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43049B -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43049B
CN106143049B CN201610483558.9A CN201610483558A CN106143049B CN 106143049 B CN106143049 B CN 106143049B CN 201610483558 A CN201610483558 A CN 201610483558A CN 106143049 B CN106143049 B CN 106143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heating
refrigeration
handling system
air han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835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43049A (zh
Inventor
马学骞
李奇
贾春冬
景海玲
谷丰
李融
周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835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430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43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43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43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43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57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H1/00385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60H1/00885Controlling the flow of heating or cooling liquid, e.g. valves or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压缩机、加热器和风机,空气调节系统具有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下空气调节系统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自然风模式。在制冷模式中压缩机运行且加热器关闭,在制热模式中压缩机关闭且加热器运行,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风机均运行以将制冷或者加热后的空气吹入电动汽车的驾驶室内。在自然风模式中压缩机和加热器均关闭,风机运行吹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降低了电动汽车的能耗及系统运行成本,有利于减轻蓄电池的重量,还有利于电动汽车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上空调装置控制方法复杂,不利于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按照该方法可利于降低能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压缩机、加热器和风机,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具有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自然风模式,在制冷模式中所述压缩机运行且所述加热器关闭,在制热模式中所述压缩机关闭且所述加热器运行,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所述风机均运行以将制冷或者加热后的空气吹入所述电动汽车的驾驶室内;在自然风模式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加热器均关闭,所述风机运行吹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制冷时开启压缩机且关闭加热器,在制热时开启加热器且关闭压缩机,降低了电动汽车的能耗及系统运行成本,有利于减轻蓄电池的重量,还有利于电动汽车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制冷启动件和制热启动件,在待机状态下当所述制冷启动件触发时,开启制冷模式;当所述制热启动件触发时,开启制热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模式设有从1级至N级的制冷量逐渐增加的N个制冷级别,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制热模式设有从1级至M级的制热量逐渐增加的M个制热级别,所述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在待机状态下,当所述制冷启动件触发时,系统以1级制冷级别运行制冷模式;当所述制热启动件触发时,系统以1级制热级别运行制热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温度控制件,所述温度控制件具有零档位、第一档、第二档、第三档和第四档,在待机状态下,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第一档或者所述第三档时,系统开启自然风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待机状态下,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第二档时,系统开启制冷模式;在待机状态下,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第四档时,系统开启制热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待机状态下,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第二档时,系统以N级制冷级别运行制冷模式;在待机状态下,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第四档时,系统以M级制热级别运行制热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空气调节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零档位或者所述第三档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冷模式且进入自然风模式;在所述空气调节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零档位或者所述第一档