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10185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0185A
CN106210185A CN201510415682.7A CN201510415682A CN106210185A CN 106210185 A CN106210185 A CN 106210185A CN 201510415682 A CN201510415682 A CN 201510415682A CN 106210185 A CN106210185 A CN 106210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band
display
main body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56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10185B (zh
Inventor
林哲浩
朴奭容
李鋕训
孙京秀
申忠桓
李秉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1228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65903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1415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60046129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210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0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10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01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integrated 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main body with respect to the supporting surface, e.g. legs for adjusting the tilt ang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including at least an additiona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H04M1/0269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mounted in a fixed curved configuration, e.g. display curved around the edges of the telephon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04B2001/385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carried in a belt or harn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04B2001/3861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carried in a hand or on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6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more than one display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变形成直板型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主体,显示器安装于其前表面中;带,其连接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主体的两侧,以与所述主体形成闭合弯曲形状,所述带包括一对弯曲单元,其中,一起形成闭合弯曲形状的所述带和所述主体彼此重叠,以在所述弯曲单元被折叠时使所述移动终端变形成直板型。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能变形成手表型移动终端和直板型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终端可大体根据其移动性被分类为移动/便携式终端或固定终端。移动终端又可根据用户是否可直接携带终端被分类为手持终端或车载终端。
移动终端已经日益变得更具功能性。这些功能的示例包括数据和语音通信、借助相机拍摄图像和视频、记录音频、借助扬声器系统播放音乐文件、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和视频。一些移动终端包括支持玩游戏的附加功能,而其它终端被构造为多媒体播放器。最近以来,移动终端已经被构造成接收广播和多播信号,这些信号允许观看诸如视频和电视节目的内容。
随着移动终端变得更具多功能性,移动终端可支持诸如拍摄图像或视频、再现音乐或视频文件、玩游戏、接收广播信号等更复杂的功能。通过全面且共同地实现这些功能,移动终端可被实施为多媒体播放器或装置的形式。
正持续努力支持和增加移动终端的功能。这种努力包括软件和硬件改进以及结构化组件的改变和改进。
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和便携性,已经发布了可穿戴式移动终端并且手表型移动终端作为先驱在这些移动终端之中脱颖而出。这种手表型移动终端具有弯曲表面,这造成的缺点是屏幕小。另外,具有弯曲表面的手表型移动终端的另一个缺点是十分厚,增大厚度是为了将主板和电池和其它组件安装在小的主体区域中。
当用户使用一些功能(例如,打电话或接电话)时,难以将音频输出单元放在耳朵旁边并且将麦克风放在鼠标旁边,在这种状态下,手表型移动终端被穿戴在手腕上。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能变形成能穿戴在用户手腕上以方便携带的手表型移动终端或者变形成方便用户接电话和打电话的直板型移动终端。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可变形成直板型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主体,显示器安装于其前表面中;带,其连接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主体的两侧,以与所述主体形成闭合弯曲形状,所述带包括一对弯曲单元,其中,在所述弯曲单元被折叠时,一起形成闭合弯曲形状的所述带和所述主体彼此重叠,以使所述移动终端变形成直板型。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包括:电子组件,其被安装在所述带中;柔性板,其从所述带的内部部分延伸到所述主体以将所述电子组件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
所述带的厚度可等于所述主体的厚度。
所述带可包括:第一带,其具有与所述主体的一侧连接的一端;第二带,其具有与所述主体的另一侧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带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带的另一端能分离。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包括:挂钩,其从所述第一带突出;挂钩固定部分,其形成在所述第二带中,以使所述挂钩固定于所述挂钩固定部分。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包括:弹性部分,其向所述挂钩施加力,以当挂钩被按下时保持所述挂钩与所述挂钩固定部分的固定状态;按钮,其从所述第一带突出,以被用户在弹性部分施加力的施加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按下。当用户按下所述按钮时,所述挂钩可与所述挂钩固定部分分开以将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彼此分开。
所述电子组件可包括:印刷电路板,其安装在所述第一带中;电池,其安装在所述第二带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电池可在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分开时断开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连接时连接。
所述带和所述主体能彼此分离。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包括:磁体,其设置在所述主体或所述带的预定部分中;另一个磁体,其具有与所述磁体相反的极性,或磁体材料,当所述主体和所述带在弯曲单元被折叠时贴近时在磁体磁力的作用下彼此粘附。
所述主体和所述显示单元可以是柔性的。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包括:多个单元块,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部分中,顺序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狭槽,其在第一方向上从单元块的凹进侧表面延伸;突起,其从所述主体的内部部分突出,被插入所述狭槽中,其中,所述突起在所述主体变形时沿着狭槽移动并且所述单元块之间的角度改变,以对应于主体的形状重排所述单元块。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包括:板簧,其设置在所述带中,所述板簧由柔性材料形成,其中,所述带根据板簧的弯曲角度变形成平坦形状或弯曲形状。
所述板簧可包括:矩形外框架,其具有刚性,具有敞开的内部空间;多个可变形框架,其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中,以将所述外框架的一个第一方向侧和另一侧彼此连接;中间框架,其横穿多个可变形框架,以将多个可变形框架彼此连接。
所述弯曲单元可以是具有两个轴的铰链。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包括:铰链盖板,其同时覆盖所述轴的外部部分;阻挡件,其从所述轴突出,其中,所述铰链被构造成当所述阻挡件接触所述铰链盖板时不进行任何进一步的旋转。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包括:麦克风和音频输出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其安装在所述带中,比所述弯曲单元更靠近所述主体。
