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8170A - 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8170A
CN106138170A CN201510144991.5A CN201510144991A CN106138170A CN 106138170 A CN106138170 A CN 106138170A CN 201510144991 A CN201510144991 A CN 201510144991A CN 106138170 A CN106138170 A CN 106138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lilotus officinalis
officinalis extract
adsorbent resin
macroporous adsorbent
ex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49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铁军
王丽莉
龚苏晓
朱雪瑜
许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449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381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38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81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其包含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重量之和占所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重量的50%~95%。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含所述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应用。本发明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不仅使有效成分更加富集,并且成本低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提取效果好、易于工业推广应用。本发明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剂型,为临床提供了更加方便、有效和质量可控的现代中药。对本发明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进行了药效学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消肿和抗炎活性。

Description

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药黄花草木樨的活性提取物。本发明还涉及该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含有所述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消肿是临床医生经常处理的问题,尤其是外科肿胀极为常见。例如各种创伤、扭伤、挫伤、骨折、烧伤等,肿胀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下肢静脉曲张等血管疾病,肿胀也是常见的症状;轻微的肿胀可以引起疼痛不适,影响创面愈合,严重的肿胀甚至可以威胁生命,因此,肿胀的危害不能忽视。有效且使用方便的消肿药物对于解除患者病痛,促进患者早日健康,降低医疗费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临床上十分需要的。
痔疮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肛肠疾病,肿胀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痔疮的发病率约为总人口的25%~40%。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近几年由于环境因素,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均使得痔疮发病率日益上升,其中办公室人员、司机、营业员、教师等久坐久站的职业人士更是痔疮的高发群体。由于痔疮本身很难根治,有较高的复发比例,给市场带来较大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治疗痔疮的药物中,无论是进口药或是国产药,其中大部分有效成分都是由植物提取物或中药提取物组成,中药或中成药在痔疮的治疗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黄花草木樨为豆科植物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L.)Lam.全草或割下的干燥的地上部分。《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02)》收载其性辛,味苦,凉。归肝、肾、脾经,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化瘀,利湿,杀虫的功效。主治湿热型黄疸性肝炎,暑热胸闷,疟疾,淋巴水肿,皮肤疮疡等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消肿抗炎作用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包含所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等现代提取方法与手段,获取黄花草木樨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与黄酮苷类化合物,将其共同作为黄花草木樨提取物消除肿胀的药效物质。
黄花草木樨主要含有香豆素、黄酮、酚酸、皂苷等成分。
经测定,本发明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为简单香豆素类,包括香豆素、邻-香豆素、伞形花内酯、二氢香豆素、4-奥昔香豆素、7-甲基香豆素、4-甲氧基香豆素、东莨菪内酯、二甲基七叶内酯等。香豆素类化合物是黄花草木樨治疗痔疮的主要药效成分,药理研究显示,香豆素类化合物能够减轻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阻止血清蛋白丧失,维持正常的胶体渗透压,起到抗水肿作用;能够抑制炎性介质合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具有强力消炎镇痛作用;能够赋活网状内皮系统,增加新生肉芽组织生成,促进创面愈合。
黄酮类成分也是黄花草木樨治疗痔疮的有效成分之一。经测定,本发明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中的黄酮类成分主要为黄酮苷类成分,包括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芦丁、芹菜素-7-O-芸香糖苷、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robinin、clovin、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槲皮苷、美迪紫檀素-3-O-β-葡萄糖吡喃糖苷等。黄酮苷类化合物同样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其包含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重量之和占所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重量的50%~95%,优选50%~80%。
优选地,在所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中,以黄花草木樨提取物总重量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0%~50%,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0%~50%。
