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5187A -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5187A
CN106155187A CN201510162721.7A CN201510162721A CN106155187A CN 106155187 A CN106155187 A CN 106155187A CN 201510162721 A CN201510162721 A CN 201510162721A CN 106155187 A CN106155187 A CN 106155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on division
protection cap
object wearing
housing
wea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27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55187B (zh
Inventor
卓宗延
吴存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627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5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55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5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55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5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主装置、保护盖与穿戴装置。主装置具有第一屏幕、第一线圈模块与背壳。第一屏幕与背壳分别位于主装置的相对两侧。保护盖可拆卸地定位于背壳上,且保护盖具有容置空间。穿戴装置可拆卸地定位于容置空间中。穿戴装置具有第二屏幕与第二线圈模块。第二屏幕背对于第一屏幕。第二线圈模块紧邻于第一线圈模块。第二线圈模块用于感应第一线圈模块的磁场并将此磁场转换成电流,以对穿戴装置充电。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及一种保护盖。
背景技术
在现今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市场中,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已越来越广泛,例如笔记本电脑、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近年来,智能型穿戴装置问世,更提升了使用者的便利性。以智能型穿戴装置的智能型手表为例,除了具有传统电子表的时间显示功能,智能型手表还可具有网络、蓝芽、电话、触控屏幕、相机、计算器、卫星导航(GPS)、扬声器与储存等功能。此外,使用者还能通过智能型手表连网下载与执行应用程序(App)。
由于智能型手表的功能多,其内部的处理器、屏幕与网络模块会大量消耗电力,且因智能型手表的体积轻薄小巧,电池的容量会受到局限。此外,智能型手表的充电规格尚未统一,使得智能型手表通常需搭配一个专属充电座,才能通过充电座的电线与插座连接,以对智能型手表充电。如此一来,当使用者长时间外出使用智能型手表时,专属的充电座也需携带,充电座占体积,有遗失的风险且不易购买,造成使用者不便。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主装置、保护盖与穿戴装置。主装置具有第一屏幕、第一线圈模块与背壳。第一屏幕与背壳分别位于主装置的相对两侧。保护盖可拆卸地定位于背壳上,且保护盖具有容置空间。穿戴装置可拆卸地定位于容置空间中。穿戴装置具有第二屏幕与第二线圈模块。第二屏幕背对于第一屏幕。第二线圈模块紧邻于第一线圈模块。第二线圈模块用于感应第一线圈模块的磁场并将此磁场转换成电流,以对穿戴装置充电。
优选地,所述穿戴装置包含壳体和表带。壳体承载所述第二屏幕,且所述壳体具有定位孔。表带的一端具有弹性轴,且所述弹性轴选择性地位于所述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表带的所述一端具有开口。所述表带还包含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连接于所述弹性轴且从所述开口裸露,当所述操作部往远离所述定位孔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轴由所述操作部带动而脱离所述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第二定位部,所述保护盖具有朝所述容置空间凸出的第一定位部,且所述第一定位部或所述表带的所述一端卡合于所述第二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凹陷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形状位置对应所述凹陷部的凸出部。
优选地,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一个弹性凸点,当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定位部时,所述弹性凸点位于所述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磁铁,所述壳体的材质包含金属,当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定位部时,所述磁铁吸附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保护盖包含板体、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板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主装置的所述背壳。所述第一侧壁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且所述第一侧壁抵靠所述主装置。所述第二侧壁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从而形成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二侧壁抵靠所述穿戴装置。
优选地,所述穿戴装置具有凸出按钮,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缺口,且所述凸出按钮位于所述缺口中。
优选地,所述穿戴装置包含壳体和表带。所述壳体承载所述第二屏幕,且所述壳体具有沟槽。所述表带具有框体与连接所述框体的弯折部,其中所述框体卡合于所述沟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壁为U形且具有凸肋,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凸肋卡合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沟槽。
优选地,所述壳体背对所述第二屏幕的表面具有一个凹点,所述板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一个凸点,所述凸点卡合于所述凹点。
优选地,所述主装置为智能型手机,所述穿戴装置为智能型手表。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圈模块与所述第二线圈模块为近场通讯模块,用于传输电力或数据。