所述显示器可包括:第一显示器,其包括前表面和至少一个侧表面;第一支承材料,其布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器的后表面中,随所述第一显示器一起弯曲,以容纳所述第一显示器;带模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材料中,以支承所述第一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可以是柔性的并且从前表面弯曲至侧表面的一部分。
所述显示器还可包括:第二显示器,其包括前表面和至少一个侧表面,所述第二显示器具有面对所述第一显示器的预定部分;第二支承材料,其布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器的后表面中,随所述第二显示器一起弯曲,以容纳所述第二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可以是柔性的并且从前表面弯曲至侧表面的一部分,所述带模块的形状可对应于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的形状。
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中的每个可包括:第一平坦部分和第二平坦部分,其在前表面和后表面中形成为平坦的;第一弯曲部分和第二弯曲部分,其分别从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和所述第二平坦部分弯曲。
挂钩可形成在第一支承材料和第二支承材料中的每个中并且挂钩固定部分可形成在带模块的预设部分中,以使挂钩能在其中移动。
挂钩和挂钩固定部分可形成在第一弯曲部分或第二弯曲部分中。限制部分可形成在挂钩固定部分中,以连接到挂钩从而限制挂钩的移动。
第一平坦部分可通过第一连接器电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第二平坦部分可通过第二连接器电连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
第一支承材料和第二支承材料中的每个的侧表面可覆盖带模块的侧表面,突起可在第一支承材料和第二支承材料中的每个的侧表面中突出,并且突起能够在带模块的侧表面中形成的长孔中移动。
所述移动终端还可包括充电膜,充电膜在所述第一显示器和所述第一支承材料之间或所述第二显示器和所述第二支承材料之间。
所述充电膜可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或第二印刷电路板。
柔性印刷电路板可通过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或第二印刷电路板,第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通过形成在第一支承材料或第二支承材料中的孔被暴露。
第一显示器的两端可与第二显示器的两端相邻,与第二显示器相邻的第一显示器可实现第一功能并且第二显示器可支持第一功能或实现不同于第一功能的第二功能。
带模块可通过搭扣连接。接收器和音频孔可布置在搭扣的一部分中。麦克风可布置在搭扣的另一部分中。
第一天线可布置在第一平坦部分中并且第二天线可布置在第二平坦部分中,以使第一显示器的功能与第二显示器的功能通信。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的一项所述的手表型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组件,其中,在移动终端的外表面中形成容纳凹部,以容纳手表型移动终端,从而将手表型移动终端电连接到移动终端。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眼镜型移动终端,显示器布置在其前表面中;显示器,其布置在所述眼镜型移动终端的后部部分中以显示图像信息,其中,所述手表型移动终端可包括被支承于用户头部后侧的后座,所述后座可包括平坦支架并且所述显示器可连接到所述支架。
根据下文中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其它可应用范围将变得清楚。然而,应该理解,具体实施方式和具体示例指示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只是以例证方式提供的,因为通过这个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在本文中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只是以例证方式提供并因此不限制本发明的附图,将变得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可穿戴终端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第二状态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带单元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主体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图6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第二状态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图6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带单元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图6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主体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图6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带连接单元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图6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带连接单元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状态的透视图;
图13是示出图11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图11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带的第一状态的透视图;
图15是示出图11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带的第二状态的透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1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弯曲单元的透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手表型移动终端的透视图;
图18是沿着图17的AA的剖视图;
图19是图18的分解透视图;
图20是示出图18的“C”的放大视图;
图21是示出图18的“D”的放大视图;
图22是沿着图18的BB的剖视图;
图23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件彼此连接的概念图;
图24是沿着图17的AA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25是图24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手表型移动终端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2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手表型移动终端的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显示器上实现的内容的示图;
图2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括充电膜的手表型移动终端的分解透视图;
图3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电路板和充电膜之间的连接的概念图;
图3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组件的概念图;
图32是根据本公开第一个实施方式的另一个移动终端组件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根据本文中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详细进行描述。为了参照附图进行简要描述的缘故,将为相同或等同的组件提供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将不再重复对其的描述。总体上,可使用诸如“模块”和“单元”的后缀表示元件或组件。本文中使用这种后缀只是意图便于说明书的描述,后缀本身并没有任何特定的含义或功能。在本公开中,出于简要的缘故,相关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内容通常被省略。附图用于帮助容易理解各种技术特征并且应该理解本文中提出的实施方式不受附图限制。如此,本公开应该被理解为扩展到除了附图中特别提出的之外的任何改变形式、等同形式和替代形式。
应当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通常只是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
应该理解,当元件被称为“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时,该元件可与其它元件直接连接或者还可存在中间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称为“与”另一个元件“直接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单数表达可包括复数表达,除非它表达了与上下文明显不同的含义。本文中使用诸如“包括”或“具有”的术语,并且应该理解,它们旨在指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许多组件、功能或步骤,还要理解的是,可同样地利用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功能或步骤。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框图。移动终端100被示出为具有诸如无线通信单元110、输入单元12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接口单元160、存储器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的组件。要理解的是,不需要实现所有图示组件,另选地,可实现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现在,参照图1,移动终端100被示出为具有由许多共同实现的组件构成的无线通信单元110。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这些组件允许在移动终端100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或移动终端所处的网络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这些模块允许进行诸如移动终端100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无线通信、移动终端100和另一个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移动终端100和外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的通信。另外,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将移动终端100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网络的一个或多个模块。