优选地,所述香豆素类化合物包括香豆素、邻-香豆素、伞形花内酯、二氢香豆素、4-奥昔香豆素、7-甲基香豆素、4-甲氧基香豆素、东莨菪内酯和二甲基七叶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黄酮苷类化合物包括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芦丁、芹菜素-7-O-芸香糖苷、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robinin、clovin、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槲皮苷和美迪紫檀素-3-O-β-葡萄糖吡喃糖苷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黄花草木樨的干燥地上部分或全草,粉碎,相对于每1kg药材加入5~20L的40~95体积%的有机溶剂提取1~3次,每次60~120分钟,合并提取液;
(2)将步骤(1)获得的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后加1~5倍药材重量的水进行溶解;
(3)将步骤(2)获得的水溶解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依次用水和浓度为5~10体积%的乙醇水溶液洗脱,弃去洗脱液;
(4)用浓度为10~45体积%,优选15~45体积%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并干燥,即得黄花草木樨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溶剂为甲醇和/或乙醇。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提取方法为热回流和/或渗漉。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在50~60℃下进行减压浓缩。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例如HPD-300大孔吸附树脂、HPD-100大孔吸附树脂、D101大孔吸附树脂、X-5大孔吸附树脂、H103大孔吸附树脂、H107大孔吸附树脂等;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例如AB-8大孔吸附树脂、DA-201大孔吸附树脂等;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例如HPD-400大孔吸附树脂、ML-8大孔吸附树脂等;或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例如NKA-9大孔吸附树脂、NKA-Ⅱ大孔吸附树脂、S-8大孔吸附树脂、HPD-500大孔吸附树脂、HPD-600大孔吸附树脂等。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包含上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优选地,所述口服制剂选自片剂(如缓释片、控释片、分散片)、胶囊剂(如软胶囊剂)、颗粒剂和滴丸;所述外用制剂选自栓剂、膏剂(如软膏剂)和凝胶剂。
可以采用常规方法将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与任何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用辅料,如淀粉、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硬脂酸镁、微粉硅胶、葡萄糖、甘露醇、木糖醇、甘氨酸等混合制成上述剂型。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肿胀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肿胀疾病为痔疮、软组织损伤或静脉曲张等疾病的肿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次对黄花草木樨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同时进行富集纯化研究,并将其共同作为黄花草木樨消除肿胀的有效部位,经药效学试验证明其疗效显著;
(2)本发明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不仅可以使有效成分更加富集,并且成本低廉;
(3)本发明的原料药来源丰富(原作为一种动物食用的牧草),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提取效果好、易于工业推广应用。本发明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剂型,为临床提供了更加方便、有效和质量可控的现代中药。对本发明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进行了药效学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消肿和抗炎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制备
取适当粉碎后的黄花草木樨全草1kg,装入渗漉桶压实,加入20L 70%(体积)乙醇浸泡过夜后进行渗漉提取,渗漉液进行低温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后加3L水进行溶解。水液过HPD300型大孔吸附树脂,先用3BV(BV:Bed Volume缩写,树脂床体积)水和3BV 10%(体积)乙醇洗脱至无色,除去糖等大分子杂质,弃去,再用5BV 40%(体积)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回收乙醇后的洗脱液低温减压干燥,即得本发明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15g。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色谱柱Ultimate XB-C18(250×4.6mm,5μm);流动相洗脱梯度见表1;流速:1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54nm。
表1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
经HPLC检测后,上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中,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为简单香豆素,其中包括香豆素、邻-香豆素、伞形花内酯、二氢香豆素、4-奥昔香豆素、7-甲基香豆素、4-甲氧基香豆素、东莨菪内酯和二甲基七叶内酯,以提取物总重量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约为25%;黄酮苷类化合物包括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芦丁、芹菜素-7-O-芸香糖苷、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robinin、clovin、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槲皮苷和美迪紫檀素-3-O-β-葡萄糖吡喃糖苷,以芦丁、芹菜素-7-O-芸香糖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和clovin为指标成分,以提取物总重量计,黄酮苷类化合物总含量约为40%。
实施例2本发明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制备
取适当粉碎后的黄花草木樨全草1kg,用15L 70%(体积)甲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2h、1h、1h),收集提取液;低温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加入2.5L的水进行溶解。水液过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先用3BV水和3BV10%(体积)乙醇洗脱至无色,除去糖等大分子杂质,弃去,再用5BV 45%(体积)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回收乙醇后的洗脱液低温减压干燥,即得本发明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19g。
