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5194B - 多级的宽带定向耦合器 - Google Patents

多级的宽带定向耦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5194B
CN106165194B CN201580014965.9A CN201580014965A CN106165194B CN 106165194 B CN106165194 B CN 106165194B CN 201580014965 A CN201580014965 A CN 201580014965A CN 106165194 B CN106165194 B CN 1061651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oupling
coupling section
length
directional coup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49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5194A (zh
Inventor
F·魏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Kathrein Werke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hrein Werke KG filed Critical Kathrein Werke KG
Publication of CN106165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5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5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5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01P5/16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 H01P5/18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 H01P5/183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at least one of the guides being a coaxial li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01P5/16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 H01P5/18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8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for linking dissimilar lines or devices
    • H01P5/085Coaxial-line/strip-line transi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01P5/16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 H01P5/18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 H01P5/184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the guides being strip lines or microstrips
    • H01P5/187Broadside coupled lin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具有下述特征:在两个相继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之间的所述至少一个导线过渡部(27)具有:a)在导线厚度(LD)方面的变化;和/或b)在导线宽度(LB)方面的变化;和/或c)在两个耦合导线(21、23)的相邻近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之间的耦合间距(KA)的变化,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导线过渡部(27)邻近地设有与耦合器壳体(1)连接的导电的膜片(29)。

