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40476B - 一种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和净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和净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40476B
CN106140476B CN201510166514.9A CN201510166514A CN106140476B CN 106140476 B CN106140476 B CN 106140476B CN 201510166514 A CN201510166514 A CN 201510166514A CN 106140476 B CN106140476 B CN 1061404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plant
gas cleaning
battery lead
gas
lea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65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40476A (zh
Inventor
韩昌报
王中林
张弛
李晓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Nanoenergy and Nanosystem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Nanoenergy and Nanosystem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Nanoenergy and Nanosystem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Nanoenergy and Nanosystems
Priority to CN2015101665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40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40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40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40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40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和净化方法,净化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转轴,转轴上固定有扇叶和净化单元,其中,净化单元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带有第二进气口的第一侧壁和具有第二出气口的第二侧壁;固定在壳体内部的电极板;填充在壳体中可自由移动的振动颗粒,振动颗粒与电极板的材料具有不同电负性;气体从第一进气口进入外壳后,带动前置扇叶和净化单元以转轴为轴转动,以使振动颗粒与电极板通过相互接触分离的方式形成电场;气体从第二进气口进入,从第二出气口流出,将气体中的PM1.0、PM2.5、PM5.0及PM10.0等造成雾霾的颗粒物吸附进行除尘。

Description

一种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和净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雾霾防治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摩擦发电机的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猛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的直接排放造成了重度雾霾天气频频出现。雾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粉尘造成的,它使得大气浑浊、能见度恶化而影响出行安全,会导致人的呼吸道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而雾霾严重危及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目前采取的一系列治理举措,如关闭污染企业、淘汰不合格的机动车、限制机动车牌照、车辆单双号限行、严格监测燃油质量、向天空喷洒水雾等方法,成本大并且效果不明显,大量的企业关闭造成大面积人口失业并给国家经济增长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用于解决空气中颗粒物的吸收和过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净化装置,包括:
外壳;
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
设置在外壳内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扇叶和净化单元,其中,所述净化单元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带有第二进气口的第一侧壁和具有第二出气口的第二侧壁;
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极板;
填充在所述壳体中可自由移动的振动颗粒,所述振动颗粒与所述电极板的材料具有不同电负性;
气体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外壳后,带动所述前置扇叶和净化单元以所述转轴为轴转动,以使所述振动颗粒与所述电极板通过相互接触分离的方式形成电场;所述气体被净化后从所述第二出气口流出。
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直于所述转轴;和/或,所述第二侧壁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