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热模式且进入自然风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空气调节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第四档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冷模式且进入制热模式;在所述空气调节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第二档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热模式且进入制冷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所述制热启动件触发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冷模式且进入制热模式;在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所述制冷启动件触发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热模式且进入制冷模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件、制冷启动件、制热启动件的结构及对应的调节效果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件的一个调节操作及对应的调节效果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件的一个调节操作及对应的调节效果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件的一个调节操作及对应的调节效果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件的一个调节操作及对应的调节效果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件的一个调节操作及对应的调节效果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件的一个调节操作及对应的调节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压缩机、加热器和风机,空气调节系统具有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下空气调节系统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自然风模式。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待机状态指的是压缩机、加热器和风机均不运行时的状态,而工作状态指的是压缩机、加热器和风机中至少一个运行时的状态。
其中,自然风模式指的是系统对驾驶室吹入自然风的工作模式,即系统对吹入的空气既不降温也不加热。制冷模式指的是系统对吹入驾驶室的空气进行降温的工作模式,即吹入的风为相对自然风而言的冷风。制热模式指的是系统对吹入驾驶室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工作模式,即吹入的风为相对自然风而言的热风。
具体地,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元件等,压缩机通过冷媒管路与冷凝器、节流元件和蒸发器等器件相连,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元件构成冷媒循环通道。冷媒在该通道中循环流动,循环的冷媒在蒸发器内蒸发吸热,可吸收流经蒸发器的空气的热量。可以理解的是,当压缩机运行时冷媒循环通道处于流通状态,冷媒在冷媒循环通道中流动以对流经蒸发器的空气进行制冷。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已为本领域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更具体地,加热器用于对流经加热器的空气进行加热,可选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如电加热管、电加热丝等。
更具体地,风机可用于将流经蒸发器、加热器的空气吹入驾驶室内。当然,风机可设有多个,部分风机用于将制冷后的空气吹入驾驶室内,部分风机用于将制热的空气吹入驾驶室内,还有的风机仅用于向驾驶室内吹入自然风。风机也可为一个,该风机可将制冷或者制热后的空气吹入驾驶室内,该风机也能将自然风吹入驾驶室内,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加热器及风机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加热器、风机的结构,加热器、风机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这里也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自然风模式中压缩机和加热器均关闭,风机运行吹风。
在制冷模式中,压缩机运行且加热器关闭,在制热模式中压缩机关闭且加热器运行,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风机均运行以将制冷或者加热后的空气吹入电动汽车的驾驶室内。
也就是说,空气调节系统在运行自然风模式时,仅风机运转。空气调节系统在制冷时,仅冷媒循环通道及风机在运行,制冷过程中加热器处于关闭状态。空气调节系统在制热时,仅加热器及风机在运行,制热过程中冷媒循环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电动汽车中,有的电动汽车也具备制冷功能,制冷时通常冷媒循环通道和加热器同时运行,即电动汽车在制冷时还会用加热器将空气进行加热。显然,这种做法会造成电动汽车运行能耗的升高,电动汽车为维持正常运行需要储存更多的电量,不利于电动汽车减轻蓄电池的重量。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动汽车中,空气调节系统在制冷时关闭加热器,在制热时关闭冷媒循环通道,避免了不必要的能量损耗,降低了空气调节系统的运行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制冷时开启压缩机且关闭加热器,在制热时开启加热器且关闭压缩机,降低了电动汽车的能耗及系统运行成本,有利于减轻蓄电池的重量,还有利于电动汽车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启动需要满足预设条件。在环境温度较低时,系统不会开启制冷模式,减小压缩机的损耗,避免误操作导致的能源浪费。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压缩机启动需要满足两条预设条件,条件1、蒸发器温度大于等于2度,条件2、环境温度大于等于5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制冷启动件和制热启动件,在待机状态下,当制冷启动件触发时,开启制冷模式。在待机状态下,当制热启动件触发时,开启制热模式。
也就是说,在系统未启动时,可通过触发制冷启动件来启动制冷模式,制冷启动件触发后压缩机、风机开启运行。