Description

多级的宽带定向耦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的宽带定向耦合器。
背景技术
在高频技术的设备中经常必须的是,利用任意的功率分配将例如具有功率P的信号分配到两个信号上。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期望的是,分别按50%对功率进行分配。对此经常使用环形耦合器。这种类型的环形耦合器此外由Zinke Brunswig的“高频技术”(施普林格出版社,第6版,2000年)已知并且更确切地说在那里参见第192页。
这些环形耦合器通常在微带线传导技术中使用。
但此外也已知高频耦合器,其中,耦合程度通常经由在端侧或在纵侧耦合的导线进行调节。对于较高的耦合度、诸如对于功率分配器必要的耦合度,这些间距通常是非常小的或者甚至小到无法经济地制造。
例如也由US 6,946,927B2已知一种定向耦合器,该定向耦合器在悬置微带线技术中构建。换句话说,在带线技术中在基质上在一侧设有耦合段,该耦合段与两个同样在带线技术中构造的第一和第二接头在基质上连接。在基质的对置侧上此外设有第二耦合段,该第二耦合段通向第三和第二输出端或接头。在俯视图中,两个耦合段至少部分地叠置地设置。
与之相比有改进的高频耦合器、尤其是以窄带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形式的高频耦合器例如由EP 1867003B9已知。根据该公开内容也由此实现改进:沿着两个耦合段的纵向方向设有交指电容器,这些电容器分别在耦合段和接地线之间耦合。
此外,在同平面传导技术中的定向耦合器的主要缺点是:在纵侧耦合的导体电路之间的所需的最小间距和就此而言也限定的耦合系数。此外,耦合系数强烈地依赖于公差(蚀刻公差和基质材料的介电常数的公差关于不利影响的波动)。
此外,耦合器在同平面传导技术中关于电介质损耗不是优化的。
此外,先行波和回导波的理想分离也可以仅借助于定向耦合器实现,这些定向耦合器允许TEM波的传播。在微带线传导技术或共平面传导技术中的定向耦合器不允许纯TEM波的传播。在这方面,因此追溯在同轴传导技术中的定向耦合器。
然而,定向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在同轴传导技术中在结构上相对复杂。因此,在这种类型的常规的定向耦合器中必须制造极其精确地铣削的壳体,这些定向耦合器对于耦合器的不同级必须具有明显不同的壳体内部空间宽度。在此,特别是从一个耦合级到下一个耦合级的过渡部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此一方面必须遵守关于耦合导线的精确尺寸另一方面必须遵守关于到壳体内壁的间距的精确尺寸。极小的偏差在此会引起电学特性值的相对较强的变化。
与所述的现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相似的定向耦合器也由EP 0669671A1已知。该定向耦合器包括两个耦合段,这两个耦合段分别在两个接头之间在不同段上延伸。两个耦合段中的每个耦合段具有一个耦合部段,其中,这两个耦合段在其分别唯一的耦合部段的区域中以预定的间距彼此平行地延伸,以便在此产生期望的耦合作用。
就此而言相似的布置系统也由US 4,797,643已知。在此特性为:两个产生耦合作用的定向耦合器布置系统设置在一个共同的壳体中。真正的耦合段通过两个垂直地彼此间隔开地延伸的耦合部段构成,这两个耦合部段属于两个耦合段。
在经历相对于耦合部段大约10倍长的中间段之后,两个耦合段交叉一次。两个耦合段同样又彼此以相同的间距在该第二交叉点处延伸并且在那里形成两个后面的彼此相互作用的耦合部段。
由JP 5-191113可得一种定向耦合器,其中,每个耦合段在其各自对应的接头之间仅具有一个耦合部段,该耦合部段与第二耦合段的对应的与之平行地延伸的耦合部段相互作用。
在MOHAMED M FAHMI的公开文献“多层多部段宽带LCC带线定向耦合器”,2007年6月1日,XP031111873中描述了一种耦合装置,即具有四个接头端口的定向耦合器。在此涉及带线导体耦合器,该带线导体耦合器与上述的同轴耦合器原则上完全不同地构建,这些同轴耦合器具有彼此耦合的信号线,这些信号线安装在用作外导体的壳体中。
发明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定向耦合器、特别是3dB耦合器,该定向耦合器在成本、损耗和制造公差方面相比传统的解决方案是优化的。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根据如下所述的特征来解决。