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含量。经HPLC检测后,上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中,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为简单香豆素,其中包括香豆素、邻-香豆素、伞形花内酯、二氢香豆素、4-奥昔香豆素、7-甲基香豆素、4-甲氧基香豆素、东莨菪内酯和二甲基七叶内酯,以提取物总重量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约为20%;黄酮苷类化合物包括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芦丁、芹菜素-7-O-芸香糖苷、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robinin、clovin、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槲皮苷和美迪紫檀素-3-O-β-葡萄糖吡喃糖苷,以芦丁、芹菜素-7-O-芸香糖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和clovin为指标成分,以提取物总重量计,黄酮苷类化合物总含量约为45%。
实施例3本发明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制备
取适当粉碎后的黄花草木樨全草1kg,用20L 60%(体积)乙醇热回流提取3次(2h、1h、1h),收集提取液;低温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加入4L的水进行溶解。水液过ML-8型大孔吸附树脂,先用3BV水和3BV 10%(体积)乙醇洗脱至无色,除去糖等大分子杂质,弃去,再用5BV 30%(体积)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回收乙醇后的洗脱液低温减压干燥,即得本发明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12g。
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含量。经HPLC检测后,上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中,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为简单香豆素,其中包括香豆素、邻-香豆素、伞形花内酯、二氢香豆素、4-奥昔香豆素、7-甲基香豆素、4-甲氧基香豆素、东莨菪内酯和二甲基七叶内酯,以提取物总重量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约为23%;黄酮苷类化合物包括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芦丁、芹菜素-7-O-芸香糖苷、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robinin、clovin、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槲皮苷和美迪紫檀素-3-O-β-葡萄糖吡喃糖苷,以芦丁、芹菜素-7-O-芸香糖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和clovin为指标成分,以提取物总重量计,黄酮苷类化合物总含量约为38%。
实施例4本发明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制备
取适当粉碎后的黄花草木樨全草1kg,用5L 95%(体积)乙醇热回流提取2次(2h、2h),收集提取液;低温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加入5L的水进行溶解。水液过S-8型大孔吸附树脂,先用3BV水和3BV 10%(体积)乙醇洗脱至无色,除去糖等大分子杂质,弃去,再用5BV 25%(体积)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回收乙醇后的洗脱液低温减压干燥,即得本发明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14g。
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含量。经HPLC检测后,上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中,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为简单香豆素,其中包括香豆素、邻-香豆素、伞形花内酯、二氢香豆素、4-奥昔香豆素、7-甲基香豆素、4-甲氧基香豆素、东莨菪内酯和二甲基七叶内酯,以提取物总重量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约为50%;黄酮苷类化合物包括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芦丁、芹菜素-7-O-芸香糖苷、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robinin、clovin、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槲皮苷和美迪紫檀素-3-O-β-葡萄糖吡喃糖苷,以芦丁、芹菜素-7-O-芸香糖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和clovin为指标成分,以提取物总重量计,黄酮苷类化合物总含量约为45%。
实施例5本发明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制备
取适当粉碎后的黄花草木樨全草1kg,用20L 40%(体积)乙醇热回流提取3次(1h、1h、1h),收集提取液;低温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加入1L的水进行溶解。水液过S-8型大孔吸附树脂,先用3BV水和3BV 5%(体积)乙醇洗脱至无色,除去糖等大分子杂质,弃去,再用5BV 15%(体积)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回收乙醇后的洗脱液低温减压干燥,即得本发明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14g。
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含量。经HPLC检测后,上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中,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为简单香豆素,其中包括香豆素、邻-香豆素、伞形花内酯、二氢香豆素、4-奥昔香豆素、7-甲基香豆素、4-甲氧基香豆素、东莨菪内酯和二甲基七叶内酯,以提取物总重量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约为10%;黄酮苷类化合物包括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芦丁、芹菜素-7-O-芸香糖苷、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robinin、clovin、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槲皮苷和美迪紫檀素-3-O-β-葡萄糖吡喃糖苷,以芦丁、芹菜素-7-O-芸香糖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和clovin为指标成分,以提取物总重量计,黄酮苷类化合物总含量约为40%。
实施例6本发明药物颗粒剂和片剂的制备
取黄花草木樨提取物10g,加入适量蔗糖,混合均匀,制粒,过筛,干燥,即制得黄花草木樨提取物颗粒剂型的药物;或将制得的颗粒经进一步压片,干燥,即制得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片剂剂型的药物。
