置在同一块基板上,将多个感光元件组成的感光元件矩阵集成在同一块基板上,因此能够保证感光元件相互位置的几何精度,以及镜头光轴的平行以及矩阵结构的几何精度,也可以根据需要缩小相邻的镜头之间的距离。以上措施,保证了三维立体图像精确度和准确度更高,测量范围更大,相机的集成度更高,方便加工制作,使该装置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图像采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镜头为工业镜头,每个镜头与对应的感光元件组成一个工业数字相机,从而形成由多个工业数字相机形成的工业数字相机矩阵,其中,工业数字相机以下简称相机,工业数字相机矩阵以下简称相机矩阵。
上述镜头矩阵中的各个镜头101型号、类型完全相同,其可以为定焦镜头,也可以为变焦镜头。上述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感光元件201的作用是将镜头101捕获到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后续图像处理,其可以为CCD(Charge-coupled Device,图像传感器),也可以为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公知的能够应用在图像获取过程中实现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电器件。
由于每个镜头101捕获到的光信号需要准确进入对应的感光元件201,因此需要保证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相互平行,且各个感光元件201与各个镜头101一一对应设置。
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的连接精度应该能够满足第一基板100上镜头101的光轴垂直于第二基板200上的各个感光元件201,且穿过感光元件201的中心,同时感光元件201的感光面与镜头101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镜头清晰成像的要求。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镜头矩阵中的各个镜头101以m×n形式设置,其中m大于等于2,n大于等于2。
具体地,镜头矩阵中的各个镜头101可以以2×2形式设置,或者2×3形式设置,或者3×3形式设置,或者4×5形式设置,这里不再做一一列举。
本实施例中,采用m×n形式设置各个镜头101,能够保证取景范围合适,拍摄到完整的被拍摄物体或被拍摄场景。
研究发现,镜头矩阵中各个镜头101之间的间距对拍摄视场范围存在影响,本实施例中,优选镜头矩阵中水平方向上的各个镜头101等间距设置,相邻的两个镜头101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毫米,同样地,镜头矩阵中竖直方向上的各个镜头101等间距设置,相邻的两个镜头101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毫米。
将镜头矩阵中水平方向上的各个镜头101等间距设置,以及镜头矩阵中竖直方向上的各个镜头101等间距设置,便于后期图像三维处理运算,便于第一基板100的生产和镜头101的安装。另外考虑到镜头矩阵中各个镜头101之间的间距过大时,拍摄得到的多张照片接近程度会下降,导致最终合成的三维立体图像精确度不高,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镜头矩阵中水平方向上的各个镜头101等间距设置,相邻的两个镜头101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毫米且小于等于120毫米,同样地,镜头矩阵中竖直方向上的各个镜头101等间距设置,相邻的两个镜头101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毫米且小于等于120毫米。
使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镜头101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毫米且小于等于120毫米,能够避免每张照片接近程度下降,导致最终合成的三维立体图像精确度不高的问题,还能够减小图像获取设备的尺寸,便于图像获取设备的生产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在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镜头101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毫米的基础上,间距的上限不局限于120毫米,也可以是150毫米或者180毫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来说,镜头焦距值越大,拍摄物体的视场范围越大,相邻镜头的间距也需要越大。
为了进一步保证多个镜头101拍摄得到的图像规律有序,优选镜头矩阵中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镜头101之间的间距与镜头矩阵中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镜头101之间的间距相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感光元件201与镜头矩阵中的各个镜头101一一对应设置,因此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感光元件201的布设方式、各个感光元件201之间的间距均与各个镜头101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图1中,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感光元件201与第二基板200一体成形;或者,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感光元件201焊接安装在第二基板200上。其中,第二基板200上的感光元件201加工或焊接时,要求水平方向对应像素行对齐,垂直方向对应像素列对齐。
相关技术中已有的各种类型的独立的感光元件201均包括CCD和/或CMOS,并且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根据视场范围、测量精度和测量速度等要求,可以选择适合使用的感光元件201,然后设计对应的第二基板200,第二基板200可以采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电路板的方式,然后将各个感光元件201按照前述的镜头101的布设要求焊接在第二基板200上。采用焊接方式时,为了保证焊接精度,可使用专用的感光元件定位卡具,保证焊接后各感光元件201的位置精度。