优选地,所述主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线圈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线圈模块,使得所述主装置控制所述第二屏幕的显示画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可拆卸地定位于主装置的背壳上。保护盖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定位穿戴装置于其内,使主装置的第一屏幕背对于穿戴装置的第二屏幕,主装置的第一线圈模块紧邻于穿戴装置的第二线圈模块,第二线圈模块用于感应第一线圈模块的磁场并将此磁场转换成电流,以对穿戴装置充电。
优选地,所述保护盖具有朝所述容置空间凸出的第一定位部,且所述第一定位部卡合于所述穿戴装置的壳体的第二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凹陷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形状位置对应所述凹陷部的凸出部。
优选地,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一个弹性凸点,当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定位部时,所述弹性凸点位于所述壳体的定位孔中。
优选地,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磁铁,所述壳体的材质包含金属,当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定位部时,所述磁铁吸附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保护盖包含板体、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板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主装置的所述背壳。所述第一侧壁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且所述第一侧壁抵靠所述主装置。所述第二侧壁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从而形成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二侧壁抵靠所述穿戴装置。
优选地,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缺口,且所述穿戴装置的凸出按钮位于所述缺口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壁为U形且具有凸肋,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凸肋卡合于所述穿戴装置的壳体的沟槽。
优选地,所述板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一个凸点,所述凸点卡合于所述穿戴装置的壳体的一个凹点。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穿戴装置可拆卸地定位于保护盖的容置空间中,因此穿戴装置的第二线圈模块可紧邻于主装置的第一线圈模块。如此一来,穿戴装置的第二线圈模块可感应第一线圈模块的磁场并将磁场转换成电流,使穿戴装置能利用主装置的电力充电。此外,主装置的第一屏幕与穿戴装置的第二屏幕彼此背对。主装置还可通过第一线圈模块连接穿戴装置的第二线圈模块,使得主装置能控制第二屏幕的显示画面,即穿戴装置的第二屏幕可作为主装置的附属屏幕使用。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穿戴装置从另一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壳体与表带结合后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表带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7为图6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穿戴装置从另一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壳体与表带结合后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表带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 便携式电子装置
110 主装置
112 第一屏幕
114 第一线圈模块
116 背壳
120、120a 保护盖
121 容置空间
122 板体
123 缺口
124 第一侧壁
125a 第一表面
125b 第二表面
1251 凸点
126、126a 第二侧壁
1261 凸肋
127a、127b 第一定位部
128 弹性凸点
129 磁铁
130、130a 穿戴装置
131 凸出按钮
132 第二屏幕
133 沟槽
134 第二线圈模块
136、136a 壳体
1361 凹点
137 定位孔
138 第二定位部
142、142a 表带
143 一端
144 弹性轴
145 开口
146 操作部
147 框体
148 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所述实务上的细节只是用于展示本发明的原理,不应用于限制本发明。即,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展示。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分解图。如图1和图2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包含主装置110、保护盖120与穿戴装置130。其中,主装置110具有第一屏幕112、第一线圈模块114与背壳116。第一屏幕112与背壳116分别位于主装置110的相对两侧。保护盖120可拆卸地定位于主装置110的背壳116上,且保护盖120具有容置空间121。穿戴装置130可拆卸地定位于保护盖120的容置空间121中。穿戴装置130具有第二屏幕132。当穿戴装置130与主装置110同时组装在保护盖120上时,第二屏幕132背对于第一屏幕11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装置110可以为智能型手机,穿戴装置130可以为智能型手表,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保护盖120包含板体122第一侧壁124与第二侧壁126。板体122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25a与第二表面125b。第一表面125a朝向主装置110的背壳116。第一侧壁124凸出于第一表面125a的边缘。第二侧壁126凸出于第二表面125b以形成容置空间121。
当穿戴装置130与主装置110组装在保护盖120上时,第一侧壁124可抵靠主装置110,且第二侧壁126可抵靠穿戴装置130,使保护盖120可稳固地与主装置110、穿戴装置130结合。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板体122具有足够的厚度来形成凹陷或贯穿的容置空间121,则保护盖120的第二侧壁126可以省略,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此外,穿戴装置130还可具有凸出按钮131,例如电源按钮。保护盖120的第二侧壁126还可具有缺口123。当穿戴装置130定位于保护盖120的容置空间121中时,凸出按钮131可位于缺口123中。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提升穿戴装置130在保护盖120上拆装的便利性,使用者还可在缺口123处按压凸出按钮131,提升操作上的便利性。
