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3166B - 穿戴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穿戴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3166B
CN106163166B CN201510162695.8A CN201510162695A CN106163166B CN 106163166 B CN106163166 B CN 106163166B CN 201510162695 A CN201510162695 A CN 201510162695A CN 106163166 B CN106163166 B CN 106163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ase
machine body
upper machine
battery
wearab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26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3166A (zh
Inventor
宋德仁
庄少棋
吴圣文
吴宗勋
张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1626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31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3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3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3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3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戴式装置,包括一电池盒、一上机体、一第一弹性件及一拨钮。电池盒具有一电池容纳空间且包括一扣合部。上机体枢接于电池盒,以遮蔽或暴露出电池容纳空间。第一弹性件的其中一端固定于上机体。拨钮固定于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且包括一卡扣,卡扣可移动地伸入或退出于电池盒的扣合部。当电池盒相对于上机体位于一第一位置时,上机体覆盖电池盒以遮蔽电池容纳空间,卡扣常态地伸入电池盒的扣合部。推动拨钮而压缩第一弹性件,以使卡扣退出于扣合部,电池盒适于相对于上机体转动至一第二位置,以外露出电池容纳空间。因此,其可快速且方便地替换电池。

Description

穿戴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戴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换电池的穿戴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科技蓬勃发展,移动通讯装置的功能越来越多元而丰富。为了符合市场趋势与消费者的期待,穿戴式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表(smart watch)等,逐渐受到人们的瞩目。所谓“智能手表”是指具有通讯、计数或其他的多功能型手表。在目前的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的状况下,由于智能手表具有较智能手机更为轻薄短小且可以直接配戴在身上等优点。
碍于成本和空间的考量,一般智能手表的电池大多为不可更换的形式。当使用者长时间操作和使用时,智能手表的电量将会迅速的消耗。一般需要将智能手表卸下来来进行充电,既浪费时间又不便利。若当下无法充电时,更会发生无法使用的窘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戴式装置,其可快速且方便地替换电池。
本发明的一种穿戴式装置,包括一电池盒、一上机体、一第一弹性件及一拨钮。电池盒具有一电池容纳空间且包括一扣合部。上机体枢接于电池盒,以遮蔽或暴露出电池容纳空间。第一弹性件包括相对的两端,第一弹性件的其中一端固定于上机体。拨钮固定于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且包括一卡扣,其中卡扣可移动地伸入或退出于电池盒的扣合部。当电池盒相对于上机体位于一第一位置时,上机体覆盖电池盒以遮蔽电池容纳空间,卡扣常态地伸入电池盒的扣合部,以固定电池盒与上机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推动拨钮而压缩第一弹性件,以使卡扣退出于扣合部,电池盒适于相对于上机体转动至一第二位置,以外露出电池容纳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穿戴式装置还包括一第二弹性件,配置于上机体与电池盒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弹性件为一弹簧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穿戴式装置为一手表或一皮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电池盒相对于上机体位于一第一位置时,上机体的一部分侧面覆盖电池盒的侧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穿戴式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带状结构及一第二带状结构,第一带状结构配置于电池盒,第二带状结构配置于上机体,且第一带状结构与第二带状结构同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穿戴式装置还包括一下壳体,固定于上机体,且电池盒位于上机体与下壳体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穿戴式装置还包括一门盖,枢接于上机体或是电池盒,以遮蔽上机体与电池盒的至少一个的侧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机体包括一显示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池盒的其中一个侧面存在一弯折弧度或一缺口。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穿戴式装置通过上机体枢接于电池盒,当欲更换电池时,只要推动拨钮而压缩第一弹性件,卡扣便会退出于扣合部,电池盒便可相对于上机体转动以外露出电池容纳空间。电池更换完毕之后,只要将电池盒转回,第一弹性件会将卡扣推至电池盒的扣合部,便可固定电池盒与上机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提供使用者能够以快速且方便的方式更换穿戴式装置的电池。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穿戴式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至图7是图1的穿戴式装置更换电池的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10:电池;
