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1557A -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1557A
CN106161557A CN201510188759.1A CN201510188759A CN106161557A CN 106161557 A CN106161557 A CN 106161557A CN 201510188759 A CN201510188759 A CN 201510188759A CN 106161557 A CN106161557 A CN 1061615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 transmission
recipient
transmission standard
time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87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庆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887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155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9026 priority patent/WO201616941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1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15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1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taking into account QoS or priority requir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其对应的装置。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接收方;确定数据传输规格;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其中,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中至少一个相关,从而可以根据数据传输的状态及时调整数据传输的方式,从而用户体验好、执行效率高。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人工的方式设定各项数据传输任务的优先级,或者,简单的根据建立数据传输任务的时间先后顺序,设定各项数据传输任务优先级。
由此可以看出,现有的数据传输的方法比较简单。对于具有强烈的时效性质的数据,现有的数据传输方法不能够精细化地调整数据传输的方式,以便满足数据传输的时效要求。现有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用户体验差、执行效率低。
因此,发明人在对现有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用户体验好、执行效率高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体验好、执行效率高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具体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接收方;确定数据传输规格;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其中,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中至少一个相关。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
搜索模块,用于确定接收方;
运算模块,用于确定数据传输规格;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其中,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中至少一个相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中至少一个相关,从而可以根据数据传输的状态及时调整数据传输的方式,从而用户体验好、执行效率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规格的一个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规格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规格的第三个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装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的数据传输方法不能够精细化地调整数据传输的方式,以致用户体验差、执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中,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中至少一个相关,从而可以根据数据传输的状态及时调整数据传输的方式,从而用户体验好、执行效率高。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0:确定接收方。
本步骤查找符合预设条件的接收方,用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下面以点对点的数据传输为例来说明该有益效果。在本步骤中,将与发送方之间连接状态稳定、路径短的接收方筛选出来,由发送方优先向该接收方传输数据。数据传输到该优先的接收方后,由该接收方和发送方共同向其他接收方传输数据,那么,从整体上可以显著高数据传输效率。
如何确定接收方,根据具体的业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后面会作详细说明,此处不在赘述。
S200:确定数据传输规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中至少一个相关。数据传输规格,可以包括多个参数,也可以仅包括一个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规格包括数据的封装包的容量。
数据传输规格,根据具体的业务不同而不同,后面结合具体的业务来具体说明,此处不在赘述。
S300: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中至少一个相关,从而可以根据数据传输的状态及时调整数据传输的方式,从而用户体验好、执行效率高。
对于一项文件传输业务,接收方可以为文件接收方。数据传输规格可以包括文件容量。数据可以为文件内容。剩余数据量可以为剩余文件容量。总数据量可以为文件总容量。接收方剩余容量可以为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文件发送方的服务器实时查找与文件发送方的服务器处于有效连接状态的文件接收方的服务器。例如,通过网络设备标识号、账号等,检测到与文件发送方的服务器连接的文件接收方的服务器。然后,文件发送方的服务器自动测量文件发送方的服务器、与文件发送方的服务器处于有效连接状态的文件接收方的服务器两者之间的网络传输速度,并根据网络传输速度将文件接收方的服务器排序。从中选择与文件发送方的服务器具有最大网络传输速度的文件接收方的服务器。
