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1369B - 终端装置、输出方法以及输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输出方法以及输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1369B
CN106201369B CN201610348878.3A CN201610348878A CN106201369B CN 106201369 B CN106201369 B CN 106201369B CN 201610348878 A CN201610348878 A CN 201610348878A CN 106201369 B CN106201369 B CN 1062013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data
processing unit
output
place
st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488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1369A (zh
Inventor
永森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01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1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1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13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4Job translation or job parsing, e.g. page banding
    • G06F3/1248Job translation or job parsing, e.g. page banding by printer language recognition, e.g. PDL, PCL, PD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8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client-server-printer device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输出方法以及输出系统,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灵活控制输出数据蓄存场所的终端装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通过网络与保存输出数据关联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根据输出数据关联信息从蓄存场所取得输出数据输出的输出装置相连接,其中具有根据与条件和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相关联的规则信息来选择输出数据蓄存场所的蓄存处理部、在选择信息处理装置作为输出数据蓄存场所时,将输出数据和输出数据关联信息送往信息处理装置保存,而在选择终端装置作为输出数据蓄存场所时,将输出数据关联信息送往信息处理装置保存的送信部、以及在选择终端装置为输出数据蓄存场所时进行输出数据蓄存的输出数据蓄存部。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输出方法以及输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输出方法以及输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输出系统常用打印服务器蓄存来自计算机的打印作业,而后打印装置从该打印服务器取得打印作业进行打印。
对此,专利文献1(JP特开2007-200284号公报)公开了所谓的拉动方式打印系统(Pull Print System),由打印装置指定打印对象数据,而后经由通信线取得基于该指定的打印对象数据或基于打印对象数据的打印作业,进行打印输出。
在拉动方式打印系统中,例如用户从应用软件中选择打印驱动器,提出打印要求,从而将打印作业蓄存到蓄存场所中。打印作业的蓄存场所例如取决于打印驱动器的蓄存设定。为此,在拉动方式打印系统中,如果需要在每次打印时改变蓄存设定,用户需要考虑打印内容等来改变打印驱动器的蓄存设定,比较麻烦。
上述问题并不局限于拉动方式打印系统,用投影仪或显示器等输出装置输出用户蓄存在蓄存场所中的作业的输出系统均会发生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灵活控制输出数据蓄存场所的终端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装置,其通过网络与保存输出数据关联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根据所述输出数据关联信息从蓄存场所取得输出数据并输出该输出数据的输出装置相连接,所述终端装置具有以下各部:蓄存处理部,用于根据与条件和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相关联的规则信息,选择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送信部,用于在选择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作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时,将所述输出数据和所述输出数据关联信息送往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让该信息处理装置保存该输出数据和该输出数据关联信息,而在选择所述终端装置作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时,将所述输出数据关联信息送往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让该信息处理装置保存该输出数据关联信息;以及,输出数据蓄存部,用于在选择所述终端装置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时,蓄存所述输出数据。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能够灵活控制输出数据蓄存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系统的一例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计算机的一例硬件构成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客户终端的一例处理模块图。