按照本发明的多级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具有下述特征:所述定向耦合器包括耦合器壳体作为外导体;所述定向耦合器包括壳体内部空间,该壳体内部空间具有沿耦合器壳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纵向内侧面;所述耦合器壳体沿着分离平面被分成两个在尺寸方面相同设计的耦合器壳体半部;所述定向耦合器包括沿耦合器壳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两个耦合段,所述两个耦合段之中的每个耦合段具有至少两个相继的耦合部段;在所述至少两个相继的耦合部段之间设有导线过渡部;所述两个耦合段安装在壳体内部空间中;其中一个耦合段安装和保持在其中一个耦合器壳体半部中,并且另一个耦合段安装和保持在第二耦合器壳体半部中;在俯视图中,所述两个耦合段彼此叠置;每个所述耦合部段在此具有导线宽度和在垂直于分离平面的竖直高度方向上的导线厚度,每个所述耦合部段以耦合间距设置在两个相应彼此邻近的耦合部段之间;所述导线过渡部用以改变耦合段的材料横截面、即用以改变导线宽度和/或导线厚度和/或在所述其中一个耦合段的耦合部段和所述另一个耦合段的一个与所述耦合部段叠置的耦合部段之间的耦合间距;所述耦合器壳体在耦合器壳体的纵向内侧面之间具有内部空间宽度,该内部空间宽度在相继的耦合部段的区域中在壳体内部空间的长度上是相同的或者彼此偏差小于30%;其特征在于,在导线过渡部的区域内在壳体内部空间中设有与耦合器壳体连接的导电的膜片,所述膜片横向于或垂直于纵向内侧面并且垂直于耦合器壳体的纵向方向和耦合段的纵向方向延伸地定向。
按本发明的定向耦合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优点。
按本发明的定向耦合器的特征尤其是:在保持非常好的电学值的情况下低的公差敏感度。此外,按本发明的耦合器的壳体可以低成本地制造。总体而言,按本发明的耦合器可以容易地制造和调节,由此相对于传统的解决方案实现成本更低的制造。
按本发明的定向耦合器包括一个壳体作为外导体,该壳体优选可以作为注塑件制成。虽然这种类型的注塑件关于壳体内部空间进行再加工或必须进行再加工,但这种类型的铸件壳体的生产比至今按照现有技术所需的铣削的壳体明显更经济。壳体至今必须进行铣削,因为对应的定向耦合器很强烈地依赖于公差并且所要求的精度仅能通过一个铣削的壳体来保持。
此外,按本发明的定向耦合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的宽带定向耦合器的两个耦合段的耦合部段彼此通过导线过渡部限定,这些导线过渡部也简单地被表示为突出部位,虽然过渡是不完全跳跃式的而是在一定的路程上地逐渐进行。在这些过渡部位处,耦合部段具有变化的导线横截面,即,其导线厚度和/或导线宽度发生变化和/或耦合间距、即在两个彼此邻近的相互电隔离的耦合导线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在该区域中,在耦合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设有电容作用的膜片作为用于所提及的导线过渡部的补偿装置。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最终也可能的是,耦合器壳体可以超出耦合段地具有或多或少相同的壳体内部空间宽度,或者所述壳体内部空间宽度仅按比例地小地突出于壳体的长度地不同。在传统的多级的定向耦合器中,壳体内部宽度关于各个耦合部段强烈变化。通常相当可能的是,壳体内部空间宽度从一个初始的耦合部段到下一个耦合部段或中间耦合部段必须构造成大于系数2至3。在此,内部空间比例和尺寸又极精确地保持,尤其是在从一个耦合部段到下一个耦合部段的导线过渡部上内部空间比例和尺寸又极精确地保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此也可能的是,该耦合间距尤其是在彼此最远的耦合部段之间通过如下方式略微再调整:在两个最远的耦合部段之间插入和/或固定有可能小尺寸的电介质间距保持件(例如以塑料盘形式等)。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许多其它优点之一也在于:耦合器壳体可以沿着分离平面被分成两个相同的耦合器壳体半部,在此,两个耦合器壳体半部中的每个耦合器壳体半部包括原理上两个耦合段之一。因此,每个半壳体能以其对应的耦合段进行安装并且然后通过两个耦合器壳体半部的叠置得到整个耦合器壳体。
优选地,所述膜片分别邻近于导线过渡部地包括两个膜片接片,这两个膜片接片分别构成和/或设置在耦合器壳体的内纵向侧面上并且与两个相叠置的耦合段隔开距离地侧向地从所述耦合段旁经过。