文件发送方的服务器将待传输的全部文件按照文件容量的大小进行排序。例如,按照容量的大小,依次将100M容量左右的视频文件、10M容量左右的音频文件、1M容量左右的文本文件排序。然后,文件发送方的服务器根据预设的计算模型进行待传输文件容量的计算。待传输文件容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参数,用以表征下一个传输文件的容量的数量级。待传输文件容量是以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总容量的比值、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中至少一个为自变量的函数。
例如,在一种企业数据远端备份的应用场景中,在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充裕的情况下,优先进行视频等大容量数据传输,在对大容量数据进行验证的时候,同时进行备注、摘要等小容量数据的传输,这些小容量数据可利用较短的时间进行传输,从而,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文件传输的效率,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以待传输文件容量是以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为自变量的函数为例,当剩余期限相对较长时,待传输文件容量相对较大。这样根据文件发送方的服务器中文件的排列顺序,优先传输文件中容量较大的文件。当剩余期限小时,传输文件中容量较小的文件。例如,随着剩余期限逐渐变短,依次确定的待传输文件容量分别为100M、10M、1M。
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时,优先传输文件容量在100M容量左右的视频文件;利用视频文件验证环节的时间间隔,进行10M容量左右的音频文件的传输;接着利用音频文件验证环节的时间间隔,进行1M容量左右的文本文件的传输,因此,整个过程文件传输的效率高。
这里的待传输文件容量就是一种数据传输规格,待传输文件容量还可以是以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总容量的比值、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为自变量的函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定待传输文件容量与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总容量的比值正相关。例如,文件总容量为1G,剩余文件容量为500M时,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总容量比值为0.5;剩余文件容量为100M时,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总容量比值为0.1。假设,待传输文件容量的基准值为100M,待传输文件容量根据待传输文件容量的基准值、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总容量比值两者的乘积确定。也就是说,当比值为0.5时,待传输文件容量为100M*0.5=50M,当比值为0.1时,待传输文件容量为100M*0.1=10M,即,文件总容量一定,剩余文件容量大时,优先传输50M容量左右的文件,剩余文件容量变小时,再依次传输10M容量左右的文件。剩余文件容量大时,优先传输容量大的文件,在对大容量数据进行验证的时候,同时进行小容量数据的传输,从而,整体上可以提高文件传输的效率,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定待传输文件容量,与剩余文件容量、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两者的比值正相关。例如,剩余文件容量为500M,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为1G时,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比值为0.5;剩余文件容量为400M,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为1G时,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比值为0.4。假设,待传输文件容量的基准值为100M,待传输文件容量根据待传输文件容量的基准值、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比值两者的乘积确定。则,剩余文件容量为500M时,确定的待传输文件容量为100M*0.5=50M,而当剩余文件容量为400M时,确定的待传输文件容量为100M*0.4=40M。即,当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一定,剩余文件容量大时,则优先传输容量大的文件。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一定,优先传输容量大的文件,从而避免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不足以容纳大容量的文件,可以提高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的利用率。
当然,剩余期限、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总容量的比值、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三个自变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组合,从而确定出待传输文件容量。
对于一项互联网销售业务,接收方可以为购买方。数据传输规格可以包括单价。数据可以为交易信息。剩余数据量可以为商品库存量。总数据量可以为商品总量。接收方剩余容量可以为购买方的申购量。
销售方的服务器实时查找在线的购买方,或者,根据销售记录查找历次的购买方。例如,从与服务器连接的若干购买方中,根据购买方的账号的离线或在线状态,选择多个在线购买方。还可以是,从若干购买方中,按照购买方等级,选择多个等级较高的购买方,例如,从中选择五星级的购买方。购买方选择的方式,根据具体的销售业务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销售方的服务器根据内部的定价系统,确定商品的单价。本申请实施例中,商品的单价是可以动态调整的,用以满足商品促销的需求。单价是以商品售卖的剩余期限、商品库存量与商品总量的比值、商品库存量与购买方的申购量的比值中至少一个为自变量的函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定商品的单价与商品售卖的剩余期限正相关。商品售卖的剩余期限,可以是商品的保质期的剩余期限,也可以是服务的活动期限,例如,离某场表演开始的期限。例如,商品的单价基准值为100元,商品的保质期的剩余期限为60天时,商品的单价按单价基准值的9折,即90元来执行,当商品的保质期的剩余期限为30天时,商品的单价按单价基准值的5折,即50元来执行。