为了有助于进行这些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10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距离通信模块114和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一个或多个。
输入单元120包括:相机121,其用于得到图像或视频;麦克风122,其是用于输入音频信号的一种音频输入装置;用户输入单元123(例如,触摸键、按键、机械键、软键等),其用于允许用户输入信息。输入单元120得到数据(例如,音频、视频、图像等)并且控制器180可根据装置参数、用户命令及其组合来分析和处理数据。
感测单元140通常使用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实现,传感器被构造成感测移动终端的内部信息、移动终端的周围环境、用户信息等。例如,在图1中,感测单元140被示出为具有接近传感器141和照明传感器142。
如有需要,感测单元140可另选地或另外地包括其它类型的传感器或装置(诸如,触摸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磁传感器、G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运动传感器、RGB传感器、红外(IR)传感器、手指扫描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光学传感器(例如,相机121)、麦克风122、电池测量仪表、环境传感器(例如,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辐射监测传感器、热传感器、气体传感器,还有其它环境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例如,电子鼻、医疗传感器、计量生物传感器等),这只是几个例子)。移动终端100可被构造成利用从感测单元140得到的信息,特别地,从感测单元140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得到的信息及其组合。
输出单元150通常被构造成输出诸如音频、视频、触觉输出等各种类型的信息。输出单元150被示出为具有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触觉模块153和光学输出模块154。显示单元151可具有带触摸传感器的层间结构或集成结构以实现触摸屏。触摸屏可提供移动终端100和用户之间的输出接口,以及用作提供移动终端100和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的用户输入单元123。
接口单元160用作可与移动终端100连接的各种类型的外部装置的接口。例如,接口单元160可包括有线或无线端口、外部电源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中的任一个。在一些情况下,移动终端100可响应于外部装置与接口单元160连接,执行与连接的外部装置关联的各式各样的控制功能。
存储器170通常被实现为存储数据,以支持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或特征。例如,存储器170可被构造成存储移动终端100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用于移动终端100操作的数据或指令等。可通过无线通信从外部服务器下载这些应用程序中的一些。可在制造或运输时将其它应用程序安装在移动终端100内,这通常是针对移动终端100的基本功能(例如,接电话、打电话、接收消息、发送消息等)的情况。一般来讲,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安装在移动终端100中,由控制器180执行以执行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或功能)。
除了与应用程序关联的操作之外,控制器180通常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整体操作。
控制器180可通过处理图1中示出的各种组件输入或输出的信号、数据、信息等或者启动存储器170中存储的应用程序来提供或处理适于用户的信息或功能。作为一个示例,控制器180根据已经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应用程序的执行,控制图1中示出的组件中的一些或全部。
电源单元190可被构造成接收外部电力或提供内部电力,以供应操作移动终端100中包括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合适电力。电源单元190可包括电池,电池可被构造成被嵌入在终端主体中,或被构造成可从终端主体分离下来。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状态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第二状态的透视图。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可如图2和图3中所示地能变形。第一状态是缠绕在用户手上以进行使用的手腕型移动终端或手表型终端(参见图2)并且第二状态是像典型直板型一样的在其前方布置有平坦显示单元151的直板型移动终端(参见图3)。
当在第一状态下移动终端被缠绕在用户手上时,移动终端沿着用户手腕外周形成闭合弯曲形状。当布置在第一状态的闭合弯曲形状两侧的弯曲单元被折叠从而重叠时,第二状态可变形成两层式直板型移动终端。弯曲单元103在第二状态下被折叠成零度(0°)以保持两层式重叠直板型并且在第一状态下被折叠成小于180度以被缠绕用户的手腕。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包括:主体101,其具有安装在其前表面上的显示单元151;带102,其连接到主体101的第一方向侧,以与主体101一起形成闭合弯曲形状。带102具有能以各种角度变形的弯曲单元103。当弯曲单元103的角度变成使带102和主体101彼此重叠时,移动终端变形成图3中示出的直板型移动终端。
此时,主体101和带102可由柔性材料或多个板形模块形成。变化板形模块之间的角度,以改变移动终端的整体弯曲。
图4是示出图2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视图。磁体107a和107b可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中,以防止彼此重叠以保持第二状态的带102和主体101彼此分开。当磁体107a设置在主体101中时,具有相反极性的另一个磁体107b设置在带102中或者被磁体107a的磁力施加推力的磁材料107b可设置在带102中,反之亦然。
当在第一状态下带102和主体101彼此更靠近时,磁体107a和磁体107b的磁力使带102和主体101彼此粘附,使得第一状态可变形成第二状态。当向第二状态施加一定力时,带102和主体101彼此分开,使得第二状态可变形成第一状态。
图2中示出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主体101由柔性材料形成并且它能从平坦形状变形成弯曲形状。主体101能在第一状态下变形成弯曲形状,以被缠绕在用户手腕上,如图2中所示。主体101能在图3中示出的第二状态下变形成平坦形状,成为直板型移动终端。
主体101的整体区域可由柔性材料形成或者主体101的预定区域可保持线性而其它区域部分弯曲以能变形成弯曲形状。
安装在主体101中的显示单元151必须能根据主体101变化后的形状变形。在这个图中,移动终端200被示出为具有显示单元251,显示单元251是能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一种显示器。涉及显示单元151和移动终端200的其它组件的这种变形可包括弯曲、折曲、折叠、扭曲、卷曲及其组合中的任一个。能变形的显示单元151还可被称为“柔性显示单元”。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单元151可包括通用柔性显示器、电子纸(也被称为e纸)及其组合。总体上,移动终端100可被构造成包括与图1至图3的移动终端100的特征相同或类似的特征。
移动终端100的柔性显示器总体上形成为质轻的不易碎的显示器,该显示器仍然表现出传统平板显示器的特性,但替代地被制造在可如前所述变形的柔性基板上。
术语“e纸”可用于表示采用通用墨水的特性的显示技术,在使用被反射光方面不同于传统的平板显示器。e纸通常被理解为使用转动球或借助使用胶囊的电泳法来改变所显示的信息。
当构造是柔性显示单元151没有变形(例如,构造有无限的曲率半径并且被称为第一构造)时,柔性显示单元151的显示区域包括大体平坦表面。当构造是柔性显示单元151在外力作用下从第一构造变形(例如,构造有有限的曲率半径并且被称为第二构造)时,显示区域可变成弯曲表面或折曲表面。如图示的,第二构造中显示的信息可以是在弯曲表面上输出的可视信息。可按布置成矩阵构造的各单位像素(子像素)的发光被独立控制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可视信息。单位像素表示用于代表一种颜色的基本单元。
根据一个替代实施方式,柔性显示单元151的第一构造可以是弯曲构造(例如,从上到下或从右到左弯曲的构造),而不是平坦构造。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当向柔性显示单元151施加外力时,柔性显示单元151可转变成第二构造,使得柔性显示单元变形成平坦构造(或弯曲较小的构造)或弯曲较大的构造。
如有需要,柔性显示单元151可使用触摸传感器结合显示器来实现柔性触摸屏。当在柔性触摸屏接收到触摸时,控制器180可执行对应于触摸输入的特定控制。总体上,柔性触摸屏被构造成在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中时感测触摸和其它输入。
一种选择是将移动终端100构造成包括变形传感器,变形传感器感测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变形。在感测单元140中可包括变形传感器。