优选地,所述膜片包括膜片接片,这些膜片接片与耦合器壳体的相应的底部连接并且在各自邻近的耦合段下方或上方超出该耦合段地延伸。
优选地,所述膜片接片仅在耦合器壳体的分别对应的底部和/或仅在耦合器壳体的对应的内纵向侧面上与该耦合器壳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线过渡部沿着耦合段的纵向方向具有这样的长度,该长度大于对应的耦合部段的长度的1%、尤其是2%、3%、4%、5%、6%、7%、8%、9%、10%和/或小于对应的耦合部段的长度的30%、尤其是28%、26%、24%、22%、20%、18%、16%、14%、12%、10%。
优选地,所述耦合器壳体的内部空间宽度在相继的耦合部段的区域内在壳体内部空间的长度上是相等的;或者内部空间宽度在相继的耦合部段的区域中在壳体内部空间的长度上彼此偏差小于30%、尤其是小于20%或者小于10%并且尤其是小于5%,或者在对置的耦合段端部上设置有连接部位,并且至少除了设置在对置的耦合段端部上的连接部位之外,内部空间宽度在壳体内部空间的长度上彼此偏差小于30%、尤其是小于20%或者小于10%并且尤其是小于5%。
优选地,所述耦合器壳体沿着分离平面被分成两个耦合器壳体半部。
优选地,各所述耦合器壳体半部构造成相同的或者基本上相同的,其中一个耦合段安装和保持在其中一个耦合器壳体半部中,并且另一个耦合段安装和保持在第二耦合器壳体半部中。
优选地,每个耦合段在其端部上与同轴导线系统连接。
优选地,每个耦合段的对置的端部分别与内导体连接件形状稳定地连接,该内导体连接件穿过耦合器壳体并且尤其是穿过对应的耦合器壳体半部并且在耦合器壳体的区域中形成同轴导线系统的内导体接头。
优选地,所述内导体连接件借助于绝缘件、尤其是以绝缘盘形式的绝缘件支撑地保持在耦合器壳体的并且优选耦合器壳体半部的壳体孔中。
优选地,两个耦合段中的每个耦合段经由联接到耦合段端部上的内导体连接件和绝缘件相对于耦合器壳体并且尤其是对应的耦合器壳体半部保持。
优选地,为了支撑两个耦合段,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沿着耦合段彼此错开的支撑装置,这些支撑装置能定位在耦合器壳体的壳体内部空间中并且尤其是耦合器壳体半部和对应的耦合部段中。
优选地,在彼此最近地设置的耦合部段之间设有就最小值而言限定耦合间距的间距保持件,所述间距保持件由电介质制成。
优选地,配备有壳体内部空间、在其中安装有两个耦合段的耦合器壳体由铸件制成。
优选地,在所述其中一个耦合器壳体半部中安装有并且机械保持有其中一个耦合段,并且在所述另一个耦合器壳体半部中安装有并且机械保持有另一个耦合段。
优选地,所述耦合段通过绝缘的支撑元件相对于耦合器壳体保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细节和特征在下面由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得到。在附图中:
图1示出按本发明的具有封闭的定向耦合器壳体的定向耦合器的第一透视图;
图2示出按本发明的定向耦合器的竖直的纵向剖视图;
图3示出按本发明的定向耦合器的在两个在中间接触的壳体半部的高度中的水平的纵向剖视图;
图4示出沿着图2中的线A-A的横截面图;
图5示出一个与图4相对应的横截面图,但是与图4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它结构的膜片;并且
图6示出沿着在图3中的线C-C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示出的多级定向耦合器例如设计成3dB定向耦合器。但耦合段也可以设计成不同的,使得除了50/50之外的其它的功率分配任何时候也是可能的。
在附图中示出具有耦合器壳体1的按本发明的定向耦合器,该耦合器壳体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在尺寸方面相同设计的耦合器壳体半部1a和1b。
换句话说,这两个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具有相同长度、相同宽度和横向于其分离平面3的相同高度。
两个并排的且从其开口侧5可见的耦合器壳体半部1a和1b构造成相同的(或者构造成基本相同的),并且可以通过以其开口侧5旋转180°相叠置,使得两个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的分别位于分离平面3的高度中的壳体半部接触平面7彼此叠置,连同在下面还将讨论的设置在壳体内部空间9中的耦合段也彼此叠置。
