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40825B - 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40825B
CN106140825B CN201610494206.3A CN201610494206A CN106140825B CN 106140825 B CN106140825 B CN 106140825B CN 201610494206 A CN201610494206 A CN 201610494206A CN 106140825 B CN106140825 B CN 1061408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ipper guide
milling train
opening degree
guide opening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942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40825A (zh
Inventor
朱自军
贺欣
罗付华
曾洪云
孙士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Steel and Vanadi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942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408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40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40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40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40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9/0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controlling its movement,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39/14Guiding, positioning or aligning work
    • B21B39/16Guiding, positioning or aligning work immediately before entering or after leaving the p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Steel Electrode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本发明增加了在轧机咬钢过程中对其侧导板开口度的控制,使得在带钢的轧制过程中,侧导板近似于平行分布,防止带钢在轧机内来回窜动,从而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精轧机侧导板的使用在热连轧轧钢机操作中是主要生产工艺控制环节之一,它主要是把带钢头部顺利的引导咬入轧机,实现顺利穿带。轧制过程中防止带钢在轧机内来回晃动保证厚度精度及断面形状,尾部时控制带钢的方向,防止带钢甩尾轧烂顺利抛钢离开轧机。带钢在精轧机轧制过程中,对侧导板的控制全部按照Wsetup=W+Offset的方式进行给定,其中,Wsetup为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mm),W为过程计算机给出的成品宽度值或操作工设定值(mm),Offset为侧导板宽度偏差值(mm),由PLC给定。侧导板宽度的给定需考虑到来料头部的大头现象及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宽展,因而,在现有技术中,从第一台轧机往后至第N台轧机,侧导板开口度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按逐渐增大的方式设定,侧导板开口度的基准值也就逐渐增大;使得侧导板由前往后呈“八”字形分布,“八”字形分布侧导板造成的问题是:
1)带钢楔形超标(两次厚度不均),带钢头部、中部、尾部差异大,可能导致冷轧产品产生凸包缺陷;
2)轧制过程中带钢的板形差,带钢存在单边浪、头尾“镰刀弯”和“S”弯,影响用户使用;
3)带钢在机架内来回跑偏轧制,轧烂的现象尤为突出,产生辊印缺陷,增加产品的降级改判率;
4)轧烂现象致使轧辊粘肉更换,影响正常生产时间,影响作业率;轧烂现象致使轧辊更换磨削,增加轧辊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A、在带钢穿带前,设定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至基准值,从第一台轧机往后至第N台轧机,侧导板开口度的基准值逐渐增大;
B、在轧机咬钢过程中,控制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其控制方法为,当第二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特定值P;
当第三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一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
当第四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二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
当第五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四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四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二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
按此方式类推,直至当N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N-1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N-1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
C、在轧机抛钢完成后,重新定位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至基准值。
进一步地是:在步骤B所述的轧机咬钢过程中,当第二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的特定值P为2mm~10mm。
进一步地是:在步骤B所述的轧机咬钢过程中,第N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是:在步骤C中,重新定位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至基准值所采用的方法为,在第一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1,在第二台轧机抛钢完成后,再将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
在第二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2,在第三台轧机抛钢完成后,再将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
在第三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3,在第四台轧机抛钢完成后,再将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
按此方式类推,直至第N-1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N-1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N-1,在第N台轧机抛钢完成后,再将第N-1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
若第N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在轧机咬钢过程中进行了改变,则在第N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N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N,在其侧导板第一次定位完成后,再将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
进一步地是:特定值Q1、特定值Q2、特定值Q3、特定值QN-1、特定值QN相同,均为25mm~30mm。
进一步地是:轧机为六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成品宽度值+侧导板宽度偏差值,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35mm~40mm;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45mm~55mm;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55mm~60mm;第四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60mm~65mm;第五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65mm~70mm;第六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70mm~8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在轧机咬钢过程中对其侧导板开口度的控制,使得在带钢的轧制过程中,侧导板近似于平行分布,防止带钢在轧机内来回窜动,从而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步骤为:
A、在带钢穿带前,设定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至基准值,从第一台轧机往后至第N台轧机,侧导板开口度的基准值逐渐增大;
B、在轧机咬钢过程中,控制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其控制方法为,当第二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特定值P;
当第三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一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
当第四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二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
当第五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四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四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二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