图4是作业蓄存插件的一例处理模块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服务器装置的一例处理模块图。
图6是打印作业信息的一例构成图。
图7是将打印数据蓄存到客户终端的一例打印处理示意图。
图8是一例将打印数据蓄存到打印服务器装置中的打印处理示意图。
图9是一例打印作业蓄存处理流程图。
图10是一例功能选择画面的示意图。
图11是步骤S68的处理的一例流程图。
图12是客户终端的打印数据上线容量的示意图。
图13是另一例步骤S68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打印服务器装置的打印数据上限数据容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述上述本发明特征。本实施方式以打印系统作为一例输出系统来进行描述,但是,输出系统并不局限于打印系统。此外还有投影系统或显示系统,除此之外,只要是用来输出蓄存在蓄存场所中的作业的系统均可用来作为输出系统。
<第一实施方式>
系统构成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系统的一例构成示意图。图1所示的打印系统1具有以LAN等网络N1连接的管理者终端11、应用软件服务器装置12、认证服务器装置13、打印服务器装置14、客户终端16、以及公用输出装置17。打印系统1还具有与客户终端16连接的局域输出装置15。
管理者终端11、应用软件服务器装置12、认证服务器装置13、打印服务器装置14、局域的输出装置15、客户终端16、以及公用的输出装置17具有无线或有线的通信部。
图1中管理者终端11、应用软件服务器装置12、认证服务器装置13、打印服务器装置14、局域的输出装置15、客户终端16、公用的输出装置17各为一台装置,但也可以是多台装置。
管理者终端11为管理者使用的PC等信息处理装置(计算机)。管理者终端11根据管理者的要求,进行各个用户的客户终端16的设定等,而后将设定内容(设定数据)送往客户终端16等通过网络N1连接的装置。
应用软件服务器装置12以一台以上信息处理装置实现。应用软件服务器装置12中保存用于发给客户终端16的打印应用软件等应用软件或有关该应用软件的设定数据即打印设定数据等。应用软件服务器装置12向客户终端16颁布其中保存的打印应用软件或打印设定数据。
认证服务器装置13的功能通过一台以上的信息处理装置实现。认证服务装置13保存用户信息,根据来自输出装置17的要求进行认证。打印服务器装置14的功能通过一台以上的信息处理装置实现。打印服务器装置14可以保存就打印数据或打印作业信息,根据来自输出装置17等的要求,向输出装置17发送打印数据或打印作业信息。
打印服务器装置14是一例能够保存关于打印数据等的输出数据或打印作业信息等输出数据的信息,即输出数据关联信息(打印数据的记事信息等),并将该输出数据关联信息送往输出装置17的装置。
例如,如果输出装置17是投影仪,则打印服务器装置14能够蓄存需要用投影仪显示输出(投影)的显示数据(输出数据)。打印服务器装置14蓄存显示输出时的显示方法等设定(输出数据关联信息)。进而,打印服务器装置14还能够同时蓄存打印数据和显示数据。打印服务器装置14还能够针对打印输出打印数据的复合机或显示输出显示数据的投影仪等多台输出装置17,输出对应输出装置17的输出数据或输出数据关联信息。为此,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不限于打印数据或打印作业信息。
输出装置15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直接连接客户终端16的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等。输出装置15除了打印机、复印机、复合机、激光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以外,还可以是投影仪或显示器等实行显示输出的投影装置或显示装置、音响设备等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装置等。
客户终端16是用户使用的PC等信息处理装置。客户终端16是智能手机、手机或PC等终端装置。客户终端16搭载打印软件,其可以保存打印数据,并根据输出装置17等提出的要求,向输出装置17发送打印数据。
输出装置17是以有线或无线通信连接网络N1的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输出装置17除了打印机、复印机、复合机、激光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以外,还可以是投影仪或显示器等实行显示输出的投影装置或显示装置、音响设备等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装置等。
图1的打印系统1仅仅是一个例子,其构成中可以没有应用软件服务器装置12,或用一台装置来实现认证服务器装置13和打印服务器装置14所具备的功能。
硬件构成
图1所示的管理者终端11、应用软件服务器装置12、认证服务器装置13、打印服务器装置14、客户终端16、输出装置17可以用例如图2所示的硬件构成的计算机来实现。图2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计算机的一例硬件构成图。
图2所示的计算机500具备输入装置501、显示装置502、外部接口(I/F)503、RAM504、ROM505、CPU506、通信接口507、以及HDD508等,互相之间以主线B连接。除此之外,输入装置501和显示装置502也可以在仅需要时连接起来使用。
输入装置501包含键盘或鼠标等,供用户输入个操作信号时使用。显示装置502包含显示器等,用来显示计算机500的处理结果。
