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85750B - 提升机及其起吊机构 - Google Patents

提升机及其起吊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85750B
CN106185750B CN201610677430.6A CN201610677430A CN106185750B CN 106185750 B CN106185750 B CN 106185750B CN 201610677430 A CN201610677430 A CN 201610677430A CN 106185750 B CN106185750 B CN 106185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der
derricking gear
magnet
guiding
support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774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85750A (zh
Inventor
王志刚
顾红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Heavy Machinery Grou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Heavy Machinery Grou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Heavy Machinery Grou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an Heavy Machinery Grou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774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85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85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5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85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5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7/00Safety devices, e.g. for limiting or indicating lifting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1/00Lif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2700/00Lifting apparatus
    • B66F2700/09Other lif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机及其起吊机构。起吊机构包括吊具、导向机构和盛料容器;吊具与导向机构形成移动副,吊具与盛料容器连接;导向机构具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导向间隙;起吊机构还包括成对分布在吊具两端的防坠装置,防坠装置中:连接支架固定在吊具上,且与倒梯形块支撑相连;支撑架固定在倒梯形块的底部,且具有支撑平台;两个正梯形块分别布置在支撑平台的两侧,且能与支撑平台分离;两个正梯形块相对的侧面形成楔形缝隙;两个正梯形块与导向间隙的侧壁相对的侧面均布置有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为连接有电线的电磁铁;倒梯形块能与楔形缝隙搭接配合。上述方案能解决提升机的起吊机构在工作的过程中可能坠落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

Description

提升机及其起吊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熄焦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机及其起吊机构。
背景技术
干熄焦是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生产工艺。干熄焦提升机是较为常用的用于运输红焦的设备。干熄焦提升机通过吊具带动焦罐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焦罐内的红焦的提升。我们知道,焦罐及其内部盛放的红焦这一整体的重量较重,对提升机的起吊机构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起吊机构的牵引绳或传动链一旦断裂,那么起吊机构的吊具及焦罐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坠落到地面或其它设备上,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很显然,目前的干熄焦提升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当然,不仅仅干熄焦提升机存在如上所述的安全隐患,用于输送其它物料的提升机也存在上述安全隐患。可见,如何降低提升机的起吊机构存在的坠落安全隐患,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机的起吊机构,以解决目前的提升机的起吊机构在工作的过程中可能坠落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提升机的起吊机构,包括吊具、导向机构和盛料容器;其中,所述吊具与所述导向机构成移动副,以沿所述导向机构的延伸方向升降,所述吊具与所述盛料容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具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导向间隙;所述起吊机构还包括成对分布在所述吊具两端的防坠装置,所述防坠装置包括连接支架、倒梯形块)、两个正梯形块、支撑架和第一磁铁;其中:
所述连接支架固定在所述吊具上,且与所述倒梯形块支撑相连;
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倒梯形块的底部,且具有支撑平台;
两个所述正梯形块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两侧,且能与所述支撑平台分离;两个所述正梯形块相对的侧面形成楔形缝隙;两个所述正梯形块与所述导向间隙的侧壁相对的侧面均布置有所述第一磁铁,用于与所述导向间隙的侧壁产生吸力,所述第一磁铁为连接有电线的电磁铁;所述倒梯形块能与所述楔形缝隙搭接配合。
优选的,上述起吊机构还包括加速度计和控制器;其中:
所述加速度计用于检测所述盛料容器的加速度;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速度计相连,且在所述加速度达到警戒值时,控制所述电线通电。
优选的,上述起吊机构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对导向柱,每对所述导向柱中的两根所述导向柱之间形成所述导向间隙;两对所述导向柱分别布置在所述吊具的两端。
优选的,上述起吊机构中,所述吊具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吊具的每端均布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分别与同一对的两个所述导向柱的内侧面一一滚动配合;
所述第二滚轮位于所述导向间隙内,且与所述导向间隙相对的两个侧壁滚动配合。
优选的,上述起吊机构中,所述吊具包括沿着所述导向机构的延伸方向分布的顶部横梁、底部横梁及四连杆吊钩,其中:
所述四连杆吊钩设置在所述顶部横梁和底部横梁上,且与所述盛料容器挂接配合;
所述顶部横梁和所述底部横梁的端部均布置有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
优选的,上述起吊机构中,所述正梯形块的底面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为永磁铁,用于与所述支撑平台之间产生吸力。
优选的,上述起吊机构中,所述支撑平台设置有与所述正梯形块滑动配合的滑道。
优选的,上述起吊机构中,所述正梯形块的侧面与与其配合的所述导向间隙的侧壁中,至少一者设置有防滑结构。
优选的,上述起吊机构中,所述正梯形块与所述导向间隙的侧壁相对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陷,所述第一磁铁嵌设在所述第一凹陷内;所述正梯形块与所述支撑平台配合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凹陷,所述第二磁铁嵌设在所述第二凹陷内。
提升机,包括:
如上任一所述的起吊机构。
本发明公开的提升机的起吊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防坠装置随着吊具一起沿着导向机构移动,吊具的移动能实现与其相连接的盛料容器的升降。防坠装置成对分布在吊具的两端,进而使得吊具的两端均防坠。防坠装置中,连接支架用于连接倒梯形块和吊具,两个正梯形块布置在支撑架的支撑平台上,两者之间形成楔形缝隙。楔形缝隙能与倒梯形块搭接配合,避免倒梯形快的下落。两个倒梯形块与导向间隙的侧壁相对的侧面均布置有第一磁铁。提升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坠落,则能通过控制电线通电来使得第一磁铁具有磁性,第一磁铁的磁性使其能贴附在导向间隙的侧壁,达到固定的目的,此种情况下,倒梯形快继续下坠直至与楔形缝隙配合,就能够进一步止跌,也就能避免吊具及盛料容器的进一步下落,达到防坠的目的。可见,本发明公开的提升机的起吊机构能解决目前的提升机的起吊机构在工作的过程中可能坠落所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背景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升机的起吊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中箭头为升降方向;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中第一磁铁处于未通电状态;
图5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中第一磁铁处于通电状态,而倒梯形块未卡入楔形缝隙中;
图6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中第一磁铁处于通电状态,而倒梯形块卡入楔形缝隙中。
附图标记说明:
100-吊具、110-顶部横梁、120-吊点、130-四连杆吊钩、140-底部横梁、150-第一滚轮、160-第二滚轮、200-导向机构、210-导向柱、220-导向间隙、300-盛料容器、400-防坠装置、410-连接支架、420-倒梯形块、430-正梯形块、440-支撑架、450-第一磁铁、460-第二磁铁、470-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6,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提升机的起吊机构。所公开的起吊机构包括吊具100、导向机构200、盛料容器300和防坠装置400。
