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1484A - 一种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1484A
CN106151484A CN201610533959.0A CN201610533959A CN106151484A CN 106151484 A CN106151484 A CN 106151484A CN 201610533959 A CN201610533959 A CN 201610533959A CN 106151484 A CN106151484 A CN 106151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motor
pinion
gear wheel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39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蓉佼
余立红
高成玉
冯焕玉
武练梅
李荣宁
王磊
冯同
石海
张镇
李哲
钱凌峰
张修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Xin Chong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Development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Xin Chong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Develo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Xin Chong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Development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Xin Chong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Develo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339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14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51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14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1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or for taking-up backlash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1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or for taking-up backlash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F16H2057/121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or for taking-up backlash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ing parallel torque paths and means to twist the two path against each other
    • F16H2057/12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or for taking-up backlash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ing parallel torque paths and means to twist the two path against each other by using two independent drive sources, e.g. electric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机轴、第二电机轴以及输出轴;第一小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轴;第二小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轴;大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小齿轮和所述第二小齿轮分别和所述大齿轮啮合,且在齿轮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小齿轮始终与所述大齿轮的一侧齿面相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始终与所述大齿轮的另一侧齿面相啮合。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有效的消除齿轮传动副中的侧隙,提高齿轮传动的精度和设备的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侧隙齿轮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机电一体化设备,如伺服转台等经常使用到齿轮副传动。而上述设备由于工作过程中经常处于换向转动状态,如果传动链中齿轮传动副存在侧隙,反向转动时就会使齿轮运动滞后于指令系统。影响了传动链的系统精度,从而对设备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消除齿轮传动副中的侧隙,以提高齿轮传动的精度和设备的定位精度。常用的消除直齿圆柱齿轮侧隙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1:垫片调整法。
在加工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时,将其分度圆齿厚沿轴线方向加工出锥度,使齿轮齿厚在轴向稍有变化。装配时只需利用轴向垫片使其中一个齿轮沿轴向移动,即可消除两齿轮间的齿轮侧隙。
方法2: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的方法。
齿轮副中一个齿轮制成宽齿轮,另一个由两片薄齿轮组成。装配时使一片齿轮的齿左侧及另一片齿轮的齿右侧分别紧贴在宽齿轮的齿左、右两侧,并用螺钉等使两片齿轮紧固。这样,正转时,其中一片齿轮与宽齿轮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反转时,另一片齿轮与宽齿轮啮合来传动动力和运动,由此消除齿轮侧隙。
上述两种方法各有特点,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方法1的缺点是齿轮磨损后齿侧间隙不能自动补偿,而且加工时对齿轮齿厚和齿距公差要求较严,传动的灵活性会受到影响。方法2的缺点是调整装配过程较为复杂,传动刚度低,不宜传动大扭矩。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有效的消除齿轮传动副中存在的侧隙,提高齿轮传动的精度和设备的定位精度,同时,系统自动补偿齿轮磨损后的齿侧间隙,而且不会影响齿轮传动的灵活性,装配较为简便,可传递大扭矩。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其中,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机轴、第二电机轴以及输出轴;
第一小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轴;
第二小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轴;
大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出轴上,
所述第一小齿轮和所述第二小齿轮分别和所述大齿轮啮合,且在齿轮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小齿轮始终与所述大齿轮的一侧齿面相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始终与所述大齿轮的另一侧齿面相啮合。
如上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小齿轮和所述第二小齿轮分别通过减速器固联在所述第一电机轴和所述第二电机轴。
如上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其在,所述两套减速器和电机的规格完全相同。
利用如上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进行消除齿轮侧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大齿轮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小齿轮顺时针转动为主动轮,从而带动所述大齿轮逆时针转动,同时所述第二小齿轮顺时针转动为从动轮;