当然,商品的单价同样可以是商品售卖的剩余期限、商品库存量与商品总量的比值、商品库存量与购买方的申购量的比值三个参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组合。
确定商品单价后,销售方的服务器向确定的购买方推送商品打折促销的交易信息。这里的交易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要约、要约邀请、合同等交易信息。
购买方收到交易信息后,可以自由确定是否进行交易,并反馈给销售方的服务器是否购买的交易信息。
对于一项物品入库业务,物品运输与数据传输情形类似。接收方可以为仓储点。物品运输规格可以包括装载量,与数据传输规格可以包括数据的封装包的容量相对应。运输物品与发送数据相对应。剩余数据量与物品库存量相对应。总数据量对应物品总量。接收方剩余容量对应仓储点剩余容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流系统的服务器首先确定待入库物品附近、有剩余容量的仓储点。例如,物流系统的服务器根据联网的各仓储点剩余容量的动态变化,从中选出若干个剩余容量位于前列的仓储点。物流系统的服务器将待入库物品按照物品的重量或体积,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另一个综合参数进行排序。例如,按照体积的大小,依次将待入库物品排序。然后,物流系统的服务器根据预设的计算模型进行装载量的计算。装载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参数,用以表征下一个运输物品的重量或体积的数量级。装载量是以物品入库的剩余期限、物品库存量与物品总量的比值、物品库存量与仓储点剩余容量的比值中至少一个为自变量的函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定装载量与物品入库的剩余期限正相关。例如,装载量基准值为10立方米,物品入库的剩余期限为3天时,根据具体业务设定期限系数为0.9,确定的装载量为10立方米*0.9=9立方米,当物品入库的剩余期限为1天时,根据具体业务设定期限系数为0.1,确定的装载量为10立方米*0.1=1立方米。优先将大件物品进行仓储,可以提高仓储点的利用率。
当然,装载量同样可以是物品入库的剩余期限、物品库存量与物品总量的比值、商品库存量与仓储点剩余容量的比值三个参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组合。
确定装载量后,物流系统的服务器向确定的仓储点发出运输装载量大小物品的运输信息。待仓储点确认后,开始物品的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在执行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剩余期限阈值和剩余数据量阈值;
当剩余期限小于等于剩余期限阈值时,剩余数据量大于等于剩余数据量阈值,则对剩余数据执行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的步骤,反之,不对剩余数据执行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定后续步骤的启动条件为:剩余期限小于等于剩余期限阈值时,剩余数据量大于等于剩余数据量阈值。通过判断该启动条件是否满足,来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后续步骤。当启动条件满足时,继续执行后续步骤,启动条件不满足时,停止执行后续步骤。启动条件是否满足的判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于确定接收方、确定数据传输规格之前。只有在启动条件满足时,才执行后续步骤,从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执行效率。
对于文件传输业务,设定后续步骤的启动条件为:当剩余期限小于等于剩余期限阈值时,剩余文件容量大于等于剩余文件容量阈值。
对于互联网销售业务,设定后续步骤的启动条件为:当剩余期限小于等于剩余期限阈值时,商品库存量大于等于商品库存量阈值。
对于物品入库业务,设定后续步骤的启动条件为:当剩余期限小于等于剩余期限阈值时,物品库存量大于等于物品库存量阈值。
进一步的,确定接收方,具体包括:
寻找发送方周围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登录用户作为接收方。
对于文件传输业务,寻找发送方周围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登录用户作为文件接收方。例如,一种新开发的室内传输文件的业务,在该房屋范围内查找登录用户作为文件接收方。或者,在基站辐射范围内推送消息的业务,寻找基站辐射范围内的登录用户作为消息接收方。
对于互联网销售业务为例,在申请实施例中,寻找供应方周围预设距离内的登录的购买方。例如,寻找距离供应方一公里内登录的购买方。当然,这里的预设距离可以根据业务的需求来自由设定。
对于物品入库业务,在申请实施例中,寻找出货点周围预设距离内的开放的仓储点。
请参照图2,进一步的,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相关,具体包括:
S201:获取数据传输规格的基准值;
S202:根据剩余期限选择期限系数;
S203:算得数据传输规格的设定值为基准值与期限系数的乘积值;
其中,剩余期限与期限系数正相关。
对于文件传输业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获取文件容量基准值。然后,根据剩余期限选择期限系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剩余期限与期限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在通常状况下,剩余期限越长,期限系数越大。例如,剩余期限在30分钟-60分钟时,期限系数为0.9;剩余期限在10分钟-29分钟时,期限系数为0.8。当然,期限系数可以随着剩余期限连续变化,也可以是随着剩余期限呈阶梯变化的散列值。最后,计算基准值与期限系数的乘积值,算得文件容量为文件容量基准值与期限系数的乘积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剩余期限长时,文件容量大;在剩余期限短时,文件容量小。这样,在时限充裕的情形下优先传输文件容量的文件,在时限紧迫时,再传输文件容量小的文件。这是因为,容量大的文件通常是实质性的重要文件,而容量小的文件通常是备注、说明性的一般性文件。因此,该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文件的紧急备份。
对于互联网销售业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获取单价基准值。然后,根据剩余期限选择期限系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剩余期限与期限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在通常状况下,剩余期限越长,期限系数越大。例如,剩余期限在30分钟-60分钟时,期限系数为0.9;剩余期限在10分钟-29分钟时,期限系数为0.8。当然,期限系数可以随着剩余期限连续变化,也可以是随着剩余期限呈阶梯变化的散列值。最后,计算基准值与期限系数的乘积值,算得单价为单价基准值与期限系数的乘积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剩余期限长时,单价大;在剩余期限短时,单价小。这样,在时限充裕的情形下优先维持高的单价进行商品交易,在时限紧迫时,再将商品单价大幅下调。因此,该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商品的降价促销。