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感光元件201焊接在第二基板200上。目前CCD和CMOS等感光元件基本都是按照像素的行和列的数量加工成矩形,由于三维运算时,要求同一行的对应坐标位置的像素行需要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同一列对应坐标位置的像素列也需要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本实施例中要求各个感光元件201组成标准矩形时,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像素所在的位置(该位置用行和列的值表示)也要组成对应的矩形结构,从而保证三维运算的精准度,所以,第二基板200上的感光元件201加工或焊接时,要求水平方向对应像素行对齐,垂直方向对应像素列对齐,从而保证三维运算的精准度。
由于,CCD和CMOS等感光元件的像素间距一般为微米级,感光元件201在焊接时很难保证其对应的像素行或列完全对齐,必然会产生对应像素行或列的相对偏移或相对旋转,为了弥补以上误差,就需要在加工后,对以上加工误差进行测量和标定,可以在三维计算中进行弥补和软件上的修正。
或者,采用同步加工的方式将感光元件201与第二基板200一体成形。根据矩阵几何精度的需要,为保证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像素位置也形成标准的矩形结构,提高三维运算的精度和速度,可以定制加工第二基板200,将各个感光元件201和第二基板200一体成形,在加工第二基板200的过程中加工完成各个感光元件201,也就是相当于加工一块由多个组成矩形的感光区域而形成的一个大型的CCD或CMOS。该方法避免了前述的焊接方法造成的误差,减少图像运算时间,使三维图像数据更加准确。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基板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基板100开设有安装通孔102,镜头矩阵中的镜头101通过安装通孔102安装在第一基板100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板可采用加工中心一次成型的方式,或采用模型一次成型的方法,以便保证第一基板的几何精度满足要求。第一基板作为整个采集装置的安装和定位基础,其几何精度直接影响相机的精度,其几何精度的具体要求是:镜头和第二基板的上下安装面平行,两个平面间的距离符合清晰成像的精度要求,镜头安装通孔102与第一基板垂直,安装通孔102的位置精度满足要求等。
一种实施方式中,镜头101上设置有外螺纹,安装通孔102上设置有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镜头101通过安装通孔102安装在第一基板100上。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镜头10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安装通孔102上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通过卡接的方式将镜头101通过安装通孔102安装在第一基板100上,其中,卡接方式可以为卡扣连接。
基于前述内容,由于各个镜头101的布设方式和各个镜头101之间的间距需要满足一定要求,因此第一基板100上的各个安装通孔102也需要满足相同的要求,具体要求参见前述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获取装置还包括固定后壳400,固定后壳400与第一基板100固定连接,第二基板200位于固定后壳400内部。其中,固定后壳400可以与第一基板100螺纹连接,也可以与第一基板100卡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获取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板300,控制电路板300位于固定后壳400内部,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和控制电路板300依次排列,控制电路板300通过固定柱301与第二基板200固定连接,控制电路板300用于接收感光元件201输出的电信号,并进行模数转换、数据处理、存储、数据输出、采集参数设置、采集控制、采集触发和镜头控制等操作。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的装配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的上表面相接触,控制电路板300通过固定柱301与第二基板200固定连接,从而第二基板200和控制电路板300均与第一基板100固定连接,达到安装固定第二基板200和控制电路板300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镜头101与感光元件201之间的距离符合使用标准,在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相接触的情况下,设置第一基板100的厚度为18.656毫米,或者为13.656毫米。其中,当镜头101为C接口镜头时,第一基板100的厚度为18.656毫米,当镜头101为CS接口镜头时,第一基板100的厚度为13.656毫米。
由图5可以看出,第一基板100的下表面用于安装镜头101,第一基板100的上表面用于与第二基板200相接触。第一基板100的上表面包括位于两端的凸起结构,第一基板100的厚度指的是凸起结构的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获取装置的固定后壳400示意图,如图6所示,固定后壳400上设置有电源输入口401和数据通信接口402,电源输入口401用于连接电源线,通过电源线为感光元件201和控制电路板300供电,数据通信接口402用于连接数据线,向控制电路板300发送数据,并将控制电路板300输出的数据输出。
考虑到镜头101的易破损性,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图像获取装置还包括镜头保护罩,镜头保护罩覆盖在镜头101表面,用于保护镜头矩阵中的各个镜头101。优选地,镜头保护罩与第一基板100固定连接,覆盖第一基板100上的各个镜头101,从而避免镜头101损坏。镜头保护罩覆盖可以为塑料材质。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电路板的模块组成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板300包括依次连接的模数转换器701、数字信号处理器702、控制模块703和通信模块704;模数转换器701,用于接收感光元件201发送的模拟图像,将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数字信号处理器702,用于相机矩阵的系统控制,完成图像采集的各种控制功能,包括图像采集、图像传输、图像增益和快门控制、通信协议交互管理、定时中断、任务切换、存储管理、相机参数设置、采集模式和采集格式定义等;控制模块703,用于接收和发出拍摄触发信号以及在镜头101为自动镜头时调节镜头101的拍摄参数;通信模块704,用于在数字信号处理器702的控制下将采集到的多幅数字图像按通讯协议输出到上位终端。其中,拍摄参数包括镜头101的焦距、光圈和清晰度。