导向机构200安装在提升机的机架上,用于为吊具100的上下运动提供导向。本申请中,导向机构200具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导向间隙220。导向机构200与吊具100之间形成移动副,以使得吊具100能沿着导向机构200的延伸方向升降。吊具100与盛料容器300连接,用于带动盛料容器300升降,盛料容器300盛放待输送的物料,例如红焦。
防坠装置400成对分布在吊具100的两端,防坠装置400均包括连接支架410、倒梯形块420、两个正梯形块430、支撑架440和第一磁铁450。
连接支架410固定在吊具100上,且与倒梯形块420支撑连接,也就是说,倒梯形块420通过连接支架410连接于吊具100上,进而使得倒梯形块420能随吊具100升降。
支撑架440固定在倒梯形块420的底部,且具有支撑平台。两个正梯形块430分别布置在支撑平台的两侧,且能与支撑平台分离,即沿着升降方向与支撑平台分离。两个正梯形块430相对的侧面能形成楔形缝隙,倒梯形块420能与楔形缝隙搭接配合。两个正梯形块430与导向间隙220的侧壁相对的侧面均布置有第一磁铁450,第一磁铁450用于与导向间隙220的侧壁产生吸力。第一磁铁450为连接有电线470的电磁铁,在电线470通电的情况下,第一磁铁450产生吸力,从而能吸附于导向间隙220的侧壁。当然,上述需要与第一磁铁450吸合的部件由能被磁铁吸附的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倒梯形块430指的是纵截面形状为梯形(通常为等腰梯形),且梯形相平行的两条边中,较短的一边朝向吊具100的下降方向。正梯形块430指的是纵截面形状为正梯形,且正梯形平行的两条边中,较短的一边朝向吊具100的上升方向。所谓的纵截面指的是沿着竖直方向,且与平行于导向间隙220的宽度方向为切向所形成的截面。
本申请中,电线470可以通过电缆供电,也可以通过电池供电。在通过电缆通电时,优选的,电线470可以缠绕在提升机的电缆卷筒上,通过电缆卷筒实现电线470适应吊具100的升降。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起吊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防坠装置400随着吊具100一起沿着导向机构200移动,如图4所示,吊具100的移动能实现与其相连接的盛料容器300的升降。防坠装置400成对分布在吊具100的两端,进而使得吊具100的两端均防坠。防坠装置400中,连接支架410用于连接倒梯形块420和吊具100,两个正梯形块430布置在支撑架440的支撑平台上,两者之间形成楔形缝隙。楔形缝隙能与倒梯形块420搭接配合,避免正梯形快430的下落。两个倒梯形块420与导向间隙220的侧壁相对的侧面均布置有第一磁铁450。提升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坠落,则能通过控制电线470通电来使得第一磁铁450具有磁性,第一磁铁450的磁性使其能贴附在导向间隙220的侧壁,达到固定的目的,如图5所示。此种情况下,倒梯形快420继续下坠直至与楔形缝隙配合,就能够进一步止跌,也就能避免吊具100及盛料容器300的进一步下落,达到防坠的目的,如图6所示。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提升机的起吊机构能解决目前的提升机的起吊机构在工作的过程中可能坠落所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
第一磁铁450为电磁铁,只有在电线470通电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第一磁铁450固定吸附在导向间隙220的侧壁上,控制电线470的通电可以采用手持遥控进行,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为此,本实施例公开的起吊机构还可以包括加速度计和控制器。其中,加速度计用于检测盛料容器300(或吊具100)的加速度。控制器与加速度计相连,且在加速度计所检测的加速度大于警戒值时,控制电线470通电。该方案通过对盛料容器300的加速度来判断其是否处于坠落状态,进而据此在控制电线470通电。
导向机构200起到导向作用,实现其功能的结构有多种,请再次参考图2和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具体结构的导向机构200,该导向机构200包括两对导向柱210,每对导向柱210中的两根导向柱210之间形成上文所述的导向间隙220,两对导向柱210分别布置在吊具100的两端。通过成对布置的导向柱210的组合实现导向机构的布置,便于导向间隙220的调整以及导向机构200局部的修复或更换。
为了使得提升工作更加稳定进行,吊具100与导向机构200之间可以通过滚轮与滚道配合的方式连接。请参考图1-3,吊具100的两端均可以设置第一滚轮150和第二滚轮160。具体的,吊具100的每端均可以布置两个第一滚轮150,两个第一滚轮150分别与同一对的两个导向柱210的内侧面一一滚动配合,第二滚轮160位于导向间隙220内,且与导向间隙220相对的两个侧壁滚动配合。此种情况下,导向间隙220不但能为防坠装置400提供固定基础,同时还能与第二滚轮160滚动配合,能起到多重作用。与此同时,第一滚轮150和第二滚轮160的配合能限制吊具100在两个方向的自由度,进一步提高吊具100的移动稳定性。
吊具100的功能在于实现盛料容器300的升降,吊具100种类有多种,可以采用普通吊具,请再次参考图1-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具体结构的吊具,吊具100包括沿着导向机构200的延伸方向分布的顶部横梁110、底部横梁140及四连杆吊钩130。四连杆吊钩130设置在顶部横梁110和底部横梁140上,且与盛料容器300挂接配合。顶部横梁110设置有吊点120,提升机的驱动机构可以通过吊点120与吊具100连接,实现对吊具100的驱动。更为优选的,顶部横梁110和底部横梁140的端部均可以布置有第一滚轮150和第二滚轮160,此种结构能使得整个吊具100的运行更加稳定。