变形传感器可位于柔性显示单元151或壳体101中,以感测与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变形相关的信息。与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变形相关的这种信息的示例可以是变形方向、变形程度、变形位置、变形时间量、变形后的柔性显示单元151复原的加速度等。其它可能性包括可响应于柔性显示单元的弯曲而感测的或者在柔性显示单元151正转变成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或者存在于第一构造和第二构造时感测的几乎任何类型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80或其它组件可基于与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变形相关的信息,改变柔性显示单元151上显示的信息,或者产生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功能的控制信号。通常,由变形传感器感测此信息。
移动终端100被示出为具有用于容纳柔性显示单元151的壳体101。在考虑到柔性显示单元151的特性的情况下,壳体101可与柔性显示单元151一起变形。
在考虑到柔性显示单元151的特性的情况下,位于移动终端100中的电池(该图中未示出)还可与柔性显示单元151相配合地变形。实现这种电池的一种技术是使用堆叠电池单元的堆叠和折叠方法。当移动终端100是第一状态时,带102能变形成弯曲形状。当移动终端100是第二状态时,带102展开成平坦表面。带102可由柔性材料(例如,硅)形成。
同时,如图4即示出图2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带102的透视图中所示,多个单元块1011可顺序地并排布置在第一方向上。单元块1011可通过铰链结构或柔性结构彼此连接,以改变单元块1011之间的角度。
只有显示单元151可布置在主体101中并且包括主板185和电池191的一些组件可布置在带102中。当电子组件只布置在主体101中时,主体101不得不变得过厚。在主体101变厚的情况下,移动终端可以是手表类型。在电子组件均匀布置在主体101和带102中的情况下,移动终端可以是手镯型。
当一些组件布置在带102中时,带102的一些区域能变形成弯曲表面并且主板185和电池191可布置在由没有变形成弯曲表面的由硬质材料形成的其它区域中。图4中示出的柔性板186可被设置成将主体101的显示单元151与主板185和电池191连接。
柔性板186可以能变形,以对应于带102的变形,并且它可设置在带102中。柔性板186可从主板185或电池191延伸到主体并且将显示器151与主板185连接以控制显示单元151。
主体101的整体区域可由柔性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形下,主体的刚性可不利地劣化。为了补偿刚性,主体101的外部部分被由柔性材料形成的可变形外壳1012覆盖,如图5中所示。多个单元块1011可在第一方向上并排布置在主体中。图4中示出的平坦部分可以是一个单元块1011。
从可变形外壳1012的内部空间向着单元块1011的侧表面突出的突起1013被插入在第一方向上从单元块1011的侧表面延伸的狭槽1014中。当可变形外壳1012弯曲时,突起可沿着狭槽1014移动并且每两个单元块1011之间的间隙和角度可改变,结果是弯曲主体101,形成图2中示出的弯曲形状。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状态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图6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第二状态的透视图。
根据这个实施方式的弯曲单元103布置在带102的中间区域中。主体101和带102通过辅助铰链106彼此连接。弯曲单元103必须折叠成0°,但用于将主体101和带102彼此连接的铰链的角度仅仅能在180°内改变。
根据这个实施方式,显示单元151布置在主体101中。其中布置有显示单元151的主体101小于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主体101,使得它可保持线性,并没有转变成弯曲表面并且带102和主体101之间的角度可改变,以使移动终端变形成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当主体101能从平坦形状变形成沿着第一方向即包围用户手腕的方向弯曲的形状时,相比于不能变形成弯曲形状的主体101,主体101可形成得更长。因此,显示单元151的尺寸可增大。在这种情形下,带102的长度相对减小。尤其是,从弯曲单元103起算靠近主体的带部分1021a和1022a可较短。
如图7中所示,麦克风121或音频输出模块152可设置在靠近主体101的带部分1021a和1022a中,使得用户可借助麦克风121输入用户语音,其中,像直板型移动终端一样,音频输出模块152靠近耳朵。
图8是示出图6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透视图。主板185和电池191可布置在带中。
当电子组件只密集布置在主体101中时,主体101厚。当电子组件分散地布置在带102中时,可实现具有图9中示出的均匀厚度的移动终端100,图9是图6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侧视图。使用将主板185和电池191与显示单元15连接的柔性板186,显示单元151可受到控制并且所需的电力可被供应到显示单元151。此时,麦克风和音频输出模块152可布置在柔性板186上。
带102必须被分开或者必须在带102和主体101之间形成间隙,以使移动终端能被穿戴在用户手腕上。因带102和主体101的分开而产生的间隙可形成在柔性板和主板185或柔性板和电池191之间。如图10中所述,必须在主板185和电池191之间形成间隙。为了有助于描述实施方式,将应用设置在带102中的连接单元。
带可包括:第一带1021,其具有与主体101的一个部分连接的端部;第二带1022,其具有与主体101的另一个部分连接的一端。第一带1021的另一端和第二带1022的另一端可通过连接单元104分离,连接单元可通过挂钩1041分离。
将从第一带1021突出的挂钩1041插入形成在第二带1022中的挂钩固定部分中,第一带1021和第二带1022彼此连接。当挂钩1041与挂钩固定部分分开时,第一带1021和第二带1022彼此断开。挂钩1041包括弹性部分,用于将挂钩定位在挂钩固定部分中。按钮1045还可被设置以按下弹性部分1043,以将挂钩1041与挂钩固定部分分开。
当在显示单元151、柔性板、电池191和主板185彼此连接从而形成闭合弯曲形状(参见图8)的情况下分开带102或者在带102和主体101之间形成间隙时,必须断开连接并且连接单元可包括能如图10中所示连接或断开的端子。
图11示出图6中示出的连接单元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挂钩1041的形状不同于图10中示出的挂钩1041。甚至图11中示出的挂钩1041也包括弹性部分。当按下按钮1045以施加对抗弹性部分1043弹力的反向力时,挂钩1041可与第二带1022中形成的挂钩固定部分分开。
设置在主体101或带102的预定部分中的磁体107a和与磁体107a具有相反极性的另一个磁体107b或磁体材料107b可被进一步设置以防止通过弯曲单元103重叠从而被折叠成第二状态的主体101和带102彼此分开。
当主体101和带102因弯曲单元103被折叠而越来越近时,主体101和带102在磁体磁力的作用下彼此粘附并且它们彼此分开。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状态的透视图。图13是示出图11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剖视图。在图12中示出的这个实施方式中,布置在带102中的主板186和电池191布置在主体101中并且实现薄的带102,使得手表型移动终端可设置成第一状态。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主体101的曲率可如上所述地变化。另选地,即使当曲率不变化时,带102和主体101之间的角度在第一状态下通过带102和主体之间设置的铰链106根据用户手腕的弯曲而改变,使得手表型移动终端可穿戴在用户手腕上。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带102可包括在第一状态下能缠绕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中部分设置的柔性材料以增强穿戴的感觉并且展开成平坦的从而能变形成直板型移动终端。
图14是示出图12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透视图。移动终端可包括设置在带102中用于稳定保持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板簧108。在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板簧108弯曲,以保持带102的弯曲形状。在移动终端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板簧108反向弯曲以保持带102的平坦形状。
具体地,板簧108包括内部空间敞开的、具有刚性的矩形外框架1081。外框架1081被固定在带的内部部分中并且外框架1081的形状不可改变。另外,板簧包括在外框架内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可变形框架。
可变形框架的中心在向着带102的厚度移动的同时,使带102从弯曲形状变形成平坦形状。还可设置横贯可变形框架的中间框架1083,以允许多个可变形框架1082同时在相同方向上移动。
图15是示出图11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带102的第二状态的透视图。板簧108在图12中示出的方向的反向方向上弯曲并且向带102施加力以将带102变形成平坦形状。此时,弯曲单元103被折叠,使两个带部分102相对于弯曲单元103彼此重叠,以将移动终端变形成直板型终端。
图16是示出图11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弯曲单元103的透视图。弯曲单元103可包括连接到带102靠近主体101的第一轴1031a和连接到带102在第二状态下与主体101重叠的第二轴1031b。带102可以用轴1031a和1031b作为其轴进行旋转,以彼此重叠,如图15中所示。
还可设置从轴1031a和1031b突出以限制旋转角度的阻挡件1033,以防止带的形状混乱地变形成除了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外的其它形状。
弯曲单元103还可包括用于覆盖轴1031a和1031b端部的铰链盖板1035和设置在铰链盖板1035中以使轴的端部插入其中的凹槽1035'。此时,铰链盖板1035可具有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中,从轴1031a和1031b突出的阻挡件1033可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旋转。阻挡件1033只在额外空间中移动并且当它接触铰链盖板1035中形成的凹槽1035'的壁表面时停止,从而限制旋转角度。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手表型移动终端的透视图。图18是沿着图17的AA的剖视图。
