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10206B - 终端壳体架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终端壳体架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0206B
CN106210206B CN201610807879.XA CN201610807879A CN106210206B CN 106210206 B CN106210206 B CN 106210206B CN 201610807879 A CN201610807879 A CN 201610807879A CN 106210206 B CN106210206 B CN 1062102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omponent
terminal
circuit board
shell frame
termin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78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10206A (zh
Inventor
张海平
张强
郑灿杰
周意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0787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10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10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0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10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02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壳体架及移动终端。该终端壳体架包括壳体架本体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壳体架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收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设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用于卡住终端的电路板。当终端发生跌落时,第一弹性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终端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传递至电路板上,造成电路板上芯片等部件损坏。

Description

终端壳体架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壳体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性使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跌落等现象。当移动终端跌落在地面等较为坚硬的表面上时,势必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冲击力会通过移动终端的壳体传递至电路板上,导致电路板上的器件损坏,使得移动终端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如何在发生跌落时保护电路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壳体架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易因跌落而导致电路板受损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壳体架,其包括壳体架本体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壳体架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收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设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用于卡住终端的电路板。
在本发明所述的终端壳体架中,所述终端壳体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壳体架本体的底面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架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上的器件接触。
在本发明所述的终端壳体架中,与所述器件接触的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突起。
在本发明所述的终端壳体架中,多个所述突起成矩阵排列。
在本发明所述的终端壳体架中,所述开口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电路板的厚度,使得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开口部过盈接触。
在本发明所述的终端壳体架中,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电路板的角部所对应的壳体架本体的侧壁上。
在本发明所述的终端壳体架中,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两个边卡在所述开口部内。
在本发明所述的终端壳体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厚度与所述凹槽的深度相同。
在本发明所述的终端壳体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材质包括橡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终端壳体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壳体架及移动终端。通过在壳体架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凹槽,将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收纳于该凹槽内,第一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的开口部用于卡住终端的电路板。当应用该终端壳体架的电子产品发生跌落时,第一弹性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电子产品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传递至电路板上,造成电路板上芯片等器件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终端壳体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终端壳体架上安装电路板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弹性件的侧示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弹性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控件称为第二控件,且类似地,可将第二控件称为第一控件。第一控件与第二控件两者都是控件,但其不是同一控件。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的终端壳体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终端壳体架上安装电路板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终端壳体架可以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摄像机等电子产品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壳体架100包括壳体架本体110和第一弹性件120。
下面将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壳体架100进行详细地说明。
壳体架本体110包括侧壁111和底面112。底面112的边部向上延伸形成侧壁111。本实施例中,侧壁111与底面112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制作而成,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分开制作。壳体架本体110用于收纳并固定电子设备的电路板。
壳体架本体110的侧壁111上设有凹槽。凹槽形状不局限于图1所示出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凹槽,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本实施例中,凹槽设置在电路板140的两个相对边部所对应的壳体架本体110的侧壁111上。需要说明的是,凹槽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电路板140以及壳体架本体110的具体结构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将凹槽设置在电路板140的角部所对应的壳体架本体110的侧壁111上,当应用该终端壳体架100的电子设备发生跌落时,若电子设备的角部先着地,该终端壳体架100可以起到保护电路板140的作用。或者将凹槽设置在电路板140任意一个或多个边部所对应的壳体架本体110的侧壁111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壳体架本体110的底面112上设有用于支撑且定位电路板140的固定柱1121。固定柱1121内设有螺纹,该螺纹与螺杆150配合使用将电路板140固定在固定柱1121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将电路板140固定在壳体架本体110内,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第一弹性件120的一端收纳于侧壁111上的凹槽内,并与该凹槽的底面胶合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120的另一端设有开口部121,如图1所示。开口部121用于卡住终端的电路板140。为了使得开口部121的侧壁与电路板140完全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开口部121的宽度略小于电路板140的厚度,这样可以使得电路板140插入到开口部121后,电路板140可以与开口部121的侧壁过盈接触。
一般电子产品的壳体架本体110内的空间较小,为了不占用壳体架本体110内的空间,该第一弹性件120的厚度与侧壁111上的凹槽的深度相同,即该第一弹性件120完全收纳于该凹槽内,设有开口部121的一端与凹槽的边缘齐平,这样可以减少第一弹性件120所占空间。
为了在应用该终端壳体架100的电子产品发生跌落时,第一弹性件120可以起到保护电路板140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件120采用橡胶材质制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弹性的材质制作,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对于电子产品而言,尤其是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其电路板140上往往集成很多器件,例如处理芯片等。在电子产品发生跌落时,跌落产生的冲击力会通过终端壳体架作用在电路板的器件上,这就会导致某些器件损坏。为了可以进一步地保护电路板的器件,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壳体架10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30。
第二弹性件130设置在壳体架本体110的底面112与电路板140之间。具体地,第二弹性件130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架本体110的底面112上,第二弹性件130的另一端与电路板140上的器件141接触。为了可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第二弹性件130采用橡胶等弹性材质制作。这样当电子产品发生跌落时,跌落产生的冲击力会在第二弹性件130的缓冲作用下,减小对器件141的作用,从而起到保护器件141的作用。另外,由于电路板140上一般会分布很多器件,因此可以在每个器件与壳体架本体110的底面112之间均设有第二弹性件130,每个第二弹性件130独立分开设置,当然,当两个器件之间距离较近时,也可以共用一个第二弹性件130。
请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弹性件的侧视图。为了不影响器件141的散热,在第二弹性件130的表面设置多个突起131,多个突起131与器件141的表面接触,由于突起131之间存在缝隙,器件141产生的热量就可以通过缝隙散掉。
进一步地,多个突起131在第二弹性件130的表面呈矩阵排布,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弹性件的俯视图。多个突起131呈矩阵排布,使得多个突起131与器件141接触点排布更加均匀,从而使得传递至器件141上的力可以均匀地分布在器件141的表面,避免器件141因局部受力过大而导致损坏。需要说明的是,突起131的形状以及排布方式不局限于图3和图4中所示的情况,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或者其他排布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40的两个边部卡在开口部121内,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路板140的三个边部或者四个边部均卡在相应位置的开口部121内也可以,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壳体架100,其通过在壳体架本体110的侧壁111上设置凹槽,将第一弹性件120的一端收纳于该凹槽内,第一弹性部件120的另一端的开口部121用于卡住终端的电路板140。这样当终端发生跌落时,第一弹性件120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终端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传递至电路板140上,造成电路板140上的器件损坏。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摄像机等任意电子产品。该移动终端包括电路板、电池、壳体和终端壳体架,其中,终端壳体架包括壳体架本体和第一弹性件。终端壳体架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壳体(图未示)上。进一步地,壳体架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凹槽,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收纳于该凹槽内。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设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用于卡住电路板。
该移动终端中的终端壳体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壳体架,由于前面已经对终端壳体架做了详细地说明,为了说明书的简洁性,在此不再赘述。
该移动终端由于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壳体架,使得该移动终端发生跌落时,第一弹性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移动终端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传递至电路板上,造成电路板上的器件损坏。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终端壳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架本体、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壳体架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收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设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用于卡住终端的电路板;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壳体架本体的底面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架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上的每个器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壳体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器件接触的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壳体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突起成矩阵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壳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电路板的厚度,使得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开口部过盈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壳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电路板的角部所对应的壳体架本体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壳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两个边卡在所述开口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壳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厚度与所述凹槽的深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壳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材质包括橡胶。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种终端壳体架。
CN201610807879.XA 2016-09-06 2016-09-06 终端壳体架及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10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7879.XA CN106210206B (zh) 2016-09-06 2016-09-06 终端壳体架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7879.XA CN106210206B (zh) 2016-09-06 2016-09-06 终端壳体架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0206A CN106210206A (zh) 2016-12-07
CN106210206B true CN106210206B (zh) 2017-08-11