当回转方向改变,所述大齿轮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小齿轮逆时针转动为主动轮,从而带动所述大齿轮顺时针转动,同时所述第一小齿轮逆时针转动为从动轮。
如上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方法,其中,所述从动轮力矩远小于所述主动轮力矩。
用于控制如上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的控制系统,其中,包括:
双电机传动链,所述双电机传动链包括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和大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和第二小齿轮分别固联在两个电机轴上,所述大齿轮固联在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小齿轮和所述第二小齿轮分别和所述大齿轮啮合,且在齿轮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小齿轮始终与所述大齿轮的一侧齿面相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始终与所述大齿轮的另一侧齿面相啮合;
位置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传动链中的齿轮的转角位置进行控制;
速度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齿轮传动链的传动速度进行控制;
电流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旋转方向和转速;
电机编码器,用于检测电机的当前的位置和转速值;
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机的旋转方向、步进角度、转速等信号并反馈给速度控制单元。
如上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电流控制器包括电流控制单元、矢量变换单元以及电路驱动单元。
如上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进一步包括前馈控制单元,用于提前对系统参数进行调节;
如上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进一步包括回转轴磁电编码器,用于检测所述输出轴的旋转速度及转角位置。
利用如上所述的控制系统进行消除齿轮侧隙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大齿轮逆时针转动时,指令信号通过位置控制单元、速度控制单元传递给所述电流控制器,所述电流控制器发出感应信号驱动所述第一电机顺时针旋转,第一电机带动第一小齿轮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大齿轮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二小齿轮转动;
大齿轮顺时针旋转时,指令信号通过所述位置控制单元以及所述速度控制单元传递给所述电流控制器,通过所述电流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机逆时针旋转,第二电机带动第二小齿轮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大齿轮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一小齿轮转动。
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采用双电机传动链带动齿轮传动,从动轮在换向时一直起阻力矩的作用,可以自动补偿齿轮磨损后的齿侧间隙。
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齿轮装配时不必调小中心距,因此不会影响齿轮传动的灵活性;直齿轮加工时不必将其分度圆齿厚沿轴线方向加工出锥度,因此其加工制造也较为容易。
此外,其装配较为简便,并可传递大扭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内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中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
10:前馈控制单元;
20:位置控制单元;
30:速度控制单元;
401:电流控制单元、402:矢量变换单元、403:驱动电路单元;
50:第一电机、50':第二电机;
60:第一小齿轮、60':第二小齿轮;
70:大齿轮;
80:第一电流传感器、80':第二电流传感器;
90:第一电机编码器、90':第二电机编码器;
100:回转轴磁电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记载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及本发明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本发明中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包括第一小齿轮60、第二小齿轮60'和大齿轮70。所述第一小齿轮60和第二小齿轮60'分别固联在第一电机轴和第二电机轴上。所述大齿轮70固联在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小齿轮60和第二小齿轮60'分别和所述大齿轮70啮合。在齿轮转动过程中,第一小齿轮60始终与大齿轮70的一侧齿面相啮合。第二小齿轮60'始终与大齿轮70的另一侧齿面相啮合。
进一步的,采用结构大小完全一致的第一小齿轮60和第二小齿轮60'分别和大齿轮70啮合。第一小齿轮60固联在第一电机轴上。第二小齿轮60'固联在第二电机轴上。大齿轮70固联在输出轴上。
在齿轮转动过程中,由第一小齿轮60和第二小齿轮60'分别担任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带动大齿轮70进行转动。由于第一小齿轮60始终与大齿轮70的一侧齿面相啮合。第二小齿轮60'始终与大齿轮70的另一侧齿面相啮合,保证了在反转过程中,担任主动轮的小齿轮和输出轴上的大齿轮之间无侧隙存在。防止因齿轮间存在侧隙而造成传动过程中齿轮运动滞后于系统指令,提高了齿轮传动的精度和设备的定位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小齿轮60和第二小齿轮60'分别通过减速器固联在两个电机轴上。
由于电机轴转速过高,不能直接应用于齿轮传动系统中。因此,第一小齿轮60和第二小齿轮60'分别通过减速器固联在两个电机轴上。通过减速器的作用,降低电机轴的转速,进而将低转速的旋转运动传递给小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两套减速器和电机的规格完全相同。
采用规格型号完全一致的两套减速器和电机,有利于对齿轮传动进行精确控制。
利用如上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进行消除齿轮侧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大齿轮70逆时针转动时,第一电机50带动小齿轮60顺时针转动为主动轮,从而带动大齿轮70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第二小齿轮60'转动。
当回转方向改变,大齿轮70顺时针转动时,第二电机50'带动第二小齿轮60'逆时针转动为主动轮,从而带动大齿轮70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第一小齿轮60转动。
由于第一小齿轮60和第二小齿轮60'始终与大齿轮70的齿面相贴合,故可以消除齿轮换向过程中的齿轮侧隙。保证齿轮传动精度及装置定位精度。
进一步的,从动力矩远小于主动力矩。
在齿轮传动换向过程中,第一小齿轮60和第二小齿轮60'分别先后担任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带动大齿轮70转动,从动轮提供阻力,使从动轮始终保持与大齿轮70贴合面的贴合,确保在换向过程中小齿轮和大齿轮间不存在侧隙。但阻力矩要远小于主动力矩,保证传动过程的正常进行。
图2为本发明中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示的控制系统包括双电机齿轮传动链。所述双电机齿轮传动链包括第一小齿轮60、第二小齿轮60'和大齿轮70。所述第一小齿轮60和第二小齿轮60'分别固联在两个电机轴上。所述大齿轮70固联在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小齿轮60和所述第二小齿轮60'分别和所述大齿轮70啮合。且在齿轮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小齿轮60始终与所述大齿轮70的一侧齿面相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60'始终与所述大齿轮70的另一侧齿面相啮合。
位置控制单元20,用于对所述大齿轮70的转角进行控制。
速度控制单元30,用于对所述传动链的传动速度进行控制。
所述双电机传动链中的第一电机50和第二电机50'共用一个位置控制单元20和速度控制单元30。