参照图17至图19,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手表型移动终端200包括:第一显示器210,其具有前表面和侧表面;第二显示器210',其具有后表面和侧表面,面对第一显示器210;带模块230,其布置在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中,以支持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下文中,前表面将意指当用户正在穿戴手表型移动终端200时面对用户面部的表面,换句话讲,与用户手腕的上表面对应的表面;后表面将意指面对前表面的表面,换句话讲,与用户手腕的下表面对应的表面。侧表面将意指与用户手腕对应的表面。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可扩展到用户侧表面的一些区域以及用户的上表面,使得可实现更放大的屏幕。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可扩展到一个侧表面或两个侧表面,从而实现放大的屏幕。
此时,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中的每个可以是柔性显示器。带模块230可随着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的弯曲一起弯曲。在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正在弯曲的情况下,带模块230正在随显示器一起弯曲。因此,手表型移动终端可提供同一感。此时,带模块230可由金属材料形成。
因为它们由柔性显示器形成,所以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可贴合地接触用户手腕以增强穿戴感觉,那么可实现具有放大屏幕的智能手表。
换句话讲,显示器只布置在传统智能手表的前表面中并且传统智能手表由硬质材料形成,使得它只布置在用户手腕的上表面上。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手表可布置在用户手腕的上下表面上,部分地甚至布置于侧表面。
为此,图18中示出的第一显示器210包括形成在前表面中心的第一平坦部分S1和从第一平坦部分S1每侧弯曲的第一弯曲部分R1和R2。第二显示器210'还包括形成在后表面中心的第二平坦部分S2和从第二平坦部分S2每侧弯曲的第二弯曲部分R3和R4。可将电子组件装载在第一平坦部分S1和第二平坦部分S2中。第一平坦部分S1和第二平坦部分S2分别对应用户手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一弯曲部分R1和R2和第二弯曲部分R3和R4对应用户手腕的侧表面。此时,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可覆盖手腕的整体区域。然而,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手腕中存在可没有被显示器覆盖的一些区域,即,被暴露区域B1和B2。被暴露区域B1和B2是不可显示图像信息的边框区域。
如图17和图19中所示,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暴露于手表型移动终端200的外部。带模块230对应于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弯曲。平坦部分S1和S2、弯曲部分R1、R2、R3和R4和边框区B1和B2可形成与用户手腕的外观类似的形状。
第一支承材料220设置在第一显示器210的后表面中以容纳第一显示器210,随第一显示器210一起弯曲。第二支承材料220'设置在第二显示器210'的后表面中以容纳第二显示器210',随第二显示器210'一起弯曲。第一支承材料220和第二支承材料220'可被构造成分别不仅覆盖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的后表面,而且覆盖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的所有侧表面。换句话讲,第一支承材料220和第二支承材料220'被分别安置在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中。
带模块230可由硬质弹性材料形成并且带模块的局部区域可以是能弹性变形的。柔性被安置在第一支承材料220和第二支承材料220'中并且它们由硬质弹性材料形成从而能变形。然而,第一支承材料220和第二支承材料220'被形成为具有比带模块230的硬度低的硬度,使得可由带模块230的形状确定第一支承材料220和第二支承材料220'的形状。
第一支承材料220和第二支承材料220'向内凹进,以使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分别固定设置在其中。
第一印刷电路板(PCB)250设置在第一平坦部分S1中并且PCB 250通过第一连接器240电连接到第一显示器。第二印刷电路板(PCB)250'设置在第二平坦部分S2中并且PCB 250'通过第二连接器240'电连接到第二显示器201'。
具体地,第一显示器210设置在第一支承材料220中并且第一显示器210通过第一连接器240电连接到第一PCB 250。第一电池260连接到第一PCB 250,以向第一显示器210供应必要的电力。
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01'、第一支承材料220和第二支承材料220'和带模块230可实现弯曲或平坦形状。为此,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带模块230的长度必须不能改变。图22和图23中示出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模块230由通过多个销联接的多个带件230a和230c组成。
将参照图22和图23详细描述带件的联接。
参照图23的(a),带件230a和230c通过销230b联接。图23的(b)是带模块230的顶视图。参照图23的(b),长孔230d形成在带模块230的各端中并且从第一支承材料220突出的突起223在被插入长孔230d中的状态下移动。换句话讲,突起223可沿着第一支承材料220或第二支承材料220'正在挠曲时的挠曲方向移动。例如,图22示出带模块230正在弯曲。当带模块230正在弯曲时,带模块230增大超过第一支承材料220平坦时。因此,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带模块230只使第一支承材料220(换句话讲,突起223)移动,以促使第一显示器210形成弯曲表面。如果第一显示器210变成平坦表面,则突起223在反向方向上移动,以促使第一显示器210形成平坦表面。
此过程可等同地应用于第二显示器210',第二支承材料220'和带模块230'。
图24是沿着图17的AA的另一个剖视图。图25是图24的局部放大视图。下文中,参照图24和图25,将详细描述一个实施方式。
当第一显示器210正在弯曲时,弹性发挥用作,使第一显示器210露于外部。为了防止这样,在第一支承材料220和第二支承材料220'中的每个中形成挂钩221并且在带模块230中形成挂钩固定部分233以将挂钩221选择性固定于挂钩固定部分233。挂钩221形成在第一支承材料220或第二支承材料220'的各中心。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分别通过粘合剂设置在第一支承材料220和第二支承材料220'中。
例如,当第一显示器210正在弯曲时,用于将第一显示器210与带模块230分开的力增大。因此,在第一支承材料220的后表面中形成挂钩221并且同时在带模块230中设置挂钩固定部分233,即,挂钩221可在其中移动的空间。挂钩221包括从第一支承材料220延伸的垂直部分221a和从垂直部分221a延伸的水平部分221b,水平部分221b与垂直部分221a交叉。当第一显示器210正在弯曲时,水平部分221受到带模块230中形成的限制部分234的限制,以防止第一显示器与带模块230分开。该过程同等地应用于第二显示器210',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带模块230形成平坦或弯曲的表面。当挂钩221移动从而形成弯曲表面时,挂钩221具有被构造成防止第一显示器210向外分开的结构。
此时,挂钩221和挂钩固定部分223可在弯曲部分R1、R2、R3和R4中形成。
图20是图18中示出的“C”的放大视图,图21是图18中示出的“D”的放大视图。第一显示器210的两端和第二显示器210'的两端彼此相邻地布置,从而形成框架区B1和B2(参见图18)。彼此相邻的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可用作单个显示器。例如,第一显示器210实现第一功能并且第二显示器210'支持第一功能或实现不同于第一功能的第二功能。如图28的(a)中所示,在第一显示器210上形成第一操纵单元223a并且在第二显示器210'上形成第二操纵单元223。因此,可通过第一操纵单元223a操纵主要功能并且可通过第二操纵单元223b操纵对诸如音乐或视频的多媒体的播放速度控制和声音控制。
如图28的(b)中所示,第一显示器210中形成的一些图标被拖拽到第二显示器210'。移动到第二显示器210'的图标215'实现与移动之前相同的功能。
为了使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彼此通信,必须提供短距离无线通信(即,蓝牙)。为此,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平坦部分S1中布置第一天线271并且在第二平坦部分S2中布置第二天线272。第一天线271和第二天线272在彼此间进行信号的收发,以有组织地实现功能。第一天线271和第二天线272分别布置在第一印刷电路板250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50'上。
如图29中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在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一支承材料220之间布置充电膜270。充电膜270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290电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250,以备第一电池260没电时用。如图30中所示,在柔性印刷电路板290的一端中形成电极焊盘291并且第一连接器240通过形成在第一支承材料220中的孔227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240和柔性印刷电路板290。在充电膜270的下表面中可设置多个电极281并且电极281接触电极焊盘291。
此时,在使用手表型移动终端的同时,可使用充电膜270。充电膜270用作电池260没电时的补充电池。充电膜270是被太阳光充电的并且它可以是可产生其自身太阳能的屏幕。在充电膜270中加载用于收集太阳光的透镜(未示出)和透明的太阳能电池(未示出),使得当充电膜270暴露于太阳光时,可收集太阳能进行自充电。
充电膜还可布置在第二显示器210'和第二支承材料220'之间,以备第二电池260'没电时用。