Family

ID=58068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787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10206B (zh) 2016-09-06 2016-09-06 终端壳体架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102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1009B2 (ja) 2019-01-31 2022-08-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Icチップホルダ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072272U (zh) * 2012-12-17 2013-07-17 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 抗振壳体结构和电子产品
CN105138072A (zh) * 2014-06-09 2015-12-09 安徽省磊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震平板电脑整机
CN204578578U (zh) * 2015-03-11 2015-08-19 常州市威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主板支撑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0206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322326A1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odule
US11195448B2 (en) Display and mobile terminal
CN205193832U (zh) 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装置
US8559170B2 (en) Motherboard assembly and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expansion card
US10120824B2 (en) Bridge board with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solid state drive module bending and data storage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40220418A1 (en) Battery module
CN106210206B (zh) 终端壳体架及移动终端
CN106254607A (zh) 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
CN105761989A (zh) 一种按键结构、移动终端
US10912219B2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KR20160099665A (ko) 플랙시블 회로기판
CN204069487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
CN105578762B (zh) 一种软硬结合板和移动终端
CN206833305U (zh) 移动终端
US20180103563A1 (en) Case for fixing circuit board and power supply
US8282406B2 (en) Connector with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US20110188208A1 (en) Heat dissipating system
CN207410592U (zh) 一种器件结构
US20110164380A1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US8369102B2 (en) Computer system with riser card
US849371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CN203660143U (zh) 一种板间连接器插针保护装置
US20110188219A1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CN105138072A (zh) 一种防震平板电脑整机
US928017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