对于物品入库业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获取装载量基准值。然后,根据剩余期限选择期限系数。剩余期限与期限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在通常状况下,剩余期限越长,期限系数越大。例如,剩余期限在30分钟-60分钟时,期限系数为0.2;剩余期限在10分钟-29分钟时,期限系数为0.1。当然,期限系数可以随着剩余期限连续变化,也可以是随着剩余期限呈阶梯变化的散列值。最后,计算基准值与期限系数的乘积值,算得装载量为装载量基准值与期限系数的乘积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剩余期限长时,装载量大;在剩余期限短时,装载量小。优先将大件物品进行仓储,可以提高仓储点的利用率。
请参照图3,进一步的,数据传输规格,与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相关,具体包括:
S211:获取数据传输规格的基准值;
S212:算得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为剩余系数;
S213:算得数据传输规格的设定值为基准值与剩余系数的乘积值。
对于文件传输业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获取文件容量基准值。然后,算得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总容量的比值为剩余系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剩余文件容量与剩余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在通常状况下,剩余文件容量越大,剩余系数越大。剩余系数随着剩余文件容量连续变化。剩余系数也可以是随着剩余期限呈阶梯变化的散列值。最后,计算基准值与剩余系数的乘积值,算得文件包容量为文件包容量基准值与剩余系数的乘积值。同期限系数一样,该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文件的紧急备份。
对于互联网销售业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获取单价基准值。然后,算得商品库存量与商品总量的比值为剩余系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商品库存量与剩余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在通常状况下,商品库存量越大,剩余系数越大。剩余系数随着商品库存量连续变化。剩余系数也可以是随着剩余期限呈阶梯变化的散列值。最后,计算基准值与剩余系数的乘积值,算得单价为商品单价基准值与剩余系数的乘积值。同期限系数一样,该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商品的降价促销。
对于物品入库业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获取装载量基准值。然后,算得物品库存量与物品总量的比值为剩余系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物品库存量与剩余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在通常状况下,物品库存量越大,剩余系数越大。剩余系数随着物品库存量连续变化。剩余系数也可以是随着剩余期限呈阶梯变化的散列值。最后,计算基准值与剩余系数的乘积值,算得装载量为装载量基准值与剩余系数的乘积值。
请参照图4,进一步的,数据传输规格,与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相关,具体包括:
S221:获取数据传输规格的基准值;
S222:计算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
S223:根据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确定饱和系数;
S224:算得数据传输规格的设定值为基准值与饱和系数的乘积值;
其中,饱和系数与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负相关。
对于文件传输业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获取文件容量基准值。然后,计算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接着,根据剩余文件容量与文件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确定饱和系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比值与饱和系数负相关,也就是说,在通常状况下,上述比值越小,饱和系数越大。例如,比值大于1时,饱和系数为0.5;比值小于等于1时,饱和系数为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饱和系数是随着剩余文件容量呈阶梯变化的散列值,当然,饱和系数可以随着剩余文件容量连续变化,例如反比例变化。最后,计算文件容量基准值与饱和系数的乘积值,算得文件容量为文件包容量基准值与饱和系数的乘积值。同期限系数一样,该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文件的紧急备份。
对于互联网销售业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获取单价基准值。然后,计算商品库存量与购买方申购量的比值。接着,根据商品库存量与购买方申购量的比值确定饱和系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比值与饱和系数负相关,也就是说,在通常状况下,上述比值越小,饱和系数越大。例如,比值大于1时,饱和系数为0.5;比值小于等于1时,饱和系数为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饱和系数是随着商品库存量呈阶梯变化的散列值,当然,饱和系数可以随着商品库存量连续变化,例如反比例变化。最后,计算基准值与饱和系数的乘积值,算得单价为单价基准值与饱和系数的乘积值。同期限系数一样,该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商品的降价促销。
对于物品入库业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获取装载量基准值。然后,计算物品库存量与仓储点剩余容量的比值。接着,根据物品库存量与仓储点剩余容量的比值确定饱和系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比值与饱和系数负相关,也就是说,在通常状况下,上述比值越小,饱和系数越大。例如,比值大于1时,饱和系数为0.5;比值小于等于1时,饱和系数为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饱和系数是随着物品库存量呈阶梯变化的散列值,当然,饱和系数可以随着物品库存量连续变化,例如反比例变化。最后,计算基准值与饱和系数的乘积值,算得装载量为装载量基准值与饱和系数的乘积值。同期限系数一样,该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保鲜产品的入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中至少一个相关。也就是说,数据传输规格与基准值相关,并且与期限系数、剩余系数、饱和系数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关。