优选的,所述净化单元的电极板设置在与所述转轴共轴的圆柱面上。
优选的,所述净化单元中包括两个面对面设置的电极板,两个电极板在所述转轴的径向分隔设置。
优选的,单个最大尺寸球形振动颗粒横截面积S颗粒与所述电极板面积S电极,满足S电极﹥30S颗粒;和/或,所述两个电极板间的距离为2-8倍振动颗粒球尺寸。
优选的,所述电极板由多个电极单元组成,电极单元之间互相电连接或者不连接。
优选的,所述多个电极单元为阵列式排列,每个电极单元为圆形、四方形、三角形;
或者,所述电极单元为条形电极单元,多个电极单元互相平行排列。
优选的,所述条形电极单元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转轴方向一致。
优选的,沿着所述转轴方向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壳体侧壁分别为上侧壁,以及与上侧壁相对的下侧壁。
优选的,所述下侧壁与上侧壁基本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侧壁和下侧壁为弧形侧壁,两个弧形侧壁所在圆柱壳与所述转轴共轴;所述电极板设置在所述弧形侧壁上。
优选的,包括多个所述净化单元,多个净化单元围绕所述转轴设置。
优选的,多个所述净化单元结构相同,多个净化单元呈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电极板的材料采用可导电的金属材料、有机物材料或者氧化物材料。
优选的,所述振动颗粒整体为均一材料,或者为表面层包覆内核的核壳结构;所述振动颗粒表面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优选的,所述绝缘材料选自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胺甲醛树脂、聚甲醛、乙基纤维素、聚酰胺尼龙11、聚酰胺尼龙66、羊毛及其织物、蚕丝及其织物、纸、聚乙二醇丁二酸酯、纤维素、纤维素醋酸酯、聚乙二醇己二酸酯、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再生纤维素海绵、棉及其织物、聚氨酯弹性体、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木头、硬橡胶、醋酸酯、人造纤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酯、聚异丁烯、聚氨酯弹性海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醇缩丁醛、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氯丁橡胶、天然橡胶、聚丙烯腈、聚(偏氯乙烯-co-丙烯腈)、聚双酚A碳酸酯、聚氯醚、聚偏二氯乙烯、聚(2,6-二甲基聚亚苯基氧化物)、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二苯基丙烷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聚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三氟氯乙烯、聚四氟乙烯和派瑞林。
优选的,所述振动颗粒和/或所述电极板的表面设置有微结构;
或者所述振动颗粒和/或所述电极板的表面经过化学改性。
优选的,所述微结构包括纳米线、纳米管、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花、纳米沟槽、微米沟槽、纳米锥、微米锥、纳米球和微米球状结构中的任一者或者多者形成的阵列;
所述化学改性为:在所述振动颗粒的表面引入更易得电子的官能团(强吸电子团),或者在振动颗粒表面修饰上阴离子;和/或,在电极板表面引入更易失电子的官能团(即强给电子团),或者在电极板表面修饰上阳离子。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为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净化单元的壳体由绝缘体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外壳和壳体为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振动颗粒在净化单元中的填充度为40%-500%。
优选的,所述振动颗粒的形状为球形、椭球形或多面体。
优选的,所述振动颗粒表面和电极板表面为硬质材料或者柔性材料。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体净化方法,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气体净化装置,包括步骤:
气体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外壳,推动所述前置扇叶旋转带动所述净化单元以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净化单元中的振动颗粒与所述电极板接触分离,形成电场;
所述气体从第二进气口进入所述壳体,被净化后的气体从第二出气口流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气体净化装置结构简单,采用的材料无污染廉价易得,装置制备成本低。
气体净化装置工作时,在前置扇叶的带动下净化单元中的振动颗粒与电极板互相碰撞的设计,在电极板与转动颗粒之间可以产生高电场,净化装置的吸附效率高。另外,气体自身的能量使前置扇叶带动净化单元绕轴旋转进行气体净化,不需要额外耗能。
电极板进行图形化设计后,电极板上的电荷不随振动颗粒的移动而在电极单元之间移动,可以形成更加稳定的空间电场。