具体地,数字信号处理器702类似嵌入式计算机上的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芯片,其可以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器)、ARM(Acorn RISC Machine,RISC微处理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等芯片,是整个图像采集系统的控制核心。数字信号处理器702运行时,首先调入内嵌程序,与上位终端通讯,执行相机的初始化命令,设置相机参数,例如曝光时间、触发方式、图像增益等,将相机内部参数发送到上位终端,例如相机编号等,在得到拍摄命令后,控制各个相机的图像采集,采集完成后,依次将图像传输到上位终端。
当图像拍摄采用软触发时,上位终端向通信模块704发送拍摄触发信号,通信模块704将该拍摄触发信号发送至数字信号处理器702,数字信号处理器702根据该拍摄触发信号将镜头101聚焦在感光元件201上的光信号采集得到模拟图像信号,并控制模数转换器701将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以及控制通信模块704将多幅数字图像输出至上位终端。
当图像拍摄采用硬触发时,上位终端向通信模块704发送拍摄触发信号,通信模块704将该拍摄触发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703,控制模块703将该拍摄触发信号发送至数字信号处理器702,数字信号处理器702根据该拍摄触发信号控制感光元件201将聚焦在感光元件201上的光信号,采集得到模拟图像信号,并控制模数转换器701将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以及控制通信模块704将多幅数字图像输出至上位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模数转换器701的数量与镜头101的数量和感光元件201的数量一致,图7中以四个镜头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控制电路板300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705和电源模块706,电源模块706分别与控制电路板300上的各个用电器件电连接,为各个用电器件供电。非易失性存储器705与数字信号处理器702连接,用于存储数字信号处理器702在图像处理过程中生成的变量以及多幅数字图像。
上述通信模块704包括:数据交换电路或设备以及对应的输出输入接口。数据交换电路或设备就像网络交换机,可以将相机矩阵采集到的图像集中到同一个网络接口输出,也可以采用多个网络接口并行输出,输出接口的数量与采集图像需要的时间相对应。
通信模块704的输出输入接口包括:系统总线接口、网络设备接口和I/O控制接口,系统总线接口、网络设备接口和I/O控制接口分别与数字信号处理器702连接,网络设备接口和I/O控制接口分别与电源模块706连接。系统总线接口,用于将采集得到的多幅数字图像通过系统总线传输出去,网络设备接口,用于将得到的多幅数字图像通过网络设备传输出去,I/O控制接口和控制模块703连接,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出的拍摄触发信号。
上述系统总线接口,包括但不限于:RS-232/485接口、1394接口、USB接口和camerlink接口。上述网络设备接口,包括但不限于:RJ-45接口、RJ-11接口、SC光纤接口、FDDI接口、AUI接口、BNC接口和Console接口,还可以是3G、4G、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等无线网络接口。
对应如图7所示的控制电路板300,上述数据通信接口402具体用于连接数据线,控制模块703和数字信号处理器702通过数据线接收上位终端发送的拍摄参数设置命令和上述拍摄触发信号,该拍摄触发信号能够由图像获取装置的上位终端发送,通信模块704通过数据线将多幅数字图像输出,优选输出至该图像获取装置的上位终端。
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200和控制电路板300之间通过电路接口进行连接,在具体电路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外壳尺寸和具体情况,将控制电路板300部分模块例如模数转换电路上移到第二基板200,或为了缩小电路板面积,将控制电路板300部分模块分割为另一个电路板,以上的改变,并不影响具体相机功能的实现,只是方便了封装和外形尺寸的设计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像获取装置能够放置在拍摄场景中,对被拍摄物体进行拍照,其中,各个镜头和感光元件可组成一个单独的相机,本发明实施例是将组成平行矩阵的多个相机加工在一套机器盒内,形成三维立体图像采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像获取装置在拍摄图像之前,需要对该装置的一些具体参数进行标定和检测,标定和检测的内容包括:镜头的焦距、畸变、光轴几何位置;感光元件的几何位置关系、实际测量间距、行和列的偏移和旋转等等,标定和检测需要采用专用标定设备和软件,标定完成后,需要将测量后的参数提供给三维图像处理软件,将相关测量尺寸输入三维运算公式,计算三维坐标尺寸,同时,通过软件补偿制造和安装误差,提高三维数据精度。
上述图像采集装置,一般采用同步方式采集物体多幅平面二维图像。在获得拍摄信号后,各个感光元件获取各个镜头传输的光信号,控制电路板将光信号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将电信号转换为平面二维图像的数据格式,得到的多幅平面二维图像通过数据通信接口402传输至外部图像数据处理装置进行处理,通过外部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对多幅平面二维图像进行处理,进而得到被拍摄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
其中,外部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对矩阵平面二维图像形式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为:对拍摄得到的多张图像进行特征点匹配运算,根据匹配好的特征点像坐标,计算特征点的空间位置坐标,根据得到的各个特征点的空间位置坐标,计算被测物的其它需要特别测量的三维尺寸,形成三维点云数据,建立三维点云图形,进行三维立体重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相邻的四个镜头101组成的矩阵为图像获取单元,当镜头101只有四个时,则存在一个图像获取单元,当镜头101大于四个时,则每次向右或者向下偏移一个镜头,采用镜头可以重叠的原则确定多个图像获取单元,如镜头101为6个镜头组成的矩阵时,则得到两个图像获取单元,其中有两个镜头101为重叠状态,在两个图像获取单元中均出现。