通信接口507用来连接计算机500和网络N1。计算机500可以通过网络接口507进行数据通信。
HDD508是保存程序或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HDD508保存的程序或数据有控制计算机500整体的基本软件即OS、或在OS上提供各种功能的应用软件等。
外部接口503是外部连接的接口。外部装置为记录媒体503a等。计算机500通过外部接口503读取/写入记录媒体503a。记录媒体503a为例如软磁盘、CD、DVD、SD存储卡、USB存储器等。
ROM505是即便电源被切断也能够保存程序和数据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ROM505中保存计算机500启动时实行的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OS设定、以及网络设定等程序和数据。RAM504是暂时保存程序或数据的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
CPU506是从ROM505或HDD508等存储装置读取程序和数据,展开到RAM504上实行处理,控制计算机500整体或实现功能的运算装置。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管理者终端11、应用软件服务器装置12、认证服务器装置13、打印服务器装置14、客户终端16通过上述计算机500的硬件构成实现下述各种处理。
软件构成
[客户终端]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客户终端16例如通过图3所示的处理模块图实现其功能。图3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客户终端的一例处理模块图。
图3所示的客户终端16通过执行程序,实现文书制作软件21、假想打印驱动器22、假想打印驱动器22a、实际打印驱动器23、插件24、平台API25、平台26以及存储部27。插件24具有作业蓄存插件31和打印控制插件32。平台26具有显示控制(UI控制)部41、设定部42、通信部43。
文书制作软件21是一例接收用户提出的打印要求的应用软件。文书制作软件21是一个例子,只要是受理用户的打印等输出要求的应用软件便可以作为文书制作软件21。
假想打印驱动器22不拘于设备类型,将应用数据转换为中间打印数据输出。中间打印数据与输出装置17等的设备类型无关。
XPS(XML Paper Specification)格式的数据是一例中间打印数据。应用数据是一例输出对象数据。假想打印驱动器22a是用于利用作业蓄存插件31的一例假想打印驱动器。假想打印驱动器22a将应用数据转换为中间打印数据输出,而不拘于输出装置的机型。实际打印驱动器23将中间打印数据转换为输出装置17等能够打印格式的实际打印数据后输出。RAW格式的数据是一例实际打印数据。以下不作区别时,统称为输出数据。
插件24是在平台26上动作的软件,通过利用平台API 25,能够利用平台26的功能。
平台API 25是用于插件24利用平台26的功能的接口。平台API 25是为了平台26接受来自插件24的要求而设置的预先经过定义的接口,例如以函数或等级等构成。
平台26的显示控制部41根据例如文书制作软件21或插件24等的要求,控制显示装置502的显示。设定部42实行插件24等的设定。通信部43实行与外部的通信。存储部27保存设定等。
客户终端16将插件24共同利用的功能集中到平台26上,进行集中处理。图3的处理模块图的分类方式只是一个例子,并不一定需要按照图3所示的以阶层来分类。
从假想打印驱动器22a收到打印要求后,插件24的作业蓄存插件31实行有关打印作业的蓄存或管理的处理。打印控制插件32例如在收到来自假想打印驱动器22的指定输出装置17的打印要求后,选择指定输出装置17对应的实际打印驱动器23。打印控制插件32提出要求,要求用被选的实际打印驱动器23从输出装置17输出实际打印数据。
管理者或用户可以安装并使用需要的插件24,因此插件24不一定局限于图3所示的构成。
图4是作业蓄存插件的一例处理模块图。图4的作业蓄存插件31具有事件检测部60、代理打印处理部61、作业蓄存处理部62、打印作业送信部63、打印数据保存部64、以及设定信息保存部65。
事件检测部60用来检测来自用户的打印要求等事件。代理打印处理部61用来实行关于代理打印(代理输出)的处理。例如代理打印处理部61在打印作业信息中附加代理用户ID等代理用户信息。
作业蓄存处理部62用于选择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当客户终端16被选定为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后,作业蓄存处理部62将打印数据蓄存到打印数据保存部64中。
打印作业送信部63在打印服务器装置14被选择为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时,将打印作业信息以及打印数据送往打印服务器装置14。打印作业送信部63在客户终端16被选择为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时,将打印作业信息以及打印数据送往打印服务器装置14。打印数据保存部64保存打印数据。设定信息保存部65保存设定信息。
[打印服务器装置]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服务器装置14通过例如图5所示的处理模块实现。图5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服务器装置的一例处理模块图。
打印服务器装置14通过执行程序,实现打印数据收信部71、打印作业信息收信部73、打印作业信息送信部74、打印数据送信部75、打印数据保存部76、打印作业信息保存部77的功能。
打印数据收信部71让打印数据保存部76保存从客户终端16收到的打印数据。打印作业信息收信部73让打印作业信息保存部77保存从客户终端16收到的打印作业信息。
打印作业信息送信部74根据来自输出装置17的要求,将打印作业信息送往输出装置17。打印数据送信部75根据来自输出装置17的要求,将打印数据送往输出装置17。打印数据保存部76保存打印数据。打印作业信息保存部77保存打印作业信息。
[打印作业信息]
图6是打印作业信息的一例构成图。图6所示的打印作业信息具有作业ID、作业名、蓄存场所、蓄存方式、用户ID、代理用户ID、日期、色彩模态信息、打印数量、双面信息、汇集信息、文件路径等数据项目。