电流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旋转方向和转速。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控制器包括电流控制单元401、矢量变换单元402以及电路驱动单元403。
第一电机50和第二电机50'分别拥有各自的电流控制器。通过电流控制单元401改变输入电流大小,进而改变主动轮力矩。通过矢量变换单元402调节电机的转向。
电机编码器,用于将检测到的电机信号反馈给速度控制单元30,进而对电机转速进行控制。
第一电机50和第二电机50'分别拥有各自的第一电机编码器80及第二电机编码器80'。
第一电机编码器80及第二电机编码器80'分别用于检测第一电机50和第二电机50'的运转信号,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给速度控制单元30。速度控制单元30根据系统输出需要,通过控制各电机的电流控制器对各电机的电流信号做出调整,以满足系统运转需求。
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机的旋转方向、步进角度、转速等信号并反馈给速度控制单元。
第一电机50和第二电机50'分别拥有各自的第一电流传感器90及第二电流传感器90'。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前馈控制单元10,用于提前对系统参数进行调节。
通过前馈控制单元10,提前对齿轮的转速及方向进行调节。确定大齿轮70的初始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回转轴磁电编码器100,用于检测所述输出轴的旋转速度及转角位置。
通过回转轴磁电编码器100对输出轴的转速及转角位置进行检测,进而反馈给位置控制单元20和速度控制单元30。通过位置控制单元20和速度控制单元30对电流控制器进行控制,进而控制主动轮电机转速和转向,对大齿轮70进行控制。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控制系统进行齿轮侧隙消除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大齿轮70逆时针转动时,所述前馈控制单元10发出信号,通过位置控制单元20、速度控制单元30传递给所述电流控制器。所述电流传感器发出感应信号驱动所述第一电机50顺时针旋转,第一电机50带动第一小齿轮60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大齿轮70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二小齿轮60'转动。
大齿轮70顺时针旋转时,指令信号通过所述位置控制单元20以及所述速度控制单元30递给所述第二电流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电流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机50'逆时针旋转,第二电机50'带动第二小齿轮60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大齿轮70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一小齿轮60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参照附图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此外,除上下文另有所指外,以单数形式出现的词包括复数形式,反之亦然。另外,除非特别说明,那么任何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可结合任何其它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来使用。

Claims (10)

1.一种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机轴、第二电机轴以及输出轴;
第一小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轴;
第二小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轴;
大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出轴上,
所述第一小齿轮和所述第二小齿轮分别和所述大齿轮啮合,且在齿轮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小齿轮始终与所述大齿轮的一侧齿面相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始终与所述大齿轮的另一侧齿面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齿轮和所述第二小齿轮分别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轴和所述第二电机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减速器和电机的规格完全相同。
4.利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进行消除齿轮侧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大齿轮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小齿轮顺时针转动为主动轮,从而带动所述大齿轮逆时针转动,同时所述第二小齿轮顺时针转动为从动轮;
当回转方向改变,所述大齿轮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小齿轮逆时针转动为主动轮,从而带动所述大齿轮顺时针转动,同时所述第一小齿轮逆时针转动为从动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力矩远小于所述主动轮力矩。
6.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3任一一项所述的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电机齿轮传动链,所述双电机齿轮传动链包括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和大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和第二小齿轮分别固联在两个电机轴上,所述大齿轮固联在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小齿轮和所述第二小齿轮分别和所述大齿轮啮合,且在齿轮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小齿轮始终与所述大齿轮的一侧齿面相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始终与所述大齿轮的另一侧齿面相啮合;
位置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传动链中的齿轮的转角位置进行控制;
速度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传动链的传动速度进行控制;
电流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旋转方向和转速;
电机编码器,用于检测电机的当前的位置和转速值;
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机的旋转方向、步进角度、转速等信号并反馈给速度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器包括电流控制单元、矢量变换单元以及电路驱动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前馈控制单元,所述前馈控制单元用于提前对系统参数进行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回转轴磁电编码器,用于检测所述输出轴的旋转速度及转角位置。
10.利用权利要求6-9所述的控制系统进行消除齿轮侧隙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大齿轮逆时针转动时,指令信号通过位置控制单元、速度控制单元传递给所述电流控制器,所述电流控制器发出感应信号驱动所述第一电机顺时针旋转,第一电机带动第一小齿轮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大齿轮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二小齿轮转动;
大齿轮顺时针旋转时,指令信号通过所述位置控制单元以及所述速度控制单元传递给所述电流控制器,通过所述电流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机逆时针旋转,第二电机带动第二小齿轮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大齿轮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一小齿轮转动。