本实施例中,按照相邻的四个镜头101组成的矩阵为图像获取单元,对每个图像获取单元获取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从而得到被拍摄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
以上图像获取装置以及对应的外部图像数据处理装置获取物体三维数据的方式,与人眼看世界的方式相同,由于采用平面矩阵方式拍摄二维图像,就像人从不同角度看物体一样,通过标准程序运算,将不同位置图像上,同一特征点的视差计算出来,就能够得到物体的三维外形尺寸。
由于目前三维运算计算量巨大,独立和小型的电路难以胜任如此海量的运算,只能将三维运算放置在上位运算的终端上,未来随着计算芯片功能的逐步强大,以及功耗的逐步降低,相信未来一定会出现本地三维数据自动处理的电路板和芯片。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镜头矩阵,所述镜头矩阵中的各个镜头的轴线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
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感光元件矩阵,所述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感光元件与各个所述镜头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镜头矩阵中的各个所述镜头以m×n形式设置,其中m大于等于2,n大于等于2;
所述镜头矩阵中,采用镜头重叠原则确定多个图像获取单元,所述重叠原则是指在m×n形式设置的多个相邻的镜头形成的图像获取单元中,有镜头在相邻的图像获取单元中均被使用,其中,任意以2×2形式设置的四个相邻的所述镜头形成的矩阵为一个图像获取单元,以形成所述图像获取单元获取到的光信号被处理后,能够得到被拍摄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的结构;其中,形成同一图像获取单元的镜头的型号、类型完全相同,镜头的光轴平行且焦点位于同一平面内,镜头的像素水平对齐和垂直对齐;
所述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基板一体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矩阵中水平方向上的各个所述镜头等间距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镜头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毫米;
所述镜头矩阵中竖直方向上的各个所述镜头等间距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镜头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基板一体成形,能够替换为,采用同步加工的方式将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基板一体成形或所述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所述感光元件焊接安装在所述第二基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矩阵中的各个所述感光元件加工或焊接时,要求水平方向对应像素行对齐,垂直方向对应像素列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依次连接的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接收所述感光元件发送的模拟图像,将所述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相机矩阵的系统控制,完成图像采集的各种控制功能,包括图像采集、图像传输、图像增益和快门控制、通信协议交互管理、定时中断、任务切换、存储管理、相机参数设置、采集模式和采集格式定义;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和发出拍摄触发信号以及在所述镜头为自动镜头时调节所述镜头的拍摄参数;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控制下将采集到的多幅所述数字图像按通讯协议输出到上位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镜头矩阵中的所述镜头通过所述安装通孔安装在所述第一基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后壳,所述固定后壳与所述第一基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所述固定后壳内部,通过固定柱与所述第二基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后壳上设置有电源输入口和数据通信接口;
所述电源输入口用于,连接电源线,通过所述电源线为所述感光元件和所述控制电路板供电;
所述数据通信接口用于,连接数据线,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线接收拍摄参数设置命令和所述拍摄触发信号,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所述数据线将多幅所述数字图像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镜头保护罩,所述镜头保护罩用于保护所述镜头矩阵中的各个镜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保证镜头与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符合使用标准,在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接触的情况下,该第一基板的厚度为18.656毫米,或者为13.656毫米;其中,当镜头为C接口镜头时,该第一基板的厚度为18.656毫米,当镜头为CS接口镜头时,该第一基板的厚度为13.656毫米;
该第一基板的上表面包括位于两端的凸起结构,该第一基板的厚度指的是凸起结构的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的距离。
CN201610822489.XA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 Active CN1062107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2489.XA CN106210704B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