按此方式类推,直至当N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N-1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N-1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
C、在轧机抛钢完成后,重新定位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至基准值。
在步骤B所述的轧机咬钢过程中,当第二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的特定值P可根据带钢原料情况进行设定,优选为2mm~10mm。
优选地,在步骤B所述的轧机咬钢过程中,第N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保持不变,可简化后序的重新定位程序。
优选地,在步骤C中,重新定位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至基准值所采用的方法为,在第一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1,在第二台轧机抛钢完成后,再将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
在第二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2,在第三台轧机抛钢完成后,再将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
在第三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3,在第四台轧机抛钢完成后,再将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
按此方式类推,直至第N-1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N-1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N-1,在第N台轧机抛钢完成后,再将第N-1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
若第N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在轧机咬钢过程中进行了改变,则在第N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N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N,在其侧导板第一次定位完成后,再将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优选实施方式为第N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在轧机咬钢过程中保持不变,相应地,在步骤C中,重新定位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至基准值时,第N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不用作调整,可提高生产效率。
在步骤C中,重新定位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至基准值时,各特定值可自行设置,优选实施方式为:特定值Q1、特定值Q2、特定值Q3、特定值QN-1、特定值QN相同,均为25mm~30mm。
在步骤C中,重新定位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至基准值时,侧导板采用两次定位的方式完成,目的是消除侧导板运行过程中的累计误差。侧导板开口度重新定位至基准值后,则可进行下一块带钢的穿带。
另外,还可在侧导板的控制程序中增加报警显示功能,在定位过程中,当实际值跟预设值存在差异时,红色闪烁显示报警,然后相应地进行人工调节。
实施例:
本发明在某热连轧轧机的生产线上投入使用,其轧机为六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成品宽度值+侧导板宽度偏差值,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35mm~40mm;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45mm~55mm;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55mm~60mm;第四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60mm~65mm;第五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65mm~70mm;第六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70mm~80mm。
将六台轧机依次编号为F1、F2、F3、F4、F5、F6,Wsetup表示侧导板的开口度设定(单位为mm),W为过程计算机给出的成品宽度值(单位为mm),其实施步骤为:
A、在带钢穿带前,设定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至基准值:
Wsetup F1=W+(35mm~40mm);
Wsetup F2=W+(45mm~55mm);
Wsetup F3=W+(55mm~60mm);
Wsetup F4=W+(60mm~65mm);
Wsetup F5=W+(65mm~70mm);
Wsetup F6=W+(70mm~80mm);
B、在轧机咬钢过程中,控制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其控制方法为,当第二台轧机F2咬钢时,关闭第一台轧机F1的侧导板,使第一台轧机F1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特定值P(单位为mm),即Wsetup F1=W+(35mm~40mm)-P;该实施例中特定值P取为5mm;
当第三台轧机F3咬钢时,关闭第二台轧机F2的侧导板,使第二台轧机F2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一轧机F1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即Wsetup F2=W+(35mm~40mm);
当第四台轧机F4咬钢时,关闭第三台轧机F3的侧导板,使第三台轧机F3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二轧机F2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即Wsetup F3=W+(45mm~55mm);,
当第五台轧机F5咬钢时,关闭第四台轧机F4的侧导板,使第四台轧机F4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二轧机F2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即Wsetup F4=W+(45mm~55mm);
当第六台轧机F6咬钢时,关闭第五台轧机F5的侧导板,使第五台轧机F5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二轧机F2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即Wsetup F5=W+(45mm~55mm);
在此过程中,第六台轧机F6的侧导板开口度保持不变;
C、在轧机抛钢完成后,重新定位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至基准值,所采用的方法为,在第一台轧机F1抛钢完成后,第一台轧机F1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1,取Q1=30mm,即Wsetup F1=W+(35mm~40mm)+30mm;在第二台轧机F2抛钢完成后,再将第一台轧机F1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即Wsetup F1=W+(35mm~40mm);
在第二台轧机F2抛钢完成后,第二台轧机F2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2,取Q2=30mm,即Wsetup F2=W+(45mm~55mm)+30mm;在第三台轧机F3抛钢完成后,再将第二台轧机F2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即Wsetup F2=W+(45mm~55mm);
在第三台轧机F3抛钢完成后,第三台轧机F3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3,取Q3=30mm,即Wsetup F3=W+(55mm~60mm)+30mm;在第四台轧机F4抛钢完成后,再将第三台轧机F3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即Wsetup F3=W+(55mm~60mm);
在第四台轧机F4抛钢完成后,第四台轧机F4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4,取Q4=30mm,即Wsetup F4=W+(60mm~65mm)+30mm;在第五台轧机F5抛钢完成后,再将第四台轧机F4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即Wsetup F4=W+(60mm~65mm);
在第五台轧机F5抛钢完成后,第五台轧机F5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5,取Q5=30mm,即Wsetup F5=W+(65mm~70mm)+30mm;在第六台轧机F6抛钢完成后,再将第五台轧机F5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即Wsetup F5=W+(65mm~70mm)。

Claims (6)

1.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A、在带钢穿带前,设定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至基准值,从第一台轧机往后至第N台轧机,侧导板开口度的基准值逐渐增大;
B、在轧机咬钢过程中,控制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其控制方法为,当第二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特定值P;
当第三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一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
当第四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二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
当第五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四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四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二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