定向耦合器、如每个定向耦合器包括至少三个端门(Tor)或端口,通常是四个端门或端口。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其中每个端门或端口中在壳体外侧可见地设有一个同轴接口11、13或15、17,其中,每个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在两个相对置的纵向侧面19上分别具有一个同轴接口11、13或15、17。同样地,连接在壳体内部的对应导线、尤其是同轴电缆也可以从壳体中引出。在该情况下,为简单起见提及端门或端口。配置于两个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之一的两个同轴接口11、13形成两个端门或端口,这两个端门或端口与一个下面解释的耦合段连接,而设置在另一个耦合器壳体半部上的另外的两个同轴接头耦合件15、17与第二耦合段连接。一般而言,耦合段在其端部上的连接最终经由一个同轴导线系统、例如以同轴导线形式的同轴导线系统实现。
在此已知这样的电气工作原理,即,在同轴耦合接头上馈入的电磁波根据耦合比利用对应的功率分配在代表输出端的两个对置的同轴接头耦合件上解耦,而在理想的馈入侧上的剩余的第四端门或端口上没有能量解耦。
由根据图2的沿纵向方向穿过壳体和穿过耦合段延伸的横截面图和根据图3的在分离平面3的高度中的纵剖视图3,按本发明的定向耦合器的结构尤其是也在内部可见。在此,在图3中,例如以内部观察示出和显示出上部的耦合器壳体半部1a,其中,第二耦合器壳体半部1b就此而言构造为相同的。因此,在图3中,尽管仅示出一个具有耦合段的耦合器壳体半部,但不仅对于壳体半部1a而且对于具有对应的耦合段、耦合部段等的第二壳体半部1b给出对应的附图标记。
由视图可见,这两个耦合段21和23构造为多级的并且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分成三个耦合部段、即关于第一耦合段21的耦合部段21a、21b和21c和关于第二耦合段23的对应的耦合部段23a、23b和23c。
相应的耦合段21、23的第一耦合部段和对应的第三耦合部段至少在其长度的大部分上关于中间的垂直平面E对称设计。
在此,每个耦合部段具有导线宽度LB、导线厚度LD(在垂直于平面3的竖直高度方向上),即一个特定的材料横截面。此外,相应的三个耦合部段中的每个耦合部段的特征是在两个分别相毗邻的耦合部段21a和23a或者21b和23b或者21c和23c之间的耦合间距KA。
在两个耦合段21、23的分别相继的耦合部段21a、21b、21c或者23a、23b、23c之间构成过渡区域27,在这些过渡区域中耦合段21、23的材料横截面、即耦合宽度和/或耦合厚度和/或在两个毗邻的耦合部段之间的耦合间距发生变化。
各个耦合部段的长度关于耦合器的平均运行频率基本上对应于至少约λ/4。
此外,由根据图5和6中的视图可见,在壳体内部空间9中的各个相继的耦合部段之间的过渡区域27中构成膜片(Blende)29。这些膜片构造为膜片接片29',这些膜片接片横向于并且尤其是垂直于壳体内部空间9的纵向内表面31并且因而或多或少地垂直于耦合器壳体1的并且因而耦合段21、23的纵向方向L延伸地定向。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过渡区域27分别设有两个膜片接片29',这两个膜片接片朝向耦合段21、23从在壳体内部空间9中的两个对置的纵向内表面31伸出、优选垂直于纵向内表面31地伸出并且相对于在过渡区域27中的相应的耦合段的侧边沿(侧壁部段)以小的间距结束。
这些膜片接片29'可以分别到达相应的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的限定壳体内部空间9的底部33并且在那里尤其是材料锁合地与对应的壳体半部1a、1b的材料连接。但也可能的是,膜片29或膜片接片29'在形成间隙的情况下在底部33或由此形成的底面33的前方结束。
在附图中可见的膜片29、即膜片接片29'至少在分离平面3、即环绕的壳体边缘3'之前不远处结束,使得两个壳体半部可以可靠地在其环绕的壳体边缘3'中彼此靠置地接合在一起。
附加地或替代地,膜片29也可构造成,使得膜片接片29'不是侧向于叠置的耦合段21、23设置的(如这在图2、3、4和5中示出),而是在下部的或上部的耦合段21、23下方和上方延伸地构造,如这在根据图5的与图4不同的视图中示出。在图5中示出的膜片29和膜片接片29'横向于和优选垂直于相应的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延伸并且因而在内部空间9的整个宽度上与相应的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固定连接。在图9所示的这些膜片不是超过分离平面3地在两个壳体半部之间延伸而是仅在相应的壳体半部中延伸。