气体净化装置的可拆卸式结构,使净化装置可循环使用,其安装在车辆上,能够将汽车尾气中的PM1.0、PM2.5、PM5.0及PM10.0等造成雾霾的颗粒物进行有效的吸收和过滤。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垂直转轴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净化单元沿着垂直转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净化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净化单元中电极板包括多个电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净化单元中电极板包括多个电极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前置扇叶和净化单元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净化单元两个电极板之间的开路电压测量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示图中的方向;“内”指朝向相应结构内部,“外”指朝向相应结构外部;填充度定义为振动颗粒密排后形成的面积与上、下电极板面积之和除以2(即上、下电极板面积的平均值)的比值×100%,即振动颗粒在电极板表面铺满一定厚度时的填充度为100%。本发明中,振动颗粒填充度的定义也适用于仅包括一个电极板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给出了一种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图1为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外壳3,设置在外壳3上的第一进气口1和第一出气口2;设置在外壳内的转轴5;固定在转轴5上的前置扇叶4和净化单元7。图2为净化单元7在转轴5上的设置方式示意图,图3为净化单元7的放大图形,净化单元7包括:壳体7-6,壳体7-6上具有带有第二进气口的第一侧壁7-1和具有第二出气口的第二侧壁7-2;固定在壳体7-6内部的电极板7-3和7-4;填充在壳体7-6中可自由移动的振动颗粒7-5,振动颗粒7-5与电极板7-3或7-4的材料具有不同电负性。为了使气流通畅,并且将振动颗粒7-5限制在壳体7-6内部,第一侧壁7-1和第二侧壁7-2均可以为网状结构。图2和图3中只是示意性的给出净化单元7的壳体7-6的结构,实际中,为了使第二进气口与第一进气口1相对,优选的,第一侧壁7-1面向第一进气口1,如图2中所示,第一进气口2、前置扇叶4和第一侧壁7-1依次排列。第一侧壁7-1可以垂直于转轴5,第二侧壁7-2平行或者基本平行于第一侧壁,有利于气体沿着第一进气口1、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2顺畅通过气体净化装置。
为了增大净化单元7与转轴5的固定和接触面积,可以在转轴5上设置直径较大的外转轴6,如图2中所示,净化单元7与转轴5通过外转轴6固定连接。
气体从第一进气口1进入外壳3后,带动前置扇叶4和净化单元7以转轴5为轴转动,以使振动颗粒7-5与电极板7-3和/或7-4通过相互接触分离的方式形成电场;气体从第二进气口进入净化单元7,从第二出气口流出,电场作用下气体被净化。
净化单元中,沿着转轴方向连接第一侧壁7-1和第二侧壁7-2的壳体侧壁分别为上侧壁,以及与上侧壁的相对的下侧壁,优选下侧壁与上侧壁基本平行设置。更优选为,下侧壁为帖附在转轴5或外转轴6上的弧形侧壁,上侧壁为与下侧壁平行设置的互相侧壁。可以将两个电极板7-3和7-4分别帖附在上侧壁和下侧壁上,见图3中所示,壳体7-6在垂直转轴方向的截面为一个扇环。
净化单元的壳体7-6在转轴径向延伸方向的侧壁连接上侧壁、下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使壳体7-6形成限制振动颗粒7-5的空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电极板7-3和7-4也可以设置在净化单元壳体7-6的其他侧壁上,只要在净化单元随着转轴转动过程中,振动颗粒7-5与电极板7-3和/或7-4通过相互接触分离的方式形成电场即可。优选设置在与转轴5共轴的圆柱面上。如图3中所示,净化单元中包括两个面对面设置的电极板,两个电极板在转轴5的径向分隔设置。
本实施例的气体净化装置包括多个净化单元7,优选净化单元结构相同,多个净化单元7可以围绕转轴5设置,可以互相紧密排列,如图2所示。优选为偶数个净化单元,更优选为多个净化单元以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分布方式设置在转轴5的周围。相邻的净化单元之间可以共用侧壁,使多个净化单元连接形成一体。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包括一个净化单元7,净化单元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净化单元7中,电极板的个数可以为1个或者多个。由于气体净化装置中净化单元会随着转轴旋转,可以设置在上下侧壁上,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侧壁上。优选为在净化单元中设置两个面对面的电极板,如图2和图3中所示,两个电极板7-3和7-4在转轴5的径向分隔设置,振动颗粒7-5设置在两个电极板7-3和7-4之间,振动颗粒可以在两个电极板之间自由移动。电极板7-3和7-4可以设置在与转轴5共轴的圆柱面(即上下侧壁)上,电极板可以为与转轴5共轴的圆柱面的一部分,在转动过程中,电极板7-3所在的圆柱面半径大于电极板7-4所在的圆柱面半径,转轴横向设置时,两个电极板上下交替,振动颗粒7-5可以与两个电极板交替碰撞。
为了使净化单元7的体积最小,外壳可以是截面为扇环的壳体(图3所示),两个弧形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所在圆柱面与转轴5共轴,可以将半径较小的弧形侧壁固定在转轴5(或外转轴6)上;电极板设置在两个圆弧形侧壁上。可以采用沉积或者粘贴方式将电极板材料设置在圆弧形侧壁上,形成圆柱面电极板。
两种具有不同电负性的材料互相接触,可以在两种材料的表面分别形成相反的表面电荷,两种材料互相分离时,表面电荷将被保留。本发明的气体净化装置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净化单元7对气体的净化原理参见图4,以转轴5为水平设置为例,随着前置扇叶4的旋转带动净化单元7的旋转,两个电极板7-4和7-5不断上下互换位置,中间的振动颗粒7-5由于重力作用不断与两个电极板7-4和7-5相撞、摩擦,在振动颗粒7-5表面产生大量负电荷,在电极板留下大量正电荷,空间形成电场。当气体从净化单元7的第一侧壁7-1(第二进气口)进入净化单元7中,气体中的颗粒将由于静电场吸附作用而被吸附到振动颗粒7-5、电极板7-4和7-5上,清洁气体从第二侧壁7-2(第二出气口)流出。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净化的气体,特别涉及汽车尾气,相应的颗粒物主要包括汽车尾气中的PM1.0、PM2.5、PM5.0及PM10.0等造成雾霾的颗粒物,但不限制于这些颗粒物,其他引起空气雾霾的颗粒物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板的材料采用可导电的金属材料、有机物材料或者氧化物材料,振动颗粒7-5的表面材料采用与所述电极板的材料呈不同电负性的绝缘材料或者半导体材料。常用的导电材料均可以用于制作电极板,优选采用金属或者合金材料,包括铝、铜、金和银中的一者或者多者的任意比例合金,优选为铝。