请再次参考图4-6,正梯形块430的底面可以设置第二磁铁460,第二磁铁460为永磁铁,用于与支撑架440的支撑平台之间产生吸力,进而使得正梯形块430能较为稳定地布置在支撑平台上,同理,支撑平台由能被磁铁吸附的材料制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磁铁460所产生的吸力不会影响正梯形块430与支撑平台的分离。更为优选的,支撑平台设置有与正梯形块430滑动配合的滑道,避免两者相对滑动分离时,正梯形块430从导向间隙220内脱出。具体的,正梯形块430设置有定位槽,与定位槽相对应的导向柱210与所述定位槽定位配合,两者的定位方向与正梯形块430的升降方向相垂直。
为了提高防坠止跌效果,正梯形块430的侧面与与其配合的导向间隙220的侧壁中,至少一者设置有防滑结构,例如防滑粗糙面、防滑垫片等。
第一磁铁450可以布置在正梯形块430的内部,同理,第二磁铁460可以布置在正梯形块430的内部。为了避免两者相互影响,正梯形块430与导向间隙220的侧壁相对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陷,第一磁铁450嵌设在第一凹陷内。正梯形块430与支撑平台配合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凹陷,第二磁铁460嵌设在第二凹陷内。同时,上述嵌设的方式便于对第一磁铁450和第二磁铁460的更换。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起吊机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提升机,所公开的提升机包括上文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吊机构。
本文中,各个优选方案仅仅重点描述的是与其它方案的不同,各个优选方案只要不冲突,都可以任意组合,组合后所形成的实施例也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范畴之内,考虑到文本简洁,本文就不再对组合所形成的实施例进行单独描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提升机的起吊机构,包括吊具(100)、导向机构(200)和盛料容器(300);其中,所述吊具(100)与所述导向机构(200)形成移动副,以沿所述导向机构(200)的延伸方向升降,所述吊具(100)与所述盛料容器(30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200)具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导向间隙(220);所述起吊机构还包括成对分布在所述吊具两端的防坠装置(400),所述防坠装置(400)包括连接支架(410)、倒梯形块(420)、两个正梯形块(430)、支撑架(440)和第一磁铁(450);其中:
所述连接支架(410)固定在所述吊具(100)上,且与所述倒梯形块(420)支撑相连;
所述支撑架(440)固定在所述倒梯形块(420)的底部,且具有支撑平台;
两个所述正梯形块(430)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两侧,且能与所述支撑平台分离;两个所述正梯形块(430)相对的侧面形成楔形缝隙;两个所述正梯形块(430)与所述导向间隙(220)的侧壁相对的侧面均布置有所述第一磁铁(450),用于与所述导向间隙(220)的侧壁产生吸力,所述第一磁铁(450)为连接有电线(470)的电磁铁;所述倒梯形块(420)能与所述楔形缝隙搭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机构还包括加速度计和控制器;其中:
所述加速度计用于检测所述盛料容器(300)的加速度;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速度计相连,且在所述加速度达到警戒值时,控制所述电线(470)通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200)包括两对导向柱(210),每对所述导向柱(210)中的两根所述导向柱(210)之间形成所述导向间隙(220);两对所述导向柱(210)分别布置在所述吊具(100)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10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滚轮(150)和第二滚轮(160);所述吊具(100)的每端均布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150),两个所述第一滚轮(150)分别与同一对的两个所述导向柱(210)的内侧面一一滚动配合;
所述第二滚轮(160)位于所述导向间隙(220)内,且与所述导向间隙(220)相对的两个侧壁滚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100)包括沿着所述导向机构(200)的延伸方向分布的顶部横梁(110)、底部横梁(140)及四连杆吊钩(130),其中:
所述四连杆吊钩(130)设置在所述顶部横梁(110)和底部横梁(140)上,且与所述盛料容器(300)挂接配合;
所述顶部横梁(110)和所述底部横梁(140)的端部均布置有所述第一滚轮(150)和所述第二滚轮(1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梯形块(430)的底面设置有第二磁铁(460),所述第二磁铁(460)为永磁铁,用于与所述支撑平台之间产生吸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设置有与所述正梯形块(430)滑动配合的滑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梯形块(430)的侧面与与其配合的所述导向间隙(220)的侧壁中,至少一者设置有防滑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所述的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梯形块(430)与所述导向间隙(220)的侧壁相对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陷,所述第一磁铁(450)嵌设在所述第一凹陷内;所述正梯形块(430)与所述支撑平台配合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凹陷,所述第二磁铁(460)嵌设在所述第二凹陷内。