100:穿戴式装置;
110:电池盒;
112:电池容纳空间;
114:扣合部;
116:缺口;
120:上机体;
122:显示模块;
130:第一弹性件;
140:拨钮;
142:卡扣;
150:第二弹性件;
160:下壳体;
170:门盖;
180:第一带状结构;
190:第二带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穿戴式装置的爆炸示意图。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穿戴式装置100以一手表为例,更详细地说,穿戴式装置100是一智能手表。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穿戴式装置100也可以是一智能皮带或是一智能颈圈等,穿戴式装置100的种类并不以上述为限制。
本实施例的一种穿戴式装置100包括一电池盒110、一上机体120、一第一弹性件130、一拨钮140、一第二弹性件150、一下壳体160、一门盖170、一第一带状结构180及一第二带状结构190。如图1所示,电池盒110具有一电池容纳空间112以供一电池10放置。电池盒110包括一扣合部114,且电池盒110的其中一个侧面存在一缺口116。
上机体120包括一显示模块122。本实施例的穿戴式装置100可通过上机体120的显示模块122来显示时间、使用者的心跳、血压等身体指数或是其他信息。在一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22还可为触控显示模块,使用者可通过触碰上机体120的显示模块122来输入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上机体120通过一枢轴枢接于电池盒110,以遮蔽或暴露出电池容纳空间112。如图1所示,上机体120的其中一部分的侧面(例如是图1中的侧面的左半部)的高度大于另一部分(例如是图1中的侧面的右半部)的侧面高度。因此,当上机体120与电池盒110组装在一起时,上机体120的一部分的侧面(也就是图1中的侧面的左半部)会覆盖电池盒110的对应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30为一弹簧。第一弹性件130包括相对的两端,第一弹性件130的其中一端固定于上机体120,第一弹性件130的另一端固定于拨钮140。拨钮140包括一卡扣142。拨动拨钮140而挤压第一弹性件130可以使拨钮140相对于上机体120移动,而让卡扣142伸入或退出于电池盒110的扣合部114。第二弹性件150配置于上机体120与电池盒1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50为一弹簧针,但第一弹性件130与第二弹性件150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
下壳体160固定于上机体120,电池盒110位于上机体120与下壳体16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盒110枢接于上机体120,因此,电池盒110能够相对于上机体120与下壳体160转动。上机体120与下壳体160的材质可为金属,以提供穿戴式装置100较佳的外观质感,且电池盒110的材质可为塑胶,以降低穿戴式装置100的重量。当然,电池盒110、上机体120、下壳体160的材质并不以此为限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门盖170枢接于电池盒110,以遮蔽上机体120与电池盒110的局部侧面,以达到遮丑的效果,也能够使得穿戴式装置100的外观轮廓完整。在其他实施例中,门盖170也可以枢接于上机体1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带状结构180与第二带状结构190是表带,第一带状结构180枢接于电池盒110,第二带状结构190枢接于上机体120的侧面中较低的位置,而使得第一带状结构180与第二带状结构190能够位于相同的平面。
本实施例的穿戴式装置100通过上述结构能够达到轻易地置换电池10的效果,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地介绍。图2至图7是图1的穿戴式装置更换电池的过程示意图。首先,请同时参阅图1与图2,在一般常态的状况下,电池盒110会相对于上机体120位于一第一位置P1,也就是上机体120重叠于电池盒110的位置。在此状态下,由于上机体120覆盖电池盒110,电池盒110内的电池容纳空间112会被上机体120所遮蔽。卡扣142会伸入电池盒110的扣合部114,而固定电池盒110与上机体120之间的相对位置。当要置换电池10时,先如同图2所示地将门盖170转开,以让出空间来供电池盒110能够相对上机体120转动。
接着,请同时参阅图3与图4,图4是隐藏图3的上机体的示意图。使用者可沿图面的顺时针方向推动拨钮140而使第一弹性件130压缩,拨钮140的卡扣142便能够退出于扣合部114,而使得电池盒110与上机体120解扣。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弹性件150配置于上机体120与电池盒110之间,当拨钮140的卡扣142便能够退出于扣合部114时,第二弹性件150便会对电池盒110施以一推力。并且,由于电池盒110枢接于上机体120,因此,电池盒110便会如图5所示地,相对于上机体120略为以逆时针的方向转动一小段距离。换句话说,当使用者将推动拨钮140之后,电池盒110与枢接于电池盒110的第一带状结构180会略为弹出,以方便使用者进行之后的手动转动。
请参阅图6,使用者便能够将电池盒110相对于上机体120转动至一第二位置P2,而外露出电池容纳空间112。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盒110的其中一个侧面的缺口116可方便使用者将电池取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盒110的其中一个侧面也可以是存在向外的一弯折弧度,以让使用者的指尖或是指甲能够伸入而将电池10扳出。
在安装好新的电池10之后,使用者再将电池盒110以顺时针方向旋回。并且在此时如图3所示地再度沿顺时针方向推动拨钮140,以让电池盒110回到第一位置P1之后,使用者解除对拨钮140的施力,第一弹性件130便会往逆时针方向推动拨钮140,而使得拨钮140的卡扣142伸入电池盒110的扣合部114。其后,再将门盖170闭合至电池盒110与上机体120,穿戴式装置100即可如图7所示地恢复为常态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穿戴式装置通过上机体枢接于电池盒,当欲更换电池时,只要推动拨钮而压缩第一弹性件,卡扣便会退出于扣合部,电池盒便可相对于上机体转动以外露出电池容纳空间。电池更换完毕之后,只要将电池盒转回,第一弹性件将卡扣推至电池盒的扣合部,便可固定电池盒与上机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提供使用者能够以快速且方便的方式更换穿戴式装置的电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池盒,具有一电池容纳空间且包括一扣合部;
一上机体,通过一枢轴枢接于所述电池盒,以遮蔽或暴露出所述电池容纳空间;
一第一弹性件,包括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中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机体;