PCT/CN2016/100543 WO2018049698A1 (zh) 2016-09-13 2016-09-28 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
US16/329,478 US10887497B2 (en) 2016-09-13 2016-09-28 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based on industrial digital camera matrix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2489.XA CN106210704B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0704A CN106210704A (zh) 2016-12-07
CN106210704B true CN106210704B (zh) 2018-03-30

Family

ID=5806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2489.XA Active CN106210704B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7497B2 (zh)
CN (1) CN106210704B (zh)
WO (1) WO20180496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6398A (zh) * 2017-01-24 2018-07-31 上海珏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平板装置其驱动方法
CN107289869A (zh) * 2017-06-08 2017-10-24 杭州联络互动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矩阵镜头进行3d测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390174A (zh) * 2017-08-07 2017-11-24 深圳欧沃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光敏矩阵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2639390A (zh) * 2019-11-21 2021-04-09 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用于三维尺寸的动态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11107321B (zh) * 2019-12-27 2021-06-1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目影像采集装置的对应关系匹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12628053U (zh) * 2020-06-17 2021-02-26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机组结构
CN112995810B (zh) * 2021-04-22 2021-08-10 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高速并发数据的工业数据传输系统
CN114217502B (zh) * 2021-12-16 2022-10-28 北京拙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亿级像素宽视场相机
US20240040220A1 (en) * 2022-07-27 2024-02-01 Kwok Wah Allen Lo Camera having imaging lenses with varied inter-lens spacing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0060A (zh) * 2008-12-27 2010-07-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02037717A (zh) * 2008-05-20 2011-04-27 派力肯成像公司 使用具有异构成像器的单片相机阵列的图像拍摄和图像处理
CN203250098U (zh) * 2013-05-07 2013-10-2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多芯片阵列模组
CN103685881A (zh) * 2012-09-19 2014-03-2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照相机模块
CN104052980A (zh) * 2013-03-12 2014-09-17 耿征 真三维图像采集装置、显示系统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4717482A (zh) * 2015-03-12 2015-06-17 天津大学 多光谱多景深阵列拍摄方法与拍摄相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6591A1 (en) * 2006-04-11 2007-10-11 Tam Samuel W Method for mounting protective covers over image capture devices and devices manufactured thereby
US20070263114A1 (en) * 2006-05-01 2007-11-15 Microalign Technologies, Inc. Ultra-thin digital imaging device of high resolution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 of imaging
US8599307B2 (en) * 2011-07-25 2013-12-03 Aptina Imaging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pid verification of imaging systems
US9420158B2 (en) * 2012-07-16 2016-08-16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ectively implementing a lens array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3416328U (zh) 2013-07-26 2014-01-29 瑞声声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阵列式摄像头模组