图3为图2所示的穿戴装置130从另一方向看的立体图。如图2和图3所示,穿戴装置130具有第二线圈模块134。当穿戴装置130与主装置110组装在保护盖120上时,穿戴装置130的第二线圈模块134紧邻于主装置110的第一线圈模块114,例如第二线圈模块134与第一线圈模块114相距1mm~50mm。第二线圈模块134感应第一线圈模块114的磁场并将此磁场转换成电流,以对穿戴装置130充电。如此一来,穿戴装置130便可利用主装置110的电力充电,达到无线充电之功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模块114与第二线圈模块134可以为近场通讯模块(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用于传输电力或数据。
另一方面,当主装置110的第一线圈模块114无线连接穿戴装置130的第二线圈模块134时,主装置110还可控制第二屏幕132的显示画面,使穿戴装置130的第二屏幕132作为主装置110的附属屏幕,例如显示时间、日期、天气、照片等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穿戴装置130包含壳体136。壳体136承载第二屏幕132,且壳体136具有定位孔137与第二定位部138。保护盖120具有朝容置空间121凸出的第一定位部127a、127b。当穿戴装置130组装在保护盖120上时,保护盖120的第一定位部127a、127b分别卡合于壳体136下侧与上侧的第二定位部138。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127a、127b与所述第二第位部138系用于相互定位卡合,较佳地,第二定位部138可为凹陷部,第一定位部127a、127b可为形状位置对应所述凹陷部的凸出部,实施时则不以此为限。
此外,保护盖120的第一定位部127a还可具有弹性凸点128。弹性凸点128其内设有弹簧。当保护盖120的第一定位部127a卡合于壳体136下侧的第二定位部138时,弹性凸点128位于定位孔137中,以定位穿戴装置130。保护盖120的第一定位部127b具有磁铁129,穿戴装置130的壳体136的材质包含金属。当保护盖120的第一定位部127b卡合于壳体136上侧的第二定位部138时,磁铁129用磁力吸附穿戴装置130的金属壳体136。因此,保护盖120的弹性凸点128与磁铁129的设计,可提升穿戴装置130于保护盖120上拆装的便利性与稳固性。
图4为图3所示的壳体136与表带142结合后的立体图。如图3和图4所示,穿戴装置130还包含表带142。表带142的一端143卡合于壳体136的第二定位部138。当穿戴装置130位于保护盖120(见图1)上时,用户可将穿戴装置130拆下,并将表带142与穿戴装置130的壳体136连接,使图4所示的穿戴装置130作为独立的智能型手表使用。
图5为图4所示的表带142的立体图。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表带142用于连接壳体136的一端143具有弹性轴144。弹性轴144内设有弹簧,使得弹性轴144可选择性定位于壳体136的定位孔137中。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表带142还包含操作部146。表带142的一端143具有开口145。操作部146连接于弹性轴144且从开口145裸露。当操作部146往远离壳体136的定位孔137的方向移动时,弹性轴144会由操作部146带动而脱离定位孔137,使表带142可从壳体136上拆下。此外,当弹性轴144与操作部146未被施力时,弹性轴144可凸出并伸入壳体136的定位孔137,使表带142连接于壳体136。
应了解到,在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已阐述的组件和组件连接关系将不再重复说明。
图6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a的立体图。图7为图6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a的分解图。如图6和图7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100a包含主装置110、保护盖120a与穿戴装置130a。与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保护盖120a的第二侧壁126a为U形。穿戴装置130a从U形第二侧壁126a朝上的开口插入并定位于容置空间121中。
图8为图7所示的穿戴装置130a从另一方向看的立体图。如图7和图8所示,保护盖120a的第二侧壁126a具有凸肋1261。穿戴装置130a包含壳体136a。壳体136a承载第二屏幕132,且壳体136a具有沟槽133。当穿戴装置130a组装在保护盖120a上时,第二侧壁126a的凸肋1261可卡合于壳体136a的沟槽133,使穿戴装置130a定位于容置空间121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36a背对第二屏幕132的表面具有凹点1361,而保护盖120a的板体122的第二表面125b具有凸点1251。当穿戴装置130a组装在保护盖120a上时,保护盖120a的凸点1251可卡合于壳体136a的凹点1361,从而提升穿戴装置130a在保护盖120a上的稳固性。
图9为图8所示的壳体136a与表带142a结合后的立体图。图10为图9所示的表带142a的立体图。如图9和图10所示,穿戴装置130a还包含表带142a。表带142a具有框体147与框体147连接的弯折部148。框体147的材质可以为软质塑料,使用者可对框体147施以外力使其稍微扩大变形,进而卡合于壳体136a的沟槽133(见图8),或从沟槽133上脱离。当穿戴装置130a位于保护盖120a(见图6)上时,用户可将穿戴装置130a以滑动方式拆下,并将表带142a与穿戴装置130a的壳体136a连接,使第9图的穿戴装置130a作为独立的智能型手表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主装置,具有第一屏幕、第一线圈模块与背壳,其中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背壳分别位于所述主装置的相对两侧;
保护盖,可拆卸地定位于所述背壳上,且所述保护盖具有容置空间;以及
穿戴装置,可拆卸地定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穿戴装置具有第二屏幕与第二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屏幕背对于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线圈模块紧邻于所述第一线圈模块,所述第二线圈模块用于感应所述第一线圈模块的磁场并将所述磁场转换成电流,以对所述穿戴装置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装置包含:
壳体,承载所述第二屏幕,且所述壳体具有定位孔;以及
表带,一端具有弹性轴,且所述弹性轴选择性地位于所述定位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的所述一端具有开口,且所述表带还包含:
操作部,连接于所述弹性轴且从所述开口裸露,当所述操作部往远离所述定位孔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轴由所述操作部带动而脱离所述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第二定位部,所述保护盖具有朝所述容置空间凸出的第一定位部,且所述第一定位部或所述表带的所述一端卡合于所述第二定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凹陷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形状位置对应所述凹陷部的凸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一个弹性凸点,当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定位部时,所述弹性凸点位于所述定位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磁铁,所述壳体的材质包含金属,当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定位部时,所述磁铁吸附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包含:
板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主装置的所述背壳;
第一侧壁,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且所述第一侧壁抵靠所述主装置;以及
第二侧壁,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从而形成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二侧壁抵靠所述穿戴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装置具有凸出按钮,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缺口,且所述凸出按钮位于所述缺口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装置包含:
壳体,承载所述第二屏幕,且所述壳体具有沟槽;以及
表带,具有框体与连接所述框体的弯折部,其中所述框体卡合于所述沟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为U形且具有凸肋,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凸肋卡合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沟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背对所述第二屏幕的表面具有一个凹点,所述板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一个凸点,所述凸点卡合于所述凹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装置为智能型手机,所述穿戴装置为智能型手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模块与所述第二线圈模块为近场通讯模块,用于传输电力或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线圈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线圈模块,使得所述主装置控制所述第二屏幕的显示画面。
16.一种保护盖,可拆卸地定位于主装置的背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定位穿戴装置于其内,使所述主装置的第一屏幕背对于所述穿戴装置的第二屏幕,所述主装置的第一线圈模块紧邻于所述穿戴装置的第二线圈模块,所述第二线圈模块用于感应所述第一线圈模块的磁场并将所述磁场转换成电流,从而对所述穿戴装置充电。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具有朝所述容置空间凸出的第一定位部,且所述第一定位部卡合于所述穿戴装置的壳体的第二定位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凹陷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形状位置对应所述凹陷部的凸出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一个弹性凸点,当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定位部时,所述弹性凸点位于所述壳体的定位孔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磁铁,所述壳体的材质包含金属,当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定位部时,所述磁铁吸附所述壳体。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包含:
板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主装置的所述背壳;
第一侧壁,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且所述第一侧壁抵靠所述主装置;以及
第二侧壁,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形成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二侧壁抵靠所述穿戴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缺口,且所述穿戴装置的凸出按钮位于所述缺口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为U形且具有凸肋,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凸肋卡合于所述穿戴装置的壳体的沟槽。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一个凸点,所述凸点卡合于所述穿戴装置的壳体的一个凹点。
CN201510162721.7A 2015-04-08 2015-04-08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 Active CN106155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2721.7A CN106155187B (zh) 2015-04-08 2015-04-08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2721.7A CN106155187B (zh) 2015-04-08 2015-04-08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5187A true CN106155187A (zh) 2016-11-23
CN106155187B CN106155187B (zh) 2020-01-31

Family

ID=57335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2721.7A Active CN106155187B (zh) 2015-04-08 2015-04-08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5518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8873A (zh) * 2018-03-22 2018-08-14 江苏赛博宇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型智能手表
KR102283592B1 (ko) * 2020-12-15 2021-07-29 강은찬 휴대폰 케이스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2418A (zh) * 2005-05-10 2006-11-15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时计的表带以及手表