作业ID是打印作业的识别标记。作业名是打印作业的名称。蓄存场所表示蓄存中间打印数据或实际打印数据的场所(打印服务器装置14或客户终端16等)。打印服务器装置14也可以接受并蓄存中间打印数据。打印服务器装置14在受理来自输出装置17等提出的实际打印数据的要求时等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中间打印数据转换为实际打印数据,用以提供实际打印数据。
蓄存场所为“Client1”时,中间打印数据或实际打印数据被蓄存到以“Client1”识别的客户终端16。例如输出装置17按照图6所示的打印作业信息控制提出打印数据的要求设备。
蓄存格式表示蓄存到蓄存场所中的打印数据的格式。当图6的打印作业信息的蓄存格式为“XPS”时,表示蓄存场所中蓄存了中间打印数据。而当蓄存格式为“PCL”时,表示蓄存场所中蓄存了实际打印数据。
中间打印数据是指,关于格式的公用规格一般被公开,而且是具有便于重新编辑格式的打印数据。中间打印数据的数据格式并不局限于XPS(XML Paper Specification),也可以是例如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等。
另一方面,实际打印数据是指有赖于输出装置17等的PDL(Page DescriptionLanguage)的打印数据。实际打印数据的数据格式也不局限于PDL,也可以是例如PS(PostScript)等。
用户ID是表示打印数据拥有者的用户识别信息。代理用户ID是能够实行打印作业的代理用户的用户ID。例如用户ID为“11”的用户登录后,输出装置17的操作面板等显示装置上显示以用户ID“11”的用户为拥有者的作业ID“4”的打印作业和作为代理用户设定的作业ID“2”的打印作业。
日期是打印作业的生成日期。彩色模态信息、打印数量、双面信息、汇集信息是打印设定的一个例子。文件路径用来表示中间打印数据或是及打印数据所蓄存的场所中中间打印数据或实际打印数据的所在位置。
具体处理
以下详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系统1的处理。
[打印处理]
例如用户操作文书制作软件21,选择假想打印驱动器22a提出打印要求,开始打印处理。图7是将打印数据蓄存到客户终端的一例打印处理示意图。在此选择客户终端作为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关于选择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的打印作业蓄存处理将在以后详述。
在步骤S11,文书制作软件21将打印事件送往假想打印驱动器22a。假想打印驱动器22a将打印事件送往作业蓄存插件31。假想打印驱动器22a将软件数据转换为中间打印数据,并送往作业蓄存插件31。作业蓄存插件31的作业蓄存处理62将打印数据蓄存到打印数据保存部65。
打印作业送信部63在步骤S12,将打印作业信息送往打印服务器装置14,并保存在该打印服务器装置14中。这样,图7所示的打印系统1中,打印数据被蓄存在客户终端16,打印作业信息被保存在打印服务器装置14中。
在步骤S21,用户在输出装置17的操作面板等上输入认证信息,要求登录。受到用户的登录要求,输出装置17在步骤S22中要求向认证服务器装置13发送认证信息,要求认证。认证服务器装置13用收到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并将认证结果会送到输出装置17。在此,设定认证结果未认证成功。而在认证结果为认证失败的情况下,可以在操作面板等显示装置上显示例如登录失败等,从而不再实行步骤S23之后的处理。
而在步骤S23,输出装置17要求打印服务器装置14提供认证获得成功的用户的打印作业信息。打印服务器装置14检索赋予认证获得成功用户的用户ID的打印作业信息。在步骤S24,打印服务器装置14将检所得到的打印作业信息的一览送往输出装置17。
输出装置17显示收到的打印作业信息一览,供用户从中选择打印作业。用户从打印作业信息一栏中选择了打印作业信息后,输出装置17可以从用户选择的打印作业信息的蓄存场所和文件路径判断打印作业的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和文件路径。在此判断客户终端16是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在步骤S25,输出装置17要求客户终端16提供用户选择的打印作业的打印数据。
在此设定客户终端16中蓄存的打印数据为中间打印数据。在步骤S26,客户终端16的作业蓄存插件31利用实际打印驱动器23,将中间打印数据转换为实际打印数据。客户终端16也可以蓄存实际打印数据。此时省略步骤S26。
在步骤27,客户终端16将打印作业的实际打印数据送往输出装置17。在步骤S28,输出装置17输出收到的实际打印数据。
图8是一例将打印数据蓄存到打印服务器装置中的打印处理示意图。在此选择打印服务器装置14为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关于选择打印数据蓄存场所的打印作业蓄存处理将在以下详述。
文书制作软件21将打印事件送往假想打印驱动器22a。假想打印驱动器22a向作业蓄存插件31发送打印事件。假想打印驱动器22a将软件数据转换为中间打印数据,并将该中间打印数据送往作业蓄存插件31。作业蓄存插件31利用实际打印驱动器23将中间打印数据转换为实际打印数据。
在步骤S31,打印作业送信部63向打印服务器装置14发送打印作业信息和实际打印数据,并让打印服务器装置14保存打印作业数据和实际打印数据。这样,图8所示的打印系统1中打印作业信息和实际打印数据便蓄存到打印服务器装置14中。
在步骤S41,用户在输出装置17的操作面板等上输入认证信息,要求登录。收到用户的登录要求,输出装置17在步骤S42向认证服务器装置13发送认证信息要求认证。认证服务器装置13用收到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并将认证结果送回输出装置。在此设定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而如果认证结果未认证失败,则可以例如在操作面板等显示装置上显示表示登录失败的信息,不实行步骤S43以后的处理。
在步骤S43,输出装置17将认证成功的用户的打印作业信息送往打印服务器装置14。打印服务器装置14检索被赋予认证成功用户的用户ID(包含被赋予代理用户ID的情况)的打印作业信息。在步骤S44,打印服务器装置将检索到的打印作业信息的一览送往输出装置17。