如上所述,第一显示器210的两端与第二显示器210'的两端分隔开预设的距离,以形成边框区B1和B2。此时,当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210'是朝向用户面部的屏幕(例如,包括B1的区域)时,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210'之间的一个距离相对窄。当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是朝向用户面部背面的屏幕(例如,包括B2的区域)时,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之间的另一个距离比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之间的所述一个距离宽。这是示例之一并且朝向用户面部背面的屏幕中的其它距离可更窄。此时,当与多媒体播放关联的图标215或操纵单元223a和223b在朝向用户面部的屏幕中实现并且与打电话或接电话关联的功能在朝向用户面部背面的屏幕中实现时,音频孔238和麦克风239a之间的距离并没有那么重要。因此,当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二显示器210'之间的距离宽时,无关紧要。
带模块230通过搭扣235彼此连接和脱钩。通过按钮236操作搭扣235。接收器237和音频孔238布置在搭扣235的一部分中。麦克风239和麦克风孔239a布置在搭扣235的另一部分中。通常,搭扣235可位于用户手腕的下部中。然而,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器210'设置在用户手腕的下部分中并且搭扣235布置在用户手腕的侧面。
公开了实现两个显示器210和210'。然而,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并且只可实现第一显示器210。在这种情形下,省略了第二显示器210'和第二支承材料220'并且省略了装载在第二平坦部分S2中的组件,这些组件被带模块230取代。另外,第二显示器210'和第二支承材料220'可以是能分离的。在这种情形下,第二连接器240'可暴露于外部。参照图20,在第一平坦部分S1中形成平板231并且平板231包括水平部分231a和垂直部分231b。垂直部分231b和水平部分231a限定其中装载各种电子组件的空间。电子组件的示例包括电池260、印刷电路板250和天线271。如果去除了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一支承材料220,则第一连接器240暴露于外部。该过程与第一显示器210和第一支承材料220关联并且该过程可应用于第二显示器210'和第二支承材料220'。
图3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组件的概念图。图31的(a)示出其中手表型移动终端200附接到移动终端300的状态并且图31的(b)示出从移动终端300分离手表型移动终端200的状态。
如图31的(a)中所示,在移动终端的后表面中形成容纳凹部215,用于容纳手表型移动终端200。因为手表型移动终端200被移动终端300容纳,所以手表型移动终端200可被充电或者使用装载在移动终端300中的传感器。另外,手表型移动终端200的数据可被发送到移动终端300。可使用C形夹、弹簧针或连接器将手表型移动终端200电连接到移动终端300并且可使用其它方式。
如图32中所示,显示器210可用作构成眼镜型移动终端400的一个组件。换句话讲,眼镜型移动终端400包括由用户头部的后面支承的后座。在后座410的中心形成平坦支架411。显示器210连接到支架411。为了进行连接,在支架411中形成孔218并且显示器210通过连接构件217连接到支架411。此时,显示器210提供与后视相关的信息。例如,显示器210为后面的人提供本地时间。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移动终端可变形成方便不同情形的类型,使得移动终端可满足便携性和可用性。
另外,当移动终端变形成手表型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的整体厚度可以是均匀的,使得可提供具有优异设计品质的移动终端。显示单元151可以是柔性的并且移动终端可提供即使在它变形成手表型时也具有大屏幕的显示单元151。
虽然已经参照实施方式的多个例证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实施方式,但应该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设想到将落入本公开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众多其它修改形式和实施方式。更特别地,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置的组成部件和/或布置中进行各种变形和修改。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置进行变形和修改之外,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替代使用也将是清楚的。

Claims (20)

1.一种可变形移动终端,该可变形移动终端包括:
主体;
显示器,其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前表面;以及
带,其连接到所述主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其中,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构造中,所述带是弯曲形状并且与所述主体一起形成闭合环结构,并且
其中,至少所述带是能变形的并且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构造中被构造成与所述主体聚在一起形成直板型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电子组件,其被安装在所述带中;以及
柔性板,其从所述带的内部部分延伸到所述主体并且将所述电子组件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带包括:
第一带,其具有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连接的第一端;以及
第二带,其具有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侧连接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带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带的第二端被构造成可分离地彼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挂钩,其附接到所述第一带的所述第二端;以及
挂钩固定部分,其与所述第二带的所述第二端关联,所述挂钩固定部分被构造成使所述挂钩固定于所述挂钩固定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弹性部分,其被构造成向所述挂钩施加力,以将所述挂钩固定于所述挂钩固定部分;以及
按钮,其被构造成当按下所述按钮时对抗所述弹性部分对所述挂钩施加的力,使得所述挂钩不再被所述挂钩固定部分固定并且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彼此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电子组件包括:
印刷电路板,其安装在所述第一带中;以及
电池,其安装在所述第二带中,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分离时断开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附接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带和所述主体能彼此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一磁体,其在所述主体上;以及
第二磁体,其在所述带上,其中,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具有相反的极性,其中,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彼此粘附并且保持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第二构造成为直板型移动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主体和所述显示单元是柔性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多个单元块,其在所述主体中,在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平行的第一方向上纵向延伸,并且顺序地布置在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垂直的第二方向上,
狭槽,其在所述多个单元块的第一方向的两个侧表面上凹进,并且在第二方向上横跨延伸;以及
多个突起,每个均从所述主体的内部部分突出,进入所述多个单元块中的对应一个的狭槽中,
其中,所述突起中的每个被构造成沿着对应狭槽移动,使得当所述主体的形状变形以将所述移动终端置于所述第一构造时,相邻单元块之间的角度改变。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板簧,其在所述带中,所述板簧由柔性材料形成,其中,至少部分通过所述板簧的弯曲来确定所述第一构造和所述第二构造中所述带的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板簧包括:
矩形外框架;
多个可变形框架,其在所述外框架内,其中,所述多个可变形框架在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平行的第一方向上布置,在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从所述外框架的一侧和所述外框架的另一侧延伸;以及
中间框架,其定位为横跨所述多个可变形框架,
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一构造和所述第二构造之间改变时,所述矩形外框架和所述中间框架不变形并且所述多个可变形框架改变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带包括多个弯曲单元,所述弯曲单元被构造成当所述移动终端被置于所述第二构造时折叠所述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弯曲单元中的每个是具有两个轴的铰链。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各轴的端部部分包括从其突出的阻挡件,其中,铰链盖板覆盖所述两个轴的所述端部部分,其中,所述铰链被构造成进行旋转,直到所述阻挡件接触所述铰链盖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麦克风和音频输出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其安装在所述带中,比所述弯曲单元更靠近所述主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显示器是柔性的并且包括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前表面的第一显示器和安装于所述主体并且背对所述第一显示器的第二显示器,其中,所述主体和所述带彼此一体地形成,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一支承材料,其布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器的后表面上;以及