每个电极板7-3或7-4可以为整体连续结构,也可以为图形化的电极板,如图5和图6所示,电极板7-3由多个电极单元7-31组成,电极单元之间可以互相电连接,也可以互相之间不连接。电极单元可以为平板结构,也可以为与壳体7-6侧壁相适应的弧形结构。在净化单元7转动过程中,振动颗粒7-5会向着净化单元一侧堆积,此种电极板结构使每个电极单元上都带有电荷,不会随着振动颗粒7-5的移动而在电极板的电极单元之间移动,形成较为稳定的空间电场分布。构成电极板的多个电极单元可以为图5所示的阵列式排列,每个电极单元7-31可以为圆形、四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构成电极板的多个电极单元可以为图6所示的条形电极单元7-32,多个电极单元7-32互相平行排列,优选的,条形电极单元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转轴5方向一致。
振动颗粒7-5的表面材料由易得电子的材料(高电负性的材料)组成,可以选择绝缘材料,特别是聚合物高分子材料,可以从下列材料中任意选择:胺甲醛树脂、聚甲醛、乙基纤维素、聚酰胺尼龙11、聚酰胺尼龙66、羊毛及其织物、蚕丝及其织物、纸、聚乙二醇丁二酸酯、纤维素、纤维素醋酸酯、聚乙二醇己二酸酯、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再生纤维素海绵、棉及其织物、聚氨酯弹性体、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木头、硬橡胶、醋酸酯、人造纤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酯、聚异丁烯、聚氨酯弹性海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醇缩丁醛、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氯丁橡胶、天然橡胶、聚丙烯腈、聚(偏氯乙烯-co-丙烯腈)、聚双酚A碳酸酯、聚氯醚、聚偏二氯乙烯、聚(2,6-二甲基聚亚苯基氧化物)、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二苯基丙烷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聚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三氟氯乙烯、聚四氟乙烯和派瑞林。
本实施方式中,仅振动颗粒7-5的表面与电极板7-3或7-4接触产生表面电荷,因此,只需要满足振动颗粒7-5的表面材料与电极板的材料具有不同电负性的条件即可,振动颗粒7-5可以整体为均一材料,也可以为表面层包覆内核的核壳结构,例如为PTFE材料为表面层包覆陶瓷材料内核的核壳结构。
为了在旋转过程中振动颗粒7-5与电极板可以碰撞后分离,振动颗粒7-5的质量应较大,可以为均匀结构,也可以为核壳结构,通过调整内核材料,例如采用金属内核,调整振动颗粒7-5的密度或增加重量。
为了保证两电极板之间不短路,净化单元7的壳体7-6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如亚克力、树脂、PMMA等组成,其它部分材料不限。并且,壳体7-6为可拆卸结构,以便进行振动颗粒7-5或者电极板的清洗。为防止振动颗粒7-5由壳体的第二进气口或者第二出气口流出,需使第二进气口或者第二出气口的尺寸小于振动颗粒7-5的尺寸,优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部分或者全部采用网状结构。
振动颗粒7-5的形状、材质和尺寸可变,如形状可以为球形、椭球形、多面体(如立方体)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颗粒的尺寸定义为振动颗粒放置在长方形空间中时,所占据最小长方形空间中长、宽、高中的最大值。
为了提高净化单元中的电场,可以在振动颗粒7-5的表面和/或电极板表面,全部或部分地设置微结构,以增加振动颗粒7-5和电极板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二者的表面电荷密度。该微结构优选为纳米线、纳米管、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花、纳米沟槽、微米沟槽、纳米锥、微米锥、纳米球和微米球状结构,以及由前述结构形成的阵列,特别是由纳米线、纳米管或纳米棒组成的纳米阵列,可以是通过光刻蚀、等离子刻蚀等方法制备的线状、立方体、或者四棱锥形状的阵列,阵列中每个阵列单元的尺寸在纳米到微米量级,具体微纳米结构的单元尺寸、形状不应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另外,也可以对振动颗粒7-5和/或电极板的表面进行化学改性,能够进一步提高电荷在接触瞬间的转移量,从而提高气体中颗粒物的吸附能力,化学改性又分为如下两种类型:在振动颗粒7-5的表面引入更易得电子的官能团(强吸电子团),或者在振动颗粒7-5表面修饰上阴离子;和/或,在电极板表面引入更易失电子的官能团(即强给电子团),或者在电极板表面修饰上阳离子。