如由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的相应的俯视图可知,壳体内部空间9关于两个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中的每个耦合器壳体半部在壳体内部空间9的长度上或多或少地配备有相同的内部空间宽度IB。仅在壳体内部空间的端侧的端部区域上,限定壳体内部空间9的内部纵向平面31过渡到内端侧32中,并且更确切地说优选经由倒角的壁部段34过渡到内部端侧中。
因为按本发明的壳体就此而言不同于现有技术或多或少地在其整个内部空间长度上具有相同构造的壳体内部空间宽度IB,所以按本发明的壳体或者说按本发明的耦合器壳体半部也可以作为铸件制成。随后也可以对壳体内表面和底面进行必要的再处理。由此或由于相对于传统的解决方案的低误差敏感度可以实现使用作为铸件制成的耦合器壳体。
耦合度可以通过耦合段的构造被影响和改变,即通过在各个耦合部段中的对应的横截面变化和/或通过尤其是在最窄处彼此延伸的两个耦合部段之间(即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两个中间的耦合部段21b和23b之间)的耦合间距KA的变化。
为了进行在此可能的精确的间距调整和/或改变耦合系数,可以在该部位上嵌入绝缘体或电介质35(可以插在一个孔内,使得该绝缘体或电介质不可丢失地被保持)。绝缘体的突出于在耦合部段21b或23b中的孔37的间距边缘限定了这两个耦合部段21b、23b的最小间距。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耦合段21、23分别经由两个以绝缘体或电介质形式的间距保持件或支撑装置得到保持,即关于耦合段21的间距保持件/支撑装置39a和39b和关于第二耦合段23的间距保持件或支撑装置41a和41b。用于保持和调整的这些支撑元件39a、39b或者说41a、41b可以构造成销状的并且插入对应的壳体内孔43中,其中,支撑元件的对置的突出部嵌接到对应的耦合部段孔45中。在这两者之间又设有径向突出于孔直径的材料突出部45a,该材料突出部一方面靠置在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的分别相邻的底部33的底面上并且另一方面靠置到与之毗邻的耦合部段基面25上,如尤其是由图5可见。两个耦合段的连接分别经由一个内导体连接件47(图6)实现,该内导体连接件优选设有带有外螺纹的连接轴48,该连接轴按照根据图6的视图可以旋入在各自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c或23a、23c的端部上的设有内螺纹的横孔49中。
该内导体连接件47借助于绝缘盘50相对于壳体孔51支撑地保持,对应的同轴接口11的外导体53设置在该壳体孔51的轴向延长部中,优选经由螺纹连接支撑在对应的耦合器壳体半部中,即,在那里与耦合器壳体半部一件式相连的壳体突出部1'a或1'b是拧开的。在此,相应的内导体连接件47在向外指向的同轴接口11的区域中例如以按照常规的允许同轴插接连接的内导体55的类型的同轴插头耦合的形式设计。但与此不同地,例如同轴插接连接件也可以直接从壳体9或壳体半部1a和1b的内部向外引导,而没有所提到的接口构造。在这里完全不同的设计和解决方案也是可能的。
通过这种布置,在原则上两个耦合段21、23中的每个耦合段也可以在没有上述的间距保持件或支撑元件39a、39b或41a、41b的情况下保持在相应的耦合器壳体半部上。
按本发明的宽带耦合器已经根据两个耦合段进行说明,这两个耦合段分别划分成三个耦合部段再加上两个分别在两个相继的耦合部段之间的过渡区域。但不同于此,也可以在每个耦合段中设置更少或更多个耦合部段。原则上,在考虑按本发明的方案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这样的耦合器,该耦合器例如仅包括两个耦合段,这两个耦合段分别被划分成两个相继的耦合部段,这两个相继的耦合部段仅具有一个位于中间的过渡区域。同样地,耦合段也可以具有多于三个耦合部段、例如4个耦合部段、5个耦合部段等,这些耦合部段优选同样又在两个相继的耦合部段之间具有带有变化的材料横截面和/或此外变化的耦合间距的对应的过渡区域。
按本发明的定向耦合器的一个优点还基于:可以使用两个相同大小的耦合器壳体半部。两者优选可以由铸件制成。但也可以使用一个耦合器壳体,该耦合器壳体具有这样的高度,在该高度中可以安装两个耦合段。该耦合器壳体优选也可以由铸件、例如由铝铸件制成。在此情况下,在箱状的耦合器壳体的开口侧9仅还安置一个盖,该盖可以设计成扁平的。这样的盖无须强制由铸件制成。