在文件传输业务中,文件容量与文件容量基准值相关,并且与期限系数、剩余系数、饱和系数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关。
在互联网销售业务中,单价与单价基准值相关,并且与期限系数、剩余系数、饱和系数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关。
在物品入库业务中,装载量与装载量基准值相关,并且与期限系数、剩余系数、饱和系数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关。
进一步的,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具体包括:
向接收方发出按照数据传输规格进行数据传输的请求;
当获得接收方同意数据传输的应答后,按照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对于文件传输业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向文件接收方发出按照文件容量进行文件传输的请求,当获得文件接收方同意文件传输的应答后,按照文件容量向文件接收方进行数据传输。
对于互联网销售业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向购买方发出按照单价进行交易的请求,当获得购买方同意交易的应答后,按照单价向接收方发送交易信息。
下面以互联网销售电影票的业务为例来说明方法的整个实施过程。
电影票的观看时间为12:30。根据惯例,在观看前10分钟停止售票。需要指出的是,下面提到的设定的各项内容是根据互联网销售电影票的业务的实际情形,而采用的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根据自由设定。设定12:20为截至时间。设定剩余期限阈值为60分钟,即电影票售卖期限小于60分钟时,根据情况执行该方法的后续步骤。设定剩余数据量阈值为30,即在离电影票售卖截止时间小于等于60分钟时,尚有大于等于30张电影票未售出,则执行该方法后续步骤。
此时,查找电影院周围2公里以内的登录用户,用以向其推送电影票打折出售的信息。
接着,开始计算电影票的折扣价。假设,设定电影票折扣价的计算公式为:票价=原价*期限系数*剩余系数*饱和系数。设定原价为100元,即单价基准值为100。
设定当剩余期限在30分钟到60分钟时,期限系数为0.9,剩余期限在10分钟到29分钟时,期限系数为0.8,剩余期限在10分钟以内时,期限系数为0.5。假设,此时剩余期限为20分钟,则选择期限系数为0.8。
计算当前未出售的电影票数与该场电影发行的总票数,从而计算得到剩余系数。假设,当前未出售的电影票数为40,即商品库存量为10。该场电影发行的总票数为100,即商品总量为100。则剩余系数为40/100=0.4。
设定未出售的电影票数大于购买方的申购量时,代表电影票滞销,则设定饱和系数为0.5。相反,未出售的电影票数小于等于购买方的申购量的申购量时,代表电影票热销,则设定饱和系数为1。假设,此时未出售的电影票数大于购买方的申购量,确定饱和系数为0.5。
最终算得票价=原价*期限系数*剩余系数*饱和系数,即票价=100*0.8*0.4*0.5=16元。
接着,向购买方发出电影票单价为16元的订单。当购买方同意并支付该订单后,向购买方出具电影票。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提供电影票动态变化的计算机设备是电影院的服器。提供电影票价格、交易信息的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电影院的服务器,也可以是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服务器。提供电影票价格、交易信息的计算机设备是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服务器时,两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完成整个交易过程。
对于物品入库业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向仓储点发出按照装载量进行物品运输的请求,当获得仓储点同意物品运输的应答后,按照装载量向仓储点运输物品。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基于同样的思路,请参照图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1,包括:
搜索模块10,用于确定接收方;
运算模块20,用于确定数据传输规格;
传输模块30,用于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其中,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中至少一个相关。
进一步的,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40。
判断模块40用于:
获取剩余期限阈值和剩余数据量阈值;
当剩余期限小于等于剩余期限阈值时,剩余数据量大于等于剩余数据量阈值,则对剩余数据执行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的步骤,反之,不对剩余数据执行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的步骤。
进一步的,搜索模块10,用于确定接收方,具体用于:
寻找发送方周围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登录用户作为接收方。
进一步的,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相关。
运算模块20,具体用于:
获取数据传输规格的基准值;
根据剩余期限选择期限系数;
算得数据传输规格的设定值为基准值与期限系数的乘积值;
其中,剩余期限与期限系数正相关。
进一步的,数据传输规格,与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相关。
运算模块20,具体用于:
获取数据传输规格的基准值;
计算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为剩余系数;
算得数据传输规格的设定值为基准值与剩余系数的乘积值。
进一步的,数据传输规格,与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相关。
运算模块20,具体用于:
获取数据传输规格的基准值;
计算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
根据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确定饱和系数;
算得数据传输规格的设定值为基准值与饱和系数的乘积值;
其中,饱和系数与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负相关。
进一步的,传输模块30,用于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具体用于:
向接收方发出按照数据传输规格进行数据传输的请求;
当获得接收方同意数据传输的应答后,按照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进一步的,接收方为购买方;