输出装置17显示收到的打印作业信息一览,供用户从中选择打印作业。当用户在打印作业信息一栏中选择了打印作业信息后,输出装置17能够根据被选择的打印作业信息的蓄存场所和文件路径,判断打印作业的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和文件路径。
在此判断打印服务器装置14是蓄存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在步骤S45,输出装置17要求打印服务器装置14提供用户选择的打印作业的打印数据。在步骤S46,打印服务器装置14向输出装置17发送打印作业的实际打印数据。在步骤S47,输出装置输17出收到的实际打印数据。
[选择打印数据蓄存场所的打印作业蓄存处理]
图9是一例打印作业蓄存处理流程图。在步骤S61,客户终端16接受来自用户的打印设定。打印设定中还包含例如图10所示的功能选择画面1000上的功能选择。
图10是一例功能选择画面的示意图。功能选择画面1000是一例让用户从“将作业保存在本PC中”功能、“让代理用户打印”、“用指定打印机打印”中选择一项功能。用户从图10所示的功能选择画面1000选择一项功能,在步骤S62提出打印要求。
在步骤S63,作业蓄存插件31判断打印数据的执行许可者中是否包含提出打印要求的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代理用户)。如果作业蓄存插件31在功能选择画面1000上选择“让代理用户打印”功能,则判断包含提出打印要求的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
在判断包含提出打印要求的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的情况下,作业蓄存插件31进入步骤S66,将打印数据蓄存到被选为蓄存场所的打印服务器装置14。
相反,如果判断未包含提出打印要求的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则进入步骤S64,作业蓄存插件31判断是否设定客户终端16为蓄存场所。如果设定客户终端16为蓄存场所,则作业蓄存插件31进一步判断是否能够蓄存打印数据(存储区域是否有空余)。如果能够蓄存打印数据,则进入步骤S67,作业蓄存插件31将打印数据蓄存到被选为蓄存场所的客户终端16(自己)。
如果不能够蓄存打印数据,则进入步骤S66,作业蓄存插件31将打印数据蓄存到被选为就蓄存场所的打印服务器装置14。在步骤S64如果未设定客户终端16为蓄存场所,则作业蓄存插件31进入步骤S68。
在步骤S68,作业蓄存插件31按照规则基准,判断是蓄存在打印服务器装置14中还是客户终端16中,并将打印数据蓄存到被判断为蓄存场所的打印服务器装置14或客户终端16中。
图9是一例流程图。可以省略步骤S63的判断和步骤S64的判断之中一方的判断步骤,也可以逆反步骤S63的判断和步骤S64的判断的顺序。
在步骤S68,作业蓄存插件31例如按照图11所示的顺序进行处理。图11是步骤S68的处理的一例流程图。
在步骤S81,作业蓄存插件31判断是否超过设定信息中包含的客户终端16的上限数据容量。设定信息中包含的客户终端16的上限容量的设定例如如图12所示。
图12是客户终端的打印数据上限容量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客户终端16的打印数据上限数据容量表示允许保存到客户终端16的打印数据的上限数据容量(例如1G比特)。图12是一例上限数据容量,只要是表示打印数据的上线容量便可,例如也可以是打印数据的上限数量等。
为此,如果作业蓄存插件31判断超过设定信息中包含的客户终端16的上限数据容量,则进入步骤S82,将打印数据蓄存到打印服务器装置14。而如果作业蓄存插件31判断未超过设定信息中包含的客户终端16的上限数据容量,则进入步骤S83,将打印数据蓄存到客户终端16(自己)。
在图9的步骤S68,作业蓄存插件31例如按照图13所示的顺序进行处理。图13是另一例步骤S68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91,作业蓄存插件31要求打印服务器装置14蓄存打印数据。在步骤S92,打印服务器装置14判断是否超过打印服务器装置14的上限数据容量,即判断是否可以蓄存打印数据。打印服务器装置14的上限数据容量被设定为如图14所示。
图14是打印服务器装置的打印数据上限数据容量的示意图。图14表示,打印服务器装置14的打印数据上限数据容量为允许在打印服务器装置14中蓄存打印数据的上限数据容量(例如为100G比特)。
当判断未超过打印服务器装置14的上限数据容量时,打印服务器装置14将可以蓄存的答复送回到客户终端16,而当判断超过打印服务器装置14的上限数据容量时,打印服务器装置14将不可蓄存的答复送回到客户终端16。
在步骤S92,客户终端16的作业蓄存插件31从打印服务器装置14收到不可蓄存的答复时,进入步骤S93,作业蓄存插件31进一步判断客户终端16自己能否蓄存打印数据。如果可以蓄存打印数据,则进入步骤S94,作业蓄存插件31选择客户终端16(自己)为蓄存场所,在其中蓄存打印数据。
而如果步骤S92,客户终端16的作业蓄存插件31从打印服务器装置14收到可以蓄存的答复时,进入步骤S95,作业蓄存插件31将打印数据蓄存到被选为蓄存场所的打印服务器装置14中。另外,在步骤S93,即便判断无法蓄存打印数据,作业蓄存插件31也可以依然进入步骤S95,将打印数据蓄存到被选为蓄存场所的打印服务器装置14中。
为此,如果未超过打印服务器装置14的上限数据容量,作业蓄存插件31将打印数据蓄存到打印服务器装置14。而如果超过打印服务器装置14的上限数据容量,则作业蓄存插件31进一步判断客户终端16是否能够蓄存打印数据。
如果客户终端16能够蓄存打印数据,则作业蓄存插件31将打印数据蓄存到客户终端16。而如果客户终端16不能够蓄存打印数据,则即便超过打印服务器装置14的上限数据容量,作业蓄存插件31也将打印数据蓄存到打印服务器装置14中。