在系统未启动时,可通过触发制热启动件来启动制热模式,制热启动件触发后加热器、风机开启运行。
具体地,在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制冷启动件触发时,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冷模式;在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制热启动件触发时,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热模式。也就是说,制冷启动件为制冷模式的开关,单次触发时制冷模式开启,双次触发时制冷模式结束。制热启动件为制热模式的开关,单次触发时制热模式开启,双次触发时制热模式结束。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制冷启动件触发时,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冷模式且进入自然风模式;在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制热启动件触发时,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热模式且进入自然风模式。
也就是说,在系统制冷或者制热的过程中,如果触发了相应的启动件,则系统吹入驾驶室的风转变为自然风。
这样,在关闭了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后,驾驶室内仍有自然风在吹动,促使驾驶室内气流流通,使驾驶室内气温趋于均衡。而且在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关闭后,仍有一定自然风吹向乘客,保持气流通畅、清新,乘客不会立即感到憋闷。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制热启动件触发时,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冷模式且进入制热模式;
在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制冷启动件触发时,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热模式且进入制冷模式。
也就是说,在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制热,可直接触发制热启动件,系统就能从制冷模式转换成制热模式。这样,节省了关闭制冷模式的步骤。
同样,在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制冷,可直接触发制冷启动件,系统就能从制热模式转换成制冷模式。这样,节省了关闭制热模式的步骤。
这样设置,可方便在需要系统由制冷模式转换成制热模式、或者由制热模式转换成制冷模式时,一个动作就能转换到位,控制更加简洁。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模式设有从1级至N级的制冷量逐渐增加的N个制冷级别,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制热模式设有从1级至M级的制热量逐渐增加的M个制热级别,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待机状态下,当制冷启动件触发时,系统以1级制冷级别运行制冷模式。也就是说,在待机状态下制冷启动件触发时,系统以最小的制冷量运行,随着制冷级别的上升,制冷量才会逐渐增加。这样设置,制冷量由最小逐渐增大,避免制冷初始时系统负荷冲击过大而损坏。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待机状态下,当制热启动件触发时,系统以1级制热级别运行制热模式。也就是说,在待机状态下制热启动件触发时,系统以最小的制热量运行,随着制热级别的上升,制热量才会逐渐增加。这样设置,制热量由最小逐渐增大,避免制热初始时系统负荷冲击过大而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温度控制件,温度控制件具有零档位、第一档、第二档、第三档和第四档。也就是说,温度控制件具有不同的档位,温度控制件用于调节空气调节系统的出风温度,当空气调节系统开启制冷或者制热模式时,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控制件的档位来调节制冷量或者制热量。
具体地,在待机状态下,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一档或者第三档时,系统开启自然风模式。也就是说,在系统待机时,将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一档时,系统吹出的风为自然风。在系统待机时,将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三档时,系统吹出的风也为自然风。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在待机状态下,当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二档时,系统开启制冷模式;在待机状态下,当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四档时,系统开启制热模式。
也就是说,第二档相当于制冷模式的启动档,第四档相当于制热模式的启动档。第二档和第四档的设置,可方便乘客能够快速启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炎炎夏日在驾驶室内通常较干热,乘客刚进入驾驶室内后通常希望空气温度能够快速降低。乘客容易关注到温度控制件,并快速调节温度控制件。而在温度控制件上设置第二档,就是方便乘客在想要调低温时能够快速启动制冷模式。同样,在温度控制件上设置第四档,就是方便乘客在想要调高温时能够快速启动制热模式。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在待机状态下,当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二档时,系统以N级制冷级别运行制冷模式。也就是说,在待机时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二档时,系统以最大制冷级别来制冷。这样,当乘客感觉到驾驶室内过于炎热时,能快速开启制冷模式,且能将制冷量直接开至最大,使驾驶室内迅速降温。
同样,在待机状态下,当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四档时,系统以M级制热级别运行制热模式。也就是说,在待机时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四档时,系统以最大制热级别来制热。这样,当乘客感觉到驾驶室内过于寒冷时,能快速开启制热模式,且能将制热量直接开至最大,使驾驶室内迅速升高。
这样设置,可方便在需要系统快速制冷、或者快速制热时,一个动作就能转换到最大制冷级别或者最大制热级别,控制更加简洁。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在空气调节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二档,则系统的制冷级别会升高至N级。