数据传输规格为单价;
数据为交易信息;
剩余数据量为商品库存量;
总数据量为商品总量;
接收方剩余容量为购买方的申购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值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值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值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值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值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值。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值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接收方;
确定数据传输规格;
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其中,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中至少一个相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执行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剩余期限阈值和剩余数据量阈值;
当剩余期限小于等于剩余期限阈值时,剩余数据量大于等于剩余数据量阈值,则对剩余数据执行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的步骤,反之,不对剩余数据执行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接收方,具体包括:
寻找发送方周围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登录用户作为接收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相关,具体包括:
获取数据传输规格的基准值;
根据剩余期限选择期限系数;
算得数据传输规格的设定值为基准值与期限系数的乘积值;
其中,剩余期限与期限系数正相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传输规格,与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相关,具体包括:
获取数据传输规格的基准值;
计算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为剩余系数;
算得数据传输规格的设定值为基准值与剩余系数的乘积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传输规格,与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相关,具体包括:
获取数据传输规格的基准值;
计算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
根据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确定饱和系数;
算得数据传输规格的设定值为基准值与饱和系数的乘积值;
其中,饱和系数与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负相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具体包括:
向接收方发出按照数据传输规格进行数据传输的请求;
当获得接收方同意数据传输的应答后,按照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为购买方;
数据传输规格包括单价;
所述数据为交易信息;
剩余数据量为商品库存量;
总数据量为商品总量;
接收方剩余容量为购买方的申购量。
9.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搜索模块,用于确定接收方;
运算模块,用于确定数据传输规格;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其中,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中至少一个相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
获取剩余期限阈值和剩余数据量阈值;
当剩余期限小于等于剩余期限阈值时,剩余数据量大于等于剩余数据量阈值,则对剩余数据执行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的步骤,反之,不对剩余数据执行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模块,用于确定接收方,具体用于:
寻找发送方周围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登录用户作为接收方。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规格,与数据传输的剩余期限相关;
所述运算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数据传输规格的基准值;
根据剩余期限选择期限系数;
算得数据传输规格的设定值为基准值与期限系数的乘积值;
其中,剩余期限与期限系数正相关。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规格,与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相关;
所述运算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数据传输规格的基准值;
计算剩余数据量与总数据量的比值为剩余系数;
算得数据传输规格的设定值为基准值与剩余系数的乘积值。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规格,与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相关;
所述运算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数据传输规格的基准值;
计算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
根据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确定饱和系数;
算得数据传输规格的设定值为基准值与饱和系数的乘积值;
其中,饱和系数与剩余数据量与接收方剩余容量的比值负相关。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具体用于:
向接收方发出按照数据传输规格进行数据传输的请求;
当获得接收方同意数据传输的应答后,按照数据传输规格向接收方发送数据。
16.如权利要求9-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为购买方;
数据传输规格为单价;
所述数据为交易信息;
剩余数据量为商品库存量;
总数据量为商品总量;
接收方剩余容量为购买方的申购量。