CN101017362A (zh) * 2006-02-10 2007-08-15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腕表和用于时计的表带
EP2472696A1 (en) * 2010-12-31 2012-07-04 Primax Electronics Ltd Wireless charging receiv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2640063A (zh) * 2009-06-17 2012-08-15 玛丽亚罗萨·凡托尼新艺术公司 具有可拆卸表壳的手表
TWM443365U (en) * 2012-06-15 2012-12-11 jia-de Huang Rechargeable battery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
CN103296705A (zh) * 2012-03-01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充放电方法以及充放电终端
CN203261369U (zh) * 2013-04-11 2013-10-30 深圳市仁慧工业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手机皮套
TWM476404U (en) * 2013-11-08 2014-04-11 Fan-En Yue Wireless charging protection structure
TW201442663A (zh) * 2013-05-10 2014-11-16 Fih Hong Kong Ltd 平板電腦保護套及應用該保護套的平板電腦保護系統
CN204103967U (zh) * 2014-08-27 2015-01-14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能容纳便携式宽带无线装置的手机
EP2775582A3 (en) * 2013-03-06 2015-03-0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ly charging mobile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2418A (zh) * 2005-05-10 2006-11-15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时计的表带以及手表
CN101017362A (zh) * 2006-02-10 2007-08-15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腕表和用于时计的表带
CN102640063A (zh) * 2009-06-17 2012-08-15 玛丽亚罗萨·凡托尼新艺术公司 具有可拆卸表壳的手表
EP2472696A1 (en) * 2010-12-31 2012-07-04 Primax Electronics Ltd Wireless charging receiv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3296705A (zh) * 2012-03-01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充放电方法以及充放电终端
TWM443365U (en) * 2012-06-15 2012-12-11 jia-de Huang Rechargeable battery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
EP2775582A3 (en) * 2013-03-06 2015-03-0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ly charging mobile devices
CN203261369U (zh) * 2013-04-11 2013-10-30 深圳市仁慧工业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手机皮套
TW201442663A (zh) * 2013-05-10 2014-11-16 Fih Hong Kong Ltd 平板電腦保護套及應用該保護套的平板電腦保護系統
TWM476404U (en) * 2013-11-08 2014-04-11 Fan-En Yue Wireless charging protection structure
CN204103967U (zh) * 2014-08-27 2015-01-14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能容纳便携式宽带无线装置的手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8873A (zh) * 2018-03-22 2018-08-14 江苏赛博宇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型智能手表
KR102283592B1 (ko) * 2020-12-15 2021-07-29 강은찬 휴대폰 케이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5187B (zh) 2020-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8736B2 (en) Coupling memb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427224B (zh) 移动终端
CN208353374U (zh) 一种手机
CN110517918B (zh) 电子设备
KR20130097954A (ko) 휴대단말용 케이스
JP2020511100A (ja) モバイル端末保護アセンブリ、モバイル端末保護フレームおよび電池ケース
KR20080093178A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 모듈
CN106155187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保护盖
CN213403451U (zh) 耳机盒、耳机及可穿戴设备
CN109932889A (zh) 一种多语智能翻译手表
KR101669018B1 (ko) 유에스비 충전 크래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CN101729618B (zh) 滑盖式电子装置
CN208890847U (zh) 移动终端
CN203490475U (zh) 智能手表表壳及智能手表
JP6245565B1 (ja) 電子機器
KR20110092915A (ko) 휴대용 단말기
CN210075522U (zh) 具有镜子功能的蓝牙耳机充电座组件
CN209964097U (zh) 手机及其主机
KR100849998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용 케이스 조립체 및 이를 가지는 휴대용단말기
CN204793167U (zh) 一种小型化的nfc天线及其移动终端
KR20110109668A (ko) 커넥터 커버가 부착된 핸드폰 케이스
EP3063926B1 (e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combined housing and connector port
KR200487132Y1 (ko) 스마트폰용 무선 충전 케이스
JP3181870U (ja) 保護枠底部構造
KR101427266B1 (ko) 휴대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