在空气调节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四档,则系统的制热级别会升高至M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空气调节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温度控制件调节至零档位或者第三档时,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冷模式且进入自然风模式;在空气调节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温度控制件调节至零档位或者第一档时,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热模式且进入自然风模式。也就是说,通过调节温度控制件也可达到关闭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目的,控制便利。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空气调节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四档时,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冷模式且进入制热模式;在空气调节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二档时,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热模式且进入制冷模式。
也就是说,在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制热,可将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四档,系统就能从制冷模式转换成制热模式。这样,节省了关闭制冷模式的步骤。
同样,在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制冷,可将温度控制件调节至第二档,系统就能从制热模式转换成制冷模式。这样,节省了关闭制热模式的步骤。
这样设置,可方便在需要系统由制冷模式转换成制热模式、或者由制热模式转换成制冷模式时,一个动作就能转换到位,控制简洁。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温度控制件上第一档包括多个档位。在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可将温度控制件在第一档的多个档位间调节,从而系统的制冷级别可相应调节。温度控制件上第三档包括多个档位,在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可将温度控制件在第三档的多个档位间调节,系统的制热级别可相应调节。
下面参照图1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描述该实施例中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图1中最下方圆钮为温度控制件,图1中最上方及中间的两个圆形图案为温度控制件对照的调节效果图。也就是说,温度控制件调节时,可以看成是如图1中最上方圆形图案表示的制冷级别和制热级别的调节,温度控制件调节也可以看成是如图1中中间圆形图案表示的室内温度的调节。
温度控制件为温度调节旋钮,温度调节旋钮具有零档位,温度调节旋钮在零档位的顺时针方向上设有热风档,温度调节旋钮在零档位的逆时针方向上设有冷风档。其中,冷风档构成上述第一档,热风档构成上述第三档。
在从零档位到冷风档的方向上,温度调节旋钮还在冷风档的下游设有冷风侧启动档,也就是说在逆时针方向上温度调节旋钮依次设有零档位、冷风档和冷风侧启动档。
在从零档位到热风档的方向上,温度调节旋钮还在热风档的下游设有热风侧启动档,也就是说在顺时针方向上温度调节旋钮依次设有零档位、热风档和热风侧启动档。
其中,冷风侧启动档构成上述第二档,热风侧启动档构成上述第四档。在待机状态下,当温度调节旋钮转动至冷风侧启动档时系统开启制冷模式,当温度调节旋钮转动至热风侧启动档时系统开启制热模式。
其中,冷风档与冷风侧启动档之间设有冷风侧空档,热风档与热风侧启动档之间设有热风侧空档。
具体地,冷风档与冷风侧启动档之间设有两个冷风侧空档,热风档与热风侧启动档之间设有两个热风侧空档。即冷风侧空档有两个档位,热风侧空档也有两个档位。
更具体地,如图1中最上方圆形图案显示的,温度调节旋钮在最上方中间具有0档。冷风档有四个档位,分别为-1、-2、-3、-4档。热风档有四个档位,分别为+1、+2、+3、+4档。
如图1中最上方圆形图案显示的,温度调节旋钮在0档的逆时针方向上,依次设有4个冷风档、2个冷风侧空档和1个冷风侧启动档,温度调节旋钮在0档的顺时针方向上,依次设有4个热风档、2个热风侧空档和1个热风侧启动档。
制冷模式有4个制冷级别,按制冷量的递增4个制冷级别依次为-1级、-2级、-3级和-4级,制热模式也有4个制热级别,按制热量的递增4个制热级别依次为+1级、+2级、+3级和+4级。
该温度调节旋钮的调节方法如下:
待机状态下,左旋温度调节旋钮,
左旋一档,制冷、加热功能均不启动,空调出自然风;
左旋两档,制冷、加热功能均不启动,空调出自然风;
左旋三档,制冷、加热功能均不启动,空调出自然风;
左旋四档,制冷、加热功能均不启动,空调出自然风;
左旋五档,制冷、加热功能均不启动,空调出自然风;
左旋六档,制冷、加热功能均不启动,空调出自然风;
左旋七档及以上,空调启动制冷模式,空调出冷风(压缩机启动条件:1、蒸发器温度大于2度;2、环境温度大于5度),制冷级别为-4级。
待机状态下,右旋温度调节旋钮,
右旋一档,制冷、加热功能均不启动,空调出自然风;
右旋两档,制冷、加热功能均不启动,空调出自然风;
右旋三档,制冷、加热功能均不启动,空调出自然风;
右旋四档,制冷、加热功能均不启动,空调出自然风;
右旋五档,制冷、加热功能均不启动,空调出自然风;
右旋六档,制冷、加热功能均不启动,空调出自然风;
右旋七档及以上,空调启动制热模式,空调出热风,制热级别为+4级。
另外,制冷启动件和制热启动件均为按键,制冷启动件和制热启动件均设在温度调节旋钮上。
待机状态下,按下制冷启动件后,空调启动制冷模式(压缩机启动条件包括:1、蒸发器温度大于2度;2、环境温度大于5度),默认制冷级别为“-1”级,左旋1档温度调节旋钮,制冷级别变为“-2”级,依次类推,温度调节旋钮每左旋1档,制冷级别增加“-1”级,直至制冷级别达到最大,之后再左旋制冷级别不变。制冷级别可在-1到-4级之间调节。
制冷状态下,如果右旋至0档及+1到+4档,系统退出制冷模式,空调出自然风。
制冷状态下,如果按下制热启动件,则系统退出制冷模式,进入制热模式,默认制热级别为+1级,风量不变。
待机状态下,按下制热启动件,空调启动制热模式,默认制热级别为“+1”级,右旋1档温度调节旋钮,制热级别变为“+2”级,依次类推,温度调节旋钮每右旋1档,制热级别增加“+1”级,直至制热级别达到最大,之后再右旋制热级别不变。制热级别可在+1到+4级之间调节。
制热状态下,如果左旋至0档及-1到-4档,退出制热功能,空调出自然风。
制热状态下,如果按下制冷启动件,则系统退出制热模式,进入制冷模式,默认制冷级别为-1级,风量不变。
以上操作风量默认为3档,用户可手动增加或减小风量。