实施例7本发明药物胶囊剂的制备
取黄花草木樨提取物10g,微粉硅胶适量,混合均匀,采用胶囊制备工艺制备,即得黄花草木樨提取物胶囊剂型的药物。
实施例8本发明药物栓剂的制备
取黄花草木樨提取物10g,加入适量的熔融混合脂肪酸甘油脂中,采用熔融法制备栓剂,即制得黄花草木樨提取物栓剂的药物。
实施例9本发明药物软膏剂的制备
取黄花草木樨提取物10g置于研钵中,加入适量液体石蜡研成糊状,分次加入凡士林,研匀即得黄花草木樨提取物软膏剂的药物。
实施例10本发明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药效学实验
1.试剂与仪器
1.1.实验药物与试剂:
使用实施例1制得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
强的松:购自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0946。
二甲苯:分析纯,购自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
角叉菜胶:购自Sigma公司。
1.2.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雌性,购自北京华埠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9-0008。
SD大鼠:雌雄各半,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编号SCX(京)2012-0001。
1.3.实验仪器:
打孔器:购自广州市捷星教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J02011。
游标卡尺:购自昆山溯源测量仪器有限公司。
以下实施例将用于证明本发明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疗效:
2.1、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抗炎实验
取昆明种雌性小鼠50只,体重20±2g,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低剂量组(0.5克生药/kg);黄花草木樨中剂量组(1.0克生药/kg);黄花草木樨高剂量组(2.0克生药/kg);阳性对照组(强的松组,剂量28.8mg/kg)。实验动物适应性喂养7天后,开始按分组情况连续灌胃给药7天,在第7天给药后1小时,均匀涂抹二甲苯30μL于小鼠右耳前后两面,1小时后处死小鼠,剪下左右耳片,6mm打孔器打孔,精密称取左右打孔耳片重量,以左右耳片的重量之差作为肿胀度的计算依据,计算肿胀度,结果见表2。
表2二甲苯致小鼠耳廓抗炎实验结果
组别 耳廓肿胀度/mg
空白组 8.2±1.89
黄花草木樨低剂量组 5.01±1.34*
黄花草木樨中剂量组 4.26±1.89**
黄花草木樨高剂量组 3.27±1.15**
阳性对照组 2.45±1.15**
由表2可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黄花草木樨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表明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2.2、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抗炎实验
取健康合格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低剂量组(0.5克生药/kg);黄花草木樨中剂量组(1.0克生药/kg);黄花草木樨高剂量组(2.0克生药/kg);阳性对照组(强的松组,剂量14.4mg/kg)。连续灌胃给药7天。于末次给药后45min,大鼠一侧后肢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混悬液0.1mL。于注射角叉菜胶前、注射后0.5、1、2、6h分别用游标卡尺测量大鼠足跖注射侧的厚度(cm)。以各组大鼠注射角叉菜胶后各时间的足跖厚度与注射前的足跖厚度之差作为足跖肿胀度,结果见表3。
表3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抗炎实验结果
由表3可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黄花草木樨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能显著抑制角叉菜引起大鼠足肿胀的作用,表明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Claims (10)

1.一种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其包含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重量之和占所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重量的50%~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其中,所述香豆素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重量之和占所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重量的5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其中,在所述黄花草木樨提取物中,以黄花草木樨提取物总重量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0%~50%,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其中,所述香豆素类化合物包括香豆素、邻-香豆素、伞形花内酯、二氢香豆素、4-奥昔香豆素、7-甲基香豆素、4-甲氧基香豆素、东莨菪内酯和二甲基七叶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黄酮苷类化合物包括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芦丁、芹菜素-7-O-芸香糖苷、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robinin、clovin、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槲皮苷和美迪紫檀素-3-O-β-葡萄糖吡喃糖苷中的一种或多种。
5.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黄花草木樨的干燥地上部分或全草,粉碎,相对于每1kg药材加入5~20L的40~95体积%的有机溶剂提取1~3次,每次60~120分钟,合并提取液;
(2)将步骤(1)获得的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后加1~5倍药材重量的水进行溶解;
(3)将步骤(2)获得的水溶解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依次用水和浓度为5~10体积%的乙醇水溶液洗脱,弃去洗脱液;
(4)用浓度为10~45体积%,优选15~45体积%的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并干燥,即得黄花草木樨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溶剂为甲醇和/或乙醇;和/或
所述步骤(1)中的提取方法为热回流和/或渗漉。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在50~60℃下进行减压浓缩。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例如HPD-300大孔吸附树脂、HPD-100大孔吸附树脂、D101大孔吸附树脂、X-5大孔吸附树脂、H103大孔吸附树脂、H107大孔吸附树脂等;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例如AB-8大孔吸附树脂、DA-201大孔吸附树脂等;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例如HPD-400大孔吸附树脂、ML-8大孔吸附树脂等;或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例如NKA-9大孔吸附树脂、NKA-Ⅱ大孔吸附树脂、S-8大孔吸附树脂、HPD-500大孔吸附树脂、HPD-600大孔吸附树脂等。