10.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起吊机构。
CN201610677430.6A 2016-08-16 2016-08-16 提升机及其起吊机构 Active CN106185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7430.6A CN106185750B (zh) 2016-08-16 2016-08-16 提升机及其起吊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7430.6A CN106185750B (zh) 2016-08-16 2016-08-16 提升机及其起吊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5750A CN106185750A (zh) 2016-12-07
CN106185750B true CN106185750B (zh) 2018-09-28

Family

ID=57522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77430.6A Active CN106185750B (zh) 2016-08-16 2016-08-16 提升机及其起吊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857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1420B (zh) * 2020-12-30 2022-03-04 洛阳广纬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倾倒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7330Y (zh) * 2005-04-30 2006-07-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落差可控的自由坠落装置
CN101613067B (zh) * 2009-07-06 2012-04-18 吴杰 高处作业悬挂座椅
CN102297762B (zh) * 2011-07-06 2013-03-13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 速差式防坠器自锁可靠性能测试机
CN202704983U (zh) * 2012-07-31 2013-01-30 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防坠落安全装置
CN103027536B (zh) * 2012-12-24 2014-12-10 国网浙江余姚市供电公司 可手动自动切换驱动的电力开关小车存储装置
CN203247057U (zh) * 2013-04-10 2013-10-23 北京新联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举升机止落装置
CN104495682A (zh) * 2014-12-01 2015-04-08 柳州市桥厦工程管材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顶带载下降自动保护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5750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99606U (zh) 一种升降机和铁塔
CN103935865A (zh) 一种斜弧行电梯曳引钢丝绳导向系统
CN109153539B (zh) 电梯的曳引机安装方法
CN101462666A (zh) 电梯曳引机的更换装置和更换方法
CN106185750B (zh) 提升机及其起吊机构
CN106495007A (zh) 一种用于地坑内的吊篮装置
CN205973518U (zh) 轨道龙门吊车
CN105800418B (zh) 电梯对重搬出搬入装置
CN104261253A (zh) 一种新型下小车系统
CN203845623U (zh) 一种斜弧行电梯曳引钢丝绳导向系统
JP4197325B2 (ja) 作業装置及び機械式駐車設備の製造方法
CN105151999A (zh) 便携式铁芯翻转机构
CN207469856U (zh) 车辆搬运设备
CN215402754U (zh) 一种桥梁工程用材料运输机
CN205275061U (zh) 一种半门式起重机
CN104276479A (zh) 升降机重量物用起重方法及升降卷扬机用起重方法
CN208516691U (zh) 用于自动扶梯的性能检测系统的操作设备
JP2004155538A (ja) 吊り治具
CN205419582U (zh) 一种楼层起重机
CN108033361A (zh) 一种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
CN104340863A (zh) 一种穿越式双小车系统及穿越式多小车系统
CN209193324U (zh) 运货梯
CN212712367U (zh) 一种起重机用防碰撞装置
CN204355973U (zh) 一种提升料斗收线装置
CN216764133U (zh) 一种井口悬臂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