为便于理解,下文将列举多个温度调节旋钮及制冷启动件、制热启动件的操作过程,在这些示例中,温度调节旋钮上设有16个线格,16个线格沿周向均匀间隔地设置在温度调节旋钮上,每旋转一格代表转换了一个档位。温度调节旋钮的中间部分挖空后设置了两个半圆形的按键,两个半圆形按键分别为制冷启动件、制热启动件。在图1最下方的圆形的温度调节旋钮上,上半圆标有雪花图案的按键为制冷启动件,下半圆标有太阳图案的按键为制热启动件。
例1:如图2所示,在待机状态下或者在自然风模式下,当将温度调节旋钮右旋一档时,期望的效果是将系统调节至+1级制热级别的制热模式,但是由于未按动制热启动件,操作判定无效,系统仍保持自然风送风状态。然后将温度调节旋钮左旋一档时,期望的效果是将系统的+1级制热级别的制热模式关闭,系统仍保持自然风送风状态。
此设计意在避免乘客过于随意操作温度控制件导致的能量浪费,从而避免降低续驶里程。
例2:如图3所示,在待机状态下或者在自然风模式下,当将温度调节旋钮右旋六档时,期望的效果是将系统调节至最大级制热级别的制热模式,但是由于未按动制热启动件,操作判定无效,系统仍保持自然风送风状态。然后将温度调节旋钮左旋六档时,期望的效果是将系统的最大级制热级别的制热模式关闭,系统仍保持自然风送风状态。
此设计意在避免乘客过于随意操作温度控制件导致的能量浪费,从而避免降低续驶里程。
例3:如图4所示,在待机状态下或者在自然风模式下,当将温度调节旋钮右旋七档及以上时,旋转的角度超过了热风侧启动档,乘客意图明确,乘客的期望的效果是将系统调节至最大级制热级别的制热模式。此时操作判定有效,系统以最大制热级别开启制热模式。
由于系统最大制热级别为4级,因此之后小角度左旋温度调节旋钮时制热级别仍保持在4级,当继续左旋温度调节旋钮至+3档后,制热级别随之降低。
另外,在待机状态下,将温度调节旋钮由0档右旋七档及以上时,出风风速为3档风速;在自然风模式下,当将温度调节旋钮右旋七档及以上时,出风风速不变。
例4:如图5所示,在待机状态下或者在自然风模式下,乘客按下制热启动件时,系统将自动默认以最小制热级别开启制热模式。如果乘客希望提高制热功率,可再右旋温度调节旋钮。
例5:如图6所示,在制热模式下,乘客按动制热启动件时,系统将关闭制热模式,且系统将保持自然风送风。
例6:如图7所示,在制热模式下左旋温度调节旋钮至0档或者0档左边的档位时,制热模式关闭。
在制热模式下,如果连续左旋温度调节旋钮,且快速达到0档左边的档位时,则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且制冷级别为最大级别。
另外,调节后风速保持不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压缩机、加热器和风机,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具有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自然风模式,
在制冷模式中所述压缩机运行且所述加热器关闭,在制热模式中所述压缩机关闭且所述加热器运行,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所述风机均运行以将制冷或者加热后的空气吹入所述电动汽车的驾驶室内;
在自然风模式中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加热器均关闭,所述风机运行吹风;
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制冷启动件和制热启动件,在待机状态下当所述制冷启动件触发时,开启制冷模式;当所述制热启动件触发时,开启制热模式;
制冷模式设有从1级至N级的制冷量逐渐增加的N个制冷级别,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制热模式设有从1级至M级的制热量逐渐增加的M个制热级别,所述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待机状态下,当所述制冷启动件触发时,系统以1级制冷级别运行制冷模式;当所述制热启动件触发时,系统以1级制热级别运行制热模式;
所述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温度控制件,
所述温度控制件具有零档位、第一档、第二档、第三档和第四档,
在待机状态下,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第一档或者所述第三档时,系统开启自然风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机状态下,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第二档时,系统开启制冷模式;在待机状态下,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第四档时,系统开启制热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机状态下,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第二档时,系统以N级制冷级别运行制冷模式;在待机状态下,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第四档时,系统以M级制热级别运行制热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调节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零档位或者所述第三档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冷模式且进入自然风模式;
在所述空气调节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零档位或者所述第一档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热模式且进入自然风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调节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第四档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冷模式且进入制热模式;
在所述空气调节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所述温度控制件调节至所述第二档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热模式且进入制冷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系统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所述制热启动件触发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冷模式且进入制热模式;
在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当所述制冷启动件触发时,所述空气调节系统退出制热模式且进入制冷模式。