强给电子团可以包括:氨基、羟基、烷氧基等,强吸电子团可以包括:酰基、羧基、硝基、磺酸基等。官能团的引入可以采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等常规方法,例如可以使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在一定功率下产生等离子体,从而在电极板材料表面引入氨基。在材料表面修饰离子,可以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实现。例如,可以在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振动颗粒表面利用溶胶-凝胶(英文简写为sol-gel)的方法修饰上正硅酸乙酯(英文简写为TEOS),而使其带负电。也可以在电极板金属金上利用金-硫的键结修饰上表面含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金纳米粒子,由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阳离子,故会使整个电极板变成带正电性。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振动颗粒和电极板的材料选择合适的修饰材料与其键合,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振动颗粒7-5表面和电极板必须是硬质材料,也可以选择柔性材料,材料的硬度并不影响二者之间的接触摩擦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气体净化装置中,振动颗粒7-5的填充度可以为40%-500%,优选为100%-200%。实际中,振动颗粒的数量可以根据壳体7-6的尺寸、形状以及两个电极板之间的距离灵活确定,最少可以为仅包括一个振动颗粒。
以振动颗粒7-5采用球形为例,颗粒球尺寸为球的直径,振动颗粒的尺寸可以大小均匀,也可以大小不一致;单个最大尺寸球形振动颗粒横截面积S颗粒远小于电极板面积S电极,满足S电极﹥30S颗粒。另外,两个电极板间的距离要大于2倍振动颗粒球的尺寸,优选大于或等于2-8倍振动颗粒球尺寸。这里所述的电极板面积S电极,是一个电极板的总面积(即电极单元的面积总和)。
外壳3的第一进气口1和第一出气口2可由普通导气管组成,导气管材料可以为金属或耐高温聚合物材料。第一进气口1和第一出气口2在外壳3的位置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可设置在外壳3的同一侧,也可设置在外壳3的两侧。为滤除气流中的水分,还可在所述进气口1上设置干燥装置或冷凝装置。
考虑到可以在气流进入外壳3或者净化单元7之前,滤除气流中体积较大的颗粒物,可在第一进气口1安装滤网,或者也可以在第一进气口1与净化单元7之间安装滤网,以保证滤除其他中体积较大的颗粒物。所述滤网可以是金属滤网,也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下面给出制造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中净化单元的一个优选方案,但该净化单元的制造并不限制于此。
该优选方案中:选择厚度为2mm的亚克力板制作扇形盒子状壳体,壳体为截面如图3所示扇环的柱壳,沿着转轴方向的长度为160mm,第一侧壁7-3和第二侧壁7-4上的网孔直径为1.5mm;将两个包括多个电极单元的电极板面对面固定在扇形盒子的两个圆弧形侧壁上,两个电极板均为与转轴5共轴的圆柱面的一部分,外侧电极板(电极板7-3)所在圆周的半径为72mm,内侧电极板(电极板7-4)所在圆周的半径为37mm,振动颗粒7-5为PTFE材料、直径为2mm的实心球。将组装好的12个净化单元按照图2所示的结构固定在亚克力外转轴6上,将转轴、前置扇叶和净化单元一起(如图7)设置在外壳内,外壳材料采用厚度0.5mm的金属铝箔,外壳上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的直径为120mm,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两端。汽车尾气管道连接在第一进气口,尾气吹动前置扇叶转动,带动转轴使净化单元转动时,两个电极板间开路电压测量结果见图8,开路电压可达500V左右。尾气通过第二进气口(第一侧壁)进入净化单元,尾气中的PM2.5、PM5.0、PM10.0等颗粒物被电极板和振动颗粒吸附,形成对尾气的过滤作用,被净化的气体从第二出气口(第二侧壁)流出净化单元,再从第一出气口流出气体净化装置。经过实验,该实施例提供的净化装置对汽车尾气的PM2.5、PM5.0、PM10.0等颗粒物的平均过滤效率超过80%。
本发明的气体净化装置各部分均采用常用的材料,结构简单,具有成本低、无污染、吸附效率高及可循环使用等优点,将其应用在机动车上,能够将汽车尾气中的PM1.0、PM2.5、PM5.0及PM10.0等造成雾霾的颗粒物进行有效的吸收和过滤。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各部件的形状、材质和尺寸的变化。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26)

1.一种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
设置在外壳内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扇叶和净化单元,其中,所述净化单元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带有第二进气口的第一侧壁和具有第二出气口的第二侧壁;
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极板;
填充在所述壳体中可自由移动的振动颗粒,所述振动颗粒与所述电极板的材料具有不同电负性;
气体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外壳后,带动所述扇叶和净化单元以所述转轴为轴转动,以使所述振动颗粒与所述电极板通过相互接触分离的方式形成电场;所述气体被净化后从所述第二出气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直于所述转轴;
和/或,所述第二侧壁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单元的电极板设置在与所述转轴共轴的圆柱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单元中包括两个面对面设置的电极板,两个电极板在所述转轴的径向分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单个最大尺寸球形振动颗粒横截面积S颗粒与所述电极板面积S电极,满足S电极﹥30S颗粒
和/或,所述两个电极板间的距离为2-8倍振动颗粒球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由多个电极单元组成,电极单元之间互相电连接或者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单元为阵列式排列,每个电极单元为圆形、四方形、三角形;