Claims (33)

1.多级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具有下述特征:
-所述定向耦合器包括耦合器壳体(1)作为外导体;
-所述定向耦合器包括壳体内部空间(9),该壳体内部空间具有沿耦合器壳体(1)的纵向方向(L)延伸的纵向内侧面(31);
-所述耦合器壳体(1)沿着分离平面(3)被分成两个在尺寸方面相同设计的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
-所述定向耦合器包括沿耦合器壳体(1)的纵向方向(L)延伸的两个耦合段(21、23),所述两个耦合段(21、23)之中的每个耦合段具有至少两个相继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
-在所述至少两个相继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之间设有导线过渡部(27);
-所述两个耦合段(21、23)安装在壳体内部空间(9)中,
-其中一个耦合段(21)安装和保持在其中一个耦合器壳体半部(1a)中,并且另一个耦合段(23)安装和保持在第二耦合器壳体半部(1b)中;
-在俯视图中,所述两个耦合段彼此相叠置;
-每个所述耦合部段在此具有导线宽度(LB)和在垂直于分离平面(3)的竖直高度方向上的导线厚度(LD),每个所述耦合部段以耦合间距(KA)设置在两个相应彼此邻近的耦合部段(21a和23a;21b和23b;或21c和23c)之间,
-所述导线过渡部(27)用以改变耦合段(21、23)的材料横截面、即用以改变导线宽度(LB)和/或导线厚度(LD)和/或在所述其中一个耦合段(21)的耦合部段(21a、21b、21c)和所述另一个耦合段(23)的一个与所述耦合部段叠置的耦合部段(23a、23b、23c)之间的耦合间距(KA);
-所述耦合器壳体(1)在耦合器壳体(1)的纵向内侧面(31)之间具有内部空间宽度(IB),该内部空间宽度在相继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区域中在壳体内部空间(9)的长度(L)上是相同的或者彼此偏差小于30%;
其特征在于,在导线过渡部(27)的区域内在壳体内部空间(9)中设有与耦合器壳体(1)连接的导电的膜片(29),所述膜片横向于纵向内侧面(31)并且横向于耦合器壳体(1)的纵向方向(L)和耦合段(21、23)的纵向方向(L)延伸地定向。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29)分别邻近于导线过渡部(27)地包括两个膜片接片(29'),这两个膜片接片分别构成和/或设置在耦合器壳体(1)的纵向内侧面(31)上并且与两个相叠置的耦合段(21、23)隔开距离地侧向地从所述耦合段旁经过。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29)包括膜片接片(29'),这些膜片接片与耦合器壳体(1)的相应的底部(33)连接并且在各自邻近的耦合段(21、23)下方或上方超出该耦合段(21、23)地延伸。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接片(29')仅在耦合器壳体(1)的对应的内纵向侧面(31)上与该耦合器壳体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接片(29')仅在耦合器壳体(1)的分别对应的底部(33)与该耦合器壳体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过渡部(27)沿着耦合段(21、23)的纵向方向(L)具有这样的长度,该长度大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1%和/或小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30%。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过渡部(27)沿着耦合段(21、23)的纵向方向(L)的长度大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2%和/或小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28%。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过渡部(27)沿着耦合段(21、23)的纵向方向(L)的长度大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3%和/或小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26%。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过渡部(27)沿着耦合段(21、23)的纵向方向(L)的长度大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4%和/或小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24%。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过渡部(27)沿着耦合段(21、23)的纵向方向(L)的长度大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5%和/或小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22%。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过渡部(27)沿着耦合段(21、23)的纵向方向(L)的长度大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6%和/或小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20%。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过渡部(27)沿着耦合段(21、23)的纵向方向(L)的长度大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7%和/或小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18%。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过渡部(27)沿着耦合段(21、23)的纵向方向(L)的长度大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8%和/或小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16%。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过渡部(27)沿着耦合段(21、23)的纵向方向(L)的长度大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9%和/或小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14%。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过渡部(27)沿着耦合段(21、23)的纵向方向(L)的长度大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10%和/或小于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b、21c;23a、23b、23c)的长度的12%。
16.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
a)内部空间宽度(IB)在壳体内部空间(9)的长度(L)上彼此偏差小于20%,或者
b)在对置的耦合段端部上设置有连接部位,并且至少除了设置在对置的耦合段端部上的连接部位之外,内部空间宽度(IB)在壳体内部空间(9)的长度(L)上彼此偏差小于20%。
17.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
a)内部空间宽度(IB)在壳体内部空间(9)的长度(L)上彼此偏差小于10%,或者
b)在对置的耦合段端部上设置有连接部位,并且至少除了设置在对置的耦合段端部上的连接部位之外,内部空间宽度(IB)在壳体内部空间(9)的长度(L)上彼此偏差小于10%。
18.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
a)内部空间宽度(IB)在壳体内部空间(9)的长度(L)上彼此偏差小于5%,或者
b)在对置的耦合段端部上设置有连接部位,并且至少除了设置在对置的耦合段端部上的连接部位之外,内部空间宽度(IB)在壳体内部空间(9)的长度(L)上彼此偏差小于5%。
19.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耦合段(21)在其端部上与同轴导线系统连接。
20.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耦合段(21、23)的对置的端部分别与内导体连接件(47)形状稳定地连接,该内导体连接件穿过耦合器壳体(1)并且在耦合器壳体(1)的区域中形成同轴导线系统的内导体接头。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连接件(47)穿过对应的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
22.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连接件(47)借助于绝缘件(50)支撑地保持在耦合器壳体(1)的壳体孔(51)中。
23.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50)构成为绝缘盘的形式。
24.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孔(51)是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的壳体孔。
25.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两个耦合段(21、23)中的每个耦合段经由联接到耦合段端部上的内导体连接件(47)和绝缘件(50)相对于耦合器壳体(1)保持。
26.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两个耦合段(21、23)中的每个耦合段经由联接到耦合段端部上的内导体连接件(47)和绝缘件(50)相对于对应的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保持。
27.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为了支撑两个耦合段(21、23),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沿着耦合段(21、23)彼此错开的支撑装置(39a、39b;41a、41b),这些支撑装置定位在耦合器壳体(1)的壳体内部空间(9)中。
28.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这些支撑装置(39a、39b;41a、41b)定位在耦合器壳体半部(1a、1b)和对应的耦合部段(21a、21c、23a、23c)中。
29.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在彼此最近地设置的耦合部段(21b、23b)之间设有就最小值而言限定耦合间距(KA)的间距保持件(35),所述间距保持件由电介质制成。
30.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配备有壳体内部空间(9)、在其中安装有两个耦合段(21、23)的耦合器壳体(1)由铸件制成。
31.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其中一个耦合器壳体半部(1a)中安装有并且机械保持有其中一个耦合段(21),并且在所述另一个耦合器壳体半部(1b)中安装有并且机械保持有另一个耦合段(23)。
32.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段(21、23)通过绝缘的支撑元件(39a、39b;41a、41b;50)相对于耦合器壳体(1)保持。
33.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宽带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29)垂直于纵向内侧面(31)并且垂直于耦合器壳体(1)的纵向方向(L)并且耦合段(21、23)的纵向方向(L)延伸地定向。
CN201580014965.9A 2014-03-20 2015-02-26 多级的宽带定向耦合器 Active CN1061651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004007.0 2014-03-20
DE102014004007.0A DE102014004007A1 (de) 2014-03-20 2014-03-20 Mehrstufiger Breitband-Richtkoppler
PCT/EP2015/000451 WO2015139813A1 (de) 2014-03-20 2015-02-26 Mehrstufiger breitband-richtkoppl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5194A CN106165194A (zh) 2016-11-23
CN106165194B true CN106165194B (zh) 2020-06-19