CN201610483558.9A 2016-06-27 2016-06-27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143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3558.9A CN106143049B (zh) 2016-06-27 2016-06-27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3558.9A CN106143049B (zh) 2016-06-27 2016-06-27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43049A CN106143049A (zh) 2016-11-23
CN106143049B true CN106143049B (zh) 2018-07-17

Family

ID=57350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83558.9A Active CN106143049B (zh) 2016-06-27 2016-06-27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4304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3314A (zh) * 2010-07-30 2010-12-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45000A (zh) * 2011-12-31 2012-08-22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空调系统
CN103697625A (zh) * 2013-12-26 2014-04-0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73047A (zh) * 2015-03-17 2015-07-15 河南银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空调面板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15108A (zh) * 2015-09-14 2015-12-02 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n的电动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4821036U (zh) * 2015-08-20 2015-12-02 重庆中力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46911A (ja) * 2012-08-31 2014-03-17 Noriko Masuda 電気自動車の車室内温度調整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3314A (zh) * 2010-07-30 2010-12-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45000A (zh) * 2011-12-31 2012-08-22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空调系统
CN103697625A (zh) * 2013-12-26 2014-04-0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73047A (zh) * 2015-03-17 2015-07-15 河南银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空调面板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821036U (zh) * 2015-08-20 2015-12-02 重庆中力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CN105115108A (zh) * 2015-09-14 2015-12-02 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n的电动汽车空调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43049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64429A (e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for electric automobiles
CN108790672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4412050B (zh) 热泵循环系统
JP2014058209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0332654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化霜控制方法
WO2012046850A1 (ja) 空気調和機
WO2019181311A1 (ja) 車両用制御システム
JP2019051890A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WO2019163399A1 (ja) 車両用制御システム
JPH0840056A (ja) 空調装置
CN106143049B (zh)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042836B (zh)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955676A (zh)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JP5585549B2 (ja) 空調装置
CN106114129B (zh)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114130B (zh)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114126B (zh)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JP5403078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6042837B (zh)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004335B (zh)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114128B (zh)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114127B (zh)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042835B (zh)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JP5954059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6042838B (zh) 电动汽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