CN201610533959.0A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61514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3959.0A CN106151484A (zh)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3959.0A CN106151484A (zh)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1484A true CN106151484A (zh) 2016-11-23

Family

ID=58062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3959.0A Pending CN106151484A (zh)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5148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9932A (zh) * 2019-05-30 2019-09-20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轴齿轮间隙调整方法以及运用此方法的汽油机
CN111692290A (zh) * 2019-03-15 2020-09-22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传递装置、驱动装置及机器人
CN112046603A (zh) * 2020-09-15 2020-12-08 深圳朴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转向助力装置
CN113701694A (zh) * 2021-09-26 2021-11-26 北京科荣达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齿侧间隙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14552868A (zh) * 2022-01-29 2022-05-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一种旋转定位装置、双伺服电机驱动控制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02402A1 (en) * 2007-09-27 2009-04-23 Baumuller Nurnberg Gmbh Controlled electric motor arrangement for a tension mechanism
CN101697465A (zh) * 2009-09-29 2010-04-21 扬州曙光光电自控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交流伺服系统双机电消隙控制装置
CN101841286A (zh) * 2010-05-28 2010-09-22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机驱动消隙装置及消隙方法
CN203009774U (zh) * 2012-12-31 2013-06-19 广州机床厂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机消隙传动机构
CN103701368A (zh) * 2014-01-14 2014-04-02 北京理工大学 双电机节能消隙控制方法
CN105610350A (zh) * 2016-01-14 2016-05-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双电机伺服系统的消隙同步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02402A1 (en) * 2007-09-27 2009-04-23 Baumuller Nurnberg Gmbh Controlled electric motor arrangement for a tension mechanism
CN101697465A (zh) * 2009-09-29 2010-04-21 扬州曙光光电自控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交流伺服系统双机电消隙控制装置
CN101841286A (zh) * 2010-05-28 2010-09-22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机驱动消隙装置及消隙方法
CN203009774U (zh) * 2012-12-31 2013-06-19 广州机床厂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机消隙传动机构
CN103701368A (zh) * 2014-01-14 2014-04-02 北京理工大学 双电机节能消隙控制方法
CN105610350A (zh) * 2016-01-14 2016-05-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双电机伺服系统的消隙同步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2290A (zh) * 2019-03-15 2020-09-22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传递装置、驱动装置及机器人
CN110259932A (zh) * 2019-05-30 2019-09-20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轴齿轮间隙调整方法以及运用此方法的汽油机
CN112046603A (zh) * 2020-09-15 2020-12-08 深圳朴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转向助力装置
CN113701694A (zh) * 2021-09-26 2021-11-26 北京科荣达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齿侧间隙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14552868A (zh) * 2022-01-29 2022-05-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一种旋转定位装置、双伺服电机驱动控制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1484A (zh) 一种消除齿轮侧隙的装置、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841286B (zh) 一种双电机驱动消隙装置及消隙方法
CN102297257B (zh) 一种背隙可调行星齿轮减速器
CN105137764A (zh) 一种具有快速响应及鲁棒性能的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CN103057686B (zh) 一种电传操舵系统
JP4871644B2 (ja) バックラッシュ除去方法及び装置
WO2017020873A1 (zh) 外力驱动机械关节中运动件的方法
CN201304581Y (zh) 电机驱动滚珠丝杠螺母旋转的进给结构
JP2013079823A5 (zh)
CN106364669A (zh) 一种丝杠拨叉式机电伺服机构
CN206307106U (zh) 一种可调间隙的减速装置和动力转向系统
CN201708749U (zh) 一种双电机驱动消隙装置
US11465673B2 (en) Motor-assisted steering ball-screw
CN2784672Y (zh) 双同步转动蜗杆蜗轮副机构
CN201632864U (zh) 双驱动消隙进给装置
CN111188875A (zh) 双蜗轮共轭减速机模组
CN103301582A (zh) 大型医疗设备治疗床公转传动装置
CN204843676U (zh) 一种双伺服数控机床
CN106271803A (zh) 齿轮齿条无齿隙传动机构及其应用的双伺服数控机床
AU2003207678A1 (en) Closed-loop phase compensation controller
CN203124486U (zh) 一种斜辊矫直机的新型无侧隙齿轮调角装置
JPS60125618A (ja) 射出成形機における射出機構駆動装置
CN102248432A (zh) 回转工作台双电机驱动消除齿轮传动间隙的装置
JP2007288924A5 (zh)
CN103789943B (zh) 刺绣机全伺服绣框驱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80 room 5310, 5311, 5 West building, 1,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Aerospace Xin Chuang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39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16 Yuquanlu Road 1 District Beijing Hailing Hotel 213 room.

Applicant before: Aerospace Xin Chong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development Limited by Share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