CN201510188759.1A 2015-04-20 2015-04-20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1615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8759.1A CN106161557A (zh) 2015-04-20 2015-04-20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6/079026 WO2016169418A1 (zh) 2015-04-20 2016-04-12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88759.1A CN106161557A (zh) 2015-04-20 2015-04-20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1557A true CN106161557A (zh) 2016-11-23

Family

ID=57144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8759.1A Pending CN106161557A (zh) 2015-04-20 2015-04-20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1557A (zh)
WO (1) WO201616941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9937A (zh) * 2016-12-29 2018-07-06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网络信息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3222A (zh) * 2001-11-27 2003-06-11 株式会社世界 基于动态的商品分选系统及商品分选方法
CN103608833A (zh) * 2011-06-17 2014-02-26 微软公司 带有动态定价的在线市场
CN103679467A (zh) * 2012-09-20 2014-03-26 姚德明 网络购物的定价方法和装置
US20150006258A1 (en) * 2013-03-15 2015-01-01 Studio Sbv, Inc. Subscription-based mobile reading platfor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3050A (zh) * 2012-09-19 2013-01-30 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家庭基站实现普通型电子导购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3222A (zh) * 2001-11-27 2003-06-11 株式会社世界 基于动态的商品分选系统及商品分选方法
CN103608833A (zh) * 2011-06-17 2014-02-26 微软公司 带有动态定价的在线市场
CN103679467A (zh) * 2012-09-20 2014-03-26 姚德明 网络购物的定价方法和装置
US20150006258A1 (en) * 2013-03-15 2015-01-01 Studio Sbv, Inc. Subscription-based mobile reading platfor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9937A (zh) * 2016-12-29 2018-07-06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网络信息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8259937B (zh) * 2016-12-29 2021-02-02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网络信息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69418A1 (zh) 2016-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67128A1 (zh) 一种物流资源的调度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094165A (zh) 配送能力确定、配送任务获取、配送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US20190066014A1 (en) Work task assign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ing system
CN110866709B (zh) 合并订单的方法和装置
TW201712612A (zh) 發貨資訊處理方法及裝置
CN106886877A (zh) 物流配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TW201710964A (zh) 物流線路資訊處理方法及裝置
CN112184393A (zh) 一种用于互联网电商的订单交易方法
CN112270501B (zh) 一种基于SaaS的供应链物流云系统
CN101208715A (zh) 使用网络的商品联合购买系统
CN107844878A (zh) 订单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214732A (zh) 物流对象选择、确定物流线路过载的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07153926A (zh) 一种基于标准箱的货品分配方法、系统及订单管理服务器
CN106600175A (zh) 物流服务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157066A (zh) 映射关系处理方法、系统及信息处理平台设备
CN112017003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43386B2 (en) Trust platform
CN106161557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78554A (zh) 订单处理方法、服务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50978A (zh) 配送路线规划方法、装置、服务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63010A (zh) 配送资源的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25665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171559A (zh) 一种用户等级处理、目标对象推送方法和设备
JP2003316862A (ja) 在庫計画方法
CN112990948A (zh) 服务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03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303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