或者,所述电极单元为条形电极单元,多个电极单元互相平行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电极单元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转轴方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转轴方向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壳体侧壁分别为上侧壁,以及与上侧壁相对的下侧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壁与上侧壁基本平行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壁和下侧壁为弧形侧壁,两个弧形侧壁所在圆柱壳与所述转轴共轴;所述电极板设置在所述弧形侧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净化单元,多个净化单元围绕所述转轴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净化单元结构相同,多个净化单元呈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分布。
15.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的材料采用可导电的金属材料、有机物材料或者氧化物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颗粒整体为均一材料,或者为表面层包覆内核的核壳结构;所述振动颗粒表面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选自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胺甲醛树脂、聚甲醛、乙基纤维素、聚酰胺尼龙11、聚酰胺尼龙66、羊毛及其织物、蚕丝及其织物、纸、聚乙二醇丁二酸酯、纤维素、纤维素醋酸酯、聚乙二醇己二酸酯、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再生纤维素海绵、棉及其织物、聚氨酯弹性体、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木头、硬橡胶、醋酸酯、人造纤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酯、聚异丁烯、聚氨酯弹性海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醇缩丁醛、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氯丁橡胶、天然橡胶、聚丙烯腈、聚(偏氯乙烯-co-丙烯腈)、聚双酚A碳酸酯、聚氯醚、聚偏二氯乙烯、聚(2,6-二甲基聚亚苯基氧化物)、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二苯基丙烷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聚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三氟氯乙烯、聚四氟乙烯和派瑞林。
1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颗粒和/或所述电极板的表面设置有微结构;
或者所述振动颗粒和/或所述电极板的表面经过化学改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纳米线、纳米管、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花、纳米沟槽、微米沟槽、纳米锥、微米锥、纳米球和微米球状结构中的任一者或者多者形成的阵列;
所述化学改性为:在所述振动颗粒的表面引入更易得电子的官能团(强吸电子团),或者在振动颗粒表面修饰上阴离子;和/或,在电极板表面引入更易失电子的官能团(即强给电子团),或者在电极板表面修饰上阳离子。
2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为网状结构。
21.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单元的壳体由绝缘体材料制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壳体为可拆卸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颗粒在净化单元中的填充度为40%-500%。
24.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颗粒的形状为球形、椭球形或多面体。
25.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颗粒表面和电极板表面为硬质材料或者柔性材料。
26.一种气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25任一项所述的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包括步骤:
气体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外壳,推动所述扇叶旋转带动所述净化单元以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净化单元中的振动颗粒与所述电极板接触分离,形成电场;
所述气体从第二进气口进入所述壳体,被净化后的气体从第二出气口流出。
CN201510166514.9A 2015-04-09 2015-04-09 一种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和净化方法 Active CN106140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6514.9A CN106140476B (zh) 2015-04-09 2015-04-09 一种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和净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6514.9A CN106140476B (zh) 2015-04-09 2015-04-09 一种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和净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40476A CN106140476A (zh) 2016-11-23