一拨钮,固定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且包括一卡扣,其中所述卡扣可移动地伸入或退出于所述电池盒的所述扣合部;以及
一第二弹性件,配置于所述上机体与所述电池盒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枢轴的延伸方向;其中
当所述电池盒相对于所述上机体位于一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所述电池盒的侧面抵压,所述上机体覆盖所述电池盒以遮蔽所述电池容纳空间,所述卡扣常态地伸入所述电池盒的所述扣合部,以固定所述电池盒与所述上机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推动所述拨钮而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以使所述卡扣退出于所述扣合部,所述第二弹性件对所述电池盒释放所蓄积的弹力,而使所述电池盒相对于所述上机体转动,所述电池盒适于再被一外力推动而相对于所述上机体转动至一第二位置,以外露出所述电池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为一弹簧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装置为一手表或一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盒相对于所述上机体位于一第一位置时,所述上机体的一部分侧面覆盖所述电池盒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一带状结构,配置于所述电池盒;以及
一第二带状结构,配置于所述上机体,且所述第一带状结构与所述第二带状结构同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下壳体,固定于所述上机体,且所述电池盒位于所述上机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门盖,枢接于所述上机体或是所述电池盒,以遮蔽所述上机体与所述电池盒的至少一个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体包括一显示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的其中一个侧面存在一弯折弧度或一缺口。
CN201510162695.8A 2015-04-08 2015-04-08 穿戴式装置 Active CN106163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2695.8A CN106163166B (zh) 2015-04-08 2015-04-08 穿戴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2695.8A CN106163166B (zh) 2015-04-08 2015-04-08 穿戴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3166A CN106163166A (zh) 2016-11-23
CN106163166B true CN106163166B (zh) 2019-06-14

Family

ID=57335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2695.8A Active CN106163166B (zh) 2015-04-08 2015-04-08 穿戴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316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16A (zh) * 1990-06-07 1991-12-18 Eta草图制造公司 手表中供电电池的外壳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5957A (ja) * 1992-04-15 1994-02-18 Nec Corp 腕時計型個別呼出用受信機の裏カバー構造
JP3512780B2 (ja) * 2002-06-11 2004-03-31 株式会社リック 電池格納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16A (zh) * 1990-06-07 1991-12-18 Eta草图制造公司 手表中供电电池的外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3166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182947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JP6148226B2 (ja) 携帯用端末機の取っ手構造
EP3794414B1 (en) Smart watch with flexible display panel
US10168736B2 (en) Coupling memb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989931B2 (en) Charging assembly for wrist watch and wrist watch
CN202210818U (zh) 一种设有多功能配件的手机
US20150130666A1 (en) Assembled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3023065A1 (en) Module-driven smartwatch
KR101470428B1 (ko) 보조 배터리가 구비된 와치폰
US9277035B2 (en) Releasing mechanism for housing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70068225A1 (en) Solar smart watch
KR102042871B1 (ko) 배터리가 구비된 스트랩을 가지는 착용 가능한 스마트폰
US20160170445A1 (en) Measuring device configured to be worn on the wrist of a user
KR102326672B1 (ko) 데이터 통신이 가능한 전자장치 및 그 충전방법
KR20180006721A (ko) 손목시계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6163166B (zh) 穿戴式装置
CN106798377A (zh) 智能手表
TWI609292B (zh) 穿戴式裝置
CN105845479B (zh) 防水按键结构
CN105048549A (zh) 带小容量移动电源的数据线手表
TWM481432U (zh) 搭載有行動電源的穿戴式電子裝置
CN204349535U (zh) 一种手表移动充电装置
CN111184322A (zh) 可拆卸式手表及电子系统
KR20110109668A (ko) 커넥터 커버가 부착된 핸드폰 케이스
CN105847478A (zh) 一种穿戴式智能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