〈总结〉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1在代理打印时,将打印服务器装置14作为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而在设定客户终端16为蓄存场所时,可以将客户终端16作为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1在不是代理打印,而且未设定客户终端16为蓄存场所时,可以按照上限数据容量等规则基准判断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1能够灵活控制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因而,客户终端16的存储区域也可以被用来作为作打印数据的蓄存场所。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数据是打印对象的数据,在客户终端16从收到用户提出的打印要求阶段开始到输出装置17等输出位置的期间,成为输出对象的数据。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过程中,从收到打印要求的阶段开始到输出装置17等输出未知的期间中打印对象的数据的数据格式经过各种转换。
打印对象的数据被转换为软件数据格式、中间数据格式(XPS数据等)、以及打印数据格式(PDL数据等)等。本实施方式中打印对象有多个数据转换时机。
上述详细公开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没有限制,只要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允许对上述实施方式做各种更改。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1是输出系统的一个例子。
保存打印作业信息的打印服务器装置14是保存输出数据关联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根据打印作业信息从蓄存场所中取得并输出打印数据的输出装置17是根据输出数据关联信息从蓄存场所中取得并输出输出数据的输出装置的一个例子。客户终端16是终端装置的一个例子。
作业蓄存处理部62是一例蓄存处理部。打印作业送信部63是一例送信部。打印数据保存部64是蓄存输出数据的一例输出数据蓄存部。规则基准是对应的条件以及所述输出数据蓄存场所的一例规则信息。打印数据的实行许可者是一例实行许可者。打印要求是一例输出要求。

Claims (8)

1.一种终端装置,其通过网络与保存输出数据关联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根据所述输出数据关联信息从蓄存场所取得输出数据并输出该输出数据的输出装置相连接,所述终端装置具有以下各部:
蓄存处理部,用于根据与条件和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相关联的规则信息,选择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
送信部,用于在选择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作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时,将所述输出数据和所述输出数据关联信息送往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让该信息处理装置保存该输出数据和该输出数据关联信息,而在选择所述终端装置作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时,将所述输出数据关联信息送往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让该信息处理装置保存该输出数据关联信息;以及,
输出数据蓄存部,用于在选择所述终端装置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时,蓄存所述输出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根据与条件和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相关联的规则信息,选择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之前,所述蓄存处理部判断所述输出数据是否设定提出所述输出数据的输出要求的用户以外的用户为输出实行许可者,如果所述输出数据设定提出所述输出数据的输出要求的用户以外的用户为输出实行许可者,则所述蓄存处理部选择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根据与条件和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相关联的规则信息,选择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之前,所述蓄存处理部判断是否设定所述终端装置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如果设定所述终端装置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则所述蓄存处理部选择所述终端装置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设定所述终端装置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时,所述蓄存处理部判断所述输出数据蓄存部能否蓄存所述输出数据,如果所述蓄存处理部判断所述输出数据蓄存部能够蓄存所述输出数据,则所述蓄存处理部选择所述终端装置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而如果所述蓄存处理部判断所述输出数据蓄存部不能蓄存所述输出数据,则所述蓄存处理部选择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存处理部根据设定所述输出数据蓄存部能够蓄存的所述输出数据的上限容量的规则信息,按照已经蓄存在所述输出数据蓄存部中的所述输出数据的容量,来选择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向设定了所述输出数据的上限容量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提出蓄存所述输出数据的要求后,如果收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允许蓄存的答复时,所述蓄存处理部选择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而如果收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不允许蓄存的答复时,所述蓄存处理部根据所述输出数据蓄存部能否蓄存所述输出数据,选择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或所述输出数据蓄存部作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