带模块,其在所述第一支承材料中,用于支承所述第一显示器,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第二构造时,所述第一显示器和所述第二显示器弯曲。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第一构造时,所述第一显示器和所述第二显示器中的每个包括平坦部分、所述平坦部分一侧的第一弯曲部分和所述平坦部分另一侧的第二弯曲部分,所述第二弯曲部分与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相对。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充电膜,其在所述第一显示器和所述第一支承材料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显示器和所述第二支承材料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支承材料和所述第二支承材料中的每个的侧表面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带模块的侧表面,其中,突起从所述第一支承材料和所述第二支承材料中的每个的侧表面突出,所述突起能沿着形成在所述带模块的侧表面中的对应狭槽移动。
20.一种移动终端组件,该移动终端组件包括:
外表面,其中形成有容纳凹部,其中,所述容纳凹部被构造成接纳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并且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电连接到所述移动终端组件。
CN201510415682.7A 2014-09-16 2015-07-15 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101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22870 2014-09-16
KR1020140122870A KR101659030B1 (ko) 2014-09-16 2014-09-16 와치 타입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 어셈블리
KR1020140141599A KR20160046129A (ko) 2014-10-20 2014-10-20 이동 단말기
KR10-2014-0141599 2014-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0185A true CN106210185A (zh) 2016-12-07
CN106210185B CN106210185B (zh) 2021-06-01

Family

ID=54146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568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10185B (zh) 2014-09-16 2015-07-15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12623B2 (zh)
EP (1) EP2998823B1 (zh)
CN (1) CN106210185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3129A (zh) * 2017-05-12 2017-07-2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式柔性手机
CN107508932A (zh) * 2017-08-04 2017-12-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屏幕和可折叠手机
CN108549527A (zh) * 2018-02-28 2018-09-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223808A1 (zh) * 2017-06-08 2018-12-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和用于移动终端的柔性臂环
CN109656348A (zh) * 2018-12-25 2019-04-19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管理方法、能源管理装置
CN110557476A (zh) * 2018-05-31 2019-12-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WO2020224210A1 (zh) * 2019-05-08 2020-11-1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可弯折的智能主机及穿戴设备
CN114203047A (zh) * 2021-12-21 2022-03-1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4220346A (zh) * 2021-12-14 2022-03-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5623097A (zh) * 2020-02-18 2023-01-17 北京飞壳科技有限公司 腕带手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8367B2 (en) * 2014-02-04 2017-05-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Wearable computing systems
KR102242979B1 (ko) * 2014-02-22 2021-04-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곡형 본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웨어러블 장치
DE112015001208T5 (de) 2014-03-13 2016-12-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ktronisches Gerät
WO2016154847A1 (zh) * 2015-03-30 2016-10-0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
KR20160139733A (ko) * 2015-05-28 2016-1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WO2017026728A1 (en) * 2015-08-13 2017-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upling memb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M513555U (zh) * 2015-08-25 2015-12-01 First Dome Corp 可應用在軟性顯示屏幕之聯結裝置
EP3182221A1 (fr) * 2015-12-15 2017-06-21 Omega SA Bracelet de montre
US9612617B1 (en) * 2016-02-18 2017-04-04 Guillaume Jaulerry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 for managing and storing data
CN106200801B (zh) * 2016-07-08 2018-09-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腕带式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05390B (zh) * 2016-07-08 2018-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A3034150A1 (en) * 2016-07-19 2018-01-25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lexible device
EP3489819A4 (en) * 2016-07-19 2020-03-18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LEXIBLE DEVICE
EP3521968A4 (en) * 2016-09-30 2020-05-20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US10228725B2 (en) * 2016-09-30 2019-03-12 Intel IP Corporation Flexible band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3553955A4 (en) * 2016-12-06 2020-06-24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216231B1 (en) * 2018-02-20 2019-02-26 Nvf Tech Ltd Moving magnet actuator for haptic alerts
US20200085153A1 (en) * 2018-09-19 2020-03-19 Scott Dummert Dual Display Wristband
TWI751461B (zh) * 2019-12-16 2022-01-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生理訊號偵測裝置
CN213904765U (zh) * 2020-11-30 2021-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KR20220143317A (ko) * 2021-04-16 2022-10-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37166A (fr) * 1971-03-11 1973-05-31 Bramed S A Bracelet de montre
JP2008167789A (ja) * 2007-01-09 2008-07-24 Sansho Giken Kk 装身具
CN201535860U (zh) * 2009-11-23 2010-07-28 曾国林 弹片式手表
CN102105027A (zh) * 2009-12-22 2011-06-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2004822U (zh) * 2011-04-22 2011-10-05 四川华立德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手链型手机
US20120182677A1 (en) * 2011-01-18 2012-07-19 Pantech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transformable into bracelet