按此方式类推,直至当N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N-1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N-1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至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
C、在轧机抛钢完成后,重新定位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至基准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所述的轧机咬钢过程中,当第二台轧机咬钢时,关闭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使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减小的特定值P为2mm~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所述的轧机咬钢过程中,第N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保持不变。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重新定位每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至基准值所采用的方法为,在第一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1,在第二台轧机抛钢完成后,再将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
在第二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2,在第三台轧机抛钢完成后,再将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
在第三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3,在第四台轧机抛钢完成后,再将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
按此方式类推,直至第N-1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N-1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N-1,在第N台轧机抛钢完成后,再将第N-1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
若第N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在轧机咬钢过程中进行了改变,则在第N台轧机抛钢完成后,第N台轧机的侧导板启动打开时序,将其侧导板进行第一次定位,使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特定值QN,在其侧导板第一次定位完成后,再将侧导板开口度定位至基准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特定值Q1、特定值Q2、特定值Q3、特定值QN-1、特定值QN相同,均为25mm~3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轧机为六台,轧机的侧导板开口度基准值=成品宽度值+侧导板宽度偏差值,第一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35mm~40mm;第二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45mm~55mm;第三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55mm~60mm;第四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60mm~65mm;第五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65mm~70mm;第六台轧机的侧导板宽度偏差值为70mm~80mm。
CN201610494206.3A 2016-06-28 2016-06-28 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140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94206.3A CN106140825B (zh) 2016-06-28 2016-06-28 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94206.3A CN106140825B (zh) 2016-06-28 2016-06-28 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40825A CN106140825A (zh) 2016-11-23
CN106140825B true CN106140825B (zh) 2018-06-29

Family

ID=57349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94206.3A Active CN106140825B (zh) 2016-06-28 2016-06-28 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408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4234B (zh) * 2016-12-13 2018-07-31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带钢精轧机的前导尺余量的控制方法
CN109834119B (zh) * 2019-04-02 2021-01-26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轧机导位磨损间隙的方法
CN110369515B (zh) * 2019-07-08 2020-09-18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铝热连轧机组薄板带的变规格穿带控制方法
CN113399470B (zh) * 2021-07-12 2023-03-17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导板开口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7828Y (zh) * 2008-09-11 2009-07-0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大侧压机前侧导板在线测量板坯宽度的设备
CN101811140A (zh) * 2009-02-20 2010-08-25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热轧厂粗轧板坯测宽及对中方法
CN103008359A (zh) * 2012-12-21 2013-04-03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卷取机导尺薄材穿带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4028A (ja) * 1994-12-27 1996-07-09 Kawasaki Steel Corp 熱間圧延機入側サイドガイドの制御方法
JP3611279B2 (ja) * 1998-07-28 2005-01-1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板材圧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7828Y (zh) * 2008-09-11 2009-07-0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大侧压机前侧导板在线测量板坯宽度的设备
CN101811140A (zh) * 2009-02-20 2010-08-25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热轧厂粗轧板坯测宽及对中方法
CN103008359A (zh) * 2012-12-21 2013-04-03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卷取机导尺薄材穿带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40825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0825B (zh) 一种防止热连轧带钢产生楔形的侧导板控制方法
KR101152166B1 (ko) 강재 스트립 제조 방법
JPS5974227A (ja) 鉄道用レ−ルの冷却方法および冷却装置
CN103464473A (zh) 精轧辊缝水平自动调节方法
WO2011141790A3 (en) Method and pla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flat rolled products
CN107321797B (zh) 短流程esp精轧机组在线换辊方法
CN103831412A (zh) 一种控制中厚板表面边直裂缺陷的生产方法
CN106623441A (zh) 一种热轧带钢尾部的精轧弯辊力的控制方法
CN109013712A (zh) 冷连轧动态变规格时的压下率补偿方法
CN104043654A (zh) 控制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精轧穿带板形稳定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75423A (zh) 一种冷轧取向硅钢薄板的微张力穿带控制方法
JP5327140B2 (ja) 熱間圧延鋼板の冷却方法
CN103128106A (zh) 一种厚板轧制翘头或扣头控制方法
CN108787796A (zh) 钢板矫直的方法
CN108070710A (zh) 一种基于辊式淬火机的钢板控温淬火方法
CN108486332A (zh) 一种可实现反向淬火的板带材辊式淬火装置及方法
KR20050094045A (ko) 강 재료로 된 박판 슬래브 및/또는 후판 슬래브를 열연스트립으로 압연하는 방법
CN103722009A (zh) 棒材连轧生产线
CN107151727A (zh) 一种变生产节奏下的加热炉炉温设定方法
CN107287397B (zh) 一种热连轧钢板热处理用冷却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143564A (zh) 一种主副辊道双机架四辊轧机批次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2069092A (zh) 一种生产0.6~0.8mm热轧带钢的方法
CN106493177A (zh) 一种基于csp工艺的不同宽度规格带钢混合轧制方法
CN102601123B (zh) 中厚板轧制钢板辊道摆动控制方法
CN103433298A (zh) 薄规格轧制集装箱板尾部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