7.一种用于终端装置的输出方法,该终端装置通过网络与保存输出数据关联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根据所述输出数据关联信息从蓄存场所取得输出数据并输出该输出数据的输出装置相连接,所述输出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蓄存处理步骤,根据与条件和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相关联的规则信息,选择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
送信步骤,在选择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作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时,将所述输出数据和所述输出数据关联信息送往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让该信息处理装置保存该输出数据和该输出数据关联信息,而在选择所述终端装置作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时,将所述输出数据关联信息送往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让该信息处理装置保存该输出数据关联信息;以及,
输出数据蓄存步骤,在选择所述终端装置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时,蓄存所述输出数据。
8.一种输出系统,其中包含互相以网络连接的终端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输出装置,所述终端装置接受用户提出的输出数据的输出要求,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保存输出数据关联信息,所述输出装置根据所述输出数据关联信息,从蓄存场所取得输出数据并输出该输出数据,
所述终端装置具有以下各部:
蓄存处理部,用于根据与条件和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相关联的规则信息,选择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
第一送信部,用于在选择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作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时,将所述输出数据和所述输出数据关联信息送往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让该信息处理装置保存该输出数据和该输出数据关联信息,而在选择所述终端装置作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时,将所述输出数据关联信息送往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让该信息处理装置保存该输出数据关联信息;以及,输出数据蓄存部,用于在选择所述终端装置为所述输出数据的蓄存场所时,蓄存所述输出数据,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以下各部:
输出数据关联信息蓄存部,用于保存从所述终端装置收到的所述输出数据关联信息以及,
第二送信部,用于根据来自所述输出装置的要求,向所述输出装置发送所述输出数据关联信息或所述输出数据。
CN201610348878.3A 2015-05-25 2016-05-24 终端装置、输出方法以及输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013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5349A JP6481508B2 (ja) 2015-05-25 2015-05-25 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出力システム
JP2015-105349 2015-05-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1369A CN106201369A (zh) 2016-12-07
CN106201369B true CN106201369B (zh) 2019-05-03

Family

ID=57453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887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01369B (zh) 2015-05-25 2016-05-24 终端装置、输出方法以及输出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81508B2 (zh)
CN (1) CN1062013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97111B2 (ja) * 2017-01-24 2021-06-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管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EP3650224B1 (de) * 2018-11-09 2023-06-21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drucken eines artikels