9.包含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优选地,所述口服制剂选自片剂(如缓释片、控释片、分散片)、胶囊剂(如软胶囊剂)、颗粒剂和滴丸;所述外用制剂选自栓剂、膏剂(如软膏剂)和凝胶剂。
10.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肿胀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肿胀疾病为痔疮、软组织损伤或静脉曲张等疾病的肿胀。
CN201510144991.5A 2015-03-31 2015-03-31 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Pending CN1061381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4991.5A CN106138170A (zh) 2015-03-31 2015-03-31 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4991.5A CN106138170A (zh) 2015-03-31 2015-03-31 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8170A true CN106138170A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40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4991.5A Pending CN106138170A (zh) 2015-03-31 2015-03-31 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3817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3342A (zh) * 2019-04-08 2019-06-18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颅脑外伤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3808A (zh) * 2022-07-27 2022-09-1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黄花草木樨中香豆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1870A (zh) * 2008-05-21 2009-02-25 高成富 一种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药用价值
CN104278084A (zh) * 2014-09-11 2015-01-14 兰州大学 鉴定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特异分子标记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1870A (zh) * 2008-05-21 2009-02-25 高成富 一种黄花草木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药用价值
CN104278084A (zh) * 2014-09-11 2015-01-14 兰州大学 鉴定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特异分子标记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3342A (zh) * 2019-04-08 2019-06-18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颅脑外伤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3808A (zh) * 2022-07-27 2022-09-1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黄花草木樨中香豆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Traditional uses,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Dendrobium leaves: A review
Erdemoglu et al. Bioassay-guided isolation of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nociceptive principles from a folk remedy, Rhododendron ponticum L. leaves
Rodriguez-Fragoso et al. Risks and benefits of commonly used herbal medicines in Mexico
Meng et al. Ethnobotany, phyt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of the genus Caragana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P3076984B1 (en) Herbal combinations for treatment of a skin condition
CN102430090B (zh) 一种藏药如意珍宝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Kolodziejczyk-Czepas Trifolium species–the latest findings on chemical profile, ethnomedicinal use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CN103169928B (zh) 治疗痛经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12455A (zh) 一种镇痛止血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12482A (zh) 一种鬼箭羽提取物及其降糖活性与在制备降血糖制品中的应用
CN102488815A (zh) 一种降糖口含片
CN102935104B (zh) 朝鲜槐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38170A (zh) 黄花草木樨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CN102671059A (zh) 菝葜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5982970A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9239B (zh)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CN1973853B (zh) 一种止血镇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9528B (zh) 一种防治前列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2362877B (zh) 一种雾水葛提取物的应用
CN101450117A (zh) 风湿病治疗技术
CN100448450C (zh) 鸢尾总黄酮提取物的用途
CN110448622B (zh) 治疗热性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25995A (zh) 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0450502C (zh) 独一味的活性提取物和它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2138965B (zh) 花锚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