Family

ID=52629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4965.9A Active CN106165194B (zh) 2014-03-20 2015-02-26 多级的宽带定向耦合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3249B2 (zh)
EP (1) EP3120410B8 (zh)
KR (1) KR20160133557A (zh)
CN (1) CN106165194B (zh)
DE (1) DE102014004007A1 (zh)
WO (1) WO20151398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6858B (zh) * 2017-04-18 2017-11-07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
CN107492702A (zh) * 2017-07-12 2017-12-19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低pim同轴功分器
KR102454812B1 (ko) 2017-11-29 2022-10-1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다층형 방향성 커플러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7952A (en) * 1969-08-27 1971-11-02 Ibm Stepped-impedance directional coupler
US5499001A (en) * 1994-02-24 1996-03-12 Degun; Joginder S. Cavity matched hybrid coupl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13277A (en) * 1960-05-02 1963-12-03 Narda Microwave Corp Multi-section asymmetrical coupler
US3166723A (en) * 1961-03-06 1965-01-19 Micro Radionics Inc Variable directional coupler having a movable articulated conductor
US4139827A (en) * 1977-02-16 1979-02-13 Krytar High directivity TEM mode strip line coupl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4459568A (en) * 1982-02-02 1984-07-10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ir-stripline overlay hybrid coupler
US4797643A (en) 1987-10-23 1989-01-10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Coaxial hybrid coupler and crossing element
JPH05191113A (ja) 1992-01-10 1993-07-30 Fujitsu Ltd ストリップライン回路
US5613859A (en) 1995-11-28 1997-03-25 Watkins-Johnson Company Connector asembly for detachably connecting a printed wiring board to a coaxial transmission lines connector
US6822532B2 (en) * 2002-07-29 2004-11-23 Sage Laboratories, Inc. Suspended-stripline hybrid coupler
US6946927B2 (en) 2003-11-13 2005-09-20 Northrup Grumman Corporation Suspended substrate low loss coupler
DE102005016054A1 (de) 2005-04-07 2006-10-12 Kathrein-Werke Kg Hochfrequenzkoppler oder Leistungsteiler, insbesondere schmalbandiger und/oder 3dB-Koppler oder Leistungsteil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7952A (en) * 1969-08-27 1971-11-02 Ibm Stepped-impedance directional coupler
US5499001A (en) * 1994-02-24 1996-03-12 Degun; Joginder S. Cavity matched hybrid coupl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43249B2 (en) 2019-03-26
WO2015139813A1 (de) 2015-09-24
US20170141451A1 (en) 2017-05-18
EP3120410A1 (de) 2017-01-25
EP3120410B8 (de) 2020-06-17
KR20160133557A (ko) 2016-11-22
CN106165194A (zh) 2016-11-23
EP3120410B1 (de) 2020-05-06
DE102014004007A1 (de) 2015-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3443B (zh) 用于电连接器的改进的阻抗配合接口
AU2016316454B2 (en) Dual-polarized antenna
US7830225B2 (en) Electric signal splitters
CN106165194B (zh) 多级的宽带定向耦合器
US20070222539A1 (en) Dual directional coupler
EP2899803B1 (en) Circuit comprising balun and impedance transforming elements
WO2008045269A3 (en) Broadside-coupled signal pair configurations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20120056696A1 (en) Connector
US20160072169A1 (en) Cavity Resonator Filters With Pedestal-Based Dielectric Resonators
CN101213705B (zh) 高频耦合器或高频功率分配器,尤其是窄带和/或3分贝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
CN101443951A (zh) 定向耦合器
CN109066039A (zh) 一种新型的微带功分双工器
US9184485B2 (en) Directional coupler
JP5766972B2 (ja) 導波管伝送線路変換器
KR101590907B1 (ko) 새로운 강 결합 방법을 이용한 방향성 결합기
US11605871B2 (en) Resonator and filter
US8228139B2 (en) Transmission line comprised of a center conductor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disposed within a groove
TW202119716A (zh) 電連接器結構
US7821353B2 (en) Directional coupler
GB2493728A (en) Power divider with longitudinal components (e.g. coaxial cable) arranged parallel and contiguous to each other
US7859361B2 (en) Directional coupler
US8779871B2 (en) Forward coupler with strip conductors
KR101811245B1 (ko) 가변 커플러 및 스트립라인 가변커플러
US20160233568A1 (en) Junction device between a printed transmission line and a dielectric waveguide
CN107248716B (zh) 一种母线槽插接箱用插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5

Address after: Rosenheim

Applicant after: KATHREIN-WERKE KG

Address before: Rosenheim

Applicant before: KATHREIN-WERKE K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9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Sweden

Patentee after: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dress before: Stockholm, Sweden

Patentee before: Ericsson AB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9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Sweden

Patentee after: Ericsson AB

Address before: Rosenheim

Patentee before: KATHREIN-WERKE K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