JP7180313B2 (ja) * 2018-11-22 2022-1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処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7620A (zh) * 2002-05-31 2004-01-14 ���չ�˾ 信息处理装置
CN103685460A (zh) * 2012-09-18 2014-03-26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中继装置和中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23931B2 (ja) * 2011-10-31 2016-05-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管理プログラム
JP6225586B2 (ja) * 2013-09-13 2017-1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出力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出力方法
JP6330290B2 (ja) * 2013-10-31 2018-05-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出力システム及び出力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7620A (zh) * 2002-05-31 2004-01-14 ���չ�˾ 信息处理装置
CN103685460A (zh) * 2012-09-18 2014-03-26 株式会社理光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中继装置和中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218887A (ja) 2016-12-22
JP6481508B2 (ja) 2019-03-13
CN106201369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896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account information managed by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adapted to multiuser mode for performing authentication print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069971B1 (ko) 인쇄장치, 인쇄 시스템, 및 인쇄방법
CN103631542B (zh) 用于控制数据输出的装置和系统
US878038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output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o output stored data in a manner associated with second user information that specifies data based on first user information
JP4641466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854664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es, each storing information indicating a plurality of storage locations
US8922806B2 (en) Administration server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N105049659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3946853A (zh) 图像形成装置、服务器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2810051A (zh) 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WO2006132178A1 (ja)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880434A (zh)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服务器设备和打印机
CN105683899B (zh) 输出系统、终端设备和输出方法
CN102880435A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309630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2855098A (zh) 图像形成系统
US10284748B2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CN102736872A (zh) 打印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6201369B (zh) 终端装置、输出方法以及输出系统
CN106557285A (zh) 打印方法和装置
CN102694949A (zh) 电子设备控制系统、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US20150268911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786430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4683622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83399A (zh) 设备控制系统和设备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