CN104917937B (zh) 2014-03-10 2018-10-26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组件及其镜头单元阵列
US9247117B2 (en) 2014-04-07 2016-01-26 Pelican Imaging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rrecting for warpage of a sensor array in an array camera module by introducing warpage into a focal plane of a lens stack array
CN205336395U (zh) 2016-01-08 2016-06-22 华天科技(昆山)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摄像模组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7717A (zh) * 2008-05-20 2011-04-27 派力肯成像公司 使用具有异构成像器的单片相机阵列的图像拍摄和图像处理
CN101770060A (zh) * 2008-12-27 2010-07-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03685881A (zh) * 2012-09-19 2014-03-2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照相机模块
CN104052980A (zh) * 2013-03-12 2014-09-17 耿征 真三维图像采集装置、显示系统及显示控制方法
CN203250098U (zh) * 2013-05-07 2013-10-2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多芯片阵列模组
CN104717482A (zh) * 2015-03-12 2015-06-17 天津大学 多光谱多景深阵列拍摄方法与拍摄相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0704A (zh) 2016-12-07
WO2018049698A1 (zh) 2018-03-22
US10887497B2 (en) 2021-01-05
US20190260980A1 (en) 2019-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0704B (zh) 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
CN106210489B (zh) 一种基于微型摄像头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
US20200288059A1 (en) Image processor,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and imaging system
TWI555379B (zh) 一種全景魚眼相機影像校正、合成與景深重建方法與其系統
CN107113415B (zh) 用于多技术深度图获取和融合的方法和设备
JP2017108387A (ja) パノラマ魚眼カメラの画像較正、スティッチ、および深さ再構成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システム
US10887576B2 (en) Light field data representation
CN107578450B (zh) 一种用于全景相机装配误差标定的方法及系统
JP2958458B1 (ja) 多眼画像センサ
CN110874854A (zh) 一种基于小基线条件下的大畸变广角相机双目摄影测量方法
CN112634379A (zh) 一种基于混合视域光场的三维定位测量方法
CN113064248A (zh) 摄像头的光学对位方法、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106813595B (zh) 三相机组特征点匹配方法、测量方法及三维检测装置
CN206004842U (zh) 一种基于工业数字相机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
CN206024010U (zh) 一种基于微型摄像头矩阵的图像获取装置
CN110268701A (zh) 成像设备
CN111649716A (zh) 一种基于全景图像的空间点对点距离测算方法
CN206226569U (zh) 双目模组、双目模组校准系统及无人机
Lipnickas et al. A stereovision system for 3-D perception
US20220358678A1 (en) Compens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easuring instrument having an autofocus camera
CN110298890A (zh) 一种基于普朗克参数化的光场相机标定方法
JP2005275789A (ja) 三次元構造抽出方法
US11481917B2 (en) Compens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easuring instrument having an autofocus camera
CN208890899U (zh) 一种镜头和镜头模组
CN110189267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实时定位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On the road on the 100089 village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sorghum Bridge No. 3 (East 1, 2 building floor) Haidian Jiaotong University welfare hostel room 209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Qingying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On the road on the 100089 village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sorghum Bridge No. 3 (East 1, 2 building floor) Haidian Jiaotong University welfare hostel room 209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vis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