CN106140476B true CN106140476B (zh) 2017-12-05

Family

ID=57335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6514.9A Active CN106140476B (zh) 2015-04-09 2015-04-09 一种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和净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404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8216A1 (zh) * 2016-05-19 2017-11-23 北京中科纳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除尘模块和气体除尘装置
CN106881198B (zh) * 2017-02-20 2018-11-06 潍坊学院 一种带电绝缘颗粒过滤气体的方法
CN107670445B (zh) * 2017-09-30 2019-05-24 宁波源生针织有限公司 纺织机除尘装置
CN108057522A (zh) * 2017-12-17 2018-05-22 上海卿程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扬尘收集装置
CN111301116A (zh) * 2020-03-17 2020-06-19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静电除尘式汽车空调进风部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7432Y (zh) * 1997-11-07 1999-05-05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室内空气净化消毒器
CN2589865Y (zh) * 2002-12-12 2003-12-03 詹海兴 空气净化装置
CN103331210A (zh) * 2011-01-21 2013-10-02 有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管式空气净化系统
CN203240668U (zh) * 2013-03-01 2013-10-16 巫国谊 空气净化器
CN203532024U (zh) * 2013-09-09 2014-04-0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汽车尾气净化器
CN203835507U (zh) * 2014-02-13 2014-09-17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7151A (ja) * 1991-12-27 1993-07-20 Daikin Ind Ltd 空気清浄機の取付け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7432Y (zh) * 1997-11-07 1999-05-05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室内空气净化消毒器
CN2589865Y (zh) * 2002-12-12 2003-12-03 詹海兴 空气净化装置
CN103331210A (zh) * 2011-01-21 2013-10-02 有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管式空气净化系统
CN203240668U (zh) * 2013-03-01 2013-10-16 巫国谊 空气净化器
CN203532024U (zh) * 2013-09-09 2014-04-0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汽车尾气净化器
CN203835507U (zh) * 2014-02-13 2014-09-17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40476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97855B (zh) 一种气体净化装置
CN106140476B (zh) 一种转动式气体净化装置和净化方法
CN105618266B (zh) 一种气体除尘装置、方法及机动车排气装置
CN106560252B (zh) 一种摩擦电除尘装置、除尘系统和除尘方法
CN205599337U (zh) 具有搅动部件的气体除尘装置和除尘系统
CN106563570B (zh) 具有搅动部件的气体除尘装置、除尘系统和除尘方法
CN106552713B (zh) 一种摩擦电除尘装置、除尘系统和除尘方法
TWI710405B (zh) 空氣除塵系統
WO2017088584A1 (zh) 一种摩擦电除尘装置、除尘系统和除尘方法
CN105756750A (zh) 一种气体净化装置
CN205965369U (zh) 一种摩擦电除尘装置和除尘系统
CN107149981B (zh) 一种运动型摩擦电气体除尘装置、除尘系统和除尘方法
CN106560251B (zh) 一种除尘模块及筒式气体除尘装置
CN205887166U (zh) 一种滚筒式气体除尘装置
CN205867873U (zh) 一种摩擦电除尘装置和除尘系统
CN107961900B (zh) 一种摩擦电除尘装置
CN205887180U (zh) 一种除尘模块及筒式气体除尘装置
CN106560249B (zh) 一种滚筒式气体除尘装置
CN104888961B (zh) 车载式仿生静电除尘空气净化器
CN106582165B (zh) 一种摩擦电除尘装置、除尘系统和除尘方法
CN207350540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0534628C (zh) 一种静电除尘器
CN106268132A (zh) 一种高效 pm2.5 吸附装置
CN108176509B (zh) 一种接触静电式瞬时气体颗粒物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