CN102902196A (zh) * 2012-10-23 2013-01-30 李嘉睿 一种具有充放电功能的太阳能光伏手表
US20130044215A1 (en) * 2011-08-17 2013-02-21 Apple Inc. Bi-stable spring with flexible disp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7818A (en) 1988-10-31 1989-07-11 Timex Corporation Wristwatch radiotelephone
US5260915A (en) 1992-10-16 1993-11-09 Timex Corporation Wristwatch radiotelephone
CA2347642A1 (en) 1998-10-28 2000-05-04 Via, Inc. Flex-to-fixed user interface devices and methods
GB2371436B (en) 2001-01-22 2004-09-08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Portable telephone
US9016565B2 (en) 2011-07-18 2015-04-28 Dylan T X Zhou Wearable personal digital device for facilitating mobile device payments and personal use
US7912508B2 (en) 2006-12-15 2011-03-22 Motorola Mobilit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dditional input or output device
US8105208B2 (en) * 2009-05-18 2012-01-31 Adidas Ag Portable fitness monitoring systems with display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KR101624559B1 (ko) 2010-02-04 2016-05-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9110498B2 (en) * 2010-09-30 2015-08-18 Fitbit, Inc. Molded wristband case
KR101248755B1 (ko) 2011-03-31 2013-04-03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플랙시블 인쇄회로기판을 이용한 착용식 모바일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8467270B2 (en) 2011-10-26 2013-06-18 Google Inc. Smart-watch with user interface features
US20130120106A1 (en) 2011-11-16 2013-05-16 Motorola Mobility, Inc. Display device, corresponding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for
US20130271355A1 (en) 2012-04-13 2013-10-17 Nokia Corporation Multi-segment wearable accessory
EP2698686B1 (en) 2012-07-27 2018-10-10 LG Electronics Inc. Wrist-wearab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398946B1 (ko) 2013-06-25 2014-05-27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스마트 시계 제어 장치, 방법 및 기록매체
KR200470456Y1 (ko) 2013-06-03 2013-12-16 이윤호 손목 착용 타입 휴대 단말기 거치장치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37166A (fr) * 1971-03-11 1973-05-31 Bramed S A Bracelet de montre
JP2008167789A (ja) * 2007-01-09 2008-07-24 Sansho Giken Kk 装身具
CN201535860U (zh) * 2009-11-23 2010-07-28 曾国林 弹片式手表
CN102105027A (zh) * 2009-12-22 2011-06-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US20120182677A1 (en) * 2011-01-18 2012-07-19 Pantech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transformable into bracelet
CN202004822U (zh) * 2011-04-22 2011-10-05 四川华立德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手链型手机
US20130044215A1 (en) * 2011-08-17 2013-02-21 Apple Inc. Bi-stable spring with flexible display
CN102902196A (zh) * 2012-10-23 2013-01-30 李嘉睿 一种具有充放电功能的太阳能光伏手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3129A (zh) * 2017-05-12 2017-07-2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式柔性手机
WO2018223808A1 (zh) * 2017-06-08 2018-12-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和用于移动终端的柔性臂环
CN107508932A (zh) * 2017-08-04 2017-12-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屏幕和可折叠手机
CN108549527A (zh) * 2018-02-28 2018-09-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7476A (zh) * 2018-05-31 2019-12-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9656348A (zh) * 2018-12-25 2019-04-19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源管理方法、能源管理装置
WO2020224210A1 (zh) * 2019-05-08 2020-11-1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可弯折的智能主机及穿戴设备
CN115623097A (zh) * 2020-02-18 2023-01-17 北京飞壳科技有限公司 腕带手机
CN114220346A (zh) * 2021-12-14 2022-03-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4220346B (zh) * 2021-12-14 2023-12-0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4203047A (zh) * 2021-12-21 2022-03-1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4203047B (zh) * 2021-12-21 2024-01-1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装置及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98823B1 (en) 2020-02-26
EP2998823A1 (en) 2016-03-23
US20160077548A1 (en) 2016-03-17
CN106210185B (zh) 2021-06-01
US9612623B2 (en) 2017-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0185A (zh) 移动终端
EP3089430B1 (en) Mobile terminal
KR102372173B1 (ko) 이동 단말기
US9986072B2 (en) Mobile terminal
US9690330B2 (en) Mobile terminal
US9729688B2 (en) Mobile terminal
US1061358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330232A (zh) 手表式终端
KR20170089664A (ko) 롤러블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US10491728B2 (en) Ke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sam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key module
US20180183911A1 (en) Mobile terminal
US10277265B2 (en) Case assembly for mobile terminal
CN107547699A (zh) 移动终端
CN106331229A (zh) 移动终端
KR20210133211A (ko) 롤러블 이동 단말기
US20130329915A1 (en) Microphone features relating to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CN113271368A (zh) 可分离的移动终端
US20180176352A1 (en) Mobile terminal
KR20160077752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케이스
CN100461643C (zh) 便携式通信设备
KR101659030B1 (ko) 와치 타입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 어셈블리
US20170078461A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1204266A (zh) 保护套
KR20170136315A (ko) 이동 단말기
US20190086968A1 (en) Mobile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